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交往的質量閱讀答案(通用多篇)

交往的質量閱讀答案(通用多篇)

交往的質量閱讀答案 篇一

“夫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在此大學聯考複習衝刺階段,針對現代文閱讀題,作爲考生,我們自然不時地仍需要“謀子”,即去接觸或糾纏一些零打細敲的知識或技術;但論重心或中心,卻毫無疑問的,是應該轉而致力於“謀勢”,就是要注意確立相關的應試策略,以期在大學聯考複習中收到良好的效益。

我們不妨以下面這篇散文爲例,來談一談大學聯考現代文閱讀題的應試策略。

獨處的充實

周國平

怎麼判斷一個人究竟有沒有他的“自我”呢?我可以提出一個檢驗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獨處。當你自己一個人呆着時,你是感到百無聊賴,難以忍受呢,還是感到一種寧靜、充實和滿足?

對於有“自我”的人來說,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有些寂寞,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面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祕力量的對話。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和別人一起談古論今,引經據典,那是閒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於古往今來大師們的傑作之中時,纔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遊山玩水,那只是旅遊;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羣山和大海之時,纔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所以,一切注重靈魂生活的人對於盧梭這句話都會有同感:“我獨處時從來不感到厭煩,閒聊纔是我一輩子忍受不了的事情。”這種對於獨處的愛好與一個人的性格完全無關,愛好獨處的人同樣可能是一個性格活潑、喜歡朋友的人,只是無論他怎麼樂於與別人交往,獨處始終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來,缺乏交往的生活當然是一種缺陷,缺乏獨處的生活則簡直是一種災難了。

當然,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他需要與他的同類交往,需要愛和被愛,否則就無法生存。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忍受絕對的孤獨。但是,絕對不能忍受孤獨的人卻是一個靈魂空虛的人。世上正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最怕的就是獨處,讓他們和自己呆一會兒,對於他們簡直是一種酷刑。只要閒了下來,他們就必須找個地方去消遣,什麼卡拉OK廳,錄像廳,電子娛樂廳,或者就找人聊天。自個兒呆在家裏,他們必定會打開電視機,沒完沒了地看那些粗製濫造的節目。他們的日子表面上過得十分熱鬧,實際上他們的內心極其空虛。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想方設法避免面對面看見自己。對此我只能有一個解釋,就是連他們自己也感覺到了自己的貧乏,和這樣貧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頂沒有意思的,再無聊的消遣也比這有趣得多。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變得越來越貧乏,越來越沒有了自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獨處的確是一個檢驗,用它可以測出一個人的靈魂的深度,測出一個人對自己的真正感覺,他是否厭煩自己。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不厭煩自己是一個起碼要求。一個連自己也不愛的人,我敢斷定他對於別人也是不會有多少價值的,他不可能有高質量的社會交往。他跑到別人那裏去,對於別人只是一種打擾,一種侵犯。一切交往的質量都取決於交往者本身的質量。唯有在兩個靈魂充實豐富的人之間,纔可能有真正動人的愛情和友誼。我敢擔保歷史上和現實生活中找不出一個例子,能夠駁倒我的這個論斷,證明某一個淺薄之輩竟也會有此種美好的經歷。

19. 爲什麼說“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請結合第二段文意,分三點概括回答。(6分)

20. 請用簡潔的語言描述“惡性循環”的過程。(不超過50個字)(4分)

21. 作者說:“一切交往的質量都取決於交往者本身的質量。”你同意這個觀點嗎?如同意,請舉一例印證;如不同意,亦請舉一例印證。(4分)

22. 下列對於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自我”是指一個人具有充實豐富的靈魂和思想,有着獨立的意志和精神。“獨處”是指人要善於獨立思考,反觀自照,而不僅僅是指一個人呆着。

B.作者認爲,交往是人類生存的需要,獨處是靈魂充實的需要。有前者而無後者,是一種災難;有後者而無前者,是一種缺陷。

C.文章表面上有如風行水上,自然成文,但實際上多次對比襯托,多次引經據典,如獨處與交往的對比,如盧梭語言的引用,使文章態度鮮明又言之有據。

D.作者爲文以思想取勝,這種思想又以一種自然平易的語言娓娓道來,如話家常,絕不故弄玄虛。

E.作者反對閒聊和討論,反對與別人一起遊山玩水,認爲只有獨處纔有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

完成這篇《獨處的充實》的閱讀題,根據閱讀的一般規律,我們可以採用如下策略:

