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體溫單填寫規範(多篇)

體溫單填寫規範(多篇)

體溫單書寫規範與示例 篇一

體溫單書寫規範與示例

一、體溫單書寫規範

(一)體溫單內容

內容包括:患者姓名、入院日期、科別、牀號、診斷、病歷號、日期、日數、手術、產後日數、時間、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體重、液體入量、尿量、大便次數、其他排出量、試敏試驗、患者住院週數(日)等。(二)用藍黑墨水筆填寫下列各項: 1.眉欄:(1)姓名

(2)入院日期:年份必須填寫4位數,格式爲年—月—日。例如:2007-07-06(3)科別:轉科應標明去向,須在科室上方填寫新的科室名稱,用箭頭連接。

例如: 心內一

科別:呼吸二

(4)牀號:轉牀位應標明去向,須在牀號上方填寫新的病室及牀號,用箭頭連接。

例如: 301—2 ↑ 牀號:706--3(5)診斷:寫主要診斷。(6)病案號。

2、日期:每頁第一日填寫格式爲月—日,其餘6天只填寫日。如遇到新的月份,應填寫

月—日,遇到新的,填寫年—月—日。3.住院日數:從住院當天起爲第一天寫“1”,連續寫至出院當日。4.底欄:

在體溫單繪製圖以下欄內包括血壓、體重、體液入量、尿量、大便次數、其他排出量、藥敏試驗名稱等。項目欄已經註明計量單位名稱的,只須填寫數字,不必記錄單位。

(1)血壓:按醫囑或護理常規測量並記錄,入院當天應記錄,每週至少記錄1次。如需每日記錄一次,將測量數據以分式記錄在相應的時間欄內,下肢血壓須註明“下”如每日測量次數大於2次,可填寫在護理記錄單上。5歲以下(一般患兒)血壓可根據病情決定測量頻次。

(2)體重:新入院患者的體重常規記錄在體溫單相應欄內。住院患者每週均需測量體重(每週二測量),記錄於當天相應格內;危重患者或不能下地活動者,以“臥牀”表示。

(3)液體入量:按照醫囑記錄24小時攝入總量,包括輸血、輸液、口服等(與危重護理記錄單一致)。

(4)尿量:尿失禁用“*”表示。導尿用“C”表示,如留臵尿管,需記錄尿量,畫斜線表示,“C”爲分母,尿量爲分子。例如:24小時內留臵導尿共1500ml,則表示爲“1500/C”。

(5)大便次數:大便次數均於下午測溫時詢問,結果記入當天大便欄內,每24小時記錄1次。大便失禁或人造肝門者用“*”表示,灌腸用“E”表示,灌腸後排便一次用“1/E”表示。

(6)藥敏試驗:填寫藥物名稱及試敏結果。試敏結果記錄在相應欄內,用藍黑墨水筆寫“(陰性)”,如陽性括號內用紅色墨水筆填寫“(陽性)”,不用“(+)”/“(-)”表示。同一天做兩種藥敏試驗時,一格內填寫兩個結果,依次上下排列。同一天做兩種以上藥敏試驗,則在欄下加寫。

(三)用紅色筆填寫下來各項:

1、在42-40℃相應時間內頂格縱行填寫入院、手術、分娩、轉入、急診手術入院、出院、死亡等,應填寫相應時間,要求具體到時和分(見示例)。豎破折號佔一小格(如病人接往手術室後停手術返回病房,體溫單上縱行填寫停手術回病室-×時×分)。

2、轉入由接收科室填寫。

3、手術後日數:填寫手術(分娩)後天數,以手術(分娩)次日爲手術後第一日,依次填寫直至14天爲止。第二次手術在日期欄內寫“Ⅱ”。例如:術後日數1 2 3 4 5/Ⅱ6/1 7/2 8/3 9/4.(四)體溫曲線繪製:

1、用藍黑筆繪製符號:口溫“●”,腋溫“×”,肛溫“○”,相鄰兩次體溫用藍直線連接。體溫單中曲線用相應顏色筆標識和連線。

2、物理降溫半小時後所測得的體溫,畫在降溫前體溫的同一縱格欄內,以紅圈表示,並以紅虛線與降溫前溫度相連,下一次體溫應與降溫前相連。藥物降溫後的結果,應記錄在護理記錄單上。

