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北方重陽節的習俗(精品多篇)

北方重陽節的習俗(精品多篇)

.9重陽節活動方案 篇一

一、活動背景

鶴髮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這就是我們敬愛的老師們!一生平凡,一世奉獻。是他們,承載着我們的夢想;是他們,傳遞着愛心的希望。如今,他們老了,也正是我們爲他們奉獻的時候了。所以,我們xx大學學生會青年志願者服務部特別組織了慰問xx大學退休老教師活動。

二、活動時間:

待定

三、活動地點:

xx大學退休老教師公寓

四、活動目的

1、豐富充實退休老教師的生活;

2、深化學生關愛老年人的意識;

3、推動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

五、活動準備

1、負責人與退休老教師聯繫,確定好參加人數,瞭解相關情況;

2、做好前期宣傳工作,如:海報宣傳、網媒等;

3、事先確定志願者人數並分組對接老教師;

4、帶好相機、部旗等活動所需物品。

六、活動內容

1、幫老教師清理打掃房間;

2、與老教師交流、談心;(如與老師分享以前的經歷、聽取老師的經驗等)

3、跟老教師一起做一些小遊戲,如猜字謎、下棋等;

4、表達對老師們的感激之情;

5、活動結束後,與老師一起合影留戀。

七、活動須知

1、注意文明禮貌,時刻面帶微笑;

2、用心傾聽,不要冒然打斷老師的講話;

3、注意談吐和舉止文明;

4、積極聽取老師對活動的評價與看法;

5、活動過程中不要嬉戲打鬧。

民間歌謠詠重陽 篇二

人們都知道,八月十五吃月餅,但對於九月初九食重陽糕卻知之甚少。其實,傳統的重陽節也有屬於自己的特殊食物,即重陽糕。

據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其做法和用料並不統一,較爲隨意。韓先生是海口市府城的一家糕點鋪老闆兼糕點師,因家中排上老三,因此人們親切稱呼他“三叔”。“三叔”自十八歲從事糕點製作行業至今,已經有25年的歷史。“三叔”告訴記者,海南本土的重陽糕做法也有多種形式,比如海口一帶製作出來的重陽糕類似三明治構造,上下兩層是米粉,中間一層是配料。配料的搭配並不固定,根據個人口味任意添加。在儋州、白沙地區,重陽糕一般做成塊狀,用糉葉或者芭蕉葉包起來,此地區的重陽糕裏面的陷多爲以糖漿搭配五仁爲主。還有一種做法,依然是用植物的葉子包成球塊狀,但是使用的料不是米粉而是糯米,再混合本地產的一種豆類。海南的重陽糕以甜食爲主,口味清淡,寓意平淡的生活中蘊含着甜甜美美的幸福。

無論是北方方言還是海南本土方言,“高”和“糕”諧音,作爲傳統節日中的食品,在重陽之日品嚐糕點,最早是慶祝秋季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隨後,民間纔有了登高吃糕的意思,有步步高的吉祥意味。“三叔”告訴記者,在萬寧、瓊海一帶,鄉鄰之間,晚輩給年紀較大的長者贈送重陽糕,是一種表達尊老敬老的傳統習俗。當長輩收到晚輩贈送的重陽糕時,總會拿出早已準備的艾葉給子孫們,並囑咐他們這一天要用艾葉水來沐浴。老人們相信,重陽節這一天用艾葉水沐浴具有清除身體雜質的功能。現代醫學也證明,艾葉水不僅可以去痱子和內熱,還可以驅除蚊子防止蚊子叮咬。一直到今天,這種風俗習慣在海南東部地區山村都還保留着。

.9重陽節活動方案 篇三

一、活動主題:

參觀學校校園,共議學校發展

二、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x日,9:00——14::00

三、活動地點

學校一樓接待室

四、活動形式:

參觀共議聚餐返程安排

五、參加對象:

學校退休老教師、學校班子成員

六、活動過程

1、9:00活動簽到發放車費(鄭幫鬆)

2、9:10———9:20陳萍主任統一活動安排

3、組織參觀活動:(攝影、報道:張麗)

9:20—9:30參觀學校食堂,師生餐廳(陳國義、鄭幫鬆)

9:30———9:40參觀住宿生寢室(望豔紅、鄒娟)

9:40—10:20欣賞學生課間操出場、做操和退場(聶家斌)

