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蝶戀花》詩詞賞析題及答案(新版多篇)

《蝶戀花》詩詞賞析題及答案(新版多篇)

詩詞賞析:蝶戀花 篇一

詩詞賞析:蝶戀花

【作品介紹】

《蝶戀花·初捻霜紈生悵望》是北宋詞人晏幾道的作品。此詞情景交融、以景襯情,抒寫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後的閒愁。詞的上片借細節和襯景構成一幅和諧的閨中閒眠圖,這一景境中融入閨中人獨處空閨的閒愁;下片純以花月狀人,句句辭兼比興,處處意存雙關。全詞室內景物、戶外景色交相輝映,女主人公的容態與自然景緻相得益彰,組成了一個渾然一體的優美意境。

【原文】

蝶戀花

初捻霜紈生悵望。隔葉鶯聲,似學秦娥唱。午睡醒來慵一餉,雙紋翠簟鋪寒浪。

雨罷蘋風吹碧漲。脈脈荷花,淚臉紅相向。斜貼綠雲新月上,彎環正是愁眉樣。

【賞析】

此詞情景交融、以景襯情,抒寫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後的閒愁。詞的上片借細節和襯景構成一幅和諧的閨中閒眠圖,這一景境中融入閨中人獨處空閨的閒愁;下片純以花月狀人,句句辭兼比興,處處意存雙關。全詞室內景物、戶外景色交相輝映,女主人公的容態與自然景緻相得益彰,組成了一個渾然一體的優美意境。

起首一句塑造出一位幽怨繾綣的閨中女子形象。她手執潔白的紈扇,無語凝思,悵然懷想。她也許是思念遠方的情人,也許是傷惋青春的易逝。“捻”表現執扇時悵然無緒的情態,極爲傳神。“初”、“生”二字,前後關聯,暗示因節序變換,令閨中人頓生新的悵望之情。空閨獨守,本已寂寞難耐,偏又有“隔葉鶯聲”,撩人意緒。“似學秦娥唱”句把鶯聲比似學秦娥之唱。以鶯聲之歡快,反襯人心之悵恨,命意與着筆確有含蓄蘊藉之妙。鶯啼婉囀,是實處着筆;閨中索寞,則是虛處命意,運實於虛,終無一字點破。“午睡醒來”二句,深化閨中女郎百無聊賴的孤寂情狀。她午睡醒後,好一會兒還嬌困無力,那鋪在牀上的雙紋翠席,猶如平展着清涼的。細浪。這兩句點明睡醒,而由翠簟聯想起寒浪,又引出了下片的出戶看花。

下片轉寫戶外優美的自然場景:夏雨初霽,徐徐的和風吹拂着新漲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帶着晶瑩的雨珠,亭亭玉立,搖曳生姿。“碧漲”,是由上片的“寒浪”引出,“寒浪”是虛喻,“碧漲”是實寫,前虛而後實,意脈不斷,運意十分靈活。“脈脈”二句,更是傳神入化之筆。作者賦予雨後荷花以人的風韻和感情,它含情脈脈,淚珠臉,有情有思。這個比喻中的荷花已跳出物象,“紅相向”三字,似寫朵朵紅荷,曳相映,實寫荷花帶雨,向人脈脈欲語;人帶淚珠,對之黯然神傷。是花是人,迷離莫辨,已達到物與人交融、渾然合一的境地。結拍二句,時間由午後過渡到夜晚,寫新月初上的景象。作者於依託明月遙寄相思的傳統作法上,又自出新意,別開境界。“綠雲”明指夜空浮雲,暗喻女郎烏髮。“新月”傍雲而上,猶如女郎愁眉,蹙於烏髮之下。新月彎彎,猶似愁眉。作者運用雙關的委婉手法,既借月夜之景,抒寫懷人之情;又避開對形象作直露的繪形勾貌,而是以新月狀人之愁眉,通過景物的暗示性和象徵性,使情與境諧,氣氛濃重。

此詞情景相生而又契合無間,設喻新巧而又雋永傳神,具有獨特的意境,充分體現了小晏詞“詞情婉麗”、“曲折深婉”的特色。

【作者介紹】

晏幾道(約1030—約1106)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熙寧七年以鄭俠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事,受株連下獄。元豐五年爲潁昌府許田鎮監官,“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師賜第”(《碧雞漫志》卷二)。晚年家境貧寒。文學與其父晏殊齊名,世稱“二晏”。詞風哀感纏綿、清壯婉麗。有《小山詞》一卷。更多古詩詞賞析內容請關注“”

