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駐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扶貧紀實

瘦肩擔重任 丹心鑄黨魂——駐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扶貧紀實

駐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扶貧紀實

“太坪村來了一位女書記,而且是位軍隊轉業幹部”,兩年前,潯溪鄉的村民們津津樂道。如今,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太坪村也大變樣了:村裏的路通了,村民生活生產方便多了;村莊乾淨漂亮了,村民住得舒服了;貧困戶有新房住、有產業了,不用再租房住、不用爲生計發愁了;......鄉、村幹部到省城辦事會打她的電話,貧困戶家中有麻煩會找她解決,村民們路上見到了她會熱情地打招呼拉家常,家裏做了好吃的也會叫她去嚐嚐。她是村幹部眼中的“能人”,是貧困戶心裏的親人,是村民口中的書記。這位女書記名叫甘萍,是江西省文聯派駐撫州潯溪鄉太坪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

一、不負重託,堅定駐守初心。

    2015年7月,組織上安排甘萍到撫州市南城縣潯溪鄉太坪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隊長,開展定點扶貧工作。在同事眼裏,甘萍當過兵,能吃苦,一定能勝任農村工作。但甘萍內心來說還是比較忐忑的:在城市長大,之後去山西當兵,再回到城市工作,從未有過鄉村生活經歷,突然一下要去鄉村生活、工作,不知是否能適應與勝任。然而,省文聯黨組對派駐扶貧工作隊下鄉非常重視,主管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找甘萍談話,鼓勵她要發揚部隊轉業幹部服從組織、堅定執着、敢打敢拼的工作作風,堅決做好扶貧工作。時任省文聯黨組書記汪天行同志在爲扶貧工作隊奔赴扶貧點而舉辦的送行座談會上,指示工作隊要從貧困羣衆的實際需要出發,切實解決貧困問題,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現任省文聯黨組書記鄭翔同志剛到文聯主持工作一個多月就先後兩次下到扶貧點開展調研,指導駐村工作隊因地制宜地尋求產業幫扶的路子。省文聯主席葉青同志對扶貧工作也十分關心,多次詢問有關情況,並來到扶貧點指導檢查工作。省文聯副主席張越同志作爲分管領導親自把甘萍送到扶貧點,並囑咐機關黨委購置了空調、熱水器等工作生活用品。潯溪鄉黨委政府對扶貧幹部也十分關心,把甘萍安置到住宿條件相對較好的潯溪鄉中心國小住,並配備了電腦、桌椅、牀等工作、生活用品,並特別指定對扶貧村情況較熟悉的鄉領導做好協調聯絡工作。領導周到細緻的關心與支持,使甘萍更加安心駐村扶貧工作。下鄉以來,她每季度駐村50天以上。

然而,在駐村生活中,甘萍還是遇到了一些困難。在鄉村國小住宿雖簡陋但對付日常生活也夠了。比物質簡陋更難捱的是環境的孤寂——學校有十來位老師,通常週五下午就回家了。2016年暑假,學校就甘萍一個人,有一天晚上颳風下雨,電壓不穩又停電了,四周黑黢黢的,她自認有過當兵經歷,在女性中算膽大的,也不禁害怕起來。半夜時門忽然響動,不知是風聲還是小動物,她大氣不敢出,眼也不敢合,手機餘的電不多,儘量忍着不開,怕萬一有事打不出去……那一刻的感覺真是悽惶!

這年8月,在西安念大學的女兒來看甘萍,和她一起住宿舍。甘萍本想帶女兒體驗村裏生活,女兒沒興趣,說聽不懂村民的話,住了一週不到,女兒堅持要走,說這裏沒有漫畫,電視,電腦又慢,說害怕,晚上睡不着,門和窗戶總會發出各種動靜。宿舍後面是山,蚊子和蟲也多。臨走時,19歲的女兒叮囑她,“媽媽你買把大鎖,一個人在學校時記得把學校大門鎖上!”,看着女兒離去的背影,做母親的甘萍心裏有着不捨——女兒念大學後,原本聚少離多,好容易盼到暑假,卻不能好好陪下她。再想想南昌的家人,父親腎萎縮,每天喝中藥,母親有“三高症”,還有風溼性關節炎,甘萍卻不能在身邊照顧他們。然而,甘萍作爲一名曾經的軍人,經過部隊多年的教育,她明白領受了一份使命就必須去履行,個人即使有再大的困難也要去克服,也要努力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

