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殘疾人勵志故事新版多篇

殘疾人勵志故事新版多篇

名人殘疾人勵志故事 篇一

張海迪身殘志堅的勵志故事

5歲的時候,張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癱,但她身殘志堅,勤奮學習,熱心助人,被譽爲“ 當代保爾”。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國小、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3月7日,共青團中央在北京舉行命名錶彰大會,授予被譽爲“80年代新雷鋒”的張海迪同志“優秀共青團員”稱號。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小米勒旅行記》和《麗貝卡在新學校》,創作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一百多萬字的作品。現爲山東省作家協會文學創作室一級作家。1993年張海迪通過考試和論文答辯,獲吉林大學哲學碩士學位。1994年參加遠南運動會。1997年入選日本NHK“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1998年起擔任中國肢殘人協會主席。2000年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著名殘疾人的勵志簡短小故事 篇二

“上帝關上了一道門,同時也會開啓一扇窗。”以前,很喜歡這句話,因爲它能給身處困境的人送去希望。作爲教師,我曾把這話送給學生,那時覺得正確無比,學生們也感覺像心靈的雞湯。可幾天前的一件事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新的認識。

我的一個學生,幼時左臂截肢,大學聯考落榜後,父親幫他開了一個小店,他覺得自己獨臂給人送貨太辛苦,不久就把店關了,去了一家歌廳管音響。時間不長,他又覺得不爽,辭職而去。四年後,我再次碰見他,他還沒有找到適合的工作。一陣侷促後,他對我說:“老師,您曾對我說過,‘上帝關上了一道門,同時也會開啓一扇窗。’可是,這麼多年,上帝怎麼就沒有給我打開任何一扇窗呢?”

直到此時,我才意識到,當初的灌輸多麼膚淺。於是,艱澀地說了幾句後我落荒而走。

細想起來,這格言更像一句謎語,猜不透的人誤以爲仁慈的上帝一定很講求平衡:在此處少給你半斤,就會在彼處補給你八兩。而事實並不是這樣:上帝關上了一道門,從未同時爲你開啓一扇窗,上帝做的,只是告訴你有窗,其他的已經不是上帝的事情。這就是這句話的謎底。其實,但凡知道這個謎底的人,都不會祈禱上帝的恩賜,他會自己努力去“開窗”。

斯蒂芬·威廉·霍金,27歲時,上帝關上了他的健康之門,盧伽雷氏病症使他全身肌肉萎縮,腿不能走,手不能寫,嘴不能說,整天被禁錮在冰冷的輪椅上,僅有的資本就是一顆大腦和可以活動的兩根手指。霍金沒有祈求上帝:“給我打開窗吧!”而是憑着頑強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自己推開了那扇窗。46歲那年,他出版了偉大的《時間簡史》,他也被譽爲“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另一個愛因斯坦”和“宇宙之王”。

法國人菲利普·克羅鬆,26歲時,上帝也關上了他的健康之門,因觸碰高壓線,雙臂和雙腿都被截肢。但他相信,還有一扇窗是爲他準備的:做游泳健將。爲了打開這扇窗,他聘請教練學習游泳技巧,在自己殘存的上臂上安裝假肢,大腿上套上腳蹼,然後,頭戴潛水鏡和呼吸管下水,每週堅持35小時的魔鬼訓練。2010年9月18日,他勝利橫渡34公里寬的英吉利海峽。上帝爲他準備的那扇窗,最終被他打開了。

有個女孩兒叫王千金,鎮江人,腦癱患者,除了頭部,身體其他的部位都動彈不得。王千金沒有絕望,坐在輪椅上,她苦練用嘴脣敲鍵盤,瞄準了一個鍵“按”下去,一下再一下,艱難地敲出一個又一個漢字。就這樣,她硬是寫完了20萬字的小說,併成爲網絡簽約作家。她也打開了上帝爲她準備的那扇窗。

海倫·凱勒、奧斯特洛夫斯基、高士奇、張海迪……他們都清楚,上帝不會爲他們做什麼,更不會包辦他們的成功。但是,他們都成功了。

我的那個學生損失的只是一條胳膊,他本來有足夠多的機會去打開那扇窗。但是,他沒有。爲什麼呢?因爲他在“等待上帝恩賜”。

如果再次回到課堂,我會告訴學生:無論是誰,上帝都不會給予多一點的恩賜,只會給身處逆境的人以成功的希望。不同的是,堅強者在希望中奮鬥,而懦弱者則在希望中等待。

殘疾人勵志事蹟 篇三

楊XX,女,漢族,1990年生,肢體殘疾,陝西省平利縣人。9歲時遭高壓電擊,雖然失去雙臂,但始終樂觀向上,不向命運屈服。如今小楊XX跟隨母親遠赴北京打工,心中一向有個願望,待有了一筆錢後,要繼續學習深造,然後做自我喜歡做的事,她個性喜愛唱歌、跳舞,期望將來能擁有一個自我的殘疾人藝術團。

