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寧夏的須彌山石窟導遊詞

寧夏的須彌山石窟導遊詞

寧夏的須彌山石窟導遊詞1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__,我會帶領你們一起去遊玩這個景點的。

在寧夏固原市須彌山南麓,有一百多處石窟,總稱“須彌山石窟”, “須彌”是梵文音譯,意爲寶山。須彌山石窟爲中國十大石窟之一,坐落在寧夏固原西北的須彌山南麓,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它始建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等朝代繼續營造修繕,長期以來是自長安西行之路上第一個規模最大的佛寺遺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有着“寧夏敦煌”之稱.

據史料記載,須彌山石窟初創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至499年,興盛於北周和唐代,先後開鑿石窟130多處,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其藝術成就可與山西雲岡、河南龍門石窟造像媲美。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佈在7座崖面上,迂迴曲折,綿延近兩公里,場面甚是壯觀。

千百年來,須彌山石窟造像長期遭受了風雨侵蝕,岩石風化,自然坍塌,地震破壞和人爲的損壞,致使許多精美雕像已面目全非,甚至蕩然無存。雖然如此,須彌山仍有一大批規模較大的石窟造像比較完好地保存至今,在國內石窟造像中佔有獨特的地位,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和精湛的藝術價值,是研究中國石窟藝術、民族宗教歷史不可多得的寶貴實物資料。

北周石窟,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佔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須彌山石窟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髮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

現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餘尊,每龕內,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爲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窟頂圍繞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以上琳琅滿目的藝術精品,都是未加修飾的原作,十分珍貴。

在這些石窟當中,標碼爲五十一窟的北周時期所鑿的高達6米的一個一佛二菩薩造像,裝飾華麗,高大雄偉,實屬全國北周造像中罕見的雕塑精品。

唐代是須彌山石窟藝術的繁榮時期,無論鑿窟數量,還是雕塑藝術,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佈在大佛樓、相國寺和桃花洞三區。

須彌山石窟最著名的造像,就是景區入口處的彌勒大座佛造像。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彌勒佛坐像,大佛儀態端莊而安詳,爲唐代武則天時期開鑿。佛像佔整座山頭的上半部分,光一隻耳朵就兩人高,一隻眼睛足有一人長。這尊高聳的大佛造像雖是砂崖雕鑿,但造型和雕鑿的刀法卻給人以泥塑一樣的溫柔。大佛造型比山西雲岡第19窟大坐佛還高7米多,也比河南龍門奉先寺盧舍那大佛高,是全國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唐代須彌山造像風格,已明顯地表現出世俗化的特點,即以豐滿爲美,以雍榮華貴爲美。無論佛還是菩薩,弟子、天王還是力士,都雕鑿得豐滿圓潤,栩栩如生,內着僧衣,衣薄透體,自然流暢。

菩薩上身袒露,斜披絡涎,下着貼腿裙,腰間繫帶並折出大裙一角,顯得體透輕紗,多姿多彩。力土袒露上身,下着短裙,採取束紮帶,光腳,攢拳怒目,表現了男子的健康之美。天王身着鎧甲,下着戰袍,手執兵器,腳踩夜叉,顯得十分威武。

寧夏的須彌山石窟導遊詞2

唐代是須彌山石窟藝術的繁榮時期,無論鑿窟數量,還是雕塑藝術,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佈在大佛樓、相國寺和桃花洞三區。其形制多爲平面方形,沿三面窟壁設“凹”字形佛壇造像,不另在壁面開龕。造像中着力刻劃的是菩薩形象:腳踏蓮座,身繞長巾,曲眉秀目,袒胸露臂,裙裾飄逸,婀娜多姿。由此,可見唐代文化的開放形態。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石窟中凡是雕塑於唐代的藝術造型,都是相當優美的,如第五十四號、六十二號洞窟內的菩薩,她們頭梳唐代貴族婦女盛行的高頂雲髻,身着天衣,胸掛瓔珞,腕配環釧,面貌端麗,姿態秀美。唐代有“官女如菩薩”之說,其實是“菩薩如官女”,這是佛教雕刻藝術中最現主義的部分,給人以美的享受。一位學者說:“拜佛唸經的僧侶想的是本來就沒有的佛,而雕刻佛的工匠想的是活生生的人。不管怎樣說法講經,神乎其神,藝術還得在生活的土壤裏紮根,才能開出鮮豔的花朵。”此話的確說得很有道理,所有的這些佛像,對古代信的人來說,是一種精神寄託。而對今天不信神、佛的人來說,他們就是凝聚着古人心血和藝術才能的珍品。