米芾《蝶戀花》詩詞賞析及答案 篇二

米芾《蝶戀花》詩詞賞析及答案

千古漣漪清絕地。海岱樓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廣寒宮闕人間世。

靄靄春和生海市。 鰲戴三山,頃刻隨輪至。寶月圓時多異氣。夜光一顆千金貴。

註釋:

1. 玩月:亦即賞月。這首詞是作者知漣水軍期間,登當地名樓——海岱樓賞月時的感懷之作。

2. 海市:即我們常說的海市蜃樓。

3. 鰲戴三山,系我國古代神話。“三山”,指海中的仙山方壺(一曰方丈)、瀛洲、蓬萊

4. 輪:指月亮。

1. “水浸碧天天似水。廣寒宮闕人間世。”兩句在寫法上有何特點?有什麼作用?(5分)

2.詞的最後兩句寫“玩月”,請指出作者筆節月的特點,並簡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6分)

參考答案:

1.採用虛實結合的手法。水浸 句是實寫,寫水中浸着的碧天,廣寒 句是虛寫,是由如水碧天想到廣寒宮闕 爲下片寫出月出作鋪墊。

2.特點 異 貴 夜光又爲珠名, 一顆千金貴是巧借同名之珠以讚美圓月之可貴。這兩句,前句重其”異“,後句重其”貴“。因其”異“,始見其”貴“。

情感:這兩句包含着作者對於月的種種想象與讚美,喜愛之情。

賞析:

詞的上片,首先從海岱樓所處的地理位置入手。“千古”一句,總寫漣水全境形勝之處。漣水爲水鄉,當時境內有中漣、西漣、東漣諸水,黃河奪淮入海亦經此地,且東瀕大海,北臨運河,水鄉清絕,故以“漣漪”稱之。然後特出一筆,寫海岱樓高,拔地而起,“下瞰秦淮尾”,以誇張之筆,極寫此樓之高。

“水浸”二句承“下瞰”而來,轉寫水中浸沉着的碧天;然後又由如水的碧天聯想到“廣寒宮闕”,接觸到“月”,從而爲下片寫月出作好鋪墊。“廣寒宮”,非實寫,是由水中碧天聯想而來。上片用筆,皆“人間世”三字上凝結,“廣寒宮”也是爲修飾“人間世”而出現的。

詞的下片寫“玩月”。但首句卻不去寫月,而是寫“海市”。但這首詞中的“海市”乃是虛寫,實際上只是寫海,從而爲月出再次作輔墊。如此再三鋪墊之後,終至,“鰲戴三山,頃刻隨輪至。”

米芾這兩句寫月出,倒不象前人那樣直截了當,表面看來是寫“三山”隨月輪而至,似以寫“三山”爲主。實際上還是寫月,“三山”只是作爲月的被動物出現的,月未出時“三山”暗,月出則“三山明,好像頃刻之間來到眼底。這是一種藉此寫彼的筆法。這兩句不僅充滿了神話色彩,而且寫得神采飛動,”頃刻“一詞,寫月輪出海,凌厲之至,神氣倍生。

而最後兩句:”寶月圓時多異氣,夜光一顆千金貴。“則是真正寫”玩月“”夜光“,指月亮。夜光又爲珠名,故以”一顆千金貴“稱述之,這是巧借同名之珠以讚美圓月之可貴。這兩句,前句重其”異“,後句重其”貴“。因其”異“,始見其”貴“。古人把月視爲羣陰之宗,崇拜備至。這兩句包含着作者對於月的種種幻想與評價。

這首詞氣魄宏大,選材造語奔逸絕塵,給人以玲瓏聖潔之惑。如“鰲戴”兩句尤爲沉着飛翥,有超逸之妙。此詞風格堪稱豪放,深得蘇軾、王安石等大家的賞識。

《蝶戀花》詩詞賞析 篇三

《蝶戀花》詩詞賞析

蝶戀花

柳永 北宋

佇倚危樓風細細,[2]

望極春愁,

黯黯生天際。[3]

