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_中元節是什麼節日由來(精品多篇)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_中元節是什麼節日由來(精品多篇)

中元節是什麼 篇一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爲地官赦罪日,下元爲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中元節——農曆7月15日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在南方,亦稱“鬼節”。也有說法中元節是在農曆7月14日。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在封建時代,地方官府還命令寺廟的和尚道士設孤魂道場,以祭奠陣亡的軍士,中元節時,人們要焚燒大量的紙錢。

從有關中元節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中元節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脫鬼的角度,期勉互愛。

七月半中元節的傳說故事 篇二

相傳地藏菩薩,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閻王爺],他的母親去世之後來到了陰朝地府,被關在牢房裏少不了受十八層地獄的那種折磨,地藏菩薩是個十分之孝順的兒子,看到母親受罪心中實在不忍,在七月十五這天竟然恂私情,讓看守牢房小鬼偷偷的把牢門打開放他母親出來,誰知這一開門不要緊,牢房中的小鬼們也都蜂擁而出跑到人間爲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亂竄之說。那些跑回家鄉的鬼紛紛向家人索要錢財以便回去用來生活和打通關節希望早日託生。後來人們把這一天就定爲中元節。

佛教盂蘭盆節起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經》(由印度傳入的佛理)。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爲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說:“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衆,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蓮遵佛旨意,於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其母,其母親終得食物。”這便是臺灣普渡拜“好兄弟”的由來。

賞湖山、放河燈,明清的節日氣氛更加世俗 篇三

明清時期,中元節習俗基本上不超過宋人範圍,但節日氣氛更加世俗,百姓娛樂遊玩興趣更濃。明萬曆年間,文人馮夢禎在《快雪堂日記》中多次記述他於中元節到西湖賞湖山風月之事,有時還夜宿湖中,觀“夜月佳甚”。

明末張岱的《西湖七月半》描摹杭州人中元節夜遊西湖盛況,全文厚人薄鬼,開篇即言“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是夜,張岱與友人“縱舟,酣睡於十裏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充滿情趣的世俗情懷躍然紙上。

據成書於清乾隆年間的《帝京歲時紀勝》,“中元祭掃,尤勝清明。綠樹陰濃,青禾暢茂,蟬鳴鳥語,興助人遊”。放河燈更是盛況空前,“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燈,使小內監持荷葉燃燭其中,羅列兩岸,以數千計。又用琉璃作荷花燈數千盞,隨波上下……都中小兒亦於是夕執長柄荷葉,燃燭於內,青光熒熒,如磷火燃。又以青蒿縛香燼數百,燃爲星星燈。鏤瓜皮,掏蓮蓬,俱可爲燈,各具一質。結伴呼羣,遨遊於天街經壇燈月之下,名門燈會,更盡乃歸”。清人甚至有“繞城秋水河燈滿,今夜中元似上元”之說。

中元節令人懷念的不止先祖,還有半路分手、遠赴黃泉的亡妻。納蘭性德在中元夜半,想起亡故不久的愛妻盧氏,傷懷不已,“手寫香臺金字經,惟願結來生”,親手抄寫佛經,祈求佛祖能讓他與盧氏來生再結連理,再續前緣。然而佛經抄了一遍又一遍,愛妻也不能起死回生。納蘭“欲知奉倩神傷極,憑訴與秋擎”,萬千愁緒無人可訴,只有到池塘邊爲愛妻點亮一盞小小荷燈,“西風不管,一池萍水,幾點荷燈”。

過盂蘭盆節還是中元節,在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問題 篇四

不久,道教也將七月十五納入自身理論體系,爲之注入“中元”意義。在道教的信仰世界中,構成世界萬物的基本元素是天、地、水“三元”,形成道教信仰的神即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分別主管賜福、赦罪、解厄事宜,其誕辰分別爲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是爲“三元日”。上元天官賜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道家經典《玄都大獻經》中甚至有地官於七月十五日點燈燃香,採集花果,供養道士講經說道救贖惡鬼的故事,與《盂蘭盆經》十分相似。張弓先生考證,《玄都大獻經》應是受到《盂蘭盆經》影響。

據《修行記》,“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日夜誦經,餓鬼囚徒亦得解脫”。已經故去的祖先會在中元日回人間,看望子孫後代,其他孤魂野鬼也會出來搗亂。中元節被稱爲“鬼節”,正是由此而來。人們爲免遭不測,要在中元節祭祀祖先,燃燒紙錢,既表達孝心,也給孤魂野鬼些許安慰,換取人間生活安寧。道教地官赦罪信仰,遂演變爲中元節祭祖孝親的節俗,展開了與佛教的信仰爭奪。

南北朝時期,佛道二教都極力向七月十五的節日滲透,但佛教影響力更大,盂蘭盆節一直壓過中元節一頭。李唐以道教爲國教,中元節與盂蘭盆節不相上下。唐朝官員可以在中元節休假一到三天,玄宗曾下令官員在中元節赴道觀誦經修齋。唐代宗大曆元年(公元766年)“七月望日,於內道場造盂蘭盆,飾以金翠,所費百萬……幡花鼓舞,迎呼道路,歲以爲常”。王建“看著中元齋日到,自盤金線繡真容”,李商隱“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就是當時中元節慶的寫照。

