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大學科技論文寫作技巧(通用多篇)

大學科技論文寫作技巧(通用多篇)

塞下曲古詩 篇一

《春曉》中,旋律活潑、輕盈;鼓點由低鼓和軍鼓敲擊的均等的四分音符時值,簡潔又富有朝氣;低音用低沉的大貝司,爲靈活的音樂打下堅固的堡壘;副旋律運用了多種樂器,有大號做低音填充,短笛、小提琴做高音旋律填充。副旋律運用在主旋律的長音處,正所謂“你走我停,你停我走”。像《春曉》這樣熱情洋溢的歌曲還有《詠鵝》《一字詩》《曉窗》《村居》《江南》等。當然除了歡快風格的曲子以外還有感人淚下的,如《遊子吟》,此曲明顯比《春曉》憂傷很多,由138拍的速度變爲55拍,表達意境深遠悠長。前奏以簫爲主旋律,小提琴、古箏做副旋律,淒涼的簫聲,古色古香的古箏,既抓住了歌曲的意境又賦予了濃厚的民族風味。像《遊子吟》這種風格的還有《相思》《賦得古原草送別》等,不同風格的古詩詞歌曲使孩子們內心感情世界更加豐富多彩。

詞曲結合特色中國古詩詞的文化內涵,其核心的價值在於其語言的自律美——音韻美;其內涵的他律美——意境美。首先看聲調和音調:我們知道,中國人做律詩、律句等時,非常講究音韻美,而漢語有一個區別於其他語種的重要特徵就是具有音韻美,而音韻美是怎麼產生的呢?就是因爲漢字有聲調。古漢語的聲調是四種:平、上(shǎng)、去、入,現代漢語也是四聲:陰、陽、上、去。舊人以詞作曲時,除了要求旋律的動聽外,也要考慮詞曲結合時的音韻美,因此,在作曲時,歌詞中每個字的聲調都必須考慮到,某個字是平聲,那唱出來也必須是平聲,是上聲,唱出來也必須是上聲,去聲、入聲也是如此。這就是所謂的“依字行腔”。再次關於平長仄短,通俗講,一聲二聲統稱平,三聲四聲統稱仄。古詩詞文(尤其是律體詩)裏強調的平平仄仄,是對漢字的兩種最基本的劃分。在古詩詞裏其發生的基本要求就是平長仄短,在通常語言中也是平聲長仄聲短,相應的在歌曲裏寫作中也需要考慮這種因素。比如七言絕句:《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首詩,平起、首句入韻式,平生韻,下聯上半聯換韻處的仄聲字“在”字四拍時值,與韻腳“關“還“山”三個字一樣四拍時值,這與詩歌聲律不符,沒有考慮詩的語感和意境。但是整首詩還是基本遵循了平長仄短的規律,“月”比“明”時值長,“漢”比“時”的時值長,“度”比“陰”的時值長,而且曲風也符合了此詩的意境,深刻表達了人們對飛將李廣的思念之情。

伴奏與古詩詞的意境谷建芬古詩詞童聲合唱音樂的MIDI伴奏中,有民族樂器:古箏、蕭、笛、琵琶等;西洋樂器:小提琴、大貝司等;流行樂器:吉他、架子鼓等綜合樂器。既有古典風味又融合了現代的流行氣息,體現了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藝術特色。雖然樂器的多種多樣使得音樂內容豐富多彩,同時音樂風格也各有千秋,但是谷建芬老師卻完美的將伴奏與古詩詞意境相結合。比如像《遊子吟》表達的是作者對母親的思念,傷感而又淒涼。伴奏中淒涼的簫聲、古色古香的古箏聲、還有那虛幻而又飄渺的小提琴聲,緊扣古詩詞的意境,將音樂表現得淋漓盡致。像此種風格的還有《相思》、《賦得古原草送別》等都比較符合原詩的意境。

談到人文闡釋就會提及到“母題[1]”這個新潮的音樂概念。音樂的“母題”是指在音樂行爲(包括創作、演奏、演唱)中經常出現的主題或題材。音樂母題的這種獨特性是由文化賦予的,要想深入瞭解一種音樂,就必須瞭解這種音樂所經常表現的母題;而要了解一種音樂的母題,又必須瞭解形成這種母題的文化,把握這種母題所暗含着的深層文化意蘊。谷建芬古詩詞童聲合唱音樂的內容形式多樣,《春曉》、《一字詩》、《出塞》、《登鸛雀樓》、《賦得古原草送別》、爲兩聲部作品,《七步詩》《靜夜思》爲三聲部作品,《長行歌》爲四聲部作品外,其餘都是單聲部的,也就是齊唱型的。形式是音樂的外表,闡釋是音樂的內在,究竟這些作品具有怎樣的人文內涵呢?

