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周國平閱讀答案(通用多篇)

周國平閱讀答案(通用多篇)

周國平閱讀答案 篇一

①好夢成真--這是現在流行的一句祝詞,人們以此互相慷慨地表達友善之意。每當聽見這話,我就不禁思忖:好夢都能成真,都非要成真嗎?

②有兩種不同的夢。

③第一種夢,它的內容是實際的,譬如說,夢想升官發財,夢想娶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或嫁一個富甲天下的款哥,夢想得諾貝爾獎金,等等。對於這些夢,弗洛伊德的定義是適用的:夢是未實現的願望的替代。未實現不等於不可能實現,世上的確有人升了官發了財,娶了美人或嫁了富翁,得了諾貝爾獎金。這種夢的價值取決於能否變成現實,如果不能,我們就說它 是不切實際的夢想。

④第二種夢,它的內容與實際無關,因而不能用能否變成現實來衡量它的價值。譬如說,陶淵明夢見桃花源,魯迅夢見好的故事,但丁夢見天堂,或者作爲普通人的我們夢見一片美麗的風景。這種夢不能實現也不需要實現,它的價值在其自身,做這樣的夢本身就是享受,而記載了這類夢的《桃花源記》、《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類的精神財富。

⑤所謂好夢成真往往是針對第一種夢發出的祝願,我承認有其合理性。一則古代故事描繪了一個貧窮的樵夫,說他白天辛苦打柴,夜晚大做其富貴夢,奇異的是每晚的夢像連續劇一樣向前推進,最後好像是當上了皇帝。這個樵夫因此過得十分快活,他的理由是:倘若把夜晚的夢當成現實,把白天的現實當成夢,他豈不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這種自欺的邏輯遭到了當時人的鬨笑,我相信我們今天的人也多半會加入鬨笑的行列。

⑥可是,說到第二種夢,情形就很不同了。我想把這種夢的範圍和含義擴大一些,舉凡組成一個人的心靈生活的東西,包括生命的感悟,藝術的體驗,哲學的沉思,宗教的信仰,都可歸入其中。這樣的夢永遠不會變成看得見摸得着的直接現實,在此意義上不可能成真。但也不必在此意義上成真,因爲它們有着與第一種夢完全不同的實現方式,不妨說,它們的存在本身就已經構成了一種內在的現實,這樣的好夢本身就已經是一種真。對真的理解應該寬泛一些,你不能說只有外在的榮華富貴是真實的,內在的智慧教養是虛假的。一個內心生活豐富的人,與一個內心生活貧乏的人,他們是在實實在在的意義上過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⑦我把第一種夢稱做物質的夢,把第二種夢稱做精神的夢。不能說做第一種夢的人庸俗,但是,如果一個人只做物質的夢,從不做精神的夢,說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如果整個人類只夢見黃金而從不夢見天堂,則即使夢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鋪滿金子的地獄裏而已。

(選自周國平散文集《安靜》,略有改動)

1、作者在本文中表達的主要觀點是什麼?(答案不超過10個字)(3分)

2、第⑤段中,作者引用古代樵夫的故事有什麼作用?(3分)

3、作者論述的“第二種夢”的含義是什麼?(3分)

4、結合全文,揣摩加點詞語,談談你對文章末句的理解。(4分)

答案:

1、好夢不必成真(或:好夢不一定成真、好夢何必成真)評分標準:3分。其它用自己的話概括,準確簡潔也可。字數超過,酌情扣分。

2、爲了論證第一種夢(物質的夢)的價值取決於能否變成現實,否則就成爲不切實際的夢想,甚至遭人鬨笑。評分標準:3分。意對即可。若答“爲了論證好夢成真也有不切實際的”,也給滿分。

3、舉凡組成一個人的心靈生活的東西(包括生命的感悟,藝術的體驗,哲學的沉思,宗教的信仰,都可以歸入其中)。評分標準:3分。若只答括號中的內容或“精神的夢”之類,得2分。

4、(黃金喻指富裕的物質生活,天堂喻指豐富的精神生活。)人類若是隻追求物質的享受,放棄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內心世界將變得荒蕪貧乏,榮華富貴將成爲心靈的囚牢。評分標準:4分。意對即可。

周國平閱讀答案 篇二

閱讀下文,完成後面小題。(15分)