草色煙光殘照裏,

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4]

對酒當歌,[5]

強樂還無味。[6]

衣帶漸寬終不悔,[7]

爲伊消得人憔悴。

【註釋】:

[1]此詞原爲唐教坊曲,調名取義簡文帝“翻階蛺蝶戀花情”句。又名《鵲踏枝》、《鳳棲梧》等。雙調,六十字,仄韻。

[2]危樓:高樓。

[3]黯黯:迷濛不明。

[4]擬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時宜。

[5]對酒當歌:語出曹操《短歌行》。當:與“對”意同。

[6]強:勉強。強樂:強顏歡笑。

[7]衣帶漸寬:指人逐漸消瘦。語本《古詩》:“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賞析】

這是一首懷人詞。上片寫登高望遠,離愁油然而生。“佇倚危樓風細細”,“危樓”,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遊目必遠。“佇倚”,則見出主人公憑欄之久與懷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佇倚”的結果卻是“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春愁”,即懷遠盼歸之離愁。不說“春愁”潛滋暗長於心田,反說它從遙遠的天際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試圖化無形爲有形,變抽象爲具象,增加畫面的視覺性與流動感;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其“春愁”是由天際景物所觸發。

接着,“草色煙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斷天涯時所見之景。而“無言誰會”句既是徒自憑欄、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見伊人、心曲難訴的慨嘆。“無言”二字,若有萬千思緒。

下片寫主人公爲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擬把疏狂圖一醉”。但強顏爲歡,終覺“無味”。從“擬把”到“無味”,筆勢開闔動盪,頗具波瀾。結穴“衣帶漸寬”二句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願爲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與憔悴。“終不悔”,即“之死無靡它”之意,表現了主人公的堅毅性格與執着的態度,詞境也因此得以昇華。

賀裳《皺水軒詞筌》認爲韋莊《思帝鄉》中的。“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疑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諸句,是“作決絕語而妙”者;而此詞的末二句乃本乎韋詞,不過“氣加婉矣”。其實,馮延已《鵲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鏡裏不辭朱顏瘦”,雖然語較頹唐,亦屬其類。後來,王國維在《人間詞語》中談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被他借用來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這大概正是柳永的這兩句詞概括了一種鍥而不捨的堅毅性格和執着態度。

《蝶戀花》詩詞賞析題及答案 篇四

《蝶戀花》詩詞賞析題及答案

蝶戀花

趙令疇

欲減羅衣寒未去,不卷珠簾,人在深深處。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①恨清明雨。

盡日沉煙②香一縷,宿酒醒遲,惱③破春情緒。飛燕又將歸信誤,小屏風上西江④路。

注:①止:通“只”。 ②沉煙:點燃的沉香的煙氣。

③惱:撩惹。惱破:惱煞,極盡煩惱。 ④西江:古詩詞中常泛稱江河爲西江。⑤宿酒:昨蜍所飲的酒。

8.結合詞意,簡要賞析“啼痕止恨清明雨”一句。(5分)

9.全詞表現了詞中人物哪些思想感情?請結合詞句簡要分析。(6分)

試題答案:

8.幾朵殘存的紅杏,依稀還帶着雨痕,就像啼哭的人兒一樣,正在憎恨那殘酷無情的清明雨。(1分)這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借花寫人,(2分)寫出了詞中人物對青春將逝的`感傷之情。(2分)

9.①感嘆青春將逝之情(或:傷春惜春之情),如“啼痕止恨清明雨”寫惜春傷春之情;②孤獨寂寞之情,如“人在深深處”和“盡日沉煙香一縷”寫出主人公的孤獨寂寞;③對遠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如“飛燕又將歸信誤,小屏風上西江路”寫出對遠人的思念。(每點2分,共6分。)

參考譯文:

想要減掉羅衣,可是寒氣還沒有退去。珠簾也無心捲起,一個人在深閨中閒居。紅杏枝頭的花不知還剩幾許,美麗的面龐尚有啼痕,只恨這清明時的細雨。

終日無聊悶坐,看着沉香的輕煙一縷。昨夜喝悶酒而大醉,今早醒來得太遲。被惜春的情懷所困,心中充滿了愁緒,飛回的燕子又耽誤了帶來回信,我淚眼悽迷,呆呆地望着小巧的屏風,那上面畫的是遙遠的西江的水路。