最爲引人注目的,是須彌山入口處高達20.6米的彌勒大座佛。它高坐於唐代大中三年(849年)開鑿的一個馬蹄形石窟內,身披袈裟,頭流螺髻;臉如滿月,雙耳垂肩,神情莊重,十分壯觀。這座大佛比雲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龍門石窟的奉先寺盧舍那佛還高,是全國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觀察,只見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層樓高,耳朵有兩人高,眼窩直徑1米多,佛雖大,但雕刻卻十分的精緻。專家說,這完全是一塊完整的罕見巨石雕琢出來的,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雄偉氣魄。唐代統治者提倡佛教,武則天曾下令全國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學者推測,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則天掀起的崇拜佛的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腳下,眼前似有云霧繚繞,耳旁隱聽山泉叮咚,山石霧鬆組成大西北黃土高原上獨特的山水畫卷。

在須彌山現存的石窟中,題刻和墨跡雖然數量不算太多、但卻是唐“大中三年呂中萬”,宋“紹聖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復隴幹姚雄記”、“崇寧癸未”、西夏“奢單都四年”、金“大定二十一年”等,各個時期的題記和碑刻。這些碑刻、題記,不僅能使我們對石窟的歷史有更多的瞭解、還爲今人研究唐、宋、金、西夏各代佛教傳播,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

此外,國內絕大多數石窟都開在一面崖面上,而須彌山石窟卻開鑿在爲洪溝間隔的7座山崖上,形成了數峯並舉、山形變幻、曲徑通幽、對景叢生的奇特佈局。

寧夏的須彌山石窟導遊詞3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大家來須彌山欣賞石窟藝術。須彌山石窟位於寧夏固原市城北55千米處六盤山支脈的寺口子河北麓的山峯上。須彌山中的“須彌”是梵文音譯,意爲寶山,具有重要藝術價值的北朝、隋唐時期的須彌山大型石窟藝術造像,就開鑿在“寶山”諸峯的峭壁上。須彌山山基由紫色砂岩、砂礫岩及頁岩組成,海拔20_米。這裏峯巒疊嶂,怪石嶙峋。夏秋之際蒼松挺拔,桃李鬱然,景色異常秀麗,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少有的風景區。須彌山石窟初創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公元477—499年),興盛於北周和唐代,是中國開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也是古代絲綢之路沿線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其開鑿規模、造像風格、藝術成就可與大同雲岡、洛陽龍門等大型石窟媲美。歷經西魏、北周、隋唐續鑿及宋元明清各代修葺經營,成爲中國古代長安至關外之間規模最大的一處佛寺禪院,歷時已有1500多年。須彌山現存石窟150多座,分佈在連綿2千米的8座山峯上,自南而北有: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松樹窪、三個窯、黑石溝8區。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雲岡、龍門石窟一樣,都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瑰寶。1982年被國務院評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_年被評定爲全國AAAA級旅遊景區。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須彌山人口處的大佛樓(第五窟),請大家看窟內,高達20.6米的彌勒大坐佛高坐於唐代大中三年(公元849年)開鑿的一個馬蹄形石窟內。我們如果要拍照請到下面的觀景臺上去拍,那裏拍到的大佛像的效果很好,只見在朝陽照耀下的大佛身披袈裟、頭梳螺髻、臉如滿月、雙耳垂肩、神情莊重,更加神奇的是大佛散發着金光,看起來更加雄偉、壯觀。這座大佛比雲岡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龍門石窟的奉先寺盧舍那佛還高,是全國較大的造像之一。將長焦鏡頭拉近觀察,只見彌勒佛祖高大魁梧,僅耳朵就有兩個人高,眼窩直徑1米多。佛雖大,但雕刻卻十分的精緻。專家說,這是一塊完整的罕見巨石雕琢出來的,雕像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工匠的髙超技藝和雄偉氣魄。據說,在明朝前曾建有三層樓閣對大佛進行保護,樓閣建築的氣勢宏偉、壯觀,故稱大佛樓,後來毀於1920_年海原8.5級地震中,現在僅能看到原來閣樓的木構洞眼兒。除大佛樓外,北魏石窟集中於子孫宮,以第14、24、32、33窟爲代表,多是14.5米見方的中心塔柱式窟,也都值得大家細細欣賞。

