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清華學子畢業典禮上致辭

清華學子畢業典禮上致辭

【清華畢業典禮致辭】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共有1318名同學獲得博士、碩士學位。首先,我代表學校,向同學們奮力拼搏完成學業表示祝賀!同時,向悉心指導你們的老師、辛勤培育你們的家人和一路支持你們的親友,致以誠摯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在今天這個場合,給大家講點什麼。大家知道,在過去幾次畢業典禮上,我曾經講過理想、擔當、良知、敬畏等這樣一些關於價值信念的話題,勉勵同學們在實現自我價值和履行家庭責任的同時,肩負起推動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類文明進步的時代重任。這既是對同學們提出的一些做人做事方面的希望,也是我自己經歷中的一些感悟和體會。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話題是:選擇與堅持。前不久,我在臺灣訪問的時候見到一本書,書名叫《Outliers》,書的內容與去年全校教育工作討論會的主題很吻合,我就買了下來,在回北京的路上很快讀完了。書中講了很多故事來說明社會環境、機遇對一個人成功的重要作用。不過,我從這些故事中得到了一些新的不同的感受和啓示,在此與大家分享。

第一是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不要怨天尤人。這本書講到加拿大冰球國家隊的故事,作者發現在這些國家隊選手中有一個規律性現象——他們大部分人都出生在1、2月份,很少有在年底出生的。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爲在加拿大這個冰球運動狂熱的國家,教練們會挑選9到10歲的小選手組成“巡迴賽小組”,而分組的時間界線恰好是1月1日,換句話說,1月1日到當年12月31日之間出生的球員會被分在一組。對10來歲的孩子來說,幾個月的年齡差距還是很明顯的,那些大月份出生的小孩發育更成熟,更容易在同組競爭中勝出。而一個小選手一旦被選中,他將擁有更好的教練、更出色的隊友、參加更多的比賽。久而久之,這些孩子的成績會越來越好,其中最優秀的一部分人就進入到國家隊。大月份出生的運動員從一開始幸運地獲得了那些微小的機會,並通過努力逐漸把這些機會累積成自己的優勢,最終成爲國家隊選手。這個規律不僅存在於加拿大冰球運動中,在美國的棒球運動、歐洲的足球運動甚至在學校教育中也有類似現象。

這告訴我們,每件事情的起步階段都很重要,不要因爲事情小就忽視它,不要因爲是剛開始就不認真去做。同學們,你們離開學校後,身邊的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是積累未來發展優勢的那個機會。希望大家邁好這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把自己的成長融入到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洪流中,即使遇到了困難和挫折,也決不要消極悲觀、怨天尤人。這是我想說的第一點體會。

第二是要長期堅持,全心投入,不要輕易放棄。大家在學校時有不少觀看高水平演出的機會。當我們陶醉於婉轉悠揚的樂曲時,經常會讚歎演奏者的高超技巧,並可能會將此歸功於他們的非凡天賦。《Outliers》這本書卻講了另外一個發現:無論是小提琴還是鋼琴專業的學生,他們從5歲左右開始學琴,到20歲時,那些具有成爲世界級獨奏家潛質的學生都至少練習了10000小時,那些被認爲比較優秀的學生累計練習了8000小時,而那些被認爲將來只能成爲一名音樂輔導老師的學生只練習了4000小時。這就是所謂的“10000小時法則”,如果一個人的技能要達到世界水準,他(她)的練習時間通常需要超過10000小時。這個法則也應驗在我們熟知的很多著名人士身上。比如,比爾?蓋茨就幾乎把自己的青少年時光都用在了計算機程序開發上。從1968年他上七年級開始,到大二退學創辦微軟公司,這期間蓋茨持續編程有7年時間,遠遠超過10000小時,據說當時世界上有蓋茨這樣經歷的人不超過50個。因此,當1975年個人計算機開始進入家庭時代的黎明時刻,能佔據最有利的位置去擁抱第一縷曙光的人,自然非“蓋茨”們莫屬。前不久,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來清華演講,我問了他一個問題——對於創業者來說,什麼最重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要放棄”。我們的古人也說,行百里者半九十。做一件事情,只有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你才能從中產生對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認識,獲得與衆不同的感悟和洞察,這是一個人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過程。沒有這樣的積累,即便機會到了你的面前,也很難能把握住。所以,平庸與卓越之間的差別,不在於天賦,而在於長期的堅持、持續的投入。這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二點體會。

