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四月份中國傳統文化講話稿

四月份中國傳統文化講話稿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四月份中國傳統文化講話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月份中國傳統文化講話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續到今天,處處展現出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版畫、雕塑、木刻、染織、虎頭鞋、麥草畫、烙畫、唐三彩、麪人;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評書、皮影、國畫、刺繡、風箏、園林建築、服裝飾品、;還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春節貼春聯、元宵鬧花燈、端午賽龍舟、中秋吃月餅、傣族的“潑水節”。在我國有好多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其中最爲隆重的是春節和中秋節了,最有紀念意義的是端午節。春節,這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都過春節,不管離開家多遠,不管走到那裏,春節這一天都要趕回媽媽身邊。爲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早早地打掃家、貼窗花、買年貨、貼對聯、放鞭炮、穿新衣、吃餃子、辭舊迎新、爲新的一年鍵健康康,一帆風順。

中秋節,是個團圓節。人們經過春種、夏播後,到了秋收。這個季節,秋高氣爽、五穀豐登、瓜果飄香、人們勞作了一年,豐收在望。所以家家戶戶做月餅、吃月餅、賞月餅、象徵着一年團團圓圓。

另外,端午節是爲紀念一位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詩人屈原不滿當時政府被貶到楚江一帶,詩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而死。當地人民爲紀念他,在每年的這一天,包糉字、吃糉子,還有的地方舉行賽龍舟的活動。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國豐富多采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的東西是祖國的瑰寶,是需要我們代代相傳,一直傳承下去。

四月份中國傳統文化講話稿2

在我國衆多的傳統節日中,春節是一個最喜氣洋洋的節日。那個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掛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春節,家家張燈結綵,個個歡天喜地,尤其是我們孩子,更是歡呼雀躍,興高采烈,心裏想,還能有什麼節比過春節更快樂的呢?

春節期間,只見每家每戶門兩旁貼着紅豔豔的對聯,門正中間倒貼着一個大大的“福”字,一開始我不明白,好好一個福字,幹嘛要倒貼呢,後來聽媽媽的解釋和指教,才大概明白這層含義,意思“福到福到”暗示福已到達你家,來年會更吉祥,更平安。除了對聯和福字外,各家陽臺上還掛起大紅燈籠,左一盞,右一盞,剛好拼成一對,有的還在燈籠裏插上一根蠟燭,閃出一陣陣光芒。

我家也不例外,在春節前,爸爸媽媽還有我都在迎接春節的到來。媽媽去買了許多年糕、湯圓、零食,水果等食物,爸爸則去買了許多的煙花爆竹,準備去家門口放煙花,我的任務最輕,只要去附近的小店裏,買幾張對聯,再買幾張“福”字和中國結,就大功告成了。那幾天,我們都在等待着期盼着春節的來臨。

在過春節這幾天裏,到處有着新年的氣氛和熱鬧的景象,打鞭炮,走親訪友,聚餐,大家有說有笑,談天說地,熱鬧非凡。我們孩子穿着新衣服,蹦蹦跳跳,串來串去,口袋裏還有長輩們給的一包包壓歲錢,可開心啦!

總之,春節是我國非常古老的傳統節日,值得我們去慶祝,值得我們去發揚光大。

四月份中國傳統文化講話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中國傳統。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我最喜歡川劇中的變臉。變臉藝術以其獨特的、奇幻的魔力,就像地心引力一樣,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20--年春節,一吃過晚飯,我就興沖沖的打開電視。我爲什麼這麼激動呢,你們不知道吧。因爲爸爸告訴我,今天的電視節目中有我最喜歡的變臉。

表演變臉的人一上臺,臺下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變臉人肩披黑色的斗篷,身穿彩色的衣裳,腳套長靴。一臉的油彩,像面具一樣。變臉開始了。只見變臉人拿黑色的斗篷臉前面迅速一晃,瞬間,他就由藍色的`竇爾敦變成了黑色的猛張飛;緊接着,他伸開五指,臉上一摸,這黑張飛又變成了紅臉的關公,威風凜凜。接下來,他一聲大吼,一個鯉魚打挺,又變成了白臉的曹操。然後,變臉人一個猛踢右腳,他的臉又變成了一張五彩的臉,再一猛踢左腳變成了一張沒有油彩的臉,再一猛踢右腳又變回了那張五彩的臉。臺上精彩紛呈,臺下喝彩聲、鼓掌聲經久不息,電視外的我也連連拍手叫好。

川劇變臉真是太神奇了。我相信你看了也一定會喜歡的。如果你想看變臉,就一定不要錯過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喲!

