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鄧清明個人事蹟介紹精品多篇

鄧清明個人事蹟介紹精品多篇

鄧清明個人事蹟介紹 篇一

爲了這一刻,鄧清明等了整整24年10個月。今夜,隨着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升空,他終於圓夢!

1998年1月5日,鄧清明成爲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首批航天員。經過幾年刻苦學習,第一批航天員全部取得了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資格。但在當時,中國載人航天剛剛起步,受任務密度和條件制約,飛天的機會寥寥無幾。

當年與鄧清明並肩進入航天員大隊的首批14名航天員中,8人已經圓夢太空,5人停航離隊。

“這麼多年來,我總認爲,在追夢和奮鬥的道路上,可以停下來休息,可以停下來思考,但是絕對不能放棄。”沒有執行過任務的鄧清明珍惜每次選拔的機會,始終按照“主份”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越挫越勇。

據張陸說,每次訓練聽到鄧清明說得最多的,就是“再來一次!”每次出水後,鄧清明的貼身衣服都溼透了,手都抖得握不住筷子。

已知天命的鄧清明,日復一日地參加繁重的訓練,就像一個時刻堅守在戰壕裏的狙擊手,始終睜大眼睛緊盯目標,憋着勁兒要去扣動扳機!他動情地說:“終於讓我等到了圓夢的機會!希望我不辜負這個機會,不辜負祖國和人民。”

鄧清明個人事蹟介紹 篇二

是對夢想的崇敬,讓他如此堅持,在工作的過程中,從未想過放棄,始終在堅持着高強度的訓練,只爲實現自己的理想。

鄧清明24載終圓夢。

在2022年11月28日神舟15號載人飛船航天員乘組名單確定,費俊龍,鄭清明,張陸三名航天航天員將執行神舟15號載人飛天任務。據悉,鄧清明是我國首批14名航天員中的一個特別存在。我國首批航天員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選拔20年已經過去,這批航天員中8人,已經成功飛天,5人光榮退役,鄧清明是唯一沒有執行過飛行任務的首批現任航天員。

機會從來都是留給始終準備着的人。

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鄧清明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持續25年,無論訓練有多苦有多累都堅持多練一會,正是這種高強度的訓練,讓他的身體素質易於常人。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他表示自己寧願做一塊默默無聞的基石,絕對不會容忍自己在號角催徵之前,沒有準備。對於鄧清明來說,任務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鄧清明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我國載人航天事業飛速發展的背後,有鼠不盡的襯托一夜的存在,將是其多年不變的姿勢,也是其不放棄的追求,星辰大海就在眼前,希望他能有更加亮眼的表現。

苦心人,天不負。

每個人的成功都是有記憶可循的,鄧清平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不斷的努力,從未放棄,這是他成功的祕訣,我們也應該(本站★)從他的身上汲取經驗,無論從事何種行業都應當學會以最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這是一個令人振奮引人歡呼的消息,同時也印證了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在不斷的發展。

鄧清明個人事蹟介紹 篇三

鄧清明能夠入選神舟十五飛行乘組,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位年滿56歲的“航天老將”,能夠初心不改,多次成爲備份,不讓飛一次,對不住他的這份堅持,否則於情於理說不過去。

一,神舟十五號是中國空間站建設階段的收官之作,後面將進入正式運營階段,所以神舟十五乘組是一個承前啓後的安排,一是通過有飛天經驗的費俊龍當指令長,“老帶新“”,”帶着還沒有飛天經驗的鄧清明、張陸執行任務,積累飛天經驗。

二,後面多年我國空間站將每年安排至少2個乘組6人進入太空,這其中包括飛船駕駛員、載荷專家等。由於這兩年空間站驗證和建設,第一、二批航天員高頻次參加飛天任務,回來還要長時間地適應、康復和恢復訓練,所以已經選拔的航天員有機會就要抓緊飛天,這樣才能滿足後面的乘組需求。可以預見,第一、二批選拔的航天員還會陸續輪換擔任指令長,同時帶領已經選拔訓練好的第三批航天員新兵執行任務。

三,大家不要覺得鄧清明老了,快退役了。不是這樣的,前不久中國首位飛天航天員楊利偉在接受採訪時說到“我們還在堅持訓練,仍然是合格的航天員,隨時準備接受祖國的命令和安排”,這說明什麼,和楊利偉同批入選的鄧清明,也依然是航天尖兵。

四,給後來人做榜樣,堅定信心,一位航天老兵能夠堅持24年訓練,還能夠滿足飛天任務要求,這必然會讓第三批乃至第四批選定的航天員信心大增。

鄧清明個人事蹟介紹 篇四

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航天員將執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由費俊龍擔任指令長。11月28日11時,3名乘組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

“太空不會因爲故事感人,就向我張開懷抱。”鄧清明說,25年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一次次與任務擦肩而過,他有過失落,也有過淚水,但他從來沒有彷徨過,更沒有放棄過。“對我來說,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準備,但決不允許當任務來臨時,我卻沒有準備好爲夢想而堅持。”

當被確定爲神十五乘組的一員時,他的內心十分平靜,想得更多的是珍惜機會、紮實訓練、不辱使命。在夢圓九天的這一天,鄧清明說,“無論年齡多大,能被祖國需要就是最幸福的。”

