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教育隨筆託班(推薦48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48篇《教育隨筆託班》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教育隨筆託班》相關的範文

教育隨筆託班(推薦48篇)

篇一:幼兒園託班教育隨筆

今年我帶的是豆豆班(託班),這些孩子在幼兒園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很是重要。如果一日常規培養不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和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所以常規培養是幼兒階段不可忽視的部分,加上託班的孩子思維只是具體的形象,他們生活的經驗有限,說教的方法對於他們是很難起到作用的。我覺得只有提供生動的形象、具體的方法才能讓孩子們有興趣。

首先,我們是孩子的榜樣。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啓蒙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着很大的影響。如:要求孩子有禮貌,待人真誠,說話文雅,能耐心傾聽別人說話等等習慣,都需要我們做出許多的努力和良好的榜樣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到該學的,該聽的,該做的,

其次,同伴之間的榜樣。“瞧!賴家成做的真端正”“看!唐善鑫回答的`聲音真響亮”如此等等。老師不必吝嗇自己的誇獎,其實你在表揚某個孩子的時候,立即就會有許多小朋友紛紛效仿他的行爲。因此,老師做到嘴勤快一點及時表揚就會收效不錯。

要做到這些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的,他還需要家園共同的努力,需要一個不間斷的學習過程。讓我們期待孩子們更好的表現吧!

篇二:幼兒園託班教育隨筆

今天是託班孩子入園的第一天,午睡時辰辰(盧彥辰)哭鬧的非常厲害,爲了不影響其他孩子入睡,我便將他抱到室外,他邊哭邊不停地念叨着:“媽媽、家家、媽媽家家”,這時我突然發現外面的板凳上有一隻玩物小狗,一定是小朋友散步時落下的。我藉機說:“你看,這是誰啊?哦!看這隻小狗狗哭了,咱們快抱抱它吧。”我順勢的坐在板凳上,又讓他抱起小狗哄小狗睡覺。雖然他有些不情願,但是還是把小狗抱在了懷裏。我輕輕地搖着他,他的哭聲漸漸變小了,眼皮微微的合起來了。慢慢的進入夢鄉了。

第二天,第三天辰辰依然有些哭鬧,但是我都用不同的方法去讓他進入夢鄉。

其實,對於剛入托班的孩子來說,教育要循序漸進,根據不同孩子的特點針對的採取策略,爲孩子順利適應幼兒園生活鋪設臺階。

篇三:幼兒園託班教育隨筆

從小養成會分享

九月的來臨,讓我們共同迎接了13名幼兒的到來,在我們班,幼兒的平均年齡都在兩歲半,而且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剛來的前兩個星期,寶寶們都以揮淚來告別父母,而於心不忍的家長也留戀往返的站在門口、窗邊,久久的注視。

家長們的不捨、寵愛、不忍……,便構成了此刻越來越多的幼兒以自我爲中心、獨佔意識,孩子在家中交往的範圍少,關係少,所以全家人都會爲了一個寶寶轉。在豆豆班也發生了一些“咬人、打人”的小事件,原因在於什麼?就在於玩玩具和看圖書,自己先拿到玩具就是不肯給別人玩,對方當然也不甘示弱便動手去搶,這樣意外就發生了。幼兒在家所有的玩具、食品,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全部都是自己的,沒有人會跟你爭、跟你搶,但是到了幼兒園呢?玩具是有限的,圖書是少量的,不可能每個小朋友都擁有自己喜歡的玩具,這就需要大家把教玩具輪流操作、輪流玩。那裏就涉及到我們所說的―――分享。

分享,並不只是把自己的食物分給大家吃這麼簡單,懂得分享的小朋友是能夠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經驗、快樂的情緒,一齊與小朋友們在一齊分享。帶來了自己喜歡的零食,我們一齊品嚐;拿到好玩的玩具,我們一齊玩,體驗搞笑;把自己聽到的故事、兒歌,大聲的'朗誦,讓所有小朋友一齊感受。讓孩子從小懂得與別人分享,不因爲搶佔而傷害別人。同時也避免了意外的發生。

在10月份,我們班開展的分享月餅活動,在第二次的親子活動中,同樣讓家長與我們幼兒一齊完成分享的過程,幫忙幼兒養成樂於分享的好習慣。

篇四:幼兒園託班教育隨筆

杜昊遠在我班幼兒中算年齡較小的一個,剛滿兩週歲。他長得小巧玲瓏的,別是那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非常惹人喜愛。

因爲其他原因,昊遠沒有參加我園開展的親子活動,以前跟老師連面都沒見過。因此,剛來園時,他和一些孩子一樣對陌生的老師充滿了戒備,媽媽送他來園,他連話都講不清楚,只是邊哭邊咿咿呀呀地叫着,抱緊媽媽的脖子就是不肯鬆手。媽媽非常擔心孩子不適幼兒園的生活,次把他送進班後,還要在教室口呆好長時間,久久不肯離去。確實,開學的前幾天,昊遠的情緒很不穩定,午餐時不吃,午睡時不睡,連小都不肯,常常到褲子上。爲了孩子從對父母的依戀轉移到對教師的依戀,從而使他更快適幼兒園集生活,我細心照料着他,他感到時時刻刻有老師存在;爲了他獲得安感、親切感和依戀感,我與他常常肌膚親,如拍拍他的小腦袋、他的小手、抱抱他、和他說幾句悄悄話,遇到他有哭鬧行爲,我又和顏悅色地用最溫柔、最親切的語言對他加以勸導,儘量滿足他的一切合理要求,漸漸地他對我產生了深深的依戀感,早晨媽媽送來時能跟媽媽說再見了,午睡也有了好轉,能在我的懷抱中很快睡。現在的昊遠天在幼兒園裏粘着我,儼然一個小小跟屁蟲。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這麼快就適了環境,感到很高興,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我,小跟屁蟲會在老師的悉心照料下,一天一天開心,一天一天進步。

篇五:託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開學已經有一段了,孩子們的變化使我很欣慰,我們班是小託班,這些孩子從來沒有上過學,從剛開學,孩子們因爲離開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情緒上的不穩定,到現在基本上每個孩子都能開開心心的來幼兒園,這些變化是可喜的。

週一我像平常一樣,早走的來到幼兒園,發現每次上學都要哭着喊媽媽的張天碩小朋友,看到我在門口等他,很開心的跟我說,“老師早上好”!隨後轉向他的媽媽,揮着小手說,“媽媽再見!”我高興的一下把他抱起來,誇着張天碩說:“我們碩碩長大了,上學不哭鼻子了是吧?”每天都要高高興興的來上學。他點了點頭說:“老師我長大了,上幼兒園不哭了!他的這些變化讓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同時也肯定了自己在孩子身上花的這些心血沒有白費,覺得很有成就感。

幼兒園裏的很多事對我感觸很大,每天看到孩子們進步一點,我就非常開心,工作上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每天,看到每位老師臉上洋溢着的笑容,誰能知道,這些笑容背後,藏着多少辛酸,我們每天爲之奮鬥的,就是家長的肯定與孩子們的點滴進步,這些就足夠了!

篇六:託班教育隨筆

剛進入幼兒園的小託班寶寶自理能力有些差,所以寶寶們在玩完玩具後,我和劉老師會幫他們把玩具收好,就這樣慢慢的剝奪了小寶寶自我鍛鍊的能力。久而久之,寶寶們也養成了一個壞習慣,開始無責任的亂扔東西。針對這個問題就覆水難收了,我最後決定想辦法挽回我之前犯的小錯誤。

寶寶們都是天生,善良的。我就開始以故事的方式教育寶寶自覺完成任務。我首先跟大家講:“小朋友們,你們下午放學後是想回家啊還是繼續留在學校上課呀?”大家齊聲喊:“回家·······”。”那今天呀,老師告訴大家玩具的家在哪個地方,看~玩具架就是玩具的家,所以以後,小朋友們玩完玩具後請把玩具送回家,如果小朋友們不把玩具送回家,隨手丟掉玩具就回不了家了,玩具心裏會很難過的。我們以後玩完玩具一起送玩具回家好嗎?”小朋友們齊聲喊:好~~~”。

漸漸地,果然每次寶寶們每次把玩具玩好以後都會在把玩具安全送“回家了”。我覺得有些習慣是慢慢養成的,我們可以試着給寶寶們機會,讓寶寶們形成良好的做事方法。

篇七:幼兒園教育隨筆託班

幼兒園裏託班的孩子只有兩歲半,現在每個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裏交往範圍小,人物關係少,所以班上的幼兒都是以“自我中心”的。家裏玩具隨意玩,孩子可獨霸一方。而到了幼兒園裏,玩具數量是有限的。任何教玩具都需要幼兒輪流分享。如何讓幼兒學會分享呢?我在託班的體會如下:

一、圖書、講故事的魅力。幼兒對故事、兒歌會很快接受,我就利用兒歌、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幼兒,讓幼兒從中學習分享,體會分享的快樂。一次我講故事《玩具一起玩》,讓幼兒學會講:“大家一起玩,你玩一會,我玩一會。”教育幼兒要與小朋友一起玩,不爭搶玩具。在這個故事的延伸活動中,我讓幼兒表演“小動物玩玩具”大家一起玩,幼兒通過遊戲後認識到一起玩的快樂,也體會到分享的初步感受。

二、遊戲的樂趣。對幼小的孩子,最有效的力量就是遊戲。我經常組織幼兒進行一些配合性強的遊戲。如:一起搭積木,讓幼兒幾人一起搭建玩具,培養幼兒合作能力和體會分享的快樂。又如繪畫活動:我讓幼兒在勾畫好的輪廓內手拿油畫棒,每人塗一個範圍,互相配合一起畫好一個動物。

三、隨機教育。我在日常活動中也注意隨機教育幼兒,如:螞蟻搬豆,讓幼兒觀察螞蟻是怎樣一起把大豆子搬到自己窩裏的。

四、與家長交流,共同薰陶。我在家長會和離園時,向家長宣傳幼兒園裏的生活

活動情況,讓家長了解幼兒園裏需要大家一起分享才能共同融洽。家長很配合我的工作,以至我班幼兒的分享能力較好。

以上是我在託班工作中的點滴感受,我利用各種遊戲活動,培養幼兒交往能力,增強幼兒分享意識。

篇八:幼兒園教育隨筆託班

一、背景

託班是孩子第一次過集體生活的初始階段,對他們進行常規培養尤其重要。經過一學期的培養訓練,孩子們的常規已初見成形。可寒假休息了二十多天孩子們回來後,我發現班上出現了這樣一個現象:當老師需要孩子們移動小椅子進行活動的時候,有的孩子是一隻手拖着小椅子走的;有的孩子是一隻手拎着椅子,搖搖晃晃地走的;有的孩子不站起來,坐在椅子上拖着走的……此時椅子與椅子之間、椅子與地板之間不是發出“咚、咚、咚”的敲擊聲,就是發出“吱、吱、吱”的摩擦聲。而且地板上也滑出了一些小小的痕印,看到孩子們這樣不愛護小椅子。我有些生氣地說:“你們這樣子,椅子很容易搞壞的,請小朋友們把小椅子搬起來走路”。可是還是有小朋友無動於衷,依舊把椅子拖着走,發出很大的噪聲。

二、實錄

一天,我們正在開展談話活動:“我的好爸爸”,只聽“啪”的一聲,把老師和小朋友都嚇了一跳。原來繆仁軒小朋友連人帶椅子的摔在了地板上,當時我是又好氣又好笑,但轉念一想遇到事情光靠訓斥、說教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何不抓住時機對孩子們進行一番教育呢?於是我煞有介事地說:“你們聽誰在哭啊?”小朋友立即安靜了下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東找找西找找。接下來我告訴他們:“中午小朋友睡覺的時候,張老師也聽到教室裏有哭聲,我找啊找啊,找了半天終於找到啦!你們猜是誰在哭?哦,原來是小椅子在哭,我問小椅子你爲什麼哭啊?它含着眼淚對我說,小朋友不愛護它,一會兒拖着它走,把它得腿拖得疼疼的,一會兒拎着它搖搖晃晃的走,把它身上碰的青一塊紫一塊的。現在小椅子還傷着呢。”此時小朋友們的臉上都露出了一些不忍的神情。我不失時機的繼續說道:“現在啊小椅子想離開託二班啦,不和託二班小朋友做朋友了,怎麼辦呢?”小朋友開始着急了紛紛說到:“小椅子你別走,我們不拖你了,我們改正了,我們兩隻手搬椅子了……”此時,我靈機一動何不將老師自創的一首《小椅子》兒歌下放給孩子,幫助孩子掌握正確地搬椅子方法呢?於是我對孩子們說:“如果你們想和小椅子做朋友,就請像張老師這樣做。”我一邊念兒歌一邊示範:“小椅子,我愛你。天天和你在一起,兩手搬,輕輕放。累了坐在你身上”。有的孩子一下子就學會了兒歌,這時小朋友都模仿着我的樣子,輕拿輕放椅子。此後,拖椅子的現象日益減少了,“哐當哐當”晃椅子的聲音聽不到了,如果有誰偶爾忘記了,立刻就會有別的小朋友提醒他改正呢。

三、反思

(一)抓住時機巧用擬人化教育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兒童時期的`“泛靈心理”乃是把事物視爲有生命和有意向的東西的一種傾向。在幼兒心目中,一切東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感情的活物。利用幼兒“泛靈心理”對幼兒教育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師應善於將物“擬人化”,以激發孩子的“泛靈心理”,使之產生移情心理,進而理解和形成相應的良好習慣。如上面的例子經過對孩子實施擬人化的教育,讓孩子體驗到了積極情緒,爲孩子創設了寬鬆、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圍,比起向孩子們說教講解深刻道理效果好得多。培養了他們的愛心與同情心。小椅子的事件也許是件很微小的事情,但是卻讓我們的孩子知道了,在他們的生活中,不光是成人的呵護和關愛,學着關心他人也同樣重要。關心他人,需要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就像和小椅子做朋友一樣,這是良好道德情感的培養,有利於孩子們健康的成長!

