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堅持勵志小故事【精品多篇】

堅持勵志小故事【精品多篇】

堅持的勵志故事 篇一

有人去買警犬,香港的要10萬元,而德國的要100萬元。到底有什麼區別呢?買主拿了一包違禁品給它們聞,然後藏起來。兩條警犬同時被放出來,它們同時去找違禁品。

“10萬和100萬的差不多嘛!”買主說。但賣警犬的人提議再試一次。同樣是藏違禁品,但這次在路上出現了一條母狗。兩條警犬同時被放出後,同樣直奔違禁品所在地。區別出來了:香港警犬開始注意母狗,越跑越慢,並且與母狗親熱起來了;而德國警犬視而不見。狂奔至終點。

所以,這就是10萬與100萬的區別。即目標不明確,確定目標後,能否經受住各種誘惑。能夠經受各種誘惑,始終如一地朝着目標進發,才能真正完成好任務。而老是受到各種干擾,完成任務的時間、質量就要打折扣。

如果你每年年底存1.4萬元。並且將存下的前都投資到股票或房地產上,因而獲得平均每年20%的投資回報率,那麼10年後,是36萬元。

老師詢問,如果存40年後是多少?大家紛紛說出自己的答案,不過最多的猜是二三百萬。

老師一步一步地演算給大家看,最後卻是1.0281億元!

全場驚呆了!

所以,成功的關鍵是目標明確後,就在於堅持、堅持、再堅持。但堅持10年就已經不容易了,而要堅持40年真是難上加難,奇蹟就是這樣創造的。

成爲億萬富翁是完全可能的。不過一要目標明確,要經的起各種誘惑,心無旁騖。二要不管是辦企業,還是做生意,哪怕是存錢,在確定目標後,比的是耐力、毅力,看誰能堅持住,堅持到極限,就能成爲億萬富翁。

擁有它!走遍天下都不怕!

萊特兄弟 篇二

百多年前,一位窮苦的牧羊人帶着兩個幼小的兒子替別人放羊爲生。

有一天,他們趕着羊來到一個山坡上,一羣大雁鳴叫着從他們頭頂飛過,並很快消失在遠方。牧羊人的小兒子問父親:“大雁要往哪裏飛?”牧羊人說:“它們要去一個溫暖的地方,在那裏安家,度過寒冷的冬天。”大兒子眨着眼睛羨慕地說:“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樣飛起來就好了。”小兒子也說:“要是能做一隻會飛的大雁該多好啊!”

牧羊人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對兩個兒子說:“只要你們想,你們也能飛起來。”

兩個兒子試了試,都沒能飛起來,他們用懷疑的眼神看着父親,牧羊人說:“讓我飛給你們看。”於是他張開雙臂,但也沒能飛起來。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說:“我因爲年紀大了才飛不起來,你們還小,只要不斷努力,將來就一定能飛起來,去想去的地方。”

兩個兒子牢牢記住了父親的話,並一直努力着,等他們長大——哥哥36歲,弟弟32歲時——他們果然飛起來了,因爲他們發明了飛機。這兩個人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

堅持的勵志故事 篇三

s 有一次上課時,蘇格拉底佈置了一道作業,讓他的弟子們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過一個星期後,他問有多少人現在還堅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堅持做了。一個月後,他又問了,現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後,他再問了,現在只有一個人堅持下來了,那個人就是柏拉圖。

堅持勵志小故事 篇四

當亨利·沃德·比徹還是個小男孩時,他從學校的一堂課上獲得了一個一生受用不盡的教訓。

這天,老師把小比徹叫到講臺前,要求他將新學的課文背誦一遍。比徹是個勤奮的學生,背誦一篇課文對他來說不是什麼難事。

比徹信心滿懷地開始了。可剛背了個開頭,比徹就聽到身旁的老師重重地對他說了一個字—不。比徹停頓了幾秒,猶豫着繼續往下背。可幾分鐘後,比徹的背誦又被老師一連幾聲“不”給打斷了。比徹慌神了,他變得結結巴巴,背誦再也進行不下去了。比徹耷拉着腦袋,回到座位上,羞得擡不起頭。

另外一個同學被老師點名背誦課文。老師故伎重演,不時地用“不”打斷他的背誦,但他依然堅持着,不緊不慢,直到背完課文。當這位同學回到座位,老師高興地爲他鼓起了掌,並表揚他說:“你做得很好!”