10:20———10:40參觀各辦公室、教室及各功能室(望豔紅、陳萍、金瑾)

4、召開座談會(10:40—11:30)

(1)陳書記講話

(2)望校長講話

(3)聽取老教師對學校發展的建議

(4)張校長講話

(5)聶主席講話

5、聚餐(鑫馨美食城二樓)

6、返程事宜

“九九”重陽祭先人 篇四

家住儋州市光村鎮新富村的楊超才老人向記者介紹了過去臨高、儋州等地重陽節這天非常有趣的一項傳統習俗。舊時重陽節這天,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會在黎明前起牀,長輩們起火生竈,然後其他人手持一根稻草或者較細的樹枝點燃一端使其冒出星火,然後全家人會齊聲高喊“趕山貓”。一些上了年紀的長輩還懂得一些遺留下來類似咒語的東西,當其他人只是發出歡呼聲時,他們會小聲用方言“嘀咕”這些咒語。楊超才說,這些咒語很可能是祖輩們流傳下來,用於拜祭先人時一種特殊口語。

“西方土神、南方土神、北方土神、東方土神?”,楊超才還記得這些咒語的開頭幾句。除了是古人信奉神靈的一種表現外,現在的“趕山貓”習俗大多是人們以此來表達一種驅趕鬼神疾病,祈禱吉祥安康的用意。

1989年,我國正式把重陽節定爲老人節。古老的重陽演變至今,爲了尊重和順應九九重陽節這個“九九、久久、延年益壽”的民俗與吉祥觀念,人們“積極開展尊老敬老活動,大力提倡尊老敬老的社會風尚,爲老年人辦實事、好事。現在,重陽節已經發展成爲愛老、敬老的節日。

每個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關愛老人也同樣是關愛我們的將來。“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在這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季節,祝願所有的老年人健康快樂。

重陽節手抄報:重陽節北方習俗2016-09-26 19:50 | #2樓

河北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係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爲“追節”。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佔未來晴雨。重陽節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山東昌邑北部人家於重陽節吃辣蘿蔔湯,有諺語道:“喝了蘿蔔湯,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間稱重陽節爲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鄒平則在重陽祭祀范仲淹,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孃家過節,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

陝西西鄉縣重陽節,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士子以詩酒相賞。據說婦女此日以口採茱萸,可以治心疼。陝北過重陽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麪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纔回家。夜裏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

這幅重陽節手抄報,內容選擇非常豐富,特別是圖片的製作非常細緻,主題突出,非常值得借鑑。

【北方重陽節的民俗活動】重陽節傳統民俗活動介紹2016-09-26 14:36 | #3樓

重陽節是我國源遠流長的一個民俗文化豐富多彩的節日。重陽節的民俗活動主要有登高、賞菊、插茱萸、佩茱萸囊、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所以重陽節還有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

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由於重陽爲秋節,節後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人稱重陽節野遊活動爲辭青,與三月春遊踏青之說法相對應。

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的記載。明清時,北京地區登高頗盛,《燕京歲時記》雲:京師謂重陽爲九月九。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提壺攜楹,出都登高。故宮御花園裏也有登高之山。而近代的北京香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閣等等,也都是登高勝地。尤其是滕王閣,因唐代王勃於重陽節時在閣上寫出千古名文《滕王閣序》,更聞名天下。

關於登高習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源於古人對山神的崇拜,以爲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裏,要上山遊玩,躲避災禍。或許最初還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後來才逐漸轉化成爲一種娛樂活動了。另一種說法是,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閒。這時山野裏的野果、藥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和藥材。這種上山採集農民們把它叫做小秋收。

吃重陽糕

和登高相聯繫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爲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纔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現在重陽節吃糕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青睞,正是取其吉祥之意。

據史書記載,重陽節吃糕早在漢代《西京雜記》就有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食人長壽。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記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蓬餌就是最初的重陽糕。

九月正是桂花盛開之時,所以重陽糕又稱桂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爲隨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爲重陽糕。

飲菊花酒

菊花,是我國是長壽名花,又名延壽客。早在屈原筆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轉載於 在點 網)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晉代陶淵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頹齡之說。後來飲菊花酒逐漸成了民間的一種風俗習慣,尤其是在重陽時節,更要飲菊花酒。《荊楚歲時記》載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耳,飲菊花酒,令長壽。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指出,菊花具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瘻癉、治百病的功效。