(二)孩子模仿老師的言行

託班孩子的思維來自於實物和直觀的形象,往往從事物的表面形象來認識事物,他們的思維要通過成人的啓發誘導,在具體活動中才能逐步發展。他們好模仿,成人的言談舉止、行爲習慣都是他們學習模仿的榜樣。他們一天中接觸最多的是老師,老師的一言一行他們盡收眼底。孩子由於年齡小生活習慣的正確與否沒有準確的概念,首先得讓他們形成正確的概念,對不良的行爲,作爲教師不能簡單地指責、阻止,而應正確地講解、示範、引導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概念,給他們一個可效仿的榜樣,讓他們在看看聽聽說說做做中主動地自覺地去學習,去模仿。正如著名教育家馬卡連科說:“教育必須從細節開始”。

篇九:託班教師的教育隨筆

有趣的點心時間

今天孩子們的早點是圓圓的芝麻餅乾和方方的薄餅乾還有小饅頭。說實話,孩子們每天的早點都差不多,因此孩子們吃這些餅乾的時侯興趣都不太濃,特別是小餅乾,好多孩子都不要吃了,對於方方的薄餅乾孩子們是最喜歡的,因此都盯着方方的餅乾吃,動作較慢的孩子有時吃不到。孩子們開始吃了,看到他們興趣不高的樣子,我也拿起一盤餅乾說:“我吃小小的饅頭”說完就吃了一個小饅頭,我又說:“我吃圓圓的芝麻餅乾。”就這樣我按順序邊說邊吃,把三種餅乾都吃到了,孩子們看到我吃餅乾的樣子,興趣一下子被激發了,也開始一邊說一邊吃,而且也把三種餅乾都吃了,平時不愛說話的悅悅也邊說邊吃。待孩子們吃完點心後,我發現今天的盤子裏沒有留下以前一直吃剩的小饅頭,個盤子裏的所有餅乾都吃完了,而且今天吃餅乾的速也快了很多。雖然他們說說、吃吃,但在這過程中他們也會到了“安規律排序”領。其實一天的工作中,有時隨性很強,但都充滿了教育性。善於發現,善於思考,經驗和知識會更加豐富。有時我們老師動一下腦筋,孩子纔會真正在玩玩中學到本領!

尿褲子了

**是我班年紀最小的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就尿褲子了,我隨口說了句:“你怎麼尿在身上呢?多難爲情啊!”第二天,汗汗怯怯的走到我身邊小聲的說“我褲子溼了”我又隨口說了句“你怎麼每天都尿褲子?”第三天汗汗還是尿褲子了,但是沒有告訴老師,直到家長來時才發現。後來和家長的交流中得知:“**說尿在身上老師要說的,很難爲情,所以不敢告訴你……”事後,我覺得很慚愧。託班幼兒年紀小偶而尿褲子是很正常的事,但是由於我語言的不規範,在無意中傷害了**的自尊心,使他對老師不信任。如果當時我多爲**考慮一下,**的人和尊嚴,不用責備的言語,而是使用富有教育藝術的語言,輕微的告訴他:“沒關係,我們換條褲子吧!老師小時侯也和你一樣尿褲子”或許收到的效果會不一樣。

如何糾正幼兒挑食行爲

一般孩子對喜歡吃的某種食物就吃得很多,而對不喜歡吃的食物則吃得很少,甚至乾脆不吃。很多時候,當孩子表現出不喜某些食物時,家長並不是勸說或講道理,而是一味地遷就。他們認爲,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自然而然改掉挑食的毛病。但事實並非如此。專家提醒,孩子的過分挑食會導致某些營養的攝入不足或過量,導致孩子容易生病或是過度肥胖,嚴重影響他們的生長和發育。

孩子挑食成因醫學專家表示,嬰兒時期的孩子只有單味覺,沒有分辨復合味道的能力,此時母親應儘量採取母乳餵養,或者給孩子喝的牛奶中不加糖、輔食果汁,保持原汁原味,這樣孩子的味覺記憶中沒有口味過重的東西,長大後就不容易挑食。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挑食的現象,這與家長的態度很有關係。比如孩子這一餐某種食品多吃一點,那一餐另一種食品多吃一點,而假如家長過於縱容就會促成孩子吃飯挑食的壞習慣。吃自己喜愛和可口的食物是人的天性,家長一味地滿足孩子的“口腹之慾”,就可能使孩子得不到平衡的膳食,從而導致孩子發生食物富足型的營養不良。 ?另一方面,爲了讓孩子能得到合理均衡的飲食,媽媽們往往使盡渾身解數,甚至追着孩子餵食,可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弄得又累又急的媽媽火冒三丈。

對此,專門研究兒童挑食行爲的專家認爲,如果家長用強制或粗暴的手段逼孩子吃東西,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因爲不愉快情緒不僅會降低食慾、影響消化,而且會讓孩子產生對立情緒或恐懼心理,這種強制進食往往也會增加兒童挑食的可能性。

糾正挑食妙招家長的責任是將合適的飯菜在合適的時間提供給孩子,許多兒童在成長期都會有一些正常的“挑食”行爲,這與他們的個性和個人喜好密切相關,而這類問題隨着年齡的增長是能夠糾正的。但如果孩子的挑食行爲已經影響到正常的生長髮育,不如試試以下幾招:

例如,合理安排和指導孩子吃零食的時間、數量,儘量減少或逐漸取消零食;不要強迫孩子吃某種食物,以免加深孩子對這種食物的反感;經常變化花樣、調整口味以及創造愉快的進餐環境等,引起孩子的食慾;用生動形象的教育方法,誘導孩子懂得吃各種食物的好處。其實,孩子的偏食或挑食習慣往往是受到成人的飲食觀念和習慣的影響。有的家長本身就挑食或偏食,見樣學樣,孩子是受到了家長的影響。有的是因爲家長餵養不當造成的,比如對於孩子愛吃的東西,有的家長就隨意讓他吃,有時一次吃得太多,孩子容易吃傷。當然也有孩子的原因,比如孩子的口味比較挑剔、吃零食影響進餐時的食慾、飯前或吃飯時喝過多的果汁或含糖飲料等。

所以,專家建議,家長要想豐富孩子的口味,首先要以身作則,以自己良好的飲食習慣爲孩子做出示範。在合理的範圍內,可以允許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在指導孩子的飲食時,不要威脅或哄騙,孩子做得好時要及時表揚和鼓勵。

篇十:幼兒園小託班教育隨筆

幼兒園小託班教育隨筆

幼兒園小託班教育隨筆

幼兒園教師會把自己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有借鑑價值的教學案例記錄下來,這就是幼兒園教育隨筆。以幼兒園教師隨筆:應如何對待孩子發脾氣爲例,大家來看看幼兒園小小班教育隨筆。

1、置之不理

孩子發脾氣時,你只管幹-你的事。注意不要看他,即使只是瞥了他一眼,他也會受到鼓舞繼續鬧下去。這是最見效的方法。氣頭上的孩子,大人的說理、摟抱都不會太奏效。只要你沉住氣,就是不理孩子。孩子在最終放棄這個行爲之前會加倍的哭鬧,你要堅持住,也可以講幾句簡明扼要的話:“你不哭了咱們再一起玩。”不要多說。如果孩子哭鬧的更厲害也不必介意。必要時把這話重複一次。

孩子不再發脾氣時,若無其事地歡迎孩子回來就行了:“過來吧,咱們去街上玩。”不要說:“你剛纔哭真是太不懂事了,”一類話。

2、表揚和鼓勵

孩子不發脾氣時必須表揚他,但要注意說話方式。可以說:“你能安安靜靜地看畫書,我很高興,你真聽話。”不要說:“你沒有發脾氣,真是好孩子!”不要強調“發脾氣”這個詞。

孩子發起氣時是爲了引起你的注意,或是他心情不好。爲此應教孩子用正確的方法獲得你的注意和表達他的沮喪情緒。示範給孩子正確的做法,告訴他你碰到困難時是怎麼做的。不要冷落孩子,孩子表現時,更要關注他,給以表揚。

3、儘量避免誘發孩子發脾氣的場合和情境

如果任務或玩具太複雜了,孩子會因完不成、不會玩而沮喪,你可以把任務定得簡單點,讓孩子能夠完成。

必要時提供幫助。當孩子變得急躁時,你可以給他一點提示,或說幾句鼓勵的話,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但不要包辦代替。

應避免孩子過分疲勞或興奮。要在他玩的`筋疲力盡和極度興奮之前,結束活動,以免孩子控制不住情緒。

4、不要讓孩子發脾氣來逃避責任

應讓孩子明白,發脾氣不能幫助他逃避任務。向孩子講清楚:他的任務若不幹會給他懲罰;隨他怎麼發脾氣,任務必須完成。如果孩子就是不完成,就給他應得的懲罰。懲罰之前先給他一些警告。懲罰之後讓他繼續完成任務。

5、在來客人時和在公共場所等

孩子會察言觀色,當爸媽累了,有客人來訪或全家在公共場所時,他的哭鬧會更帶勁。如果孩子哭鬧打擾了周圍的人,你可以把孩子領到人少的地方。“跟孩子說,你影響了別人,如果你還哭鬧,咱們現在就回家。”爲了證明你是說到做到,你可以中途離開。在公共場合不要後退,不要同情孩子的表情。絕不要讓步,要讓孩子看到你是說到做到的。

6、馬上就地解決

這是控制發脾氣行爲的關鍵。不要事後再懲罰孩子的行爲。

蒙一班?? 尹老師

篇十一:幼兒園託班的教育隨筆

天朦朦朧朧的,好似披了一層薄紗。在這樣的早晨行走,呼吸着新鮮空氣,真得很美妙。看着那東曦一點一點地上升,世界萬物都被賦予了生命。旭日東昇,美景在眼前,心情分外愉悅。

一路欣賞美景,到校已是7點30分了(因校車最後一站)。我信步走向教室,我猜想孩子們大概都在認真地看書吧。我面帶微笑推開了教室的後門。但眼前的景象,頓時讓我面如寒霜,怒火一下子從心底竄到了腦門。只見掃地的孩子手拿掃把,正進行敵我對打呢。沒輪到值日的孩子則是三五成羣聚在一起,不是玩橡皮泥、畫畫,就是說話。面對這個場景,我冷冷地問正在玩橡皮泥的語文朗讀組長:“佳佳,今早是語文早自修,老師不是讓你到校後帶領其他小朋友讀生字表中的生字嗎?請告訴我,你這是在做什麼?”她可憐兮兮噘着嘴說:“我是讓他們讀啊,可他們沒聽我的,所以……”因爲此時的她手裏還拿着橡皮泥,不知道怎麼回答我了。我一時也想不出什麼話來批評她,就讓她立刻回自己的座位上。然後我走到講臺那,對孩子們命令道:“請你們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把桌子收拾好,拿出語文書翻到140頁,自己讀生字表中的生字”。我面無表情地說着這些話。孩子們看着嚴肅地我都乖乖地拿出書本,自個兒讀了起來。

看到孩子們都低着頭,那麼小心地讀着生字。我突然覺得自己剛纔太過分了。7、8歲的孩子真得還小,我剛纔這樣冷冷地對他們,他們可能還沒明白自己錯在哪裏了,畢竟他們還沒有自覺早讀的意識,尤其是佳佳,我真得不應該用這樣的語氣問她。現在心情平和了,真爲剛纔的我感到抱歉。老師今早狀態不佳失控了。孩子們,對不起了!

