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端午節傳統習俗(多篇)

端午節傳統習俗(多篇)

端午節習俗 篇一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古稱重五,與九月九日稱重九之意相同。又稱“端五”或“端陽”。是我國民間傳統三大節日(春節、端午、中秋)之一。

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22歲時,就已官居左徒、三閭大夫,輔佐楚懷王。屈原救國的願望破滅後,在極度悲傷的心境下,於公元前278年(詩人62歲時)農曆五月五日縱身投入汨羅江。當時楚國人民因捨不得這位賢臣的死去,聞訊後紛紛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見蹤影。這便形成了每年此日競賽龍舟的起端。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之後,人們每年這個時候,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

據說東漢初年,長沙有個名叫區曲的人,曾夢遇一位自稱屈原的賢士,他對區曲說:“多年來人們祭我的米,都讓蛟龍吃掉了,今後你們要把楝葉和米塞在竹筒裏,或用蘆葉包裹好,再用五彩絲纏好,因爲蛟龍是害怕楝葉、蘆葉和五彩絲的。”後來人們改用楝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糉子,此後,歷代沿襲下來,便演變成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

惡日驅邪祟

在屈原的傳說尚未廣泛流傳前,端午的習俗仍因襲對惡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爲主要原則。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黃連丸、霍亂丸;採葸耳,取蟾諸,以合創藥,及東行螻蛄。”除了治難產的縷蛄外,其餘都是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見疾病的丸藥。

應劭的《風俗通》則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光從“長命”、“續命”等名稱看來,就可以知道,當時人是多麼畏懼惡日對生命所造成的威脅。不僅在實際上製作治病的丸藥,在心理防衛上,也要仰賴五彩絲來抵禦那超自然,不可見的鬼魅及兵災。

儘管有這些顧忌在,端午的生命力並未因之減,積極祈禳的習俗仍隨處可見。周處的《風土記》記載晉朝新興的端午習俗有:“採艾懸戶上,踏百草、競渡”等。懸艾固然是爲了禳毒,踏百草就是後來稱爲“鬥百草”的遊戲。而被視爲端午特色的競渡習俗,也在此時出現。據宗懍的《荊楚歲時記》按語:“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爲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史記》中並未確實記載屈原投江的日期,此說顥然是受了傳說的影響。事實上,競渡、祈禳。表面上是爲拯救屈原而舉行的競渡,基本精神仍不脫惡日驅邪祟的本意。

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爲“浴蘭節”,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採艾要在雞未鳴以前就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或是用來鍼灸。據說這種艾草,在鍼灸的時候別具療效。一般人則將艾草紮成虎形,或是剪綵作爲小虎,再貼艾葉於其上,在端午節時戴上。除了採艾之外,也採菖蒲來泡酒。

盛唐的重要節日

到了唐朝時,端午已成了個重要的節日,宮廷中也有種種的慶祝活動。唐朝的皇帝多在端午日賞賜臣下。王溥的《唐會要》卷三五記載,貞觀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筆題字的“飛白扇”賜給長孫無忌及楊師道。他說:“五日舊俗,必用服玩相賀。今朕各賜君飛白扇二,庶動清風以增美德。”不只是寵臣有賞,一般文武官員也各有賞賜。馬縞(約10世紀中葉)的《中華古今注》記載貞觀中,端午賜文官黑玳瑁腰帶,武官黑銀腰帶。《唐書·禮樂志》也記載,天寶年間於端午節以衣、扇獻於祖陵。

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捲上記載唐玄宗時:“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巧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蓋粉團滑膩而難射也。都中盛行此戲。”不過,這只是豪奢人家才玩得起的遊戲,一般人家在端午只能以經濟實惠的扇子來應景。李淖的《秦中歲時記》記載:“端什前兩日,東市謂之扇市,車馬特盛。”溤贄的《雲仙雜記》卷一引《金門歲節記》也說:“洛陽人家……端午以花絲樓閣插鬢,贈遺避瘟扇。”(早期的扇子大多以蒲葉製成,由於菖蒲具有禳毒的功效,所謂的避瘟扇,或由此化而來)。

