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簡單美觀的春節小報內容資料【多篇】

簡單美觀的春節小報內容資料【多篇】

春節小報 篇一

連日來,由城西區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領導帶隊,分赴西區各鎮、辦走訪慰問了特困人羣,爲他們送去米油、生活用品及慰問金和新春祝福。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困難羣衆家中,並詳細瞭解困難羣衆精準幫扶落實情況。

城西區於近日拉開20xx年春節慰問活動的序幕,爲駐區部隊、民政困難幫扶對象送上新年美好的祝福。區民政局前期通過積極謀劃,制定了20xx年春節慰問活動實施方案,對轄區優撫對象、困難羣衆、低保、五保、孤兒等五大類羣體進行了摸底,最終確定將4家駐區部隊、300戶低保、優撫、困難羣衆作爲慰問對象。隨着春節臨近,區民政局春節慰問活動正按計劃有序開展。

區領導在看望慰問困難羣衆中,詳細詢問了解他們的身體、生活狀況,並送上慰問金和米、油等生活必需品,祝福他們度過一個快樂、祥和的新春佳節。在鼓勵困難羣衆振奮精神、勇敢樂觀生活的同時,還叮囑街道幹部和相關部門要經常關心困難羣衆,制定長期幫扶措施,爲他們排憂解難。慰問活動讓轄區困難羣衆充分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

春節小報 篇二

在春節即將來臨之際,爲了讓社區貧困家庭過一個快樂、祥和的春節,1月16日上午,二連浩特市東城社區黨工委書記賈根生同志帶領的社區班子成員一行深入轄區困難家庭,將麪粉、大米、食用油送到了貧困戶手中。

他們先後來到患有佝僂病的環衛工人李發家中和患有腦梗、行動不便的高印蓮老人家中,詳細詢問了他們的身體、家庭情況,並表示,在生活上遇到困難要及時和社區溝通,社區黨員幹部一定會盡力幫助他們解決,最後爲他們送上社區發放的慰問物品,並向他們表達新春的祝福。

通過慰問走訪,表達了社區黨工委、居委會對困難家庭的節日問候,同時也進一步詳細瞭解了他們的生活狀況,積極爲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傳遞到人民羣衆心中,讓他們度過一個溫暖祥和的春節。

簡單漂亮春節的小報內容一:春節歇後語 篇三

1、大年七年級吃餃子--第一回

2、大年七年級吃餃子--都一樣

3、大年七年級吃餃子--沒外人

4、大年七年級逮兔子--有它過年,無它也過年

5、大年七年級送財神--見面說好

6、大年看黃曆--沒日期

7、晚上――刀砧不得閒

8、過年的豬--活不久/活不長

9、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10、年夜捉過年豬 ———— 來不及

11、臘月三的竈王爺——離板了

12、臘月裏吃黃連——寒苦

13、臘月裏的梅花——傲霜鬥雪

14、臘月裏扇扇子——火氣太大(比喻脾氣十分暴躁。)

15、臘月裏送蒲扇——不識時務

春節小報 篇四

20xx年春節初五和初六的下午,龍莊村熱鬧非凡。村委會委託縣文化館邀請我縣五個文藝團體爲村民表演了富有望都特色的文藝節目。來自寺莊鄉的獅子舞,贏得了陣陣掌聲。柳陀村的羣口快板《誇柳陀》,感動了樸實的龍莊村民。豐富多彩的節目,增加了龍莊村民節日的歡樂。

20xx年正月十二上午,來自全縣八個鄉鎮的十七支花會表演隊,齊聚縣城。首先在縣委縣政府前廣場,舉行了簡短的開幕式。

開幕式由文廣新局局長閆肅主持,副縣長何東致開幕詞,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吳叢致宣佈:“望都縣20xx年農信杯春節花會精品表演開幕”。