篇十二:幼兒園託班的教育隨筆

今天升好國旗後,我們所有的班級一起集中在操場上進行流動紅旗的頒發,對於我們小班來說這是第一次,以前從來沒有經歷過,感覺很新奇。排隊在那裏的時候,他們的小眼睛一直瞧着前面,心裏肯定會在想,這麼多人在一起到底要幹什麼呢?知道張老師要頒發紅旗時才明白,原來今天要給我們小二班一面紅旗。看着我們小班的小朋友在那裏拿旗拍照時,我們在一邊觀看的老師,發現這些孩子經過三個月的鍛鍊學習,真的是長大了,站在那裏真是有模有樣。

從我的觀察來看,有部分孩子明白這面紅旗的存在意義,還有大部分的孩子還是無所謂的態度,不是特別關心這面紅旗,回到教室後很快就忘記了。我爲了讓這面紅旗更有意義,就故意在孩子面前,拿着紅旗讓它飛啊飛啊,引起孩子們的注意,他們發現以後都笑了,覺得很好玩,我就問孩子們:“你們笑什麼啊?”他們就實話實說:“因爲老師讓紅旗飛了,像飛機一樣。”我怕緊接着又問:“你們知道爲什麼紅旗會飛到我們小二班來而不是飛到小一班呢?”我聽到的有趣回答是,有孩子說因爲我們小二班的門開着,所以紅旗就飛進來了,聽完後,我就捂着肚子笑了,這些孩子太可愛了,能夠想到這方面真是佩服。但我沒有讓笑聲持續很久,我馬上嚴肅的說:“那是我們小二班小朋友一起努力得來的小紅旗!紅旗上面寫了文明禮儀好寶寶,你們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嗎?”這個時候小朋友的話匣子都打開了,有的說因爲我們小朋友很乖,有的說我們上課舉手發言了等等理由,但是沒說到點上的,於是我只能給孩子們解釋什麼是文明禮儀好寶寶,小朋友理解了以後,都開始這兒說你好,那兒說你好,相互之間都在打招呼,都很高興能拿到這面紅旗。除此之外,我還和小朋友說了,不僅有文明禮儀寶寶,()還有課堂紀律寶寶和 環境衛生寶寶,小朋友如果不加油,小紅旗下次就飛到別的小班裏去不回來了,小朋友們就像是心愛的玩具要被搶走似的,紛紛舉手說要如何做個好寶寶,那些不好缺點要怎麼改正,個個都表決心要把小紅旗永遠留在小二班。並且我和孩子們說,下次把紀律寶寶也請進我們小二班,讓我們也成爲紀律好寶寶,小朋友都很有幹勁,馬上個個都坐得端端正正的表現給我看。

看到孩子有了競爭的意識,說明孩子們長大了,懂得要積極向上取得更好的表現,那就是一種進步。我也會和我的孩子們一起努力,我相信他們會有進步會有成長!

篇十三:幼兒園託班的教育隨筆

積木一直是孩子們喜歡的玩具,他不僅可以鍛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可以讓孩子們大膽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一次在區域活動時,孩子們高興的玩着,我來回巡視着孩子們的表現。當我走到建構區時,孩子們在搭建一座類似城堡的東西,幾個孩子分工合作,有的在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有的幫忙遞積木。當時我心裏想:“積木可真神奇呀!”他讓寶貝們有了合作意識,而且讓他們體驗到共同合作的樂趣。

我說:“寶貝們我可以跟你們一起搭建嗎?”寶貝們高興的點頭。我以一個朋友的.身份融入到他們這個小集體。我問:“寶貝們你們建的是什麼呀?”寶貝們說:“我們要建一座大宮殿”。接着我們開始忙碌起來,有的搭建宮殿的門,有的搭建宮殿的院子,孩子合作的非常有秩序,而我在旁邊一邊幫他們遞積木,一邊注意他們的表現,適當的給與他們意見。一會兒一座大型的宮殿完成了。看着這座“宏偉”的工程,我忍不住誇獎:“寶貝們你們的小手真靈巧呀!”孩子們高興的笑了。

通過這件簡單的事情讓我明白:每個孩子都是一位小精靈,他們的小腦袋充滿了無限的潛力,等待我們給與他們機會去展示。而我們也要毫不吝嗇的給與孩子們誇獎,讓他們愛動手,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幼兒教育隨筆

篇十四:託班規則教育手記隨筆

去戶外活動前,教師說:“小朋友,排隊了。我們要去外面玩嘍!”孩子們有的跑到了教師跟前爭着搶第一,有的仍顧着玩自己手上的玩意兒,還有的遠遠地看着教師,不願意來排隊……在教師一遍又一遍的招呼下,孩子們好不容易站成了長長的一列隊伍,可是走了沒幾步,隊伍就沒了形,教師只好挨個兒把孩子“塞”進隊伍。以前這些畫面幾乎天天出現在日常帶班過程中,尤其是在轉移活動場地的過渡環節。我想,可能是因爲隊伍較長,教師不便管理排在後面的孩子。另外,一些膽子較小或存在入園焦慮的孩子因遠離教師而缺乏安全感,從而拒絕排隊。

鑑於此,我們在孩子入園初期,把排隊要求改爲只要跟着教師走就可以了。這樣孩子就能在安全的距離內看見教師,從而更安心更主動地參加活動。在此基礎上,我們將排隊設計成一個生動有趣的遊戲活動。如,在排隊前,教師問:“我做火車頭,誰做車廂呢?”教師在前方微笑地向孩子們說道:“一號車廂,二號車廂,三號車廂……我要帶上我的車廂穩穩地開口羅!”教師帶領孩子邊做開火車的動作,邊走出活動室。對於特別膽小的孩子,教師可邀請他和自己結伴扮演火車,一個做火車頭,一個做火車車廂。在“開火車”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隊伍行進的狀況,不時變換情景,如火車過大橋、穿山洞、上山坡等,以保持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利用兒歌、故事等指導孩子排隊。如,教師利用兒歌“小朋友,排隊走,跟着老師走走走。向前看,不回頭,停住小腳點點頭”幫助孩子瞭解如何正確地排隊行走。通過降低排隊要求,增加趣味性等,我們發現孩子排隊時推擠、遊離的情況得到了較大改善。

在孩子入園一段時間後,教師可利用幼兒園現有的環境條件,引導孩子練習一個接一個地排隊走。如,只容一人通過的感覺小路,佈滿一串小腳印的朋友橋,沿牆鋪設的觸摸牆,恰好適合孩子單人經過,練習一個跟着一個走。當然,爲了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排隊的概念,掌握相應的方法,教師還可以利用兒歌(如,小腳丫,走走走,一個跟着一個走。不搶先,不落後,一個一個多神氣)、故事等,幫助孩子理解排隊的要求。

篇十五:託班規則教育手記隨筆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盥洗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但也容易出現擁擠、混亂、消極等待等現象。所以,近年來“按需盥洗”“分批盥洗”的方式應運而生。“按需盥洗”是指個別孩子根據需要進行盥洗,一般不會影響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動。“分批盥洗”雖能較好地解決集中盥洗時擁擠、混亂等問題,但是孩子等待的時間不會因此減少,甚至會變得更長。如何才能在“分批盥洗”時變消極等待爲積極等待呢?我們嘗試讓孩子們在快樂的遊戲中盥洗。下面就是由一首歌曲改編的遊戲活動。

幼兒圍坐成半圓,教師交代遊戲規則:“老師今天來當鴨媽媽,鴨媽媽等會兒會一邊唱歌,一邊請她的鴨寶寶去做一件事情。我們來仔細看看,鴨媽媽會請誰,去做什麼事情呢?”然後,教師唱歌曲:“一天五隻小鴨出去玩,翻過小山走遠了,鴨子媽媽呀嘎嘎叫,我的寶寶要洗手。”唱第一樂句時,教師邊唱邊有節奏地拍5個孩子的肩膀;唱後面幾句時,教師邊唱邊帶着被請到的孩子學着小鴨走的動作走到盥洗室門口。接着,“鴨寶寶”們在保育員的照顧下盥洗,教師則回到原來的位置,引導孩子討論:剛纔鴨媽媽請到誰了?他們去幹什麼了?在輕鬆的談話過程中,“鴨寶寶”們也陸續回來了。當然,教師還可扮演貓媽媽等角色,用相同的方法請其他孩子去盥洗。以此類推,直到所有孩子盥洗完畢。

在盥洗過程中加入遊戲情境,加入談話環節,既提高了孩子盥洗的積極性,又避免了孩子消極等待的現象,不失爲一種好辦法。值得一提的是,再好玩的遊戲也會有玩膩的時候,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積累,創編出有趣的遊戲,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快樂、有序地盥洗。

篇十六:託班規則教育手記隨筆

“鏘鏘鏘!鏘鏘鏘!”洋洋敲擊着杯子。“噹噹噹,噹噹噹!”濤濤也馬上學了起來。隨後,活動室裏響起了一片敲擊聲。“不要敲了。”教師喊道。大部分孩子停止了敲擊,洋洋等幾個比較淘氣的孩子還在繼續。託班孩子喝水時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如果教師單用命令的方式加以制止,孩子們反而會敲得更興奮。因此,我們根據託班孩子的心理特點創設一定的故事情境,培養孩子自覺愛護物品的意識。

“今天,有兩個客人來到我們班,我們來看看它們是誰。”教師邊說邊出示兩隻杯子,一隻完好無損,一隻傷痕累累。教師先拿起那隻完好的杯子,模仿男孩子聲音:“我是丁丁,我的主人很愛護我,我是健康快樂的。每天我都開開心心。”隨後教師拿起那隻破損的.杯子,模仿女孩子的聲音:“我是一一,我的主人不愛護我,你看我身上都是傷痕,每天我都很傷心,有時,我還偷偷地哭泣。”然後教師問:“你們想成爲哪隻杯子的主人呢?”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說:“我要做丁丁的小主人。”“看來你們都是能幹的孩子。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誰是能幹的小主人。”

教師一一檢查孩子們的杯子:“程程、妞妞、琪琪的杯子都是完好無損的,真漂亮,還能映出老師的笑臉呢。咦,洋洋的杯子爲什麼有一道傷疤呢。洋洋你來看看。”洋洋拿起杯子,上面果然有一道刮痕。“我不是故意敲杯子的……”洋洋低下了頭。教師摸摸洋洋的頭:“老師知道洋洋不是故意的,而且洋洋以後會是一個能幹的小主人,對嗎?”洋洋點點頭。“那老師要看洋洋的表現了,如果洋洋真的能當一個能幹的小主人,不再讓杯子受傷,老師就變個魔術,讓小杯子身上的傷痕消失。”“真的嗎?”洋洋擡起頭。“當然了,我們拉勾。”“好。”洋洋伸出小手。

從那天開始,洋洋敲擊杯子的行爲明顯減少了,雖然他偶爾也會有忍不住的時候,但只要教師用眼神提醒他或摸摸他的頭,他就會立即停止。一段時間後,教師詢問孩子們:“你們最近有沒有聽到洋洋敲杯子啊?”“沒有。”“看來洋洋真的改正了,是一個能幹的小主人了。現在,老師就幫助洋洋讓小杯子身上的傷痕消失。”孩子們好奇地瞪大了眼睛,教師故作神祕地把杯子放在身後。“一、二、三!”孩子們發現杯子破損的地方貼上了可愛的兔子貼紙,洋洋接過杯子,小兔子正對着他笑呢。“我的小杯子變漂亮了,我一定要愛護他。”洋洋興奮地說。

託班孩子都有“泛靈”意識,我們藉此引導孩子想象杯子是有生命的,會疼,會開心,也會傷心,以激發孩子愛護杯子的願望。我們以擬人化的故事情境引導孩子保護物品、愛惜物品,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篇十七:託班規則教育手記隨筆

爲了培養孩子耐心等待的好習慣,我們設計了遊戲“小兔種蘿蔔”。那天,教師帶領孩子在操場上玩“小兔種蘿蔔”的遊戲,孩子們戴上精緻的小兔胸飾開心極了,在遊戲中,他們表現得比往常更爲認真、投入。遊戲進行到一半,兔媽媽提出要離開家去田裏選蘿蔔,並請小兔們在家耐心等待。起初小兔們還能安靜地在“家”裏等着兔媽媽歸來,但慢慢地,一些小兔有點按捺不住了,紛紛離“家”出走,去“田”裏觀望,接着就有很多小兔效仿,在“家”和“田”之間來回跑。

這時兔媽媽便以躲雨的情景把小兔們都召回了家,然後對小兔們說:“外面在下雨,但媽媽還得繼續去田裏選蘿蔔,你們坐在這裏數數幫媽媽加油,看看數到幾,媽媽就能回來了,好嗎?”於是小兔們便都坐在家裏數數,給媽媽加油,當數到20的時候,媽媽回了家。

玩了幾次後,教師可以把中間環節作些調整,如,兔媽媽要去田裏選蘿蔔前可以跟小兔說:“你們坐在這裏等媽媽,可以在心裏默默地爲媽媽加油,也可以說些希望媽媽早點回來的話,只要耐心等待,媽媽就會回來的。”

