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春節故事(多篇)

春節故事(多篇)

春節的故事 篇一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鬱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纔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着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爲“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爲一時的社會風尚。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 ,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春節故事 篇二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就快到了,想到這,我便難耐心中的喜悅,因爲在春節前夕滿世界都是一副熱熱鬧鬧的景象,人們個個喜氣洋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在買迎春時要用的煙花爆竹,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

街上,各種各樣的貨物齊全,男女老少們也都在歡聲談笑着,只是這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恐怕想買什麼都難做選擇。

春節前,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買來的年畫怎麼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貼,有的倒着貼,還有的歪着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準備好,一切就緒,只等春節一到,就可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準備迎新年,在春節前,人們一出門,如果遇上了鄰里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說一句:“上街啊!”

人們殺豬宰羊,忙碌地準備着春節大吃大喝一番。

春節到了,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嚐着美酒佳餚,暢談着一年來的辛勞與收穫,聊着些有趣兒的話題,然而興的則是我們孩子,只要嘴一甜,就可以大把大把地攢取壓歲錢,爲自己的小金庫多添一筆。大人們總有說不完的話,敘不完的舊,直到桌上豐盛的菜餚被吃的所剩無幾只剩些殘渣,這才陸陸續續起身說上幾句祝福語,再一一道別。

時間過得可真快,一晃就是春節過去,可人們那份對春的熱情卻久久沒有褪去,人們都還沉浸在新春的歡樂中呢!

春節的故事 篇三

今天都正月十三了,我還沒有更新日記的心情,真是怕自己太懶忘掉事還是記吧。臘月二十三開始忙年,全家就開始輪流感冒,我們三口一片藥沒吃靠喝薑湯紅糖水捱過來了,小叔子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相信西醫主要靠吃各類的消炎片抗病,事實證明我們全家都好了,他也沒好。喜洋洋期末考試稀爛,在班上排到20名,級部183名,這水平啊比期中整整掉下來95名,看來是不想好好學了。好吧,文的不好就多幹活吧。毛主席說過勞動改造人,不管是拆窗簾還是做飯我都拉上這小子,有時間就讓他讀一遍弟子規,做的不好我就拉下臉來罵,還別說這個假期學會了不少東西,也會看眼色了,眼睛裏也有活兒了。現在學校教的東西說實在的真沒用,還不得不讓孩子去學,有時挺矛盾的,真想狠狠心讓孩子專職習武,可也怕孩子跟社會脫節。

書回正傳話家常,臘月二十六七那兩天 uaw ,我早起頭昏昏的痛,心中犯嘀咕是不是故去的公婆來要錢過年了。我在全家面前說了好幾遍,讓老公和小叔子趕緊給老人燒紙去,哥倆都不信,好在老公還算聽話,買了紙錢元寶給老人燒了,小叔子說他纔不信呢?沒轍,您是唯物主義者,我也說服不了你。

大年七年級全家去裏口山廣福寺拜佛,不去不知道啊,不管是有信仰的沒信仰的都涌到大廟去了,那真是人擠人啊,大家都搶着跟佛菩薩磕頭,我在地藏菩薩殿前聽一位女士在懺悔自己的業,看來是真修道人,隨喜啊。

九年級大兒子從他媽那回威海過年,給老公和小叔子買的煙,還給喜洋洋200塊錢壓歲錢,什麼也沒給我買,孩子一句阿姨過年好什麼都齊了。

對了初十我把自己泡茶的高杯子摔碎了,十一喜洋洋一大早打了一個大碗,得了,今年想不平安都不行了。

再說些題外話吧,小叔子和弟媳看來是沒戲了,老公在年前給弟媳短信她都沒回,估計是不想好了,小叔子也說不用再管他們的事了。老公想讓小叔子3月15號停暖搬出我家,畢竟在咱家總這麼住着不合適。小叔子有錯在先,咱也不能要求弟媳怎麼樣,但她說過只要小叔子半年內安穩性子,她可以考慮讓小叔子回去,這都快八個月還不聯繫了,事實證明有錢就是任性。本來人家夫妻的事情,我們兩口子也是多餘插手。你們愛怎麼任性怎麼任性吧,不到老的爬不動的時候誰也用不到誰,現在你們愛怎麼鬧騰都成。

春節故事 篇四

立春的習俗戴春雞:是陝西銅川一帶人民的古老風俗。每年立春日,母親用布製作一個約3釐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願“春吉(雞)”立春日,婦女用線穿豆掛於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認爲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免患麻疹。前者稱爲“禳兒疹”,後者稱爲“散疹”。

春節的故事 篇五

今年寒假,我們學校開展了綜合實踐活動 。

通過採訪,我發現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節日,充滿了快樂祥和的氣氛。在活動中,我有很多收穫。首先,我的採訪被我弄得根本就不像是採訪,而像是隨便談話。在我“採訪”奶奶春節的習俗時,發現春節的習俗還挺多的,像什麼貼窗花呀,貼春聯的。我突然感覺到我國勞動人民的手真巧,什麼東西都能用手做出來,還有一個我最關心的問題:我們是喜歡過“洋節”還是喜歡過“春節”?結果是小孩喜歡過“洋節”,因爲好奇而又新鮮;青少年更喜歡過中國節,因爲他們都認爲自己是中國人,應當喜歡過中國節;大人喜歡過“春節”,因爲他們已經習慣了過傳統節日。對此,我很高興,因爲我們沒有因爲學習別人的東西丟掉自己的東西。我認爲,對待各國不同的文化習俗中,全盤肯定和全盤否定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平等相待,在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學習,有評判,有選擇地借鑑與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纔是正確的態度,也是大家都認可的。