3、體溫不升,低於體溫單最低線時,畫在體溫單最低線處,並在右側同格內用藍筆畫一向下箭頭。例如:“×↓”。實際數值記錄在相關護理記錄單上。

4、亞低溫治療按實際所測體溫進行繪製。

示 入 手 術 分 轉 急 死 出

例 院 術 畢 娩 入 診 亡 院

: ∣ 離 回 ∣ ∣ 手 ∣ ∣

九 病 病 二 十 術 四 十

時 室 室 時 時 入 時 時

十 ∣ ∣ 十 五 院 五 十

分 八 十 分 分 ∣ 分 分

時 時 四

五 五 時

分 分 十

(五)脈搏、心率曲線的繪製:

1、脈搏以“●”表示,相鄰的脈搏用紅線相連。2.如脈搏與體溫重疊,在藍叉外畫紅圈表示;肛溫與脈搏重疊時,在藍圈內畫紅點表示;口溫與脈搏重疊時,在藍點外畫紅圈表示。

3、高熱短絀脈以紅圈表示心尖搏動,紅點表示脈搏,兩者之間爲短絀,用紅色平行線填滿。

4、使用心臟起搏器的患者,心率應以紅圈內寫“紅色H”表示,相鄰心率用紅線相連。

5、如脈搏、心率超過180次/分,畫在180次處,並在脈搏右側同格內用紅筆畫一向上箭頭。例如“:●↑”。實際數值記錄在相關護理記錄單上。

(六)呼吸:

呼吸以數字來表示,用藍黑墨水筆在相應欄內填寫,相鄰兩次呼吸上下錯開,先上後下

(七)測量頻率:

新入院患者每天測量體溫、脈搏2次(8:00 16:00),連續三天,術後三天測4次,無異常者改爲每日16:00測量體溫、脈搏一次;體溫達37.5℃及以上者,每日測量體溫、脈搏4次(8:00 12:00 16:0020:00),至體溫恢復正常3天后改爲每日1次(16:00);體溫超過38.5度以上,每4小時測一次,有處理措施;體溫超過39度有降溫後的複測標識。

(八)其他:

體溫單隻能單面使用,不可以正反面印刷和使用。長期住院的精神、康復科患者,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徵無異常表現,可採取自制記錄單記錄生命體徵的測量值。

體溫單 篇二

體溫單

1用藍黑墨水筆填寫眉欄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別、病室、牀號、住院號、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數。住院日期首頁第一天及跨第一天需寫年-月-日(如2013-06-26),每頁體溫單的第一天及跨年月份第一天需寫月-日(如06-26)其餘只填日。

2用紅墨水筆填寫手術(分娩)後天數,以手術(分娩)次日爲手術後第一天,依次填寫直至14天爲止。第二次手術在日期欄內寫Ⅱ,手術後日數填寫同上。若術後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內又行二次手術,則在原日數的後面加一斜線,再寫上Ⅱ,二次手術的術後日數以同法表示。例如:

(1)術後日數:(用紅色筆)3 4 5∕Ⅱ 6∕1 7∕2 8∕3 9∕4(2)在40~42°之間的相應時間欄內,用紅墨水筆縱行填寫入院或死亡時間及手術、分娩、轉科、出院等。轉科由轉出科室填寫,並註明轉往何科。轉科或搬牀後,須在科別、牀號等欄後面填寫新的科別和牀號,並用括號表示。3體溫、脈搏、呼吸圖的繪製:

① 體溫曲線的繪製:用藍筆將所測體溫繪於體溫單上,口溫用“°”表示,腋溫用“×”表示,肛溫用“○”表示,兩次體溫之間用藍直線相連。物理降溫半小時後,所測的體溫畫在物理降溫前的同一縱格內,以紅“○”表示,並用紅虛線相連,下一次體溫應與降溫前體溫相連。體溫不升,低於35°者,在35°處畫溫度標記。測溫時病人不在者,事後要補測,並畫在響應時間格內。若赴外地檢查數日未測者,留空格不予連線。

②脈搏曲線的繪製:脈搏用紅“·”表示,兩次脈搏之間用紅直線相連。如遇脈搏與體溫重疊,則先畫體溫,再將脈搏用紅圈畫於其外。有脈搏短絀的病人,其心率用紅“○”表示,兩次心率之間宜用紅直線相連,在心率與脈搏曲線之間用紅斜線填滿。