孩子年齡越小,自我控制能力越差,所以,我們除了在設計活動時要儘可能減少孩子等待的時間外,還要積極地指導孩子把消極等待變爲積極等待,逐漸養成孩子耐心等待的好習慣。

篇十八:做個不挑食的好孩子教育隨筆

做個不挑食的好孩子教育隨筆

今天的午飯是肉絲炒胡蘿蔔捲心菜、土豆排骨和米飯,子浩小朋友把排骨和米飯很快就吃完了,只見他慢吞吞的吃着捲心菜,面部表情不愉快,嘴上一直說“我吃不下去這個菜,實在太難吃了”,邊嘟囔邊東張西望,只見同桌小朋友一會夾一個胡蘿蔔吃,一會夾一個捲心菜吃,他便也試着夾一小塊胡蘿蔔,面部表情依然不愉快,不一會,他舉手表示要喝湯,保育老師告訴他說:“小朋友要把盤子裏的菜吃乾淨,才能喝湯。”他便又面部表情不愉快的慢吞吞的夾起胡蘿蔔吃起來,過了好久,他才把盤子裏的菜吃乾淨。

針對小朋友們挑食這個現象,我開展了一次關於健康飲食不挑食的教育活動,讓孩子們知道多吃各種蔬菜的好處。把不挑食的幼兒和子浩安排在一桌吃飯,能夠影響和帶動他吃飯的效果。在午飯環節,多多鼓勵幼兒好好吃飯不挑食,並不斷的表揚吃飯好的'幼兒。離園時,與他的家長溝通交流,讓他在家中也儘量避免挑食的現象,儘量少吃零食和糖果。

3-4歲幼兒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方面的發展指標是“吃東西時細嚼慢嚥,還要避免挑食、偏食。”其實像子浩這樣挑食的寶寶班裏還有好幾個,作爲老師,我們一定要仔細的觀察,引導孩子嘗試,鼓勵她們做個不挑食的好寶寶,並且讓她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篇十九:不挑食的好孩子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不挑食的好孩子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小班的孩子年紀小,所以老師總會對他們多進行一些照顧,不過,在老師們看來,吃飯總是幼兒園小班一件頭痛的事情。孩子們在家裏任性慣了,這個不吃那個也不吃。一頓飯老師使出渾身解數讓孩子們吃下去。

浩浩是挑食孩子中很特別的一個。因爲他脾氣特別倔,說不吃就不吃,一點點也不吃。今天吃豬肝,看他的樣子估計又是一點也不吃了。

我這個老師做得還真無耐,讓孩子吃點東西他說不吃我就妥協了。今天我決定要再試一試。

“浩浩,今天我們吃一塊豬肝好嗎?就吃一塊。”

我都有點低三下四的。

“不吃,我咬不動的。”

“今天的豬肝是湯裏的,一定能吃得動,而且豬肝是補血的,吃了你的小臉會紅紅的哦。”

“可是吃豬肝我會吐的。”

“我們再試一下嘛!”

我都有點哀求他了。

“我不吃!”

我真的是黔驢技窮了。雖然說有“軟硬兼施”兩種方法,剛纔“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但估計他只會含淚“就範”,甚至於“號啕大哭”來抵抗。想想孩子心情不好,吃啥也不長肉啊。看來我真的要放棄了!

轉念一想,我又想到了一個對策。浩浩不是一直把我當他的朋友嘛,時常跟他媽媽說:“老師是我的好朋友。”還要帶着小餅乾跟我分享。

“浩浩,我不想跟你做朋友了,豬肝很有營養的,你一點都不吃怎麼會健康。”然後我不說話就走了。

孩子們都吃得差不多了,我也準備帶孩子們去散步。浩浩走過來對我說:“老師,我吃半塊行嗎?”

看來他是真的有點動搖了,我決定堅持立場。

“你自己覺得呢?”我自顧自帶着小朋友準備散步。眼睛偷瞄到他慢慢走回座位,拿起勺子把剩在碗裏的豬肝放到嘴裏,用力嚼了幾下吃掉了,並很快的放好碗跟了上來拉着我的手說:“老師,我吃完了,你還是我的好朋友嗎?”

我對他微笑着說:“那當然!”

他也開心的'對我笑了。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並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爲教師,應善於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我那一句看似平常的“浩浩,我不想跟你做朋友了”,一定在浩浩小小的心裏掀起了小小的波瀾,他不願失去我這樣一個朋友,不想失去和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最終,浩浩放棄了自己的堅持,願意嘗試自己內心裏原本深深拒絕的東西。把老師和孩子放在天平的兩端,在平等、尊重和友誼的基礎上,孩子和老師都會獲得一種較快樂的情態。

篇二十:託班幼師隨筆

午睡時間,看到寶寶牀上的小花被在輕輕蠕動,一會兒從被窩裏鑽出一個小腦瓜來!奧,是訓碩睡醒了。

訓碩是小託班的寶寶,兩歲半,入園兩週了。看他雙手揉着朦朧的小眼睛,我連忙伸手把他攬在懷中。“呵呵,好肥的小腳丫!”我握着他的小腳說。(訓碩有個習慣,睡覺前愛脫襪子)“老師,穿襪子。”他小手拿着襪子,眼巴巴的看着我。“訓碩自己穿好不好?”我鼓勵他。他看上去很難爲情的說:“我不會穿。”

“在家誰幫你穿襪子呀?”“我媽媽。”一臉興奮的樣子,好像媽媽就在身邊。

於是,我拎起訓碩的小襪子靠近鼻子,故意說:“呀,好臭!”小傢伙竟咯咯地笑起來。“唉?襪子上有個洞洞,裏面會有什麼呢?誰要進去看一看?”“我看,我看”這時候,其他小朋友過來了,都跟着起鬨。碩碩一把把襪子拽過去,“這是我的襪子,我也要看。”看着碩碩好奇的眼睛,我不禁一笑,這小傢伙要進“圈套”嘍!“對呀,這是碩碩的襪子,那就讓碩碩的小腳丫鑽進去看看吧!”

“縮起小脖子,鑽進小洞子,拉拉長鼻子,穿好小襪子。”我一邊念兒歌,一邊引導碩碩,最後碩碩的小腳丫終於鑽進了洞洞。握起碩碩剛剛“藏”起來的小腳,我問:“碩碩,這襪子裏面有什麼呀?”碩碩動動腳趾頭,突然低頭聞了聞小腳,笑了。這小傢伙雖然沒有意識到這是老師設下的“圈套”,但卻在不經意間學會了小小的本領。

孩子在父母的身邊總也長不大,進入幼兒園的就意味着長大,要學本領,要學習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生活習慣等等,這就需要我們用愛心和耐心去幫助和引導孩子。孩子的成長和點滴的進步是我們最大的欣慰。

今天是託班孩子入園的第一天,午睡時辰辰(盧彥辰)哭鬧的非常厲害,爲了不影響其他孩子入睡,我便將他抱到室外,他邊哭邊不停地念叨着:“媽媽、家家、媽媽家家”。這時我突然發現外面的板凳上有一隻玩物小狗,一定是小朋友散步時落下的。我藉機說:“你看,這是誰啊?哦!看這隻小狗狗哭了,咱們快抱抱它吧。”我順勢的坐在板凳上,又讓他抱起小狗哄小狗睡覺。雖然他有些不情願,但是還是把小狗抱在了懷裏。我輕輕地搖着他,他的哭聲漸漸變小了,眼皮微微的合起來了。慢慢的進入夢鄉了。

第二天,第三天辰辰依然有些哭鬧,但是我都用不同的方法去讓他進入夢鄉。

其實,對於剛入托班的孩子來說,教育要循序漸進,根據不同孩子的特點針對的採取策略,爲孩子順利適應幼兒園生活鋪設臺階。

篇二十一:幼兒教育隨筆託班

開學已一週有餘,因爲班級的人數較少,很少讓孩子到室外活動,似乎在教室裏活動也不錯,幼兒教育隨筆。但是,我覺得還是應該讓幼兒到室外活動爲好。

首先,孩子到室外活動,沐浴陽光,呼吸新鮮的空氣,有助於增強幼兒的體格,養成健壯的身體。

其次,在室外活動,場地較大,孩子們做什麼都可以放得開,少有約束,可張揚孩子的個性,讓他們的身心放鬆,有迴歸自然之妙處。

第三,到室外活動,孩子的眼裏所見皆實物,有助於教師進行隨機教育:你想,面對紅花綠草,你講故事也好,說兒歌也罷,已天地當教室,已周圍的景物做教具,孩子們置身其中,其樂融融,用這樣的方式教學,陶冶孩子的情操,淨化孩子的心靈,教育不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嗎?

當然,讓孩子到室外活動,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注意衛生,選擇的地方應是清新、自然、整潔的地方,防止孩子有意外的感染。

二要注意安全,要選擇有安全保障的場地,以防止孩子有意外的事故發生。

讓孩子到室外去活動,有這麼多的益處,那就多讓孩子到室外去活動吧,這樣,你的孩子會更加聰明、活潑、可愛的!

篇二十二:幼兒教育隨筆託班

幼兒園的孩子們,年齡多在2-5歲間,正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如果能讓孩子多聽故事,兒歌,散文等文學作品,在孩子的頭腦中儲存大量的語言信息,將對孩子的以後的口語表達、說話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的孩子年齡大小不一,但孩子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聽故事,幼教之友《幼兒教育隨筆》。

由於我班的孩子是集走讀、日託、全託的混合班,每天放午學後仍有半個多小時的活動時間,因爲馬上要吃午飯,又不能讓孩子進行劇烈的活動,上午的所有活動也結束了。針對孩子們愛聽故事的特點,我便將這段時間確定爲我班的故事會時間,一個多月下來,我認爲效果挺不錯:

孩子們在這段時間邊聽故事,邊做飯前的準備工作,一舉多得。

孩子們從聽的故事中學到了不少的生活常規,自覺性提高了。

少數孩子敢大膽舉手講話,並且口語表達能力大幅度提高,如路之行等。

故事中可針對班級所出現的不好的現象,現編現講,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知道了什麼行爲是可行的,什麼事情是不可行的。

講故事有諸如以上的好處和功效。我們當老師的又何樂而不爲呢?

篇二十三:幼兒教育隨筆託班

晨間談話,顧名思義就是晨間活動時對孩子進行的集體或個人的談話活動。

有心的老師如果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發揮它應有的功效,孩子們的口語能力將大幅度提高,老師也會從與孩子們的交談中瞭解到不少有益的信息,在教育教學中加以利用,可以發揮意想不到的功效呢!

我班的孩子經過一個多月的晨間談話訓練,已逐漸盼望着與老師在晨間交流了。我和孩子們交談的內容如下:

生活習慣類:晨間談話時可以滲透孩子生活習慣的培養。如話題爲:我會穿衣了,孩子們大多數都會自己穿衣服,七嘴八舌,紛紛向老師報告自己的穿衣經過,言語間自豪之情自然流露;少數沒有自己穿衣的孩子受到了教育,第二天也自己穿衣,並且向我說起自己的穿衣經過。

清潔衛生類:在晨間談話時,我們給孩子講解不亂扔紙屑的好處,讓孩子們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的習慣,老師常與孩子交流,孩子們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

學習習慣類:晨間談話時,和孩子們談談愛動腦筋,大膽發言的學習習慣及好處,鼓勵孩子們在課堂上肯動腦筋,大膽講話,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許多孩子在學習上都有了進步。老師和家長的心裏都高興極了!

當然,晨間談話是一種隨機性較強的活動,可以隨時發現問題,隨時交流。適當開展晨間活動必有百利而無一害,請你也來試一試!

篇二十四:幼兒教育隨筆託班

星期二的下午,天氣晴好,陽光明媚,我們便決定讓孩子們去遠足,到學校南邊的南湖公園玩一玩。

說是遠足,其實路也不太長,但這一次的活動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由於園長的事先安排,我和孩子們得以進入公園的花房一飽眼福,在花房裏,孩子們可謂大開眼界,有許多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植物都集中在這兒,像滴水觀音、富貴竹、山茶、杜鵑、文竹、發財樹、仙人球……有的孩子因爲家中種植了一些植物,認識幾種,但大部分的孩子,還是第一次集中見到這樣的場面,其中的樂趣可想而知,這是遠足的樂趣之一。

出了花房,孩子們參觀了南湖公園,有湖水、小橋、各個不同的園區,有櫻花園,據說裏面種滿了櫻花,每年三月初,櫻花盛開,是一美景,可惜此次孩子們來得不是時候,沒有見到;桃花島一片桃林,在桃花盛開是 一定也是粉紅的一片,其美麗也是異常的,很可惜孩子們也沒能看到,即便如此,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引下,分別認識了石碑上的字,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這是其樂之二。同時,明年三月,我和孩子們定會如期而至,觀賞這美景的。

園中還有一處佈滿體育運動器材的區域,這更適合我們的孩子玩耍,孩子們看見了玩具,如一羣小鳥般四散飛去,每一種玩具都試一試,玩一玩,真正放飛了孩子的心啊,這是其樂之三。

遠足有樂趣,也有對孩子們身體素質及體能的檢測,在回來的路上,一羣孩子仍興奮有餘,高唱歌曲而至校門;一部分孩子則有些疲倦,還有一些孩子嚷嚷着喊累呢!

多多讓孩子們遠足,得到的不僅僅是樂趣啊!

