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31省份2021年平均工資數據出爐'完整版'(新版多篇)

31省份2021年平均工資數據出爐'完整版'(新版多篇)

每一年,各地都會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對工資進行調整,近日,31省份平均工資發佈,屆時工資排行榜也相繼出爐。下面是小編精心爲大家整理的31省份2021年平均工資數據出爐'完整版'(最新3篇),如果能幫助到您,小編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2021年31省平均工資發佈 篇一

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爲106837元,比上年增加9458元,名義增長9.7%。2021年全 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爲62884元,比上年增加5157元,名義增長8.9%。

在工資統計調查中的非私營法人單位,包括國有單位、集體單位、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經濟、港澳臺投資經濟等單位。整體上,非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大幅高於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2021年,我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首次超過10萬元大關。

從平均工資來看,非私營單位中,北京、上海、西藏、天津、浙江、廣東、江蘇、青海、寧夏和重慶共10個省份超過10萬元。10個省份中,6個來自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即京滬津三大直轄市和粵蘇浙三個東南沿海經濟大省。沿海發達地區外,西部地區的西藏、青海、寧夏、重慶也位居前十。

其中,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平均工資均超過19萬元,在各省份中遙遙領先。

分行業來看,19個行業大類中,年平均工資最高的3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1506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51776元,金融業150843元,分別爲全國平均水平的1.89倍、1.42倍和1.41倍。京滬兩大直轄市也是這些高收入行業最集中的地區。

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簡稱爲IT行業,除了遊戲、電商等互聯網企業外,還包括了移動、聯通、電信這些國有大企業。這其中,互聯網企業尤其是大廠廣受關注。

在城鎮私營單位中,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位居前五。這其中,北京私營單位平均工資達到了10萬元,是全國唯一一個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突破10萬元大關的省份。

除了省份之間的差異,各省域內各地的平均工資差異也較大,尤其是中西部、東北地區省份,中心城市、省會城市的收入水平要明顯高於省內中小城市。以吉林爲例,分地區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長春市97134元、吉林市75638元、松原市75003元、延邊州72968元、四平市67905元、遼源市67652元、白城市67484元、通化市64803元、白山市63897元。

平均工資和個人收入水平有啥關聯? 篇二

據國家統計局信息,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反映的是稅前工資水平,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基金和住房公積金等個人繳納部分。因此,公佈的平均工資並不等於實際的到手工資。

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此前還介紹,由於各單位所處行業、所在地區和經濟效益不同以及個人所屬的崗位不同,工資水平有高有低。實際上,工資一般呈現正偏態分佈,平均值往往高於一般水平,即大多數個體數據低於平均值。因此,要更加準確地瞭解工資差距及變動情況,不僅要看總體平均數據,還要結合更詳細的分地區、分行業、分崗位工資數據進行具體分析。

不過,平均工資能反映一個地區或行業的工資總體水平,對於瞭解地區或行業發展,制定或調整產業發展、民生等相關政策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數據顯示,2021年,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平均工資水平較低,與其他行業相比,增速也一直處於較低水平。不少專家認爲,接觸類服務業如餐飲業等近幾年受到較大沖擊,但這些行業吸納就業能力強,跟民生保障息息相關,應該繼續細化落實已經出臺的各項針對性紓困舉措,促使其平穩發展。

此外,平均工資也事關就業人員的福利和權益。平均工資可作爲徵繳和支付各項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制定最低工資標準及城鄉居民最低保障標準的重要依據,是政府科學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分配政策的重要依據,對制定稅收起徵點標準等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建議,在平均工資之外,還可考慮發佈工資高位數、中位數、低位數等數據,便於社會各類人員找到本羣體人員工資水平所處的位置。這些數據結合起來,將不僅僅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的工資水平、經濟發展態勢,對於經濟結構調整、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及實施等都是重要參考。

平均工資是什麼概念? 篇三

按國家統計局的解釋,平均工資是指在報告期內單位發放工資的人均水平,由報告期工資總額除以報告期平均人數得出。工資統計主要統計法人單位的就業人員,而個體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等非單位就業人員不在工資統計範圍內。

平均工資統計分爲城鎮地區私營單位和非私營單位,其中城鎮非私營單位包括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聯營、股份制、外商投資、港澳臺商投資等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