③呼吸曲線繪製:呼吸用藍○表示,兩次呼吸之間用藍直線相連(如無自主呼吸而應用人工呼吸機,則不須記錄,只留空格)。4在34°以下欄內永紅墨水筆記錄大便次數、液體入量、尿量、嘔吐量、引流量、痰量、體重、血壓、藥物過敏等內容。

項目欄:若已註明計量單位名稱,則只填數字,不必寫明單位。

大小便:失禁或假肛者用*表示,灌腸用E表示;灌腸後排便一次,用1∕E表示。

大便次數:均於下午測溫時詢問,估應計入當天的大便欄內。

導尿:以C表示,如留置導尿,則需記尿量,用分數表示。C做分母,尿量做分子。例如:24小時內尿量共1500ml,則表示爲1500∕C 血壓:新入院病人的首次血壓常規記錄在體溫單相應欄內。住院期間按醫囑每日測量1~2次,應及時記錄。

體重:新入院、手術前及住院期間均需測量體重,記錄於當天相應格內;危重病人或不能下地活動者,應以“平車”表示。

藥物過敏欄:填寫皮試陽性或過敏反應的藥物名稱,

體溫單填寫規範 篇三

附件一:

體溫單填寫規範

體溫單由護士填寫,內容包括:病人姓名、年齡、科別、牀號、入院日期、住院病歷號、日期、住院天數、手術後天數、時間、體溫、脈博、呼吸、血壓、入量、出量、大便次數、體重、身高、頁碼等。

一、用藍黑墨水筆填寫下列各項:

1、部分眉欄項目的書寫:

(1)科別:必須寫全稱。例如:精神科一。轉科應標明去向,須在科室上方填寫新的科室名稱,用箭頭連接。例如: 精神科一

科別:精神科二

(2)牀號:須寫明病室和牀號。例:原102—3。轉牀位應標明去向,須在牀號上方填寫新的病室及牀號(202-4),用箭頭連接。例如: 202—4

牀號: 102—3(3)入院日期:年份必須寫4位數,格式爲年—月—日。例如 2010—08—19(4)日期:入院第一天日期填寫格式爲年—月—日。例如 2010—08—19;每頁第一日填寫格式爲年— 月—日,例如: 2010

—08—26;其餘6天只填寫日;如遇到新的月份,應填寫 月—日,例如:09—01;遇到新的年度,填寫 年—月—日,例如:2011—01—01

2、住院日數:從入院當天起寫“1”,連續寫至出院當日。

3、手術後天數:自手術次日開始計數,連續書寫14天,若在14天內進行第2次手術,則將第一次手術天數作爲分母,第2次手術天數作爲分子填寫。

4、底欄:

在體溫單繪製圖以下欄內包括血壓、入量、出量、大便次數、體重、身高等。項目欄已經註明劑量單位名稱的,只須填寫數字,不必記錄單位。

(1)血壓:按醫囑或者護理常規測量並記錄,入院當天應記錄,以後每週至少記錄1次,記錄在《常規檢查記錄單》上。如需每日記錄一次,將測量數據以分式記錄在相應時間欄內,如爲下肢血壓應標註,記錄方式:收縮壓/舒張壓(130/80)。單位:毫米汞柱(mmHg)

(2)入量應按醫囑記錄,應當將前一日24小時總入量記錄在相應日期欄內,每隔24小時填寫1次。單位:毫升(ml)。

(3)出量應按醫囑記錄,應當將前一日24小時總出量記錄在相應日期欄內,每隔24小時填寫1次。單位:毫升(ml)。

(4)大便:大便次數均於下午測溫時詢問,結果記入當天的大便欄內,每24小時記錄一次。患者無大便,以“0”表示;灌腸後大便以“E”表示,分子記錄大便次數,例:1/E表示灌腸後大便1次; 2

0/E表示灌腸後無排便;11/E表示自行排便1次灌腸後又排便1次;“※”表示大便失禁,“☆”表示人工肛門。單位:次/日。

(5)新入院及出院患者不足24小時的不記錄二便。(6)體重:新入院病人的體重常規記錄在體溫單相應欄內,長期住院患者或改爲二、三級護理後,每週均需要測量體重,記錄在《常規檢查記錄單》上;如因病情重或特殊原因不能測量者,以“臥牀”表示。單位:公斤(kg)。