家住在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興隆鎮蒙溪街村的楊XX,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裏的變壓器放在村中央,孩子們來來往往總喜歡拉着高壓線線杆的斜拉線玩,9歲那年,一天吃過午飯上學去的她走到變壓器前時,習慣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線,但她沒有想到這次斜拉線已經鬆開並碰上了高壓線。

命運在一瞬間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截肢對於還沒開啓自我絢麗人生的她來說,意味着學業的廢棄和生活的無着。

從那以後,家裏更困難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親帶着弟弟留在家裏,而母親帶着她選取了外出打工掙錢。沒了手,連自我的生活都很難自理,更不用說打工賺錢了。小楊XX自我慢慢練以腳代手,練就了一雙靈活的雙腳。但現實又實在是太殘酷,沒有一家單位肯接納無手的楊XX,無奈之下,她選取了乞討的生活。

楊XX很清楚殘疾人要自立,務必先要自強、自信。自強就得有自我的一技之長,如果沒有專長,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遲早也會被淘汰。她想根據自身的條件,去尋找適合自我的專業,然後努力學習、鑽研,使自我在社會上有所作爲。她此刻的乞討是在聚資,她的。夢想是攢夠了錢,去完成自我的學業,使自我有文化有知識,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她最喜歡做的事是跳舞,她的夢想是做一個藝術家,一個無臂的舞蹈家。

楊XX從未失去對生活的夢想並堅信能從逆境中熬過來。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邊的一棵小草,默默無聞;她又是不凡的,能夠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昇華,哪怕乞討,也是爲了飛翔。

殘疾人勵志事蹟 篇四

陳XX命運多舛,6歲父母離異,8歲流浪四方,13歲從火車上摔下失去雙腿,18歲學會唱歌,他以木盒爲腿,從四處乞討到流浪賣唱,他用歌聲行走中國,走過全國700多個城市,娶妻生子,過上幸福小康生活,從無腿乞丐成長爲中國激勵大師。

他的童年較同齡人相比極其不幸,剛滿5歲時,父母就因感情不合而分居,1991年,年僅8歲的他被法院判給了爸爸,沒多久,爸爸把他託付給了50多歲的爺爺後,遠離家門。由於爺爺、奶奶經濟困難,陳XX從小就沒上過學,11歲時,就靠着爺爺教的一點快板和家鄉戲開始外出“闖天下”了,佳木斯、北京、瀋陽等地到處留下了他那幼小的足跡。

1996年五月中旬,陳XX流浪到濰坊市昌樂縣爬乘一輛火車時,不小心摔了下來,等他醒來時,他已經躺在醫院裏,火車碾斷後高度截肢,從臀部往下僅保留了10釐米。一年後,在家倍感孤單的陳XX趁爺爺不備,用一塊厚厚的輪胎皮綁在屁股下面,用兩手撐地一點一點向前挪動,再次離開了家門,一個月後,流落到浙江嘉興的陳XX,遇到了一個街頭賣唱的無腿殘疾人

“就是這個朋友,教會了我唱歌,後來,我就用美妙的歌聲引來了身邊美麗的鳳凰。”提及老婆和一對兒女,天生樂觀的陳XX更顯得興奮和開心。

陳XX: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二廟鄉瓦子埠村人,六歲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失去了父愛母愛,陳XX的童年是不幸的,13歲的時候,跟隨爺爺去賣藝,有一次坐反了火車從車上跳下,意外事故使他失去了雙腿。經過一段時間的迷茫,陳XX最終選擇了堅強面對。雖然沒有了雙腿,但他有健全的意志和心理,他決心依靠自己的能力來養活自己。從此在外流浪,在流浪賣藝的這些年裏,陳XX當過乞丐,賣過報紙,擦過皮鞋,修過電視。

陳XX親手製作的兩個普通的木盒子,一個大一個小,一個重,一個輕,一個三斤半,一個四斤半,成了平時走路時穿的鞋子,成了他的'強有力的雙腿,重的右手拿,這樣保持行進中的平衡。陳XX就是穿着這雙“鞋子”走南闖北,認識了讓他走上“流浪歌手”道路的“師傅”。到目前爲止,街頭演唱達3000多場。

陳XX靠自己的堅強意志多次登山。到目前爲止,陳XX登了中國大大小小90多座山,正是靠着登山磨練出來的意志,陳XX有這麼大的勇氣去堅持自己的夢想!

