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書【多篇】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書【多篇】

《機械原理》教案 篇一

《機械原理》教案

適用班級: 機本

開課時間: 20 -20 學年第 學期

教學方式: 多媒體教學

附 件: 1、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教案

2、機械原理課程教學大綱

3、機械原理教學設計一覽表

4、機械原理教學進度表

5、機械原理學習指南

6、機械原理MCAI教案(單行本)

7、班級情況一覽表

機電工程學院

20xx年8月

第一章 緒論(1)

總課次:1

第二章 機構的結構分析(3)第三章 機構的性能分析(1)

總課次:4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教學大綱 篇二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大綱

課程類別: 必修 學 時:

1周 課程性質:集中實踐教學 學 分:

2 適用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執筆人: xx

一、基本目的與任務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是工科院校學生在大學期間利用已學過的知識第一次比

較全面的、具有實際內容和意義的課程設計,也是機械原理課程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是將知識轉化爲能力的橋樑,其主要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並將其系統化;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初步培養學生進行創新設計的能力;使學生初步掌握機械運動方案設計,並在機構分析與綜合方面受到一次比較全面的訓練。

二、教學基本內容

通過對某種簡單機器(它的工藝動作過程比較簡單)的分析,進行機械運

動簡圖的設計,其中包括機器動能分析、工藝動作過程確定、執行機構的選擇、機械運動方案的評定、機構尺度綜合等。

具體內容包括:按照給定的機械總功能要求,分解成子功能進行機構的選型和組合;設計該機械系統的幾種運動方案,對各運動方案進行對比和選擇;對選定方案中的機構——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其他常用機構及組合機構進行分析和設計;制定機構運動循環圖;畫出機構運動簡圖。

每個學生應完成的設計工作量:

1、機械運動簡圖、主要機構裝配圖一張(A1或A2圖紙) 2、零件工作圖一至兩張(A3或A4圖紙) 3、設計說明書一份

三、教學要求

1、機械總功能的分解 根據所要設計的機械總功能要求,選定機械的工作原

理並進行功能分解。

2、繪製機械運動循環圖 按機械的工作原理、執行構件的運動協調配合要求,繪製機械運動循環圖,作爲選擇執行形式和擬定機械運動方案的依據。

3、各執行機構的類型綜合 確定各執行構件的運動參數和生產阻力,選擇合適的原動機。

4、各機構的尺度綜合 根據各執行構件、原動件的運動參數,以及各執行構件運動的協調配合的要求和動力性能要求,確定各機構中各構件的幾何尺寸(指運動尺寸)和幾何形狀(如凸輪廓線)等。

5、繪製機構運動簡圖

四、學時分配

五、課程設計報告要求

1、完成的圖紙要做到:設計無錯誤,圖面質量好,布圖合理清楚,整潔,完全符合國家標準。

2、說明書內容完整,計算準確無誤,論述透徹清晰嚴密,書寫工整,格式符合要求。

六、成績考覈

本課程設計,平時成績佔30%(以做課程設計時的表現爲主要依據),課程設

計說明書及圖紙佔70%。

課程設計任務書

一、題目

1、醫用棉籤卷棉機

2、設計洗瓶機的推瓶機構 3、軋輥機的軋輥機構設計 4、書本打包機設計 5、制釘機構的設計 6、四工位專用機牀 7、平壓印刷機機構設計 8、衝壓式蜂窩煤成型機設計 9、專用精壓機設計

10、衝壓機構及送料機構設計 11、平臺印刷機主傳動機構設計 12、健身球分選機構設計 13、半自動平壓模切機機構設計 14、凸輪連桿齒輪機構 15、自定機構設計

、設計基本內容

1、按照給定的機械總功能要求,分解成分功能,進行機構的選型與組合

2、設計該機械系統的幾種運動方案,對各運動方案進行對比和選擇

3、對選定方案中的機構—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等進行運動分析與設計

4、畫出機構運動簡圖 5、進行機構的運動分析 6、編寫設計說明書

、設計要求

1、每位同學要根據機器的功能要求來選擇或(和)設計出所需

機構的類型,並要求進行運動方案的分析比較

2、通過尺度綜合,畫出所定方案的機構(或其中的重要機構)運動簡圖

3、對機構的特殊位置進行運動分析

、設計完成後應繳的資料

機構運動簡圖、主要機構裝配圖一張(A1或A2圖紙),零件工作圖一

至兩張(A3或A2圖紙)設計計算說明書一份。

五、設計完成期限

20xx年1月4日~20xx年1月10日

機械原理教案1講 篇三

注:課程類別: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集中實踐環節、實驗課、公共選修課

填表說明:1. 每項頁面大小可自行添減,一節或一次課寫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課次爲授課次序,填1、2、3……等。

3、授課方式填理論課、實驗課、討論課、習題課等。

4、方法及手段如:舉例講解、多媒體講解、模型講解、實物講解、掛圖講解、音像講解等。

教學內容:

緒 論

0.1 機械原理的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是機械,機械是機器和機構的總稱。

一、機器

機器的概念多少年來已在人們的頭腦中形成並不斷髮展。機器的種類繁多,構造、性能、用途各不同,但有三個共同的特徵:

① 人爲的實物組合(不是天然形成的);

② 各運動單元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

③ 能完成有用的機械功或轉換機械能。

機器是執行機械運動的裝置,用來完成有用的機械功或轉換機械能。凡用來完成有用功的稱工作機,凡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換成機械能的稱原動機。

二、機構

能實現預期的機械運動的各構件(包括機架)的基本組合體。

具有①②兩特徵。

很顯然,機器和機構最明顯的區別是:機器能作有用功或轉換機械能,而機構不能,機構僅能實現預期的機械運動。兩者之間也有聯繫,機器是由若干個機構組成的系統,最簡單的機器只有一個機構。

三、基本概念

構件:運動單元體

零件:製造單元體

構件可由一個或若干個零件剛性連接而成。

機架:機構中相對不動的構件

原動件:驅動力(或力矩)所作用的構件。→輸入構件

從動件:隨着原動構件的`運動而運動的構件。→其中輸出預期運動的稱輸出構件0.2 機械原理課程的內容及在培養人才中地位、任務和作用

一、研究內容

1、機構的結構學:

① 機構

運動的可能性和確定性;

② 機構的組成原理;

1、機構的運動學:

從幾何觀點分析機構的運動規律,按已知規律設計新機構。

2、機構和機器的動力學:

① 機構各構件的力分析、慣性力的平衡;

② 確定機械效率、已知力作用下機械的真實運動規律;

③ 作用力、構件質量和構件運動之間的關係,即機械的運轉和調速問題。

以上內容也可以歸納爲兩大類:

1、機構和機器的分析:結構分析,運動分析,動力分析、力作用下真實運動

2、機構和機器的綜合(設計):運動設計、機構的平衡、機器速度波動的調節。

二、在培養人才中地位、任務和作用

地位:是研究機械共性問題的一門主幹技術基礎課。

任務:使學生掌握機構學和機械動力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初步具有擬定機械運動方案、分析和設計機構的能力。

作用:在培養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強學生對機械技術工作的適應能力和開發創造能力的作用。

0.3 機械原理學科發展的趨勢

隨着科學技術發展,機械新概念、新理論、新方法、新工藝不斷涌現,機械正朝着高速、重載、高精度、高效率、低噪聲的方向發展;機械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機械學科與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控制工程、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相互滲透,誕生了若干新學科,如機械電子學、仿生機械學、機器人機械學、機械CAD等。

機械原理的研究課題與日俱增:

1、新機構不斷涌現—如自控機構、機器人機構、仿生機構、柔性及彈性機構、機電氣液綜合機構等。

2、注重機械的動力性能—在機械分析與綜合時,由只考慮運動性能過渡到同時考慮其動力性能。

3、考慮機械的動態特性—機械在運動過程中,構件的振動和彈性變形、運動副的間隙和構件尺寸誤差,對運動及動力性能的影響。

4、連桿機構—重視空間連桿機構、多杆多自由度機構、連桿機構彈性動力學和動力平衡研究。

5、齒輪機構—發展齒輪齧合原理,提出了許多性能優異的新型齒廓曲線和新型傳動,加速了對高速齒輪、精密齒輪、微型齒輪的研究。

6、凸輪機構—重視對高速凸輪機構的研究。

7、新的設計手段日新月異—在對機械的分析與綜合中,計算機的作用日益重要,發展並推廣了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優化設計、考慮誤差的概率設計。

教學設計:

緒論課的教學目的在於使學生了解本課程的研究對象和內容,明確本課程的目的及重要性。在介紹本課程研究的對象和內容時,可先就本課程的名稱“機械原理” 指出:顧名思義本課程研究的對象自然是“機械” ,然而什麼是“機械”呢?本課程研究的有關機械的基本理論問題又包括哪些具體內容呢?在提出這些問題之後,可先概括地介紹一下關於“機械”、“機器”、“機構”等概念,然後再利用學生比較熟悉的機械(如內燃機、牛頭刨牀、電動機)的動畫,經過演示和分析,說明各種機器的主要組成部分都是各種機構。然後進而介紹本課程研究的內容,並最後概括爲機構的分析和綜合兩個方面的問題。

至於“爲什麼學”的問題,可就本課程在教學計劃中的地位、作用和機械原理在國民經濟的重要性兩個方面加以說明。強調本課程是一門主幹的技術基礎課程,在培養計劃中起“橋樑、過渡”作用。同時,結合介紹機械原理學科在發展國民經濟方面的作用,介紹機械原理學科的發展概況。

最後介紹本課程的性質及特點,以及本課程的教學環節和在學習本課程時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從而說明“如何學好本課程”。

在講授本節課時,要始終想着講授的重點是介紹本課程的研究對象和內容,並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堅定學習的信心。在準備時,應尋找幾個應用實例,活躍課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