二、砥礪黨性,擦亮黨旗底色。

太坪村地處山區,距離縣城46公里,是南城縣最偏僻的行政村之一。太坪村深林覆蓋率佔90%,全村共有山林28135畝(其中荒山2000畝左右),耕地1010畝。耕地多散佈在山腳,成片田地很少,目前很多田地已荒置。山林以竹子爲主,木材不多,有少量的南國紅豆杉、紫荊花樹等國家保護植物。太坪村竹資源雖然很豐富,但基本沒有被開發利用,竹子處於不加工或粗加工利用階段。村民主要收入是靠賣毛竹、種田和外出打工,經濟收入單一。目前村常住人口不足20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有6戶23人。面對全村人年均收入僅爲4200元和資源匱乏、無產業、道路不通、常住人口少的貧困村2018年要全面脫貧,甘萍深感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她深刻認識到,不管是省直單位還是閉塞偏遠的山村,要發展必須抓黨建,只有抓好班子帶好隊伍,才能凝集人心,才能提升村級黨組織的戰鬥力。

太坪村兩委班子是一個團結、協作、爲民服務辦實事的領導班子。太坪村黨支部書記饒友良是復轉軍人,經過部隊三年的鍛鍊有着較高的個人素質,工作能力強,在羣衆中的威性較高,是村裏脫貧致富的帶頭人。村主任饒興發有着很好的羣衆基礎,對帶領羣衆脫貧致富點子多、經驗豐富。但是要完成好扶貧任務,實現精準脫貧工作目標,還必須進一步增強黨員的黨性修養,提高爲民服務的能力,提升村級治理法制化水平。甘萍作爲第一書記經常組織並參加黨課學習,參加“兩學一做”專題教育活動,積極宣傳黨的政策,一是努力提高黨員的理論知識水平,二是使村黨員在學習中明確黨員使命職責,增強工作幹勁。

三、踏痕留印,工作見真實效。

2015年7月,甘萍帶領工作隊剛下到村,就走訪了太坪村七個村小組,進行了實地調研,找出了太坪村貧困的原因,形成了調研報告。

在貧困戶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工作中。甘萍與村兩委幹部多次上門走訪調查,從七戶貧困戶中,識別出一戶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最後把萬先平等6戶23人定位精準貧困戶,召開村民代表大會並通過,上報鄉政府,最後公示。在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工作中,無論在太坪村的7個村民小組鄉村道路上,還是在村民家中到處留下她的足跡,通過詳細瞭解對太坪村6戶23人建檔立卡貧困戶,一戶一策,制訂出“五個一批”扶貧脫貧計劃。

爲了幫助太坪村獲得更多的項目支持,實現2018年全面脫貧的目標,甘萍多次去省、市、縣有關部門請求項目支持。甘萍經常向省文聯黨組彙報工作,解決貧困戶產業扶持經費和易地搬遷經費不足的問題;爲了在增家嶺村民小組建立一個小(二)型水庫,治理水患、開展多種經營,甘萍去撫州市水利勘測設計院尋求業務支援,去省水利廳彙報情況請求項目支持,雖然水庫項目到目前爲止由於種種原因沒有落實,但甘萍仍然在爲這個能爲貧困村帶來福祉的項目奔波;爲了改善鄉中心國小的教學條件,甘萍去省教育廳、縣教育局反映情況,爭取了新辦公桌33套,學生課桌170套,熱水器一臺;爲了解決增家嶺砂石路新建項目經費不足的問題,甘萍去省財政廳尋找支援,獲得了10萬元的項目經費;爲了做好太坪村公路修建、村委會維修、村莊整治、橋樑維修、溝渠修建、村級衛生室新建等工作,甘萍拜訪過南城縣委書記王小林、常務副縣長張瀝泉、副縣長劉凱等領導同志,他們對太坪村的扶貧工作給出了正確的指導意見並給予全力支持。甘萍還經常向鄉鎮領導請示彙報工作,到縣扶貧移民局向陳玉欣局長反映情況;到縣組織部、縣宣傳部、縣農業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水務局、縣電力局、縣畜牧水產局、縣農工部等部門爭取項目資金。大家都開玩笑說,甘萍都成了南城縣委縣政府的“名人”了。