我要說的第三點是,要懂得取捨,有所不爲,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誘惑。去年下半年,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清華有一個對話活動。當被問到“在過去3年中哪些是你做的最困難的決策”時,庫克回答說,最難的是“決定不做什麼”。因爲蘋果公司有太多偉大的、令人興奮的想法。他又被問到,是不是要從好的想法中選擇最好的想法,去掉次好的想法?令人驚訝的是,庫克說,我們所有的想法都是最好的想法,但蘋果公司只能選擇其中一種,並努力把它做到極致,其他的都會果斷放棄。同學們,人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對優秀的人而言,選擇更是人生中面臨的最大挑戰。今天你們走向社會,將面臨各種各樣的機遇、誘惑,也會遇到很多的挑戰、挫折。每當這時候,你都是在回答與“選擇”相關的問題。我希望大家,無論面對機會還是挑戰,都能有捨棄的胸懷和勇氣,都能從國家利益出發、從大衆福祉出發,選擇最有價值的事情,專心專注地做下去,在服務國家、奉獻社會的事業中讓自己從優秀走向更加優秀。

同學們,剛纔我講的是自己從很多人、很多事中得到的三點感悟。當然,即使大家做到了這三點,也未必一定能獲得你所期望的結果。剛纔童之磊校友就講到他從2000年創業至今,所經歷的多次挫折和失敗。但我相信,只要做到了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持之以恆,勇於捨棄,你們就會從自己的每一次經歷中收穫對成功與失敗更爲深刻的理解。那時候,世界依然屬於你,創造精彩人生的空間依然爲你敞開。正如敬愛的朱鎔基學長在紀念經管學院建院30週年時,對清華同學們講的那樣,“要大膽地試,不要怕失敗;你們還年輕,失敗了也無所謂”。

謝謝大家!

【清華畢業典禮致辭】

親愛的同學們,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各位來賓:

今天,是一個喜慶的日子。首先,我要向全體5527名獲得博士、碩士學位的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

今天,也是一個感恩的日子。我要向辛勤培育你們的父母和各位老師致以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畢業是人生新的起航。從今以後,你們中一部分人將繼續深造,更多的同學將步入社會,開啓全新的人生旅程。此時此刻,我強烈地感受到你們對未來的無限憧憬,感受到你們對師長和同學的依依不捨和眷念深情。在這裏,作爲校長,我同樣憧憬着你們的未來。我也相信,你們能夠自信地去擁抱這個充滿無限希望的時代。

擁抱時代,我相信你們已經準備好了。經過幾年的學習和科研訓練,你們的知識更加系統深入,能力更加綜合全面,思想更加獨立成熟。你們在實驗室裏通宵達旦,在圖書館內奮筆疾書,在微沙龍上切磋討論,在學術論壇上交流提升,在創新創業活動中揮灑激情。你們也見證了學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迅速發展,你們的身影遍及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過去幾年裏,你們利用假期深入社會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在利用知識技能服務社會的同時,也豐富了人生閱歷,加深了對現實、對基層民衆的理解。剛纔發言的沙垚同學連續六年深入黃土高原開展社會調研,我們能感受到他對鄉土中國的那份熱愛和清華同學特有的書生意氣。我希望你們永遠保持對現實的關注,永遠保持對人民的熱愛,只有立足現實,植根人民,你們才能融入屬於你們的時代!

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每個人都有實現夢想的機會。這是一個多元的時代,不同的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時時刻刻都在碰撞交融。這是一個充滿選擇的時代,每一次堅守都是對內心的考驗。在這樣一個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時代,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與國家需要、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創造出卓越人生。

創造卓越人生,要有清晰的目標。沒有清晰的目標,人生就會迷失方向。你們中微納電子系的田禾同學,在保送直博前,就堅定地嚮導師說:“我是立志要做科研的人。我想做出中國人自己的芯片”。從入學到畢業,連續5年多,他天天從早上7點工作到晚上11點,甚至更晚,他的體會是“凌晨3點,最有靈感”。經過多年努力,他首次成功將石墨烯用於降低微電子器件功耗,取得了國際領先的成果,並發表了十幾篇高水平學術論文。正是因爲有了用創新成果服務社會的人生目標,才使他始終保持投身學術的熱情,激發出創新創造的巨大潛能。確立清晰的目標,是你們創造卓越人生必須邁好的第一步。

