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家長給校長的一封信

家長給校長的一封信

家長給校長的一封信一

首先,在廣州這個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城市,夏天多雨,且氣溫多在30度以上,天氣炎熱,空氣溼度高。

正當此時,我們學生在教室裏,吹着風扇和窗外微弱的熱風,汗流浹背地聽着老師講課。

這是從週一到週五每日每刻的情景。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上家家都有一臺空調,我們已經習慣了一回家就開空調,整天呆在空調房裏,雖然這是不好的,但這是事實。當走到常溫環境下就會不適應。作爲一個學生,我深有體會,當坐在一個比外面溫度高1度的教室時,心是根本靜不下來的,也就不能做到“自然涼”,導致上課時專注度降低,老師的心情也不好,從而拉低上課質量。而現在也正是在緊張複習的階段,課上內容巨大,導致複習不好。更何況,隨着天氣日漸炎熱,我們心中的燥熱無處釋放,導致我們非常浮燥、厭煩,同學之間的矛盾也增加了不少。當然,炎熱帶來的後果還有很多。所以,降低教室溫度是一件很重要的時。這時,空調就顯得很重要了。

我想學校已經考慮到了這些問題,所以上學期期末,學校運進來很多空調,並在最冷的那幾月裝上了。當時我們都很開心,心想下個學期可以不用那麼熱了。

可是,結果是怎樣的。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到現在六月中旬。這些空調還只是一個個擺設,一個個沒用的塑料盒子。從外面看,好像所有的東西都以完備,可連最基本的插頭都不能和插座匹配。每週一上學時,我們都幻想着進教室可以吹到涼爽的風。但這一切都是幻想。到現在,我們也只能借辦公室門口的風涼快一下。

雖然裝空調要面對如何收費,或是如何保護空調,亦或是在哪個段開等一系列的規則問題。同時,還有怎麼排線,怎麼中央控制等很多的技術問題。雖然九年級的會考可以是一個拖慢空調使用的一個因素,但我們堅信6個月對於裝50臺空調來說實在是太寬裕了,但爲何現在空調還在積灰。每次問老師多久空調裝的好,得到的答覆都是一樣的:”額,現在還不知道啊。“。每次,老師都說:”我還不是和你們一樣熱着。”,但換個角度想,就算每天上8節課,那還有課間老師們是在一個很涼爽的環境下工作的。但至於我們,就不用再多說了吧。再換個角度,既然老師和我們一樣熱着,爲何不能我們和老師一樣涼着呢。

今天,我們找到您,是因爲你是校長,受理和負責學校所有大事的人,而我們的要求也很簡單,我們只是想要一個準確,清晰的答覆,到底多久我們可以用上空調。我們真心希望校長可以給出一個和別的老師不同的答覆。不然要校長這個職位何用。

家長給校長的一封信二

韓校長鈞鑒:

海南師範大學每年所取得成就,身爲海師學子,我們是有目共睹的,也由衷的開心而自豪。然而酷熱難當,白天難以學習,晚上難以休息。這個現象已經困擾海師的學生們很多年了,多年來每到五六月份,學生閒談間總少不了對酷熱的咒罵以及對宿舍沒有空調的抱怨。隨着海口市的發展,熱島效應越來越明顯,而海師以後也將會越來越熱。所以我在這裏,竊代表海師兩萬餘名學生,鄭重地請求韓校長,爲我們的宿舍或教室裝上空調,給我們一個更合適的宜居的休息環境和學習環境。我們愛海師,海師也愛我們。也許學校存在困難,但正如我們這些年來一直在克服這酷熱天氣一樣,我們相信學校也能克服安裝空調所存在的關於財政與管理上的困難。因爲愛,可以成就一切。我們也願意略盡綿力集資購買本宿舍的空調。我們選擇了海師,海師也選擇了我們。若干年後,我們相信,這件事將是海師學子永遠銘記的關於愛關於海師的師生溝通共同成長的一段佳話。

謹此。

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

家長給校長的一封信三

尊敬的朱校長:

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廈大學子。今天寫一封匿名的信給您。

請恕我直言。

我覺得廈大轉專業的制度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當然我很贊同像經院管院這種強勢學院轉專業的限制,因爲我認爲這是尊重經管院同學們大學聯考努力成果的一種表現。但是不能忽視的是——興趣。如果學生被桎梏在一個不感興趣或者沒有天賦的專業內,大學四年不過也是虛度。或許有的人想說,專業不等於就業,專業也不等於未來。但是我想說的是,在應試教育十二年後卻仍然不能在進入社會前最後的四年校園時光學習一次自己想學的東西,實在是個讓人感到悲涼的現實。不能排除有人抱着功利的心態去轉專業,但也不能忽視抱着這種純粹的熱情去轉專業的學生。廈大每年轉專業的數量都嚴格限制,而且通過觀察2014年轉專業錄取名單,我發現大部分的學生都是理轉文,也許照顧理科生是廈大想最大程度上保持教學穩定的美好企望,是希望在理科實在學不下去的同學們能獲得二次機會的美好企望。但是這對其它想轉專業的同學也是不公平的。如果不是原專業興趣不足,有誰會犧牲那麼大去轉專業呢?要知道轉專業的學生都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的,犧牲了現有平穩的學習生活。照顧一些學生是一種高大上的表現,但同時也犧牲了別的學生,這有可能就埋沒了一個學生的才能。我建議應該公示參加轉專業學生筆試、面試分數,並與沒有轉成功的學生溝通,適當擴充轉專業的名額,這樣也可以給所有同學一個交待,不至於讓沒成功轉專業的同學質疑自己的選擇,質疑自己的才能,從而感到疑惑和失望,受到傷害。有很多同學好好準備耽誤了很久,最後不明不白沒被錄取,這樣也不公平(就我知道,我有一個同學從大一第一學期就開始準備轉專業,成績也非常好,但是最後卻沒有轉到自己喜歡的專業,我爲她一年的付出而惋惜)。

我覺得像廈大這種轉專業制度太不自由,充分扼殺了學生的興趣。爲什麼中國的高等教育和外國的高等教育不一樣?又爲什麼中國大學生總是因爲缺乏創新能力而遭人詬病?因爲他們的興趣在一開始就沒有得到重視和發展。不知道因爲這樣,中國有多少有才能的大學生沒被髮掘出來,從而未成爲祖國發展的中流砥柱。至少我不希望廈大是這樣的,我希望廈大的學生能有多少有多少都能在大學美好的四年實現一次自己的夢想,畢竟進入社會後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大學這四年也許會成爲實現自我最後的機會。這是一個愛廈大,千里到廈大來求學的學子的肺腑之言,在說出這些話的時候我也經不住熱淚盈眶,心中感慨、惋惜、悲痛、希冀百感交集,卻又不知道怎樣用更詳實更成熟的語言表達出來。

在最後只能感謝校長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看一個普通廈大學子的信。深知言語力量有限,但是卻最能表達深切的情感。我知道單單一個學生的心意並不能改變一個龐大的體制帶來的結果,但是力量雖渺小,心意卻真切。

敬祝您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廈大學子

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二日

家長給校長的一封信四

韓校長:

您好!

恕我冒昧地給您寫這封信,別無它意,我只是想捐給學校壹萬元(10000元)人民幣,以表達我對貴校辦學的敬意;如果不願接受,能否代勞幫我找一位家境較貧寒的學生作爲他(她)在貴校學習期間的費用?可在入學時給他(她)2000元,餘每月給點生活補貼200元。且本人願意(我家屬也支持)自明年(因今年我已有一名資助學生)秋季開學起每屆資助一名在貴校讀書的學生:每年2000元,每月生活補貼200元,直到學生畢業,再資助第二位,第三位……直到我無力資助爲止。資助的學生家境較貧寒,如果是淄博地區的更好,但不限於此。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企業員工(不是什麼老闆)。請相信這些錢是我們辛勤工作所得。或許您有些不解,看完我的一些瑣碎感受您可能就會接受。

前些天我也在爲孩子報考哪個學校四處搜尋信息,其實對山東的一些大學很陌生,尤其是民辦學校,因孩子考試成績較差,就在有專科設置的學校裏尋找。鼠校的網頁吸引了我:清新、全面、想要找到信息都能看到。很多學校的網頁太市場化,且更新較慢,還有的大學(包括官辦的)已有好幾年沒有更換某些頁面了,也有的有意無意隱蔽一些信息。我打過很多電話給各學校諮詢臺(其中有的在休息時間),很多學校有明顯地招攬生意之嫌,而貴校的老師誠懇,實事求是。

有了以上的感覺後,知道僅電話諮詢是很難了解實情的,我只好就近逐個走訪,青島黃海學院、山東科技大學泰山學院、大連軟件信息學院、濰坊科技學院、山東英才學院等。在黃島的出租車上,我詢問了司機,也問了學校周邊的小賣部(這些是最好的一面鏡子),他們對貴校的嚴謹治校還是比較肯定的。是一位宋老師(經覈實是劉老師)接待了我,他坦誠的,甚至是站在家長和孩子的角度幫我分析了報考貴校或其它學校的可能性。應我的請求,又爲我安排了一名學生帶領我在校園內看看,這個學生(我記不清他的名字了),邊走邊向我講解,在路邊有參觀者丟棄的一個雪糕紙,他隨時拾了起來,其隨意和自然,就像這院子是他家的一樣,我知道了爲什麼校園內整潔的緣故(貴校的各幢樓外牆很少有脫落、污染,這在其它的學校還很難見到的,這是靠建設期的質量管理和後期維修管理的結果);其他學校每個自行車棚內都有成堆的鏽蝕很久的費舊自行車(要把這些處理掉也不難吧);牆壁上、燈杆上張貼的小廣告(“牛皮癬”也進了校園了)……我不是有意去攻擊中國最著名的學府,在做教學科研的同時,是否更該管理好學校和教育好學生?他們會去影響社會的。心生感嘆:是北大培養了優秀的學生還是優秀的學生進了北大?甚至對中國的教育心生涼意。

“中國夢”、“和諧社會”這是多麼美好的願景啊!踐行的人在哪裏?