(一)“月”的母題

“月”是自然母題的一種。谷建芬古詩詞歌曲《靜夜思》《一字詩》《長相思》就是以“月”爲母題的題材。此首詩藉助皎潔的月光抒發了作者思念故鄉的思想感情。爲什麼作者偏偏要藉助月亮來抒發感情呢?這個問題蘊涵着豐富深邃的文化意蘊。“月”作爲傳統音樂的一個母題,其地位是十分突出的。在歷史的各個時期,各個種類的器樂中都可以看到以月爲題材的樂曲。在古琴中有《關山月》《良宵引》等名曲;在琵琶中則有《月兒高》《潯陽夜月》等;二胡中有《二泉映月》《良宵》等;合奏中有《春江花月夜》《彩雲追月》等。“月”在傳統音樂的重要性是與她自身所含有的文化意蘊分不開的。這個文化意蘊即是:月象徵着和諧、寧靜、嫵媚、休息和超脫,代表着中國文化中崇尚柔性的一面。谷建芬創作的《靜夜思》,恬靜、優美、和諧、飄渺。不但符合了古詩詞的意境,而且還突出了月之美的特點,做到了將音樂與文化相融合,避免了將音樂作爲一種科學的對象用科學的方法加以對待的弊端。

(二)“思念”母題

“思念”母題是情感母題的一種,主要指愛情思念和朋友思念。谷建芬創作的《相思》、《清明》《遊子吟》《長相思》《賦得古原草離別》《明日歌》都有對戀人、友人、親人的思念內涵。這些思念的背後都蘊藏着深厚的文化意蘊。谷建芬譜寫的古詩詞歌曲《清明》,描寫了一個客居外地的人的思鄉之情,但由於中國人對思念之情是含蓄、蘊籍、迴環曲折的,所以此作品並沒有直抒胸臆的表達自己多麼的思念家鄉,而是說想找個酒店,消消愁。藉此來表達自己是多麼思念家鄉。詞曲處理非常含蓄,有低迴,纏綿的效果。

(三)“山水”的母題

塞下曲 篇二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

(高中生課外閱讀古詩詞)

天池

清・紀昀

亂山倒影碧沉沉,

十里龍湫萬丈深。

一自沉牛答雲雨,

飛流不斷到如今。

(高中生課外閱讀古詩詞)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蘇教版語文九年級上)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 有人說此詩開篇奇突,詩的首句“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中哪兩個字在詩中尤能體現?簡要談談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結合詩句談一談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思,產生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

【參考答案】

塞下曲 篇三

關鍵詞:汽車設計;貝塞爾曲線;NURBS;較小數據;A級曲面

中圖分類號:TP311.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2)26-0046-02

2 貝塞爾曲線的圖形化

①線性貝塞爾曲線兩點構成一條直線,所表現出來是直線形式, 如圖1所示。

②二次方貝塞爾曲線三點構成一條二次方的曲線,其原理是使曲線去逼近控制點P0、P1、P2所構成的三角形,這種曲線能夠表達具有一定弧度的形狀,如圖2所示。

③三次方貝塞爾曲線四點構成一條三次方曲線,其原理是使曲線去逼近控制點P0、P1、P2、P3所構成的四邊形,能夠表達簡單的形狀,如圖3所示。

④五次方貝塞爾曲線六點構成一點條五次方曲線,其原理是使曲線去逼近控制點P0、P1、P2、P3、P4、P3所構成的六邊形,能夠表達較複雜的形狀, 如圖4所示。

3 貝塞爾曲線自由簡潔的特性和在汽車零件設計中的運用

3.1 貝塞爾曲線的自由特性

如圖5所示, 貝塞爾曲線是一種非常自由的曲線,通過改變其控制點的位置和權重就能改變線條的形狀。相對於傳統的直線和圓弧相組合來表達曲線的方式,這是一個巨大的提高。汽車設計中的曲面形狀比較複雜,直線和圓弧不能滿足其形狀變化的要求。貝塞爾曲線非常自由,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控制點來改變線條的形狀,有着非常良好的交互性,非常適合汽車曲面設計。

3.2 貝塞爾曲線的階次與連續的關係

如果兩條曲線在連接的部分曲率方向一致,曲率半徑大小一致,並且曲率變化的趨勢也是一致的,我們就可以認爲這兩條曲線是曲率趨勢連續的。我們可以看到圖6所表現出來的特性,即在兩條曲線的連接處曲率梳的法線方向(指向密切圓的圓心方向)是一致的,在那一點的曲率梳的長度(半徑數值)也是一致的,更加重要的是曲率梳在連接的附近區域變得柔和,也就是說其變化率也是一致的,我們可以認爲這兩條曲線在此處達到曲率變化連續。用貝塞爾曲線來描述這段連接曲線,會有3個控制點受到影響,第一個控制點保證曲率的方向,第二個控制點保證曲率的半徑值,第三個控制點保證其變化率一致,也就是一個7階的貝塞爾曲線能保證和曲線兩端達到曲率變化相同。這是一個更高水平的連續,在汽車設計中一些主要的特徵,如Y0線、腰線及窗線的連續會要求這種更高水平的連續。

