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新版高一地理知識點及複習提綱(多篇)

新版高一地理知識點及複習提綱(多篇)

高一地理複習提綱 篇一

【一】

1人口遷移:(1)必須改變定居地(2)改變定居地須持取一段較長時間(3)必須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線2人口流動:短期離開定居地後又返回的現象(人口遷移是人口流動的一種形式)3分類(1)按人口遷移空間範圍的不同劃分:國際遷移和國內遷移(省際遷移和縣際遷移(2)按人口遷移方向的不同來劃分:農村到農村,農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農村

4引起人口遷移的因素(推力/排斥力與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自然生態環境因素(氣候,土地,水源,地形,資源,植被,礦產等)1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的地域差異2環境惡化和自然災害的影響

二經濟因素1地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2經濟佈局3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三政治因素1戰爭2政策(經濟政策,人口政策如接納移民)

四社會文化因素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家庭和婚姻是影響青年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

5我國當代人口遷移20世紀80年代以前人口意願性遷移較少20世紀50——70年代的人口遷移均以行政調動爲主20世紀80年代以來自發性人口遷移較多(城鄉地區間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人口大量流動的根本原因)6人口遷移的影響P16

7世界人口的遷出國與遷入國各有什麼特徵P21

第四節地域文化與人口

1婚俗中包含着許多影響出生率的內容,如初婚年齡的大小、混贏得俄穩定程度2宗教對人口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鼓勵生育)

3中國文化對人口發展的影響:一是從早婚早育(爲了增加勞動力)到晚婚晚育

二是從多子多育到少生優生三是從“學而優則仕”到“全民皆商”四是從安土重遷到四海爲家

【二】

1產業活動所具有的區位特徵與產業部門的科技發展水平密切相關

2與自然環境的聯繫最爲密切:農業(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和礦業(石油在地質歷史時期生成)其開採活動受石油礦藏狀況和運輸條件的限制。

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較少的是工業生產(由於需降低省成本,勞動密集型產業都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與地理環境條件關係不大的是商業和服務業(主要面向消費人羣)3P52

4生產協作類型:某種產品生產過程中多道工序之間的聯繫(布匹的生產)相對獨立的零部件廠的生產聯繫(汽車生產)

5工業聯繫——工業集聚——工業地域:類型一:自發和規劃建設類型二:傳統(礦產)資源新興(硅谷,中關村)技術和資金——規模效益

6商貿聯繫:區際貿易(更密切,自然資源,資本,技術,產品,勞動力,信息,市場)國際貿易(存在關稅,貨幣匯率,制度差異,貿易壁壘等)7現代物流業:產生原因:滿足區際間物資源流動的需要作用P55

8科技與信息加強的意義: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與經濟效益,增強發展後勁。9技術的擴散類型:近鄰擴散、等級擴散、位移擴散。10我國紡織業的“產業集羣現象”原因P58

第二節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地域類型

1農業區位因素一自然因素P60

1光照:影響因素(緯度、海拔、氣候)——年輻射量;對農業的影響(農作物的地域分佈)

2熱量:活動積溫(指標):對農業的影響(產量、種類、耕作制度、栽培方法)3土地:接近水源、城郊土地(城郊農業,高效農業)、土地類型、土地肥力4地形;坡度與高度

第4/5頁

5水源

二技術經濟因素P611勞動力

2技術裝備和生產技術(良種培育、耕作技術、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蟲害防治等)——提高勞動生產率

3種植方式:單作、間作、套作、混作、連作等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兩年三熟、一年兩熟、三年五熟、一年三熟等——落實作物佈局的具體形式三社會經濟因素

1市場:影響產品價格,農業類型與規模

2交通運輸:條件改善和保鮮冷藏技術的改善(影響園藝業、乳畜業、商品農業)3農產品消費狀況4政府政策

2綠色農業:特徵(無污染、無公害)和核心(綠色)及根本途徑(更新傳統觀念、依靠技術進步、降低生產成本、注重生態經營)3農業專業化與綜合發展是相互促進的。

4幾種常見的農業地域類型:熱帶種植業農業、地中海式農業、混合型農業和商品化農業P63-64

5集約型農業:勞動集約化、資金集約化(生產資料投入爲主)、技術集約化6亞洲水稻的種植特點P65

7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的小麥種植和牧羊業(混合型)