唐朝新興的端午習俗,還有所謂的“五時圖”。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卷一記載:“北朝婦人,五日進五時圖、五時花,施之帳上。”所謂“五時圖”、就是在紙上畫蛇、蠍、蟾蜍、蜥蜴、蜈公,也稱“五毒符”。據說這五種有毒的生物只有同時存在時,纔不敢互相鬥爭,得以和不共處。所以,掛五時圖就可以防止這些毒蟲作怪。

大宋精緻的節日

宋朝的端午節物,比起歷代,更見精緻。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糉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買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卷二一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爲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宋人的巧思還不僅限於此。同樣是禳毒的菖蒲及艾草,他們也會加點花樣,使它的外形藝術化。吳自牧的《夢粱錄》卷三記載南宋杭州的端午:“以艾與百草縛成天師,懸於門額上,或懸虎頭白澤。”也有人以泥塑天師像,以艾爲頭,以蒜爲拳,懸在門上辟邪。“天師”及“虎”是未朝端午最常出現的兩種形象,因爲他們的外形威猛,足以震懾邪魔。同時也可看出道教對端午習俗的影響。

明朝的“女兒節”

明朝以降,原本意在驅毒的五毒符,逐漸加入裝飾的成分,成爲婦女釵頭的點綴。沉榜的《宛署雜記》第十七卷記載:“婦女畫蜈蚣、蛇、蠍、虎、蟾爲五毒符,插釵頭。”這一類的釵頭飾,在清朝江南一帶稱之爲“健人”或“豆娘”。

明朝在北京一地,以端午爲“女兒節”。《宛署雜記》第十七卷記載:“宛俗自五月七年級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爲女兒節”此俗似乎僅見於北京。

靠近江河的地方,則在端午舉行龍舟競渡。張岱的《陶庵夢憶》(1646年)卷五記“金山競渡”:瓜州龍船一二十隻,刻畫龍頭尾,取其怒;傍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蓬,前後旌幢繡傘,取其絢;撞鉦撾鼓,取其節;艄後列軍器一器,取其鍔;龍頭上一人足倒豎,敁其上,取其危;龍尾掛一小兒,取其險。自五月七年級至十五日,日畫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鎮江亦出。驚湍跳沫,羣龍格鬥,偶墮洄渦,則百捷捽,蟠委出之。金山上人團簇,隔江望之,蟻附蜂屯,蠢蠢欲動。晚則萬艓齊開,兩岸汩汩然而沸。

楊嗣昌的《武陵競渡略》詳細記載了明朝沅湘一帶的競渡習俗。當地俗傳競渡是爲了禳災,因此划龍舟前要舉行種種祭祀,還要聘請;巫師來作法以祈求勝利。劃過龍舟後,居民會舀取龍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來洗澡,用意也在於辟惡。

西湖的龍舟則分爲兩種。其一分爲上下兩層,上層有小孩裝扮各種歷史、神仙人物,下層載有鼓吹手,敲鑼打鼓,兩旁坐着划船的水手,這種龍舟較具表演色彩。競賽用的龍舟則繞着大龍舟周圍打轉,待大龍舟上拋下物件,小龍舟上的水手便下水爭搶。其中以錢、鴨兩物最難搶得,因爲錢幣入水即沉,鴨子則會四處遊躥躲避。儘管歷代都有在端午節捉蛤蟆製藥的習俗,似乎一宜要到明朝,纔有朝廷的太醫加入這個偏方的陣容。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1635年)卷二:“(五日)取蟾酥”。取蟾酥的方法是以針刺蟾兩眉之間,使蟾蜍分泌白色的乳狀毒液,再以竹片刮下保存。據說蟾酥可治疔瘡、惡腫。

另一種民間闢蟲的偏方則是飲菖蒲、雄黃酒。除了喝以外,也把雄黃酒在帳之上。顧祿的《清喜錄》(1830年)卷五:“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以飲,謂之雄黃酒。又以餘酒染小兒額及手足心,隨灑牆壁間,以祛毒蟲。”有的小孩子不敢喝酒,父母就會以雄黃酒在他們額上畫一個“王”字,以使百毒不侵。