經典和我們周國平

①我的讀書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經典當作主要讀物,第二是用輕鬆的方式來閱讀。

②人類歷史上產生了那樣一些著作,它們直接關注和思考人類精神生活的重大問題,因而是人文性質的,同時其影響得到了世代的公認,已成爲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因而又是經典性質的,我們把這些著作稱作人文經典。在人類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經典構成了一種偉大的傳統,任何一個走在這條路上的人都無法忽視其存在。

③認真地說,並不是隨便讀點什麼都能算是閱讀的。譬如說,我不認爲背功課或者讀時尚雜誌是閱讀。真正的閱讀必須有靈魂的參與,它是一個人的靈魂在一個借文字符號構築的精神世界裏的漫遊,是在這漫遊途中的自我發現和自我成長,因而是一種個人化的精神行爲。什麼樣的書最適合於這樣的精神漫遊呢?當然是經典。經典不但屬於歷史,而且超越歷史,彷彿有一顆不死的靈魂在其中永存。正因爲如此,在閱讀它們時,不同時代的個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種靈魂覺醒的驚喜。在這個意義上,經典屬於每一個人。

④作爲普通人,我們如何閱讀經典呢?我的經驗是,無論《論語》還是《聖經》,無論柏拉圖還是康德,不妨就當作閒書輕鬆地讀。千萬不要端起做學問的架子,刻意求解。讀不懂不要硬讀,先讀那些讀得懂的、能夠引起自己興趣的內容。閱讀經典有一個浸染和薰陶的過程,所謂人文修養就是這樣浸染和薰陶出來的。在不實用而有趣這一點上,閱讀經典的確很像一種消遣。事實上,許多心智活潑的人正是把閱讀經典當作最好的消遣的,他們從閱讀經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極大愉悅。不過,也請記住,經典雖然屬於每一個人,但永遠不屬於大衆。我的意思是說,閱讀經典的輕鬆絕對不同於閱讀大衆時尚讀物的那種輕鬆。每一個人只能作爲有靈魂的個人,而不是作爲無個性的大衆,才能走到經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於閱讀經典這種美妙的消遣中,你就會發現,你已經距離一切大衆娛樂性質的消遣很遙遠。

⑤經典是人類精神財富的一個寶庫,它就在我們身旁,其中的財富屬於我們每一個人。閱讀經典,就是享用這筆寶貴的財富。凡是領略過此種享受的人應該會同意,倘若一個人活了一生一世,卻從未踏進這個寶庫,那該是多麼巨大的損失啊。

(選自《周國平文集》)

小題1:閱讀全文,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作者在本文中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3分)

小題2:作者在第④中說“每一個人只能作爲有靈魂的個人,而不是作爲無個性的大衆,才能走到經典中去”,請聯繫上文具體說說怎樣才能走進經典。(3分)

小題3:文章第③節說“並不是隨便讀點什麼都能算是閱讀的”,第④中又說閱讀經典 “當做最好的消遣”,這兩者矛盾嗎,爲什麼?(4分)

小題4:作者認爲真正的閱讀是閱讀過程中的“自我發現和自我成長”。請從下列備選故事中任選一個,簡要說說你閱讀這個故事後的“自我發現和自我成長”。(5分)(60字左右)

【備選故事】①繩上舞蹈 (《格列佛遊記》) ②三借芭蕉扇 (《西遊記》)

參考答案:

小題1:我們要多讀經典,要用消遣的方式讀經典。

小題2:閱讀時“必須有靈魂的參與”,讓“靈魂在一個借文字符號構築的精神世界裏的漫遊,在這漫遊途中的自我發現和自我成長”,必須是“一種個人化的精神行爲”才能正真走進經典。

小題3:前者指閱讀的內容而言:(1分),看功利的書、休閒看娛樂雜誌都不是閱讀(1分);後者是指閱讀的方式(1分):閱讀經典無需刻意求成,輕鬆的,不帶明顯目的性的看(1分)。(共4分)

小題4:學生言之成理即可。寫出對故事的認識得2分,故事寫出了……(共性的價值);使我懂得了……(個性的價值)1分;語言組織語言2分(共5分)

小題1:

試題分析:從第一段看作者告訴我們,一、要讀經典,二、用輕鬆的方式來閱讀經典。本文就是圍繞這一段內容來寫的。

小題2:

試題分析:結合“有靈魂參與”,“怎樣參與”,“參與的結果”三方面回答即可。

小題3:

試題分析:注意具體所指的內容,仔細閱讀,便能得出實際所之內容。首先明確觀點:不矛盾。前者是閱讀內容,後者是閱讀形式。

小題4:

試題分析:答案不唯一,選出示例,寫出你的認識,言之成理即可。注意關鍵詞,共性和個性。

周國平閱讀答案 篇三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 ~17題。

何必溫馨?