(7)身高:新入院患者當日應當測量身高並記錄。單位:釐米(cm)。

(8)空格欄:可作爲需觀察增加內容和項目,如藥物過敏試驗等。(9)藥敏試驗:填寫藥物名稱及試敏結果。試敏結果記錄在相應的空格欄內,用藍黑墨水筆寫“(陰性)”,如陽性括號內用紅色墨水筆填寫“(陽性)”,不用“(+)”“(—)”表示。同一天做兩種或兩種以上藥敏試驗時,結果填寫在相應空格欄內,依次上下排列。

二、用紅色筆填寫下列各項: 1、40℃-42℃之間的記錄:應當用紅色筆在40℃-42℃之間縱向填寫患者入院、轉入、手術、分娩、出院、死亡等。除手術不寫具體時間外,其餘時間記錄均按24小時制,破折號佔兩小格,精確到分鐘。死亡時間應當以“死亡於X時X分”的方式表述。

2、轉入由接收科室填寫(接收科室接收時用紅筆填寫“轉入”)。

三、體溫曲線的繪製:

(1)用藍黑碳素筆繪製:口溫“”,腋溫“×”,肛溫“”,相鄰兩次體溫用藍直線連接。體溫單中曲線用相應顏色筆標識和連線。

(2)每小格爲0.2℃,按實際測量度數,用藍色筆繪製於體溫單35℃-42℃之間,相鄰溫度用藍線相連。

(3)體溫不升時,可將“不升”二字寫在35℃線以下。(4)物理降溫30分鐘後測量的體溫以紅圈“○”表示,劃在物理降溫前溫度的同一縱格內,以紅虛線與降溫前溫度相連,下一次體溫應與降溫前體溫相連。

四、脈搏曲線的繪製:

(1)脈搏以紅色“”表示,相鄰的脈搏用紅線相連。(2)如脈搏與體溫重疊,在藍叉外畫紅圈表示。

注:體溫的藍色“×”和脈搏紅色“”的繪製標準是2毫米。

五、呼吸:

(1)呼吸應根據醫囑記錄(包括新入院患者及靜脈輸液患者),用藍黑墨水筆在相應欄內填寫,相鄰兩次呼吸上下錯開,先上後下。

六、體溫單繪製規定:

1、新入院病人體溫單繪製規定:新入院病人每天測體溫、脈搏2次(6:00、14:00)連續3天,無異常者改爲每日14:00測體溫、脈搏1次。測至改級爲止,按醫囑所改護理級別執行,如改爲一級護理按第六項第2條執行,如改爲二、三級護理按第六項第3條執行。

2、一級護理病人體溫單繪製規定:每日測一次,測至改級爲止,第一天在體溫單相應時間內繪製、填寫,以後每天在14:00時測量並繪製。

3、二、三級護理病人體溫單繪製規定:精神科一級護理病人,改爲二級或三級護理後,每天下午15:00測量一次體溫、呼吸、脈

搏,記錄在《常規檢查記錄單》上,並籤護士全名。

4、靜脈輸液病人體溫單繪製規定:醫囑有靜脈輸液的病人,體溫、脈搏、每日測2次(6:00、14:00),(如輸液病人的體溫達到37.5℃及以上者,按第六項第5點執行),測至醫囑停止爲止,第一次遵照醫囑在相應時間內繪製,其餘每日早在6:00,下午14:00時內繪製填寫。

5、體溫37.5℃及以上者體溫單繪製規定:體溫達到37.5℃及以上者,每日測體溫、脈搏4次(6:00、10:00、14:00、18:00)並繪製在體溫單上,至體溫恢復正常3天后改爲記錄在《常規檢查記錄單》上。

6、轉科病人體溫單繪製規定:轉入由接收科室填寫、繪製,轉科病人的體溫單應當另起新頁記錄,頁碼順排。轉科病人,每日測體溫、脈搏2次,連續測量三天,第一天遵照醫囑在相應時間內繪製,其餘兩天,每日早在6:00,下午14:00時內繪製填寫,3天后按相應護理級別要求執行,如有靜脈輸液的病人按第4條執行。體溫達到37.5℃時按第5條執行。