一、參題覓路,把握內容

大學聯考試題常常考查學生對作品思路的把握能力。把握作品的思路,可以通過反覆閱讀作品的方式來實現,但大學聯考時間有限,運用這種方法未必經濟。如何快速把握作品的思路,而又有利於大學聯考試題的解答呢?參題覓路。

所謂“參題覓路”,就是先做最後一道選擇題,藉以覓得閱讀的思路,把握文本內容。“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是讓人選擇對作品賞析不正確的兩項,而賞析不外乎“寫什麼”與“怎麼寫”兩個方面。題中涉及“寫什麼”的是A、B和E三項,涉及“怎麼寫”的是C和D兩項,“不正確的兩項”一般是兩方面各佔一項。而我所謂“先做最後一道選擇題”,側重在“寫什麼”。看A、B和E三項是否正確,我們往往可以拋開文本本身不論,而只通過與人之常情(常理、常識)的比較得出判斷。E項評價作者的觀點態度,其判斷明顯絕對化了,一個睿智的作者是不可能這樣絕對化的。

這樣,以A和B兩項指導文本閱讀,我們就能:一方面,對E項的判斷可以通過文本閱讀而獲得證實――在文中,作者並不反對閒聊和討論,也不反對與別人一起遊山玩水,獨處和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也並沒有構成必要條件關係,他只是認定這幾種情況就對靈魂的充實而論,其價值是無法與獨處相比的;另一方面,先驗地把握文本是“寫什麼”的,進而就可以留意觀察、分析它是“怎麼寫”的,因爲“怎麼寫”總是爲“寫什麼”服務的。

二、題文往返,把握形式

通過“參題覓路”,把握住文本內容後,再回過頭去看最後一道選擇題關於“怎麼寫”的C和D兩項,我們就會發現文中確實運用了引經據典和對比襯托的方法,但引經據典只有一次,即第二段引用了盧梭名言,所以儘管確實多次運用了對比襯托的方法,卻並沒有多次運用引經據典的方法,應當認定C項錯誤。

三、研究題幹,鎖定區間

良好的閱讀素質不僅體現在對文章的整體把握上,還體現在對局部的理解上。要確定閱讀題的答案,就必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確定對應的語句,再仔細分析這一段中每一句話的意思,理清相互關係。這樣,認真揣摩上下文意,準確抓住關鍵語句,大多數答案就能夠從原文中“摳”出來。

第19題已經通過題幹告訴我們應該鎖定第二段,這樣就不難分析出“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的三點原因分別是:(1)獨自沉思,可以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祕力量對話;(2)獨自閱讀,纔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3)獨自旅遊,纔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

第20題要求用簡潔的語言描述“惡性循環”的過程,“惡性循環”出現在“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變得越來越貧乏,越來越沒有了自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這句話中,所以理解“這樣做”具體指的是什麼就非常必要,於是鎖定第三段,稍加梳理,就可以把“惡性循環”的過程描述如下:追求表面的熱鬧,使靈魂越來越空虛;靈魂的空虛,使人越來越失去自我;越失去自我,使人越追求表面的熱鬧。

四、投入自我,再生文本

從新語文課程標準來看,真正的閱讀過程是讀者和文本相互對話的過程。用伽達默爾的話說:“理解某個人寫出來的東西,不是再生產某種過去的東西,而是共有一個現在的意義。”所謂“共有一個現在的意義”,就是讀者和文本這對話的雙方視界交融的結果,讀者和文本都因此而獲得新生。而從大學聯考試卷的編制角度來看,能夠被編入第五大題的現代文,其意義是不確定的,是生產性的,需要讀者參與寫作。事實上,文學作品的特點就在於,它具有某種獨特的平衡作用,始終在現實世界、讀者的經驗世界和作品虛構的世界之間來回擺動,因此,每一次閱讀都成了使文本形象附着在產生於閱讀過程中的含義之上的活動。第21題就這樣應運而生。

這種開放性題型,既能考查考生聯繫實際的能力,又能考查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一掃傳統命題重結果而輕過程、重文內而輕文外、重求同而輕求異的弊端,使得現代文閱讀由封閉走向開放。

在此,你的答案可以是“同意”,也可以是“不同意”,關鍵是要有相應的理論論據和事實論據,並在表述上做到自圓其說。

關於前者,你可以舉的事例有管鮑之交,柔石成爲“左聯”名作家與魯迅的關係,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雨果和巴爾扎克之間的友誼,等等,不一而足。