表演分兩個地點舉行。開幕式結束後,十七支花會表演隊輪流表演了獅子舞、秧歌、跑旱船等地方特色濃郁的花會節目。各隊就地表演完後,又來到匯友超市西十字路口依次表演。

今年的節目豐富多彩,精彩的表演,贏得了觀衆的陣陣掌聲。

優秀又漂亮的春節小報內容二:春節成語 篇五

民誇盛會,國展宏圖。

聞雞起舞,躍馬爭春。

鶯歌燕舞,虎躍龍騰。

吉日唯戊,太歲在寅。

門心皆水,物我同春。

百族共樂,兩岸同春。

春風送暖,政策歸心。

家和業旺,國泰民安。

紅梅吐蕊,綠竹催春。

勤能補拙,儉可助廉。

歲通盛世,人肇華年。

人遊化日,天與長春。

人臻五福,花滿三春。

日上花梢,鶯穿柳帶。

日薰春杏,風送臘梅。

春節小報 篇六

記者昨日由市消防支隊獲悉,全市各消防大隊聯合多部門啓動節前消防安全檢查,對學校、景區、酒店(賓館)、娛樂場所等人員較密集的公共娛樂場所開展消防安全檢查。

昨天,常熟消防大隊對全市旅遊景點開展節前消防安全檢查。大隊監督員實地查看常熟市海星島樂園、常熟市沙家浜旅遊度假區等單位,重點檢查了疏散通道是否暢通、應急照明設備是否完好、消防設施運行是否正常、日常安全責任制是否落實等情況。

吳江消防大隊深入轄區各中國小、幼兒園開展節前消防安全專項檢查活動。大隊監督員重點對各學校的消防安全制度是否落實;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暢通;消防設施是否完整好用等情況進行了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大隊監督員要求相關學校負責人立即整改到位,不能當場整改的則限期內整改完畢。最後大隊監督員要求各學校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安全意識,嚴格落實各項消防安全責任制,認真開展隱患自查自糾工作,全面消除各類火災隱患,切實築牢校園消防安全“防火牆”。

簡單的春節小報資料: 篇七

關於春節的童謠

孩子孩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你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塵日;

二十五,燉豆腐;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七年級去拜年。

您新禧,您多禮;白肉饃饃饞饞您。

【春節發壓歲錢的由來】

其實春節爲什幺要給孩子發壓歲錢,這裏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

據說,古時候有一種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叄十夜裏出來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頭上摸叄下,孩子嚇得哭起來,然後就發燒,講囈語而從此得病,幾天後熱煺病去,但聰明機靈的孩子卻變成了癡呆瘋癲的傻子了。人們怕祟來害孩子,就點亮燈火團坐不睡,稱爲“守祟”。

以前在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爲掌上明珠。到了年叄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拆開包上,包上又拆開,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銅錢就放到枕頭邊。夫妻倆不敢閤眼,挨着孩子長夜守祟。

在半夜裏,一陣巨風吹開了房門,吹滅了燈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頭時,孩子的枕邊進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縮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婦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煺祟的事告訴了大家。大家也都學着在年夜飯後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交給孩子放在枕邊,果然以後祟就再也不敢來害小孩子了。

原來,這八枚銅錢是由八仙變的,在暗中幫助孩子把祟嚇煺,因而,人們把這錢叫“壓祟錢”,又因“祟”與“歲”諧音,隨着 關於財神,民間有諸多傳說:

在宋朝蔡京富有民間傳說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於正月初五,所以民間把他當作財神來祭把。後蔡京被貶,民間另換財神,當時宋朝的國姓爲趙,玄字爲”嵐”字的一個組成部分,便給財神起了一個趙玄壇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財神,趙玄壇最受尊拜。許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壇面似鍋底,手執鋼鞭,身騎黑虎,極其威武。

其實除了趙玄壇被尊爲“正財神”外,民間還有“偏財神”五顯財神、“文財神”財帛星君和“武財神”關聖帝君的說法。

五顯財神信仰流行於江西德興婪源一帶。兄弟五人封號首字皆爲“顯”,故稱“五顯財神”。生前劫富濟貧,死後仍懲惡揚善,保佑窮苦百姓。北京安定門外有五顯財神廟。

關於“文財神”財帛星君,也稱“增福財神”,他的繪像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爲福、祿、壽、財、喜。財帛星君臉白髮長,手捧一個寶盆,“招財進寶”四字由此而來。一般人家春節必懸掛此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

“武財神”關聖帝君即關羽關雲長。傳說關雲長管過兵馬站,長於算數,發明日清薄,而且講信用、重義氣,故爲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關公爲他們的守護神,關公同時被視爲招財進寶的財神爺。