8水稻種植業主要分佈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降水豐富的地區,非洲的埃及和尼日利亞、南歐的部分地區、美國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和南美洲北部。

9我國的水田(平地水田、梯田水田)和旱地(平地旱地、坡地旱地)P66

高一地理複習提綱:城市與城市化 篇二

第一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一、城市形態(課本P18圖2.1)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

1、利用類型:商業用地、工業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機關用地、休憩及綠化用地、交通用地、農業用地等。2.常見功能區:功能區之間沒有明確界限,某一種功能區以某種土地利用方式爲主(課本P19~21)

三、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與變化

1、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典型模式(參看課本P22圖2.7)

第二節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級(課本P25~26)

二、德國南部城市等級體系的啓示(課本P28~29圖2.13,2.15)1.等級較高的城市數目較少,城市相距較遠。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範圍是層層嵌套的。

3、城市服務範圍六邊形嵌套模式可以用來指導區域規劃、城市建設和商業網點的佈局。

第三節城市化

一、什麼是城市化(課本P31~32圖2.17,2.18)

二、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1、城市化的發展階段和特點(課本P33圖2.20)

2、逆城市化

3、世界城市化的地區差異(課本P32圖2.19)三、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本P36~37圖2.25)

2、城市環境問題(課本P37圖2.26)

3、改善城市環境的措施(課本P38)

⑴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城市污染。⑵使城市景觀與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

高一地理知識點重要整理 篇三

洋流分類

1、按成因:

風海流:形成動力爲大氣運動,規模很大。例如:西風漂流、信風帶內的洋流。

密度流:由密度差異引起,多出現在封閉海域與外洋之間。例如:地中海與大西洋之間、紅海與印度洋之間。

補償流:分爲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兩岸。例如:赤道逆流、祕魯寒流。

2、按性質:

暖流: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多由低緯流向高緯或爲下降流。典型的。有:日本暖流、墨西哥灣暖流。

寒流:從水溫低的海區流向水溫高的海區,多由高緯流向低緯或爲上升流。典型的有:千島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3、按地理位置:

赤道流:分佈於赤道附近海區。例如: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

大洋流:分佈於大洋中心,這種洋流類型較多。

極地流:分佈於極地海域。例如:南極繞極流。

沿岸流:分佈於沿海海域,受陸地影響大。例如:我國的沿岸流。

影響洋流分佈的因素:

盛行風是海洋水體運動的主要動力,海水在盛行風的吹拂下,形成規模很大的洋流,因此洋流的流向和分佈與地面風帶模式及其分佈有着密切關係。

除了盛行風以外,還有海陸分佈、地轉偏向力等因素,它們共同,形成了實際的大洋洋流分佈。

高一地理複習提綱: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篇四

第一節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一、主要的工業區位因素

2、不同類型工業部門的區位選擇原則(課本P58圖4.2)

二、工業區位選擇(課本P59~60)1.工業區位因素及其作用的變化

2、案例分析——鋼鐵工業區位變化(課本P60圖4.5)

3、社會、環境需求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課本P61圖4.6)

一、工業集聚與工業地域(課本P62~63)1.工業聯繫

⑴生產工序上的聯繫——工廠之間存在產品與原料的聯繫⑵空間利用上的聯繫——共同利用基礎設施或廉價勞動力

3、工業地域

⑵工業地域按形成分類

⑶工業地域按性質分類

業地域形成原因:工業集聚

二、工業分散和工業地域聯繫(課本P63~64)

1、工業分散

2、工業地域聯繫

一、傳統工業區1.概述(課本P65)

2、魯爾區(課本P65~67圖4.9、4.12、4.13、)

⑴區位優勢:①豐富的煤炭資源;②離鐵礦區較近(法國洛林鐵礦);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陸交通;⑤廣闊的市場。2.衰落原因:

①生產侷限於傳統工業;②煤炭在世界能源費消構成中的比重下降(原因:石油、天然氣的廣泛應用;新技術鍊鋼的耗煤量減少);③鋼鐵市場競爭激烈及其替代品的廣泛應用;④重化工業集聚帶來的環境污染、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等問題;⑤新技術革命的衝擊。