小比徹再也坐不住了,他站起來,憤怒地向老師抗議:“我剛纔背誦的和他一樣好,我並沒有出錯。”老師微笑地注視着他,問道:“那你爲什麼不堅持下去?”

老師站回講臺,用堅定的聲音對全班同學說:“我希望你們在這一節課上能夠懂得這樣一個道理:當世界在向你說‘不’的時候,你要做的是相信自己,對自己堅定地說‘是’,並用行動證明給世界看。”

老師的話深深地打動了小比徹的心,憑着自信和努力,長大後的比徹成了一名備受尊敬的牧師,後來他成爲了19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宗教人物之一。

我們置身的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用各種各樣的聲音對我們重複着說“不”。“不,你辦不到”、“不,你錯了”、“不,你太年輕了”、“不,你的教育背景不符合我們的要求”、“不,你的想法很不現實”……這一聲聲的否定,毫不留情地吞噬了許多人的雄心壯志,也澆滅了無數熱情和自信。可是,當你的耳畔再響起類似的聲音,當世界向你說“不”的時候,請記住那位老師的話—你爲什麼不堅持下去呢?

堅持勵志小故事 篇五

故事:小仲馬未成名前寄出的稿子總是碰壁。一天,大仲馬對他說:“如果你在寄稿時,附言說你是大仲馬的兒子會好多了。”小仲馬卻固執的說:“不,我不想站在你的肩膀上摘蘋果,那樣得來的果實沒有味道!”後來,小仲馬用別名寄出的《茶花女》出版後,獲得法國文壇的一致好評。

點撥:其實獲得欣賞的方法很簡單,靠自己的本事就可以了。

感悟:有志者事竟成。靠自己的才能,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一個目標上纔會有所成就。如果三心二意,就會招致失敗。再遠的路,慢慢走下去,也能到達目的地。

堅持的勵志故事 篇六

1971年2月22日,在芝加哥聖易市70號州際公路發生了一起車禍,麥雅西——《華爾街日報》的西部經理在車禍中受到重創。他的頭部因爲被撞而凹陷兩釐米,生還的可能性極小。

然而,麥雅西挺了過來,但從胸部以下都癱瘓了,大部分身體失去知覺,雙手也幾乎不能動彈。人們斷言,他的餘生將在輪椅上度過。

麥雅西本人也很沮喪,這位曾經充滿活力的人在經歷了消沉、恐懼、痛苦與自卑自憐後,終於從內心找到了勇氣與決心:他要重新站起來!

他的決定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因爲別說當時的醫療條件,就是現在也不可能做到。最初的結果不出人們所料,他試過無數方法,吃了不少藥,換過許多治療醫生,都沒有一點效果。麥雅西再次陷入絕望中。

這時,一位叫瑞佛士的心理學教授來爲他治療。經過前期的準備,他把麥雅西推到一間掛着黑板的空屋,在黑板上用粉筆寫上兩個大字“不能”,然後問麥雅西:“你想重新站起來嗎?”

麥雅西回答:“想。”

“那麼,你認爲你能夠站起來嗎?”

麥雅西猶豫不決,因爲他對此已經沒有多少信心了,但他還是遲疑地點了點頭。

“那你上前,用手把‘不’字擦掉,留下‘能’字。”瑞佛士命令他說。

麥雅西雙手略微動了動,擡不起來。

“如果你認爲你行,你就行!上前來,把‘不’字擦掉!”瑞佛士用強硬的語氣再次命令他。

奇蹟出現了,麥雅西全身竟有了反應。他哆嗦着試着推動輪椅,來到黑板邊,顫顫悠悠地拿起粉筆刷,一點一點地擦掉了黑板上的“不”字,最後留下一個醒目的“能”!

“看啊,你能!”瑞佛士激動地說,“你做到了,因爲你已經把‘不’字從心裏擦掉了。從此,世上再沒有什麼力量可以阻止你重新站起來。”

1971年10月29日,也就是麥雅西遭遇車禍之後的第三十五個星期零五天之後,他回到了工作崗位。

中國作家張海迪 篇七

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鍼灸醫術,爲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國小、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在《生命的追問》之前,這個獎項還從沒頒發給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絕頂》,即將問世。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

爲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後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鍼灸等醫術,爲羣衆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懷着“活着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爲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鄧小平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