3.3 貝塞爾數據簡潔與精確的特性

4 貝塞爾曲線在汽車零件設計中的典型運用

5 結 語

貝塞爾曲線是一種簡單、精確、自由的曲線。其易操作性及有理性成爲汽車設計中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技術手段,幾乎能夠表達所有的汽車特徵。基於貝塞爾曲線計算出的數據能夠很好地運用於下游的結構設計、模具設計、快速加工、生產製造、渲染圖片以及動畫。

塞下曲古詩 篇四

一件有意義的事,卻遭遇着兒童不在狀態的尷尬,怎麼辦?讓我們試着從兒童立場出發,對誦讀積累重新改進。

一、積累目標:從步伐一致走向彈性調控

每個孩子都存在個體差異,這是常識。可是,我們常常忘記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步伐,習慣於整齊劃一地走。迴歸常識,我們就得理性地對待差異,實行分層、分階段要求。

1.要允許每個人的積累目標不等。誦讀積累,要允許差別存在。一是數量上要有彈性指標,下有保底,上不封頂。一方面要爲有能力的孩子提供空間,鼓勵他們多積累一些;另一方面要允許能力稍欠的孩子在保證課標要求的篇目達標後,對於有些篇目混個眼熟就行。總之,不要讓孩子因背誦數量齊步走厭惡學習。讓孩子走得更遠的是誦讀積累習慣的養成,而不是當下背誦篇目的多少。二是內容上要允許多樣性。每個孩子對語言的敏感度不一樣,有的孩子對整齊短小的句式情有獨鍾,有的孩子對凝練的文言愛不釋手。因此,在積累目標上不要以一種語言方式的材料來要求孩子,需要提供多樣性的材料選擇,讓孩子們能根據自己的所長去挑選,並形成一定的積累習慣和能力。

2.要允許每個階段的積累目標不同。在教學實踐中,很多老師採取每週定量的方式推進誦讀積累,其實,這樣勻速的背誦節奏並不科學。以二年級下學期學生的學習爲例。二年級語文教材共分爲八個單元,每個單元的課文語言各有風格。其中,七、八兩個單元的課文文字優美,句式獨特,均要積累背誦。課堂上留時間給孩子背自是沒錯,但,大部分孩子課後還是要花些時間鞏固的。而三、四單元的一些教材均爲故事敘述性文字,不必背誦。很顯然,兩個階段的記憶任務不同,如果課外誦讀積累的任務還是一致,勢必要導致孩子階段性的學習任務不均,而影響總體目標達成。因此,課外積累的步伐要和課內學習步伐相互關照,讓孩子的整體學習節奏保持平衡。

二、積累內容:從不着邊際走向科學規劃

“生有涯,學無涯”,人們的記憶往往到此打住,豈不知後面還有半句“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從古至今,從唐詩宋詞到現代名篇,應該背、值得背的篇目不計其數。究竟從哪開始?如何對所要積累的內容進行科學規劃,值得我們每個人思考。

(一)關於課標中必背的75首古詩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以下簡稱“課標”)推薦了國小階段必背古詩75首。這75首如何推進,課標沒有給出具體的辦法,但我們不能迴避。

1.對照整理中,科學規劃背誦進程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75首在教材中所佔的比例是多少?它們在各冊教材中又是如何分佈的?只有對這些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做到統籌規劃。於是,筆者把75首古詩與教材(以蘇教版爲參照)中的古詩進行了比對盤點。通過整理,我們發現:課標推薦的75首古詩,已有44首分佈在各冊教材中,按照每學年6——9首的數量,由淺至深的內容編排向前推進。也就是說使用蘇教版教材的學生,按照六年自然進度學習,課標中的44首古詩完全可以得到保證。因此,這44首,沒有必要急吼吼地擠在課外積累篇目中,只需按教材編排自然跟進就行。

2.經驗對接中,合理分解背誦內容

課標中提到,教材中沒出現的還有31首。按每學年5首分配,6年完成自然不難,問題是怎樣分解更符合兒童的身心特點,讓孩子們的背誦能拾級而上?我們不妨以《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兩首爲例,探尋分解策略。《塞下曲》,唐代詩人盧綸的一組邊塞詩。其中一首《塞下曲》(林暗草驚風)出現在課文《李廣射虎》中,爲了更好實現經驗對接,《塞下曲》(月黑雁飛高)放在此處背誦順理成章。再看《出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依然是說李廣,與故事《李廣射虎》中李廣神勇無比的形象正好勾連,因此,此詩放在學習這課前或課後背誦顯得水到渠成。