殘疾名人的勵志故事 篇五

夏夜,在上海寶山區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裏,兒子正在狹小的客廳裏埋頭練習書法。他左手握筆,一遍又一遍地臨摹碑帖,落地電風扇支支呀呀地搖着頭,幾個小時過去,小傢伙頭上冒出汗水。夜深,他關燈睡在客廳的地板上。父母是普通的工人,家裏兩居室的房子,客廳也就是他的書房兼臥室。

媽媽從裏間看到客廳的燈滅。郊區的夜晚有些涼,她拿條毛巾毯給兒子蓋上。半睡半醒的兒子翻個身,右手伸出毛巾毯。那是一隻觸目驚心的右手,由於先天殘疾,右手手掌完全萎縮,手指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媽媽嘆口氣,轉回房去的時候,不經意間看到桌上兒子墨跡未乾的四個字苦盡甘來,忽然間,一種複雜的情感涌上心頭,淚水控制不住地撲哧撲哧掉下來。

小傢伙叫陳磊,今年剛剛20歲。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在常人眼中的殘疾人,卻能用左手寫出一手漂亮的書法。不久前,陳磊收到來自上海工藝美術專科學校的入取通知書,他以高出本科線20多分的成績考上大學。

的確是苦盡甘來,陳磊用書寫水墨的左手,把憂鬱的童年、殘疾的痛苦、學習書法的磨難都付與紙筆,寫出一手質樸動人的書法。但是那些書法在陳磊媽媽看來,實在是一種刻骨難忘的記憶。兒子的坎坷經歷一下子從記憶深處被重新揀拾,那些刻骨銘心的細節,非但沒有模糊,反而清晰一如昨日。

失望中遇到盧春龍

陳磊出生的時候,在病房裏屬他最漂亮,別的寶寶眼睛都是一條縫,陳磊的眼睛卻是大大的,而且看得出是雙眼皮。所有見過他的人都忍不住說,從來沒有見過月子寶寶長得這麼端正的。不過當所有人看到陳磊小小的右手時,都無奈地搖頭嘆息:真是作孽啊。小陳磊的右手有着先天殘疾。

陳磊的媽媽直到現在還是不願意回憶當時的情景,醫生抱着小陳磊給家裏人看的時候,自己是多麼快樂。但接下來從醫生口中拋出的一句話,你的孩子右手先天殘疾,讓這份快樂僅僅持續那麼短短的幾秒鐘,之後,痛苦便降臨到這個普通的家庭,而且是那麼突然,讓人手足無措。

有病當然要想辦法治,雖然是工薪階層,但爲孩子,家裏花多少錢也要醫好孩子的手,於是還在襁褓中的小陳磊就被送去做各種檢查。爲不讓小陳磊亂動,每次檢查,醫生都要把他捆得牢牢的。因爲要醫病,孩子不在身邊,陳磊媽媽等於做個空月子,而且是個眼淚不斷的月子。

檢查中,醫生的一句話又讓整個家庭徹底陷入絕望。先天的殘疾很有可能是不可逆轉的,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小陳磊住一個多月的醫院,家裏堅決地簽字把孩子接出來。如果不可[]能康復,他們不想再讓小陳磊遭罪。

爸爸媽媽借很多關於小兒肌肉萎縮的醫學書翻看,像什麼抓握能力、肌肉張力之類的名詞漸漸地爛熟於胸。他們根據書裏講的讓小陳磊做些抓握動作,不過到後來陳磊的右手手掌連一些基本的抓握反應也消失。

看着正在慢慢長大的小陳磊,媽媽有時候會對爸爸說:早知道是這個樣子,當初這個小孩我們就不要。雖然是句隨口說說的抱怨,但這個時候,這對普通的夫婦還是明白一個道理,健康人真的很難接受一個殘疾的孩子,即使是自己的孩子。有時候,媽媽會胡思亂想,如果抱着小陳磊從樓上跳下去,也就一百,不用再受苦。就在這個時候,小陳磊的舅公舅婆來,他們能理解小陳磊父母那種矛盾的心境。這麼好的孩子,你不要就給我吧。這句半開玩笑的寬慰,打消陳磊媽媽放棄孩子的念頭。

