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客運市場報告多篇

客運市場報告多篇

【第1篇】客運市場調研報告

道路客運市場經過九十年代初的放開和九十年代末的調控,直到本世紀初道路客運實行資質管理以來,現已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道路客運產業結構大調整、大發展、大創新的變革時期。在這個新的時期,道路客運市場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道路客運市場管理如何制定新的產業政策加以引導、加以推進、加以規範,就當前我市客運市場出現的問題談談淺見。

一、道路客運市場近幾年來發展的狀況

(一)運力增長速度明顯加快。由於近幾年來加大了運力投入力度和大量的農民外出打工,使得鄉村形成的運力增長迅猛勢頭得到進一步擴大。

(二)公路客運線路輻射範圍繼續擴展。我市公路客運線路近年來增長較快,省際班線現已開通廣東、福建、浙江、湖南、湖北、安徵、山東、河北、北京、天津、上海,市際客運線路已開通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鎮江、揚州、徐州、連雲港、宿遷、泰州、鹽城,縣際鄉鎮班線開通了吳城、宋集、老張集、五里、漁溝、古寨等鄉鎮。

(三)客運車輛更新步伐較快。由於近幾年對道路客運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企業爲了達到相應規模:一是採取了兼併重組的措施,做大做強不斷提高新車系數。二是形成了高、中、普多層次運力結構。

(四)運輸經營組織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隨着形式的不斷髮展和政策的相繼出臺,中、短途客運線路實行公司化經營已漸成雛形。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運力與運量失衡的矛盾仍然突出。通過近兩個月對幾條客運線路的出站客流抽樣調查以及每日的客運班線實載率統計,營運客運車輛實載率偏低,部分班線(承包班車)的經濟效益較差。

(二)客運線路佈局不合理。重複線路加劇了運力與運量的矛盾。出於利益驅動,相同班線,重複里程過長線路之間,相互惡性競爭的現象比較嚴重。相互剎價,爭搶客源,惡性競爭,矛盾較爲突出。

(三)車輛產權不清晰,掛靠經營現象普遍。大多數企業採取全額融資的方式由經營業主出資購車,或採取“單車租賃經營”的方式,實行全額風險抵押的單車承包經營。這種經營方式實質上是經營權的變相轉讓或轉賣,爲徹底文祕雜燴網實行公司化經營的方針政策不相符,從而產生很多弊端:一是企業不經過市場調查盲目申請開行班線;二是造成“炒買(賣)”線路牌現象;三是企業與車主之間由於產權不清晰,而造成糾紛不斷。

(四)站點不適應車輛發展需要,站運雙方矛盾日益凸顯。車站在班次安排上又不盡合理,矛盾時有發生。按照“車進站,人歸點”的管理原則,客運班線的車輛必須簽訂進站協議才能辦理相關手續,因此站方擁有着一定程度的壟斷經營和強制經營的權力。而對車主而言,其“受制性”極大,導致其私自在外發班,私改發班時間。

(五)在鄉村公路建設與管理還處於建設與探索中,公路建設只建不管,也不配套,只修路,而安全設施,管養機制等問題並未落實。只修不養的現象較爲突出,安全實施、設備滯後未及時的落實。

(六)非法營運的車輛大量存在對道路客運市場的衝擊和影響十分突出。

三、形成目前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歷史原因和法制原因。在過去公路通行能力差,運輸效率很低,只能靠增加運力供給來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的歷史背景下,在90年代後期,交通部門根據國家改革開放的總方針,率先將公路客運市場向社會開放。提出了“國營、集體、個體一起上”,“有江大家行船,有路大家行車”的政策導向,推動了公路客運的迅猛發展,在很大程度地緩解了“乘車難”的問題。但在發展過程中過多注重了運力的發展,忽略了市場結構需求和服務質量的改善。近十年來,隨着公路通行條件的巨大變化和運輸工具的不斷改善,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和經營方式的調整,加上汽車租賃公司、私家車和“黑車”客運的衝擊,使客運市場各種矛盾加劇,特別是運力與運量的矛盾尤爲突出。公路客運市場管理法規建設滯後和規章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導致約束道路客運市場和行政行爲不能到位的重要因素。

(二)規劃和管理原因。首先是行業發展沒有規劃。客運目前仍是計劃性和政府幹預性較強的行業。但對整個行業的發展、線路佈局、運力調控等沒有遠景規劃和近期計劃。運輸管理的思路、方法和措施明顯滯後於市場變化,我們在工作上缺乏超前研究,指導上缺乏前瞻性。以致底子不清、信息不靈,“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造成工作被動局面,在行政審批班線時沒有適時廣泛的組織更多的人才、物力進行調研。

四、幾點對策和思考

(一)解決好客運線路佈局和運力調控問題。首先要打破客運線路經營的“終身制”,嚴格執行客運車輛已達到車輛報廢年限後根據市場的供需狀況確定是否更新運力。對已開行的線路在車輛到期後,要分別採取“調、並、壓、停”的方法重新調整和審批。其次,要建立長效機制,編制行業發展規劃和近期實施計劃,做到底子清、情況明、把關嚴、審批准。要建立健全客運線路統計、整理制度。對客運線路進行科學、合理的佈局。要控制線路之間重複里程的長度或比例。合理確定省際、縣際班線起訖點之間重複里程的控制數。最後是在加強運力調控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春節和節假日客流高峯而產生運力緊張的問題,建議準備重要運輸機動運力,以備及時之需。

(二)實行公司化經營,解決好掛靠經營的問題。掛靠經營的問題,涉及面太廣,尤其涉及到穩定問題,不能操之過急,分步實施,逐步糾正思路,在確保穩定的前提下徹底解決,並實行公司化經營。首先逐步解決車輛產權清晰的問題,不能急於要求企業實行“公車公營”。其次要爲解決掛靠經營,創造好的經營環境,對現有客運班線分步進行線路改造。目前已經嘗試進行了幾條線路的改造,總體效果是利大於弊,但未取得最佳效果,經驗仍不成熟。現在仍然可在矛盾較多或原有車輛到期的線路上進行試點,待經驗成熟後,再全面推廣。

(三)解決好車頭向下,發展農村客運的問題。首先是要制定好農村客運發展規劃,將農村客運的發展納於企業發展總體規劃。根據鄉鎮客運市場現狀,雖然沒有形成成熟的農村客運市場,但是開行的班線已覆蓋或途徑行政村的線路較多,具備了一定的網絡結構,目前正在規劃未來5年農村客運發展方向,根據實際實行大的片區聯營模式。制定規劃必須注意避免與已開行線路之間的矛盾。其次是要努力做到農村客運公交化。站點設施要簡易、方便、實用。起訖點始發站可設置公交式的停車、候車棚或小規模的簡易站場、站房,沿途各行政村可設立候車點或招呼站,切忌“一陣風”式地建設不切實際的鄉鎮等級汽車站場。根據農村客運的客流特點,制定首未班及趟次間隔時間,同時開通周未車,趕集車、學生車。要切實降低經營成本,購置適應農村道路狀況、越野性能好的經濟適用性客運車輛,積極爭取其它扶植政策,調整和制定適合農村客運的低票價政策,讓農民兄弟乘上“經濟車”。