相融則利。如此,課堂能時不時實現經驗對接,使課內外知識有機勾連、融通互補,孩子們的積累顯得自然而然。要做到經驗對接,關鍵是我們要找到課內課外的對接點。筆者結合教學實際,按照主題相關、內容相連或作者一致,再參照孩子的年齡特點,將另外31首進行了以下分解:

課標中要求的75首古詩文保底篇目,按以上循序漸進、化整爲零的原則推進,每學期只攤到5——6首,全體學生完成不算難事。

(二)關於75首以外,自主選擇的誦讀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1——6年級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160篇,除了上面整理的必背古詩75首,其餘部分(包括中國現當代和外國優秀詩文)由教材編者和任課教師補充推薦。教材編者通過課文背誦來實現一部分,另一部分由我們語文老師自己選擇。關於如何選擇,“行走在農曆天空下”的常麗華,“以童謠、民謠爲主題”的周益民等教育先行者爲我們做出了榜樣。不管是哪種做法,有一點是一致的:誦讀積累的主題都努力在接近孩子的生活,並通過課程設置作系列化推進。看來,自主選擇不是由着自己高興,想哪做哪,它應該建立在尊重兒童的基礎上,從長計議。教學中,筆者發現孩子們特別愛聽故事,就以文言小故事爲藍本,通過每週的閱讀課,帶着孩子讀讀講講、講講讀讀。不知不覺,《開天闢地》、《共工觸山》、《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等10篇文言短篇連同一個個小故事落進了孩子的心裏。

塞下曲 篇五

[關鍵詞] 鼻內鏡;鼻中隔偏曲;鼻腔填塞物;凡士林紗條;PVE醫用海綿

[中圖分類號] R765.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1)31-147-02

Comparing Effecting and Comfort Degree in Two Groups Patients Plugged with Two Nasal Cavity Stampings after Corrective Procedure of Nasal Septum Deviation

WANG Jian

Department of ENT,The 3rd People’s Hospital of Zigong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Zigong 643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and comfort degree in two group patients plugged with vaseline cotton streak and PVE medical sponge after corrective procedure of nasal septum deviation. Methods All 125 nasal septum deviation patients received corrective procedure under nasal endoscope,and than were classified into A (50 cases) and B (75 cases) group,their nasal cavity been plugged with Vaseline cotton streak and PVE medical sponge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rate of no-pain of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group A(66.7%vs10.0%,P<0.01), but the heavy pain rate were opposite the hyporrhea rate of group B were predominate than group A(70% vs 40%,P<0.05),but the middle bleeding rate were reverse. Conclusion PVE medical sponge is a ideal nasal cavity stampings after corrective procedure of nasal septum deviation,it is worth to utilize routinely.

[Key words] Nasal endoscope;Nasal septum deviation;Nasal cavity stampings; Vaseline cotton streak; PVE medical sponge

鼻內鏡手術現已成爲治療鼻中隔偏曲的常規手術,恰當選擇和使用鼻內填塞物已經成爲鼻內鏡手術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鼻腔填塞物一般都使用碘仿紗條和凡士林紗條,雖可起到機械壓迫止血作用,但患者鼻部腫脹、頭痛等不適明顯。PVE醫用海綿是一種新型填塞物,我院從2009年開始在鼻內鏡鼻中隔偏曲手術中使用該材料,並與紗條比較,觀察了其填塞效果及舒適度,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科2009年6月~2010年11月共收治125例單純性鼻中隔偏曲患者,男85例,女40例。年齡18~52歲,平均(35.5±10.0)歲,其中對照組50例(A組)、觀察組75例(B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手術均由一人在0°或30°鼻內鏡下操作。在偏曲部位稍前方切開黏膜,分離雙側黏膜以及軟骨膜,去除偏曲的軟骨和骨性結構矯正偏曲至滿意。術後對照組採用凡士林紗條填塞(A組),觀察組用PVE醫用海綿填塞(B組),填塞物在48~72h取出並記錄出血情況,術後均予以抗炎、止血處理。

1.3 評價指標

自制鼻腔脹痛、頭痛、鼻腔出血爲主要觀察指標。

1.3.1 疼痛 無痛:患者無任何疼痛;輕度疼痛:鼻腔和頭部有輕度脹痛,但不影響睡眠;重度疼痛:鼻腔和頭部劇烈脹痛,影響睡眠,需用鎮痛藥和鎮靜藥。

1.3.2 出血 輕度出血:取出填塞物後無滲血或輕微滲血;中度出血:取出填塞物後少量出血,量少於5mL,用麻黃素棉片收縮後很快止血;重度出血:取出填寒物後,出血量明顯大於5mL或需要重新填塞止血。