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信奉關帝聖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爲關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聖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守歲瑣談

俗話說:“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吃過年夜飯,圍爐閒聊,辭舊迎新,這是我國普遍存在的除夕守歲的習俗。

根據史料記載,這種習俗最早其於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以後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古時,守歲也叫“照虛耗”,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直到今天,我國人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屋外時鳴鞭炮,室內圍爐團坐或者看電視,笑語連連。

拜年習俗

其實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爲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其實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七年級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在古代,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爲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裏所言的“名刺”和“名x;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着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倒貼福字的傳說

每當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樑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其實“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爲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爲紀念馬皇后。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爲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中出售。

接財神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七年級,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爲財神賀辰。

廣東春節吃什麼

年糕

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農曆年的應時食品。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着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廣東人喜歡把年糕切成片,放進鍋裏煎香了。一口咬下去,表面香氣撲鼻,裏面則是黏稠軟糯的`年糕,加上甜甜的味道,大人小孩都喜歡極了。

最傳統的廣式年糕呈深橙色,樣子樸實無華,吃起來卻別有一番滋味。現在,不少商家還將年糕做成鯉魚的形狀,既有年年高的意思,又有了年年有餘的意思,成了雙重好意頭,不少人除了自己吃,還喜歡買這些鯉魚年糕送禮。

簡易的春節小報

糖環

以前未有現代的水龍頭,水喉上只有一個尖尖的突起。每家每戶總有一箇中空的鐵環,要取水時,將中間的小洞對準突起按下一扭,自來水便嘩嘩地流出來。這鐵環被稱爲糖環。廣東人過年也愛吃糖環,此糖環當然不同彼糖環,糖環由糯米粉做成,兩個糖環唯一相似之處是形狀,兩個都像一個一個扣起來的環狀物。

煎堆

在廣州過年,一定要吃煎堆,黃蹬蹬的煎堆像個大胖小子,稍微觸動一下,隨即滾動到老遠。因此廣東有句俗語:“煎堆轆轆,金銀滿屋”,意思就是吃煎堆能夠爲家裏人帶來財氣。

煎堆由糯米粉做成,傳統的煎堆分爲兩種:空心和實心。實心煎堆是常見的“苞谷餡”,吃起來又香又脆。不過老人家如果牙不好,吃這煎堆就成了折磨咯,搞不好還會磕了牙齒。

另一種是空心煎堆,顧名思義,空心煎堆沒有餡料,只有薄薄一層煎堆皮。煎堆皮由糯米粉搓成,先要搓成一個小小的空心糯米粉團,然後主婦們像吹氣球一樣往裏吹氣,少頃,煎堆便鼓起來。等到丟進油鍋炸好後,空心煎堆就成了金黃色的圓球。放置一晚後,吃起來又軟又香。

蛋散

蛋散也是煎炸食品的一種,用薄條麪皮旋扭後,丟進油鍋中炸成。常見的蛋散有兩種,一種是鹹味,常常在麪皮中揉進芝麻,吃起來又香又脆。另一種則是甜味,口感沒有鹹味的脆,卻多了一份酥感,蘸了蜜糖丟進口,一咬下去就化掉了。

蛋散不像其他傳統煎炸食品厚重,由於是用薄面條炸成,往往一碰就散掉。因此,廣州人又喜歡把膽小怕事或不成氣候沒出息的小人物稱之爲蛋散。

油角

小小的油角長得就像一隻餃子,不同的是油角比餃子多了一條好看的花邊,就像漂亮的荷葉形荷包。同樣是油炸食品,油角里面的內涵就豐富多了:芝麻、花生白砂糖拌起來,就是香噴噴的油角餡。炸起來,放進口,又酥又甜,大人小孩都喜歡。時代發展,在傳統的餡料基礎上,現在市面上又有了蔥油餡、椰絲餡等等,口味多樣,任君選擇。

油角給老廣們帶來的回憶,不僅是香甜的味道,也有濃濃的親情。舊時臨近過年,一家人會聚在一起,大人們擀麪開“油角皮”,準備餡料,而後包油角,順便拉拉東家長西家短。而小孩子則在旁邊,邊玩邊等着吃油角。最開心是聽到家裏人一聲“吃得!”小孩子們趕緊擦乾淨嘴角邊的口水,一窩蜂地跑到放油角的桌邊,伸了小手便要搶。不過,這行爲通常引來大人們一頓海扁:“熱氣啊!衰仔!”