四月份中國傳統文化講話稿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京劇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劇,通稱黃皮戲。清乾隆五十年起,相續進入北京演出,同時吸收了漢調,秦腔,崑曲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融化,演變成一種新的聲腔,更爲悅耳動聽,稱爲“京調”。現在我們稱爲京劇。

京劇的角色根據男女老少,俊醜正邪,分爲生,旦,淨,醜四大行當。角色行當的表演各有不同的程式動作,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各有不同的特點,富有舞蹈性和高超的技巧。

京劇的服飾有它獨立風格,色彩豔麗,描龍秀鳳,五顏六色,質量考究,在舞臺上大顯身手。

京劇是以完整的故事情節,悅耳動聽的聲腔,色彩豔麗的服飾,更用高超的表演藝術吸引了古今中外廣大觀衆,讓人們享受到了中國戲曲的魅力,也使人們從故事情節中辨別真善美和假惡醜,勸人爲善受到教育。

京劇是中國戲曲的魂寶,祝願它繼續發揚光大,更好地爲人民服務。

四月份中國傳統文化講話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2)班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統文化都去哪了》

最近一首《小蘋果》在網絡上爆火起來,被奉爲神曲,大街小巷都充斥着這個旋律,倍受廣場舞大媽們的青睞。可是大家仔細地聽就會發現,這首歌不僅歌詞簡單、旋律也很平淡,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喜歡呢?我必須很遺憾地說:“是因爲當今多元的文化潮流淹沒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堅守。”

曾幾何時,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華夏文化如皇冠上的鑽石,在世界文化中熠熠生輝。無論是春秋戰國的諸子哲學,還是漢魏名家的傳經事業;無論是韓柳歐蘇的道德文章,還是陳朱陸王的心性義理;無論是詩人屈原的憂患獨嘆,還是樵夫慧能的頓悟衆生;無論是從甲骨文、隸書、篆書、楷書到草書;還是從唐詩、宋詞、元曲到明清時期的小說。無一不洋溢着真善美的鄉土芬芳、平民情懷和人倫大愛,無一不體現出一種對平凡事物的尊敬、對社會國家的情懷、對蒼生萬有的期待。激盪交融、相互輝耀,造就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

可是到了現代,這麼燦爛的文化卻在我們手中一點一點模糊、埋沒,不能不說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我們的近鄰——韓國,一個深受中華文化薰陶的小國,卻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做得很好。從“端午祭”申遺到“漢字之爭”,從“中醫之爭”再到近期的“風水之爭”,文化摩擦在中韓坊間蹭出不少火花,而結果是,絕大部分中國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被韓國成功申遺,當我們很多人都在責怪韓國人的剽竊行爲時,是否能理性地看待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韓國正在大規模的搶佔中國文化,而我們還在風風火火地聽着韓歌追着韓劇穿着韓服。看到這,或許我們就不會奇怪韓國的申遺成功了。

時代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捷,而那些平易近人、博大久遠的中國文化卻漸漸地被我們有意無意的淡忘。對西方經驗的學習,對傳統意識的批判,意氣風發的營造了我們的時代感覺與世界精神,它同時也疾風迅雨般地衝刷着中國倍受誤解的傳統文明,削弱了我們的傳統文化認同和歷史根源,電視、電影和一般大衆媒體的普遍流通更是造就了一個官能文化當道、社會價值浮動的生活形態。

不要怪韓國搶佔我們的傳統文化,那是因爲我們自己把文化弄丟了。相反,我們應該學習韓國重視傳統文化,積極弘揚傳統文化的態度。我並不是反對像“小蘋果”一樣的快餐文化,只是在吸收這些文化時,要注意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像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中寫到的: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讓更多的國人重視傳統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別人的東西,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還會離我們漸行漸遠嗎?

我們需要稍稍停下腳步,帶着那些應該永遠被傳承的文化,並不斷地爲之注入新鮮的血液。也許,若干年後,我們有同學會走入這一偉大的文化殿堂,與先聖先賢並肩論道,絃歌不輟,永世長青的開啓着、溫暖着、建設着未來無數個世代的中國人心靈。

讓那些帶着濃厚的民族情結的傳統文化走向更遠的未來,走向世界。

歷史在期待着。

標籤:講話稿 四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