一分真情一分收穫。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在省文聯、省有關單位和南城縣委政府的支持下,甘萍從最初的忐忑到能交出一份扶貧工作業績單:

一是建好村莊。蔡家山組新農村建設項目30萬元,該項目已在2016年底竣工。村委會維修、村衛生所新建、農村電商等共14萬,該項目已基本完工。太坪村委會休閒廣場新建項目資金已批覆20萬,黃家組、萬家組、裏洋組新農村建設項目已批覆70萬,即將開工。

二是修好農田。爲修復水毀農田,爭取農田溝渠維修項目20萬元,該項目已完工。

三是改善交通。蔡家山組公路硬化項目1.8公里46萬元,該公路已建成通車;桃木塢公路硬化項目2.5公里105萬元,該項目正在建設中。增家嶺至桃木塢砂石路修建項目4.6公里28萬元,該項目已修建3/4,即將完工。

四是產業幫扶。100KW太陽能發電項目已經安裝完畢,並投入使用,預計每年每戶貧困戶年收益2500元。根據自願的原則,爲五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購置五黑雞散養雞苗350只和部分餵雞飼料,項目經費8700元由省文聯支助,該項目已實施。

五是建好新房。四戶無房、危房貧困戶易地搬遷項目已完工,一戶原址重建項目已在建。項目資金共40萬(其中省文聯扶持10萬)。

四、突出特色,深化扶貧內涵。

文聯是給藝術家提供文化交流的平臺,有着文藝工作的優勢。在省文聯領導及各協會領導重視關心下,扶貧工作隊充分發揮這一優勢爲貧困村民服務。甘萍駐村以來,發現許多村民們白天勞作,晚上大都靠打麻將來消遣業餘生活。爲改變這一情況,甘萍向省舞協求援,得到了省舞協的大力支持。省舞協專門派出了四名文藝志願者老師到村民中間教授廣場舞。在專家指導下,村民們跳起了健康活潑的廣場舞。現在,每天傍晚的村廣場上,村民們成羣結隊,翩翩起舞,比以往的節日還熱鬧。

省文聯文藝支教活動受到這個偏僻鄉村國小同學們的歡迎。在工作隊如實向組織反映了當地國小有關的情況後,省文聯及時向學校贈送了書籍和電腦,並派文聯搖籃報社來到學校開展文藝支教活動。甘萍瞭解到鄉中心國小沒有專業的書法老師時,立刻向縣宣傳部求援,縣宣傳部派縣書協藝術家來到學校。藝術家們分別登上講臺公開教學,爲孩子們上了生動活潑的寫作課、美術課和書法課,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爲孩子們開啓了一扇通往藝術殿堂的大門。“送一本書,傳一份情”。搖籃報社還贈送了3千份《搖籃報》,讓渴望課外閱讀的偏遠農村孩子們,也可以跟城市孩子一樣,擁有豐富多樣的課外精神食糧。

五、及時宣傳,爲扶貧聚人氣

爲了使文藝戰線上的幹部羣衆全面瞭解貧困村的情況,瞭解省文聯扶貧工作隊精準扶貧工作,甘萍把自己的駐村生活工作情況以微信的形式在省文聯公衆號“江西文藝”上發表。先後發表的微信文章有:【扶貧日記(之一)】捧着一顆心來;【扶貧日記(之二)】夢想家園;【扶貧日記(之三)】把道路修起來,讓希望亮起來;《搖籃》牽小手  文藝潤心田;文化扶貧,溫暖同行;蔡家山裏響起了鞭炮聲;扶貧工作日記:省文聯黨組書記鄭翔到扶貧點調研;扶貧工作日記:學經驗拓思路求突破等。由此,省文聯結合駐村扶貧工作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黨性教育,分批組織省文聯全體黨員前往扶貧點體驗農村生活,加深對羣衆的感情,增強廣大黨員幹部對扶貧工作的理解,形成了支持扶貧工作的強大合力。