關於後者,關鍵是要看對“交往者本身的質量”怎麼理解。如果把“質量”理解爲社會地位、教育程度、等,我們也可以發現一些目不識丁、思想單純的人,同樣可以獲得甜蜜的愛情或深厚的友誼,他們也有高質量的交往,這其中“求同存異”非常必要。在此需要說明的是:作者提出的這個觀點,是有他相應的語境的,這個觀點在他所提供的語境中是圓融自足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對作者的觀點持反對意見,雖然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但不能得滿分。

五、揣摩意圖,組織答案

現代文閱讀的考查目的在於把握並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傳達的信息,所以,要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意蘊,通過題幹揣摩命題意圖。這就告訴我們,回答問題一般不允許答題者擅自發揮,也不能機械地一字不差地摘錄原文的語句,而應根據命題人所“問”的角度,從原文中抽取相應語句,進行適當的整合,使之成爲全面、流暢和凝練的答案。

交往的質量閱讀答案 篇二

一、樹立“創新”的教育觀念

古人云:“師之道。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的傳統閱讀教學正是規範地按照這樣的古訓授給學生知識。培養下一代的接班人,教師多致力於“講清講明”,學生多致力於“聽懂聽會”。這樣的教學無法體現學生學習的需要以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而今。素質教育已深入人心,它依據人的個性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尊重學生的創新和主動精神爲宗旨,以注重開發人的潛能和智慧,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爲目標。所以,僅僅教給學生一定知識,已不再是教育的唯一目標,甚至不是主要目標。“授人以漁”纔是學校教育應發揮的社會職能。

二、激發學生“創新”的動力

創新能力系統中動力因素的核心是求知慾。在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喚起學生的求知慾,要想盡一切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的好奇。由於國小生知識面有限,容易對周圍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越是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越強。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創造的潛能。因此,我們要利用國小語文閱讀教材中一切可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的因素。喚起求知慾,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在課前可以“預習提示”爲主線佈置預習提綱。爲學生創造方法上的條件。閱讀課文有相當一部分是繪景狀物的。可以事先佈置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語文學科涉及的知識面較廣,蘊含着人文地理、自然常識、科學知識?? 可以針對不同知識,佈置學生或動手試一試,或觀看影視錄像,或收集資料介紹,或調查瞭解。在上課過程中要做到“四讓”即: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讀”,讓學生有機會“問”,讓學生能經常“議”,讓學生能自由“講”。要激發學生質疑問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知識,最好的解決辦法是發揮學生的集體智慧,讓學生展開討論,爭辯、評議,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上教師應循循善誘,給孩子們自由天地,鼓勵孩子標新立異。講出自己的獨立見解。

四、採用開放型的閱讀教學形式

1、求活――注意信息交流多向性。課堂是師生交往,生生交往的主渠道。在這些交往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平等而充分的信息與人際交流,能促使師生共同參與教學過程,有助於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對於有些問題,教師可抓住要害,來個小題大做,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爭論、辯論。教師靈活地應用“三論”能夠使學生思維發生碰撞。閃現思維火花,激發表現欲,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求異――允許答案結論多元性。在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中。應注意開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新穎性、獨特性、多向性,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善於運用誘導語言,如“你認爲他說得對嗎?爲什麼?他這樣回答全面了嗎?爲什麼? 對他的理解你有什麼看法?”等,把學生推進思維的“漩渦”。如在教《草船借箭》時,教師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如果三天之內江上沒有大霧,諸葛亮“草船借箭”的計劃落空了。事情的結果會怎樣呢?如果魯肅事前把諸葛亮的妙計告訴了周瑜又會怎樣呢?教師這樣精心地爲學生鋪設求異路徑,引導學生靈活地觀察、分析問題,就能提高他們創造性思維的質量。

3、求變―― 講究方法途徑多樣性。閱讀教學中教學生學會多角度地思考問題以求得多種設想、方案和結論,有助於開拓學生思路。突破單向線性思路的狹隘和保守,以培養思維品質的廣闊性和靈活性。如教學《跳水》,當船長的孩子爲了追趕搶去他帽子的猴子而爬上了桅杆頂端,情勢十分危急時。除了船長用開槍的辦法命令他跳水外,還可以有哪些辦法使孩子下來?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學生自會設想出許多救孩子的辦法。

