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科學家勵志小故事精品多篇

科學家勵志小故事精品多篇

科學家勵志小故事 篇一

在瑞士,有一位病理學家叫特凡·博利格爾,這位老兄雖然沒有看過港產“古惑仔系列”電影,卻經常在酒吧裏目睹脾氣暴躁的人用啤酒瓶打架,他顯然對這種暴力鬥毆很有興趣,所以他總想搞明白一個問題——到底是用裝滿啤酒的酒瓶擊打頭部比較安全,還是用空啤酒瓶擊打頭部比較安全?於是他組織了一幫同事,開始拿啤酒瓶和人的頭骨做實驗。實驗就是拿酒瓶敲人的頭蓋骨,然後記錄敲擊數值。敲碎了一個又一個酒瓶和頭蓋骨之後,他得出了一個強悍的結論:無論是裝滿啤酒的酒瓶還是空酒瓶都可以敲碎頭蓋骨,而裝滿啤酒的酒瓶要安全一些,因爲瓶內所積蓄的啤酒壓力能讓酒瓶很快炸開。

在英國,有一位科學家叫哈沃德·史泰波頓,這位老兄對聲音很感興趣,他潛心研究很長時間,終於找到了一種青少年能聽到但是大多數成年人聽不到的高音頻。於是,他繼續努力,研究出了一種能發出這種高音頻的奇特裝置。

在法國,有一位科學家叫瑪麗·克里斯蒂娜,她帶領一幫同事,從狗和貓身上找來了一堆跳蚤,將它們分別放在不同的裝置中,每天觀察它們“跳高”,測試記錄每一隻跳蚤的“彈跳力”。這幫法國人經過細心研究,最後得出了一個研究成果:狗身上的跳蚤要比貓身上的跳蚤跳得高!

在日本,有一位科學家叫今井真,他帶領6位同事每天拿一堆芥末做實驗,實驗的內容就是看什麼濃度的芥末味對人更有刺激性,什麼濃度的芥末味能讓人從睡夢中醒過來。經過反覆試驗,最後他們終於如願得到了那個濃度值。

讀完他們的故事,你的第一反應是不是這樣的——這幫科學家吃飽了沒事做嗎?然而,他們做的真的沒有意義嗎?下面我告訴你,他們所幹的事情的意義所在:

當特凡得出那個酒瓶敲腦袋的理論之後,公共安全部門、警察甚至法院開始參照這條理論破案和判案了;當哈沃德研究出那個高音頻裝置之後,成年人可以用它驅趕喧鬧的孩子,以便使自己的工作不受干擾,同時這些音頻也可以讓不懂事的孩子遠離一些危險裝置;當瑪麗的跳蚤理論出臺以後,獸醫和動物保護者更加了解了跳蚤的習性,也更懂得了如何保護自己不受那些攜帶病毒的跳蚤的傷害;而當今井真得到那個濃度值後,馬上設計出了一個芥末報警器,這個報警器可以在發生火災的時候喚醒睡夢中的人,尤其是那些有聽力和視力障礙的人士。

科學家勵志小故事 篇二

科學,這麼“高大上”的事情,有時卻意味着讓普通人受不了的“重口味”。

1908年,美國醫生克勞德·巴羅對血吸蟲病產生了興趣。當時他在中國農村傳教,發現經手的病人有半數感染了血吸蟲病。這讓他非常好奇。爲了找到感染原因,巴羅吞了一些從感染者身上取出的蟲。

是的,你沒看錯。就算是在黑暗中,或者即使想象一下這個實驗,都讓人噁心。但巴羅只顧着期待,吞了蟲子之後,自己的另一頭會出來些什麼。

第一次沒啥發現,他猜是腸道里的消化液破壞了實驗。第二次,他用小蘇打中和了消化液,吞下蟲子,再如平時一樣吃了晚餐。試到第三次,他發現自己排出了蟲卵,不覺大喜過望。如此再接再厲堅持了一年,最後他服藥排淨了寄生蟲。

這只是西方版“神農嘗百草”故事的引子。14年後,巴羅在埃及開羅工作,當時這個國家爲血吸蟲病所困。在埃及,血吸蟲病又被稱爲“大肚子病”,是當時全世界最爲盛行的疾病之一。這種寄生蟲能在人體內存活數十年,有時也寄生在淡水螺體內。巴羅想知道,美國的螺會不會成爲第二中間宿主。