7、體溫單在不繪製的時候,其體溫單上的住院日數計算方式爲:以病人第一天住院開始算起,計算病人實際住院日數,記錄在相應的欄目內,如有出院、死亡、返院,體溫在37.5℃以上,有靜脈輸液等情況,需要繪製體溫單時,應重起一頁體溫單繪製。

8、走失的病人,找回後按第六項第1條的規定繪製。

9、出量、入量記錄:按醫囑及病情需要如實填寫24小時總量。

10、呼吸遵醫囑測量並記錄。

11、二級護理病人出院時應在體溫單上另起一頁,在相應出院時間上標記出院,不用記錄體溫、脈搏、血壓、體重及二便。

七、其他

長期住院的精神科病人或改爲二級護理的病人,如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徵無異常表現,將其記錄在《常規檢查記錄單》上,要求每日15:00時記錄,血壓、體重每七天記錄一次。

附體溫單樣模

體溫單填寫說明 篇四

體溫單填寫說明

按照體溫單項目分爲楣欄、一般項目欄、生命體徵繪製欄、特殊項目欄。填寫說明如下:

一、楣欄、一般項目欄、特殊項目欄均使用藍色、藍黑色或黑色水筆書寫;數字除特殊說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數字表述,不書寫計量單位。

二、楣欄項目包括:姓名、年齡、性別、科別、牀號、入院日期、住院病歷號,均使用正楷字體書寫。三、一般項目欄包括:日期、住院天數、手術後天數等。

(一)日期:住院日期首頁第1日及跨第1日需填寫年-月-日(如:2010-03-26)。每頁體溫單的第1日及跨月的第1日需填寫月-日(如03-26),其餘只填寫日期。

(二)住院天數:自入院當日開始計數,直至出院。

(三)手術後天數:自手術次日開始計數,連續書寫14天,若在14天內進行第2次手術,則將第1次手術天數作爲分母,第2次手術天數作爲分子填寫。

(四)體溫、脈搏描記欄:包括體溫、脈搏描記及呼吸記錄區。1.體溫。

(1)40℃-42℃之間的記錄:應當用紅色筆在40℃-42℃之間縱向填寫患者入院、轉入、手術、分娩、出院、死亡等。除手術不寫具體時間外,其餘均按24小時制,精確到分鐘。轉入時間由轉入科室填寫,死亡時間應當以“死亡於X時X分”的方式表述。

(2)體溫符號:口溫以藍“●”表示,腋溫以藍“×”表示,肛溫以藍“○”表示。

(3)每小格爲0.2℃,按實際測量度數,用藍色筆繪製於體溫單35℃-42℃之間,相鄰溫度用藍線相連。

(4)體溫不升時,可將“不升”二字寫在35℃線以下。

(5)物理降溫30分鐘後測量的體溫以紅圈“○”表示,劃在物理降溫前溫度的同一縱格內,以紅虛線與降溫前溫度相連。

2.脈搏。

(1)脈搏符號:以紅點“●”表示,每小格爲4次/分,相鄰的脈搏以紅直線相連。心率用紅“○”表示,兩次心率之間也用紅直線相連。

(2)脈搏與體溫重疊時,先劃體溫符號,再用紅色筆在體溫符號外劃“○”。

3.呼吸。

(1)用紅色筆以阿拉伯數字表述每分鐘呼吸次數。

(2)如每日記錄呼吸2次以上,應當在相應的欄目內上下交錯記錄,第1次呼吸應當記錄在上方。(3)使用呼吸機患者的呼吸以R表示,在體溫單相應時間內呼吸30次橫線下頂格用黑筆畫R。

(五)特殊項目欄包括:血壓、入量、出量、大便、體重、身高等需觀察和記錄的內容。

1.血壓。

(1)記錄頻次:新入院患者當日應當測量並記錄血壓,根據患者病情及醫囑測量並記錄,如爲下肢血壓應當標註。

(2)記錄方式:收縮壓/舒張壓(130/80)。(3)單位: 毫米汞柱(mmHg)。2.入量。

(1)記錄頻次:應當將前一日24小時總入量記錄在相應日期欄內,每隔24小時填寫1次。

(2)單位:毫升(ml)。

3.出量。

(1)記錄頻次:應當將前一日24小時總出量記錄在相應日期欄內,每隔24小時填寫1次。

(2)單位:毫升(ml)。

4.大便。

(1)記錄頻次:應當將前1日24小時大便次數記錄在相應日期欄內,每隔24小時填寫1次。

(2)特殊情況:患者無大便,以“0”表示;灌腸後大便以“E”表示,○

○分子記錄大便次數,例:1/E表示灌腸後大便1次;0/E表示灌腸後無排便;11/E表示自行排便1次,灌腸後又排便1次;“※”表示大便失禁,“☆”表示人工肛門。(3)單位:次/日。