“建青島濱大,立民辦清華、成百年名校”從我與貴校簡短的交流和短暫的走訪中,“濱大人”領導團隊、教研團隊、學生團隊踐行的腳步轟鳴聲讓我深深地感覺到了教學、育人、提高民族素質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去盡浮華,也許十年、二十年、百年或更長時間,我相信貴校一定能辦成一所優秀的大學。

我自己也曾在職業中專(地方官辦)任教五年(由於各種原因自己放棄了這份工作),深知經費和生源對民辦學院的困擾,但看看世界各國,許多百年名校都是來源於社會辦學,國辦的反而少些。

另外,我們已準備和孩子商量把第一志願填爲“青島濱海學院”。由於他的成績很低,能否被錄取,那就看他的機遇了。但請相信我的熱情與孩子上學之事不會有任何關聯,請把銀行帳號告知於我。

另,建議把學校門口招生諮詢的牌子做得鮮亮些,這樣容易看見。

多有叨煩,請諒解!

此致!

李文斌

2014年7月25日

家長給校長的一封信五

尊敬的校長:

您好!

我是新場學校86級國中畢業生,現在無錫。儘管畢業多年,身處外地工作,母校從未離開過的我的視線。

春節回家,瞭解到母校師資狀況。我想到能否通過支教這種方式來對學校有所幫助呢?這種想法春節期間就和村上書記聊了這個事情。到無錫來了後就着手聯繫,知道了有很多人以及有機構從事支教活動,才請他來和您溝通支教之事。

新場學校是一個有幾十年歷史的學校,除了走出較多的大中專生之外,更是爲國家爲社會培養出衆多的合格的勞動者。學校的存在,也開闊了鄉里衆多鄉親的眼界,增長了見識,提升了文明素養,受益良多。

記得學校在鼎盛時期,外鄉子弟、鐵路之弟、銅礦之弟都前來求學,學校也曾經被稱爲校長的搖籃。

隨着拆鄉並鎮以及國家教育政策的調整,母校經歷了國中被裁,再恢復國中,又被裁的過程,經過這些折騰,學校元氣大傷,每聞此事,甚是心痛。08地震,學校重建,今天學校的硬件設施已大爲改善。但我們知道,評價一個學校的優劣,不是看她是否有高樓大廈,是否有先進的現代教學設備等硬件設施,而是看她是否有優秀師資、良好教學質量以及培養出衆多優秀學子。

和書記以及其他村民聊到母校的時候,有些憂慮。隨着村民收入的提高,經濟條件的好轉,對子女的教育的重視,有些家庭子弟,已經不來就近的新場學校上學了,而是用腳來投票,選擇認爲教學質量較高的學校上學了,哪怕需要陪讀,哪怕需要花費較多金錢。

我在想,我們新場學校如果能成爲區域一流學校,每逢考試都能超過周圍的學校,甚至超過縣裏最好的學校,毫無疑問會有較多異鄉子弟前來求學,就近村的子弟也不需要異地求學,畢竟新場學校有一個很好的讀書環境,而這就需要校長您及您的衆多同事的辛勤努力。

我還在想,作爲我這個從新場學校走出去的學生,除了發表言論,提點建議外,是否還能爲母校做點什麼呢?爲此我想就以下事項和您溝通一下:

1、是否可以通過支教老師這種途徑,來提高師資力量,並且不增加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負擔;

2、不知道學校成立多少年了,是否可以以舉辦一次多少週年校慶活動爲契機,邀請衆校友回來一同獻策獻力?並出一本紀念冊子。費用在許可範圍裏我來籌集,不要學校花費,當然嚴格執行國家規定嚴禁大操大辦;

3、是否可以設立一個獎學金,金額不在多少,在於對優秀老師和學生的激勵。每年3-5千之內我可以考慮籌集。有點少,可以盡點微薄之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以上想法,不盡成熟。總之,有想法了,有行動了,纔會有結果,未來結果可能不一定符合期望。

“學校是鄉村的中心,而教師則是學校和鄉村的靈魂,鄉村教育對啓迪民智必不可少”,這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一些有識之士的看法。我認爲今天仍有現實意義。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民族、包括一個人在競爭中能否優先勝出,獨佔熬頭,說到底是教育的競爭。就新場學校來說,正是有一大批老師長期的無私的奉獻,我們鄉、村纔有今天在國家各個戰線上工作的合格勞動者。

衷心的希望母校在您的領導下越辦越好!

祝工作順利、身體健康、闔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