■相關鏈接屈原與廉政

屈原曾在《楚辭》中說:“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爾未沫。”不受曰廉,不污曰潔。不接受他人饋贈的錢財禮物,不讓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潔。只可惜屈原生不逢時,“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但“衏顧楚國,繫心懷王”,有“存君興國”之義。流放之後,他仍握瑾懷瑜,深思高舉,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只待國君一悟,然而,他千辛萬苦等來的卻是楚國的滅亡,山河的淪陷。他頓時萬念俱灰,心灰意冷,隻身投汩羅江一死,以明其高潔清廉的忠君愛國之志。

《招魂》是屈原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作於其被放逐之後。全文采用楚國民間的招魂形式,極寫上下四方的險惡,極贊故鄉音樂、飲食、居室之美,抒發詩人流放他鄉而不忘欲返的愛國情懷。“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爾未沫”作爲首句,以自序開篇,坦誠詩人自己從來都以清廉、服義自許。《卜居》是《楚辭》中的一篇,文題的意思是占卜如何處世。詩人用問句的形式對比正反兩方面的人生之路,用比喻和象徵的手法區分強調善惡美醜的水火不容,表達詩人對美善的堅執和對醜惡的棄絕。《卜居》中所流淌的情感,正是屈原選擇的痛苦和選擇之後的痛苦。“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展現了詩人對廉潔、正直、清白的理想人格的執着追求。

兩千多年來,在屈原故里湖北省秭歸縣,人們仍保留着賽龍舟、吃糉子、掛艾葉、辦農民詩會等古***俗,至今仍流傳着一支《糉子歌》。歌中唱道:“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潔白,半世熬煎。”又是一個糉子飄香的端午,秭歸人們扶老攜幼來到江邊,拋撒包好煮熟的糉子,召喚屈原的魂魄迴歸故里。在緬懷偉大詩人的同時,讓我們將“廉潔”二字深深地銘刻在心間,做潔身自好、不與污濁同流,讓學廉、思廉、崇廉、守廉、倡廉成爲自覺的行動。(本報綜合)

端午節的習俗 篇二

在重慶有一個習俗是很多地方都不曾見過的,一般需要四個人使用兩根一樣長的竹竿,使用者兩根竹竿將一個方形的桌子擡起,在桌子上一定要鋪一個和桌子一樣大的紅毯,紅毯上使用竹蔑再編制一個騎着老虎的道士,很多人都敲鑼打鼓,擡着桌子在街上游行,襯托出喜樂的氣氛,但是在重慶現在這樣的習俗都是被阻止的,但是在農村還是比較流行。

重慶端午節有什麼活動

在重慶的各個景點都開展了不同的景點觀賞活動,在重慶的興隆鎮是以美景爲主題的,在這個小鎮中種植很多的楊梅,來到這裏觀賞的人可以參加楊梅的採摘,並且對紅酒比較幹興趣的,纔可以參加到品酒的行列中。不在只是單單的吃一些糉子,並且還可以一起欣賞荷花,進行對詩,唱歌等都是在興隆鎮舉行的。氣氛非常的活躍,特別是賞景吟詩,集體拍照。

重慶端午節吃什麼東西

當然吃糉子也不例外,很多的家庭爲了迎接端午節,在七年級的時候,都開始包起糉子,糉子的餡有很多的種類,特別是糯米糉子是最多的。遊客在重慶各個特色小店也會買到糉子吃。並且在這個時期,也是楊桃成熟的時期,在重慶遊玩的人,看見楊桃,都會忍不住吃上一些,這個時候楊桃是比較鮮嫩的,味道也很可口,是初熟的果子,詩人盡情的享受在楊桃去美味中。當然還有一些地方的人,因爲女兒都要回家,家人都準備了火鍋等。

附:端午節的由來 篇三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主要有四種,其中以源於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陰曆5月5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個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其他另外三種傳說是:源於紀念伍子胥、源於紀念孝女曹娥、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