釀製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據《西京雜記》載稱菊花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爲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時逢佳節,除登高插茱萸外,親友們三五相邀,同飲菊酒,共賞黃花,確實別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詩人們,賞菊飲酒,吟詩唱酬,給後世留下不少佳句。

佩茱萸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也叫越椒或艾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

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茱萸雅號辟邪翁,它是重陽節的重要標誌。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很盛行,人們認爲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

戴於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戴,稱爲茱萸囊,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重陽茱萸其實也和端午節的雄黃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於除蟲防蛀。因爲過了重陽節,就是十月小陽春,天氣有一段時間回暖;而在重陽以前的一段時間內,秋雨潮溼,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黴變,這時必須防蟲。但是在近代,佩茱萸的習俗逐漸稀見了。其變化的因由大概是,茱萸在早期民衆的生活中強調的是避邪消災,隨着文明的進步,人們對未來生活給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長生與延壽。所以延壽客(菊花)的地位最終蓋過了避邪翁(茱萸)。

重陽節手抄報2016-09-26 21:32 | #4樓

河北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係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爲“追節”。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佔未來晴雨。重陽節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山東昌邑北部人家於重陽節吃辣蘿蔔湯,有諺語道:“喝了蘿蔔湯,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間稱重陽節爲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鄒平則在重陽祭祀范仲淹,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孃家過節,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

陝西西鄉縣重陽節,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士子以詩酒相賞。據說婦女此日以口採茱萸,可以治心疼。陝北過重陽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麪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纔回家。夜裏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

這幅,內容選擇非常豐富,特別是圖片的製作非常 細緻,主題突出,非常值得借鑑。

登高 篇五

盤點海南各地重陽習俗: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文昌銅鼓嶺是重陽登高好去處。

即將到來的10月5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又稱“重九”,古代人將九定爲陽數,九月初九,九九相重,所以稱做重陽。在內地,重陽節有登高遊覽、飲酒賞菊、佩插茱萸、蒸吃重陽糕等傳統習俗。那麼,海南的重陽節又有着什麼樣的風俗習慣呢?這幾天,記者通過走訪民間老人,從各地挖到不少有意思的傳統風俗和節日趣聞。

.9重陽節活動方案 篇六

一、活動主題: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二、指導思想:

今年10月26日(農曆九月初九)是第xx個敬老節。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爲我國的社會問題。如何讓這些曾經爲學校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做出貢獻的離退休教師,在黃昏暮年得到溫暖,受到關愛;如何讓他們的子孫,更加的愛戴,尊敬,關愛老人們。我校抓住敬老節的教育契機,認真做好20xx年敬老節離退休教師聯誼活動,從而讓全體離退休教師過上一個和諧、吉祥、平安、快樂的敬老節。

三、活動安排:

(一)活動時間:20xx年10月25日上午7:00—11:30

(二)活動地點:陵珥中心國小報告廳

(三)活動內容:

1、組織離退休教師參觀考察界牌新農村建設、埤城鎮長興村和開發區;

2、中心校領導彙報工作;

3、給80歲老同志祝壽(xxxx)。

4、午餐。

四、活動準備:

1、會場佈置(會標準備、會場準備、音響準備、攝影攝像準備等)由辦公室xx主任負責,xx主任協助;

2、會場茶水、當天伙食安排、慰問物品購買等由總務處xx負責,xx主任協助;會場服務人員由教導處xx主任負責安排。

3、當天車輛安排由xx校長負責聯繫(車輛具體安排表見後)。

4、對外宣傳、電子屏宣傳由xx、xx主任負責。

五、未盡事宜,另行商定。

.9重陽節活動方案 篇七

重陽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敬老節日,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爲了進一步深入貫徹黨和政府老齡工作的方針政策,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讓廣大老年人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宣傳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和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對策措施;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優良傳統,增強全社會的老齡意識和敬老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爲老年人辦實事、做好事、獻愛心,讓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生活。爲此特舉行xx國小“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退休教職工座談會,活動方案如下。

一、成立活動領導小組

工會、少先隊、教務處、總務處

二、活動時間及活動地點

1、20xx年10月xx日上午9:00—12:00。

2、學校四樓會議室

三、參加對象

1、xx國小所有退休教職工38人。

2、學校校委會成員9人。

四、活動內容及安排

1、接待。

2、大會交流(主持人講話、校長致辭、退休教師代表發言、自由座談)