(四)解決好站運雙方矛盾和市場秩序問題。要充分運用法律、行政、市場手段,加強對站運雙方的監管,協調好站運雙方的矛盾。一是在車站內形成有序的競爭機制,車站在站內可以考慮分車輛檔次,分企業品牌設立售票窗口服務,方便廣大市民選擇乘坐車型及車次,以增強市場活力,有序競爭,優勝劣汰;二是引導和督促站運雙方改變過去由車站定班定點的做法,建立車站民主管理的協調機制、監督機制和站運雙方組成的自律組織,由站運雙方共同協商制定好班次時間,並監督執行;三是督促車站儘快增加服務項目,努力提高行業整體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現場管理。

(五)要不斷加強對客運市場的現場執法力度,重點取締非法設立的停靠站點,打擊非法營運的“黑車”,嚴厲查處坑、宰、甩客等違法違規行爲。切實增強羣衆交通安全意識,在全社會逐步形成“非法營運”人人唾棄的社會共識,自覺抵制非法營運,達到從事違法經營的人員主動放棄違法經營的目的。

【第2篇】市場調查實習報告:誰將是客運市場的大哥

通過實習,調查分析,我瞭解到了我國目前客運體系的現狀以及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1客運現狀

1.1當前中長途旅客運輸市場現狀

的航空網已覆蓋全國近3xxxx大中城市,航空公司旅客發送量逐年遞增。自治區中長途旅客發送量民航約佔25,鐵路約佔73,公路僅爲2。運輸收入航空基本達到鐵路的一半,並呈緩慢攀升之勢。?

1.2航空、鐵路運輸市場客源主體

旅客選擇運輸方式是據個人經濟能力及社會層次而決定。自治區中長途旅客劃分爲兩大陣營:乘坐飛機的旅客大部分是具有中高收入、較高的知識結構且機票可以報銷的國有企事業單位的機關幹部及商業人員,而收入微薄、知識水平不高、自己花錢旅行的工人、農民則成爲鐵路運輸客流的主體。

2鐵路市場環境存在的問題

2.1從宏觀環境上看,與民航相比較,鐵路客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長途旅客運輸主體的地位與發展嚴重滯後的矛盾。蘭新鐵路是自治區聯繫內地的首選交通通道,但和民航、公路相比,近年來國家、鐵道部投入建設、改建資金與其所處地位不相匹配。鐵路運輸能力相對不足,突出表現在客運高峯期有流無車,鐵路設備陳舊落後,鐵路運行速度遠不如內地。

落後的營銷機制與鐵路開拓市場之間的矛盾。一是營銷體系還未建立,雖然許多單位設置了營銷機構,但大部分職能虛化,難以承擔營銷責任;二是營銷部門與鐵路各部門之間配合、協調不緊密;三是激勵約束措施不力,職工收入與營銷業績相脫節,營銷責任落實不到位。

人員素質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許多鐵路職工沒有危機感和市場意識,辦事敷衍拖拉,態度冷淡,服務質量意識差,實際情況成爲鐵路走向市場的重要障礙。

2.2從微觀環境上看,鐵路與民航在旅客運輸市場競爭中的焦點

2.2.1票價高低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首要前提

抵達同一目的地,飛機票價明顯高出火車臥鋪票價3~5倍,高出硬座票價6—10倍。調查中幾乎所有旅客回答如果飛機票價高出火車票價格不是太多,那麼出行首選是乘坐飛機。因爲乘飛機不僅速度快,也是身份地位的體現。

2.2.2速度快慢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必要條件

飛機運行速度與鐵路相比具有絕對優勢,但速度並不是旅客選擇出行方式的決定因素。調查旅客消費動機,結果顯示:有50的旅客乘機出行的目的是出差,也就是說有一半的旅客公務在身,急於趕時間,希望儘快到達目的地。而在對鐵路旅客的調查問卷中顯示:有47的旅客出行目的爲探親、返鄉;其次爲經商,約佔22;出差旅客只佔15;旅行、其它各佔8。調查旅客出行需求,排序依次爲:買票方便、候車(機)時間短、安全正點。在選擇乘坐飛機直接原因這個問題的回答中有75的旅客回答爲速度快捷。

2.2.3服務質量好壞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重要依據

廣大旅客已不再滿足於能順利、安全地到達目的地,更要求旅途中有一個舒適、便利、溫馨的服務環境。鐵路部門雖然軟硬件條件不如民航,在服務工作方面和民航相比離旅客需求還有一段距離,仍有86的旅客認爲鐵路客運服務工作方面較前期有了明顯提高。

【第3篇】關於我市客運市場管理情況的調研報告

爲維護我市客運市場的穩定有序發展,爲市民出行提供安全便利的交通運輸,近日,市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先後來到市交通局、市城鄉建設局、中達運輸公司和公交公司,通過調查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目前我市客運市場管理和發展情況開展了深入的調研活動,通過了解現狀、查找問題、綜合分析原因,爲進一步改善我市客運市場管理、推動客運市場發展提出了好的意見建議。

一、目前我市客運市場管理和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交通主管部門堅持把客運市場管理作爲交通行業管理工作的重點來抓,不斷強化措施,加強管理,客運市場得到了穩定有序的發展。特別是客運出租業和城市公交從無到有,從無序到有序,走向了規範發展、壯大規模的新階段,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極大地滿足了羣衆需求,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目前,我市有道路客運經營企業4家,其中:2家專業交通運輸公司分別爲xxxx公司、xxxxx運輸有限公司,其餘兩家爲社會兼營公司。全市現有客運站場4處,其中:二級車站1處爲xxxx汽車站,xxxx1處爲中達客運站,四級車站2處爲社會客運站和xxxx客運站。全市道路客運線路64條,其中:縣內線路13條,市內線路6條,跨市地線路26條,跨省線路19條。全市現有道路客運班車354輛,其中:縣內班車106輛,跨縣班車171輛,跨地市班車42輛,跨省班車35輛。全市現有客運出租汽車245輛,96年實施出租汽車經營權有償使用,經營權xx年期限。全市公交營運線路13條,營運車輛168部,線路總長度達160公里,年營運收入達xx萬元,固定資產已達2460萬元,城市公交成爲我市城市交通的主力軍。

爲促進我市公交客運市場的良性發展,市交通局和城鄉建設局等行業主管部門對我市客運市場的管理主要抓了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加強對運輸企業的行業指導、管理,不斷規範客運線路班車、出租車的經營行爲。交通行業主管部門在主要客運汽車站設立駐站辦公室,派駐工作人員協助企業進行管理。二是堅持不懈的打擊“黑車”非法經營活動,淨化客運市場。建立長效打黑工作機制,量化工作任務,採取機動靈活的工作方式對“黑車”進行查處。同時重點打擊非法載客的二、三輪摩托車,xx年以來,共查處“黑車”65臺,二、三輪摩托車260輛。三是加強對羣衆投訴客運車輛違章、宰客等違規經營行爲的查辦工作,完善各項投訴制度,採取誰處理,誰簽字的責任制,確保羣衆舉報投訴問題得到落實。在此基礎上,推出舉報投訴處理時限,保證事事都落實、件件有迴音。四是大力扶持公交公司實行以“體制、機制、票制”改革爲主的“三制”改革,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掛大靠強等措施,不斷拓寬融資渠道,打造自身“造血”功能,膠州公交走出了一條公益事業靠改革求發展,向市場要效益的全新發展道路。