春節小報 篇八

爲確保精準貧困戶安全溫暖過冬,近日眉山地稅組織所有參與聯繫幫扶的幹部職工深入到結對幫扶的貧困戶家中,開展開展“走基層送溫暖”活動。

活動前,眉山地稅針對每戶貧困開展了問需求活動,在瞭解了貧困戶溫暖過冬最急需物資之後,單位統一爲仁壽縣曹家鎮水星村48戶貧困戶中最貧困的11戶貧困戶購買了價值共5000餘元的軍用棉被和軍用棉衣,其餘貧困戶由幹部職工根據情況購買了棉絮、大米、清油等物資,並將慰問物資逐戶送到了貧困家中。在被幫扶對象家中,眉山地稅幹部職工與他們行了深入交流,認真瞭解了幫扶戶年初規劃的落實情況、20xx年家庭人均純收入、吃、穿、住房、低保、就醫、子女教育、用水、用電、收看電視等情況,收集彙總目前需要幫助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走訪後,對照貧困村摘帽和貧困戶退出標準查漏補缺,眉山地稅明確了完成全年脫貧攻堅任務五項舉措:一是進一步抓緊協調把貧困戶飲用水、電視收看、新增加精準貧困戶的醫保、低保等問題儘早落實。二是對今年集中新建房的19戶貧困戶,抓緊後期掃尾工程,及時配備居住有關設備、設施和日常用品,讓貧困戶儘早搬進新居。三是進一步與縣政府彙報及與縣政府辦、縣國土等相關部門協調,儘快解決土地整理項目基礎建設部分的資金缺口問題。四是按省、市脫貧攻堅檔案資料管理有關要求進一步完善脫貧攻堅有關資料。五是進一步做好脫貧攻堅的年度總結、提前謀劃來年脫貧攻堅工作。

在春節佳節即將來臨之際,1月11至12日,雷山縣市場監管局(工商、質監、食藥)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開展“送溫暖”活動,黨組書記、局長王賓洲一行7人組成幫扶組,爲了讓高車村和裏勇村的困難黨員、五保戶、殘疾人、留守兒童、貧困戶36人過上一個溫暖祥和的節日,他們深入兩村的田間、地頭、家中等進行走訪送上慰問金(生活用品)共1萬元。爲村民帶去節日的祝福,把黨和政府的問候和祝福送到羣衆心中。

慰問中,他們每走訪一戶,都噓寒問暖,與他們拉家常,詳細瞭解他們的家庭收入、身體狀況等方面的情況,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早日走出生活困境,把國家的各種惠民政策宣傳給他們,激發他們在生產生活中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王賓洲局長並代表縣市場監管局黨組給他們送上新春問候、祝福,通過“送溫暖”活動,切實把親切關懷送到他們的心坎上。

被幫扶慰問的貧困戶王德標表示:“感謝雷山縣市場監管局對我們的關懷,我感到非常高興、非常溫暖,今後一定會自力更生,努力擺脫“貧困”的帽子,走上富裕的小康路,過上幸福的新生活。”

王賓洲局長在走訪的同時,不僅察看了縣市監局資助兩村部分基礎設施情況,還與村“兩委”及村幹座談,在座談交談中強調,該村在今後必須用“產業強村”,特別是在全省大力開展扶持微型企業的大環境下,要充分利用“3個15萬元”、扶貧整村推進等政策,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同時要求村黨支部要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發展、服務發展的作用,積極引導村民要做到在外學習技術、回鄉因地制宜,走出一條致富的路子。村支書王治良表示:一定積極爲黨員羣衆創業致富做好表率,努力發揮黨員創業致富作用,在村子裏讓一些有想法、有辦法的羣衆在致富道路上發揮好“領頭雁”作用,帶動全村羣衆共同致富。

在離開高車村和裏勇村前,王局長還叮囑村支書和縣市場監管局的駐村第一書記楊正賢,“春節將至,幹部一定要多關心困難羣衆,要深入農戶,深入困難家庭,瞭解他們的所急所難,切實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真正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同時讓他們過一個快樂祥和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