1.4 統計學方法

本組資料爲計數資料,參數以率表達,採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採用χ2檢驗,P<0.05爲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患者鼻部、頭部脹痛較輕(P<0.01),患者舒適度好,抽取填塞物後出血明顯較少(P<0.05)。見表1。

3 討論

鼻腔填塞物的選擇是鼻部手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對填塞物的選擇趨向於止血效果好、病人較舒適的材料。傳統的凡士林紗條是應用較早較廣泛的鼻腔填塞物,雖然具有止血可靠、價格低廉的優點,但在鼻中隔手術中爲了達到安全滿意而必須充分填塞,導致患者在填塞後流淚、雙眼脹痛、頭痛等,嚴重影響患者休息進食,在抽出時痛苦顯著,且因創面摩擦可再次出血並使術腔粘連的可能性增大;如果填塞時間過長,充填過久,可出現較嚴重的併發症如鼻中隔穿孔[1]。

根據筆者對兩種術後填塞物的觀察發現,PVE醫用海綿填塞物術後疼痛出血的發生率和程度均較傳統紗條顯著降低和更輕,說明這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填塞物,可以明顯減少患者痛苦、增加舒適度。文獻認爲各種類型的醫用海綿均具有高吸水性,吸液後迅速膨脹,爲具有高彈性的海綿體,依靠填塞部位形狀充滿鼻腔,提供均勻的支撐和壓迫[2-5]。

我們的體會是在填塞時還必須根據鼻腔解剖結構及大小選擇合適型號,讓其輕柔貼附於鼻中隔兩側,且中隔兩側、四周壓力均衡,止血充分,才能獲得具有填塞後痛苦小、鼻阻症狀輕、無流淚、頭鼻脹痛輕、鼻黏膜損傷小、不易導致術後粘連等效果。因此建議常規使用PVE醫用海綿作爲鼻中隔偏曲手術的常規填塞物。

[參考文獻]

[1] 李清明,彭培宏。鼻腔填塞材料的選擇[J].臨牀耳鼻咽喉科雜誌,2004,18(8):508-510.

[2] 顏水毅,謝佳張,浩亮。 等。不同填塞止血材料在鼻內鏡術後的應用[J].中國耳鼻喉頭頸外科,2004,11(4):227-229.

[3] 宋英,蔣立新,唐學慧,等。殼聚糖改性PVA膨脹海綿鼻腔填塞後鼻黏膜掃描電鏡觀察[J].廣東醫學,2007,32(3):180.

[4] 牟基偉,樊淑華,姚雅芬,等。 鼻內鏡術後兩種鼻腔填塞材料療效比較[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0,33(l):46.

塞下曲 篇六

結束浮雲駿,翩翩出從戎。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

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

青海陣雲匝,黑山兵氣衝。戰酣太白高,戰罷旄頭空。

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

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大學科技論文寫作技巧 篇七

一個好的題名應準確、簡潔、清楚,即用少量的文字準確清楚的表達出論文的主要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題文相扣

題名要準確表達論文的內容和主題,恰當反映研究的範圍和深度,與論文內容互相匹配、緊扣內容。實際中常常出現不扣文的過於籠統的題名。

例如:可重構製造系統的研究

點評:此題名研究範圍太大而不明確,若針對論文內容或具體研究對象來命名,效果就會好很多。

可改爲:可重構製造系統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可重構製造系統的基礎理論和方法,可重構製造系統的計算機輔助工藝規程等。

概念準確

題名中的概念在邏輯上要充分注意恰當運用概念的外延和內涵,外延是指一個概念所反映的每一個對象,內涵則指對每一個概念對象特有屬性的反映。爲確保題名的含義準確,應儘量避免使用非定量的、含義不明確的詞,併力求用詞具有專指性。

例如:對農村合理的人、畜、機動力組合的設計

點評:此題名在邏輯上存在外延和內涵不匹配的錯誤。“人”可以指青壯年也可以指嬰兒、老年人等不具有勞動能力的人,而這些不具有勞動能力的人顯然不屬於題名所指;同樣,“畜”也存在這個問題。

可改爲:對農村合理的勞力、畜力和機動力組合的設計。

術語使用

題名中要儘量使用術語來表達有關的概念,以加強論文寫作的嚴謹性、學術性。表達術語時,能用某術語卻用了別的詞或對其重新給出定義或給出與其概念有出入的`解釋,均是不可取的。題名中的術語應是論文中重要內容的亮點。

例如:基於計算機的工藝設計技術的智能化發展策略

點評:此題名存在未準確使用術語的問題,其中“基於計算機的工藝設計”可改用術語“計算機輔助工藝規程設計”或其英文名稱“Com*r Aided Process Planning”的縮寫“CAPP”來表述。

