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北京大學介紹精品多篇

北京大學介紹精品多篇

北京大學研究資源 篇一

館藏資源

北京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藏書樓,是中國近代第一所新型的國立圖書館,是亞洲高校最大的圖書館,文獻資源累積量約1100餘萬冊(件)。其中紙質藏書800餘萬冊,以及引進和自建了大量國內外數字資源,包括各類數據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和多媒體資源約300餘萬冊(件)。館藏中以150萬冊中文古籍爲世界矚目,其中20萬件5至18世紀的珍貴書籍,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校園景色

科研機構:國家級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0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9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6個,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2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6個,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6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7個。

學術期刊

北大所發行的部分學術期刊,是中國大陸當中,少有的獲得國際知名的大學所認可、具品級的學術期刊,而一些知名學府如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亦有與北大合作共同發行期刊。

看過“北京大學介紹”的人還看:

北京大學簡介 篇二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以最高學府身份創立,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北大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是中國著名的高等學府,亞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學之一。北大開創了中國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農科、醫科等學科的大學教育,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在中國現代史上,北大是中國“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等運動的中心發祥地,也是多種政治思潮和社會理想在中國的最早傳播地,有“中國政治晴雨表”之稱,享有極高的聲譽和重要的地位。學校現爲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中國頂尖學府“九校聯盟”(C9聯盟)的重要成員,培養了大批人才,深刻影響了中國近現代。2015年8月15日,2015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佈,理科排名中北京大學排在世界第43名。2016年2月,北京大學在2016國內高校保研率排名中排第二。2016年中國一流大學排行榜排第一。

北大被公認爲中國最高學府,同時也是中國綜合實力第一的大學,理科、文科、社會科學、新型工科和醫科都是它的強項。按照國家重點學科,北大的理科、文科、醫科實力均爲全國第一。作爲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大誕生了中國高校中最早的數學、物理、化學、地質、計算機、微電子、核物理、心理、農學、醫學、中文、歷史、哲學、考古、外語、政治、經濟、商學、新聞等學科。

北京大學校園環境 篇三

北京大學校園佔地總面積約7000畝,分爲燕園校區、醫學部校區、昌平校區、大興校區、無錫校區和深圳研究生院校區6個部分,其中燕園校區是北京大學本部,佔地面積1.95平方公里(合2925畝)。昌平校區佔地面積550多畝。大興校區爲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所在地,佔地面積約550畝。北京大學無錫校區同樣爲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所在地,2008年投入使用,位於無錫市濱湖區大學城,佔地面積500多畝。北京大學醫學部位於學府林立的首都北京海淀區學院路,佔地面積約990畝。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南國燕園)佔地面積82.87萬平方米(合1243畝),是以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爲主的高等教育機構。

北園分爲校本部、醫學部、昌平校區、大興校區、無錫校區和深圳研究生院6個部分,本部又稱燕園,包括淑春園、勺園、朗潤園、鏡春園、鳴鶴園、蔚秀園、暢春園、承澤園等,在明清兩代是著名的皇家園林,數百年來,其基本格局與神韻依然存在。校園北與圓明園毗鄰、西與頤和園相望。北大充分利用了這一難得的歷史遺產,營建了風景如畫的校園環境,使之既有皇家園林的宏偉氣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麗特色。這裏不僅有亭臺樓閣等古典建築,而且山環水抱,湖泊相連,堤島穿插,風景宜人;校園內古木參天,綠樹成蔭,四季常青,鳥語花香,園林景色步移景異。美麗的湖光塔影伴隨着大師的背影,這正是燕園中最美的圖畫。著名的“一塔湖圖”指的就是未名湖湖畔的景色。

北京大學自然科學研究 篇四

“十五”期間,北京大學共獲得1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8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共有10篇論文在Nature和Science上發表。

校園景色

其中,王詩宬院士主持的“三維流行拓撲性質的研究”在2002年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了45分鐘特邀報告;楊應昌院士主持的“氮的間隙原子效應及新型磁性材料研究”在2004年被評爲中國稀土領域十大科技成就之首;醫學部尚永豐教授對子宮內膜癌和乳腺癌的發病機理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其研究成果於2005、2006年先後在Nature和Nature Reviews Cancer上發表。

環境學院方精雲院士關於中國森林植被是一個重要“碳匯”的研究結論被Science評論員認爲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被Nature評述爲全球碳循環研究的重要進展之一;塗傳詒院士基於太陽風起源高度的研究,建立了一個全新的三維太陽風起源模型,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監測太陽活動對地球空間環境影響的“夸父”計劃,該計劃已得到國際同行的積極響應和參與,並已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順利啓動預研。

在高技術應用領域,微機電系統研究羣體突破了一批關鍵工藝,首次在國內開發成功MEMS芯片的批量製造技術,研究成果得到廣泛應用;寬禁帶半導體研究中心研製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aN基短波長激光器,使中國氮化鎵基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的研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成爲掌握相關技術的少數國家之一;關於CO分離技術這一獨特成果的廣泛應用已產生了重大社會經濟效益;醫學部細胞免疫實驗室研製的腫瘤抗原NY-ESO-1b多肽疫苗通過中國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藥審中心評定,獲得了新藥臨牀研究批文;自主研發的北大衆志-863CPU的系統芯片和網絡計算機已經在電子政務、網絡教育、公共事業、企業管理信息化等多個領域進行應用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