“明天我就要飛向太空。我和我的家人有個約定,那就是我當他們的眼睛,去看一看美麗的宇宙、藍色的地球。”鄧清明說,6個月的太空飛行,乘組將有大量的工作,也有十分重要的身體鍛鍊。在工作和訓練之餘,他將領略太空的精彩。

鄧清明個人事蹟介紹 篇五

11月29日上午11時,記者來到鄧清明老家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東陂鎮,天空飄着淅淅瀝瀝的小雨,小鎮卻顯得格外熱鬧。“鄧清明,你是東陂人的驕傲。”紅色橫幅格外顯眼,小鎮上的人們都在爲航天英雄鄧清明而歡呼,“他爲我們村爭光啦!”“作爲老鄉,感到非常自豪!”“今晚一定守着電視機前看他圓夢太空!”……

【堅持】

24年追一個夢

航天夢一直是中國人長久以來的追逐。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啓動,1998年,14名飛行員經過層層篩選,成爲我國首批航天員。而這14人當中,就有鄧清明,他也是截至2021年,首批現役航天員中唯一沒有執行過飛天任務的。

但他從未想過放棄,24年來,堅持做一件事,追一個夢。連續當了3次備份航天員,次次落空,有人爲他感到遺憾,而他卻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自己心態轉變,“絕不容忍自己在號角催徵時,還沒準備好”,“寧可有備無用,絕不用而無備”。

【家書】

解讀成功的密碼

鄧清明是這樣要求自己的,同時,也是這麼勉勵家人的。

在鄧清明妹妹李賽英家中,記者見到了他的妹妹和弟弟等家人。提起哥哥,給弟弟李清華的第一印象便是“他很堅韌!”李清華說,哥哥一次又一次與夢想擦肩而過,卻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自己“歸零”的心態轉變,這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但是他做到了,並且夢想成真了。

說着,李清華拿出哥哥鄧清明寫給他的家書,數百封泛黃的家書,依舊可見清晰的字跡。“天生我才必有用”“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那是因爲你跪着。”“人生就是不斷地等待和堅持”……再讀時,李清華依舊深受觸動。

李清華告訴記者,哥哥入伍後,便通過書信的形式表達對家人的惦記,幾乎每週都會寫一封。在這些家書裏,僅寫給自己的便有百餘封。如今細讀起來,能清晰看出,堅持不懈、努力奮鬥一直都是哥哥的人生姿態,而這種精神,也是他如今能圓夢的關鍵。

【榜樣】

弟弟妹妹的堅強後盾

實,在弟弟妹妹心中,鄧清明始終讓他們感覺非常貼心,很是依賴,像榜樣一樣。

鄧清明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兄弟姐妹5人,他是老大,在弟弟妹妹眼中,打小就特別會照顧人,砍柴、打水等重活累活都是搶着幹,這讓弟弟妹妹們都特別依賴他。

“特別是哥哥讀高中時,13公里的上學路,每次都要走兩三個小時。但一到週末,他都會回家幹農活,就是爲了讓我們輕鬆點。”李賽英回憶道,小時候家裏沒有電視機,爲了看一場電影要到十多里路外的地方,有一次自己跟着哥哥一起,結果沒走多久就累了,哥哥便揹着自己去,看完後又揹着自己回來,而那時候的鄧清明只有12歲左右,對待弟弟妹妹就格外貼心。

在鄧清明入伍後,時常寄錢回家給弟弟妹妹買文具。在弟弟妹妹心中,鄧清明給自己一種長兄如父的感覺,雖然他從不曾責罵,但通過他的言行,能很快領悟到他是否真的生氣或者失望。“記得那年我大學聯考沒考好出去打工,回家正好碰到哥哥回來探親,他就與我深聊,叫我不要放棄,他說‘打工的機會隨時有,大學聯考的機會只有這幾年。’”正是在鄧清明如慈父般的諄諄教導下,李清華不負所托,考取了大學。

【成功】

不放棄是唯一祕訣

與鄧清明長久保持書信往來的,還有他的老師羅震,由於兩人年齡相差不大,他們之間早已亦師亦友。對於鄧清明,羅震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僅愛勞動,成績也是名列前茅。”

羅震說,那時候學生們都要扛柴火供給食堂做飯,同齡人扛60斤柴火已是極限,而他每次都能扛回80斤柴火。這都爲他過硬的身體素質打下了基礎。

在學習上,鄧清明也是非常聰明。羅震說,課本上的知識點只要講一遍,他就能記住,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在招飛行員文化考試時,他才能取得好的成績。

當鄧清明被錄取到空軍航校後,就一直與羅震老師保持書信往來,在書信中,羅震對鄧清明的經歷也是十分清楚,得知他在訓練期間抓住了幾個關鍵的機遇,在理論考試、單飛等重要的考覈中,他都是一次性通過,這爲他成爲航天員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每一項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夜以繼日的奮鬥與努力,即使他三次當備份,都未圓夢,但他從未放棄,也從未抱怨命運的不公,在他看來,只是自己還不夠優秀。作爲他的老師,我感到非常驕傲!”看着曾經鄧清明和教練機合影照片,羅震激動地說,這次他終於可以踏入浩渺星河了!

“神州與蒼穹同高 天宮會日月爭輝”在鄧清明妹妹家,記者看到了這幅鄧清明曾親手寫下的書法,24年10個月的漫長積澱與等待,如今,終於託舉着龍的軌跡直上浩瀚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