他試着帶螺去埃及,但它們大多死在途中。爲避免辦理進口許可證,他決定用自己的身體來運輸血吸蟲——美國海軍防疫醫療隊的領導認爲,這可實在不是個好主意,因爲血吸蟲會引起痢疾、貧血以及惡性病,甚至會要人的命。

巴羅沒有被嚇退。3周多的時間裏,他給自己餵了4次蟲子,然後就這麼“帶”着蟲子,登上了回美國的飛機。

起初,他不停地流汗,頭暈目眩,食慾嚴重下降。3個月後,他的陰囊開始流血,在顯微鏡下能看到裏面有血吸蟲卵。再後來,他夜夜出汗不止,還開始便血。因爲20分鐘就要排一次尿,他沒法睡覺。

這是極爲嚴苛的考驗:他每天要排出1.2萬顆蟲卵,日夜尿血不止。

最後,他不得不回到埃及的專科醫院,靠注射銻來治療。銻是一種危險的物質,嚴重損害了巴羅的心臟,不過幸好最終起效了。算起來,從巴羅故意感染上血吸蟲病起,他經歷了漫長而悲慘的18個月,直到不再排出蟲卵。

吞下血吸蟲、霍亂弧菌以及各種各樣“重口味”的東西,給自己注射患者的血液,往心臟送導管,在後背做傷口——這羣拿自己身體做實驗的人,被稱爲“自體實驗者”。這些科學家的行爲讓人歎爲觀止,要問他們爲何干出這些事來,那實在是一部混合着無私、自大、勇氣、好奇以及十足傻氣的奇談。

還好,科學的領獎臺上不乏這樣的“傻子”。

1981年,澳大利亞消化科臨牀醫生巴里·馬歇爾與羅賓·沃倫合作,推斷幽門螺旋桿菌可能是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病因。爲了驗證這個假設,巴里開始做實驗:他把一支試管放進自己的喉嚨,讓它滑入胃中,蹭下幾片胃黏膜來做檢查,確認自己既無腸道感染,亦無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過一段時間等胃壁癒合後,他便吞下了事先培養好的幽門螺旋桿菌。

當然,他也做了其他的一些準備工作:首先,他沒有讓醫院倫理委員會知道,以免他們阻攔;其次,在仰脖子喝下這些細菌之前他一直瞞着老婆。巴里當時才30歲,他和羅賓誰也不是腸胃病學家,他們的實驗即使說出去也會被人嘲笑——誰能相信在胃酸裏還能有細菌存活並致病。

其實就算不說,他老婆也能猜到,因爲沒過幾天他就沒精打采,還開始嘔吐,更慘的是,她對他冷嘲熱諷,說他口氣“腐臭”。

不過幸運的是,科學“大餐”起效了。巴里腸道組織的一系列活檢報告顯示,他出現了嚴重的胃炎和消化性潰瘍。接着他們又證明了,除去幽門螺旋桿菌後,症狀會消失。

1984年4月5日,這項研究成果在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立刻在學界引起轟動。這一研究打破了當時已流行多年的既有觀念,使得消化性潰瘍從原先反覆發作難以治癒的慢性病,變成了一種採用短療程的抗生素和抑酸劑就可治癒的疾病,被譽爲“消化病學研究領域裏程碑式的革命”。

2005年10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這兩位科學家。

科學家勵志小故事 篇三

事後回想起來,韓春雨覺得,自己和NgAgo的首次相遇,就像一部“無厘頭”的喜劇。

那是一個深夜,他已經苦尋一種全新的基因編輯工具多日。但就在這個可能名垂人類生物技術研究歷史的關鍵時刻,實驗室的顯微鏡卻不給力,“耍大牌”的NgAgo遲遲不肯在顯微鏡暗淡的燈光下登上科技舞臺。

