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安陽太行大峽谷的導遊詞

安陽太行大峽谷的導遊詞

河南太行大峽谷導遊詞1

太行山綿延千里,象一條青色的巨龍,盤踞在河南、山西、河北三省遼闊的大地上。位於林州市西部的一段被稱爲南太行林慮山。聞名於世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就構築在磊山的懸崖峭壁中。因此,該風景區定名爲“紅旗渠·林慮山風景名勝區”。這裏是國家級風景浼勝區,也是“亞州第一,世界一流”的滑翔基地。主要景區面積有100平方公里。我國錦鄉山河素有“北雄南秀”之稱,而林慮山是北雄風光最勝處。

林慮山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它的最高山峯海拔1675米,形成獨特的山區氣候特徵。年平均降雨量670毫米左右。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暖少雨,秋涼氣爽,平均氣溫12.7。C。

林慮山歷史悠久,匯獨特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景區內有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0處,市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71處,旅遊資源豐厚。從南北朝時期起,這裏就已成爲衆所矚目的旅遊勝地。

這裏曾留下了歷代帝王將相、達官賢士、文豪武俠、名流高僧、神醫巧匠的足跡,也有他們美麗而神奇的傳說故事。商朝第22代國王武丁,省年時被其父送往王相巖與平民奴隸生活在一起,在此結識了奴隸傅說,發現其很有才華,他即位後三年不語,方把朝臣說服,請傅說出山並拜爲宰相,而武丁得傅說輔佐,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的“殷道復興”。東漢時期,朝中官宦夏馥迫於皇宮之禍,陷姓埋名避難於此,現遺蹟尚存。明嘉靖年間遊方道人趙得秀居山不捨,依崖築景,苦練仙丹,現仍存其師徒墓塔。

河南太行大峽谷導遊詞2

獅子洞深10米,寬8米,高7米,洞爲石英岩風化石巖洞,洞頂巖縫終年滴水,灰華沉積,在洞中央形成一座獅子狀石鐘乳,長4米,高4米,寬2米,頭東尾西,周身佈滿苔蘚,雄壯威猛。

玉皇閣爲磚石結構,黃色琉璃瓦覆頂的仿明代建築。閣座爲大理石須彌座,座面雕有二龍戲珠,閣門嵌設門樓,門樓座雕刻八寶圖案,神龕後外延伸與“五氣朝元洞”連接。檐磚雕刻有老子、釋迦牟尼,四大金剛上八仙,閣內神龕中泥塑高1.5米的玉皇大帝座像,牆壁懸塑有張果老、呂洞賓、漢鍾離、鐵柺李、曹國舅、朝湘子、藍采和、何仙姑像,像高0.7米。內頂全穹隆狀,有藍天星星、仙鶴象徵靈宵寶殿。

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在玉皇閣右上方,原殿爲大理石結構牆體,頂爲灰瓦覆蓋。1990年重修,建築風格爲爬廊式的磚木結構,頂爲綠色琉璃瓦,前檐枋爲木質結構,雕木畫柱,精細玲瓏。

書齋樓倚壁凌空,建於玉皇閣左面123米高的懸崖上,書齋樓是道士趙得讀書的地方,也是道家藏經處。這裏曾藏過五千言《道德經》。書齋樓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原爲三層小樓,1990年修復爲二層古建樓,爲硬山重檐爬山廊,建築面積12平方米。一層樓不西口相對,二層樓架木梯相通,樓上東山牆留有眺望門,可可望不可通行,正面爲二樑三柱陽臺,可觀賞王相巖全景。

河南太行大峽谷導遊詞3

仙人洞爲王相巖道人歸天后的墓地,洞高5.2米,東西長26米,南北深22米,當年孤形,洞內建有三個道士墓,皆坐北朝南。東側西墓爲青石構築,西邊這個大墓用青磚砌築,呈塔形,墓座爲金剛寶座式。垮前的石碑上刻有“五世明故師父趙得秀壹位霞靈,明萬曆十七年正月十九日立,不孝徒與守林立石”。

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王相民俗村,依坡築房,錯落有致,這裏曾是商王武丁和奴隸傅說躬耕居住的地方。其建築風格迥異,石街、石院、石板場,石地、石柱、石頭牆,石碾、石磨、石谷囤,石梯、石樓、石板房,石桌、石登、石鍋臺,石臼、石盆、石水缸,石碾、石槽、石頭坑,石龕、石爐、石神像,一應俱全。王相巖有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大橡樹、老槐樹和皁角樹,它們驗證着村莊的古老,爲王相巖增添了一絲神祕的色彩。