交往的質量閱讀答案 篇三

一 如何界定對話教學是教師認同和實踐對話式教學的前提

在轟轟烈烈的新課程改革中,“對話”理念已經被廣大教師所接受並廣泛運用着。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對擊始發靈光。教學的本質就是一種交往和對話過程。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就是教師與學生在交往和對話這種獨特的情境中,對教學文本進行再加工,再建構,從中學生得到某種情感的體驗和生命的感悟,知識和技能的獲得也就成爲水到渠成的必然。所以,可以這麼說,在教學中,交往和對話實際上構成了師生的智力背景,在交往中提高,在對話中發展。對話教學是一種基於當代思想關於人與世界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人的發展等理論本質的最新認識基礎上的一種嶄新的教學理念,其起始和終點都在於關注和形成“主體間性”,並且通過一定的策略在教學過程中建構對話的教學交往關係,從而培養能在對話關係和交往中適意生存、建構意義、創生知識和不斷髮展的個體。

因此,對話教學實際上是一種教學理念和原則,絕非是對傳統“談話”式教學的理論化。它立足於當代哲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理論對人的存在的本質認識,強調通過持續地維持和建構教育中的對話關係,從而尋找一種可能的方式去將非個人意義的客觀化知識轉化爲個人意義的主觀知識,在“我――它”知識與“我――你”知識之間建構轉化的橋樑。巴西著名對話教育思想家保羅弗萊雷在《被壓迫者教育學》一書中,批判了教育中將知識作爲具體化的和靜態所有物的觀念,指出正是這種觀念致使教育成爲“存儲行爲”,即將知識和真理“儲存”進學習者的頭腦中,形成了“教師越是往容器裏裝得完全徹底,就越是好教師;學生越是溫順地讓自己被灌輸,就越是好學生”的觀念。

在教育中引入“主體間性”這一西方“舶來品”,主張在師生間建立主體間性的關係,目的是倡導用交往的精神審視和改造現代教育,豐富師生對話的內涵:民主平等的教學;互動的、交往的教學;溝通的、合作的教學;創造的、生成的教學;以人的發展爲目的的教學。具體來說,需要注意:

1 注重學習者水平控制,使其在適合自己水平的方向上得到發展,“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最近發展區相結合;

2 知識掌握和思維質量提升相結合;

3 引導思維和提高積極性相結合; 4 教師認可學生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兩種形態; 5 容忍學生對教師權威的挑戰; 6 重視發現問題; 7 支持合作而非競爭; 8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注意鼓勵性和促進發展的形成性原則,狀態評價和發展性預測評價相結合,縱向比較評價爲主,少做橫向比較評價。反對:以個人好惡代替客觀評價標準;漠視學生的創造性和閃光點;求全責備;追求結果和結論的呈現,忽視過程的展開。

二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傾聽權與言說權

王榮生教授認爲:中國小教學大綱對“鑑賞者”的守護,對“整體感知”和“領會感受”的強調,實際上是“閱讀要讀”“閱讀是自己讀”這些常識的迴歸,目的是引導語文教學要讓學生直接面對作品,用他們自己的眼去觸及作品,用他們自己的心去撫摩作品,使他們在閱讀中去學習閱讀。也就是說,在閱讀教學中賦予學生“傾聽”作品的權利。語文閱讀首先是讀者對文本言語的“傾聽”,通過語感圖式的同化和順應,文本成了被讀者對象化了的文本,讀者也成了被文本對象化了的讀者;讀者既與文本對話,又與自己讀出來的聲音形態對話,不斷調整文本言語與誦讀出來的聲音形態之間的契合度最終達到兩者的融合。

當然,學生對文本的“傾聽”還是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餘映潮先生在常州一中上示範課《散步》時,就第二個環節“朗讀課文”作了如下閱讀建議:以作者的身份自由朗讀課文;以課文中某個角色的身份再次朗讀課文;融入自己的見解和深深的體味將最後一段朗讀給同學聽。這便是學生“傾聽”文本的範例。薩特說:“閱讀是一種引導的創造。”學生在閱讀中,並不是消極地接受、索取意義,而是積極主動地發現建構意義,甚至創造意義。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都不一樣,所以教師在賦予學生“傾聽”文本的權利時,還要賦予學生“言說”文本的權利,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確認自己認爲特別重要的問題,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應甚至是“突發奇想”,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作者的意圖進行比較,爲文本的內容和表達另作設計等等。

三 反思對話中的“問題化”和“空泛化”