陳磊在一天一天地長大,失去右手功能的孩子,習慣着用左手對付生活中遭遇的一切,從繫鞋帶、刷牙、洗臉開始。陳磊逐漸發現他和其他小朋友的不同。這是兩個相反的世界,自己是那麼格格不入。他時常會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獨臂大俠,一個人用左手對付着一羣右手拿着兵器的妖怪。可現實生活中,他就像是一個妖怪,小朋友都不和他玩,不和他說話。

要上學,不管春夏秋冬,陳磊總是喜歡穿件長袖衣服。坐在教室一角的陳磊,習慣用寬大的袖口遮住自己那隻殘缺的右手。陳磊最不願意上的是寫字課,教室裏同學們齊刷刷地用右手寫字,而自己偏偏要用左手。班級裏的同學好奇地看着他,這時陳磊就會惡狠狠地瞪着對方,像是用眼神在保護自己那已經脆弱得禁不起任何打擊的自尊心。那個時候,學校對陳磊來說充滿恐懼。

舅公舅婆知道這個情況,提出要麼讓小陳磊去學學書法,借學書法的機會讓陳磊多和同齡人交流交流。其實,舅公舅婆也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出的這個主意,因爲他們認識一個非常好的書法老師盧春龍。

盧春龍是上海頗爲知名的書法家,陳磊的舅公舅婆也曾經跟隨過盧老師學習過書法,所以兩家關係比較近。關於陳磊的情況,盧老師也經常從陳磊舅公舅婆那裏聽說不少。有一次,盧老師對陳磊舅公舅婆說,讓孩子跟着他學書法吧。盧老師星期六有個書法班,讓陳磊去參加,至少能讓他多接觸同齡孩子。

就這樣,上七年級的陳磊第一次來到盧春龍家。那是一個大熱天,陳磊穿着一件長袖襯衫,寬大的袖口遮住他殘缺的右手。舅公舅婆把陳磊帶到盧老師面前,陳磊一言不發,低着頭不停地用左手扯着自己的袖管。盧老師看着陳磊,笑着摸摸他的頭,熱嗎?說話間,盧老師利索地幫陳磊捲起袖管。其他學書法的小朋友驚訝地看着陳磊。就在這個時候,盧老師對大家說:陳磊是你們的新同學,他右手受傷,只能用左手寫字,你們要多照顧他。其實,從那一刻起,盧春龍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陳磊樹立自信心。他輕輕地摸着陳磊那隻始終不願露出來的右手,像爺爺般慈祥地說一句:孩子,你很棒,你一定能行。自從那天起,這句話便無數次地出現在盧春龍和陳磊的交談中。

左手寫字考驗的不僅僅是陳磊

在盧春龍看來,要讓陳磊找回自信,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他證明自己的能力。但是,陳磊右手無法握筆的事實擺在眼前,因此,要想讓他寫書法,只能用左手。

左手寫字談何容易。盧春龍想到一個人——著名的左筆書法家費新我。其實,在書法功底大同小異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時候,求新求變就是一個非常明智的出路。自古以來,中國書法界就可以說得上無奇不有,有倒立着寫書法的、有在顯微鏡下寫書法的、有用嘴咬住毛筆寫書法的、有用手指沾墨寫書法的。費新我60歲前和平常人一樣,用右手寫字,60歲後因爲右手受傷,只能改練左筆書法,不料反而創出一條與衆不同的書法路子來。陳磊天生只能用左手寫書,或許這是上天給他關上一扇門後,又爲他打開的另一扇窗。

盧春龍知道在教陳磊左筆書法時,自己先要解決左筆書法裏的一些疑問。連續一個月,盧春龍茶飯不思。每天晚上,他就把自己關在書房裏,用左手握起毛筆,一撇一捺,親身體驗着書寫左筆書法時遇到的每一個難處。一個習慣用右手寫書法的人,突然間寫起左筆書法,這種彆扭可想而知。剛開始的時候,盧春龍寫字時連重心都擺不穩,他只好將整個身體靠在書桌上。大熱天,爲安靜地練習書法,盧春龍門窗緊閉,幾個小時左筆書法寫下來,全身浸滿汗水。