二、目前我市客運市場管理和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公交客運在滿足羣衆生活需要,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管理、收費和服務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公交客運市場的正常秩序,阻礙了公交客運行業的健康發展,併成爲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出租車從業人員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客運出租從業人員文化水平、職業道德素質普遍較低,服務不規範,態度差,特別是在夜間經營的出租司機,無服務資格證上崗的情況比較普遍,由此引發的服務差、宰客現象嚴重,乘客對出租車的投訴也大部分集中在夜間。由於大部分出租車有主、副兩個駕駛員,其爲僱傭關係,爲了經濟利益,車主經常更換駕駛員,新駕駛員在不經培訓、無服務資格證的情況下參與經營,違章現象時有發生。爲了逃避乘客投訴、舉報,很多出租車不按規定擺放服務資格證和採取種種辦法遮擋牌照,給乘客投訴和有關部門對其進行查處增加了難度。大部分出租車還存在着車容車貌不整潔,車內環境髒亂差等現象。

(二)不使用計價器收費或不按規定收費現象十分普遍。很多出租車不按期到計量部門進行計價器檢測,造成計價器不準確,不開計價器,或開了計價器但不按計價器顯示金額收費,亂收費、多收費現象較爲普遍,在市區內收10元錢不找零和不主動給付乘客車票的現象比較普遍。

(三)出租公司不能對出租車進行有效的管理。1996年,在實行經營權有償使用的同時,個體經營者全部掛靠到出租汽車專業公司,但出租公司的實質是服務公司,公司和車輛之間的關係是鬆散的掛靠關係,所謂的企業管理人員僅僅幾個人,僅爲出租車提供證照辦理、代收稅費等一般性服務,主要爲收取掛靠費,對出租車基本上沒有管理措施及實施管理。

(四)出租車候客站場少,影響交通秩序。我市出租車候客站場建設長期未列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中。現有的幾處停車點,形不成規模,基礎設施不配套,缺乏綜合服務功能,造成出租車亂停亂靠、佔道經營、各自爲戰的局面,影響交通秩序,並危及道路行車安全。

(五)城市公交缺乏規範化管理。目前,我市尚未出臺對城市公交的管理及扶持政策,經營無法可依,依賴政府協調的隨意性大,很不穩定。即使市政府提倡大公交思想和戰略,也沒有從條文上確定下來,各方面對城市公交的地位、作用及其意義的認識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由於管理體制沒有理順,區域區劃存在着矛盾,城市公交實現“城鄉一體化”困難重重。

(六)宏觀管理失控,公交場站被非法佔用現象屢禁不止,公交專營權受到侵犯。一是結構失控,比例失衡,私人交通工具膨脹,特別是摩托車、自行車堵塞道路,“乘車難”變成了行車難。二是個體中巴車與公交車在城區道路上爭搶客源,既擾亂了市區客運市場,又造成了交通堵塞,危害了交通安全。目前我市公交候車場站,被出租車、摩托車、機動三輪車和個體小公共非法侵佔現象十分嚴重,衝擊了公交營運。三是公交專營受到侵犯。部分個體中巴車公然懸掛公交車標誌(15路)在所屬線路上爲所欲爲,多次調解無效。個體營運單位xxx專線車侵佔了公交站點、線路和客流,導致國有公交利益受到侵害。

(七)長途客運管理責權利不平衡。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推進的過程中,我市的客運公司作爲獨立法人,雖屬企業管理,但還沒有完全脫離行政指導的約束,很難實現企業的自我經營、自我發展。目前,我市的長途客運車雖然掛靠在客運公司,卻屬個人經營,每月僅上交200元的管理費,客運公司無權干涉其經營,客運車贏利不上交,出了問題卻往上推,200元的管理費,遠遠不夠各項費用支出,特別是今年新交通法規的頒佈實施,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大大增加,公司作爲經濟實體,承擔的風險與其得到的利益很不相稱。同時,由於缺乏有效的管理,個體中巴車單純追求經濟利益,且大多數司乘人員未受正規訓練,服務意識差,亂停、亂放、在道路上爭搶客源現象嚴重,極大地影響了道路行車安全。

三、造成我市公交客運市場諸多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私下倒賣出租車經營權現象嚴重,出租車經營權價格不斷上升,導致新購出租車經營業戶的負擔加重,經營不規範。1996年,我市實施了出租車經營權有償使用,每輛車經營權1.5萬元,使用期限爲xx年。隨着城市規模膨脹和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出租車市場運量不斷增長,但爲保護出租車經營的利益,保持出租車經營羣體的穩定,一直對出租車實行總量控制。經過幾年的經營與發展,出租車行業成爲贏利較高的行業,出租車經營權的價格已被私下炒到了10--13萬元。雖然交通管理部門嚴格清理私下轉讓出租車經營權,並處罰了一些經營業戶,但一些人爲了經濟利益,還是想方設法矇蔽過關。由於私下炒賣,導致出租車經營權價格的升高,出租車形成了投入高,回報慢的現象。一些新購車經營者爲了儘快賺錢還本或還貸,不惜違章經營,宰客、不打計價器、亂要價的現象時有發生,給行業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羣衆和乘客的意見很大。

(二)企業管理和市場意識十分薄弱。運輸企業普遍採取掛靠、承包、租賃等方式經營,“重收費、輕管理”,經營理念落後,企業缺乏市場意識、服務意識和發展的緊迫感。由於管理、經營能力不足,服務水平跟不上,也給交通部門管理客運市場增加了難度,使管理出現脫節,導致經營者違章經營現象時有發生。同時,由於歷史的原因,客運市場一直未建立正常的退出機制,不能實現吐故納新、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客運業的發展壯大。

(三)黑車非法營運衝擊客運公交業。一些黑車、三輪摩托車、二輪摩托車非法經營現象屢屢發生,黑車擅自從事客運出租,不繳稅費,更無行爲規範可言。特別是當前出租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大量黑車與出租車、公交車爭搶客源,侵害了合法經營者的切身利益。近年來,交通部門加大了打擊力度,查處並處罰了一批黑車,但由於黑車具有隱蔽性、流動性、反彈性等特點,黑車現象成爲客運市場管理中的“頑症”。

(四)管理體制不順。長期以來,我市公交和長、短途客運分屬兩個部門,出現了公交線路由建設局規劃,而公交車停靠、站牌設置歸交通局管理的現象,由此也造成了客運覆蓋區規劃的不合理和公交與長途客運之間的矛盾衝突。

四、整頓公交客運市場的措施和建議

爲進一步促進我市公交客運業的發展,爲市民提供安全、便利、迅速、舒適的交通服務,建議採取以下措施,推動我市公交客運業的有序發展:

(一)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要通過提高市場準入條件,加強企業資質管理,促進市場合理分工,促進企業規模化、集約化、規範化經營,逐步規範掛靠、承包、租賃經營行爲,可以通過提高管理費、客運車輛入股經營等方式,實現客運企業及營運車主的責權利平衡。