什麼是“問題化”?例如有教師執教《最後一課》,在介紹完背景後,教師問:在《最後一課》中,誰講課?誰聽課?還有誰聽課?在上課之前,與平時有什麼不同?那天,小弗郎士的心理經歷了哪些變化?小弗郎士態度的改變還有哪些?這麼大的變化僅僅是不能學習法語嗎?在這節課裏,教師按照自己對文本的理解(更多的教師是按照教參的理解)把教學內容分解成一個個小問題,然後按照這些問題按部就班進行提問,學生也就按部就班地一步步進入教師預設的答案中。這些問題把文章“肢解”了,就如同把文章大斬八塊,然後一塊塊舉起問:這是什麼?不但文章的整體美喪失殆盡,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傾聽權和言說權都受到嚴格的控制。這些問題的答案是確定的,也是唯一的。學生在這些所謂井井有條的提問中,忙於去尋找書上現成的答案,忙於把這些機械的答案機械地表述出來。這樣的對話學生不能根據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個性去傾聽文本,不能自由地理解表達,更談不上有生成的價值。

交往的質量閱讀答案 篇四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閱讀是學生個體的行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關鍵和鑰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讓學生自主閱讀,保護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應先學後教,打破對教師的依賴心理;應注重學習過程,不求答案的統一,引導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方法;應保證充分誦讀,引發思考;應鼓勵學生不斷大膽質疑。

關鍵詞:突出主體地位 培養 獨立閱讀能力

閱讀是學生個體的行爲。課堂上以教師的閱讀取代學生的閱讀,是以往國中語文教學的通病,不僅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無益,反而會使學生產生閱讀依賴心理。只有以學生爲中心確保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爲讀書的主人,主動地讀、自由地讀、自覺地讀,掌握閱讀主動權,才能最終形成“獨立閱讀能力”。

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學中應讓學生自主閱讀

自主閱讀是相對於被動閱讀、機械閱讀、他主閱讀而言的,是指在閱讀教學中以學生的主動構建爲特徵的高品質的有效閱讀。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適合的思考方式和學習策略,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進行學習效果評估的過程中注意保護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並幫助學生樹立參與閱讀教學的信心。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把閱讀的時間和發現問題的權利交給學生,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教師作爲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應根據學生對文本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思路,加入到與學生和文本的對話中去,讓他們儘量深度參與,自主構建。

二、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學中應先學後教

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首先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消除學生的思維惰性,打破對教師的依賴心理。爲此,教師應轉變觀念,堅持“先學後教”,建立閱讀教學、課堂自學、討論、質疑、點撥的新格局。所謂“先學後教”,就是指在新課文的教學中,教師最好不先做介紹或提示,讓學生在自然狀態下進入閱讀境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品讀,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獲得獨有的感受。在教學《最後一課》新課時,我以前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你們是否知道,我們偉大祖國的語言文字――漢語,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豐富美妙的語言之一;這些導入的話語雖說給了學生某種引導,但使學生先入爲主,思維被箍定在了一個筐子裏難以活躍起來,更難有智慧火花的閃現。

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學中應注重學習過程,不求答案的統一

我們的閱讀教學課堂應是煥發出生命活力的課堂,是放飛想像的課堂,是學生探究的課堂。學生閱讀的目的主要是薰陶、積累和訓練。一方面通過文質兼美的範文的學習、感悟、陶冶學生學習的情操,培養其良好的語感;另一方面是通過大量閱讀訓練,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引導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方法,學會讀書。

我把“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學中注重學習過程,不求答案統一”的方法延伸到課外,每一期《新讀寫》到來以後,我就讓學生在通讀的基礎上,自選五篇自己感受最深的的文章進行點評。學生們在點評和演講中,從各個角度發表自己的感想,發現自己的收穫,也正因爲此,學生們對閱讀的興趣,對文章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對作品的欣賞能力,均有相應的拓展。

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學中應保證充分誦讀,引發思考

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現”。誦讀對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作用已是不容置疑的了。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師必須提供充分時間,讓學生對教材進行誦讀。課堂的誦讀必須有充分的時間來做保證,決不能匆匆讓學生看了一遍,就急於探究文章內涵。在教師指導下的反覆誦讀,這是提高課堂效益和教學質量的基礎,特別是文情並茂的好文章,有層次地誦讀半節課乃至半小時,比教師講同樣的時間效果好。如在教學《白楊禮讚》一文時,我對學生中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有的段落甚至要讀上兩三遍來反覆體會蘊藏在字裏行間的內涵,努力喚起學生的共鳴。

四、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學中應鼓勵學生不斷大膽質疑

美國教學法專家布魯巴認爲,最精湛的教學藝術所遵循的最高的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是啓開學生自主性學習的一把“金鑰匙”。那麼,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呢?