韓春雨只得穿過漆黑的走廊,用一把他學生之前偷偷配的鑰匙打開公共實驗室的大門。在更先進的設備下,這個淘氣的蛋白終於對躡手躡腳的科學家莞爾一笑。

5月2日,韓春雨和他團隊的科研成果通過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網絡版公之於衆。緊接着,這位河北科技大學42歲的副教授對互聯網時代“一夜成名”有了深刻體驗。

在生命科學領域,使用核糖核酸(RNA)作爲引導工具的基因編輯技術是如今最炙手可熱的角色,號稱“將手術刀送入細胞”。韓春雨卻不走尋常路,帶着NgAgo這個默默無聞的脫氧核糖核酸(DNA),闖進熱鬧的片場。“脫髮的中年人通過基因修復,滿頭黑髮就成爲可能。”他這樣解釋這項被稱爲“諾獎級”科研成果的功用,“當然從現在看這還是比較科幻一點的應用。”

隨着網站發佈該成果,很快朋友的越洋電話就向他通報,連MIT(麻省理工學院)的BBS上都有人開始議論他這位“HIT”(朋友對河北科技大學的簡稱)的副教授。

但在韓春雨看來,自己科研人生並沒有因爲這一刻而發生意外改變。這位70後總是喜歡用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中的經典臺詞來描述與NgAgo相遇對於他的意義。“就在那一刻,我是一名科學家了;而在這之前,我其實是像一名科學家。”

韓春雨一家三口住在學校提供的58平方米的住宅裏。他剛到河北科技大學任教時,學校原本給他提供了130多平方米的新樓房。但他看中了如今這套舊住宅離自己實驗室只有5分鐘自行車路程,於是婉拒了。

與NgAgo初次相遇的更多細節,韓春雨已記不清。只記得在那歷史性的一天,他從實驗室爬牆回家,“身手格外輕快”。——凌晨離開實驗室對韓春雨來說是常事兒,他從不打擾熟睡的門衛,總是從一人多高的圍牆上一躍而出。

這一次,隨着全新的基因編輯工具亮相,這個之前名不見經傳的科學家也一個跟頭翻到了燈光閃耀的學術舞臺。

有人評論,相比已經備受關注的前一代基因編輯技術,被韓春雨帶到大家面前的這個新面孔能做更多的事情。它的編輯對象所受限制更小,能編輯基因組內任何位置。而且編輯精準度更高,能避免前一種技術在某些情況下出現的脫靶現象。

43歲的中科院院士邵峯專門撰文探討,如何才能涌現更多“韓春雨”。更有媒體直接指出,韓春雨的成功將給無數非名校、無頭銜、無職位的科研人員以信心。

在韓春雨看來,做科研只是“愛冒險卻膽子小”的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

2000年,韓春雨到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讀博士的第一天,在實驗室的桌子上無意間看到了一張報紙:一面是深圳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人們端着飯盒邊吃飯邊談工作;而翻過來則是愛因斯坦悠閒的半躺在花園的躺椅上。這個年輕人選擇了自己的人生。

這條路不那麼好走。尋找一種全新基因編輯工具的想法並非韓春雨獨有。和他一樣,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都受到一篇專業論文的啓發,正摩拳擦掌。在高手林立的學術圈,韓春雨默默無聞。北大清華的優秀畢業生,價值千萬元的實驗設備——學術競爭者的這些優勢都是韓春雨難以企及的。

他的實驗團隊只有5人。在河北科技大學的舊實驗樓裏,進進出出的學生沒幾人能說清韓春雨實驗室的確切位置。實驗室像極了上世紀80年代的老式教室,實驗所用的器皿,有些是喝完的飲料瓶。

開始此次科研時,他手中有可支配科研資金三十多萬元,可沒想到做的時間比預期要長,費用也比預期要多。爲了買試劑,目前他個人欠試劑公司三十多萬元。

在這一點上,要“當科學家”的他就像《喜劇之王》的主人公尹天仇。只是與故事裏的主角相比,韓春雨的逆襲如今在科技界已不是天方夜譚。

互聯網時代悄悄地改變了科研的遊戲規則。通過一根網線,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用手觸摸到巨人的肩膀。但能否率先成功站到巨人的肩頭,用韓春雨的話說,那就要看科學家的自我修養了。