5.體重。

(1)記錄頻次:新入院患者當日應當測量體重並記錄,根據患者病情及醫囑測量並記錄。

(2)特殊情況:如因病情重或特殊原因不能測量者,在體重內可填上“臥牀”。

(3)單位:公斤(kg)。6.身高。

(1)記錄頻次:新入院患者當日應當測量身高並記錄。(2)單位:釐米(cm)。7.空格欄。

可作爲需觀察增加內容和項目,如記錄管路情況等。

使用HIS系統等醫院,可在系統中建立可供選擇項,在相應空格欄中予以體現。

電子體溫單填寫說明 篇五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電子體溫單填寫要求

總體要求:護士在電腦終端直接輸入數字和文字可以在體溫單相應欄內顯示即可。

一、護士直接在電腦終端的電子體溫單上輸入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科別、牀號、入院日期、住院病歷號(病案號)、日期、住院天數、手術後或產後天數、血壓、體重、大便次數、出入液量、小便量等,應爲黑色。

二、體溫曲線的繪製要求

1、護士直接在電腦終端輸入測量體溫的時間和具體數字,在體溫單相應欄內生成體溫符號。口溫“●”,腋溫“×”,肛溫“○”。相鄰兩次體溫用藍線相連。患者因某種原因未查體溫而出現體溫符號中斷時,相鄰的兩點之間可不連線。

2、物理降溫半小時後測得的體溫,劃在物理降溫前溫度的同一縱格內,用紅圈表示,以紅虛線和物理降溫前的溫度相連。

三、脈搏曲線的繪製要求

1、護士直接在電腦終端輸入測量脈搏的時間和具體數字,在體溫單相應欄內生成脈搏符號,脈率以紅點“●”表示,相鄰的脈搏用紅線相連。

2、如患者出現脈搏短絀時,脈搏繪製方法同上,心率則以紅圈“○”表示,用紅筆繪在體溫單上,相鄰的心率之間用紅線相連。在同一縱格內脈率與心率之間用紅筆劃縱線相連。

3、患者因某種原因未量脈搏而出現脈搏符號中斷時,相鄰的兩點之間可不連線。

4、體溫和脈搏如在體溫單的同一點上,先用藍筆劃體溫符號,再用紅筆在其外劃一圓圈。

四、填寫日期欄時,每頁第1日應填寫年、月、日,其餘6天不填寫年、月,只填日,如在6天當中遇到新的月份或開始時,則應填寫月、日或年、月、日。

五、住院天數以阿拉伯數字“1、2、3…”表示,自住院日起連續寫至出院日止。

六、手術(或分娩)後天數,以手術(或分娩)的次日爲手術(或分娩)後第1日,以阿拉伯數字“1、2、3…”表示,依次填寫至14日止。若在14日內進行第二次手術,則停寫第一次手術天數,在第二次手術當天填寫Ⅱ-0,然後依次填寫到14日爲止。

七、在體溫單40-42℃之間的相應欄目內,用藍黑墨水或碳素墨水填寫入院、手術、分娩、轉科、出院、死亡的時間。記錄入院、死亡時間應當具體到分鐘。

八、呼吸填寫方式:如每日記錄呼吸2次以上,應當在相應的欄目內上下交錯記錄。

九、大便次數應當每24小時記錄1次前一天的大便次數,如未解大便記錄符號爲“0”,大便失禁記錄符號爲“※”,灌腸符號爲“E”,1/E表示灌腸後大便1次,0/E表示灌腸後無大便排出。11/E表示自行排便1次,灌腸後又排便1次。

十、體重:患者入院時,護士應當測量患者體重並記錄在體溫單的相應欄目內。

十一、血壓:患者入院時,護士應當測量患者血壓並記錄在體溫單的相應欄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