[幼兒教育隨筆託班]

篇二十五:託班保育員隨筆

QK是個古靈精怪,脾氣有點倔強的小男孩。剛來幼兒園,因爲對幼兒園生活的不滿,就做了幾件很令人頭痛的事情。起先是扔水杯,第一次水杯不見了,我只想着是不是小朋友還沒有養成放好水杯的習慣,隨意亂放了,我就從教室找到廁所,再找到午睡室,找了幾圈都沒找到,連抽屜都翻遍了也沒有。後來,還是在保健室戈老師那裏找到了。原來是別班老師在操場上撿到了杯子,放在了保健室。一開始,我也不確定到底是哪個孩子扔的杯子,因爲剛開學,小班本來就哭鬧而亂成一片。但接下來兩天,QK的水杯又掉到樓下兩次,我懷疑是他自己扔的,就直接問他:“QK,這隻杯子是不是你自己扔到樓下去的?”QK連忙搖頭:“沒有,我不知道是誰扔的。”雖然他沒承認,但我也能夠猜出是誰扔的了。接下來一天,在喝水時,我留意着,果然,他趁老師不注意時,悄悄走到陽臺上把杯子往下扔,正好被我看見了,我走到他身邊就喊:“QK,是你扔了杯子,怎麼可以把杯子扔下去,這不是會砸到人嗎?”大概我語氣兇了些,他聽了很生氣地朝我喊了起來:“你這個醜八怪,你這個壞蛋。”“QK,不可以這樣說老師的。”我被他罵得有點懵了。當我再次跟他講時,他已經哭開了。“我不扔被子,我再也不扔杯子了,我要爺爺、我要奶奶,我要回家。”看着他哭了起來,我也不說了,讓他回到自己座位上。

接下來他被子不扔了,但他還是做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經常把廁所裏用的衛生紙抓上一把扔到蹲廁的水池裏。還把我用來刷洗廁所污垢的長柄刷扔到小便池的下水管道里,真讓我哭笑不得。有時,批評他吧,他馬上就哭,說再也不幹了。而且越來越討厭我們幾個老師。放學時,一看見爺爺來接了,走過老師身邊,會偷偷用手快速地打一下老師,或用書包甩到老師身上,看來他是真的不喜歡我們啊!

我想QK不喜歡我們,我要主動接近他,讓他解除對老師厭惡感。每次午睡前,我就故意找他說話,陪着他,但他不要我陪,一直讓我走開,還說:“你滾開,你這個討厭鬼。”我就坐在他的牀邊,輕輕地對他說:“嗨,小帥哥,你知不知道,陸老師可是你的親戚好朋友啊?”他一時不懂,“你不是我的親戚好朋友,我不喜歡你。”我又說:“你看,我們都姓陸,那肯定是好朋友了,你跟陸老師說說看,小白兔最愛吃什麼?”他想了想說:“愛吃胡蘿蔔,我家裏也有胡蘿蔔,還有玉米、茄子、黃瓜、桃子----這些都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接下來我問他家裏有沒有養小動物,他說沒有養,但是很喜歡小狗,慢慢地話也多了起來。就這樣,每天有機會就找他說說話,他跟我也越來越熟悉了。有機會我還請他幫我做點小事,他高興得不得了,有時還會主動幫我把尿壺端到廁所裏倒掉,真是個好孩子。

後來,我和QK成了很好的朋友,他經常過來跟我擁抱一下,認真地看着我說:“陸老師,我喜歡你,你以後來我家玩吧!”我聽了心裏非常感動,點着頭說:“好的,下次陸老師有空就去你家玩。”

與孩子在一起雖然有時孩子會哭,會鬧,但這也是孩子的一個天性。不過,更多的還是快樂,感覺和他們相處,永遠都回到了童年。謝謝你們,我的孩子們,希望你們一直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成長哦!

篇二十六:託班保育員隨筆

自開學到現在雖然不是很長時間,但本學期我們班又來了很多新生看到孩子臉上活潑、好動、天真、主動、內向的性格之外,我知道想認識瞭解他們海域要一段漫長的過程。照顧新生是很有挑戰性的一份工作,將迎接我的難解接踵而至。而我也相信,我會一個個的去克服它,戰勝它!

由於我是夜班保育員,大多時間是關注孩子們睡覺,所以對們的瞭解不深。但其中的一位小朋友使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賈文澤小朋友,哭鬧特別嚴重,因爲他是新生,剛開始我還覺得情有可原,因爲新生要適應心得環境,需要一段時間,過兩天就會就會好起來。可過了快一個星期還是那樣哭鬧,哭起來沒完沒了,脾氣倔強,怎麼哄都不聽。一個勁地哭着說::“我要媽媽,我就要媽媽”。哭過一會後,於是我都苦口婆心的勸他,剛開始都是無濟於事,後面就好了很多。從他的眼神中能看到的是他很沒有安全感。那種目光難以置信是從一個五歲的孩子所發出來的神情。既頑強、有固執。於是我就不斷的和他溝通、講道理、他還有兩個玩的好朋友也會一直在勸他,幫助他。我只是希望能用我的愛心和耐心讓文澤寶貝多一份安全感。經過一個月的時間,文澤小朋友漸漸的不會再晚上哭鬧了,並學着做一個小小的男子漢了。

孩子本該有一個天真無邪純潔可愛的心,可在文澤小朋友身上,我只看到他內心的倔強,和沒有安全感。所以作爲老師或者家長都要給予這樣的孩子多一些的安慰和耐心,並要讓他知道一些男孩子應有的堅強和勇敢。這樣對他以後的成長以及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好處。

篇二十七:幼兒園託班隨筆

小班的孩子個個都是那麼的可愛,他們剛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在幼兒園裏需要的是我們老師的懷抱,所以我一直把自己的懷抱貢獻給了我們可愛的孩子!像剛來園哭的小朋友這一招是很管用的!

在晨間活動中,我表揚了一向來園愛哭的宇宇說:“宇宇,來,抱一抱。”一臉興奮的宇宇跑過來和我來擁抱了,也許是被老師這首次展露的“真心笑容”打動了,孩子們爭先恐後地擠了過來:“我也要抱抱,我也要抱抱!”這一幕是我沒有意想得到的,卻實實在在地打動了我。於是,我也有些興奮:“好,好,都來抱一抱。抱抱這個、抱抱那個……”那一刻,教室裏都是笑聲,那一張張小臉上寫的都是快樂。

也就這樣,從那天起宇宇來園再也不哭了,“和老師抱一抱”成了我們班的一種獎勵,表現出色、進步大的小朋友,說不定還會和老師再來個“親親”呢!不知不覺間,那些原本讓我頭疼的`生活教育變的輕鬆、快樂,還帶着點兒甜蜜。

篇二十八:幼兒園託班隨筆

午睡時,剛躺不久,就有一名幼兒要上廁所,我讓她去了,不一會兒,又有一個幼兒要去,接着有許多幼兒告訴老師要小便,劉昌坤小朋友也要去,我根據以往的經驗說:“你們是真的要小便,還是去玩?不能去。”孩子們沒說什麼,又一個個躺下了。

起牀了,孩子們陸續離開寢室,我看到劉昌坤小朋友認真地整理自己的牀,她離開後,我打掃她的牀鋪時,發現牀單上有一大片尿跡。我掀起牀單一看,一個枕巾鋪在尿溼的褥子上,我這才明白剛纔劉昌坤小朋友爲什麼在她的牀上久久不肯離去。看了這一切,我好後悔,好難過。後悔當時沒有認真細心地關心孩子是不是真的要小便,只是草率了事。

這件事給我敲了警鐘,作爲幼兒教師對待每一個孩子要細心,每做一件事都要動動腦筋,不要只憑“經驗”辦事。要用愛心去關心每一個幼兒。

篇二十九:託班教育敘事

自從我教託班以來,經過對託班課程理論的深入學習,於是有這樣的一種教育理念在我的腦海根深蒂固,那就是託班課程必須要遵循的原則是:託班的孩子是在生活與遊戲中學習。通過對託班幼兒的課程實施,我明白託班的課程是利用生活的邏輯來組織多樣化、感性化的活動的,這是由幼兒的發展特點和學習特點決定的。對2―3歲的孩子來說,身體、語言、情感、社會、認知各方面密切聯繫,聯繫的載體就是生活。

託班滲透式領域課程一書在課程設計理念一塊內容裏講到:孩子的年齡越小,教育與生活越是水乳交融,教學的內容和根源就是幼兒的生活經驗,一切活動都融合在生活中,脫離了生活,即脫離了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可能性,教育的方法來自於幼兒的生活,2―3歲的幼兒屬於感覺運動智能階段,必須結合生活中熟悉的事、人或者物,才能讓他們感知學習的內容,只有平時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才能激發他們的活動興趣。託班幼兒的教育着眼於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以滿足其生存發展的需求,內化規則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再看我們身邊那羣2歲―3歲的幼兒對吃有着豐富的經驗。在生活中打開那些食物的瓶子、罐子、盒子,是他們極大的樂趣,但是成人常常不經意地包辦代替了這些孩子喜歡的“工作”。其實,我們常常能在幼兒吃的過程中找到各種教育契機。比如:可以通過剝糖、剝鵪鶉蛋、剝橘子等來鍛鍊幼兒的手部肌肉,提高手指靈活性,同時感受果皮的不同特點:硬的、軟的、脆的。

設計這一活動,一方面可以讓幼兒熟悉生活中各種瓶子、罐子、袋子、包裝紙的不同開啓方法,幫助幼兒獲得感性經驗,鍛鍊手部肌肉;另一方面,通過今天親手的操作,從而在頭腦產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並養成耐心仔細的做事習慣。活動整合多種學習內容與要求,鞏固幼兒對幾種常見色彩的認識,比如紅色、藍色、綠色和黃色,在活動中充分體驗了動手、動腦、動口的樂趣。

所以在考慮到孩子的生活需要與學習要求的同時,我就利用一次星期五吃橘子的機會自編了本次教學活動。經過教學,發現有優點但也有不足。優點是本次活動能滿足孩子生活的需要,孩子都能愉快主動地參與老師組織的活動,活動顯得很有價值。其次是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爲是正確的,設計意圖明確,教學目標合理。

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發現了不足。主要是在執教過程中,輕視了託班教學的常態性與目的性。所謂的常態,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操之過急,應該一個一個環節恰當好處地落實下去,不能受他人一句“上得快一點,下面還有人在等待”這句話而忽略心中的教學目標,沒有很好地將心中的教學目標落實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這就是本人感覺本次教學最不足的地方。儘管教學現場似乎看上去自然而常態,假如不嚴格要求自己的話還會覺得託班的教學其實就是這樣,但我認爲自身不能這麼想,這樣是對孩子與自身不負責任的表現。

不過由於是自創的活動,因而對每一個教學環節的實施,心裏比較有底。教學一開始,其實神祕的大口袋已經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同時他們的學習興趣就馬上被調動以來。猜一猜裏面有什麼,不僅引發幼兒思考,還擴散幼兒思維,給孩子有動口說一說的機會。但在孩子們動手操作的時候,我發現很多孩子根本沒有聽從老師的要求而剛摸到就急於自己剝開橘子吃了起來。幼兒有明顯的好模仿的特點,有一個幼兒吃,就會有幾個孩子吃,這就影響了下個環節的實施。對孩子的這一表現,我反思到:在設計活動的時候過於自信,相反對2―3歲托兒喜歡吃零食的這一年齡特點有些忽略,所以我就想袋裏不放橘子,而是其他的玩具之類的東西,我想一定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那就能更好地完成我的教學目標。

通過小結教學活動,使我對託班集體教學再次進行深入思考,讓我想到很多:

1、我想:具有嚴密結構和一定程序的集體教學屬於規則性活動,而託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表明,他們正處於前規則階段,他們沒有自主意識,不會自我控制,更多的則是自發性行爲。所以,我想託班應遵循個別化學習的原則。

2、後來我又想到,其實集體教學活動爲幼兒的羣體意識提供了體驗的機會。託班的孩子正值開始注意他人,對他人感興趣,從獨自性行爲走向與同伴的平行性行爲,並開始有羣體意識的時候,集體教學活動爲幼兒理解什麼是“大家”、“共同”、“一起”這些概念提供了機會。所以,在教學中我一直有意識地強調:大家一起說、大家一起做等指令,目的就是強化幼兒對“大家”、“一起”等概念的進一步理解。對託班幼兒來說,也只有在老師的引導下,纔有可能一起做同樣的事,也只有在同一背景中一起做同樣的事時,每個幼兒才感覺到了他人的存在。因此,託班集體教學活動的意義不在於一定要讓幼兒通過一次活動學到什麼,而只是讓幼兒有機會在一起經歷同樣的事。

3、還有,託班幼兒的教學活動與小班幼兒的活動應是有區別的,不光是在教學要求的不同,更明顯的是在教學方法使用上的不同。

4、我想只要孩子們在活動中開心就行了,我不必要希望孩子通過思考來回答我的啓發性問題,因爲他們的思維是直接的;我也不必要期盼他們通過討論,來完成我的預期性任務,因爲他們的經驗是純個體的。我只希望我能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激發幼兒情緒,通過羣體間的情緒相互感染,讓幼兒體驗集體的快樂。現在想起來,孩子們吃掉了包在紙裏的橘子是多麼的開心呀,現在我還很後悔延緩給潘志浩吃橘子的時間,儘管他當時沒有認真參與我組織的活動,現在想來當時他的表現就不是一個託班孩子很正常的表現嗎?此時,我真是越想越後悔,星期一一定要對他說聲對不起,而且還要給他再吃一個橘子。

5、由此看來,在課中一個孩子不聽老師的指令徑自剝橘子吃,以致於其他孩子的模仿,其實這也很正常。儘管很多情況下,他們相互之間並不理解,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的羣體行爲效應,哪怕不知道一個孩子在笑什麼,另一些孩子也會由衷地跟着高興;哪怕不理解一個孩子爲什麼這樣做,另一些孩子也會自覺地跟着模仿,哪怕不明白一個孩子說話的意思,另一些孩子也會自發地跟着附和。對託班幼兒來說,一起做、一起說、一起笑本身就很開心,本身就是一種好玩的遊戲。

以上就是在進行了教學活動後的所思所想,有自我批評也有自我表揚,自我批評與自我表揚都是思考的過程。我想,只要會思考,就能想到很多問題,希望大家都熱衷思考喲。

篇三十:託班教育敘事

孩子, 我們該如何挽救你?