邊塞詩詞賞析題及答案 篇五

邊塞詩詞賞析題及答案

邊塞詩也是大學聯考的考代之一,如何去鑑賞以及解題便成爲了同學們關心的問題。

邊塞詩鑑賞練習題

1.閱讀下面一首唐代的邊塞詩,然後回答問題。(江蘇卷)

徵人怨 唐 ·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

①爲什麼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

答: ②詩題爲“徵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

析。

答:

2.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天津卷)

涼州詞(其一)

張籍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注:磧(qì)沙漠。練,白絹,絲織品的一種。唐德宗貞元六年(790)以後至九世紀中葉,安西和涼州邊地盡入吐蕃手中,“絲綢之路”向西一段也爲吐蕃所佔。

(1)“無數鈴聲遙過磧”句表現了怎樣的邊塞景象?

答:

(2)本詩運用襯托對比和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

答: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全國卷Ⅱ)

軍城早秋 嚴武[注]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注]嚴武(726-765):字季鷹,華陰(今屬陝西)人。曾任成都尹、劍南節度

使,廣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

(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什麼樣的景象?有什麼寓意?

答:

(2)詩的後兩句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

答: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從軍行(其四) 唐·王昌齡

青海①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②。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③終不還。

[註釋]

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連山。

②玉門關: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

③樓蘭:漢時西域諸國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羅布泊附近。

(1)詩中“黃沙百戰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請作具體分析。

答:

(2)一、二句寫景對錶現戍邊將士有什麼作用?

答:

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塞上聽吹笛 唐·高適

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①,風吹一夜滿關山②。

[註釋]

①《梅花落》,曲調名,“梅花何處落”是將“梅花落”三字拆用,意謂:何處

吹奏《梅花落》。

②關山:山名,在今寧夏南部。

1.“雪淨胡天牧馬還”句所寫景物顯示了怎樣的氛圍?在全詩中有怎樣的作

用?

答:

2.三、四句中將“梅花落”拆用,構成了一種怎樣的虛景?

答:

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夜上受降城聞笛① 唐·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②,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③,一夜徵人盡望鄉。

[註釋]

①受降城:貞觀二十年,唐太宗曾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

由此得名;一說在今內蒙古五原縣西北。

②回樂烽:回樂縣的烽火臺,在今寧夏靈武西南。

③蘆管:即蘆笛。

1.詩的前兩句寫景,分別是什麼角度來寫的?給人的共同感受是什麼?

答:

2.分析詩中是怎樣把景色、聲音、感情三者融爲一體的。

答:

答案

1. ①詩句中有金河、玉關、青冢、黃河、黑山等邊塞地名,寫了徵人的戍邊生活。

②怨年年歲歲頻繁調動,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怨氣候酷寒,怨景色單調。

2.(1)長長的駝隊行進在廣袤的沙漠上。

(2)遠與近、高與低、動與靜、抑與揚的襯托對比。

前兩句實寫,後兩句以虛爲主,虛中有實。

3.(1)夜晚、秋風、漢關、寒雲、冷月、西山,詩的前兩局描繪的是一幅初秋邊關陰沉濃重的夜景。寓意邊境局勢的緊張。(2)詩的後兩句表現了作者作爲鎮守邊關的將領,鬥志昂揚的豪邁情懷。第三句寫部署奮力出擊,顯示昂揚的鬥志;第四句寫全殲敵軍的決心,顯示必勝的信心。

4. (1)“黃沙”形象點出邊塞戰場的特徵,“百戰”極言戰事之頻繁,“穿金甲”是說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時間之長,戰鬥之艱苦。短短七個字,高度概括了邊地之荒涼、條件之惡劣、時間之漫長、戰爭之頻繁艱難。

(2)通過境界壯闊、環境惡劣的景物描寫,襯托戍邊將士不畏艱難,守衛邊疆的豪情壯志。

5. (1)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戰士牧馬歸來,這一情景顯示出一種邊烽暫息、和平寧謐的氛圍。這句詩爲全詩定下了開朗壯闊的基調。)

(2)“梅花落”本爲羌笛聲,但現在彷彿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處飄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灑滿關山。)

6(1)第一句是遠望,第二句是近看。共同感受是令人望而生寒。)

