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多篇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

多篇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

精選5篇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一)

蒙山大佛景區,位於太原市晉源區西北的開化溝內,毗鄰晉祠、天龍山、龍山、太山、古晉陽城、晉陽湖等景區,山體雄渾,松柏成蔭,溪水潺潺,鳥鳴幽谷。

蒙山大佛(古時又稱“晉陽西山大佛”)座落於蒙山北峯,遠觀山似一尊佛,佛似一座山,爲釋迦牟尼坐像佛。大佛開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年),史書記載高200尺(唐尺,約合今63米),比西方認爲的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羊”大佛高10米,略低於四川樂山大佛,但開鑿時間卻早162年,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有確切紀年的開鑿最早的巨型石刻佛像。

大佛所處的開化寺,歷來是晉陽地區的佛教中心。從北齊到元,歷代統治者都大加修建,膜拜有加。北齊歷時24年建成,《北齊書》載“鑿晉陽西山爲大佛,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官內”。《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閣記》記載,李淵以唐國公身份“至此瞻禮,夜夢化佛,滿室毫光數丈”。《法苑珠林》載,顯慶末年(661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則天瞻禮開化寺大佛,大敕珍寶財物,由內宮爲大佛制袈裟。南北朝時,佛教高僧即現在日本最爲興盛的佛教淨土宗師曇鸞,曾在開化寺(時稱幷州大巖寺)鑽研佛法,繼曇鸞大師後弘揚淨土業的道綽禪師,最初也在此處精研經典。

目前,蒙山大佛恢宏雄偉,開化寺莊嚴肅穆,誦經之音嫋嫋縈耳,溪水潺潺、鳥鳴幽谷,初步向世人展出“佛山”的昔日風貌,受到海內外宗教界和旅遊界的廣泛關注,開始顯現出極強的吸引力。

太原蒙山的導遊詞篇3

晉陽西山大佛坐落於蒙山北峯之陽,南向,依山鑿制,由於年久風雨剝蝕,岩石表層風化嚴重,況其外露高大的胸頸部剝落之處還長出小樹蒿草,失其原有的風采,致人們不知其爲當年巍偉的大佛,立於大佛胸下懷間而不知,無怪以往探佛者慨嘆“大佛巳不存在了”,“僅遺亂石而已”。晉陽西山大佛現場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僅低於我國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

(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鑿制年代,西方對“巴”佛考查不清,認爲“巴”佛鑿於“三至七世紀”之間,這是個不精確的估計數字,而我晉陽西山大佛,史籍明確記載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時在六世紀。如按“巴”佛鑿於“七世紀”來說,我晉陽西山大佛要早一個世紀。比我國樂山大佛鑿於唐開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論高度,晉陽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晉陽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爲東魏所建的大莊嚴寺。北齊天保二年(551),高洋賜額“開化”,又稱開化寺,並依山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稱“大莊嚴石窟二寺”,可見“西山大佛”當初是稱“石窟”的位於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壽初年(602),建起了庇蓋大佛的大佛閣,改稱“淨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淵留守晉陽,複名開化寺。顯慶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則天來幸幷州,瞻仰開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禮敬瞻睹,嗟嘆希奇,大舍珍寶財物衣服”,並令幷州州官長史竇軌“速莊嚴備飾聖容”,“開拓龕前地,務令寬廣”。武則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長安後,經兩年時間,由皇帝內宮做了兩件袈裟,派專使馳馬飛送幷州,給這兩寺大佛像賜披袈裟。

袈裟上裝飾的金銀珠寶大放異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巖,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衆”,轟動了幷州。唐武宗滅佛時,大閣雖然失修破敗,但大佛未損。晚唐乾寧二年(895),晉王李克用竭河東之力,“計口隨錢,不可勝計”,五年用工三十萬,重修了大佛閣。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北平王劉智1 遠留守北京(晉陽),又修佛閣。這次重修的莊嚴閣,高五層,每層十三楹,二十六間,共一百三十間,將二百尺高的大佛庇蓋於內,可見閣之大。元末(1368),寺毀閣傾,火佛頭部掉落,殘磚破瓦和山間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晉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稱法華寺。顯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從此埋沒六百餘年。