河南太行大峽谷導遊詞4

太行峽谷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壺關縣東部的晉豫兩省交界區,北距壺關縣城30公里,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公園涉及三個鄉鎮的23個村,佔地面積達4389.4公頃,其中林木面積3287.6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74.9%。公園風光旖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資源十分豐富。規劃以五指峽、龍泉峽、五莽峽三大峽谷爲主線,開闢紫團洞、雲蓋寺、水妖洞和真澤宮四大景區。共有峽景、水景、山景、石景、樹景、林景和名勝古蹟景觀44處,景點400餘個。

有綠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懸崖,千姿百態的山石,如練似銀的瀑布,碧波盪漾的深潭,雄奇壯麗的廟宇,引人入勝的溶洞,令人神往的傳說。景點有實有虛,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險,巧奪天工,使公園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珠聯壁合,相映成趣。公園的景點主要集中在紫團山上。

山距壺關縣城東南60公里,因山有紫氣繚繞成團而得名。山區萬峯突兀,方圓百里。古稱抱犢,風光絕佳,有“南五夷(山),北抱牘(山)”之說,是“海內不可多得”之勝境。歷史上有頌揚它的詩詞百餘篇及36景詩傳世。主要有八大景色:仙翁崖、雲蓋寺、照壁山、倚秀峯、南參園、唐崖碑、將軍峯、翠微洞和白龍潭。雲蓋寺在山巔,亦稱白雲寺,有南向的二進院佛寺建築,大殿斗拱層疊,木質透雕,尤以4組戲劇磚雕而著稱。紫微洞亦稱紫團洞,是紫微道人面壁之處。洞如迷宮,寬窄不等,最高處達50餘米,最寬處達30餘米,最低窄處則僅容一人側身而入。洞中有“天神”、“羅漢”、“八仙過海”、“玉龍捧壽”等溶岩層景點151處,已開發1500米,接待各方賓客。真澤宮景區以真澤宮爲中心,位在紫團山區樹掌鎮神郊村。宮內供奉着樂氏二仙女,又稱“二仙奶奶廟”、“二聖廟”。宮外紅牆碧瓦,巍峨莊嚴,內部雕樑畫棟,結構巧妙,佔地7000平方米,依山築砌成五進院落,一院高於一院。有香道、牌坊、山門、當央殿、萬壽亭、鐘鼓樓、寢宮、聖公母大殿及兩側的樓閣式配殿,有陽宮、陰宮、嬰兒宮、奶水宮、梳妝樓等,使整個建築統一在古樸典雅、高低錯落的環境之中。太行山峽谷,古有“藏龍臥虎之地”的美稱。不久太行峽谷森林公園,將以“返璞歸真”的氛圍展現在世人面前,爲遊人讚賞、青睞。

河南太行大峽谷導遊詞5

蕩魂橋,長50米,高8米,寬2米,由鐵索牽繫,666根松木椽子鋪設橋面,人行其上,大幅度地搖擺,半雲半霧,魂魄隨橋體晃盪,所以叫蕩魂橋。

棧道高40米,有138個臺階。1997年5月,景區在猿猴難於攀援的崖壁上建造了這條之字形棧道。棧道是一部超越自我的心裏測試器,從這裏走過的人永遠忘不了它。

雲臺即雲中平臺,這種平臺,在地質學上叫產狀,產狀的形成與岩層的水平產出有關。在地質學上,岩層的橫向紋理叫層理,豎向紋軎收節理,這裏的岩石層理髮育廣泛,由於水平侵蝕,形成一個個產狀。大家向四周看一看,產狀結構異常豐富,站在平臺向左看,在山際的輪廓線上,有一道豁口,叫魯班豁。地勢險要,海撥1172米,豁口寬110米,高200餘米。當年,石板巖供銷社的幹部職工爲了把山上的土特產品運下山去,把鄉親們所需的生活用品運進山來,他們挑起一根根沉重的扁擔,翻高山,淌河水,攀懸崖,爬陡坡,歷盡千辛萬苦,走過春夏秋冬,挑出了舉世聞名的“扁擔精神”,便是這段真實歷史的見證者。

第二棧道高60米,共有186個臺階,比下面的斷崖高20米。

巨石上書“仰止”兩個大字,“仰”是敬慕、傾慕的意思;“止”是助動詞,同“之”一個意思。“仰止”二字一般刻在風景絕勝之處。“高山仰止,景行行之”,這成語裏的“仰止”也是這個意思。

向前看,巖西一股跌水,名曰“寶泉”,從峯頂而下,懸流251米,下成瀑布,水勢噴 ,望如白虹,飛灑,六日沁人肌骨。有詩讚曰:“空中細雨西南來,颯然天與遊人沐。”寶泉火奔這池中,石潔水清,天光澄映,名曰:“仰天池”,爲明代道士趙得秀所開掘。時至嚴冬,瀑流化作冰柱,頂天立地,猶如瓊樓玉宇,延至來年4月末方復融解爲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