寧夏的須彌山石窟導遊詞4

各位遊客朋友,須彌山石窟具有兩大特點。一是須彌山佛教石窟藝術興盛與古絲綢之路關係密切。須彌山所處的位置自古以來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絲綢之路”開通後這裏又成爲“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必經之地,是由長安到西域的最短的必經之地。到了唐代,唐王朝爲了加強邊疆防衛,又在這裏設立了“石門關”,直接制約着中原與西域的軍事與交通,使這裏有着“關中咽喉”之稱。石門關,是隋唐前後著名的七關之一,爲西北通往都城長安的要衝,是屏蔽中原及長安的門戶。二是須彌山石窟的分佈格局與衆不同,國內大多數石窟都開鑿在一座石崖上,而須彌山石窟開鑿在鴻溝相隔的八座石山上,格局奇特,而且各溝之間有梯橋相連。各溝之間都已架梯搭橋,以方便遊覽。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須彌山博物館參觀。該館位於寧夏固原市,建築面積5558平方米,陳展面積4500平方米。博物館由序廳和尾廳加上五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絲路開通”。從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開始,通過場景復原、文物陳列手段展示了絲綢之路開通以後給固原帶來的文化經濟繁榮。第二單元“佛教東傳”運用場景復原、文物陳列和多媒體技術,展示了佛教從印度誕生並東傳進入中原大地的歷史進程。第三單元“須彌之光”再現了絲綢之路上古原州商賈如流、物阜民豐的繁榮景象r展示了須彌山從石窟初鑿、興盛、高峯期到衰落幾個部分,反映了須彌山石窟發展的全過程。第四單元“佛國衆生”運用圖版、石窟雕像復原、文物陳列和多媒體演示等手段系統介紹了佛國世界各類形象,是專題的佛教知識單元。第五單元“佛窟集萃”用圖片展示和多媒體技術系統地介紹了印度阿旅陀、阿富汗巴米揚和中國各具特色的18處著名石窟。陳展中運用科技媒介、藝術創作、文化象徵等多種手段全面展示絲綢之路文化和佛教石窟藝術,將遊客帶進了全景式的探祕絲綢之路、欣賞佛教石窟藝術的殿堂。

寧夏的須彌山石窟導遊詞5

須彌山石窟,坐落在寧夏固原西北的須彌山南麓,距縣城55公里,固原須彌山石窟。“須彌”是梵文音譯,意爲寶山。這裏峯巒迭嶂,岩石嶙峋。夏秋之際蒼松挺拔,桃李鬱然,景色異常秀麗,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少有的風景區。具有重要藝術價值的北朝、隋唐時期的須彌山大型石窟藝術造像,就開鑿在“寶山”諸峯的峭壁上。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雲崗、龍門石窟一樣,都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瑰寶。1982年被國務院列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須彌山石窟最早開鑿的年代已無從查考。從石窟形制和造像風格判斷,大約開鑿於北朝中晚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據有關專家介紹,北朝至唐、宋,歷代都在這裏進行過大規模的鑿窟造像活動。先後開鑿石窟130多處,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佈在7座崖面上,迂迴曲折,綿延近兩公里,場面甚是壯觀。

據考證,到了唐代,這裏已經是頗具規模的佛教寺院了,人稱“景雲寺”。明朝正統年間,高僧綽吉汪速又建一座新寺,並上書皇帝請求賜名,於是明英宗又賜名“園光寺”,這就是須彌山石窟又叫“園光寺石窟”的原因。後來由於自然與人爲的破壞,特別是海原大地震(1920),使石窟藝術遭到極大摧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其中保存較爲完整的只有20餘窟。它們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開鑿的,並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樓、子孫官、園光寺、相國寺和桃花洞五區。

北周石窟,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佔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髮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資料《固原須彌山石窟》。現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餘尊,每龕內,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爲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窟頂圍繞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以上琳琅滿目的藝術精品,都是未加修飾的原作,十分珍貴。

在這些石窟當中,標碼爲五十一窟的北周時期所鑿的高達6米的一個一佛二菩薩造像,裝飾華麗,高大雄偉,實屬全國北周造像中罕見的雕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