創造卓越人生,要有人文情懷。人文情懷意味着對人、對社會、對自然的關注和熱愛,意味着對生命與正義的尊重和敬畏。同學們要學會與他人平等相待,尊重每個人、每件事的獨特之處。同學們要積極主動地體驗並欣賞世界的多樣性,併爲世界的和諧與發展作出貢獻。科學精神教人求真,人文情懷教人求善。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的結合,將助力你們創造卓越人生。

創造卓越人生,要做到執着堅守。人生是一段很長的旅程,目標越高遠,道路越曲折,追求使命需要有強大的定力。執着就是對遠大理想的堅持,是一種永不放棄的精神,是一種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堅決。堅守意味着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面對人生的各種選擇,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守道德良知,保持氣節風骨。執着堅守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你們走向成功邁向卓越的唯一路徑。

親愛的同學們,在你們走向新生活之際,母校也正走在新百年的征程上。我相信,“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已成爲清華人永久的精神力量;我也相信,你們、我們和未來所有的清華人將一起努力共同鑄就清華新百年的輝煌!

今天是一個讓人眷念的日子,我希望你們記住,清華永遠是你們溫暖的家。歡迎你們隨時回家!

【清華畢業典禮致辭】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非常榮幸有機會在這樣一個盛大的典禮上作爲畢業生代表發言,和大家一起分享這美妙的時光。大家知道,每個畢業生心中都有千言萬語,但我想,有一句話一定是大家此時此刻發自內心最想說的,那就是:“我們,終於——畢業了!”

是的,終於畢業了!榮光,彙集在“畢業”兩個字,也正因爲如此,我們纔將之辦成一個“典禮”。然而其中的酸甜苦辣,卻都彙集在“終於”兩個字,這纔是畢業生們感慨萬千乃至唏噓不已的真正理由。從初入校門時一日看盡長安花的青澀與開懷,到今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沉澱與喜悅,正是在學校文理互見、紅專交融的氛圍薰陶下,伴着校友同窗“清芬挺秀、華夏增輝”的引領,我們一點點發現自己的內心,一點點認識着共性的人生,也一點點解析着自己獨特的未來。正如在我的導師姜彥福老師六十五歲壽誕時我在一首小詩中說的那樣“鍾靈毓秀幾人知,雅量高識伴賢儔”。這裏,銘刻着我們的青春記憶,這裏,鑄就了我們的未來動力。

是的,終於畢業了!這一個人的畢業凝結着多少人的心血啊!此時此刻,我不由得想到了首任院長朱鎔基學長的一句話——“水木清華,春風化雨;教我育我,終生難忘”——誠哉斯言,我想我們全體畢業生必須要向全心培養我們成長成才的師長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辛勤撫育我們長大的父母親友們表示最誠摯的感謝!你們辛苦了!

是的,終於畢業了!這“畢業”因其“終於”而成爲一個終點,這“終於”卻因爲僅僅是“畢了學業”而成爲了一個新的起點。除了學業,我們這人生當中還有國業、事業、家業,而且這幾個“業”在人生路途中永無“畢業”之時。也正因爲如此,此時的畢業就顯得是極爲幸福的事情。而畢業之後,是去五洲之遠還是居廟堂之高,是謀立身之本還是求萬世之名?答案其實不必刻意尋找,它就藏在母校“國際視野、本土情懷”的育人理念中,它就藏在學院“創造學術新知、培育未來領袖”的使命中。請母校放心,請學院放心,更請各位師長放心——我們,會“立德立言、無問西東”,走出一條“世界水平、中國特色、清華氣派”的個人之路!