(二)進一步改革客運線路審批制度。要簡化審批層次,轉變審批方式,規範客運線路審批程序,建立市場推出機制,實施客運線路使用權期限制,促進合理競爭,實現優勝劣汰。

(三)不斷提高客運運力水平。以xx市發達的高速公路、國、省道公路網爲依託,構建高速客運網絡,加大班車密度,牢固佔領道路客運業的市場優勢。加快中高級客車的更新速度,提高單車運載能力,提高舒適化程度,提高客運經濟效益。

(四)大力推進農村客運“村村通”工程。要採取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的方法,提高農村客運通達深度,實現農村客運走得了、走得安全、走得經濟。要通過調整線網布局,建立長途客運和公共交通一體化網絡,重構客運覆蓋區,在城區規劃區範圍內實現公交車對接,使重疊的線路不再重疊,變無序競爭爲有序競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城鄉一體化。

(五)進一步提高認識,理順管理體制,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城市公交是具有全局性、先導性的基礎產業,優先發展城市公交,不僅是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政府及主管部門應切實加強對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組織領導,通過完善城市公交場站設施、建設公交專用道路系統、制訂優先發展的相關經濟政策等舉措,促進城市公交的健康發展。同時,針對我市公共客運管理體制分割、機構重疊、職能交叉現象,應本着“精簡、效能、統一”的原則,明確界定城市公共客運管理部門,集中由一個部門管理,在全市範圍內統一規劃,統一執法尺度,統一服務質量,從而引導市場有序競爭。

(六)進一步加強出租車行業的管理。出租車作爲城市的一個窗口,是我們加強軟環境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爲此,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採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出租車管理和服務水平。一要加強出租車市場的宏觀調控。交通管理部門要及時調查瞭解本地區運力發展情況,嚴把市場準入關,對申請進入客運出租車市場的經營者營運資格進行嚴格審覈。加強經營權管理,杜絕出租車私下倒賣經營權現象。xx年經營權時限結束後,應學習借鑑其他城市在出租車管理中使用服務質量招投標的方法。採取強制退出、強制報廢的方法來解決服務質量差、違章率高和車輛技術狀況差的出租車問題。在出租車更新過程中,要把好車型結構關,滿足社會日益多樣化的出租客運需求。二要加強對出租車駕駛員的培訓,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從業人員隊伍。要加大檢查力度,重點查處不按計價器收費、無服務資格證上崗等違章行爲。三要加大力度打擊黑車非法經營。要綜合運用經濟的、法律的和行政的管理手段,通過各種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打擊黑車,防止出租黑車反彈,取得打黑實效,維護出租市場的穩定。

【第4篇】2022年市場調查實習報告範文:旅客運輸市場誰主沉浮

1.1當前中長途旅客運輸市場現狀

的航空網已覆蓋全國近3xxxx大中城市,航空公司旅客發送量逐年遞增。自治區中長途旅客發送量民航約佔25,鐵路約佔73,公路僅爲2。運輸收入航空基本達到鐵路的一半,並呈緩慢攀升之勢。?1.2航空、鐵路運輸市場客源主體

旅客選擇運輸方式是據個人經濟能力及社會層次而決定。自治區中長途旅客劃分爲兩大陣營:乘坐飛機的旅客大部分是具有中高收入、較高的知識結構且機票可以報銷的國有企事業單位的機關幹部及商業人員,而收入微薄、知識水平不高、自己花錢旅行的工人、農民則成爲鐵路運輸客流的主體。

2鐵路市場環境存在的問題

2.1從宏觀環境上看,與民航相比較,鐵路客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長途旅客運輸主體的地位與發展嚴重滯後的矛盾。蘭新鐵路是自治區聯繫內地的首選交通通道,但和民航、公路相比,近年來國家、鐵道部投入建設、改建資金與其所處地位不相匹配。鐵路運輸能力相對不足,突出表現在客運高峯期有流無車,鐵路設備陳舊落後,鐵路運行速度遠不如內地。?落後的營銷機制與鐵路開拓市場之間的矛盾。一是營銷體系還未建立,雖然許多單位設置了營銷機構,但大部分職能虛化,難以承擔營銷責任;二是營銷部門與鐵路各部門之間配合、協調不緊密;三是激勵約束措施不力,職工收入與營銷業績相脫節,營銷責任落實不到位。

人員素質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許多鐵路職工沒有危機感和市場意識,辦事敷衍拖拉,態度冷淡,服務質量意識差,實際情況成爲鐵路走向市場的重要障礙。

2.2從微觀環境上看,鐵路與民航在旅客運輸市場競爭中的焦點

2.2.1票價高低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首要前提

抵達同一目的地,飛機票價明顯高出火車臥鋪票價3~5倍,高出硬座票價6—10倍。調查中幾乎所有旅客回答如果飛機票價高出火車票價格不是太多,那麼出行首選是乘坐飛機。因爲乘飛機不僅速度快,也是身份地位的體現。

2.2.2速度快慢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必要條件

飛機運行速度與鐵路相比具有絕對優勢,但速度並不是旅客選擇出行方式的決定因素。調查旅客消費動機,結果顯示:有50的旅客乘機出行的目的是出差,也就是說有一半的旅客公務在身,急於趕時間,希望儘快到達目的地。而在對鐵路旅客的調查問卷中顯示:有47的旅客出行目的爲探親、返鄉;其次爲經商,約佔22;出差旅客只佔15;旅行、其它各佔8。調查旅客出行需求,排序依次爲:買票方便、候車(機)時間短、安全正點。在選擇乘坐飛機直接原因這個問題的回答中有75的旅客回答爲速度快捷。

2.2.3服務質量好壞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重要依據

廣大旅客已不再滿足於能順利、安全地到達目的地,更要求旅途中有一個舒適、便利、溫馨的服務環境。鐵路部門雖然軟硬件條件不如民航,在服務工作方面和民航相比離旅客需求還有一段距離,仍有86的旅客認爲鐵路客運服務工作方面較前期有了明顯提高。

2.2.4安全係數大小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不可缺少的因素

旅客在旅途會考慮第一位的是安全,約佔44,其次爲快捷30,舒適26。現在廣大旅客對安全的要求不僅是平安到達目的地,而且要求旅途中有一個良好的秩序和治安環境。鐵路的安全優勢正逐漸失去。有38的旅客認爲隨着民航部門科技水平的進步和工作人員素質的提高,鐵路與民航安全事故率除特定因素外基本一致。在進一步的調查中有38的旅客認爲乘坐同安全係數比坐火車更高。

3鐵路在市場營銷上與民航的差距

3.1與民航相比,鐵路售票方式單一、缺乏競爭力

認爲買飛機票較爲方便的旅客比率爲71,佔明顯優勢;認爲飛機票和火車票方便程度差不多的旅客佔22;而認爲買火車票要比買飛機票方便的旅客只佔調查人數的6。

3.2與民航相比,鐵路部門營銷宣傳滯後、泛力

有93的旅客對鐵路部門“十·一”提速調圖及蘭新線運價調整等利好消息不瞭解,甚至沒聽說過。

3.3與民航相比,鐵路部門整體形象需進一步改善

絕大多數旅客認爲民航部門人員素質、服務質量、工人緗對較高;而55的旅客對鐵路部門印象一般;只有2的旅客選擇了印象較好;而對鐵路部門印象較差的旅客佔17。票販子現象仍然是廣大旅客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其它反映強烈的問題依次爲站車服務態度、餐車飯菜質量、旅途治安情況、衛生狀況。