周國平

①不太喜歡溫馨這個詞。我寫文章有時也用它,但儘量少用。不論哪個詞,一旦成爲一個熱門、時髦、流行的詞,我就對它厭煩了。

②溫馨本來是一個書卷氣很重的詞,如今居然搖身一變,儼然是形容詞家族中脫穎而出的一位通俗紅歌星。她到處走穴,頻頻亮相,氾濫於歌詞中,散文中,商品廣告中。以至於在日常言談中,人們也可以脫口說出這個文縐縐的詞了,宛如說出一個人所共知的女歌星的名字。

③可是,仔細想想,究竟什麼是溫馨呢?溫馨的愛、溫馨的家、溫馨的時光、溫馨的人生,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朦朦朧朧,含含糊糊,反正我想不明白。也許,正是詞義上的模糊不清增加了這個詞的魅力,能夠激起說者和聽者一些非常美好但也非常空洞的聯想。

④而事實上,我無須舉出羅密歐與朱麗葉,奧涅金與達吉亞娜,賈寶玉與林黛玉的例子,每一個經歷過熱戀的人都不妨自問,真愛是否只有甜蜜,沒有苦澀,只有和諧,沒有衝突,只有溫暖的春天,沒有炎夏和寒冬?我不否認愛情中也有溫馨的時刻,即兩情相悅、心滿意足的時刻,這樣的時刻自有其價值,可是,倘若把它樹爲愛情的最高境界,就會扼殺一切深邃的愛情所固有的悲劇性因素,把愛情降爲平庸的人間喜劇。

⑤比較起來,溫馨對於家庭來說倒是一個較爲合理的概念。家是一個窩,我們當然希望自己有一個溫暖、舒適、安寧、氣氛濃郁的窩。不過,我們也該記住,如果愛情要在家庭中繼續生長,就仍然會有種種亦悲亦喜的衝突和矛盾。一味地溫馨,試圖抹去一切不和諧音,結果不是磨滅掉夫婦雙方的個性,從而窒息愛情,就是造成昇平的假象,使被掩蓋的差異終於演變爲不可癒合的裂痕。

⑥此外,我無意讚美形形色色的英雄、聖徒、冒險家和苦行僧,可是,如果否認了苦難的價值,就不復有壯麗的人生。困境和逆境本就是人生最真實的組成部分,往往促人奮鬥,也引人徹悟,但我們必須承認,這一點兒不溫馨。

⑦寫到這裏,我的眼前忽然浮現出許多廣告畫面,畫面上是各種高檔的傢俱、家用電器、室內裝飾材料、化妝品等等,隨之響起同一句畫外音:“……伴你度一個溫馨的人生。”一點也不錯!舒適的環境,安逸的氛圍,精美的物質享受,這就是現代人的生活理想,這就是“溫馨”一詞的確切的現代含義!這個聽起來好像頗浪漫的詞,其實包含着非常務實的意思,一個正在形成中的中產階級的生活標準,一種講究實際的人生態度。不要跟我們提羅密歐了吧,愛就要愛得愜意。不要跟我們提哈姆雷特了吧,活就要活得輕鬆。理想主義的時代已經結束,讓我們迴歸最實在的人生……

⑧我絲毫不反對實在的生活情趣。和突出政治時代到處膨脹的權力野心相比,我倒是覺着這是一個進步。然而,實在的生活有着深刻豐富的內涵,決非限於舒適安逸。使我反感的是“溫馨”這個流行詞所標誌的人們精神上的平庸化,在這個女歌星的唱遍千家萬戶的溫軟歌聲中,一切人的愛情和人生變得如此雷同,就像當今一切流行歌曲的歌詞和曲調如此雷同一樣。聽着這些流行歌曲,我不禁緬懷起歌劇《卡門》的音樂和它所謳歌的那種驚心動魄的愛情和人生來了。(有刪改)

15.作者爲什麼“不太喜歡溫馨這個詞”?請結合全文內容概括理由。(6分)

16.文中第⑦段描述了許多廣告畫面並突出了同一句畫外音,有何用意和效果?(6分)

17.作者對有些人“理想主義的時代已經結束,讓我們迴歸最實在的人生”的觀點作何評價?請結合文本作簡要概述。(6分)

答案:

15.①一個詞成爲熱門、時髦、流行的詞後就會濫俗。②“溫馨”一詞雖然美好,卻很空洞。③把溫馨作爲愛情的最高境界,愛情就會平庸。(或者說“愛情固有悲劇性因素,並不全是溫馨和甜蜜”)④家庭一味地追求溫馨,就會出現不可癒合的裂痕。⑤以溫馨爲人生理想,人生將不可能壯麗(或者說“會讓人失去理想”)。⑥“溫馨”這個詞的流行,標誌着人們精神上的平庸化。

16.舉例現代人追求舒適安逸的生活理想,爲下文議論提供依據;(2分)具體展現“溫馨”一詞的“現代含義”(實在的生活情趣),暗示“溫馨”一詞流行的主要原因。(2分)這樣做,可以使說理生動形象,切中實際,有針對性,具有諷刺意味。(2分,任意2點得2分)

17. ①作者認爲講求溫馨、實際的生活態度無可厚非;(2分)②作者反對一味追求“溫馨”、“舒適安逸”的生活;(2分)③作者認爲應該追求“有着深刻豐富內涵”的“實在的生活”(溫馨與否,不是關鍵,關鍵是人在精神上不可平庸化)。(2分)

周國平閱讀答案 篇四

(二)閱讀下面選文,回答問題。(16分)

成爲你自己

周國平

①童年和少年是充滿理想的美好時期。如果我問你們,你們將來想成爲怎樣的人,你們一定會給我許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說,想成爲拿破崙那樣的偉人,愛因斯坦那樣的大科學家,曹雪芹那樣的文豪等等。這些回答都不壞,不過,我認爲比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爲你自己。

②姑且假定你特別崇拜拿破崙,成爲像他那樣的蓋世英雄是你最大的願望。好吧,我問你:就讓你成爲拿破崙,生長在他那個時代,有他那些經歷,你願意嗎?你很可能會激動得喊起來:太願意啦!我再問你:讓你從身體到靈魂整個兒都變成他,你也願意嗎?這下你或許有些猶豫了,會這麼想:整個兒變成了他,不就是沒有自己了嗎?對了,我的朋友,正是這樣。那麼,你不願意了?當然嘍,因爲這意味着世界上曾經有過拿破崙,這個事實沒有改變,惟一的變化是你壓根兒不存在了。

③由此可見,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最寶貴的還是他自己。無論他多麼羨慕別的什麼人,如果讓他徹頭徹尾成爲這個別人而不再是自己,誰都不肯了。也許你會反駁我:你說的真是廢話,每個人都已經是他自己了,怎麼會徹頭徹尾成爲別人呢?不錯,我只是在假設一種情形,這種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說的方式發生。不過,在實際生活中,類似情形卻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發生着。世上有許多人,你可以說他是隨便什麼東西,一種職業、一種身份、一個角色,或別的什麼,惟獨不是他自己。如果一個人總是按照別人的意見生活,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總是爲外在的事務忙碌,沒有自己的內在生活,那麼,說他不是他自己就一點沒有冤枉他。因爲確確實實,從他的頭腦到他的心靈,你在其中已經找不到絲毫真正屬於他自己的東西了,他只是別人的一個影子或事務的一架機器罷了。

④那麼,怎樣才能成爲自己呢?這是真正的難題,我承認我給不出答案。我還相信,不存在一個適用於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說,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要真切地意識到他的“自我的寶貴”,有了這個覺悟,他就會自己去尋找屬於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間,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機會,都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重複的存在。正像盧梭所說的,上帝把你造出來後,就把那個屬於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聲、財產、知識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你對人生的獨特感受是沒有人能夠替代的。你死之後,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識到這一點,你就會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來。你的人生是否有意義,衡量的標準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對積極人生的獨特領悟和堅守。堅持這一標準,你的自我才能閃放出個性的光華。

⑤在歷史上,每當世風腐敗之時,人們就會盼望救世主出現。其實,救世主就在每個人的心中。

24、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2分)

25、第①段從童年和少年的美好理想開始寫起,有什麼好處?(2分)

26、第②段主要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運用這種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2分)

27、第3自然段中“由此可見”中的“此”指代的內容是什麼?請概括。(2分)

28、第④段中“你在其中已經找不到絲毫真正屬於他自己的東西了”這句話怎樣理解?(2分)

29、作者論述的“你自己”具有怎樣的特點?怎樣才能成爲“你自己”?(4分)

30、文章運用了大量的問答句式進行說理,有何作用?(2分)

答案:

(二)閱讀下面選文,回答問題。(16分) 24成爲你自己。(2分)

25、由問到答,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出文章的中心論點:應該成爲自己

26、舉例論證。以拿破崙爲例,自然得出誰都不願成爲拿破崙而沒有自己的結論,增強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最寶貴的還是他自己”這一觀點的說服力。(意思對即可)

27、“此”指代的內容是人們不願意從身體到靈魂都是拿破崙。(答到大意即可)(2分)

28、“從他的頭腦到他的心靈”都是別人的而不是他自己的(或:“他”總是按照別人的意見生活,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沒有自己的內在生活)。(意思對即可)

29、“你自己”具有的特點:①有自己的獨立思考;②有自己的內心生活。(2分)

怎樣成爲“你自己”:①意識到“自我”的寶貴;②活出自己的特色和滋味。(2分)

30、顯得親切自然,使讀者易於接受;能激發讀者閱讀興趣,引發讀者思考;使說理層層遞進,條理清晰。(答到其中兩點即給滿分)(2分)

周國平閱讀答案 篇五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題目。(17分) 第一重要的是做人(周國平)

人活在世上,除吃睡之外,不外乎做事情和與人交往,它們構成了生活的主要內容。做事情,包括爲謀生需要而做的,即所謂本職業務,也包括出於興趣、愛好、志向、野心、使命感等等而做的,即所謂事業。與人交往,包括同事、鄰里、朋友關係以及一般所謂的公共關係,也包括由性和血緣所聯結的愛情、婚姻、家庭等關係。這兩者都是人的看得見的行爲,並且都有一個是否成功的問題,而其成功與否也都是看得見的。如果你在這兩方面都順利,譬如說,一方面事業興旺,功成名就,另一方面婚姻美滿,朋友衆多,就可以說你在社會上是成功的,甚至可以說你的生活是幸福的。在別人眼裏,你便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幸運兒。如果相反,你在自己和別人心目中就都會是一個倒黴蛋。這麼說來,做事和交人的成功似乎應該是衡量生活質量的主要標準了。

然而,在看得見的行爲之外,還有一種看不見的東西,依我之見。那是比做事和交人更重要的,是人生第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做人。當然,實際上做人並不是做事和交人之外的一個獨立的行爲,而是蘊涵在兩者之中的,是透過做事和交人體現出來的一種總體的生活態度。

就做人與做事的關係來說,做人主要並不表現於做的什麼事和做了多少事,例如是做學問還是做生意,學問或者生意做得多大,而是表現在做事的方式和態度上。一個人無論做學問還是做生意,無論做得大還是做得小。他做人都可能做得很好,也都可能做得很壞,關鍵就看他是怎麼做事的。學界有些人很貶薄別人下海經商,而因爲自己仍在做學問就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氣勢。其實呢,無論商人還是學者中都有君子,也都有小人,實在不可一概而論。有些所謂的學者,在學術上沒有自己真正的追求和建樹,一味趕時髦,搶風頭.惟利是圖,骨子裏比一般商人更是一個幣儈。

從一個人如何與人交往,尤能見出他的做人。這倒不在於人緣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種人際關係是否和睦。人緣好可能是因爲性格隨和,也可能是因爲做人圓滑,本身不能說明問題。在與人交往上,孔子最強調一個“信”字,我認爲是對的。待人是否誠實無欺,最能反映一個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個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對其中一個朋友有背信棄義的行徑,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懷疑他是否真愛朋友,因爲一旦他認爲必要,他同樣會背叛其他的朋友。“與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時之私慾,卻是做人的大失敗。

做事和交人是否順利,包括地位、財產、名聲方面的遭際,也包括愛情、婚姻、家庭方面的遭際,往往受制於外在的因素,非自己所能支配,所以不應該成爲人生的主要目標。一個人當然不應該把非自己所能支配的東西當作人生的主要目標。一個人真正能支配的惟有對這一切外存遭際的態度,簡言之,就是如何做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不論幸福還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嚴。我確實認爲,做人比事業和愛情都更重要。不管你在名利場和情場上多麼春風得意,如果你做人失敗了,你的人生就在總體上失敗了。最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佔據什麼位置,和誰一起過日子,而是你自已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選自《靈魂只能獨行》有刪節)

小題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從做人與做事的關係和 兩方面展開論述。(2分)

小題2:文中劃橫線的語句採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何作用?(4分)

小題3: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內容,然後說說它的作用。(4分)

小題4:根據本文的觀點,簡述做人成功的標準是什麼?(4分)