1、從課文標題入手,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要讓學生看到課文標題後,學會提出想要了解的問題。俗話說“題好一半文”,好的題目往往用精警的詞語提挈全文,對課文內容和主旨做富有特色的濃縮和概括,立意高妙。解讀課文標題,往往也就成了讀懂全文的綱要,標題對讀者具有強烈的引導作用,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課文標題提出問題。在標題上多問幾個“爲什麼”就能把以上幾個內容串連起來,文章的題旨就顯而易見了。

2、從預習課文入手,指導學生針對不理解的地方提出問題。“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疑惑是點燃學生思維的火種,學生在認知活動中會經常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疑惑的問題,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思維,不斷提出疑問和解決疑問。比如:我在上魯迅的《故鄉》一文前,我很擔心。正在“山重水複疑無路”時,是以學生爲主體的自主性閱讀的教學思想,指引我在“柳暗花明”中“又”逢“一村”。於是我用大半節課給學生如敘如訴地讀完整篇課文後,讓學生針對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問題,相互解答。對學生中沒有同學能解答的問題,老師再作重點的講解。這樣使老師的講解既具有了必要性,又體現了時效性。

交往的質量閱讀答案 篇五

一、課題的提出

我國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規定:"按照語言學習規律,學生必須吸收相當數量的語言材料和經過一定量的語言實踐,才能獲得爲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一定的語言交際能力,不單純是對語言知識的積累和使用,它還包括對所學語言知識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知識的全面瞭解和掌握。因此,英語教學必須增加語言實踐的量,使學生獲得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不斷加強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掌握爲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閱讀是我國學生接觸外語信息、參加外語實踐的重要途徑。因而提高閱讀能力是培養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方式。

二、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只進行快速閱讀訓練是不夠的。以每週1000個詞來計算,學生一個學期只能完成1-1.5萬個詞的閱讀量,不足以便學生從中獲取到獨立閱讀英語文章的基本技巧。所以,除快速閱讀外,我還開展了課外閱讀活動,目的在於增加閱讀量。向學生提供較多而且題材較廣的短小成篇的閱讀材料,並要求學生相互交換各自的不同閱讀材料,要求每人每天課外閱讀600個詞的短文,這樣,既增加了閱讀量,又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理論背景

1、語言學研究成果

語言學研究結果證明:①人類有學習語言的能力;②人類學習語言有一定規律可循,並且按照一定階段發展成熟;③人類學習語言有以下幾條規律性原則:第一是量變質變原則;第二是內因與外因的原則;第三是個別差異原則;第四是認知與情感機制滲透的原則。總之,語言能力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實踐,需要多方面的訓練。

2、"情感"學說

情感可以激發熱情,而沒有熱情往往難以產生興趣和動力。著名外語教學法專家n說過,情感對外語學習的作用至少與認知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教學中,教師的熱情可以激發並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學習熱情高,可以產生學習語言的"內驅力";沒有情感的投入,學生的良好學習潛力和積極性就難以開啓。

3、教育心理學理論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外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閱讀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活動。言語運動在閱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即使在默讀時,也往往伴隨着言語運動器官的潛在發音動作。因此,閱讀是與言語運動器官的發音動作相互聯繫的,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在閱讀過程中,一方面將文字符號轉化爲發音動作;另一方面,通過分析綜合活動來理解文字符號所表達的意思。爲順利地進行這種分析綜合活動,要求學生事先具備一定條件:①有一定詞彙與語法技能;②有相應生活經驗與專業知識;③聯繫課文了解來龍去脈;④瞭解作品背景、中心思想。

四、把閱讀的輔導落到實處。

閱讀基本上是在課外進行,以學生自學爲主教師輔導爲輔,但是沒有得力措施就很難保證持續地開展。爲了紮紮實實地搞好閱讀,除對讀量、讀速嚴格要求並記錄在案進行評比以外,我主要對學生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進行了指導。

A、指點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實驗初期,我發現有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往往帶有一些不良習慣。如有的學生閱讀時愛出聲;有的學生用筆和尺之類的東西指點着助讀;有的用眼不科學,每次只能看到一個單詞;有的則咬文嚼字,邊讀邊查詞典,一詞一句地分析;有的學生"回視"的現象太嚴重,在閱讀時,眼睛往往往回看,重讀一個詞、短語、一個句子,不僅影響讀速而且不利於把握整個句於、段落、全句的意義。我幫助學生逐步改掉了這些不良習慣,使他們養成了良好的默讀習慣。幫助他們盡力減少眼停次數,擴大規力範圍,能在單位時間裏捕捉更多的語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