4思考與建議

4.1推行資產經營責任制,促進鐵路企業扭虧增盈

明確企業資產經營責任制,建立資產結構合理調整以及資源優化配置的激勵、約束、監督機制,實現鐵路企業資產保值增值。

【第5篇】xxxx年市場調查實習報告範文:旅客運輸市場誰主沉浮

1.1當前中長途旅客運輸市場現狀

的航空網已覆蓋全國近3xxxx大中城市,航空公司旅客發送量逐年遞增。自治區中長途旅客發送量民航約佔25,鐵路約佔73,公路僅爲2。運輸收入航空基本達到鐵路的一半,並呈緩慢攀升之勢。?1.2航空、鐵路運輸市場客源主體

旅客選擇運輸方式是據個人經濟能力及社會層次而決定。自治區中長途旅客劃分爲兩大陣營:乘坐飛機的旅客大部分是具有中高收入、較高的知識結構且機票可以報銷的國有企事業單位的機關幹部及商業人員,而收入微薄、知識水平不高、自己花錢旅行的工人、農民則成爲鐵路運輸客流的主體。

2鐵路市場環境存在的問題

2.1從宏觀環境上看,與民航相比較,鐵路客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長途旅客運輸主體的地位與發展嚴重滯後的矛盾。蘭新鐵路是自治區聯繫內地的首選交通通道,但和民航、公路相比,近年來國家、鐵道部投入建設、改建資金與其所處地位不相匹配。鐵路運輸能力相對不足,突出表現在客運高峯期有流無車,鐵路設備陳舊落後,鐵路運行速度遠不如內地。?落後的營銷機制與鐵路開拓市場之間的矛盾。一是營銷體系還未建立,雖然許多單位設置了營銷機構,但大部分職能虛化,難以承擔營銷責任;二是營銷部門與鐵路各部門之間配合、協調不緊密;三是激勵約束措施不力,職工收入與營銷業績相脫節,營銷責任落實不到位。

人員素質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許多鐵路職工沒有危機感和市場意識,辦事敷衍拖拉,態度冷淡,服務質量意識差,實際情況成爲鐵路走向市場的重要障礙。

2.2從微觀環境上看,鐵路與民航在旅客運輸市場競爭中的焦點

2.2.1票價高低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首要前提

抵達同一目的地,飛機票價明顯高出火車臥鋪票價3~5倍,高出硬座票價6—10倍。調查中幾乎所有旅客回答如果飛機票價高出火車票價格不是太多,那麼出行首選是乘坐飛機。因爲乘飛機不僅速度快,也是身份地位的體現。

2.2.2速度快慢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必要條件

飛機運行速度與鐵路相比具有絕對優勢,但速度並不是旅客選擇出行方式的決定因素。調查旅客消費動機,結果顯示:有50的旅客乘機出行的目的是出差,也就是說有一半的旅客公務在身,急於趕時間,希望儘快到達目的地。而在對鐵路旅客的調查問卷中顯示:有47的旅客出行目的爲探親、返鄉;其次爲經商,約佔22;出差旅客只佔15;旅行、其它各佔8。調查旅客出行需求,排序依次爲:買票方便、候車(機)時間短、安全正點。在選擇乘坐飛機直接原因這個問題的回答中有75的旅客回答爲速度快捷。

2.2.3服務質量好壞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重要依據

廣大旅客已不再滿足於能順利、安全地到達目的地,更要求旅途中有一個舒適、便利、溫馨的服務環境。鐵路部門雖然軟硬件條件不如民航,在服務工作方面和民航相比離旅客需求還有一段距離,仍有86的旅客認爲鐵路客運服務工作方面較前期有了明顯提高。

2.2.4安全係數大小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不可缺少的因素

旅客在旅途會考慮第一位的是安全,約佔44,其次爲快捷30,舒適26。現在廣大旅客對安全的要求不僅是平安到達目的地,而且要求旅途中有一個良好的秩序和治安環境。鐵路的安全優勢正逐漸失去。有38的旅客認爲隨着民航部門科技水平的進步和工作人員素質的提高,鐵路與民航安全事故率除特定因素外基本一致。在進一步的調查中有38的旅客認爲乘坐同安全係數比坐火車更高。

3鐵路在市場營銷上與民航的差距

3.1與民航相比,鐵路售票方式單一、缺乏競爭力

認爲買飛機票較爲方便的旅客比率爲71,佔明顯優勢;認爲飛機票和火車票方便程度差不多的旅客佔22;而認爲買火車票要比買飛機票方便的旅客只佔調查人數的6。

3.2與民航相比,鐵路部門營銷宣傳滯後、泛力

有93的旅客對鐵路部門“十·一”提速調圖及蘭新線運價調整等利好消息不瞭解,甚至沒聽說過。

3.3與民航相比,鐵路部門整體形象需進一步改善

絕大多數旅客認爲民航部門人員素質、服務質量、工人緗對較高;而55的旅客對鐵路部門印象一般;只有2的旅客選擇了印象較好;而對鐵路部門印象較差的旅客佔17。票販子現象仍然是廣大旅客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其它反映強烈的問題依次爲站車服務態度、餐車飯菜質量、旅途治安情況、衛生狀況。

4思考與建議

4.1推行資產經營責任制,促進鐵路企業扭虧增盈

明確企業資產經營責任制,建立資產結構合理調整以及資源優化配置的激勵、約束、監督機制,實現鐵路企業資產保值增值。 2 下一頁

4.2推進下崗分流、減員增效、減輕

鐵路企業負擔

鐵路局現有職工xxxx餘人,航空公司共有5千餘名職工,但兩個企業創造的經濟效益卻相差不多。當前,鐵路企業龐大的職工隊伍是經濟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鐵路企業應廣開分流渠道,多渠道地開展職工下崗培訓,以提高企業經營效益。

4.3開展營銷宣傳,擴大鐵路影響,促進社會認知

逐步增加營銷宣傳的支持與投入,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宣傳範圍。在商業中心、長途汽車站等人員密集地散發宣傳品,利用報刊、雜誌、電視、廣播、包裝、櫥窗、招貼、路牌、霓虹燈等媒體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廣泛宣傳鐵路運輸的安全、正點、便捷、經濟優勢,宣傳鐵路的改革動向、新舉措、新的服務信息。

4.4建立完善面向市場的營銷機構和隊伍

一是客運、貨運多集經系統應儘快完善與市場相適應的營銷機構,制定相應的制度和考覈激勵辦法,並給予人、財權限,明確職能,加大考覈力度,確保營銷目標的完成。二是要迅速建立一支具有專業知識、懂經銷、會經營的專、兼職營銷隊伍,調查客源,分析市場,制定對策,最大限度地爭取客貨源。