我一起畢業的同學們,我想,大家都和我一樣,在這新的起點憧憬着自己的未來。要走出這樣一條個人之路,困難當然有很多,但我們有學校和學院各位師長賜予的法寶:首先,不求顯達,但要始終堅持追求卓越,不管在什麼崗位都要腳踏實地,用“厚德載物”砥礪自己的心性,用“自強不息”鞭策自己不斷前進。其次,飲水思源,要永葆本色清華人文情懷,努力做到“精英責任,平民意識”,也就是用自己的理想、知識和愛心,見微知著、未雨綢繆,先天下之憂而憂,從專業視截注國情社情,從平民視截懷民生民情。第三,可以低調,但關鍵處要勇於任事。所謂“人生難得幾回搏”,能夠在緊要關頭當仁不讓挺身而出,挑千斤重擔、啃最硬骨頭,往往是人生際遇發生重大變化的前奏,這才能“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三件法寶只要牢記心頭,牢記我們是清華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的人生目標和人生價值!

從今天起,我們就從經管的學子變成經管的校友了,這個啓程的時刻同時也是告別的時刻。我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原來每個老師同學都那麼可親”。讓我們抓緊這機會跟身邊的老師同學們再一次熱烈的交談、再一次深情的握手吧!盡情享受今天的喜悅後,走出這扇門,讓我們一起“笑傲江湖”但不要失眠到“今夜無人入睡”。

再一次感謝各位師長、祝賀各位同學,並祝大家順利、幸福!謝謝!

【清華畢業典禮致辭】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以及家長們:

大家晚上好!感謝你們,讓我有機會站在這裏,同你們一起分享這個美妙的日子。

作爲本科畢業生代表,在這樣一個莊重的場合發言,對我而言真是莫大的榮幸。

四年在清華園,在經管學院的經歷和磨練,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印下了色彩斑斕的閃光點。我知道無論在哪個方面,臺下的同學中,都有太多值得我學習的優秀楷模。但至少今天,請讓我作爲一名最最普通也最最典型的本科畢業生,在這裏,向我深愛的學院,尊敬的師長,朝夕相伴的同學,做最後的道別!是你們,讓我有幸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和一羣最最優秀的人一道走過了這生命中無比珍貴的四年。

每一次走進主樓,我都忍不住再多看一眼迎面牆上的八字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四年的時間,每一次回味它,我都有新的認識和感受,但也是這每一次的回味,又讓我更加覺得自己還遠沒有參透它背後的和深意。現在回想,其實四年來,我彷彿冥冥中正在用自己一點一滴的行動,踐行着這個信條:我穿上迷彩服,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我唱起夜鶯,讓經管的喊聲劃破夜空;課堂上,我如飢似渴地吸取知識,三年前就在這主樓後廳裏,還有我奮力記中微筆記的身影;舞臺上,我沉醉於不同的故事,4年的冬情晚會,讓我看到經管人別樣的才華與激情;運動場上,我和大家一起吶喊,那年年捧起的馬杯,已是我們心底的一個情節;我加入一個個社團,在團隊和項目中,體會合作與成長;我奔赴海外交換,在異國他鄉,體驗了文化的獨立與融合;作爲一名志願者,我在一次次奉獻中體會到幸福的所在;作爲一個經管人,我在深入祖國各地的社會實踐裏,感受到肩上沉沉的責任與使命……在經管的每一天,在被如此豐富的資源與機會包圍的日子裏,我始終害怕自己錯過了些什麼,以至留下永久的遺憾,所以我抓緊每一束光陰,盡力用更多的體驗、更多的故事,來豐滿自己的羽翼,就像是草地裏嫩綠的小苗,在清晨大口大口地吞下甘甜的露水,然後——長高、長大。

我知道,前方等待着我們的,還有很多未知數,我們誰都無法預料。但是我完全相信,這四年在清華經管受到的教育,這四年我們自身辛勤的付出與努力,就是我們最最堅實的保障。我們不僅可以憑着自身的勤奮努力獲得成功,而且還能爲社會做出貢獻。我們在這裏所獲得的一切,給我們以獨特的地位和獨特的責任,去影響和改變那些尚不完美的人和事;去代表那些沒有發言權的人發出聲音;去用自己的實力幫助他人而不僅僅是證明自己……而這些,也會超越名利的追求和物質的擁有,讓在我們在白髮蒼蒼,回首人生的時候,爲自己做過的事感到真正的自豪!