自北齊鑿佛,歷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都有重修、擴建、瞻遊、紀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遺有五代後晉和元、明的幾通碑刻已移臵太原雙塔寺保存外,其餘各代碑刻均未外運,當仍在其處,共處當有大量埋藏物。至於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閣遺基,都掩覆於大佛胸下山坡泥石裏。對這尊大佛的考查,現僅觸及其一半,還需清理髮掘。

精選5篇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二)

各位佳賓,蒙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與成都相距100公里的名山縣境內。由蒙山、百丈湖、清漪湖等景區組成。1986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審定公佈爲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蒙山又名蒙頂山,因夏禹足跡所至而有“禹貢蒙山”之稱; 以人貢“皇茶”千載不衰而有“仙茶故鄉”之名;以風景秀麗聞名遐邇而有遊覽勝地之譽。分佈於山下的百丈、清漪兩座人工湖,則以翡翠般的湖山水景,與清雅宜人的蒙山共同組合成全景區誘人的自然風光。真正是:水因山而增秀,山連水而更幽。我相信各位遊覽中定會得出同樣的感受。

由於各位的時間寶貴,也還由於景區比較寬廣,一天之內很難處處游到,因此我們將選擇最精華的景段遊覽,其它一時不能前往的景點,只能在途中由我作一些口頭簡介來彌補了。特別要聲明一點,我們所說“最精華”是指景物最集中,遊覽最順路的景段,也就是一路走去看的東西最多的線路,絕不存在貶低其它景點的意思。事實上那些深山古寺、無限風光在險峯的景觀,也是十分迷人的。各位如有興致,留宿山中,然後一一觀賞,就知道我絕非虛言了。好了,現在我們已開始走進蒙山,讓我向大家先說一說蒙山景區的特色吧!

蒙山在名山縣城西15裏處,山體長10公里,寬約4公里,最高峯海拔1456米,年平均氣溫攝氏13.5度。山上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氣候宜人,林木十分茂盛。這裏最大的特點是雨多、霧多、雲多。常年雲霧茫茫、煙雨濛濛,蒙山之名就是因此而來,蒙山茶之品質優良也是因此而來。從旅遊的角度來說蒙山有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又以享譽千年的名茶之鄉展示了中華茶文化的高雅。人們來到蒙山,觀景、品茶,徜徉在千年茶文化故跡的遊道上,處處感受到的是一片清新祥和,毫無粗鄙塵俗 之氣。有人說“蒙山天下雅”。我認爲不敢說天下第一,但這個雅字確乎是蒙山最基本的旅遊特色。

山之秀雅,在於滿山擁翠,爽目清心。蒙山森林覆蓋率高達 95%,植物樹種有58科373種,其中珍稀樹種有珙桐,有千年銀杏,八人合抱的紅豆樹,700多年的野生古茶樹,植於明代的紅杜鵑、紅白玉蘭、七心茶花,......尤以“仙茶”、“仙菌”(又名千佛菌,學名灰樹花),“仙果”(無胚銀杏果)最爲獨特。

山之秀雅,還在於蒙峯三十八,各具秀姿。環列山巔的上清、甘露、玉女、靈泉、菱角五峯,像“五指參差比,真成一朵蓮。”當你登上山頂,臨風遠望,仰則天風高暢,萬象蕭瑟;俯則羌水環流,衆山羅繞,心胸頓感開闊,故稱:“曠覽”。蒙山分前後兩部分,前山有絕壑飛泉,寺藏翠靄,茶園片片,綠浪連連;後山則巨石嶙峋,藤索蔓繞,林廕庇日曲徑通幽。進入景區,十二條石板遊道盤旋交錯,九千九百臺階勾連迂迴,探迷峯,覽勝景,聽泉鳴,聞鳥聲,賞心悅目,幾疑置身世外。春天山花爛漫,茶畦擁翠;夏天雲煙飄緲,蓊鬱清涼;秋天層林盡染,奼紫嫣紅;冬天玉樹銀花,瑤峯瓊壑。真是“人誇峨眉天下秀,蒙山堪比更添幽。”