4.5優化服務質量,改革服務方式,努力塑造鐵路運輸的良好形象

鐵路要爭取客流擴大市場份額,除速度和價格因素外關鍵是要提高服務質量。首先,要深入進行市場經濟形勢教育,積極開展承諾服務及服務競賽,縮小與航空的差距。其次,要加強對客運人員的培訓、管理和教育工作,不斷強化路風教育,規範服務行爲,細化服務項目,增加服務內容,努力提高服務人員綜合素質。三是加強旅途包含供應管理工人保證飯菜質量。四是在特快列車上組裝閉路電視,改善列車旅途文化娛樂條件。

4.6拓寬客票銷售渠道,完善銷售網絡

除在商業中心、廠礦、賓館、生活區等人員密集地增設定時、定點售票處,開行流動售票車,方便旅客就近購票外,同時應完善電話訂票措施,延長預售票發售時間,儘可能擴大送票範圍,以減少旅客購票時間。應與長途汽車站、大賓館開展聯營業務,爲大型會議、旅遊團體、農民工客流,提供上門售票服務,形成訂、售、送票服務爲一體的客票營銷系統。

4.7採取適當的價格策略

旅客對鐵路運輸的需求帶有明顯的時間性,在旅客運輸市場運能與運量相對埋,應依靠價格變動來調節。客流高峯期,可適當提高票價;而市場低迷時,應適當降低票價。當然,票價上下浮動的幅度應大體一致,差價的實行必須以平均價格大體穩定爲前提。

4.8嚴格票務管理

爲維護運輸市場競爭秩序和鐵路企業形象,應細化完善列車客票銷售管理辦法,對不規範客票銷售等行爲予以嚴厲打擊。

1

【第6篇】調查實習報告:誰將是客運市場的大哥?(1)

通過實習,調查分析,我瞭解到了我國目前客運體系的現狀以及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1客運現狀

1.1當前中長途旅客運輸市場現狀

的航空網已覆蓋全國近3xxxx大中城市,航空公司旅客發送量逐年遞增。自治區中長途旅客發送量民航約佔25,鐵路約佔73,公路僅爲2。運輸收入航空基本達到鐵路的一半,並呈緩慢攀升之勢。

1.2航空、鐵路運輸市場客源主體

旅客選擇運輸方式是據個人經濟能力及社會層次而決定。自治區中長途旅客劃分爲兩大陣營:乘坐飛機的旅客大部分是具有中高收入、較高的知識結構且機票可以報銷的國有企事業單位的機關幹部及商業人員,而收入微薄、知識水平不高、自己花錢旅行的工人、農民則成爲鐵路運輸客流的主體。

2鐵路市場環境存在的問題

2.1從宏觀環境上看,與民航相比較,鐵路客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長途旅客運輸主體的地位與發展嚴重滯後的矛盾。蘭新鐵路是自治區聯繫內地的首選交通通道,但和民航、公路相比,近年來國家、鐵道部投入建設、改建資金與其所處地位不相匹配。鐵路運輸能力相對不足,突出表現在客運高峯期有流無車,鐵路設備陳舊落後,鐵路運行速度遠不如內地。

落後的營銷機制與鐵路開拓市場之間的矛盾。一是營銷體系還未建立,雖然許多單位設置了營銷機構,但大部分職能虛化,難以承擔營銷責任;二是營銷部門與鐵路各部門之間配合、協調不緊密;三是激勵約束措施不力,職工收入與營銷業績相脫節,營銷責任落實不到位。

人員素質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許多鐵路職工沒有危機感和市場意識,辦事敷衍拖拉,態度冷淡,服務質量意識差,實際情況成爲鐵路走向市場的重要障礙。

2.2從微觀環境上看,鐵路與民航在旅客運輸市場競爭中的焦點

2.2.1票價高低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首要前提

抵達同一目的地,飛機票價明顯高出火車臥鋪票價3~5倍,高出硬座票價6—10倍。調查中幾乎所有旅客回答如果飛機票價高出火車票價格不是太多,那麼出行首選是乘坐飛機。因爲乘飛機不僅速度快,也是身份地位的體現。

2.2.2速度快慢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必要條件

飛機運行速度與鐵路相比具有絕對優勢,但速度並不是旅客選擇出行方式的決定因素。調查旅客消費動機,結果顯示:有50的旅客乘機出行的目的是出差,也就是說有一半的旅客公務在身,急於趕時間,希望儘快到達目的地。而在對鐵路旅客的調查問卷中顯示:有47的旅客出行目的爲探親、返鄉;其次爲經商,約佔22;出差旅客只佔15;旅行、其它各佔8。調查旅客出行需求,排序依次爲:買票方便、候車(機)時間短、安全正點。在選擇乘坐飛機直接原因這個問題的回答中有75的旅客回答爲速度快捷。

2.2.3服務質量好壞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重要依據

廣大旅客已不再滿足於能順利、安全地到達目的地,更要求旅途中有一個舒適、便利、溫馨的服務環境。鐵路部門雖然軟硬件條件不如民航,在服務工作方面和民航相比離旅客需求還有一段距離,仍有86的旅客認爲鐵路客運服務工作方面較前期有了明顯提高。

2.2.4安全係數大小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不可缺少的因素

【第7篇】我市客運市場調查報告

道路客運市場經過九十年代初的放開和九十年代末的調控,直到本世紀初道路客運實行資質管理以來,現已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道路客運產業結構大調整、大發展、大創新的變革時期。在這個新的時期,道路客運市場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道路客運市場管理如何制定新的產業政策加以引導、加以推進、加以規範,就當前我市客運市場出現的問題談談淺見。

一、道路客運市場近幾年來發展的狀況

(一)運力增長速度明顯加快。由於近幾年來加大了運力投入力度和大量的農民外出打工,使得鄉村形成的運力增長迅猛勢頭得到進一步擴大。

(二)公路客運線路輻射範圍繼續擴展。我市公路客運線路近年來增長較快,省際班線現已開通廣東、福建、浙江、湖南、湖北、安徵、山東、河北、北京、天津、上海,市際客運線路已開通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鎮江、揚州、徐州、連雲港、宿遷、泰州、鹽城,縣際鄉鎮班線開通了吳城、宋集、老張集、五里、漁溝、古寨等鄉鎮。

(三)客運車輛更新步伐較快。由於近幾年對道路客運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企業爲了達到相應規模:一是採取了兼併重組的措施,做大做強不斷提高新車系數。二是形成了高、中、普多層次運力結構。

(四)運輸經營組織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隨着形式的不斷髮展和政策的相繼出臺,中、短途客運線路實行公司化經營已漸成雛形。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運力與運量失衡的矛盾仍然突出。通過近兩個月對幾條客運線路的出站客流抽樣調查以及每日的客運班線實載率統計,營運客運車輛實載率偏低,部分班線(承包班車)的經濟效益較差。

(二)客運線路佈局不合理。重複線路加劇了運力與運量的矛盾。出於利益驅動,相同班線,重複里程過長線路之間,相互惡性競爭的現象比較嚴重。相互剎價,爭搶客源,惡性競爭,矛盾較爲突出。