在這畢業的時刻,我們因爲無邊的愛而聯繫在一起,我們有共同的無法再來的經歷,我們有相同的無比榮耀的名字。畢業,不是結束,而是開始!馬上,我們就要踏上征途,這過去的四年時光,將被悉心裝進行囊,它將不斷提醒着我們秉承和發揚清華精神,敢於擔當,它將陪伴着我們去開創屬於我們每個人的未來。我期待,幾十年後,當我們作爲校友重返校園,當學術新知、未來領袖匯聚一堂之時,大家在回憶往昔之外,能有更多的新故事、好故事可以說,那時,我們將真正感到無愧於我們摯愛的學院,無愧於巍巍清華,無愧於曾經共度的四年黃金時光!

【清華畢業典禮致辭】

親愛的畢業班的同學們:

首先,我代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教職員工們,爲同學們在清華經管學院完成學業,順利畢業,向你們和你們的家人表示衷心的祝賀。明天,你們將參加清華大學的畢業典禮,將從校長的手中接過畢業證書。今天,在這裝修一新的學院報告廳,學院專門爲你們舉行一個歡送會。你們不僅是清華的畢業生,還是清華經管的畢業生。

無論你是四年前入校的本科生,還是兩年前入校的碩士生,或是三年或五年前入校的博士生,你們都親身經歷了經管學院近年來的迅猛發展,你們都親眼見證了學院在2007年和2008年獲得的AACSB和EQUIS這兩家國際商學院認證機構授予學院的三項頂級國際認證。學院的辦學水平大大提高,學院的國際、國內聲望與日俱增。當我們還沉浸在去年經管學院本科招生的突破性的優異成績的喜悅之中時,今年的本科招生工作已經展開。雖然招生工作還未結束,但是我可以有信心地告訴大家,今年經管學院的本科招生的各項指標,都將全面超過去年。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清華經管學院的本科專業是全國最受歡迎的、最具競爭力的專業。這是我們清華經管學院的驕傲。

請記住你們畢業的這一年—2008年。它是北京的奧運會之年。你們是否意識到奧運會離清華經管可以如此之近:奧運會火炬傳遞在中國境內的第一棒火炬手是我們清華經管去年的畢業生楊揚;奧運會的馬拉松長跑將穿越清華園、經過偉倫樓;清華經管的志願者將在水立方接待全世界的來賓;清華經管學院2008年的顧問委員會將在8月8日那一天在清華校園舉行,全體與會的顧問委員們將受邀參加當天晚上在鳥巢舉行的奧運會開幕式。

2008年是四川遭遇強烈地震之年,又是全國人民衆志成城,抗震救災之年。你們同經管的其他師生員工一道,在地震後的第一時間組織了各種賑災活動。特別是你們在5月16日在瞬德樓庭院內自發組織的燭光祈福和捐款活動。150枝蠟燭點燃,寄託了同學們對遇難者的哀思;數百隻寫滿心願的紙鶴環繞在“心願樹”上,表達了清華經管學子的願望。

抗震救災的悲壯,奧運會的輝煌,註定都將成爲2008年的永久記憶。2008年的另一個歷史性的紀念,就是它是中國的改革開放的三十週年。沒有三十年前開始的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今天的一切,就沒有清華大學的經濟管理學院,也沒有同學們在清華經管的經歷。三十年,在人類歷史中只是一瞬間。但對任何一個個人來說,都是一個不短的時間。我們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一是爲飲水思源,希望同學們爲生在這一時代感到幸運;二是爲展望未來,希望同學們立大志,做大有用於國家、民族的人。在同學們即將離開清華,開始人生新的航程的時候,沒有比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更合適的題目了。

我想從我的三十年前講起。整整三十年前,確切地說,是1978年的3月,我邁進了清華大學的大門,成爲後恢復大學聯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中的一員。我是在1977年的11月參加後的第一次大學聯考,也是中國唯一的一次在11月舉行的大學聯考,這是因爲恢復大學聯考的決定是在1977年的夏天在鄧小平的力推下作出的,所以大學聯考在11月份舉辦。我是在我當時插隊的密雲縣的一所公社中學參加大學聯考的。我並不是北京市狀元,聽說是密雲縣的理科第一名。77級清華只招了幾百名學生,因爲是首次大學聯考招生,所以不少專業都沒有招。我選擇數學是因爲對其他專業並不瞭解,也可能是因爲當時作家徐遲的一篇“哥德巴赫猜想”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數學家陳景潤,更強化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傳統理念。

