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鴉片戰爭的歷史事件介紹精品多篇

鴉片戰爭的歷史事件介紹精品多篇

中國近代史綱要之鴉片戰爭2300字論文:《鴉片戰爭與中國近代化的關係》 篇一

[摘 要] 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它使中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鴉片戰爭前中國是一個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以大炮轟開了中國閉關、落後的大門,改變了中國社會的運動方向,它是中國近代化的起點。同時,它既對中國近代化起到促進作用,也對中國近代化起到抑制作用。

[關鍵詞] 鴉片戰爭;近代化;關係

在中國,近代化也就是工業化和與工業化相伴隨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就是實現社會的轉型,即從中世紀社會轉化爲近代社會。近代中國百餘年的歷史發展,外國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反抗,無數仁人志士尋求着強國之夢。中國的近代化,也隨着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帝反封建中誕生了。

兩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的統治危機進一步加深了,清朝統治階級中的某些有識之士,試圖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起,以奕訴、曾國藩等人爲代表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他們引進了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培養了適應近代社會需要的人才,在客觀上爲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爲中國的近代化開闢了道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社會結構的轉變

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社會結構是封建等級結構,鴉片戰爭以後,封建等級結構發生了動搖。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皇帝,在名義上權力如前,實際上大不如前。政令難以完全貫徹,八國聯軍侵華,皇太后和皇帝逃難。反侵略戰爭的失敗,讓武官失去了社會地位,文官在洋人面前也唯唯諾諾,使廣大民衆對官員失去了信任。這時下層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百姓開始追求平等、自由和人道。如浙江的“墮民”、“丐戶”在雍正年間被允許開豁除籍,但多數人沒有能夠實現,光緒末年他們再興抗爭,得到平民的支持。

隨着近代產業和近代商品經濟的出現,產生近代的階級――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資產階級主要由三種人員構成,一是從買辦轉化來,即買辦中的一部分人,有了自己的資本,開設近代企業;二是由傳統商人和官紳、地主轉化而來,經營的是近代企業,還有一些華僑加入這個隊伍;三是洋務運動中,政府經辦企業,一部分主事的官僚成爲資產者,在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的企業裏,有着一些原來買辦出身的人蔘與進來。中國的工人階級在一定意義上說,比資產階級產生的還早一些,因爲外國在華開辦企業,使用一些中國僱員,所以近代的碼頭工人、海員、船舶修造工最先出現,及至中國有了近代民族工商企業,一批產業工人誕生。

二、鴉片戰爭開啓了中國的近代化

鴉片戰爭後至19世紀末,中國近代化的基本情況是:第一,在經濟上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體制,已開始解體,中國經濟已基本納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第二,在政治上清王朝統治危機重重,使得統治階級不得不向近代化傾斜,推行洋務運動,實施“同光新政”等等;第三,在思想文化上西方資本主義的近代科學技術及社會文化的書籍,逐步輸入。北京同文館先後譯成《萬國公法》、《格物入門》、《化學指南》等西書26種,對西方思想文化的傳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化的作用

鴉片戰爭,是英國爲了毒害中國人民、阻止中國禁菸而發動的一次侵略戰爭。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具有兩面性,既有促進作用,也有抑制作用。

(一)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化的促進作用是:1.迫使中國人睜眼看世界,承認自己落後,逐步消除“上國天朝”、“惟我獨尊”、“夜郎自大”等虛驕之氣,引進近代化生產技術和社會制度,把自己變爲資產者;2.輸入機器和近代生產技術,在中國封建自然經濟的基礎上,開辦了幾百個近代大機器工礦和交通企業,大大促進了中國近代化的過程;3.外國在華近代企業的示範作用。外國企業在使用機器、培養技術工人、以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對後起的洋務企業和民營企業都直接和間接地起着示範作用;4.培養近代技術人才。以英國爲首的西方資本帝國主義,通過在華企業僱用中國職工,受中國聘用的技術人員,接受中國留學生等各種渠道,爲中國培養了大批近代人才。

(二)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化的抑制作用:1.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攫取特權。中華民族企業發展受到嚴重的限制,其處境十分困難;2.在鐵路運輸方面,據資料顯示1896年至1914年之間,西方國家所投入的資本總額超過2.92億美元。在1萬多公里鐵路的修築中,有超過90%的資本爲西方資本;3.在金融市場方面,鴉片戰爭以後英國匯豐銀行長期壟斷我國的金融市場,致使我國的民族金融市場發育緩慢。鴉片戰爭使西方國家控制我國的經濟命脈,嚴重阻礙我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總之,鴉片戰爭後,世界在走向中國,中國開始融入世界,中國開始從傳統的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邁進,這應該說是歷史的巨大進步。近代化也正是從這種意義來講的。近代化的過程其實就是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近代中國的先進分子追求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體制的歷程,這一過程與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過程相互伴隨,相互促進,有力地推動了近代中國的歷史進步和社會發展。由於近代中國特殊的社會環境,中國近代化的起步呈現出明顯的層層推進,急速深入的邏輯發展特徵。近代中國各種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腳步急促而悲壯,一刻也未曾停留。

參考文獻:

[1]陳衛文。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化的影響[J]。大衆文藝,2009,(20)。

[2]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潘志鴻。淺談鴉片戰爭與中國近代化[J]。網絡財富,2010,(13)。

[4]王顯非。探討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化的雙重作用[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4)。