小題5:寫出你對文中劃波浪線句子的理解。(3分)

答案:

小題1:做人是第一重要的做人與交人的關係

小題1:採用了擺事實和講道理(或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突出了做人主要看他是怎麼做事的,看其做事的方式和態度,易於讓讀者接受作者的觀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小題1:主要內容是講做事和交人的重要性。作用是爲提出中心論點做好鋪墊,蓄足情勢。

小題1:圍繞“做事態度認真、誠懇”和“做人誠實正直、光明磊落”兩點展開論述。

小題1:人生的一些遭際往往受制於外在的因素,非我們自己所能支配,但我們可以控制盒改變我們對待這些遭際的態度,以一種正確的態度和方式去對待它,做到了這些,也就懂得了如何做人。(3分)

小題1:試題分析:第二段“然而,在看得見的行爲之外,還有一種看不見的東西,依我之見。那是比做事和交人更重要的,是人生第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做人”表明了作者的觀點。接着看下文,根據提示“做人與做事的關係”,我們可知要到三段之後找第二個空的答案。在第五段有這樣的關鍵語句“做事和交人是否順利”,可知第四段是從“做人與交人的關係”這一方面展開論述的。

小題1:試題分析:“學界有些人很貶薄別人下海經商,而因爲自己仍在做學問就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氣勢。其實呢,無論商人還是學者中都有君子,也都有小人,實在不可一概而論。有些所謂的學者,在學術上沒有自己真正的追求和建樹,一味趕時髦,搶風頭.惟利是圖,骨子裏比一般商人更是一個幣儈。”“有些所謂的學者”舉例論證,“有君子也有小人”對比論證。作用是論證其前面的觀點句。

小題1:試題分析:第一段中的關鍵語句我們可以找到,即:“做事情和與人交往,它們構成了生活的主要內容”“這麼說來,做事和交人的成功似乎應該是衡量生活質量的主要標準了”由此可知,第一段主要寫了做事和交人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第二段的論點,因此,第一段起到了引出下文中心論點和議論的作用。

小題1:試題分析:審題後找關鍵語句,論述“做人與做事的關係”時指出“做學問還是做生意,學問或者生意做得多大,而是表現在做事的方式和態度上。一個人無論做學問還是做生意,無論做得大還是做得小。他做人都可能做得很好,也都可能做得很壞,關鍵就看他是怎麼做事的”,在論述“做人與交人的關係”指出“在與人交往上,孔子最強調一個“信”字,我認爲是對的。待人是否誠實無欺,最能反映一個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由這些關鍵語句可知,做事認真、做人誠信纔算是成功的。

小題1:試題分析:“一個人當然不應該把非自己所能支配的東西當作人生的主要目標。一個人真正能支配的惟有對這一切外存遭際的態度,簡言之,就是如何做人。”,理解這句話要看其前後的語境,其前面的句子“做事和交人是否順利,包括地位、財產、名聲方面的遭際,也包括愛情、婚姻、家庭方面的遭際,往往受制於外在的因素,非自己所能支配,所以不應該成爲人生的主要目標”解說了前句,其後面的句子“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不論幸福還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嚴”解說了句子中的“態度”。

周國平閱讀答案 篇六

超脫

周國平/文

“不爲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明白這一道理的人可謂已經得道,堪稱智者了。多數人恰好相反,他們永遠自詡在爲有益之事,永遠不知生之有涯。

你說,得活出個樣兒來。我說,得活出個味兒來。名聲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可是,對人對己都不要衣帽取人。衣裳換來換去,我還是我。脫盡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

距離是“對藝術家和哲學家是同樣適用的”。理解與欣賞一樣,必須同對象保持相當的距離,然後才能觀其大體。不在某種程度上超脫,就決不能對人生有深刻見解。

物質的、社會的、世俗的苦惱太多,人就無暇有存在的、哲學的、宗教的苦惱。日常生活中的瑣屑限制太多,人就不易感覺到人生的大限制。我不知道這值得慶幸,還是值得哀憐。

我們總是以爲,已經到手的東西便是屬於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覺得蒙受了損失。其實,一切皆變,沒有一樣東西能真正佔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時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斷地得而復失,習以爲常,也許能更爲從容地面對死亡。

另一方面,對於一顆有接受力的心靈來說,沒有一樣東西會真正失去。

自古以來,一切賢哲都主張過一種簡樸的生活,以便不爲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事實上,一個人爲維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並不多,超乎此的屬於奢侈品。它們固然提供享受,但更強求服務,反而成了一種奴役。