記得我是從南門進學校的。記得我的宿舍是九號樓103房間,進東門一層的左手第一間房間。以後的四年,我們小組就被永遠地稱做爲“103組”了。我睡在下鋪,睡在上鋪的是韓亦舜,在座的同學們沒有人知道這個名字,但他與經管學院關係遠遠在我之前:他曾是經管學院的第一任輔導員和團委書記,他現在是我們的同班同學、經管學院的錢小軍老師的丈夫。我們的班被稱爲“數七班”,因爲是77年入校的數學專業。我們班的組成反映了期間十二年沒有大學聯考招生的情況:最小的15歲,最大的30歲,老大姐華蘇是數學家華羅庚的女兒。她現在是清華大學數學系的教師,三十年後的今天,她在爲我們經管學院的本科一年級學生教授數學課。今天,我特別邀請她來參加這個歡送會,感謝她對經管學院的支持。

三十年前的事我還能記起點點星星。記得到清華後參加的第一次活動是走路到天安門遊行,慶祝第五屆人大和政協的召開;記得第一次數學期會考試後的鬱悶,不明白爲什麼證明過程不簡潔也要被扣分;記得那時候我們在九食堂吃飯,最好吃的是1毛錢一份的燒茄子;也記得下午五點後運動時間學校廣播站播出的曲目永遠是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1978年的一件事,讓我和我們班的同學都有更加深刻的印象。那是我們數七班的第一次班會,各小組之間的第一次節目比賽。做爲103組的組長,我起草了一篇詩朗誦(記得是在主樓的東階教室寫的),一舉奪得第一名。我的題目是“2000年數學班的同學會”。我已經找不到原稿了,有幸的是,錢小軍老師保留了一份手抄稿(那時還沒有複印機)。她今天上午給我複印了一份,謝謝錢小軍老師!這也是我三十年來第一次看到我三十年前的文字。

我是這樣開頭的:“新年的鐘聲,把人類推入二十一世紀。這鐘聲是告別的鐘聲,它在替人們歡送難忘的二十世紀,這鐘聲是報捷的鐘聲,它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已經成爲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今天是2000年1月1日,清華大學這所世界一流的理工科大學同全國一樣在歡慶偉大的勝利。在現代化的數學大樓的大廳裏,正舉行一次別開生面的同學會。這是上個世紀77級數學班的老同學,今天,從祖國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共同歡慶勝利,暢敘舊情。”

接下來是針對當時班上的一些活躍同學,想象他們在2000年時取得的成就。在當時的想象空間中:剛進校就考上研究生的孫捍東成爲了著名數學家;老大姐華蘇把計算機應用於醫學診斷,成爲著名醫生;年齡最小的小朱子運用遺傳工程成爲水稻專家;幹了十年煤礦工人後上大學的清華子弟老籍成爲了導彈專家;最風趣的鄭弈做了清華大學計算中心主任;等等。最後我還想象到我們班的校籃球隊員吳大個兒通過視頻在千里之外參加同學會的情景。

記得當時我們的表演之後全班同學都很興奮,我們組奪得第一也是衆望所歸。調侃新同學,令人感到親切;對二十多年後的憧憬和想象,也讓人耳目一新。這一次,我們103組在數七班大放光彩。

三十年後再來讀這一段,可能會感到當時有點理想主義。但是它讓我想到,人應該要有些想象力。愛因斯坦的名言是:“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這是因爲知識只侷限於已知世界,而想象力將延伸到未知世界。在過去的幾年中,你們在清華學到了很多知識。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有些知識會過時,有些知識會被證明並不正確。多少年後,當你們回首在清華的歲月的時候,可能會感受到,讓你們受益最大的,並不是哪門課程的具體內容,而是在清華受到薰陶的理念和思路,培養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結識的同學和師長。

回憶三十年前的這一段也讓我看到,即使再有想象力,也有它的侷限,比如我並沒有想到清華會成爲一所綜合性大學,我也沒有想到我的多數同學們後來進入數學和科學以外的領域。但是,平心而論,又有誰能在1978年預測到中國在之後的三十年取得如此令世界震驚的經濟增長呢?這正是我下面想講的主題。