(2)前兩句寫景,如霜的月光和如雪的沙漠,營造出徵人思鄉的典型環境;第三句寫聲,萬籟俱寂,夜風送來淒涼幽怨的笛聲,引發了徵人的思鄉之情;水到渠成,第四句直抒“一夜徵人盡望鄉”。前三句是爲第四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的。全詩將詩情、畫意和音樂美熔於一爐。

蝶戀花的詩詞賞析 篇六

關於蝶戀花的詩詞賞析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賞析

這是一首懷人詞。上片寫登高望遠,離愁油然而生。“佇倚危樓風細細”,“危樓”,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遊目必遠。“佇倚”,則見出主人公憑欄之久與懷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佇倚”的結果卻是“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春愁”,即懷遠盼歸之離愁。不說“春愁”潛滋暗長於心田,反說它從遙遠的天際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試圖化無形爲有形,變抽象爲具象,增加畫面的視覺性與流動感;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其“春愁”是由天際景物所觸發。接着,“草色煙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斷天涯時所見之景。而“無言誰會”句既是徒自憑欄、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見伊人、心曲難訴的慨嘆。“無言”二字,若有萬千思緒。下片寫主人公爲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擬把疏狂圖一醉”。但強顏爲歡,終覺“無味”。從“擬把”到“無味”,筆勢開闔動盪,頗具波瀾。結穴“衣帶漸寬”二句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願爲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與憔悴。“終不悔”,即“之死無靡它”之意,表現了主人公的`堅毅性格與執着的態度,詞境也因此得以昇華。賀裳《皺水軒詞筌》認爲韋莊《思帝鄉》中的“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疑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諸句,是“作決絕語而妙”者;而此詞的末二句乃本乎韋詞,不過“氣加婉矣”。其實,馮延已《鵲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鏡裏不辭朱顏瘦”,雖然語較頹唐,亦屬其類。後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談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被他借用來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這大概正是柳永的這兩句詞概括了一種鍥而不捨的堅毅性格和執着態度。

詩詞賞析:蝶戀花春景 篇七

詩詞賞析:蝶戀花春景

【原文】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裏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譯文】

春日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之上已長出了小小的青澀果實。

不時還有燕子掠過天空,這裏的清澈河流圍繞着村落人家。

眼見着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來越少,(但是請不要擔心)

不久天涯到處又會再長滿茂盛的芳草。(春天還會到來的)

圍牆之內,有一位少女正在蕩着鞦韆,她發出動聽的笑聲。

圍牆之外的行人聽到那動聽的笑聲,(忍不住去想象少女盪鞦韆的歡樂場面)。

慢慢的,牆裏笑聲不再,行人惘然若失。彷彿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害。

【註釋】

“花褪殘紅”:褪,脫去,小”:毛本作“子”。

“子”,毛本誤作“小”。“飛”,《二妙集》、毛本注“一作來。”

“繞”,元本注“一作曉。”

“柳綿”:即柳絮。韓偓《寒食日重遊李氏園亭有懷》詩:“往年同在鶯橋上,見依朱闌詠柳綿。”

“何處無芳草”句:謂春光已晚,芳草長遍天涯。《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

“牆裏鞦韆”五句: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惱,猶撩也。……,言牆裏佳人之笑,本出於無心情,而牆外行人聞之,枉自多情,卻如被其撩撥也。”又卷一:“卻,猶倒也;謹也。”“卻被”,反被。唐·胡曾《漢宮》詩:“何事將軍封萬戶,卻令紅粉爲和戎。”

【賞析】

“蝶戀花·春景”,元本無題,傅本存目缺詞。“春景”:這是一首寫春景的很有名的'小令。上片寫傷春:觸目紅花紛謝,柳綿日少,青杏初結,普天芳草,充滿了繁華易逝,“落花流水春去也”之意。下片寫傷情:借“多情卻被無情惱”的意象,寓有對朝廷一片癡心卻被貶官遠謫的惆悵,含蓄地表達出作者仕途坎坷、飄泊天涯的失落心情。此詞作於何時已不可考。曹樹銘《蘇東坡詞》以爲作於蘇軾密州時期:“細玩此詞上片之意境,與本集《滿江紅》(東武城南)之上片相似。而本詞下片之意 境,復與本集《蝶戀花》(簾外東風交雨霰)之上片相似。以上 二詞,具作於熙寧九年丙辰密州任內。宋人筆記載此本事,均是蘇軾貶官惠州事,如《冷齋夜話》雲:‘東坡《蝶戀花》詞雲:‘花褪殘紅青杏小……’東坡渡海(案,此處有誤。