鴉片戰爭的簡介 篇二

1840年鴉片戰爭開啓了我國近代史的開端,這場戰爭對我國近代歷史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在英國,1840年鴉片戰爭通常被稱爲“通商戰爭”或“第一次英中戰爭”,在英國的近代史上,鴉片戰爭使他們向海外進行殖民統治所進行的最大的一場侵略戰爭,也是所獲利益最大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極大地刺激了英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緩解了英國國內的經濟危機,但卻給近代中國帶來了空前的災難,使得西方列強紛紛加入到侵略中國的隊伍中來,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民族危機。

1840年鴉片戰爭使得中華國門打開,商品貿易首先在沿海地區那些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發展,工商業取得了日新月異的進展,逐步取代了原來手工業作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結構遭到了破壞,資本主義萌芽在中國逐漸產生。隨着資本主義經濟涌入國內的還有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自然科學對國人愚昧的頭腦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衝擊。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也開始開始融入清王朝的上層社會。民主平等等現代的思想理念也逐漸在民衆中廣泛傳播開來,爲後來康有爲的維新變法和孫中山的辛亥革命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這場戰爭最終以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爲結束標誌,他們的軟弱無能開啓了日後一系列的屈辱,使國內四萬萬同胞陷入了苦難的深淵。這也使西方列強看清了統治者的本質,敢於在日後對中國發動規模更大的侵略戰爭。

次鴉片戰爭的基本詳情 篇三

英軍首次北上

1840年6月,英軍艦隊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第一次鴉片戰爭宣告開始。該艦隊有戰艦16艘,蒸汽軍艦4艘,運輸艦船28艘。戰爭爆發後,英國從本土又不斷增援。1840年7月英軍攻佔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作爲前進據點。此時,中國沿海地區,除廣東在林則徐督飭下稍作戰備外,其餘均防備鬆弛。8月,英艦以驚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抵達天津大沽口外,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國書,令琦善轉告英人,允許通商和懲辦林則徐,以此求得英艦撤至廣州,並派琦善南下廣州談判;同時,英方也以疾疫流行,秋冬將臨,同意南下廣東進行談判。

10月,林則徐、鄧廷楨被革職。12月,琦善通過私人翻譯鮑鵬與義律談判,拖延時間。英軍南下後,清廷下令沿海各省督撫籌防海口。後義律失去耐心,決定戰後再商。1841年1月7日,英軍突然發起虎門之戰。道光帝聞訊下令對英宣戰,雖然部隊英勇抵抗,但終不敵英軍,虎門炮臺失陷。5月24日,英軍對廣州發起進攻,廣州附近要地全失,奕山等豎起白旗求和,簽訂《廣州和約》,英國不但不率部撤離了廣州,還勒索廣州商家向英軍支付了600萬銀元的贖城費。

英軍再次北上

英國政府對義律在廣州所獲侵略權益尚嫌太少,乃改派璞鼎查爲全權代表來華,擴大侵略。1841年8月27日,英軍再次北上,攻陷鼓浪嶼、廈門、定海、鎮海(今寧波)及乍浦(浙江平湖)。1841年9月30日至次年3月11日,英軍分遣艦隊還多次對臺灣進行侵犯。由於守軍準備充分,戰術巧妙,取得了整個戰爭中罕見的勝利,僅俘獲英軍就有182人。

1842年5月,英軍放棄寧波,集中兵力北犯。6月16日發起吳淞之戰,江南提督陳化成戰死。此後,英援軍相繼到達長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會,以艦船73艘、陸軍1.2萬人,溯長江上犯,準備切斷中國內陸交通大動脈運河。7月21日,英陸軍6900餘衆,發起鎮江之戰,遭頑強抗擊,被擊斃擊傷169人後攻陷鎮江。8月4日,英艦進逼南京下關江面。在英軍堅船利炮的威懾之下,清朝欽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和兩江總督牛鑑,妥協退讓,委曲求全,被迫在靜海寺、上江考棚等處與英軍議和。並於8月29日,雙方簽訂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條約》,至此宣告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

鴉片戰爭中英實力比較 篇四

19世紀中葉,英國巳成爲一個工業發達、科學昌盛的資本主義強國。它的幅員雖只及中國的三十六分之一,人口僅及中國的十六分之一,但它的殖民地附屬國遍及世界各大洲,擁有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當時的中國則是一個沒落的封建帝國,沒有工業,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然經濟佔據統治地位,在封建主義桎梏下,長期停滯不前。滿漢地主貴族統治着中國,政治反動腐敗,對外閉關自守,科學文化遭到窒息,國勢與英國相比。整整落後了一個歷史時代。不過,鴉片戰爭並不是英國傾其全力進行的以征服中國爲目標的—場全面戰爭,而僅僅派出了萬餘侵略軍,以迫使清王朝屈服爲目的的有限的局部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中國是被侵略者,正義完全在中國一邊,清王朝抵抗外國侵略,能夠激發起官兵的敵心,並取得各階層人民的支持。而英軍則出師不義,遭到本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的反對。清軍在本土作戰,可以依託預先設置的國防工事,地形熟悉,補給方便;而英軍遠離本土,交通阻隔,指揮不便,補給困難,人地生疏,水土不服。清王朝只要能正確地認識和估量敵情,充分利用和發揮自身的有利條件,克服不利因素,英國侵略者是完全可以被戰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