“我們的實驗沒有什麼複雜的,關鍵要看實驗設計。”對自己的科研成果,韓春雨實話實說:“大家都是聰明人,比的就是智商!”儘管一再聲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但韓春雨的銳氣,像他光頭上的頭髮茬,一不留神就會冒出來。

科研團隊成員、他的徒弟高峯告訴記者,受相同論文的啓發,競爭者的思路通常是如何將該種蛋白改造成在常溫下依然有活性,而韓的做法則是找到功能類似但不需要65攝氏度纔有活性的同源蛋白。

這一思路簡潔得多,但也意味着有可能是在龐大的蛋白家族中“大海撈針”。“肯定有,找去吧!”韓春雨對高峯說。

坐冷板凳,對於韓春雨來講,已經算不上什麼稀奇事兒。韓春雨的父親韓進廉,生前是河北師範大學教授。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韓進廉開始從事當時並不被鼓勵的紅學研究。韓春雨記得父親這樣的研究,總是利用課餘時間偷偷進行。一張稿紙,父親也總是用完了正面用反面。

這次團隊中的另一成員,浙江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系研究員沈嘯記得,他第一次到韓春雨實驗室,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實驗室落後的硬件,而是這裏的人對科研的“瘋魔”程度。

永遠散發着潮溼氣味的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室裏,用鋁合金和玻璃隔出一個幾平方米的角落,就算臥室,牀是直接鋪在地上的4牀褥子。

每天晚上高峯都在這裏睡覺。貼在玻璃上的舊紙箱,阻擋着組培室24小時不滅的燈光。鋪蓋旁邊的紙箱子上放着飯盆,而晾衣服的枯樹枝則搭在空調和牆壁之間,晃晃悠悠地從電腦桌上通過。

窗臺上一個花盆裏種着植物。剛入住時,高峯吃完桔子隨手撒下的種子,如今已經有一尺多高。

“臥室”電腦桌旁有一把小轉椅是屬於韓春雨的,他總是坐在這裏和徒弟談論文。他至今依然很難在這個缺了一條腿的小轉椅保持平衡。每當他不小心一個趔趄的時候,總是會苦笑着告訴高峯:比我那時候好多了。

和高峯一樣,韓春雨2003年從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博士畢業後,爲了完成科研項目,也在實驗室“飄”了兩年。和高峯不同,他沒有固定的地鋪——哪個學弟不在他就借個地方睡覺,要是學弟都在,他便在協和醫院的走廊裏找個相對僻靜的地方打開鋪蓋卷。

互聯網把更多機會帶到科技工作者面前。韓春雨認爲,這個時代科學家最重要的品質依然是對科學“非功利”的熱愛。

爲了更投入尋找新的基因編輯工具,2014年他果斷放棄了已經被學術期刊答應“接收”的論文,而那篇論文的發表無疑會帶來科研項目和不菲經費。

“科學家做科研的目的可不是爲了發論文。”對科研目的的追求,韓春雨達到了“潔癖”的程度。

2005年年底,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讀博士期間,作爲第一作者,他曾在期刊《核酸研究》上發表過科研成果。此後的十多年裏,他只作爲通訊作者發表過兩篇中文論文。“那只是學生畢業有需要。”他說,爲評職稱寫論文還不如淘茶壺、彈古琴。

走出實驗室,韓春雨看起來並不像科學家。他喜歡淘茶壺,自己研習古琴。時常在古琴和漢服論壇潛水的他,還警告記者,這兩個圈子的人不能惹,他們的嘴可“毒”着呢!

在他看來,公衆對科學家存在某種誤讀。“科學家都是很熱愛生活的。”隨之又笑着補充說,“走火入魔的除外。”

他一鳴驚人後,很多人都猜想韓春雨會不會離開這所既非211也非985的院校。他卻沒有這麼想,“工作十幾年沒有出什麼重要成果,要在其他院校可能早就被掃地出門了。”

和電影中的尹天仇一樣,一夜成名後,韓春雨也成爲媒體追逐採訪的對象。記者對他的成功逆襲總是充滿好奇。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愛扮酷的韓春雨會不厭其煩地搬出《喜劇之王》的橋段“打太極”——這是一個科學家的自我修養。