4、遼中南工業區與魯爾區發展條件的對比(課本P67~68圖4.14)二、新興工業區1.概述(課本P68)

2、意大利新興工業區(課本P69圖4.15、4.16)

3、美國“硅谷”(課本P71~72圖4.19)

第一節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

一、主要交通運輸方式

1、主要運輸方式及特點(課本P78表5.1)

2、運輸發展趨勢:高速化、大型化、專業化。二、交通運輸佈局

1、交通運輸網(課本P79~80圖5.3)

2、影響交通佈局的因素:經濟、社會、技術、自然

3、南昆鐵路的建設(課本P80~81圖5.4)

第二節交通運輸佈局變化的影響

1、對聚落形態的影響(課本P82圖5.5、5.6)

2、對商業網點分佈點的影響(課本P83~84圖5.8、5.9)3.集鎮是在交通要道上發展起來的,交通線路的改變會引起集鎮的繁榮或衰落。如陝西勉縣的長林鎮。

高一地理複習提綱:行星地球 篇五

第一節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體是宇宙間物質存在的形式,如恆星、行星、衛星、星雲、流星、彗星。2.天體系統: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課本P4圖1.4)

1、太陽系八大行星由近及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八大行星分類(課本P5圖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課本P6)一、爲地球提供能量

1、太陽大氣的成分主要是氫和氦;太陽輻射能量來源是核聚變反應。2.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課本P8圖1.7)

⑴提供光熱資源;⑵維持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⑶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後積累下來的太陽能;⑷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太陽竈、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站的主要能量來源

二、太陽活動影響地球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課本P11)

⑴世界許多地區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和黑子變化週期有一定的相關性(課本P11活動);

⑵造成無線電短波通訊衰減或中斷;⑶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⑷兩極地區產生極光;⑸地球上水旱災害、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與太陽活動有關。

第三節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

二、太陽直射點移動

1、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如圖示

2、地球公轉過程中兩分兩至點的判斷

依據:看日地球心連線和赤道的位置關係——連線在赤道以北說明太陽直射23°26′N,則地球處於公轉軌道

上的夏至點;連線在赤道以南說明太陽直射23°26′S,則地球處於公轉軌道上的冬至點簡便方法:看地軸——地球逆時針公轉時,地軸左偏左冬,地軸右偏右冬。如下圖

3、地球公轉過程中速度變化的判斷

依據:1月初,地球運行至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運行至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

二、晝夜交替和時差

㈠晝夜交替

1、⑴晝夜現象產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發光;⑵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轉。

2、晨昏線的判讀:在晨昏線上任找一點,自西向東越過該線進入晝半球,說明該線是晨線,反之是昏線。3.晨昏線與赤道的關係: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

4、晨昏線與太陽光線的關係: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線上太陽高度爲0度。5.晨昏線與地軸的夾角變化範圍:0°~23°26′

6、太陽高度的分佈:晝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線上=0°。7.晝夜交替的週期:一個太陽日=24小時

㈡地方時的計算1.地方時計算原理:

①地方時東早西晚(同爲東經,經度越大越偏東;同爲西經,經度越小越偏東;一東一西,東經偏東時間早)②同一條經線上地方時相同

③經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既1°=4分鐘)2.地方時計算方法:

某地地方時=已知地方時±4分鐘?兩地經度差

說明:①式中加減號的選用條件:東加西減——所求地在已知地的東邊用加號,在已知地的西邊用減號。②經度差的計算:同減異加——兩地同爲東經或同爲西經相減;一爲東經一爲西經相加。③計算步驟:確定兩地經度差;換算兩地時間差;判斷兩地東西方向;帶入計算。3.晝夜長短的計算

⑴晝弧:任一緯線落在晝半球內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緯線落在夜半球內的部分。

⑶計算:①晝長=晝弧對應的經度數÷15°;②夜長=夜弧對應的經度數÷15°㈢區時的計算

所求地的區時=已知地的區時±兩地時區數差

說明:①時區數的計算:當地經度數÷15°,商四捨五入得時區數。

②時間差的計算:同減異加——兩地同爲東時區或西時區相減;一爲東時區一爲西時區相加。

③加減號的選用條件:東加西減(同爲東時區,時區數越大越偏東;同爲西時區,時區數越小越偏東;一東一西,東時區偏東時間早)