現代人是活得愈來愈複雜了,結果得到許多享受,卻並不幸福,擁有許多方便,卻並不自由。

一切外在的欠缺或損失,包括名譽、地位、財產等等,只要不影響基本生存,實質上都不應該帶來痛苦。如果痛苦,只是因爲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傷不了。

守財奴的快樂並非來自財產的使用價值,而是來自所有權。所有權帶來的心理滿足遠遠超過所有物本身提供的生理滿足。一件一心盼望獲得的東西,未必要真到手,哪怕它被放到月球上,只要宣佈它屬於我了,就會產生一種愚蠢的歡樂。

人一看重機會,就難免被機會支配。

我已經厭倦那種永遠深刻的靈魂,它是狹窄的無底洞,裏面沒有光亮,沒有新鮮的空氣,也沒有玩笑和遊戲。

博大的深刻不避膚淺。走出深刻,這也是一種超脫。

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了。成功與失敗、幸福與苦難都已經降爲非常次要的東西。最重要的東西是這條路本身。

紛紛擾擾,全是身外事。我能夠站在一定的距離外來看待我的遭遇了。我是我,遭遇是遭遇。驚浪拍岸,捲起千堆雪。可是,岸仍然是岸,它淡然觀望着變幻不定的海洋。

1、細心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號中的問題。(4分)

①我們總是以爲,已經到手的東西便是屬於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覺得蒙受了損失。(這句話說明人們普遍具有一種怎樣的心理?)

②我不知道這值得慶幸,還是值得哀憐。(結合上文,你認爲是值得慶幸,還是值得哀憐呢?)

2、“自古以來,一切賢哲都主張過一種簡樸的生活,以便不爲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請舉出一個這樣的賢哲的例子,並簡述其思想。(2分)

3、請你談談對下面兩句話的理解。(4分)

①所有權帶來的心理滿足遠遠超過所有物本身提供的生理滿足。

②最重要的東西是這條路本身。

4、“驚浪拍岸,捲起千堆雪。可是,岸仍然是岸,它淡然觀望着變幻不定的海洋。”這所展示的是一種怎樣的人生境界?(2分)

5、宋代文學家范仲淹曾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周國平也說人生要超脫。對此,你有何感觸?(4分)

《超脫》答案

1、①說明人們有太看重現所擁有、被物所困的心理。

②認爲慶幸:這樣人們就不會有太大的苦惱;認爲哀憐:這樣的人目光太短淺,沒有看到人生大的風景。

2、如:陶淵明,棄官歸隱,有“不爲五斗米折腰”的品質。

3、①人都有一種佔有的慾望,並不在乎物的價值,心理滿足要遠遠大於生理滿足。

②人生重要的是過程,並不是成功與失敗、幸福與苦難等次要的東西。

4、展示了一種超脫的人生境界。

5、言之有理即可。

周國平閱讀答案 篇七

周國平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靈的寧靜不易得。這個世界既充滿着機會,也充滿着壓力。機會誘惑人去嘗試,壓力逼迫人去奮鬥,都使人靜不下心來。我不主張年輕人拒絕任何機會,逃避一切壓力,以閉關自守的姿態面對世界。年輕的心靈本不該靜如止水,波瀾不起。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趁着年輕到廣闊的世界上去闖蕩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經歷。所須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給了機會和壓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風風火火或渾渾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的習慣是隨便走走,好奇心驅使我去探尋這裏的熱鬧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這途中,難免暫時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記起回住處的路線,否則便會感覺不踏實。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闖蕩,去建功創業,去探險獵奇,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記了回家的路。這個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靈世界。

尋求心靈的寧靜,前提是首先要有一個心靈。在理論上,人人都有一個心靈,但事實上卻不盡然。有一些人,他們永遠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遠生活在喧鬧的外部世界裏,未嘗有真正的內心生活。對於這樣的人,心靈的寧靜就無從談起。一個人惟有關注心靈,纔會因爲心靈被擾亂而不安,纔會有尋求心靈的寧靜之需要。所以,具有過內心生活的稟賦,或者養成這樣的習慣,這是最重要的。有此稟賦或習慣的人都知道,其實內心生活與外部生活並非互相排斥的,同一個人完全可能在兩方面都十分豐富。區別在於,注重內心生活的人善於把外部生活的收穫變成心靈的財富,缺乏此種稟賦或習慣的人則往往會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個兒是散的。自我是一箇中心點,一個人有了堅實的自我,他在這個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座標,無論走多遠都能夠找到回家的路。換一個比方,我們不妨說,一個有着堅實的自我的人便彷彿有了一個精神的密友,他無論走到哪裏都帶着這個密友,這個密友將忠實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傾聽他的一切心語。