山之古雅,在於文物古蹟、歷史遺產頗多而且保留完好。爲人矚目的有“七株甘露種,五頂碧雲芽”的皇茶園遺址;“乳滴傾聽久,還防動雷雨”的蒙泉古井;“日月盤根轉,風雷入地含” 的石筍;“百龍舞翩躚,倉頡有遺篇”的盤龍亭;“雲來鍾杵溼,僧定石樓空”的永興寺;“奇人奇事光蒙頂,高古高才耀禪林” 的禪惠之廬。還有古代分工專管種茶、採茶、製茶、評茶的廟宇千佛寺、靜居庵、智矩寺、天蓋寺。陰陽石麒麟,蒙頂石牌坊,工藝精湛,令人稱奇;還有近代作品大禹石像,蒙茶仙姑,因造型生動,位置適宜,也添雅緻。

山之高雅,在於它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孕育出聲名遠播的蒙頂茶,並形成了獨特的蒙山茶文化。早在西漢甘露三年(公元前 53年),當地一位農民即蒙茶祖師吳理真就開始在蒙頂栽培馴化野生茶樹,在五峯之中共植七株,後人稱爲“仙茶”,也就是現在皇茶園。蒙頂仙茶不斷髮展,由於品質特佳,製作精細,自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被列爲貢品,成爲皇帝祭祖天地祖宗的專用品,一直沿襲到清末,歷經一千多年而不間斷。在民間,蒙頂茶被看作祛病除疾的神來之物。五代時期有個叫毛文錫的寫了一本《茶譜》更傳奇爲“服一兩能祛宿疾,二兩眼前無疾,三兩故以換骨,四兩爲地仙”。這未免說得過於神奇,但蒙山茶的保健價值確實是得到科學證明的。如華西科大學腫瘤研究所實驗結果就說,常喝蒙山綠茶“不失爲一種簡便易行的防癌保健措施”。

蒙頂茶的特殊地位,使之成爲歷代文人墨客吟誦的對象。讚頌蒙山和仙茶的文詞也留傳不少,“楊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 的民間諺語流傳甚廣。深諳音樂和茶道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把 “彈淥水之曲,品蒙頂之茶”共稱人生一大快事,留下了“琴裏只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的評斷。從唐至宋,蒙山貢茶譽滿朝野,黎陽王《蒙山白雲茶》詩有 “若教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宋代詩人畫家文同《蒙頂茶》詩日“蜀士茶稱聖,蒙山味獨珍。”一個“稱聖”,一個“獨珍”,把蒙頂茶作了最高而最恰當的評價。唐宋許多文人如孟郊、韋處厚、歐陽修、陸游、黃庭堅、梅堯臣等,也都留下了不少以蒙山茶爲題的詩文。明清時代的詩文題詞更爲豐富。當代許多文學藝術家也留下了不少吟誦蒙山茶的華章佳句。他們從各個角度、各個側面、各個時期把蒙山色淡香長品自仙“的仙味”,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來了。茶以文傳,文隨茶播,茶文化給蒙山風景名勝區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增加了蒙山景觀的深度,顯示出高雅的格調和意境。

矗立於蒙山之巔的紅軍紀念館,昭示着紅軍的英雄業績,爲蒙山增輝添彩。1935年紅四方面軍長征途中進行了著名的百丈關戰役,並在蒙山一帶建立蘇維埃政權。昔日的紅軍戰壕、紅軍標語歷歷在目。蒙山人民依然在傳頌着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輩革命家和紅軍健兒的英雄事蹟。蒙山成了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現在我們取道禹王宮,參觀茶史博物館,然後登“天梯”上 “天蓋寺”。我將依次向大家介紹沿途景點:

天梯步入蒙山風景區,擡頭便見長長的百階從山下直鋪山頂,像天梯懸垂於縹緲的雲霧之中。相傳昔日大禹治水成功,率衆登蒙山祭天,走的就是這條路線。歷代採摘貢茶,每至陽春三月,縣官帶領僚屬和僧人,也沿此道上山。所以,天梯雖是後來修建,路線卻是蒙山古道。天梯,從禹王宮到天蓋寺正殿前,計有石階1436 級。若在晴日,登上天梯向南俯視,座座小山峯像只只鳳凰,沐浴在旭日初昇的朝陽中,披着萬點霞光躍躍欲飛,這就是蒙山特有的“丹鳳朝陽”勝景。向西鳥瞰,青衣江象一條玉帶,飄逸縈繞,金雞關以東九道山脊,如九條巨龍蹺首騰飛,向青衣江撲去,稱“九龍過江”之景。

天蓋寺天梯盡頭處的天蓋寺,位於蒙山五峯之下。因蒙山多雨,俗稱“漏天”,故寺名取意於“漏天之蓋”。始建於漢代,宋淳熙年間重修,佔地8000平方米,寺周10多株古銀杏參天蔽日,蒼秀勃鬱。中間爲明代建築石柱大殿。西漢吳理真在此結廬植仙茶,故正殿塑其全身坐像,四壁繪仙茶歷史及傳說壁畫。內陳列歷代茶具和有關文史標本。遊人在如此清幽的高山上,休憩品茗,欣賞和暢談中國茶文化發展的今昔,興來寫詩題字,攝影留真,這種雅趣,是他處無法感受的。寺前《天下大蒙山》碑文,是蒙山歷史悠久的見證。

碑廊是位於天蓋寺後的仿古建築。排列有序的碑碣,鐫刻着著名書法家王學仲、英文蜀、王澄、李半黎、劉雲泉、張海和知名畫家吳一峯、岑學恭等人手跡,諸體皆備,風格鮮明,所撰詩文,格調高雅,形成一個關於茶的書法長廊。

陰陽石麒麟走出“人間仙境”洞門,漫步幽徑,一堂石屏映入眼簾。這就是明代天啓二年(1622年)重修甘露靈泉完工後,選蒙山特殊石料,精心雕刻而成的石麒磷浮雕。請看,這麒麟頭頂遼闊的雲天,足踏翻騰的海水,無論春夏秋冬,陰晴雨天,浮雕上的雲霧和海水都是溼潤的,而麒麟卻始終乾燥,實爲蒙頂之一大奇觀。

精選5篇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三)

具有世界第一大佛之稱的佛像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就是位於 四川省的樂山大佛,佛像高71米。那如果問你,有世界第二大佛之稱的佛像在哪裏,恐怕就不是那麼多人知道了。這尊佛像位於 山西省 太原市的蒙山,因此名爲蒙山大佛(也叫 西山大佛),它雖然比四川樂山大佛矮8米,但建造時間卻早了162年,建成於北齊時的公元551年,距離現在已經有1455年的歷史,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露天 摩崖石刻大佛。

歷經五代皇帝建成大佛

公元551年,歷史上有個叫做高洋的皇帝,他在 河南 安陽市北當時叫做鄴城的地方建都,除此以外,他還把當時的 晉陽城作爲別都,也就是現在的太原市 晉源鎮 古城營村。高洋爲人驕傲、奢侈,大修宮苑,把遠離鄴城的晉陽城修得富麗堂皇,而且在西山的開化寺後,依山開鑿一尊大佛像。他徵集天下的農夫,動工開鑿大佛,日夜不休息。晚上的時候,就拿油燈照明,整個山上,有萬盞油燈被點亮,光焰甚至可以照射到山下的晉陽宮。到了冬天,天氣十分寒冷,他就命令工人燒開水來和泥,大規模地動工,讓老百姓的生活窮困不堪,死傷無數。高洋死後,他的兒子高殷即位,工程非但沒有停止,反而越搞越大,直到公元577年,高洋的第五代子孫高緯執政時,大佛才得以完成。