科學家勵志小故事 篇四

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曾提到過一位女科學家,她在德國工作,是研究放射性衰變的先鋒。由於當時德國科學界普遍歧視女性,她被迫在物理大樓外一間木匠房裏做實驗。但就是在這裏,她成爲了弄懂原子核裂變的第一人。

木匠房本該是製造椅子的地方,卻在這裏誕生了核裂變,這既讓人激動,又讓人心酸。

這位女科學家名叫麗絲·邁特納。她的真實處境比吳健雄提到的還要糟,她不僅被安排在木匠房裏工作,而且還不能隨意進入物理大樓,甚至連大樓內的廁所都不允許使用,因此,每次內急她都要一溜小跑到附近的餐館解決。

在如此惡劣的處境中,1918年,邁特納發現了新的放射性元素,並將之命名爲“鏷”。她確立了核裂變的概念,但卻一直拒絕參與研製核武器。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當邁特納訪問哥倫比亞大學時,已是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了。細心的吳健雄很快發現,這位老人有個不良習慣——不洗澡。

在哥大,洗澡是每個人的生活常態,所以她的這個習慣顯得特別“引人注目”,因此吳健雄不得不小心地提醒她,她是否想去洗個澡?她歪着頭,調皮地說:“不,她已經‘練’出來了。”因爲在她的木匠房裏是沒有洗澡間的。她的話讓吳健雄終生難忘,每次提起都會難過。

麗絲·邁特納終身未嫁,1968年以90歲高齡去世。

科學家勵志小故事 篇五

牛頓1642年出生在英國一個普通農民的家裏。在牛頓出生前不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在他兩歲那年改嫁了。當牛頓十四歲的時候,他的繼父不幸故去了,母親回到家鄉,牛頓被迫休學回家,幫助母親種田過日子。母親想培養他獨立謀生,要他經營農產品的買賣。

一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多麼不願意離開心愛的學校啊!他傷心地哭鬧了幾次,母親始終沒有回心轉意,最後只得違心地按母親的意願去學習經商。每天一早,他跟一個老僕人到十幾裏外的大鎮子去做買賣。牛頓非常不喜歡經商,把一切事務都交託老僕人經辦,自己卻偷偷跑到一個地方去讀書。

時光漸漸流逝,牛頓越發對經商感到厭惡,心裏所喜歡的只是讀書。後來,牛頓索性不去鎮裏營商了,僅囑老僕人獨去。怕家裏人發覺,他每天與老僕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個籬笆下讀書。每當下午老僕人歸來時,再一同回家。

這樣,日復一日,籬笆下的讀書生活倒也其樂無窮。一天,他正在籬笆下興致勃勃地讀書,趕巧被過路的舅舅看見。舅舅一看這個情景,很是生氣,大聲責罵他不務正業;把牛頓的書搶了過來。舅舅一看他所讀的是數學書,上面畫着種種記號,心裏受到感動。舅舅一把抱住牛頓,激動地說:“孩子,就按你的志向發展吧,你的正道應該是讀書。”

回到家裏後,舅舅竭力勸說牛頓的母親,讓牛頓棄商就學。在舅舅的幫助下,牛頓如願以償地復學了。

科學家勵志小故事 篇六

居里夫人是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瑪麗從國小習就非常勤奮刻苦,對學習有着強烈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處處表現出一種頑強的進取精神。從上國小開始,居里夫人每門功課都考第一。15歲時,就以獲得金獎章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居里夫人的父親早先曾在聖彼得堡大學攻讀過物理學,父親對科學知識如飢似渴的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瑪麗。居里夫人從小就十分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長大後她又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更使她充滿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學世界探索。但是當時的家境不允許她去讀大學。

19歲那年,居里夫人開始做長期的家庭教師,同時還自修了各門功課,爲將來的學業作準備。這樣,直到24歲時,居里夫人終於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她帶着強烈的求知慾望,全神貫注地聽每一堂課,艱苦的學習使居里夫人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但是居里夫人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這不僅使同學們羨慕,也使教授們驚異,入學兩年後,居里夫人充滿信心地參加了物理學學士學位考試,在30名應試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科學家勵志小故事 篇七

海洋學家席薇亞·厄爾博士年幼時曾被波浪打翻,自那以後,她就迷上了海洋。她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海洋科學家之一,同時也是《國家地理》的駐站探險家。在大部分時間裏,她要麼徜徉在浪頭裏,要麼遨遊在深海中。她致力於拯救海洋,她希望人們明白:吃金槍魚三明治是“不厚道”的。當我們饕餮海鮮盛宴時,或者用殺蟲劑消滅花園中的昆蟲時,海洋都會受到影響。

你小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你在哪裏長大?