簡短精練

題名應當準確具體反映研究的主要內容或對象,用詞要簡短精練,字數要儘可能少。

例如:關於鋼水中所含化學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

點評:此題名在語言表述上較爲繁索,存在一些冗詞,很明顯其中“關於”、“研究”等詞在刪掉的情況下並不影響表達。

可改爲:鋼水化學成分的快速分析法。

索引方便

目前,大多數索引和摘要服務系統都已採用“關鍵詞”系統,因此題名應使用論文中容易被理解和檢索的主要關鍵詞。一般情況下,題名中應避免直接使用英文詞,爲方便檢索,題名中儘量不要出現數學式、化學式、上下標、特殊符號、不常用的術語、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等。

例如:山地自行車後懸架機構優化設計方法

點評:此題名中的“山地自行車”爲論文的主要關鍵詞,若改爲“自行車”,題名就變得過於籠統和空泛,不便於檢索。

語序正確

題名要用正確的語序來撰寫,語序不當會造成表意混亂,使讀者費解。另外還要注意題名中“的”字的位置,其位置不同,題名所表達出來的意思就可能不同。

例如:計算機輔助機牀幾何精度測試

點評:此題名的語序不正確。

可改爲:機牀幾何精度的計算機輔助測試。

塞下曲古詩 篇八

論文摘要:晚唐國運將弛,士氣日喪,詩歌題材與創作傾向趨於嘲雲戲月,刻翠粘紅,輕視社會民生等問題的真實反映;藝術上,追求字句的精雕細刻,“觀唐詩至此間,弊亦極矣 (辛文房《唐才子傳》)。於漬在晚唐後期雖不爲時人所重,但卻能一反當時浮豔雕飾的詩風。他的詩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弊病及邊塞問題,現實主義傾向比較明顯。相對於前人,有一定的突破。

於演(832一?),字子漪,籍貫不詳,曾寓居堯山附近。其先京兆 (今陝西西安)人。會昌時,爲鄉貢進士。流寓河南、江蘇等地,曾遠赴邊塞。鹹通二年 (861)登進士第,坎坷仕途,官終泗州判官。其詩質樸無華,明快直切,一反當時浮豔雕飾的詩風,並從不同角度揭露了社會的黑暗。辛文房指出於演等晚唐詩人 “能反棹下流,更唱痦俗”(《唐才子傳》)。

一、筆寫現實歌民病——揭露社會黑暗的詩

1.“十戶手胼胝,鳳凰釵一隻。”——反映貧富差距,顯示社會不平

於演生活在晚唐,在當時創作傾向趨於嘲雲戲月,刻翠粘紅,輕視社會民生的大背景下,盡力擺脫詩歌對仗、平仄、用韻等形式上的束縛,遠承《詩經》和漢魏樂府的現實主義傳統,近取杜甫、元白詩歌的現實主義精神,着重從各個不同的方面揭示社會矛盾,做到了 “非求宮律高,不務文字奇”(自居易 《寄唐生》),語言質樸無華,鋒利尖刻。

於潰生活在社會下層,對於當時社會上貧富不均的現實有深刻的體會,在其作品中,往往通過強烈的對比手法對這一主題進行集中的反映。代表作品有《富農詩》、《擬古諷》、《古宴曲》、《山村叟》、《苦辛吟》、《季夏逢朝客》等等。《古宴曲》一詩通過貧富生活的強烈對照,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窮奢極欲的荒淫生活。

開頭四句,不直接寫人,但寫了上朝的氣派,下朝的喧鬧,讀者可以從中推想出身處其中的人過着多麼奢華的生活。接下來兩句是通過寫侍女的嬌豔來寫宴會的盛況。下一句筆鋒一轉,寫出了一個有強烈對比性的畫面:“十戶手胼胝,鳳凰釵一隻。”最後四旬寫只知享樂的富豪,從高樓向下望見那些肩挑柴薪的窮人,竟不相信他們也是生活在長安的人。此時用空間上的高低顯示出富豪與百姓社會地位的不平等,將全詩推到了全新的境界。展示了上層官僚養尊處優的生活之後,又進而揭示了他們精神世界的極端空虛與愚昧無知。最後從富豪的角度寫出 “笑指負薪人,不信生中國”,諷刺其無知,也能在其中看到作者的“一把辛酸淚”。

《富農詩》則刻畫了一個爲富不仁的吝嗇鬼形象,詩的開頭有一段小序就點出了富農雖 “集粟萬庾,馬牛無算”卻 “生不遺,死不贈”的特點。詩中 “骨肉化飢魂,倉中有飽鼠”兩句通過強烈的對比十分形象地刻畫出了富農生性吝嗇,坐視同族親人飢餓而死而不伸出援手的醜惡嘴臉。結尾表達願望:謙讓禮義之風在四海之內盛行起來。此處刻畫的富農形象與大多數作品中冷冰冰的富家人有所不同,形象比較豐滿,生動傳神。他處心積慮地聚斂財富,卻對錢財有一種病態的重視,成爲金錢的奴隸,讓人覺得他既可恨又可憐。作者把富者和貧者的關係拉近了一些,他們是血脈相連的同族之人,可由於一貧一富就會有一方是“骨肉化飢魂”,一方是 “倉中有飽鼠”的結局。讓讀者更深一步體會到貧富的差距帶來的不公是多麼嚴重。