大佛是由北齊皇帝高洋賜建,歷經高殷、高演、高湛和高緯四位皇帝的督 建始成。在史書上也有記載:“北齊文宣帝高洋於天保二年在晉陽蒙山建寺,賜額開化”、“鑿石迎溪,依山刻像,歷時20餘年,緯時造成”。

精選5篇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四)

山西太原蒙山大佛旅遊風景區,晉陽蒙山大佛坐落於蒙山北峯之陽,南向,依山鑿制,由於年久風雨剝蝕,岩石表層風化嚴重,況其外露高大的胸頸部剝落之處還長出小樹蒿草,失其原有的風采,致人們不知其爲當年巍偉的大佛,立於大佛胸下懷間而不知,無怪以往探佛者慨嘆“大佛巳不存在了”,“僅遺亂石而已”。晉陽蒙山大佛現場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僅低於我國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鑿制年代,西方對“巴”佛考查不清,認爲“巴”佛鑿於“三至七世紀”之間,這是個不精確的估計數字,而我晉陽蒙山大佛,史籍明確記載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時在六世紀。如按“巴”佛鑿於“七世紀”來說,我晉陽蒙山大佛要早一個世紀。比我國樂山大佛鑿於唐開元元年(713)早162年。

按此,論高度,晉陽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晉陽蒙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爲東魏所建的大莊嚴寺。北齊天保二年(551),高洋賜額“開化”,又稱開化寺,並依山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稱“大莊嚴石窟二寺”,可見“蒙山大佛”當初是稱“石窟”的位於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壽初年(602),建起了庇蓋大佛的大佛閣,改稱“淨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淵留守晉陽,複名開化寺.顯慶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則天來幸幷州,瞻仰開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禮敬瞻睹,嗟嘆希奇,大舍珍寶財物衣服”,並令幷州州官長史竇軌“速莊嚴備飾聖容”,“開拓龕前地,務令寬廣”.武則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長安後,經兩年時間,由皇帝內宮做了兩件袈裟,派專使馳馬飛送幷州,給這兩寺大佛像賜披袈裟。袈裟上裝飾的金銀珠寶大放異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巖,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衆”,轟動了幷州。唐武宗滅佛時,大閣雖然失修破敗,但大佛未損。

晚唐乾寧二年(895),晉王李克用竭河東之力,“計口隨錢,不可勝計”,五年用工三十萬,重修了大佛閣.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北平王劉智遠留守北京(晉陽),又修佛閣。這次重修的莊嚴閣,高五層,每層十三楹,二十六間,共一百三十間,將二百尺高的大佛庇蓋於內,可見閣之大。元末(1368),寺毀閣傾,火佛頭部掉落,殘磚破瓦和山間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晉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稱法華寺。顯赫了八百年的“蒙山大佛”便從此埋沒六百餘年。

精選5篇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五)

蒙山大佛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約20公里處,始鑿於北齊高洋帝天保二年(551),距今已有1400多年,其開鑿時間比四川樂山大佛早162年,可謂歷史久遠;蒙山大佛鑿刻時,“夜則以火照作,寒則以湯爲泥”,費時25載,佛像高63米,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高10米,可謂規模宏偉,堪稱天下第一佛。

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68)便開始在此建立寺院。南北朝隋唐時期,淨土宗始祖曇鸞、高僧慧瓚、以及淨土宗開宗三祖師之一的道綽等一代高僧,都曾在此弘揚佛法。在那很長一段時期,晉陽地區高僧雲集,是中國北方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而蒙山大佛所在的開化寺,則是其中香火最盛的寺廟之一。在海外,特別是日本、韓國及東南亞佛教界,都將蒙山大佛稱爲“交城蒙山大佛”,因爲位於山西省交城縣的玄中寺就是佛教淨土宗心目中公認的祖庭。其實,佛教淨土宗的早期道場就在蒙山大佛所在的開化寺,因爲年代久遠,纔有了海外佛教界所稱的“交城蒙山大佛”之誤說。而日本佛教界更是推崇蒙山大佛,認爲其歷史悠久居中國佛像之首。