但在當時的民間信仰中,盂蘭盆節仍超過皇室支持的中元節。據日本遣唐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唐武宗會昌四年(公元844年),“(長安)城中諸寺七月十五日供養,諸寺作花、蠟花餅、假花果樹等,各競奇妙。常例皆於佛前鋪設供養,傾城巡寺隨喜,甚是盛會”。

而以“滅佛”著稱的唐武宗爲擡高道教地位,“敕令諸寺佛殿供養花葯等盡搬到興唐觀,祭天尊”,下令將各寺院的盆供物品都搬到道觀興唐觀中“十五日天子駕幸觀裏,召百姓令看”,武宗不僅親自駕臨道觀,還強制百姓捧場。百姓罵道“奪佛供養祭鬼神,誰肯觀看”,武宗“怪百姓不來,諸寺被奪供養物,恓悽甚也”。

中元節是什麼 篇五

20xx中元節是什麼?

中元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七月十四和十五,其名源起道教,又被稱爲七月半、鬼節,佛教中叫做盂蘭盆節。在中元節人們會放河燈祭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也有在外的遊子,畫地燒紙,就好像自己回到了家鄉。

中元節的忌諱

一、牀頭不可以掛風鈴。風鈴容易招來好兄弟,而睡覺的時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時刻。

二、夜遊。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遊,否則只會自找麻煩。

三、非特定場合燒冥紙。冥紙是燒給好兄弟的,金紙是燒給神的,燒冥紙的結果只會招來更多的好兄弟。

四、偷吃祭品。這些是屬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經過他們的同意就動用,只會替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運。

五、晚上曬衣服。當好兄弟覺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會借去穿,還

中元節的含義

中元節在每年農曆的7月15日,俗稱"鬼節",是中國重大節日也是道教節日,我們所熟知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上元節,十月十五日寒食節是下元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爲盂蘭盆節。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爲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着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這一天。

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爲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會在衣服上留下不好的氣息。

中元節的習俗

在中元節的時候,人們有放河燈、孔明燈和焚燒紙錢的習俗,其中,放河燈祭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是逝去先人的一種懷緬,同時,也是在初秋豐收的時候酬謝大地,向祖先報告秋成,並求取來年的豐收。在異鄉漂泊的遊子,在中元節當天會畫地燒紙,圈出的地區代指自己的故鄉,在其中焚燒紙錢,就等於歸鄉祭祀了先祖。中元節當天,地上焚燒紙錢的圈是不能踩的,以此表示着對在外的人的思念家鄉的感情。

中元節歷史文化 篇六

中元節是本土文化的產物。在梁武帝時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清乾隆《普寧縣誌》言:"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雖貧無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盡,須更衣防寒,與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20世紀20-40年代,中元節遠比"七夕"、"清明"熱鬧。人們傳承着以家爲單位的祭祖習俗,祭祖先、薦時食的古***俗直至民國時期仍然是鄉村中元節俗的首要內容。

從北宋開始中元節取代盂蘭盆節,從皇宮走向街巷 篇七

到了北宋,因皇室對道教的尊崇,加上“盂蘭盆”名字由梵語音譯,較爲拗口晦澀,而“中元”具有鮮明的中國本土時節特色,中元節遂取代盂蘭盆節,成爲七月十五日的節日名稱,“六宮最重中元節,院院燒香讀道經”。

北宋城市商業繁榮,中元節從皇宮寺觀走向民間街巷,祭祀對象從高僧神仙重新迴歸爲自家祖先,宗教色彩逐漸淡化。據北宋末年的《東京夢華錄》記載,中元節前幾日,“市井賣冥器靴鞋、襆頭帽子、金犀假帶、五彩衣服”,人們在集市上購買紙糊的鞋帽衣服和紙錢等。

“秋嘗”的儀式也恢復了。在中元節前一天,人們準備好楝葉、麻谷窠兒、雞冠花等,“乃告祖先秋成之意”。在中元節當天早上,人們把穄米飯、轉明菜、花花油餅、餕豏、沙豏等素食放在供桌,取請祖先“秋嘗”和告成之意。各家“城外有新墳者,即往拜掃”,用竹子做成盂蘭盆的形狀,在裏面焚燒紙衣紙錢告祭。朝廷也舉行公祭大會,祭祀前線陣亡的將士。

晚上,祭祀儀式基本結束,人們成羣結隊到勾欄瓦肆逛夜市,在舞臺前觀看“目連救母”雜劇,“潘樓幷州東西瓦子亦如七夕,耍鬧處亦賣果食種生花果之類”,市井之中美食雲集,熱鬧得如七夕節一般。據南宋《夢樑錄》,官府還要在河邊放萬盞蓮花河燈,“以享江海鬼神”。

中元節時,雖已入秋,但在某些秋老虎發威的年份,天氣還比較炎熱,南宋楊萬里就曾感嘆“今朝道是中元節,天氣過於初伏時”,以致“小圃追涼還得熱”。爲避溽暑,他只有“焚香清坐讀唐詩”。

中元節節日意義 篇八

從有關七月十四/十五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七月十四/十五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脫鬼的角度,期勉互愛。

就其文化內涵而言,七月十四/十五也是中國傳統祭祖節日之一,其文化背後體現的是一種信仰。七月十四/十五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文化,是追懷先人既古老又現代的一種傳統,這一傳統體現了古人“慎終追遠”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