盧春龍的女兒心疼,推開門,勸老爺子不要這樣拼命。盧春龍是知名的書法家,平時上門求字的人絡繹不絕,女兒勸爸爸不要再教小朋友書法,何必如此辛苦呢,甚至還要去教這樣一個用左手寫字的學生。盧春龍瞪女兒一眼說:人家有困難,求上門來,我們一定要幫助他。我既然收陳磊做學生,就一定要教好他。說完又關上門,開始研究左筆書法。盧老師把自己在練習左筆書法中的一系列問題都一一記錄下來,整整三大本的筆記,反覆研究。就這樣,爲能有針對性地教陳磊寫字,盧春龍當起左撇子。

花一個月的時間,盧老師覺得自己對左筆書法有許多感性的認識,可以開始教陳磊寫。那天,平時滴酒不沾的盧春龍,小酌幾杯,乘着酒意,他寫下一幅字曲徑尋幽路無涯送給陳磊。這是對他的勉勵,也希望他能知道,在書法道路上,一定要有艱難跋涉的勇氣和毅力。

陳磊開始練習左筆書法。每個禮拜,他都要在盧老師的家裏上書法課,按照盧老師的要求,學習如何用左筆運筆,如何控制毛筆的力度。盧老師用左手給陳磊寫下許多字帖,供他臨摹。不過,當時年僅13歲的陳磊身高不到1米6,根本沒有辦法掌握力度,寫出來的字歪歪扭扭。盧老師從來不批評他,總是鼓勵他要繼續努力,陳磊也能明白老師的苦心,天天回家刻苦練習書法。

媽媽從來沒有看到過陳磊那麼認真地做一件事情。自從陳磊上學以後,他總是悶悶不樂,放學回家就一個人關在房間裏看電視,父母問他什麼事情都不理不睬。自從跟盧老師學書法,每天回家完成作業,就開始練字,一個小時雷打不動。在自己家的客廳裏,陳磊第一次鋪開宣紙,拿起毛筆,就連平時最喜歡的動畫片也吸引不他。

盧春龍給陳磊佈置的第一個作業是寫一個書字。繁體字書筆畫衆多,對練習書法基本功很有幫助。陳磊拿着老師寫的書字回家反覆觀看,老師的一橫在哪裏發力,在哪裏收筆,看懂後,慢慢臨帖。一個書字,陳磊臨摹上千遍。先在報紙上練,等到寫得純熟,再在宣紙上寫。左手寫得有些麻,用力甩甩,繼續練。寫滿書的報紙和宣紙慢慢地壘高,媽媽拿起最上面一張,覺得已經寫得很好,陳磊,可以歇歇,寫得像樣子。不行,離盧老師的要求差的遠呢。陳磊搖搖頭,繼續埋頭練字。

週末,陳磊到盧老師家上書法課,陳磊用左手緊握的毛筆,有力地在宣紙上寫下一個有棱有角的書字。陳磊笑,他知道他沒有辜負老師的希望。這個時候,盧老師卻背過臉去。當盧老師再一次轉過身時,陳磊發現,老師哭。在看見學生取得成就時,每個老師都會從心底感到喜悅。盧春龍也不例外。但在陳磊看來,盧老師喜悅的淚水讓他終身難忘。

第一次穿上短袖T恤,露出可愛的右手

從書寫書字開始,陳磊寫七年的書法,而盧春龍也免費教他七年。對於陳磊而言,書法已經成爲他學習生活的一部分,從盧老師這裏,他學會用左手寫字,更找回自信。

陳磊還記得他第一次因爲書法獲得的獎勵。那是陳磊學習書法一年以後,還是一個大熱天,學校第一次舉辦文化藝術節。班主任動員大家報名參加,同學們面面相覷,正在這個時候,陳磊舉起右手,我參加。這個時候,大家忽然發覺去年還天天穿着長袖襯衣的陳磊,不知什麼時候已經穿上短袖的運動T恤。他並不避諱在同學面前舉起那隻殘缺的右手,因爲他已經擺脫心理上的殘缺。陳磊用他的書法替班級拿到學校文化藝術節的二等獎。同學們驚訝,大家沒有想到右手殘疾的陳磊能夠用左手寫出這樣漂亮的書法。

不少家長開始用陳磊做例子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看看人家陳磊,你只要有人家一半刻苦,我們就念阿彌陀佛。很多同學也以陳磊做榜樣,甚至有同學在作文中寫道:我最崇拜的人就是陳磊,雖然身有殘疾,但他那種刻苦的學習精神,讓我們這些正常人都汗顏。學習上,我一定要向他看齊。

