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多篇】

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多篇】

思想宣傳 篇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法治領域的體現,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爲基礎的法治理論,是從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出發、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踐爲基礎的法治理論,是全面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歷史經驗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法治理論。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發展迎來了新機遇。

在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內在要求。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滿足這些要求,都直接或間接取決於法治及其涵蓋的自由民主、公平正義等的發展狀況,這些問題基本上都是廣義的法治實踐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另一方面,“落後的社會生產”已經轉化爲“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其中也包括法治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要求我們繼續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新時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解決社會主要矛盾,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必須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在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闡明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理論依據、本質特徵、價值功能、內在要求、中國特色、基本原則、發展方向等重大問題;系統闡述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法治,如何全面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如何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一系列根本問題。當前,隨着依法治國實踐的深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應重點加強以下幾方面理論研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思想價值理論。具體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有關價值、核心概念、基本範疇和重要內容。例如,關於馬克思主義國家與法的學說;關於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政黨觀、民主觀、法律觀、法治觀、人權觀、平等觀、正義觀、權力觀等;關於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及其中國化;關於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社會主義法治意識、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社會主義法治價值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制度實踐理論。具體闡釋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制度、法律規範、法律體系、法治體系、法治程序、法治結構等範疇和內容。例如,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理論;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和行政執法制度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法治原理原則的應用、憲法法律實施、法律制度運行的理論,如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法治建設各個實踐環節的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相關關係理論。具體闡釋法治存在、運行和發展的外部關係,研究社會主義法治與若干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存在的現象及其規律。例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等的關係,都是這方面理論研究的對象。

思想宣傳 篇二

創新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必須從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高度充分認識創新發展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向創新發展聚焦,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以改革釋放創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國家創新體系,讓一切創新資源充分涌流。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回顧近代以來世界發展歷程,可以清楚看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創新能力,從根本上影響甚至決定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正因爲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因此,創新發展被列爲新發展理念的首位。我們要從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高度來充分認識創新發展的極端重要性、極其緊迫性。

當今國際競爭的關鍵是創新之爭

二戰之後,全球性經濟危機、科技創新、產業革命、經濟轉型、國際關係大調整,這些現象之間的相關性、因果性越來越密切,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內在聯動性和客觀規律性。在這其中,創新起着非常關鍵的作用。誰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

二戰後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首推1973—1974年的石油危機。這次石油危機給全球經濟,特別是高度依賴廉價石油的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帶來了巨大而深刻的衝擊。這次危機之後,以美國爲代表的西方國家,依託互聯網、計算機及軟件技術、數字技術等科技創新,展開了一場以信息化爲中心的科技革命,進而引發了由製造業爲主的工業化經濟向以信息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爲主的信息化經濟的轉型。這一全球化的經濟轉型,重塑了二戰後的國際關係格局,在這場科技創新、經濟轉型中落伍或失利的國家,國家綜合實力及國際地位明顯下降。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國際社會又開始進入了新的一輪大調整、大轉型週期。以智能化製造、再工業化爲主題的新的科技創新、產業革命、經濟轉型、國際關係調整正在迅速展開,圍繞此而來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各國力爭領先、力爭主動的作爲和博弈也日益顯著。這是一場不進則退的競爭,時不我待,我們國家必須全力以赴,奮勇爭先。

無論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來看,還是從當前國際競爭的現實來看,都充分表明,創新之爭是其中的關鍵,是重中之重。從根本上講,創新之爭也就是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之爭。

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突破口在於創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時,特別強調要突出問題導向,強調要重視補短板。創新能力不強,可以說是我國經濟發展中最爲突出的問題,最大的短板。通過創新引領和驅動發展已經成爲我國經濟發展的迫切要求。

創新發展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核心和關鍵。我國的奮鬥目標是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支撐起一個現代化強國的發展需要,就必須從根本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我們可以把發展中國家典型的發展方式與發達國家典型的發展方式作一個對比。發展中國家一般是利用後發優勢推動發展,技術、資金、設備等往往以依賴引進爲主,產業發展更多采取模仿追趕方式;發達國家則大多利用先發優勢,利用自己的科技、人才、資金等優勢實行引領型發展,產業成長、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方式。

我國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相當長的時期裏,實施的基本上是典型的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方式,即更多利用後發優勢的引進型、模仿型、追趕型發展。隨着我國經濟發展的長足進步,可資利用的後發優勢空間越來越小,引進之路也遇到發達國家日益強烈的限制。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自覺主動地大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我們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塑造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創新發展是我國發展攻關的關鍵。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要完成這三大攻關任務,創新發展是關鍵。首先,轉變發展方式,正如上面所說,關鍵是形成創新驅動的、依靠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其次,優化經濟結構,創新是原動力,是第一動力。沒有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就會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再次,轉化增長動力,關鍵也是在於把創新擺在第一位,真正讓創新成爲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向創新發展聚焦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跨越的關口和要實現的戰略目標,就是要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邁進發達國家的行列。發達國家之所以成爲發達國家,擁有領先於其他國家的先發優勢,關鍵就在於創新能力強,並且能夠比較充分地不斷增強和有效釋放創新能力。因此,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就必須向創新發展聚焦,並以此爲中心,推動和深化各方面改革。