(三)車輛產權不清晰,掛靠經營現象普遍。大多數企業採取全額融資的方式由經營業主出資購車,或採取“單車租賃經營”的方式,實行全額風險抵押的單車承包經營。這種經營方式實質上是經營權的變相轉讓或轉賣,爲徹底實行公司化經營的方針政策不相符,從而產生很多弊端:一是企業不經過市場調查盲目申請開行班線;二是造成“炒買(賣)”線路牌現象;三是企業與車主之間由於產權不清晰,而造成糾紛不斷。

(四)站點不適應車輛發展需要,站運雙方矛盾日益凸顯。車站在班次安排上又不盡合理,矛盾時有發生。按照“車進站,人歸點”的管理原則,客運班線的車輛必須簽訂進站協議才能辦理相關手續,因此站方擁有着一定程度的壟斷經營和強制經營的權力。而對車主而言,其“受制性”極大,導致其私自在外發班,私改發班時間。

(五)在鄉村公路建設與管理還處於建設與探索中,公路建設只建不管,也不配套,只修路,而安全設施,管養機制等問題並未落實。只修不養的現象較爲突出,安全實施、設備滯後未及時的落實。

(六)非法營運的車輛大量存在對道路客運市場的衝擊和影響十分突出。

三、形成目前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歷史原因和法制原因。在過去公路通行能力差,運輸效率很低,只能靠增加運力供給來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的歷史背景下,在90年代後期,交通部門根據國家改革開放的總方針,率先將公路客運市場向社會開放。提出了“國營、集體、個體一起上”,“有江大家行船,有路大家行車”的政策導向,推動了公路客運的迅猛發展,在很大程度地緩解了“乘車難”的問題。但在發展過程中過多注重了運力的發展,忽略了市場結構需求和服務質量的改善。近十年來,隨着公路通行條件的巨大變化和運輸工具的不斷改善,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和經營方式的調整,加上汽車租賃公司、私家車和“黑車”客運的衝擊,使客運市場各種矛盾加劇,特別是運力與運量的矛盾尤爲突出。公路客運市場管理法規建設滯後和規章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導致約束道路客運市場和行政行爲不能到位的重要因素。

(二)規劃和管理原因。首先是行業發展沒有規劃。客運目前仍是計劃性和政府幹預性較強的行業。但對整個行業的發展、線路佈局、運力調控等沒有遠景規劃和近期計劃。運輸管理的思路、方法和措施明顯滯後於市場變化,我們在工作上缺乏超前研究,指導上缺乏前瞻性。以致底子不清、信息不靈,“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造成工作被動局面,在行政審批班線時沒有適時廣泛的組織更多的人才、物力進行調研。

四、幾點對策和思考

(一)解決好客運線路佈局和運力調控問題。首先要打破客運線路經營的“終身制”,嚴格執行客運車輛已達到車輛報廢年限後根據市場的供需狀況確定是否更新運力。對已開行的線路在車輛到期後,要分別採取“調、並、壓、停”的方法重新調整和審批。其次,要建立 長效機制,編制行業發展規劃和近期實施計劃,做到底子清、情況明、把關嚴、審批准。要建立健全客運線路統計、整理制度。對客運線路進行科學、合理的佈局。要控制線路之間重複里程的長度或比例。合理確定省際、縣際班線起訖點之間重複里程的控制數。最後是在加強運力調控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春節和節假日客流高峯而產生運力緊張的問題,建議準備重要運輸機動運力,以備及時之需。

(二)實行公司化經營,解決好掛靠經營的問題。掛靠經營的問題,涉及面太廣,尤其涉及到穩定問題,不能操之過急,分步實施,逐步糾正思路,在確保穩定的前提下徹底解決,並實行公司化經營。首先逐步解決車輛產權清晰的問題,不能急於要求企業實行“公車公營”。其次要爲解決掛靠經營,創造好的經營環境,對現有客運班線分步進行線路改造。目前已經嘗試進行了幾條線路的改造,總體效果是利大於弊,但未取得最佳效果,經驗仍不成熟。現在仍然可在矛盾較多或原有車輛到期的線路上進行試點,待經驗成熟後,再全面推廣。

(三)解決好車頭向下,發展農村客運的問題。首先是要制定好農村客運發展規劃,將農村客運的發展納於企業發展總體規劃。根據鄉鎮客運市場現狀,雖然沒有形成成熟的農村客運市場,但是開行的班線已覆蓋或途徑行政村的線路較多,具備了一定的網絡結構,目前正在規劃未來5年農村客運發展方向,根據實際實行大的片區聯營模式。制定規劃必須注意避免與已開行線路之間的矛盾。其次是要努力做到農村客運公交化。站點設施要簡易、方便、實用。起訖點始發站可設置公交式的停車、候車棚或小規模的簡易站場、站房,沿途各行政村可設立候車點或招呼站,切忌“一陣風”式地建設不切實際的鄉鎮等級汽車站場。根據農村客運的客流特點,制定首未班及趟次間隔時間,同時開通周未車,趕集車、學生車。要切實降低經營成本,購置適應農村道路狀況、越野性能好的經濟適用性客運車輛,積極爭取其它扶植政策,調整和制定適合農村客運的低票價政策,讓農民兄弟乘上“經濟車”。

(四)解決好站運雙方矛盾和市場秩序問題。要充分運用法律、行政、市場手段,加強對站運雙方的監管,協調好站運雙方的矛盾。一是在車站內形成有序的競爭機制,車站在站內可以考慮分車輛檔次,分企業品牌設立售票窗口服務,方便廣大市民選擇乘坐車型及車次,以增強市場活力,有序競爭,優勝劣汰;二是引導和督促站運雙方改變過去由車站定班定點的做法,建立車站民主管理的協調機制、監督機制和站運雙方組成的自律組織,由站運雙方共同協商制定好班次時間,並監督執行;三是督促車站儘快增加服務項目,努力提高行業整體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現場管理。

(五)要不斷加強對客運市場的現場執法力度,重點取締非法設立的停靠站點,打擊非法營運的“黑車”,嚴厲查處坑、宰、甩客等違法違規行爲。切實增強羣衆交通安全意識,在全社會逐步形成“非法營運”人人唾棄的社會共識,自覺抵制非法營運,達到從事違法經營的人員主動放棄違法經營的目的。

【第8篇】旅客運輸市場誰主沉浮市場調查實習報告

旅客運輸市場誰主沉浮市場調查實習報告

1.1當前中長途旅客運輸市場現狀

×××的航空網已覆蓋全國近3xxxx大中城市,航空公司旅客發送量逐年遞增。自治區中長途旅客發送量民航約佔25,鐵路約佔73,公路僅爲2。運輸收入航空基本達到鐵路的一半,並呈緩慢攀升之勢。?1.2航空、鐵路運輸市場客源主體

旅客選擇運輸方式是據個人經濟能力及社會層次而決定。自治區中長途旅客劃分爲兩大陣營:乘坐飛機的旅客大部分是具有中高收入、較高的知識結構且機票可以報銷的國有企事業單位的機關幹部及商業人員,而收入微薄、知識水平不高、自己花錢旅行的工人、農民則成爲鐵路運輸客流的主體。