《山村叟》、《苦辛吟》、《邊遊錄戍卒言》、《子從軍》等都是通過對比,表達了愛憎之情。對世間種種不平的描寫幾乎沒有任何的渲染與誇張,讓人們在樸素的語言和真實的事件中感受到一種強烈的震撼。

2.“空有花如面”,“獨自盤金錢”——從女性角度揭露社會不公

於演對封建社會的女性寄予了更深刻的同情。在他的四十五首詩歌作品中女性題材就有十題十一首。《裏中女》是通過農家女和富家女的巨大差別爲貧家女子鳴不平的。詩的前四句以池中魚不知海水深來比喻窮鄉僻壤的女子無從想象富貴人家的生活。“貧窗苦機杼,富家鳴杵砧”指窮苦人家的女兒辛辛苦苦在窗下織布,織成後統統交給富人,因此搗洗衣料都成了富家的事。接下來將採桑女的種種美好資質和她們的貧苦生活作對比:桑下女天生一雙明亮的眼睛,但因爲生活貧苦,只能見到野蒿製成的簪子,見不到精緻的束髮工具;桑下女有西施之貌,卻幽處野裏;有韓娥之音,而湮沒無聞。此詩與一般的同情貧女的詩作不同,詩中沒有因爲裏中女貧困就對她一味地讚揚,而是指出了 “珠玉不到眼,遂無奢侈心”,即裏中女不是天生純樸,富家女也不是生來尚豪奢,而是環境使然,導致他們之間不同的原因是財富對人純潔心靈的腐蝕。與之相似的還有 《織素謠》。《織素謠》以民謠的形式通過對貧女和歌妓的對比抨擊當時的黑暗現實。貧女夜夜操勞,辛苦織素卻衣食無着,而由於 “五侯”過着奢靡的生活,所以以聲色娛人的歌伎可以 “一曲古涼州,六親長血食”。詩的最後兩句以諷刺的口吻勸貧女畫眉學歌來抨擊當時封建統治階級荒淫生活和墮落的社會風氣。

《越溪女》和《擬古意》則是通過對女子不幸遭遇的描寫寄寓感慨。《越溪女》描寫了貧富不同的兩個越溪女的不同遭遇。詩先以西施故事開頭,然後說明貧富越溪女都曾是 “浣紗伴”的事實,後來由於貧富的差距曾是江邊浣紗伴侶的富家女子轉眼間嫁入豪門,自己由於身處貧困,“空有如花面”而無法有美好的婚姻。此處有 “苦恨年年壓金錢,爲他人作嫁衣裳”之意,通過對越溪女的經歷的敘述來抒發 自己空有滿腹經綸,卻因身處下僚而無法施展長才的憤慨。《擬古意》中借寫一位女子雖然貌美卻沒有適時出嫁,寄託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情緒,其中的 “國色久在室,良媒 亦生疑”。寫得十分傳神,隱含懷才不遇的苦惱心情。兩首詩中的女主人公身上都有作者的影子,她們都有傾國傾城的容貌,但由於家中 “基業薄”等原因 “嫁盡綠窗人,獨自盤金線”,使得 “良媒亦生疑”,而詩人雖然登進士第,才高八斗、壯志滿懷,但是一生奔波,卻從未得到重用,他的失意可想而知,用沒能出嫁比喻自己才高而未得到重用十分貼切。

《宮怨》一詩敘述一個少年時備受家人寵愛、天真爛漫的大家閨秀,後來被選入宮、寂寞終老的不幸遭遇。《青樓曲》則是描寫倡女所思不見、青春漸老的苦悶。表達了對封建社會女子不幸命運的深切同情。邊塞作品中的 《恨從軍》、《遼陽行》等篇章是通過思婦角度寫戰爭的罪惡的。

二、墨灑邊塞寄深情——於演邊塞詩的特色

1.“戰鼓聲未齊,烏鳶已相賀”——對戰爭本質的揭露

晚唐時期,由於連年的內外戰爭,衛國立功的英雄氣概已經相當淡薄,但於演邊塞題材的詩卻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戰爭中真實的苦難,其最大的特色在於對戰爭本質的深刻認識。

於潰現存作品中有 12首是關於戍邊征戰的詩歌,它真實地反映唐朝國力漸衰而造成的領土喪失,尤其是對戰爭中爲邀功求賞而窮兵黷武的將軍進行了控訴。《塞下曲》開篇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荒涼的邊塞圖畫,在一個清冷的早晨,在荒涼的邊塞只有~支軍隊駐紮在那裏。黃沙漫天,士兵們穿着沾滿黃沙的盔甲還在沉睡。“黃沙披甲臥”不僅寫出了邊地生活的艱辛,也暗示出了邊境戰事的緊張。詩的三四句尤其震撼人心:“戰鼓聲未齊,烏鳶已相賀”。