六一兒童節的前一天晚上,我與陳校來到了亮亮的家。

亮亮父母離異,跟母親一起生活。他是本期開學兩月後轉入本班的。他原本就讀寄宿班。可他無法接受不能天天與母親見面的現狀,吵着要回家,也曾因此在學校掀起軒然大波。我想:現在他如願了,從寄宿班轉入了白託班,一切會好起來的。我願用我的耐心與愛心,讓他儘快適應火炬的生活。可事與願違,他天天遲到,要在家玩一小時電腦遊戲再來讀書;他不能容忍別人的力量比他大,會動輒向班上男女同學挑釁;他會在班上炫耀他的電腦遊戲玩得有多棒……但我始終未厭棄他,天天苦口婆心的跟他談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終於有一天,他的母親實在無法忍受他的無理取鬧。清早他要求媽媽給他遊戲卡充880 元,他的要求沒有滿足,就不來讀書。媽媽答應過年的時候再充,想方設法讓他來了學校,可亮亮就是不肯進教室。無奈之下,媽媽把書包放在教室門口就揚長而去。媽媽實在黔驢技窮,束手無策,也心灰意冷,決定離開他,去北京謀生。亮亮也因此不來學校讀書,他也就轉交給了他爸。

亮亮爸把我們領進了亮亮家,偌大一個家,比較冷清。環顧四周,只見他奶奶孤獨地坐在沙發上,不見亮亮。只聽見書房傳來廝殺聲,循着聲音我們見到了亮亮。他盤腿坐在電腦前,正在電腦遊戲中酣戰。 “亮亮,老師來看你的啦?叫老師呀?”他沒有任何反應,甚至他的眼睛始終沒有離開過電腦屏幕。他面色蒼白,兩腮凹陷,頭髮亂蓬蓬的,明顯瘦削了許多,但那雙盯着屏幕的雙眼卻放出異樣的光芒。再看看他的電腦旁放着的飯菜,(後來聽說是他體弱多病的奶奶從飯店裏炒的飯菜送上來的),飯菜已涼,看樣子幾乎是沒有動過。眼前的他是那樣的瘋狂,目不轉睛地盯着屏幕,忽而大喊大叫,忽而手舞足蹈,不時還噴出幾句不堪入耳的髒話。我們的到來並未引起他的半點惶恐。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外界對他沒有任何影響。他父親說,他整天足不出戶,幾乎不吃多少東西,只是玩電腦,經常玩到凌晨。而且孩子還將自己孤立起來,不理父親,懷疑奶奶,對家裏的人都心懷戒備。頭痛不已的父親想了許多的辦法,停網絡、請公安、看心理醫生,均不奏效。

十點多,我們走出了亮亮家,拖着疲憊的身體,心情異常沉重。我們思忖着,孩子爲什麼會發展到如此境地,他是家庭離異的犧牲品嗎?離異的家庭世上多得很,爲何他就發展到這步田地?倘若父母沒有離異,他這無止境的慾望有多少父母可以承受!孩子已陷入萬丈深淵,他卻渾然不覺,這有多可怕!

孩子呀,我們該如何挽救你呀!

篇三十一:託班教育敘事

教育敘事之你看,我的母雞鞋

每天早上做操的時候,當音樂響起,音樂中傳來:你看,你看,我的母雞鞋時,孩子們總會很興奮地把自己的腳伸到我的.面前來,讓我看看他們漂亮的鞋子。

今天也不例外,在遊戲中我看到有好幾個寶寶的鞋子穿反了。當孩子游戲結束後,回教室我組織了孩子進行穿鞋子的活動,我拿出出兩雙鞋樣,問大家:“小朋友們,你們看兩雙鞋有什麼不一樣?”幼兒觀察後說一雙高興,一雙不高興。我接着說:“爲什麼一雙鞋高興,一雙鞋不高興?”在我的引導下他們發現一雙鞋穿對了,攀攀在兩邊,小鞋高興;一雙鞋穿反 了,攀攀在一起,小鞋吵架了,小鞋不高興。我們聽一聽小鞋朋友是怎麼說的。”接着我開始念起了兩隻小鞋的兒歌:兩隻鞋子是一對朋友,穿錯生氣,噘嘴歪頭,穿對微笑,點頭拉手。使幼兒明確判斷小鞋穿得對不對的辦法是看看兩隻小鞋是點頭還是歪頭。

接下來就是孩子自己穿鞋,進行實踐活動,誰願意來穿一穿這雙漂亮的鞋子呢?很多小朋友都躍躍欲試,我先請了幾個平時穿鞋不容易穿錯的寶寶,發現他們的確很能幹,接着我又嘗試讓那幾個平時很容易穿錯鞋的孩子們穿鞋子,經過我的適當引導,發現個別原來很會穿錯鞋子的孩子這次的表現非常不錯。

最後,我請小朋友都把自己的鞋子脫了再穿,看看會不會再讓鞋子寶寶生氣,這一次讓我驚奇的發現,他們都會很快就穿好,而且都表現地很棒,沒有讓鞋子生氣,吵架。()我打開錄音機,放了那首歌,當孩子們聽到那句:“你看,你看,我的母雞鞋時”,他們一邊把鞋子伸給我看,一邊問我:“我的鞋子穿對了嗎?他們沒吵架!”

孩子們對自己的鞋子都非常喜歡,每次在做早操時都會展示自己的鞋子,今天我抓住這一教育契機,來幫助他們穿對鞋子。

託班的寶寶對左右是不分的, 所以要用生動的兒歌和形象的話語,如:“攀攀在兩邊”來幫助他們理解。通過活動可以看出,孩子的生活能力需要不斷的鍛鍊和實踐,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觀察、比較和實踐很有效地發現並認識到兩隻鞋子的不同,在實踐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幫助孩子有效地進行了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我覺得以後可以利用具有針對性的區域活動內容來對孩子進行實踐活動的練習,以此來加強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

篇三十二:託班教育筆記

一、背景

託班是孩子第一次過團體生活的初始階段,對他們進行常規培養尤其重要。經過一學期的培養訓練,孩子們的常規已初見成形。可寒假休息了二十多天孩子們回來後,我發現班上出現了這樣一個現象:當教師需要孩子們移動小椅子進行活動的時候,有的孩子是一隻手拖着小椅子走的;有的孩子是一隻手拎着椅子,搖搖晃晃地走的;有的孩子不站起來,坐在椅子上拖着走的……此時椅子與椅子之間、椅子與地板之間不是發出“咚、咚、咚”的敲擊聲,就是發出“吱、吱、吱”的摩擦聲。並且地板上也滑出了一些小小的痕印,看到孩子們這樣不愛護小椅子。我有些生氣地說:“你們這樣貌,椅子很容易搞壞的,請小朋友們把小椅子搬起來走路”。可是還是有小朋友無動於衷,依舊把椅子拖着走,發出很大的噪聲。

二、實錄

一天,我們正在開展談話活動:“我的好爸爸”,只聽“啪”的一聲,把教師和小朋友都嚇了一跳。原先繆仁軒小朋友連人帶椅子的摔在了地板上,當時我是又好氣又好笑,但轉念一想遇到事情光靠訓斥、說教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何不抓住時機對孩子們進行一番教育呢?於是我煞有介事地說:“你們聽誰在哭啊?”小朋友立即安靜了下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東找找西找找。接下來我告訴他們:“中午小朋友睡覺的時候,張教師也聽到教室裏有哭聲,我找啊找啊,找了半天最終找到啦!你們猜是誰在哭?哦,原先是小椅子在哭,我問小椅子你爲什麼哭啊?它含着眼淚對我說,小朋友不愛護它,一會兒拖着它走,把它得腿拖得疼疼的,一會兒拎着它搖搖晃晃的走,把它身上碰的青一塊紫一塊的。此刻小椅子還傷着呢。”此時小朋友們的臉上都露出了一些不忍的神情。我不失時機的繼續說道:“此刻啊小椅子想離開託二班啦,不和託二班小朋友做朋友了,怎樣辦呢?”小朋友開始着急了紛紛說到:“小椅子你別走,我們不拖你了,我們改正了,我們兩隻手搬椅子了……”此時,我靈機一動何不將教師自創的一首《小椅子》兒歌下放給孩子,幫忙孩子掌握正確地搬椅子方法呢?於是我對孩子們說:“如果你們想和小椅子做朋友,就請像張教師這樣做

。”我一邊念兒歌一邊示範:“小椅子,我愛你。天天和你在一齊,兩手搬,輕輕放。累了坐在你身上”。有的孩子一下子就學會了兒歌,這時小朋友都模仿着我的樣貌,輕拿輕放椅子。此後,拖椅子的現象日益減少了,“哐當哐當”晃椅子的聲音聽不到了,如果有誰偶爾忘記了,立刻就會有別的小朋友提醒他改正呢。

三、反思

(一)抓住時機巧用擬人化教育

瑞士着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兒童時期的“泛靈心理”乃是把事物視爲有生命和有意向的東西的一種傾向。在幼兒心目中,一切東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感情的活物。利用幼兒“泛靈心理”對幼兒教育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應善於將物“擬人化”,以激發孩子的“泛靈心理”,使之產生移情心理,進而理解和構成相應的良好習慣。如上頭的例子經過對孩子實施擬人化的教育,讓孩子體驗到了進取情緒,爲孩子創設了寬鬆、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圍,比起向孩子們說教講解深刻道理效果好得多。培養了他們的愛心與同情心。小椅子的事件也許是件很微小的事情,可是卻讓我們的孩子明白了,在他們的生活中,不光是成人的呵護和關愛,學着關心他人也同樣重要。關心他人,需要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就像和小椅子做朋友一樣,這是良好道德情感的培養,有利於孩子們健康的成長!

(二)孩子模仿教師的言行

託班孩子的思維來自於實物和直觀的形象,往往從事物的表面形象來認識事物,他們的思維要經過成人的啓發誘導,在具體活動中才能逐步發展。他們好模仿,成人的言談舉止、行爲習慣都是他們學習模仿的榜樣。他們一天中接觸最多的是教師,教師的一言一行他們盡收眼底。孩子由於年齡小生活習慣的正確與否沒有準確的概念,首先得讓他們構成正確的概念,對不良的行爲,作爲教師不能簡單地指責、阻止,而應正確地講解、示範、引導幫忙他們構成正確的概念,給他們一個可效仿的榜樣,讓他們在看看聽聽說說做做中主動地自覺地去學習,去模仿。正如着名教育家馬卡連科說:“教育必須從細節開始”。

篇三十三:託班教育筆記

幼兒園裏託班的孩子僅有兩歲半,此刻每個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裏交往範圍小,人物關係少,所以班上的幼兒都是以“自我中心”的。家裏玩具隨意玩,孩子可獨霸一方。而到了幼兒園裏,玩具數量是有限的。任何教玩具都需要幼兒輪流分享。如何讓幼兒學會分享呢?我在託班的體會如下:

一、圖書、講故事的魅力。幼兒對故事、兒歌會很快理解,我就利用兒歌、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幼兒,讓幼兒從中學習分享,體會分享的歡樂。一次我講故事《玩具一齊玩》,讓幼兒學會講:“大家一齊玩,你玩一會,我玩一會。”教育幼兒要與小朋友一齊玩,不爭搶玩具。在這個故事的延伸活動中,我讓幼兒表演“小動物玩玩具”大家一齊玩,幼兒經過遊戲後認識到一齊玩的歡樂,也體會到分享的初步感受。

二、遊戲的樂趣。對幼小的孩子,最有效的力量就是遊戲。我經常組織幼兒進行一些配合性強的遊戲。如:一齊搭積木,讓幼兒幾人一齊搭建玩具,培養幼兒合作本事和體會分享的歡樂。又如繪畫活動:我讓幼兒在勾畫好的輪廓內手拿油畫棒,每人塗一個範圍,互相配合一齊畫好一個動物。