大佛所在的寺院,原是東魏所建的大莊嚴寺。北齊天保二年(551年),北齊文宣帝高洋賜名 “開化”,又稱“開化寺”,並依山鑿寺後大巖爲大佛和建造上、下二寺。大佛經過五個皇帝,歷時25年終於鑿成。隋文帝仁壽初年(602),建起了庇蓋大佛的大佛閣,改稱“淨明”寺。傳說,隋末李淵做太原留守時,參拜蒙山大佛的當晚夢見“化佛滿空,毫光數丈”,以爲祥瑞,從而堅定了起兵反隋的決心。李淵當皇帝后的唐武德三年(620),複名“開化寺”。顯慶五年(660),唐高宗李治攜皇后武則天巡幸幷州,瞻仰開化寺及大佛,“禮敬瞻睹,嗟嘆希奇,大舍珍寶財物衣服”,並令幷州官長“速莊嚴備飾聖容”,“開拓龕前地,務令寬廣”。武則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長安後,用了兩年時間,由皇帝內宮特製袈裟兩件,派專使馳快馬飛送幷州,給大佛披上袈裟。袈裟上裝飾的金銀珠寶大放異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巖,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衆”,轟動天下。唐武宗滅佛時,大閣雖然失修破敗,但大佛未損。晚唐乾寧二年(895),晉王李克用竭河東之力,五年用工三十萬,重修大佛閣。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北平王劉知遠留守晉陽,再次重修佛閣。這次重修的莊嚴閣,高五層,每層十三楹,二十六間,共一百三十間,將二百尺高的大佛庇蓋於內,可見閣之大。一時蒙山大佛在皇家眼中形同國廟,在百姓眼中至靈至寶,倍受尊崇。其社會和歷史地位可見一斑。這令中國蒙山大佛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顯得尤爲光鮮靈異!

中國蒙山大佛自問世以來,倍受皇家關寵,僧衆喜愛,爲弘揚和傳播佛教文化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着朝代更替、歲月變遷,曾經顯赫一時的蒙山大佛也在不知不覺間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在飽受戰火損毀和大自然風霜雨雪的剝蝕後,終於在元朝之末閣傾像塌,大佛的頭部早在元代之前就已經崩落。從此,大佛之腹、手、腿、足以及基座和大閣遺基就被掩埋于山石、殘磚和泥沙之中,不爲後人所知。顯赫了八百年的“蒙山大佛”從此埋沒六百餘年。史籍中曾記載蒙山大佛便已 “蕩然無存”。

上世紀80年代,在太原南郊文化館工作的王劍霓參加地名普查時刻意尋找失蹤多年的大佛。王劍霓的祖父王建屏曾任抗戰時期山西佛教會會長,是山西佛協會創始人。王劍霓從小就從祖父那裏聽過很多蒙山大佛的故事。爲尋找蒙山大佛,王劍霓踏遍了整個晉源的西山地區,甚至差點失足掉落懸崖,終於在蒙山發現了五代後晉北平王劉知遠《重修蒙山開化莊嚴閣記》的殘碑。而他最終認定當地寺底村的“大肚崖”就是蒙山大佛。1983年,王劍霓在《地名知識》雜誌上發表文章《“晉陽西山大佛”遺蹟找到了》,引起了中國考古界和佛教界的轟動。

自從1980年蒙山大佛被發現以來,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對蒙山大佛給予了高度關注,並通過各種渠道呼籲對大佛進行修復保護和開發。蒙山大佛是世界佛教史上的一大奇蹟,這樣一尊具有1500多年曆史的摩崖石刻大佛,它所承載的歷史文化是其他大佛所無法比擬的,文化研究價值和社會價值是毋庸置疑的。是世界摩崖石刻藝術中的精品。湮沒在塵土中的大佛端坐於蒙山南麓的石崖之間。寬大的胸肩、修長的雙臂從兩側石崖中呼之欲出,殘破的半截佛身仍然傳達着令人震撼的莊嚴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