創新發展需要有效的體系支撐。創新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堅持創新發展,既要堅持全面系統的觀點,又要抓住關鍵,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社會主義的一大優越性就在於集中力量辦大事。創新發展涉及面非常廣,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亟須集中力量辦好的大事。因此,推動創新發展,必須強調統籌協調,既注重全局推進,又注重重點突破。創新發展,需要長期堅持不懈地培育和發揮綜合優勢,包括基礎能力優勢、人才規模優勢、市場空間優勢、產業體系優勢、體制動員優勢等,總之要形成體系性的系統優勢。推動創新發展的過程,同時也是有效提升和發揮綜合國力的過程。我們需要把推動創新發展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有機結合起來,在推動創新發展中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向創新發展聚焦。

創新發展需要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優勢。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爲活躍、最爲積極的因素。要把科技創新搞上去,就必須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相對於創新發展的迫切需要而言,我國人才資源隊伍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有高原缺高峯。人才隊伍的數量及整體水平在增長,但領軍人才嚴重不足。爲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加快相關方面的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特別是產權制度、激勵制度、相關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賦予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對承擔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的科研人員,採取靈活的薪酬制度和獎勵措施。探索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

創新發展需要充分發揮企業、企業家的主體作用。創新發展,核心訴求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爲社會生產力,轉化爲發展成果。沒有這種轉化,就談不上是創新發展。在推動和完成這一轉化過程中,企業、企業家的主體作用不可替代。企業、企業家的積極性的發揮,是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爲經濟發展成果的關鍵。因而,黨的十九大報告就特別強調,要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在體制上,也要圍繞如何讓企業、企業家真正成爲主體、真正發揮主體作用來謀劃和推進改革。要創造環境,使企業真正成爲創新主體。

創新發展需要深化體制改革,打通創新發展的體制通道。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多年來,我國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不力、不順、不暢的痼疾,其中一個重要癥結就在於科技創新鏈條上存在着諸多體制機制關卡,創新和轉化各個環節銜接不夠緊密。”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深化體制改革。科技成果轉化爲現實生產力、轉化爲發展成果,是有規律可循的。首先,這種轉化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轉化環節:科技成果變成產品,產品經規模化生產成爲市場的有效供給,進而成長爲產業,這樣就成爲現實生產力,成爲發展成果。其次,圍繞這一轉化過程,還必須注重完善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政策鏈等相關配套鏈條。這就需要配套的體制機制改革,打通創新發展的通道。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以改革釋放創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國家創新體系,讓一切創新資源充分涌流。

思想宣傳 篇三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是推進社會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內在要求。社會治理的重心在基層。長期以來,一些地方的基層社會治理主要以維護社會穩定爲着力點,對行政手段的依賴比較多,基層社會治理的綜合成本也比較高。新時代,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需要轉變基層社會治理理念,完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寓治理於服務之中,在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激發社會活力,實現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民生改善良性互動。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基層社會治理應準確把握和主動適應當前我國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使政府從基層社會治理的單一主體轉變爲主導力量和兜底保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在黨委領導下,政府的作用應更多體現在以改革激發社會活力、憑規劃引導社會預期、用政策保障社會公平、靠監管規範社會秩序,實現從管治向服務轉變。以提升組織力爲重點,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爲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羣衆、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充分發揮專業化社會組織、城鄉社區羣衆自治組織的作用,使各種社會主體廣泛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中。探索構建由財政專項、政府採購、公益基金等構成的社會公共服務資金結構,爲各類企業和社會組織進入城鄉社區服務領域提供便利。

提高基層社會治理科學化水平。科學設定基層社會治理的目標、範圍和工作標準,遵循基層社會治理規律,不斷提高基層社會治理的科學化水平,是新時代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科學確定城鄉社區的規模和佈局,摸清人、地、事、物等基層社會要素情況,按照便於治理和服務的原則進行綜合治理服務平臺和網格體系建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以網格化治理爲依託,進行集成化、精準化、智能化治理。改革基層工作體系,健全因地治理、因需治理機制,優化服務流程,將行政管理、綜治防控、監管執法、公共服務有機整合爲“一張網”,不斷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運行機制。在總結現有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加強頂層設計,健全基層網格化治理體系、執法監管體系、協商調解體系、效果評估體系,完善部門間職能協調、信息共享、標準共建等協同共治體制機制。