朝雲死於惠州,東坡渡海時已不在人世。‘海’應爲‘嶺’之訛)惟朝雲王氏隨行,日誦‘枝上柳棉’二句,爲之流淚。病極,猶不釋口。東坡作《西江月》悼之。’(《叢書集成》本《冷齋夜話》無此條,見《歷代詩餘》卷一一五引)《林下詞談》亦云:‘子瞻在惠州,與朝雲閒坐。時青女初至,落木蕭蕭,悽然有悲秋之意。命朝雲把大白,唱‘花褪殘紅青杏小’,朝雲歌喉將囀,淚滿衣襟。子瞻詰其故,答雲:‘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汝又傷春矣。’遂罷。

朝雲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終身不復聽此詞。’(見《琅嬛記》卷中、《青泥蓮花記》卷一下、《詞林紀事》卷五引)果如以上記載,則此詞當作於貶官惠州期間。又詞中‘天涯何處無芳草’之‘天涯’,是蘇軾貶官嶺南時詩文中慣用詞語。另如紹聖二年在惠州所作《次韻正輔同遊白水山》詩云:‘只知吳楚爲天涯,不知肝膽非一家。’紹聖四年惠州所作《次韻惠循二守相會》詩云:‘且同月下影三人,莫作天涯萬里心。’故本詞中之‘天涯’,亦非泛言,當指地處偏遠的惠州。基於上訴分析,姑將此詞編於紹聖二年春,以俟詳考。”

【點評】

《蝶戀花·春景》,是由北宋時期著名詩人、文學家蘇軾所寫的一首詞作。其作於何時,各方莫衷一是,有蘇軾密州、黃州、定州、惠州時期等諸多說法,然皆苦無證據明示,故今日已不可詳考。作爲宋詞豪放派先驅的蘇軾,一生之中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豪放派詞作,這容易讓人誤以爲蘇詞盡皆豪放之作,但從蘇詞的總體來看,其婉約之作反而是佔大多數的,此詞便是其一。在此詞中,作者通過對殘紅退盡、春意闌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寫和遠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繪,借惜春傷情之名,表達出作者對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嘆和浮生顛沛的無可奈何。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李清照蝶戀花詩詞賞析 篇八

此詞寫作背景有兩說,一是以爲作者在滯留青州時寫給移守萊州的丈夫;一是以爲作者在赴萊州途中的昌樂館寫給留居青州的`姊妹們。龔克昌《談〈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以爲,當以後者說爲勝。理由是:一、元代劉應李《事文類聚翰墨大全》後丙案卷凹收此詞,題爲《晚止昌樂館寄姊妹》。但劉氏對作者失考,歸入無名氏;其實,在此之前,也即在宋代曾慥的《樂府雅詞》裏,已標明此詞爲李易安作;曾氏生活年代與作者同時,其說當較可信,正可補正劉氏將此詞編入無名氏之誤。而以爲此詞爲清照思夫念舊之作均出後代,殊無實據。二、詞中出現的“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句,與所標“晚止昌樂館寄姊妹”題意正合,以詞中所流露的也恰是作者身處旅途中的口氣,和寄宿孤館中的心境。因此,斷此詞爲作者寄姊妹之作,當較近是。

平慧善《李清照詩文詞選譯》認爲,公元11(宣和三年辛丑)八月間,李清照自青州赴萊州,途經昌樂宿館。作此詞奇姊妹。

根據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此詞作於公元1121年9月中旬。公元11(北宋宣和二年庚子)趙明誠知萊州,李清照未與之同去,仍居青州。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辛丑)秋天次年起身赴萊州與丈夫團聚,行到昌樂,遇雨宿於旅館中,一時難以見到久別的丈夫,又思念家中姊妹,在寂寞悽苦中寫了這首《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

李清照蝶戀花詩詞賞析 篇九

蝶戀花·淚溼羅衣脂粉滿

宋代:李清照

淚溼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