三、隨機教育。我在日常活動中也注意隨機教育幼兒,如:螞蟻搬豆,讓幼兒觀察螞蟻是怎樣一齊把大豆子搬到自我窩裏的。

四、與家長交流,共同薰陶。我在家長會和離園時,向家長宣傳幼兒園裏的生活

活動情景,讓家長了解幼兒園裏需要大家一齊分享才能共同融洽。家長很配合我的工作,以至我班幼兒的分享本事較好。

以上是我在託班工作中的點滴感受,我利用各種遊戲活動,培養幼兒交往本事,增強幼兒分享意識。

篇三十四:託班教育筆記

孩子讓我感動

對於園不久的託班幼兒來說,天最難熬的是上、午時離園前的一段時間,天午時快離園的時孩子們就嚷嚷,有時甚至哭鬧,我明孩子們是想回家,想媽媽了。他們畢竟還小,喜怒哀都寫在臉上,作爲教師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我就用一些零食,棒棒糖來吸引孩子們。孩子們一個個高興的就吱吱的小鳥,個個着嘴,伸着手,有的孩子嘴裏還說:“教師真好。”;有的說:“教師媽媽。”;還有的說:“教師,我長大了買上東也給你”……多可愛的孩子,多純潔的童心啊。一日上午,我照例在教室口迎天園的孩子。王琳濤看到我,伸手我懷抱撲來,轉身跟媽媽說:“再見”。當我把她書包下時,她看着我說;“教師,我書包裏有好吃的蘋果。”我過說:“教師給你那裏好不好,你餓的時教師給你好嗎?”王琳濤連忙搖搖頭說:“教師我們一齊吃,你一半我一半。我當時心頭一熱,不僅僅爲孩子的行爲感動,並且爲孩子學會感恩而欣喜。感動自我的付出得到了回,原先我在孩子的心裏是這麼好的,很感動啊。

篇三十五:託班教育筆記

兩歲小兒懂謙讓

開學至今已有一個月了,多孩子經過這段時間集生活的學習,已漸漸喜歡上了幼兒園,教師感到很欣慰。別是活動中的一些懂事的孩子,他們所表現出的謙精神,着實教師感到意。

集活動之後,教師組織小朋友到戶玩滑滑梯。玩滑滑梯的感覺好極了,小朋友都十分喜歡玩,亮亮也不例。只見亮亮不急不躁、細心翼翼地走梯架,謹慎地坐下,確自我坐穩之後,才雙手緊緊扶好,“吱溜”滑了下去。亮亮一系列的動作完成後臉上綻出成功的喜悅,衝教師以會心的微。“簡直是太可愛了,從這孩子身上就現出了良好的家教。”教師正這麼想着,忽然眼前出現了這樣的鏡頭:在亮亮身後的小正宇飛快地跑亮亮,霸道地亮亮推到了身後,亮亮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教師,沒有跟不懂事的弟弟計較,顯得很有風。

天麒也是一個十分懂事的孩子,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常常着他小的孩子。小時,他弟弟、妹妹來;洗手時,他弟妹們洗,嘴上常常掛着“我是哥哥”這句話,人聽了忍俊不禁。

是的,孩子所生髮出的親社會行爲表現—“謙”,是他們發自內心的。幼兒親社會行爲的養成,是家庭和社會整合教育的果。作爲一個社會的人,孩子不光受到幼兒園的教育影響,更大地受到家庭和幼兒園教育一致性的影響。今後教師進取取得家長的配合,更好地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爲的發展。

篇三十六:託班教育筆記

配一把心靈的鑰匙

幼兒園裏常會有一些個性十分突出的孩子,喜歡用自我特殊的方式表達心中的“不想”。也所以常會有教師無可奈何地抱怨孩子的特殊問題。

這學期,小一班有個“吃飯困難戶”,每到吃飯時間就哭着要回家,任憑教師怎樣哄、喂都不願意張開小嘴巴,教師來向我傾訴煩惱。於是我在用餐的時候來到了小一班,看到這個叫寧寧的小男孩,正趴在桌上鼓着小嘴巴,把飯碗推到了桌子中間。我走過去,蹲下身子問他:“怎樣了不想吃飯嗎”他看看我,點點頭。我又問:“這麼好吃的紅燒肉,你不喜歡嗎要怎樣你才喜歡吃飯呢告訴教師好嗎”又過了會兒,他小聲地說:“我想喝水。”我趕緊倒來了水,他“咕咚咕咚”一口氣喝了下去,然後最終張開了嘴巴,一口一口吃起了飯。而此後的每一天,飯前只要給他供給一點水,他都能很高興地把飯吃得乾乾淨淨。

有的事情,其實就是這樣簡單,一句話就能打開一個結。關鍵是,有沒有給孩子簡便表達自我心聲的機會,有沒有一顆善於發現的細膩心靈。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被尊重,被關懷,渴望用自我的方式引起成人的關注,哪怕是用極端的方式,那也是他急於表現自我的手段。教師,應當是個多重主角,在孩子需要幫忙的時候拉一把,在孩子需要關懷的時候像媽媽一樣撫慰,在孩子需要理解的時候像朋友一樣傾聽。把自我當孩子,真正蹲下身來,會發現每個孩子那扇心靈的小窗都有一把獨特的鑰匙能夠打開,只要有了那把鑰匙,歡樂和驚喜就會隨之涌來。

篇三十七:託班教育筆記

不明白誰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搞笑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並不容易,僅有愛他們的人才會讀懂。作爲教師,更就應付出更多的“愛心”來愛這些孩子,僅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的讀懂他們。

“教師,讓我來分吧!”早點時間到了,我提着籃子匆匆走到孩子們中間,就聽見徐世英小朋友在我背後輕聲說,我扭頭一看,她張着兩個小手,擡頭看着我,正等待我的答案。“好啊!”我一邊說着,一邊將幾個小蛋糕放在他的小手裏,接到蛋糕,他立刻“忙”起來了。

說起徐世英,他確實算不上我們班十分乖巧聽話的孩子,在剛進幼兒園時,她的調皮好動愛哭也着實讓我和其她教師“頭疼”了一陣。慢慢的,我發現徐世英不像很多調皮的孩子一樣,“混世小霸王”似的,只明白玩,不學知識。他調皮好動,卻也十分聰明好學,在教師講故事、發書給小朋友、教小朋友唱歌時,他都一改往常的調皮好動,靜靜的聽着,認真的學着。不僅僅如此,興樺小朋友喜歡出頭,當教師帶小朋友複習以前學過的歌曲時,他就站在前面,應對大家,做給其他小朋友看;當我帶小朋友戶外活動結束回教室時,他就站在門口,像教師似的摸着小朋友衣服,讓他們一個一個進來,雖然這也時常讓許多膽小的小朋友不敢進教室;當我們開始吃飯時,他就跑過來“忙前忙後”。

認識到這一點,我跟其她教師也不再認爲他那是不聽話,違反紀律了,而是時常滿足他的“小虛榮心”。結果,他卻明顯比以前聽話了。最讓我意外感動的是,他的那一句“多謝”。離園時間到了,我像往常一樣給孩子們穿好外套,戴上帽子。“教師,我鞋帶開了。”徐世英在我旁邊說。“那教師幫你係上”,我笑着說。我蹲下身,幫他繫好鞋帶,我剛要站起來離開,“多謝”,他輕輕的抿着嘴說。聽到這兩個字,我一愣,參加幼師工作幾年了,每一天離園時,幫小朋友穿外套、戴帽子、繫鞋帶,徐世英是第一個對我說多謝的小朋友,這兩個字也在我心裏盤旋了很久,我又進一步認識了這個調皮好動卻也聰明好學的孩子。看到孩子的提高我心裏感到個性的高興。

篇三十八:託班教育筆記

早上來園後,孩子們一個之後一個來到了操場中,大家三三兩兩地在玩着自我喜歡的遊戲,有的在轉飛盤,有的在踩高蹺,有的在走“獨木橋”,有的在跳格子,還有的在跳繩,他們玩得開心極了,過了大概十分鐘,剛剛在跳繩的子妍和俊熹突然停下來了,兩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想可能是累了吧!“累了嗎?累了能夠坐在那邊休息會兒”,我邊說邊指着靠在樓梯口邊的小臺階上,“教師,他想玩拔河”,站在一邊的子妍先發話了,“那你明白怎樣玩拔河嗎?”“玩拔河的時候應當注意一些什麼呢?”……還沒等我說完,俊熹拉着繩子的一頭示意讓子妍也來試試看,兩個小傢伙這就開始了拔河遊戲,沒想到,他倆的這項新奇遊戲引來了大家的關注,大家都露出了好奇的眼神,彷彿在說“我也想試試”,還有幾個也趕忙找來了幾根跳繩相互模仿起來,看到大家的興趣這麼高,我就在想“何不讓他們來場拔河比賽呢?”想到就得做到,趁着孩子此刻熱情高漲的這股勁兒我準備開展一場拔河比賽。

於是,我召集了所有的小朋友,給他們介紹起拔河比賽的玩法和規則,在介紹的時候,我看到孩子們聽得都很認真,就連平時最調皮的棟棟和天天也睜大了眼睛看着我,看到他們這副認真的樣貌,我意識到自我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在介紹過後,我把孩子們分成了四組,每組八人,四個四個開始比賽,整個過程中,孩子們都異常帶勁,一向到最終結束了,還有幾個小朋友仍然意猶未盡地在那邊吵着要玩。活動之後,我發現原先幾個不太愛鍛鍊的孩子也逐漸能參與到晨間活動中來了,並且在玩分散活動的時候,他們對探索體育玩具的新玩法進取性也更高了。

這次的晨間活動給我的感觸蠻深,作爲一線教師的我們,在和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要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我們應當及時地發現他們要什麼?喜歡什麼?想做什麼?抓住他們的興趣點來及時地進行反饋,這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三十九:託班教育筆記

前不久,進行了課題製作競賽評比。本園主要有兩個課題研究,一個是剪紙課題小組,另一個爲體育課題小組。我們體育課題小組的多位成每人制作了三種類型的體育器械。身爲體育課題小組的成員,我也不列外。根據幼兒的興趣以及需要,我設計了三個體育玩具。

第一個是“宇宙飛船”,這個靈感來自於本月的一個主題“我想飛”,其中有涉及一個教具叫做紙箱飛機,於是,我對紙箱飛機進行了一些修改,在原先的基礎上,把紙箱的四個邊也設計了進來,用寬透明膠以及KT板的結合,把四邊固定起來,做成了飛碟形狀,這一圈“翼”能夠起到美觀作用,另外還能夠練習幼兒的身體平衡,把物品根據幼兒的本事適當的擺放在幾個位置上,然後練習動作的平衡性。

這個器械兩邊有伸手用的洞口,上頭有頭部鑽出的洞口,下頭是紙箱原先的開口,三個部位的洞口大小不一,也可用作投擲的目標,根據幼兒的本事的大小選擇投擲的洞口。

另外也可用與情景創設時候的教學具等作用。

第二個是“多功能雪橇板”,用硬紙板或者KT板合成雙層,加大厚度與牢固性,在用寬透明膠裹上幾層,層次裹得多,牢固性就越高。然後根據板的長短綁上適當的數量的鬆緊帶。能夠在板上綁上前後兩條鬆緊帶,也能夠綁上三條以至於更多。幼兒一腳站在一塊板所對應的鬆緊帶中,就能夠走動了,這能夠鍛鍊幼兒的平衡性以及相互間的協調性、合作性。

另外除了能夠走動以外,還能夠滑行,這需要在較平滑的場地上進行。

最終一個是“罐子拉力器”,這個做法比較簡單,就是利用廢棄的易拉罐,在上頭綁上必須數量的鬆緊帶,這是根據鬆緊帶的彈力決定的,調整到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幼兒的臂力練習即可。材料也是隨處可得,做法很簡單,牢固性和持久性都比較高。不僅僅能夠鍛鍊手臂力量,還能夠鍛鍊腳部等等各個部位的力量。還能夠用作高蹺踩着走等等。

這幾種體育玩具就地取材,製作簡單,實用性與耐用性都比較高,並且體現了衣物多玩的原則。看了其他人的製作同時也使自我學習到了許多的經驗。

篇四十:託班教育筆記

爲了培養孩子們的生活自理本事,提高他們的自我服務本事,進一步瞭解自我的事情自我,同時也是培養孩子們的職責感、自信心及處理問題的本事。在主題“小鬼顯身手”的背景下,今日午時,我們中六班舉行了“穿衣服”比賽。體現比賽的公正性,我們要求孩子們統一穿着運動服,邀請各位家長的前來觀摩,採取抓鬮進行分組比賽。

比賽開始了,孩子們隨着“裁判”教師一聲令下誰也不甘示弱,都在努力用自我最快的速度完成比賽任務。可是由於個別幼兒脫衣服的時候比較慢,所以穿衣服的時候就太慢了。你看,有的小朋友身手敏捷,動作靈活迅速;有的則急於求勝,反而忙中出錯,衣服的拉鍊拉不上,急得團團轉;有的動作雖稚拙但很認真,不管教師和爸爸媽媽多着急地喊着“加油、加油”,他還是慢悠悠的細心翼翼地穿起來,還有的更是不緊不慢地一邊看着同伴一邊穿着衣服,急得旁觀的爸爸和媽媽恨不得趕緊上去幫忙……呵呵,瞧着孩子那摸樣真是可愛呀!