㈣光照圖的判讀方法和步驟1.標自轉方向,判斷晨昏線2.定日期:

⑴北極圈出現極晝(或南極圈出現極夜)爲6月22日;⑵北極圈出現極夜(或南極圈出現極晝)爲12月22日;⑶晨昏線與經線重合,爲3月21日或9月23日。3.時間計算:⑴找特殊時刻點:

①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爲6點點;②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爲18點;③平分晝半球的經線地方時爲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經線地方時爲24點或0點。

⑵依據經度相差15°地方時相差1小時,東早西晚,東加西減的原則推算時間。4.確定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座標

⑴ 日期定直射點的緯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⑵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是平分晝半球的經線,即地方時爲12點的經線。

三、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1、偏移規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轉。

2、判斷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體運動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爲水平運動物體偏轉方向。

四、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⒈晝夜長短變化規律(參看課本P18)如右圖:⑴太陽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⑵太陽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夜越長。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⑶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地均爲6:00時日出,18:00時。

⑷極晝極夜範圍的變化規律(如上圖,以北半球爲例):春分過後北極點開始出現極晝,春分到夏至極晝範圍由北極點擴大到北極圈,夏至到秋分極晝範圍由北極圈縮小到北極點;秋分過後北極點開始出現極夜,秋分到冬至極夜範圍由北極點擴大到北極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極夜範圍由北極圈縮小到北極點

⒉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⑵ 度變化:一天中,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⑵季節變化:夏至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北迴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達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南迴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達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

⑴計算公式:H=90°-緯度間隔

說明:所求點與直射點的緯度間隔計算遵循同減異加——所求點與直射點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減,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陽高度大小比較:離直射點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越大(即與直射點緯度間隔越小,正午太陽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五、四季更替和五帶

1、四季劃分依據是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的變化。2.劃分的方法有三種:

(1)物候四季:3、4、5月爲春季,6、7、8月爲夏季,9、10、11月爲秋季,12、1、2月爲冬季。(2)傳統四季:以“四立”爲起始點。(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爲起始點。

3、五帶的劃分依據是年太陽輻射總量從低緯向高緯遞減,界限是南、北迴歸線和南、北極圈。

4、黃赤交角與迴歸線、極圈之間的關係

⑴黃赤交角的度數等於南北迴歸線的緯度數,與極圈的緯度數互餘。

⑵如果黃赤交角變小,南北迴歸線度數變小,極圈度數增大,從而使熱帶和寒帶的範圍縮小,溫帶範圍擴大。如果黃赤交角變大,南北迴歸線緯度變大,極圈緯度減小,熱帶和寒帶的範圍擴大,溫帶範圍縮小。

第四節地球的圈層結構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1.地震波

2、地球內部圈層——根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劃分三個圈層。

二、地球的外部圈層

高一地理複習提綱: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篇六

第一節農業的區位選擇

一、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1、農業區位的含義:一是指農業生產所選定的地理位置;二是農業與地理環境各因素的相互聯繫。

2、農業區位因素(課本P42圖3.3)

二、農業地域的形成

1、農業地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和一定歷史發展階段,在社會、經濟、科技、文化和自然條件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農業生產地區。同一農業地域內,農業生產條件、結構、經營方式、發展方向具有相同特徵。2.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形成(課本P45~46圖3.9)

一、季風水田農業(課本P47~48圖3.10)

二、商品穀物農業(課本P49~50圖3.13,3.14)

第三節以畜牧業爲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一、大牧場放牧業(課本P47~48圖3.10)

二、乳畜業(課本P52~54圖

3.19,3.20)

高一地理複習提綱:人口的變化 篇七

第一節人口的數量變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長

1、一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

2、世界人口增長特點(課本P2~3圖1.2,1.3)

⑴時間特點:不斷增長,20世紀以來是世界人口增長的快速時期——原因是生產工具和社會生產方式的進步⑵地區差異:發達國家自然增長率低,人口增長緩慢;發展中國家政治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進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長快。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是從死亡率的下降開始的。