2鐵路市場環境存在的問題

2.1從宏觀環境上看,與民航相比較,鐵路客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長途旅客運輸主體的地位與發展嚴重滯後的矛盾。蘭新鐵路是自治區聯繫內地的首選交通通道,但和民航、公路相比,近年來國家、鐵道部投入建設、改建資金與其所處地位不相匹配。鐵路運輸能力相對不足,突出表現在客運高峯期有流無車,鐵路設備陳舊落後,鐵路運行速度遠不如內地。?落後的營銷機制與鐵路開拓市場之間的矛盾。一是營銷體系還未建立,雖然許多單位設置了營銷機構,但大部分職能虛化,難以承擔營銷責任;二是營銷部門與鐵路各部門之間配合、協調不緊密;三是激勵約束措施不力,職工收入與營銷業績相脫節,營銷責任落實不到位。

人員素質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許多鐵路職工沒有危機感和市場意識,辦事敷衍拖拉,態度冷淡,服務質量意識差,實際情況成爲鐵路走向市場的重要障礙。

2.2從微觀環境上看,鐵路與民航在旅客運輸市場競爭中的焦點

2.2.1票價高低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首要前提

抵達同一目的地,飛機票價明顯高出火車臥鋪票價3~5倍,高出硬座票價610倍。調查中幾乎所有旅客回答如果飛機票價高出火車票價格不是太多,那麼出行首選是乘坐飛機。因爲乘飛機不僅速度快,也是身份地位的體現。

2.2.2速度快慢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必要條件

飛機運行速度與鐵路相比具有絕對優勢,但速度並不是旅客選擇出行方式的決定因素。調查旅客消費動機,結果顯示:有50的旅客乘機出行的目的是出差,也就是說有一半的旅客公務在身,急於趕時間,希望儘快到達目的地。而在對鐵路旅客的調查問卷中顯示:有47的旅客出行目的爲探親、返鄉;其次爲經商,約佔22;出差旅客只佔15;旅行、其它各佔8。調查旅客出行需求,排序依次爲:買票方便、候車(機)時間短、安全正點。在選擇乘坐飛機直接原因這個問題的回答中有75的旅客回答爲速度快捷。

2.2.3服務質量好壞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重要依據

廣大旅客已不再滿足於能順利、安全地到達目的地,更要求旅途中有一個舒適、便利、溫馨的服務環境。鐵路部門雖然軟硬件條件不如民航,在服務工作方面和民航相比離旅客需求還有一段距離,仍有86的旅客認爲鐵路客運服務工作方面較前期有了明顯提高。

2.2.4安全係數大小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不可缺少的因素

旅客在旅途會考慮第一位的是安全,約佔44,其次爲快捷30,舒適26。現在廣大旅客對安全的要求不僅是平安到達目的地,而且要求旅途中有一個良好的秩序和治安環境。鐵路的安全優勢正逐漸失去。有38的旅客認爲隨着民航部門科技水平的進步和工作人員素質的提高,鐵路與民航安全事故率除特定因素外基本一致。在進一步的調查中有38的旅客認爲乘坐同安全係數比坐火車更高。

3鐵路在市場營銷上與民航的差距

3.1與民航相比,鐵路售票方式單一、缺乏競爭力

認爲買飛機票較爲方便的旅客比率爲71,佔明顯優勢;認爲飛機票和火車票方便程度差不多的旅客佔22;而認爲買火車票要比買飛機票方便的`旅客只佔調查人數的6。

3.2與民航相比,鐵路部門營銷宣傳滯後、泛力

有93的旅客對鐵路部門“十一”提速調圖及蘭新線運價調整等利好消息不瞭解,甚至沒聽說過。

3.3與民航相比,鐵路部門整體形象需進一步改善

絕大多數旅客認爲民航部門人員素質、服務質量、工人緗對較高;而55的旅客對鐵路部門印象一般;只有2的旅客選擇了印象較好;而對鐵路部門印象較差的旅客佔17。票販子現象仍然是廣大旅客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其它反映強烈的問題依次爲站車服務態度、餐車飯菜質量、旅途治安情況、衛生狀況。

4思考與建議

4.1推行資產經營責任制,促進鐵路企業扭虧增盈

明確企業資產經營責任制,建立資產結構合理調整以及資源優化配置的激勵、約束、監督機制,實現鐵路企業資產保值增值。

4.2推進下崗分流、減員增效、減輕

鐵路企業負擔

×××鐵路局現有職工xxxx餘人,×××航空公司共有5千餘名職工,但兩個企業創造的經濟效益卻相差不多。當前,鐵路企業龐大的職工隊伍是經濟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鐵路企業應廣開分流渠道,多渠道地開展職工下崗培訓,以提高企業經營效益。

4.3開展營銷宣傳,擴大鐵路影響,促進社會認知

逐步增加營銷宣傳的支持與投入,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宣傳範圍。在商業中心、長途汽車站等人員密集地散發宣傳品,利用報刊、雜誌、電視、廣播、包裝、櫥窗、招貼、路牌、霓虹燈等媒體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廣泛宣傳鐵路運輸的安全、正點、便捷、經濟優勢,宣傳鐵路的改革動向、新舉措、新的服務信息。

4.4建立完善面向市場的營銷機構和隊伍

一是客運、貨運多集經系統應儘快完善與市場相適應的營銷機構,制定相應的制度和考覈激勵辦法,並給予人、財權限,明確職能,加大考覈力度,確保營銷目標的完成。二是要迅速建立一支具有專業知識、懂經銷、會經營的專、兼職營銷隊伍,調查客源,分析市場,制定對策,最大限度地爭取客貨源。

4.5優化服務質量,改革服務方式,努力塑造鐵路運輸的良好形象

鐵路要爭取客流擴大市場份額,除速度和價格因素外關鍵是要提高服務質量。首先,要深入進行市場經濟形勢教育,積極開展承諾服務及服務競賽,縮小與航空的差距。其次,要加強對客運人員的培訓、管理和教育工作,不斷強化路風教育,規範服務行爲,細化服務項目,增加服務內容,努力提高服務人員綜合素質。三是加強旅途包含供應管理工人保證飯菜質量。四是在特快列車上組裝閉路電視,改善列車旅途文化娛樂條件。

4.6拓寬客票銷售渠道,完善銷售網絡

除在商業中心、廠礦、賓館、生活區等人員密集地增設定時、定點售票處,開行流動售票車,方便旅客就近購票外,同時應完善電話訂票措施,延長預售票發售時間,儘可能擴大送票範圍,以減少旅客購票時間。應與長途汽車站、大賓館開展聯營業務,爲大型會議、旅遊團體、農民工客流,提供上門售票服務,形成訂、售、送票服務爲一體的客票營銷系統。

4.7採取適當的價格策略

旅客對鐵路運輸的需求帶有明顯的時間性,在旅客運輸市場運能與運量相對埋,應依靠價格變動來調節。客流高峯期,可適當提高票價;而市場低迷時,應適當降低票價。當然,票價上下浮動的幅度應大體一致,差價的實行必須以平均價格大體穩定爲前提。

4.8嚴格票務管理

爲維護運輸市場競爭秩序和鐵路企業形象,應細化完善列車客票銷售管理辦法,對不規範客票銷售等行爲予以嚴厲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