比賽進行得緊張激烈,富有童趣,場上歡聲笑語不斷。一個小時一晃而過,活動在歡樂而熱烈的氣氛中結束了。有家長代表評委,評出了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7名。看着孩子們天真、自豪的笑容,教師和家長們深感欣慰,期望可愛的孩子們如“天妃鳥”展翅越飛越高。

此次活動,不僅僅使孩子們在簡便愉快的活動中體驗到自我服務的歡樂,提高了幼兒生活自理本事,激發了自我服務意識,懂得了自我的事自我做,增強了競爭意識,讓幼兒感受到了團體活動帶來的歡樂!同時,經過這次的活動,也給了爸爸媽媽們許多的啓示:很多孩子在家裏,穿衣脫衣都是由爸爸媽媽代勞的,這次的活動,讓家長們看到,原先孩子們已經長大了,很多事情,他們已經能夠自我獨立的去完成。多給孩子一些機會,多讓孩子自我去嘗試,這樣,他們才能更快,更好的成長!

篇四十一:託班教育筆記

今日早上我們玩了一個新的體育玩具,看見新的體育玩具,孩子們顯得十分有興趣,伸長了脖子看,我把玩具拿出來,介紹了一下它的結構,它是由一個塑料把手一根白色塑料繩和一個塑料小球組成,白色的塑料繩子兩端連着把手和小球。

我沒有告訴幼;兒應當怎樣玩,也沒有問他們能夠怎樣玩。

發到手以後幼兒顯得更興奮了,拉拉脫下衣服,拿着新玩具一向笑,然後對旁邊的小朋友說:“好玩,哈哈。”他看看別人,又看看自我,然後它拿着把手轉動身體,讓小球飛起來。我說:這是在幹什麼呀?他停下說:“寶寶在玩飛船呀。”我說:“那你的飛船當心別撞到其他小朋友哦,會爆炸的哦。”他哈哈的笑起來,我說:“新玩具這麼好玩,你還會怎樣玩呀?”他一隻手拿着把手,擡起一隻腳去踢球,一個一個,踢得不是很準。我說:“原先能夠踢球,很趣味呢。你還有其他的方法嗎?”他看看別人,然後把把手平放,把小球放到把手上,一隻手從下頭把小球打出來。然後看看我,他說:“教師我還有。”他還是像剛纔一樣把球放在把手上,然後向上一跳,同時把球打出來。我說:“你今日十分動腦筋哦,找到了這麼多趣味的玩法,去把這些趣味的玩法教給其他的小朋友,他們還不會呢,好不好?”他點點頭。

寶寶一向比較喜歡玩體育玩具,遇到新的玩具,他的進取性就十分的高,情緒也比一般的小朋友要高漲,他發現的前三種玩法很不錯,第四種玩法中能夠看出只是在第三種方法的的基礎上,有了一個跳的動作,這個需要手腳眼的協調才能夠做得好,雖然這幾種玩法他都表現的一般,可是他進取探索新方法,敢於嘗試新方法,並且十分樂於參與新遊戲,這樣的態度是十分良好的。

篇四十二:託班教育筆記

班裏的自然角有孩子們自我種的洋蔥、大蒜、油菜、小豆苗……它們一個挨一個地排列在窗臺上,沐浴着縷縷陽光,自由自在地舒展着自我蔥綠的身姿。

這麼可愛的一羣小植物,卻常常受到孩子們的冷落:有時,它們的小主人三兩天不去看它們一眼;有時,它們會因爲小主人的粗心而喝不上水,變得萎靡不振,垂着腦袋。怎樣激發孩子們對植物的興趣,讓他們樂意照顧它們呢?我想了一個辦法。

一次晨間談話時,我高興地告訴孩子們,他們要當爸爸媽媽了。孩子們被這個趣味的話題逗樂了,一個個捂着小嘴高興地問:“我是誰的爸爸媽媽呀?”我一指窗臺上那些小植物對他們說:“你是小植物的爸爸、媽媽呀。你們瞧,雪嬌真是個好媽媽,她每一天都來照看自我的植物寶寶,瞧,她的大蒜寶寶長的多健壯呀。”聽了我的話,孩子們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他們紛紛說着:“我也要當個好媽媽”“我要當個好爸爸。”他們說了今後要怎樣照顧自我的小寶寶,還“檢討”了以前自我做的怎樣不好。

此後,班裏的種植角熱鬧起來。孩子們來到幼兒園後,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自我的寶寶今日長得怎樣樣,如果聞到了異常的氣味,孩子們會說:“我的寶寶該洗澡了,爸爸給你換水洗澡。”如果看到自我的寶寶缺水了,就會用充滿憐愛的口吻說:“寶寶,別難過,媽媽立刻給你倒水喝……”

在孩子們的精心呵護下,班裏的小植物變得更加鮮活蔥綠起來,看着那些好“爸爸”好“媽媽”圍繞着他們的“孩子”忙碌的身影,我由衷地笑了……

篇四十三:託班教育筆記

幼兒園裏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吃零食,我經常提醒他們不要吃零食,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可就是不見成效。

這天董雪嬌小朋友拿着糖,對我說:“教師,你吃糖,這小白兔奶糖可好吃了。”我沒想以往碰到這種情景時,予以勸說和責怪,而是接過來放到桌上。等小朋友都進教室坐下後,我說:“雪嬌小朋友對教師有禮貌,剛纔邀請教師吃糖,教師很感動,很感激。可是教師沒有吃這塊糖。請小朋友猜一猜:教師爲什麼不吃?”幼兒對我的提問很感興趣,紛紛發言。“教師不好意思吃小朋友的糖。”“教師怕人家笑話她嘴饞。”對這些趣味的猜測我都搖了搖頭作了否定。“教師不喜歡小朋友常吃零食,所以不吃這塊糖。”“這話有道理。”我趕忙肯定,並進一步引導,“那麼,教師爲什麼不喜歡小朋友經常吃零食呢?”

這一來,討論進入了“軌道”。有的說,小朋友應當節儉,不亂吃零食,不亂花錢。有的說,小朋友糖吃多了會牙疼。有的說,小朋友多吃糖吃不下飯,就長不高……

討論結束了,我做了小結。我說:“小朋友說的都很對,經常吃零食又浪費錢,又影響身體健康,所以教師不喜歡小朋友常吃零食,所以教師不能吃雪嬌小朋友的糖。我又說,雪嬌小朋友尊敬教師這一點很好,要是她能改掉吃零食的缺點,那就會變成一個更好的孩子。我問:‘雪嬌小朋友你能做到嗎?’”“教師,我必須做到!”雪嬌誠肯地回答了我。

篇四十四:託班教育筆記

教師,你還沒問我呢?

吃完午飯,我正忙着收拾,我班的子涵小朋友跑過來對我說:“教師,顯臣踩我腳了!”由於我手裏正忙着幹活,便隨口問了句:“他向你道歉了嗎?”子涵說:“說了。”我說:“奧!那不就行了,回座位吧。”於是我之後幹活。等我忙完,發現子涵仍坐在小椅子上,無精打采,一臉的不高興。於是我走到她跟前,輕聲問道:“你怎樣了?”她沒理我,連頭也沒擡。我想,她大概還在爲剛纔那件事而生氣。於是我問她:“子涵,你是不是還在爲小朋友踩你腳而生氣呢?他不是已經向你道歉了嗎?”子涵擡起頭,兩眼淚汪汪地說:“教師,你還沒問我的腳疼不疼呢,顯臣道歉後還說我是個嬌氣包呢!”我連忙說道:“奧,對不起,你的腳此刻還疼嗎?”子涵說:“剛纔還有點疼,此刻不疼了。”我又把顯臣叫過來對他說:“顯臣,你踩了別人的腳,道歉是應當的,怎樣能說人家嬌氣呢?以後不能這樣做。”顯臣點點頭,回位坐下。這件事才最終平息。

這件事讓我得到了許多啓示:小朋友之間出現了問題,應慎重對待,不可因爲是件小事而草率處理,這樣也許會失去一次孩子向你敞開心扉的機會。教師應關心、理解孩子們的心理感受。

篇四十五:託班教育筆記

剛進入幼兒園的小託班寶寶自理本事有些差,所以寶寶們在玩完玩具後,我和劉教師會幫他們把玩具收好,就這樣慢慢的剝奪了小寶寶自我鍛鍊的本事。久而久之,寶寶們也養成了一個壞習慣,開始無職責的亂扔東西。針對這個問題就覆水難收了,我最終決定想辦法挽回我之前犯的小錯誤。

寶寶們都是天生,善良的。我就開始以故事的方式教育寶寶自覺完成任務。我首先跟大家講:“小朋友們,你們午時放學後是想回家啊還是繼續留在學校上課呀?”大家齊聲喊:“回家·······”。”那今日呀,教師告訴大家玩具的家在哪個地方,看~玩具架就是玩具的家,所以以後,小朋友們玩完玩具後請把玩具送回家,如果小朋友們不把玩具送回家,隨手丟掉玩具就回不了家了,玩具心裏會很難過的。我們以後玩完玩具一齊送玩具回家好嗎?”小朋友們齊聲喊:好~~~”。

漸漸地,果然每次寶寶們每次把玩具玩好以後都會在把玩具安全送“回家了”。我覺得有些習慣是慢慢養成的,我們能夠試着給寶寶們機會,讓寶寶們構成良好的做事方法。

篇四十六:託班教育筆記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

一次美工課後,我舉着樂樂小朋友畫的畫對全班幼兒說:“這花畫得很不錯,就是太大了,怎樣比樹和房子還高呢?你們見過比樹和房子還高的花嗎?”孩子們頓時鬨堂大笑,樂樂很難爲情的低下了頭。

事隔多日後,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題目恰恰是“孩子爲什麼把花畫的比樹和房子還大?”我一口氣將文章讀完,文中寫道:幼兒不一樣於成人,他們心中有一個兒童的世界,他們認爲異常重要或最感興趣的那些事物應當畫的大一些。大人不必追求規範的畫法,而加以糾正,那樣反倒掃了幼兒的興趣而失去了繪畫的勇氣。

我這才恍然大悟,併爲因自我“無知”而錯怪孩子,對孩子造成了傷害,感到深深的懊悔。爲了“將功補過”,在以後的美術課上,不論孩子畫的好與差,我都毫不吝嗇地給予誇讚和鼓勵。漸漸地,孩子們落筆更大膽了,想象力也更豐富了,繪畫水平都有了較大的提高。

從這件事,我也真切地認識到,作爲幼兒教師,必須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學會欣賞每個孩子,要相信他們都是一個個了不起的藝術家。

篇四十七:託班教育筆記

學會拒絕孩子

晨檢時發現魏冰雅桐小朋友有點不太開心,我溫和地問她爲什麼,她只是低着頭沒有說話。等她坐到小凳子上時,魏冰雅桐的爺爺告訴我:“畢教師,今日她帶來了一瓶鈣片,我不讓她帶,她就哭鬧非帶不行。這不,實在沒辦法就給她放書包裏了。”我聽後說:“那可不行,萬一她自我都吃完或和小朋友分着吃了多不好。”“那教師幫我管管吧,她不聽家長的話。”待我答應後,魏冰雅桐的爺爺便走了。

我將魏冰雅桐叫來跟前並要來了那瓶鈣片,給她講了講吃鈣片的好處以及過多的吃造成的嚴重後果。聽後她也點頭答應我每一天只在家吃一粒,不再帶來學校了。

孩子成長變化得很快,假如只是一味溺愛,事事順着孩子的意,孩子以爲你會滿足她的所有要求,認爲你可能有些怕她,所以她想要怎樣就怎樣。離園時,我把自我的想法告訴了魏冰雅桐的爺爺,並期望他能學會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篇四十八:託班教育筆記

教師他沒理髮

一天早晨到園後,我習慣性地到各班轉一圈。當我來到小班活動室,進到屋裏,看見僅有四、五個小朋友在屋裏,坐在桌旁自我看書。我就說:“喲!一個個這麼聽話呀,自我在看書呢。”只聽劉騰嶽小朋友說:“教師,你看我自我梳的頭,還抹上了油。”我說:“是嗎?你真能幹,自我會梳頭了。”這時,董佳祺小朋友說:“教師,劉騰嶽沒理髮,你看他頭髮多長呀。”我一看說:“對呀,劉騰嶽你應當讓媽媽帶你去理髮了,男孩子不能留頭髮太長,不好看。”劉騰嶽想了想說:“好吧!教師,放學後我請媽媽帶我去理髮,以後,我不留長頭髮了。”

總會有“護頭”的孩子,但只要我們大人多加教育,多加強引導,他們還是會理解的。

標籤:託班 隨筆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