通過幾年的書法學習,僅僅17歲的陳磊獲得全國書法少年組6段證書。大大小小的獎項更是數不勝數。很多評委在看陳磊的書法作品後,打電話給盧春龍問陳磊是不是真的用左手寫書法?他是怎麼刻苦練習的?聽完陳磊的故事,評委無不被這個右手殘疾的孩子感動,有評委對盧春龍說,從陳磊的書法裏面,他讀出一顆飽經磨難又滿含深情的心靈。

陳磊要考高中,盧春龍告訴陳磊,我看你藝術上面有特長,去考工藝美術專科學校吧。盧老師希望陳磊把藝術當作自己的終身職業來從事。其實盧老師爲陳磊考慮很多,如果像一般孩子那樣讀高中,上大學,陳磊右手的殘疾會給他帶來很多不方便,如果走他擅長的藝術道路,獨闢蹊徑,說不定就能成才。但是陳磊的父母覺得本身家庭的條件並不好,自己也一點不懂藝術,況且孩子還是個殘疾人,和那些從小受到良好藝術教育的小孩子一起競爭,行不行。他們的顧慮也是有道理的,所以對於陳磊高中的選擇一直舉棋不定。

盧春龍知道這個事情,他約陳磊父母長談一次。那天,盧老師什麼也沒有多說,只是找出陳磊第一次完成的書法作品,和最近得獎的作品。看着兒子的作品,從稚嫩的一筆一劃,到如今灑脫的潑墨揮毫,陳磊父母下定決心,就是砸鍋賣鐵也要送兒子去念藝術類學校。

進入工藝美術專科學校後,陳磊繼續在盧春龍那裏上課,風雨無阻。盧春龍照樣免費教授着這個早已當作自己孫子看待的陳磊。三年後,陳磊告訴爺爺自己決定要考大學,考藝術類大學。盧春龍笑着點點頭。盧老師給陳磊拿來很多考藝術類大學需要的專業考試資料。71歲的老人還親自寫字帖給陳磊臨摹。陳磊的藝術專業考試輕而易舉地進入全市1000名,這對於一個右手殘疾的孩子來說是多麼不容易啊,沒有加分,沒有照顧,和正常人一樣考試,一樣接受專業老師苛刻的打分。最終,陳磊以超過錄取分數線近20分的成績考入大學。

那天下午,陳磊準時來到老師盧春龍家中進行書法練習。爺爺,一進門,陳磊一邊揮動着手中那張粉紅色的大學聯考成績單一邊親熱地喊着。望着眼前這名自信滿滿的少年,盧春龍欣慰地笑,孩子,你很棒。

名人殘疾人勵志故事 篇六

貝多芬身殘志堅的勵志故事

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樂家,也是命運最糟的一個。童年,貝多芬是在淚水浸泡中長大的。家庭貧困,父母失和,造成貝 多芬性格上嚴肅、孤僻、倔強和獨立,在他心中蘊藏着強烈而深沉的感情。他從12歲開始作曲,14歲參加樂團演出並領取工資 補貼家用。到了17歲,母親病逝,家中只剩下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和已經墮落的父親。不久,貝多芬得了傷寒和天花,幾乎喪命。貝多芬簡直成了苦難的象徵,他的不幸是一個孩子難以承受的。 儘管如此,貝多芬還是挺過來了。他對音樂酷愛到離不開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滿高尚的思想 ,又流露對人間美好事物的追求、嚮往。對美麗的大自然他有抒發不盡的情懷。 說貝多芬命運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慘,實際上他最大的不幸,莫過於28歲那年的耳聾。先是耳朵日夜作響,繼而聽覺日益衰弱。他去野外散步,再也聽不見農夫的笛聲了。從此,他孤獨地過着聾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於和聾疾苦戰。 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給他安慰的只有音樂。他作曲時,常把一根細木棍咬在嘴裏,藉以感受鋼琴的振動,他用自己無法聽到的聲音,傾訴着自己對大自然的摯愛,對真理的追求,對未來的憧憬。他著名的《命運交響曲》就是在完全失去聽覺的狀態中創作的,是貝多芬最傑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題是反映人類和命運搏鬥,最終戰勝命運。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寫照。 這是第一樂章中連續出現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貝多芬說:“命運就是這樣敲門的。”他堅信“音樂可以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頑強地戰鬥,通過鬥爭去取得勝利 。”這種思想貫穿了貝多芬作品的始終。

1827年3月26日,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音樂巨人與世長辭,那時他才57歲。貝多芬一生是悲慘的,世界不曾給他歡樂, 他卻爲人類創造了歡樂。貝多芬身體是虛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