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國的平均實際年經濟增長超過9%,人均經濟增長8%左右,這意味着每九年翻一翻,也就是說,在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後,今年我國人均GDP將是1978年時的9倍!這個成績恐怕也超出了改革總設計師鄧小平自己的估計。難怪不少過來人都會用“沒有想到”來形容中國這三十年天翻地覆的變化。可以不誇張地說,中國經濟在過去三十年取得的成就,超越了人們三十年前的想象力。

同學們自出生以後就是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年代,可能會覺得一切都很自然。其實不然。雖然我們的歷史上有過唐、宋時代的繁榮,但那以後的一千年,中國的人均收入就一直停滯不前。但由於人口衆多,中國的經濟總量直到十九世紀仍然居世界第一。鴉片戰爭以後,外患內亂,使得中國的經濟發展受到嚴重阻礙,中國的經濟總量在世界的份額越來越小,到上個世紀中葉,不到5%,與中國佔世界人口1/4完全不成比例。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獲得了和平的環境。但是,計劃經濟的束縛、三年災害的嚴重打擊、十年的動亂,都給經濟發展造成了困難。1978年的撥亂反正,之後的改革開放,是中國在近代史上唯一的一次超過十年的經濟穩定的增長時期。而中國在過去三十年的經濟的高速增長的成績,在一個十幾億的大國中,是絕無僅有的。所以,你們生活在中國發展歷史長河中的這一時刻,概率很微小,人生很幸運。

你們最大的幸運,還不在於你們見證了中國至今的高速發展,而是你們在今年畢業,將親身參與未來三十年或更長時間的更加激動人心的、更加富有挑戰的事業。在我看來,中國經濟在未來三十年將面臨在三個基本方面的挑戰:

第一,發展的挑戰。過去三十年,中國從一個低收入國家成長爲一個低中等收入國家。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中國的人均收入仍然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中國的GDP總量在全球的份額仍低於中國的人口在全球的份額。在未來的三十年,我國的人均收入將跨越世界的平均水平,我銘家將進入高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這意味者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多數人生活在城市,而不是農村。這也意味着多數人口將成爲中等收入者。如何完成這一發展階段,這是你們未來的使命。

第二,改革的挑戰。過去的三十年,我銘家的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轉型到初步的市場經濟體制。但是,體制改革尚未完成。胡錦濤總書記在代表黨中央作的“十七大”報告中響亮地說:“停滯和倒退是沒有出路的。”如何進一步解放思想,探索既符合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又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路徑,完成向成熟市場經濟的轉軌,這是你們未來的任務。

第三,開放的挑戰。實行對外開放使中國在短短的三十年的時間裏,從一個最爲閉關自守的經濟變爲爲最爲開放的經濟之一。中國從對外開放中的受益是巨大的,是無可爭議的。隨着全球化的深化,隨着中國經濟的進一步成長,中國作爲一個大國如何融入世界經濟,將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中國將是繼美國之後第一個崛起的開放的大國。中國作爲一個開放的大國如何在全球經濟中定位,如何影響世界,是你們未來面臨的挑戰。

未來的三十年是激動人心的三十年,是充滿挑戰的三十年。由於你們的努力,中國的經濟總量將有可能超過美國,再次成爲世界第一。用經濟史學家麥迪遜(Angus Maddison)的話說,這將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相對位置“恢復到歷史的常態”。而你們就將是中華民族歷史上這一劃時代的里程碑的建造者。所以,你們比我更幸運。

但是要實現這一切,需要你們的付出,需要你們的奮鬥。作爲清華大學的畢業生,作爲清華經管的畢業生,我對你們有着最高的期望。從我今天講的過去三十年的故事中,可以引發出我對你們的畢業寄語,那就是希望你們:多有一些想象力,爭取做出一些超越想象的貢獻。

三十年後的2038年,距離改革開放開始的1978年是整整六十年,又是一個戊午年,正好是一個輪迴。那時,我們將紀念中國改革開放六十週年。我今天向在座的每一位畢業生提前發出邀請,邀請你們在三十年後回到清華經管學院,向母校報告你們這三十年的成績。

不管那時我在哪裏,我都會期待着你們的歸來。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