如果一個人有自己的心靈追求,又在世界上闖蕩了一番,有了相當的人生閱歷,那麼,他就會逐漸認識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世界無限廣闊,誘惑永無止境,然而,屬於每一個人的現實可能性終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對一切可能性保持着開放的心態,因爲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時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拋下自己的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域。一個人不論偉大還是平凡,只要他順應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並且一心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他在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於是,他不但會有足夠的勇氣去承受外界的壓力,而且會有足夠的清醒來面對形形色色的機會的誘惑。我們當然沒有理由懷疑,這樣的一個人必能獲得生活的充實和心靈的寧靜。

(選自《周國平自選集》海南出版社)

1.“記住回家的路”中“家”指的是:。(3分)

2.“機會誘惑人去嘗試,壓力逼迫人去奮鬥。”面對“機會”與“壓力”,作者主張什麼?不主張什麼?(3分)

答:

3.研讀③④兩段,指出什麼是“內心生活”?什麼是“外部生活”?如何將外部生活的收穫變成心靈的財富?(3分)

答:

4.“自我是一箇中心點,一個人有了堅實的自我,他在這個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座標,無論走多遠都能夠找到回家的路。”你怎樣理解文中的這一句話?(4分)

答:

5.文章第③段是怎樣層層深入地進行分析論證的?(3分)

答:

6.作者說:“一個人不論偉大還是平凡,只要他順應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並且一心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他在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你是否贊同作者的觀點,爲什麼?(4分)

答:

《記住回家的路》

1.就是自我,就是自己的心靈世界。

2.主張年輕人趁着年輕到廣闊的世界上去闖蕩一番,防止把自己完全交給機會和壓力去支配,以至迷失回家的路途;不主張年輕人拒絕任何機會,逃避一切壓力,以閉關自守的姿態面對世界。

3.“內心生活”是指堅實自我的心靈追求;“外部生活”是指闖蕩世界的人生閱歷;對一切可能性保持開放的心態,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拋下自己的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域。

4.一個人有自己的心靈追求,就會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無論做什麼事都不會迷失自我。說明:意思相近即可。

5.先提出一個具體的問題,然後針對這個問題舉出實例,再對這個實例進行深入分析,最後得出結論。說明:只要分析正確,說得有道理即可。

6.贊同,一個人只要在遵守法律和社會公德的基礎上“順應自己的天性”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把它做得盡善盡美,就能獲得生活的充實和心靈的寧靜。不贊同,一個人如果全都“順應自己的天性”做自己喜歡的事,忘卻法律法規社會公德等方面的約束,不僅得不到“牢不可破的家園”,而且還會失去自我和心靈。說明: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周國平閱讀答案 篇八

讀《白兔和月亮》,完成1~4題。

在衆多的兔姐妹中,有一隻白兔_______的慧心。她愛大自然的美,尤愛皎潔的月色。每天夜晚,她都來到林中草地,或是無憂無慮地_______,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她不愧是賞月的行家,在她的眼裏,月的陰晴圓缺無不各具風韻。

於是,諸神之王召見這隻白兔,向她宣佈了一個_______的決定:

“萬物均有所歸屬。從今以後,月亮歸屬於你,因爲你的賞月之才_______。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賞月。可是,說也奇怪,從前的_______心情一掃而光了,腦中只繃着一個念頭:“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財主盯着自己的金窖。_______,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_______,她便心痛如割,彷彿遭了搶劫。在她的眼裏,月的陰晴圓缺不再各具風韻,反倒險象迭生,勾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患。

和人類不同的是,我們的主人公畢竟慧心未泯,她終於去拜見諸神之王,請求他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1、給加粗的字注音。

皎潔( ) 繃着( ) 金窖( )

搶劫( ) 未泯( )

2、給橫線處填上適當的詞。

3、解釋下邊兩個詞語。

心曠神怡:

得失之患:

4、根據課文回答問題。

(1)本則寓言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從文中找出能反映“月亮歸屬於白兔後,她從前的閒適心情”一掃而光的語句並指出這些語句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3)著名詞人蘇軾有句詞與白兔患得患失心態迥然不同,你知道是哪一句嗎?

(4)白兔得到月亮必然會有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