厄爾: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可不急着長大。我出生在新澤西南部一家小農場裏。在我12歲時,父母搬到了佛羅里達,墨西哥灣成了我家的後院。

我與海洋的第一次邂逅發生在新澤西海岸,那年我3歲,海浪把我衝倒了。就這樣,海洋俘獲了我的全部注意力!那次經歷並不恐怖,反而令我興奮不已。

從此我滿腦子都是海洋生活的念頭,且從未消減過。新澤西海岸的沙灘有許多巨大、粗糙的馬蹄蟹——我覺得它們非常奇妙,許多成年人害怕馬蹄蟹,我覺得自己比大人們厲害多了。我並不覺得馬蹄蟹可怕,反而覺得它們很美。它們從不攻擊我或者其他人——它們過着自己的生活,與世無爭。

你是如何成爲一位科學家和探險家的?

厄爾:很簡單。我是一個從未長大的孩子。最優秀的科學家和探險家都具有孩童的特質,他們勇於發問,能夠感受到世界的奇妙之處。他們有無窮無盡的好奇心。誰?什麼?哪裏?爲什麼?什麼時候?怎樣?他們總是在提問,我也總是在提問,像一個5歲的孩子。

你有哪些幻想?

厄爾:潛入水下,拯救海洋,變成一條魚,或者想象自己是一條鰻魚,沒有胳膊和腿,只有滑溜的身軀,游來游去,然後鑽進洞穴裏只露出臉……我真想進入魚的身體中,體驗魚的生活。魚類擁有人類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官。它們從鰓至尾都有側線來偵測水的流動,側線可能還有更多的作用。或者想象自己是一頭藍鯨——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能夠感知幾百甚至幾千公里外的聲音,這種神奇的能力將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總是這樣幻想。每個人都會做白日夢吧?

你有崇拜的英雄嗎?

厄爾:我有很多崇拜的人。我的《國家地理》駐站探險家同事們各有獨特之處,每個都是英雄。他們當中的每一個都是傳奇人物。

小時候,父母是我的英雄,我的兄弟們也是;成長的路上,優秀的教師是我的英雄;還有親戚們,尤其是姑姑與叔叔,他們樂於爲大家帶來快樂。我的家庭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富之家,但我的家人擁有精神財富,這纔是最重要的。我知道無論我闖了什麼禍,我的父母都會站在我這邊。

你到過的地方最棒的是哪裏?

厄爾:最棒的應該永遠是下一個地方。我喜歡回到多年來我熟悉的地方,因爲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動機是盡我所能,將這些地方迅速發生的巨大變化告訴世人,使人們儘快認識到這些變化的結果。

從我的孩童時代至今,人類對地球的影響已超出此前人類歷史對地球影響的總和。首先,人口數量增加。我出生時,全球人口20億,現在全球人口逾60億,也就是說,人口翻了3番,而地球並未變大。爲了滿足生存需求,人類施加於土地、空氣、水、野生動物上的壓力劇增。

我有幸比尋常人有更多的機會深入海洋,目睹許多常人未曾見過的景象。人們需要了解這些事實。如果你不知情,你就不會關心,而許多人偏偏不知情。我自封的使命是:激勵人們親自去看,各施所能,爲自己、爲自然界帶來改變。要知道,這一切彼此緊密相連。

科學家勵志小故事 篇八

剛剛過去的2013年,可謂“男神”當道,進入2014年,這股“男神”的風潮更是有增無減,在江蘇衛視推出的國內首檔科學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中,新任男神橫空出世,同時也刷新了男神不僅僅是擁有華麗的外表,智慧與理性更是他們不可忽視的代名詞,他就是科學男神魏坤琳。