通過這次活動,我發現自己與人交流的能力還有欠缺,還缺乏探求精神。我瞭解到了家鄉的風俗習慣,培養了熱愛家鄉的感情。還有,我還是比較喜歡過春節。

摘抄春節的小故事 篇六

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爲夜半時分,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爲“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爲延長父母壽命。

春節的故事 篇七

在陝西關中一帶民間,流傳着有關春節的神奇傳說。

傳說,玉皇大帝爲了治理人間,派天宮的彌勒佛下凡。這事被如來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爲啥不讓我去呢?於是,找玉皇大帝論理,玉帝聽了,無言可對,只好說:“商量商量再說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個解圍的方兒。

他請來彌勒佛和如來佛,將兩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說:“這兩盆花你二位各務一盆,誰的花先開,誰下凡去管理人間。”如來佛心眼多,點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彌勒佛,因爲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難收,才以務花爲藉口來行此事。面前這兩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於是也想出個小計來。他借彌勒佛合目謝恩的機會,悄悄地把兩盆花換了個位置。第二天,如來佛的花開了,因此彌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間,這天是正月七年級。傳說彌勒佛心善,這天他讓人們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七年級人們歡歡喜喜,興高彩烈的過了一天。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彌勒佛,把這初春之時,二佛交接的時刻稱做“春節”。有人說,因爲當初如來佛因偷換花盆留下了瞎瞎現象,直到現在,人間還有小偷小摸的事哩。

春節的故事 篇八

天,是我們中國人最喜慶的節日——春節!我們小區處處掛滿了大紅燈籠。想知道我們家是怎樣過年的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早上,我早早地起牀,迎接這新的一年的到來。我們吃早飯時已經十點五十多了,媽媽說晚一點吃早飯不吃午飯,團年飯就多吃一點。吃完早飯,我與妹妹玩一會就兩點多了!我出去到小區散一下步,意外看見池塘的噴泉開放了。噴泉真美!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五點多鐘。我要回家了,哇!原來我們已經準備吃團年飯了呀!

團年飯真豐盛呀!有紅燒魚,有豬肚雞,有豬蹄,有豬腳……真多呀!我口水都情不自禁地流出來了呢!我們一邊津津有爲地吃,一邊等待春節年歡晚會的到來。天黑了,陽臺外面有人放煙花,爸爸說晚上12點菸花最美了!我們吃完團年飯,晚會也開始了。節目真精彩!歌聲令人陶醉小品的讓人笑得合不攏嘴,相聲演員說起話來滔滔不絕,變魔術的真是不可思議……我不知不覺也睡着了。

“轟'“轟’我被放煙花的聲音吵醒了,我們到陽臺上一起看煙花,煙花可真美!好似一朵朵鮮花在天空中綻放,五顏六色的花瓣在空中慢慢消失……好美呀!看完煙花,我們也慢慢入睡。

現在,我們應該向2020年告別,迎接嶄新的2021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心想事成!讓自己的夢想展翅高飛!

春節的故事 篇九

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比現在的大象還大幾倍,比老虎還兇幾十倍。專門吃人,而且一吃就是幾十個人,被它吃的人數也數不過來。老百姓可遭了殃。有一天,“年”又來了,有個年輕人恨極了,說:“與其讓它吃掉,還不如和它拼了,反正都是一死。”他拿把劈斧衝了上去,好多年輕人也跟着衝了上去。可他們不是“年”的對手,年輕人都被“年”吃掉了。此後,“年”變得更兇惡了,老百姓個個怨氣沖天,恨聲震地。

沖天的怨氣驚動了天上的太白金星,震地的恨聲驚動了地下的地王菩薩。太白金星和地王菩薩一商量,就派神農老祖到大地收“年”。神農手執打獸鞭,對準“年”的屁股就是一鞭。兇猛的“年”竟乖乖伏地不動了。神農奔上幾步,一隻腳踏在“年”頭上,怒吼道:“畜牲,你吃人無數,作孽極深,今天你的末日到了。”說罷,從腰間拿下兩片瓜鉢,對準“年”就一合。比象還大的“年”竟一下合在瓜鉢裏了。神農把裝“年”的鉢埋在地底下,臨走時他再三叮囑說:“這鉢埋在地下,將來會長出瓜來,這瓜不能破,一定要說它不破。”後來,那個埋鉢的地方真的長出瓜來,百姓就按照神農“不”的話音,把它叫成“北瓜”。神農除“年”的那天正巧是農曆十二月三十日,百姓便把這一天叫做“過年”,即避過“年”和除去“年”的意思。這天,北瓜供在堂上,以示壓邪,並敲鑼打鼓,鳴竹張燈,以紀念神農老祖的功德。大概是後人根據年俗傳統附會的。不太可能是“年”的起源。

春節故事 篇十

記得小的時候最期待的就是過春節了,因爲每到春節就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放鞭炮,放煙花,其實最最重要的是可以領很多的壓歲錢。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着美味的菜品,無需太多的言語,也不用過多的禮節,僅用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把愛傳遞。 朋友間手機短信的傳遞爲春節多了一份精彩。你傳一個,我發一個,朋友將祝福給你,你將祝福送給他人,他人將祝福送給朋友,滿滿的都是愛!

標籤:多篇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