意謂戰鬥還未正式開始,烏鳶已爲可以啄食戰死者的屍體而相互慶賀了。詩沒有描寫交戰的雙方和交戰的具體情形,而是跳出戰場,在 “戰鼓聲未齊” 之時就預見到了戰爭可怕的後果——在一陣陣戰鼓聲廝殺聲中,夾雜着受傷者的呼號和犧牲的士兵在臨終前的慘叫,最後只有遍地的鮮血和屍體。在這樣的戰場中交戰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唯一高興的大概就是喜食腐肉的烏鴉和鳶了吧。“戰鼓聲未齊,烏鳶已相賀”兩句寫盡戰爭的可怖和荒謬。“燕然山上雲,半是離鄉魂。”寫的是即使戰爭勝利了,邊將獲得了千古美名,付出代價依舊是最普通的士兵。“衛霍徒富貴,豈能清乾坤”兩旬直奔主題,顯示出質樸、激憤、冷峭的特色。指出只依靠像衛青和霍去病這樣享受着榮華富貴的將領能使國家清平嗎?這首詩寫出了戰爭的殘酷和普通士卒的巨大犧牲。即使戰爭勝利了,結局也不過是像衛霍這樣的將領卻可以憑藉戰功長享富貴。看似有些消極,可結合作者身處的社會現實來看,這種想法是真實而又有普遍意義的。作者能從人道主義的立場出發,對黷武戰爭進行譴責也是可貴的。

於潰抨擊邊將的詩句也很有特點,如 “赤肉痛金瘡,他人成衛霍。”(《邊遊錄戍卒言》),“殺成邊將名,名著生靈滅”(《隴頭水》)等,而 “自是愛封侯,非關備胡虜”(《古別離其二》)兩句撕掉了邊將的虛僞面紗,揭露了他們參戰的目的不是“備胡虜”而只是 “愛封侯”。

《古征戰》則是對戰爭的發動合理性的深深質疑,詩尖銳地指出了統治者發動戰爭的原因,不是爲了抵禦外辱,不是保境安民,而是爲了滿足個人貪婪的慾望。《古征戰》把矛頭直接指向封建統治者,對他們無止境的貪慾進行了強烈的控訴。

2.從不同角度切入邊塞問題

“空閨主”的悽怨。《恨從軍》借刻畫思婦懊悔的心理狀態,表現晚唐人民對兵役的不滿。“都萬騎”與 “出重圍”本是應該讓女主人公感到驕傲的事,可詩中用厭惡的語氣說出,可見這首詩的怨已經超出了閨怨範圍,是對征戰的完全否定。《遼陽行》說丈夫從軍的地方在那裏呢,自己寧可隨丈夫到處征戰,同生共死,也不願獨守空閨。在這首詩中,戰爭的責任完全在統治者身上,是戰爭破壞了閨婦的幸福,反映出了晚唐由於連年的內外戰爭,百姓的厭戰之心十分強烈。詩通過閨中思婦真切而深沉的哀怨,揭露了邊將從軍的醜惡動機和無辜百姓的厭戰情緒。

雙親的悲痛。《子從軍》以戍邊軍士雙親的口吻,將鄉中丁與從軍兒作對比,寫出人民對連年征戰的厭惡和對合家團聚、安居樂業的渴望,而《寒食》一詩是從側面描寫從軍的年輕人戰死沙場導致的悲劇畫面,詩寫的是寒食節年輕女子掃墓,白衣老人出獵,而聯想到青壯年多死於戰場,只剩下老弱婦孺的悲涼情況。戰爭帶來的苦難在戰場上是直接的流血與死亡,在家鄉,在親人心中則是那種歲月消逝也減輕不了的痛苦和想念。

戍卒的怨憤。《邊遊錄戍卒言》、《戍卒傷春》、《戍客南歸》三首詩都是從戍卒角度寫戰爭的苦難,也可以看成是一部戍卒生活三部曲。

塞下曲 篇九

1、手法是反襯和用典。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所謂反襯,在本詩中有兩處:用環境的荒涼來反襯戰士的殺敵報國的英勇精神,用戰士的思鄉之情來反襯戰士的戍邊爲國的情操;

2、借喻。寫“駿馬”實際上是寫駕馭駿馬的健兒們,馬壯是爲了借喻兵強,從“辭漢月”到“破天驕”,即從軍隊出發到克敵制勝,是一個極大的轉折。“插羽”,鞍上箭。“天驕”,匈奴曾自稱“天之驕子”,這裏泛指敵人。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