雪白的襯衫、陽光的笑容、時尚的髮型,魅力足以閃耀整個舞臺!其實在來《最強大腦》之前,憑藉陽光的外表和過硬的資歷,作爲北京大學最年輕的心理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35歲的魏坤琳在校園中早已頗有名氣。“最帥的大學教授沒有之一”配上魏坤琳若干幅帥氣有型照片的網貼,在天涯、貼吧就已被網友們爭相點擊,人氣無敵。

當然了帥只是魏老師的一面,作爲從小到大的學霸級人物,擁有着數所世界名校學位的他更大的天賦是馳騁於不同領域的研究。比如他對體感遊戲重新編程,通過外接的電腦,讓踏板對兩隻腳的敏感度的不同來幫助中風病人康復,從而爲康復醫學提供更多數據;比如他通過運用心理物理學、虛擬現實、生物力學和數學建模等多種手段研究感知運動控制,嘗試爲糖尿病和高風險的病人定製調節足底壓力的鞋墊,一雙能給予合理支撐的鞋墊,在預防糖尿病足這一環節,使中國病人享受到了世界級的待遇;比如他申請了可以走路和騎車的智能假肢以及可以控制假肢的感應圈的專利……

在生活中,魏坤琳更是隨時都會有靈感迸出。有一次,他看到父母用鼠標,“手像雞爪子一樣緊張”,突然意識到,我們以爲這麼自然的動作,實際上卻是個這麼不自然的東西!思維跳躍的他想看看,一雙“自然手”變成“鼠標手”,到底產生了什麼變化,人類通過這樣的訓練還獲得了什麼額外的本領。於是可愛的魏老師想到了一個好的點子,他僱了好多用過鼠標和沒用過鼠標的民工讓他們來實驗室練習打地鼠!通過打地鼠訓練,魏老師愣是成功地讓以前沒有用過鼠標的民工,也都成了運動泛化的好手。所謂運動泛化在認知科學領域正是指這種“觸類旁通”的能力。其實如此這般折騰只爲了研究運動泛化的訓練是否可以考慮到醫學康復的過程中,讓康復的成果更好地迴歸到實際生活中。

總之,魏教授的出現徹底顛覆了大家對教授的傳統印象。當網友進一步搜索魏教授的信息時發現,他的微博身份認證中,除了“北大心理學副教授”外,另外一個身份是“江蘇衛視《最強大腦》嘉賓”,這再度掀起網友們的圍觀熱情:“‘最帥大學教授’這麼快就要走上電視與我們見面了,期待ing……”

在網友們的熱心期待中,科學男神和華語天王周杰倫搭檔組成“坤倫組合”閃亮登場。不過在節目中,他似乎是沒有人情味的科學家:比如一個爲所有評委和觀衆帶來感動故事的小姑娘,卻惟獨被他打了最低分。比如幾位選手被樑冬、李永波、陶晶瑩等嘉賓給出了很高的預判分,但卻因魏坤琳給出的難度係數分過低而淘汰,對此魏坤琳戴上了“全民公敵”的帽子。

不過對於魏坤琳而言,他說“我知道我的打分,肯定會讓我成爲‘全民公敵’,但是我的標準就是從科學出發。”他堅定發話,臉上是篤定的自信與嚴謹,而他那一句簡單又執著的“科學是我評判的唯一標準”,更是大獲人心。

同樣令人意外的是,《最強大腦》播出後,“冷麪判官”沒有成爲“全民公敵”。而且在網絡上發起的“魏坤琳是否應該閉嘴”的調查中,竟然有七成的網友對魏坤琳表示支持。“這選的是最強大腦,又不是感動中國。支持魏坤琳。”“魏坤琳堅持己見,用客觀公正的態度去評判,不受感性思維影響。點贊。”

當前網上有一段爆紅的“Dr。魏科學神曲”,就是那句“科學是我評判的唯一標準”的混音剪輯,一時間引來無數網友膜拜,紛紛遣詞造句,“好吃是我評判的唯一標準”“不加班是我評判的唯一標準”……此外還有明星版人生標準,其中最火的是馮小剛版“炮轟娛評人是我評判的唯一標準”……無論如何,男神魏坤琳的出現吹起了最強大腦的集結號,使大家重新認識和發掘自己的大腦潛能,科普時代就要來臨。