1、人口增長模式的構成、類型及特點(課本P6圖1.6)

2、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課本P6~7)

第二節人口的空間變化

一、人口的遷移

1、一個地區人口數量變化包括人口自然增減和人口遷移

2、人口遷移分類(課本P8~9圖1.8)

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可能成爲促進人口遷移的決定因素

三、美國的人口遷移(課本P10圖1.9)

第三節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養活多少人

1、環境承載力: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

2、環境人口容量(課本P12)

二、地球上適合養多少人(課本P12~13)

三、P14活動

1、我國環境人口容量評估依據是耕地資源,因爲土地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物質資料。2.我國人口與耕地資源,人口與水資源關係特別緊張。

3、改善我國人口與環境問題必須貫徹執行的基本國策是:實行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4、結合我國人口增長的情況和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的現實,分析我國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⑴我國資源種類和總量豐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開發技術低,資源破壞和浪費嚴重,資源相對短缺;⑵我國人口增長模式基本進入現代型,但人口基數大,年淨增人口數量大⑶經濟快速發展,人口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突出。

高一地理複習提綱: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篇八

第一節人地關係思想的演變

一、人地關係的歷史回顧(課本P90)

二、直面環境問題

1、人類與環境的關係(課本P92)⑴人類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

⑵人類的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的產物要排放到環境中去⑶人類作用於環境的同時,環境反作用於人類

2、環境問題類型及產生(課本P93~94圖6.8)

3、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影響及分佈(課本P94~95圖6.11)

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

1、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原因(課本P99)⑴人口衆多給經濟發展帶來沉重的負擔;

⑵資源短缺——原因:①人口多,人均佔有量少;②生產技術水平落後,自然資源利用率低。

⑶自然環境面臨極大的危機——表現:①環境污染仍在發展,並且迅速由城市向農村蔓延;②生態破壞範圍擴大,程度加劇

2、實施:1994年3月,國務院發佈了《21世紀議程》,提出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及行動方案。二、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途徑(課本P101~103)

三、北京留民營的生態農業發展措施(課本P103)

有趣的地理小知識介紹 篇九

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1、原始社會——崇拜自然的階段

人類社會在早期,以自然界的千百種生物爲採食對象,完全靠天吃飯。集體採集和狩獵給生物資源造成嚴重的破壞,甚至引起物種滅絕。但這種環境問題,對人類威脅並不嚴重。因爲這一階段人類的生產力低下並且緩慢,環境制約着人類的活動。人類對環境的改造作用微弱。這階段人與地理環境的關係是一種依賴關係。

2、農業社會——改造自然階段

隨着人類步入農業社會,可以開始大規模的改造自然,開發利用土地,水,氣候等自然資源,農耕技術有了一定的發展,食物有了一定的穩定和儲存。人口開始迅速增長。同時,人對自然的依附性大大減弱,對抗性增強,導致地理環境逐漸惡化。這一時期,人類還不能正確認識人地關係 的不協調,只能機械的進行遷移,以此逃避大自然的懲罰。但是古代中國已經出現了人地關係科學的萌芽。例如:《荀子王制篇》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林也!;《呂氏春秋義賞》涸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3、工業社會——征服自然階段

18世紀,各國先後走工業化道路。科學和技術突飛猛進,生產力水平飛速提高。人類開始去試圖改變世界,試圖成爲自然界的主宰,甚至出現“人定勝天”的理

論。以犧牲自然爲代價而積累物質財富,從而失去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地關係呈現不協調,矛盾迅速激化。各種自然災害頻發,洪澇,乾旱,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等危及人類的生存。這就是地理環境反作用於人類社會。是對人類社會過度索取的報復。

4、信息社會——謀求人地協調的階段

20世紀中年代以來,生產力急速發展,人口急速增長,從而出現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人類被迫重新審視自己的經濟行爲。開始認識到對自然界的過度索取要付出慘痛代價,開始關注環境和發展的問題。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開始逐步形成並且得到公認。不能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必須走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相互協調的道路。

在這四個階段中,人類從弱變強,從依賴大自然到控制大自然。大自然是人類社會的生存之本,人類要關心,愛護它,和它和平友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