六、踐行宗旨,溫暖進戶入心。

甘萍深知“第一書記”的職責並不是簡單的“跑項目”,“要資金”。“第一書記”要當好政策宣講員、發展服務員、矛盾協調員,小康參謀員、村情民意調查員。

甘萍在走訪貧困戶李國凡家時,得知他的老婆餘金平是從南豐嫁過來的外鄉人,因爲精神有問題,常被村民歧視。甘萍見她在冬天還穿着一件單薄的外衣,於是從南昌買了一件棉襖送給她,並給李國凡講解了新農合大病救助政策,還囑咐他要儘快帶老婆到縣醫院治療。2017年5月,連着幾天大雨,甘萍惦記着留守的幾戶村民的住房安全,帶領村幹部冒着瓢潑大雨去村民家查看,知道村民安然無恙才放心。當時看到貧困戶李國凡家裏的米缸空了,得知他家裏已經一天沒吃飯時,甘萍的心情很沉重。她立刻返回十公里以外的大竺村買了一袋米、一桶油、五斤豬肉送去李國凡家,幫他家安全度過這段困難時期。

“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甘萍常說,我們所做的扶貧工作,不僅僅是幫助貧困戶解決困難讓他們滿意,更要讓他們在思想認知上改變貧困的觀念。在日常走訪貧困戶的工作中,甘萍不斷對他們宣講國家的扶貧政策,經常鼓勵他們找出致富的路子,堅定他們戰勝貧困的決心,使貧困戶從“要我脫貧”變爲“我要脫貧”。在得知貧困戶有養雞的意願時,甘萍帶領村幹部去外地調研學習,並針對太坪村山林多,居住人口少。五黑雞又是潯溪地區的特色雞,營養價值高,又有着千年養殖歷史的情況,決定讓貧困戶山地放養五黑雞,並組織他們進行養殖培訓。甘萍向省文聯領導報告,爭取到扶貧資金用於購買雞苗,解決了貧困戶資金不足的問題。爲了解決貧困戶移民搬遷的住房問題,甘萍積極向鄉政府彙報相關情況,向縣裏反應有關問題,向省文聯黨組報告存在的困難,均得到了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當得知貧困戶對建房地點不滿意時,甘萍帶着貧困戶在允許的範圍內選址,直到貧困戶滿意爲止。

駐村已兩年多的時間,從最初的陌生到熟悉,太坪村對甘萍來說已成“我的村莊”。每一排房屋,每一寸草木,每一聲鄉音,都與她建立了聯結。越來越多曾經陌生的詞彙進入甘萍的日記本與思維,“因戶施策”“七清四嚴”“二公示一公開”“整戶識別”“產業幫扶”……,這些詞彙構建起一個真實的扶貧工作形廓,使她感受到“精準扶貧”的含義正在逐步深化、擴展。

甘萍深知只有發展村集體產業纔是解決貧困村貧困的核心問題。太坪村留居的多是老弱病殘,要做產業困難重重,必須要藉助外面的力量來協助。還有,交通雖在改善,但交通成本、產品銷路等問題仍阻隔在村民與脫貧之間,加上農業本是週期長,見效慢的產業,這條脫貧之路任重道遠——不僅是潯溪鄉太坪村的任重道遠,也是整個轉型期的中國當下鄉土的任重道遠。

當有一天,在有着數千年農耕文明史的大地上,鄉村不再是貧困、落後的代名詞,當村莊的脊樑不再彎曲,瘦瘠,村民們又何需遠行?樹木生長,土地欣榮,外出者陸續回到生養他們的故鄉——大地上的村莊,重新回到“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