科學家小故事諾貝爾故事 篇九

諾貝爾小時候身體非常瘦弱。十歲時,隨母親前往俄國的貝德爾堡,與父親團聚,並開始接受家庭教師的指導。十七歲時,到美國留學,兩年之後回國,進入父親的公司從事研究工作。

諾貝爾受了父親的影響,對研究炸藥很有興趣,後來因爲製造炸藥和開發油田,賺了很多錢。但是,他看見自己發明的炸藥用於戰爭,感到十分痛心,故畢生努力呼籲世人把火藥用於和平。諾貝爾用他的鉅額財產成立基金,每年發獎金給世界上對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文學、和平事業有傑出貢獻的人。能夠獲得諾貝爾獎金,一直被認爲是一種極大的榮譽呢!

實驗室裏霧騰騰,諾貝爾正在忘我地工作,他的哥哥來找他,說:“諾貝爾,我正在整理我們家族的家譜,你是名聞世界的人物,沒有你的自傳怎麼行呢?你寫份自傳吧。”

“哥哥,不用吧。”

“那怎麼行呢?”諾貝爾的哥哥勸說道,“弟弟,你寫自傳並不是爲你自己,而是爲我們家族呀!你寫吧。我們家族的家譜裏有你的自傳,就會增添光彩的!”

諾貝爾還是不同意,他哥哥就反覆勸說,最後,甚至是哀求了:“弟弟,你是怕耽誤你的時間嗎?如果那樣,你就說說,我來記錄、整理吧。”

“我實難從命。”諾貝爾態度謙遜,但語氣堅定地說,“我不能寫自傳,在宇宙漩渦中有恆河沙粒那麼多的星球,而無足輕重的我們,有甚麼值得寫的喲!”

原來如此!他認爲自己做的一切只是爲人類該做的一點點事而己,爲甚麼要拿對人類的一點點貢獻去換取榮譽呢。因此,他始終不答應。

諾貝爾的哥哥只好嘆息着走了。諾貝爾又埋頭做起實驗來。

諾貝爾的遺囑,是他理想的精華,心血的結晶。雖然他身擁鉅富,卻不願把財產分配給親友們。他認爲:大宗財產是阻滯人類才能的禍害,凡擁有財富的人,只應給子女留下必須的教育費用,如果留下過多的錢財,那是獎勵懈惰,使他們不能發展自己的才幹。

因此,他不顧親友們的反對,決定用自己的全部財產,設立諾貝爾獎金,獎勵當代的世界精英。

科學家勵志小故事 篇十

諾貝爾的名字在世界上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不僅是因爲他在科學史上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更重要的是他爲了促進科學的發展,設置了著名的諾貝爾科學獎,這是世界公認的最高科學獎。

諾貝爾有過很多科學發明,但人們一定想不到他小時候只上過一年學。

諾貝爾小時候生活在瑞典,父親是一位機械師。由於父親的生意不好,他們的生活很貧困。更不幸的是,一場火災又燒燬了他家的全部財產,他們的生活完全陷入困境,只有靠借債度日了。父親爲了躲債,背井離鄉到俄國謀生。

由於生活艱難,諾貝爾的童年不像別的孩子那樣調皮、活潑,他到了八歲才上學,並且只讀了一年書,就再也沒有進過學校。後來,父親在俄國的生意好起來,諾貝爾全家便遷居到了俄國。由於不懂俄語,諾貝爾和兩個哥哥進不了當地的學校,就請一位老師在家裏教他們俄語。當俄語學得有一定基礎後,又跟老師學習其它學科。諾貝爾學習非常勤奮,成績也很好,得到了老師的讚揚。

後來,父親又讓他出國進行學習,他先後去過德國、法國、美國等很多地方。他善於思考,認真學習,學到了很多知識,不但學會了英語、法語、德語,而且成爲一位受過科學訓練的化學家。那時,他父親創辦的工廠正在生產武器和,他在父親的工廠裏學習和掌握了地雷、的生產,研究了大炮和蒸汽機的設計。他不但掌握了許多實用的工藝技術,還熟悉了一個工廠的生產和管理。就這樣,諾貝爾通過自學,逐漸成長爲科學家、發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