3、校園參觀。

4、發放慰問品。

5、就餐。

五、活動準備

1、氛圍營造、標語製作、會場佈置由辦公負責人xxx和工會委員xxx負責。

2、工會委員xxx負責通知各退休教師並作好到會人數的統計。

3、xx負責慰問品的購置及生活安排,根據到會人數安排席桌數。

4、xxx負責座談會所需物品(水果等)的`採購工作。

5、攝影和信息報道工作由辦公完成。

六、活動安全

退休教師往來安全由本人自身負責。

七、活動紀律

整個活動由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安排。

歸寧父母 篇八

海南民間歌謠起源於海南島祖祖輩輩先民的日常生活中,這些歌謠內容涉及民間生活的各個領域,其中不乏一些傳統節日的歌曲。作爲中華民族歷來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海南民間歌謠中有不少記錄了先民們在重陽節這天活動的情景。民歌是一種蘊含着濃郁鄉土氣息的民間藝術形式,散落在海南民間各地的歌謠則極具地方特色。這些植根於海南民間的文化瑰寶,有着悠久而厚重的`地域文化背景。

據考證,在海南東部文昌、瓊海一帶的民間,流傳着一曲名爲《重陽節登銅鼓嶺歌》的民間歌謠,此歌謠用海南方言描述了遊人登文昌銅鼓嶺時的所見所聞,人們可以在悠揚的曲目中感受到自然景觀和遊人情感情景交融的境界。

家住文昌市文城鎮清羣村的李氏今年已經86歲高壽,村子裏的人都親切稱呼她“姑婆”。“姑婆”告訴記者,她年輕時候很喜歡唱歌,許多本地民間歌謠她都有唱過。關於重陽節的歌謠,除了較爲流行的《重陽節登銅鼓嶺歌》外,“姑婆”至今還對一曲名爲《龍顏歡四時風景歌》尚有殘存的記憶,而這一首歌謠就有唱到“重陽到,採摘茱萸登高山”的詞句。“八月完到九月天,九九重陽登高天;桓景避災傳後世,孟嘉落帽在山圮。”除了“姑婆”介紹的這兩首民謠之外,記者還從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中瞭解到另一首海南民間歌謠《十二月歌》的存在。該歌謠中所唱“孟嘉落帽”的典故,據說與重陽登高望遠的習俗密切相關。“孟嘉落帽”這個典故,源於重陽佳節的桓溫大宴。主人公就是田園詩人陶淵明的外祖父孟嘉。後來,人們就以“孟嘉落帽”形容才子名士,風度瀟灑,才思敏捷。海南土歌《十二月歌》中所唱“桓景避災傳後世”,講的就是重陽節登高避禍的傳說。儘管傳說不一定是事實,但先民卻逐漸形成了在重陽節這天登高遠眺的習俗,並代代流傳至今。

姑婆還向記者介紹,她小的時候,每到農曆九月初八那晚,父母就帶着子女們來到文昌的銅鼓嶺山腳下。從凌晨四五點開始,全家人一起爬山,趁日出之前登上山頂。觀日出,聽濤聲,爲美好的生活祈福迎祥。“每逢重陽,到銅鼓嶺登山的遊人就特別多,總有走散的家人,在登山時你呼我喊,甚至有不少年輕男女高歌一曲,一路上叫嚷聲不絕於耳,十分熱鬧。”姑婆如是說。

至今,許多文昌本地人都還保留着重陽節登山的習俗,並且這一習俗還吸引許多外來遊客在臨近重陽節這一期間,去感受攀登銅鼓嶺的樂趣。倘若遊人有幸,途中遇到當地一些古來稀的老人,可以向他們領略一下這些在今天只存在史料中的古老歌謠。

重陽節的習俗 篇九

老北京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重陽”也叫“重九”,《易經》中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兩九相重,古人認爲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據文獻記載,早在戰國時期,重陽節時民間就有登高、飲菊花酒的風俗,作爲節日,則是到了西漢時期。

老北京人在重陽節時,常常用登高、佩戴茱萸、賞菊、飲菊花酒、吃花糕、食烤肉、涮羊肉、吟詩作賦等方式來慶祝,以祈求平安健康,而這些風俗,也一直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