強化基層社會治理的法治保障。當前,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基層社會治理遇到不少新矛盾、新問題,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需要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的執法規範建設,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這就需要在綜治、信訪、基層自治、社會組織發展等重點領域加快立法進程。一方面,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範圍及政府職能法定,明確政府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建立程序公開、標準公開、結果公開的行政執法行爲規範。另一方面,加快基層社會治理重點領域的法律制度建設,根據新型社會組織、社區自治組織等的發展及時修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同時,注重提升羣衆法治觀念,保障人民羣衆在社會治理事務中依法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思想宣傳 篇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國對外工作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爲指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牢牢把握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這條主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積極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夥伴關係網絡,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創造有利條件、作出應有貢獻。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復興、爲世界作貢獻,反映和折射出中華文化“達則兼濟天下”的胸懷和氣度,也是作爲世界第一大黨的中國共產黨的使命與擔當,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孜孜以求的夢想與追求。

夢想和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爲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成爲世界上偉大的民族。”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指出,“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進步的貢獻”。

揆諸歷史,從漢代到明代,中國的科學技術在長達十四個世紀以上的時間裏一直世界領先。在這一時期影響世界文明進程的重要發明中,相當部分是中華民族的貢獻。直到清朝中早期,中國對世界的貢獻仍然很大。但此後清朝統治者夜郎自大,閉關自守,失去了發展的重要機遇,直至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面前不堪一擊。鴉片戰爭後,中國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領導人民進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這使得中華民族爲世界爲人類作貢獻成爲可能。1956年,毛澤東同志提出“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鄧小平同志也一直強調要對世界對人類作出更大貢獻,他在1985年指出,我們有個雄心壯志,從八十年代起,到20世紀末,把中國建設成爲一個小康社會,中國就可以對人類作出更多一點貢獻。如果再花五十年時間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那麼,我們這個國家對人類的貢獻就更大一些。我們有信心做好這件事情。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世界和人類作出貢獻。在走向富起來的征程中,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舉辦北京奧運會,取得了一系列讓世人矚目的歷史成就。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復興、爲世界作貢獻,逐漸由夢想和追求變爲生動的實踐。

責任和擔當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華民族迎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新徵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接過歷史接力棒,繼續秉承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復興、爲世界作貢獻的使命與夢想,頑強拼搏,努力奮鬥。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的責任,就是“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爲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2013年12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意味着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價值體認和價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味着每一個人都能在爲中國夢的奮鬥中實現自己的夢想,意味着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最大公約數,意味着中華民族爲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真誠意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我說過,大就要有大的樣子。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就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爲人類謀和平與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可謂開誠佈公,意味深長。這表明,在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同時,中華民族作爲世界上偉大的民族,中國共產黨作爲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從來沒有忘記爲世界作貢獻的責任和擔當。

方向和目標

爲世界作貢獻,需要正確處理其與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復興的關係。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印度尼西亞國會演講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百年夙願,也是中國爲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必要條件”。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爲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爲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爲自己的使命。”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復興、爲世界作貢獻,集中反映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民立場、民族抱負、世界責任。三者相輔相成,互爲前提和基礎。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能更好地爲世界作貢獻。

爲世界作貢獻,首先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鄧小平曾指出,我們擺脫了貧困,占人類四分之一人口的國家做到了這件事,就可以給人類作更多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把扶貧開發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脫真貧、真脫貧,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這爲全世界減貧和發展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也爲其他國家和地區成功消除絕對貧困樹立了榜樣,更爲到2030年世界消除極端貧困提供了成功經驗。這是中國爲解決人類問題貢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鄧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對不發達的國家提供如何發展自己國家的經驗”“對他們的發展提供比較多的幫助”的良好期許,正成爲現實。

爲世界作貢獻,需要一個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沒有和平,中國和世界都不可能順利發展;沒有發展,中國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德國演講時指出:“中國需要和平,就像人需要空氣一樣,就像萬物生長需要陽光一樣。只有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國一道維護世界和平,中國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才能爲世界作出更大貢獻。”中國歷史上沒有殖民和侵略他國的記錄,中國將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正確義利觀,有原則、講情誼、講道義,多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2014年在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峯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正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時願意支持和幫助亞洲各國人民實現各自的美好夢想,同各方一道努力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發展的亞洲夢,爲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將“一如既往爲世界和平安寧作貢獻”,“一如既往爲世界共同發展作貢獻”,“一如既往爲世界文明交流互鑑作貢獻”。三個“一如既往作貢獻”,彰顯出中國共產黨推動世界和平發展所擔負的大黨責任。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我們要站在世界歷史的高度審視當今世界發展趨勢和麪臨的重大問題,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拓展同世界各國的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在更多領域、更高層面上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不依附別人、更不掠奪別人,同各國人民一道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世界建設得更加美好。”

爲世界作貢獻,需要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爲方向和目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蘊含着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的天下太平、共享大同的理想。中國共產黨人既講愛國主義,也具有國際視野和天下情懷。從毛澤東同志的“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天下一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積極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倡議共建“一帶一路”,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舉辦亞信峯會、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峯會、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以及召開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峯會,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爲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聯合國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有關決議,充分體現了廣大會員國對這一理念的普遍認同,彰顯了中國對全球治理的巨大貢獻,這是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的最好註腳。

標籤:多篇 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