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名人事蹟材料(熱門16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6篇《名人事蹟材料》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名人事蹟材料》相關的範文。

名人事蹟材料(熱門16篇)

篇1:名人事蹟50字

鄧稼先

鄧稼先一生爲中國國防事業從事核物理、理論物理、中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統計物理和流體力學等方面的研究並取得突出成就,後被譽爲“兩彈一星”功勳。鄧稼先在一次實驗中,受到核輻射,身患直腸癌,不幸逝世,終年62歲。

篇2:名人事蹟50字

錢學森愛國故事:

1955年初冬,剛剛衝破美國當局阻撓回到祖國的錢學森,來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院長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錢學森說:“外國人能幹的,中國人爲什麼不能幹?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就這一句話,決定了錢學森從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生涯。爲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寫下了精彩絢麗的篇章。

篇3:名人事蹟50字

愛國英雄張自忠

張自忠,國民革命軍33集團軍總司令,率部多次於日軍血戰,曾取得過喜封口、臨沂、隨棗的戰役的勝利,後在棗宜會戰中殉國。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追認張自忠將軍爲革命烈士。

篇4:名人事蹟50字

周恩來愛國故事:

2歲的周恩來進銀岡書院讀書,一次,校長在課問大家爲什麼讀書時,周恩來慷慨答道:“爲了中華之崛起!”這一誓言,此後貫徹在他的一生中,他爲中華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篇5:名人事蹟50字

愛國英雄楊靖宇

1940初,楊靖宇被日軍圍困,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糧食斷絕,支撐着楊靖宇與敵人戰鬥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只能將棉衣裏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裏僅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篇6:名人事蹟50字

李小龍

李小龍,在60年代時,國人地位不高,很多演員總是淡化自我的中國人身份,李小龍卻以身爲中國人爲榮,堂堂正正地說自我是中國人,最經典的一句話是電影《精武門》中的“中國人,不是病夫”,帶動了香港電影的一片愛國熱潮,我們熟悉的《霍元甲》就是那個時代的電影。

篇7:名人事蹟50字

詹天佑不爲利益所誘

在國內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修建京張鐵路。他4年時間就修成京張鐵路。美國有所大學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着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毅然謝絕了邀請。

篇8:名人事蹟50字

正氣英雄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最終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絃的《正氣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篇9:名人事蹟50字

吳玉章維護國家尊嚴

革命家吳玉章,年輕時在日本留學。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期中國貧弱,日本看不起中國,在懸掛的萬國旗中,故意不掛中國國旗。爲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吳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學生向學校當局嚴正提出:必須立即向中國學生道歉並糾正錯誤,否則,就要舉行罷課和絕食以示抗議。

篇10:名人事蹟50字

岳飛忠精報國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岳母爲了激勵他精忠報國,遂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他果然不負衆望,爲國殺敵屢建奇功,後爲奸人所害,但終成爲民族英雄。

篇11:名人事蹟50字

蘇武牧羊

公元前100年,西漢使臣蘇武出使匈奴,被懷疑涉嫌刺殺單于被扣留。絲毫不屈服,自殺未遂,被派去放羊,單于說僅有等公羊生小羊才放他回來。十九年後,漢昭帝時期,蘇武才被放回,可是節杖卻沒有丟失。

篇12:名人事蹟50字

上帝喜歡面貌平凡的人

林肯有一次夢見自我參加集會。他走路時,衆人就讓出一條路來,讓林肯走過。這時在一大羣人中,有一個悄悄地說:他只可是是一個面貌平凡的人。林肯聽了,就說:朋友,上帝喜歡面貌平凡的人,所以他生了許多面貌平凡的人。

篇13:名人事蹟50字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蕭邦19歲從音樂學院畢業時已經很有名氣了。之後他出國深造,在送別晚會上,朋友們贈送給他一隻裝滿祖國泥土的銀瓶。這隻銀瓶一向伴隨着他19年。1849年秋天,蕭邦病重垂危,他囑咐從華沙趕來的姐姐:“波蘭反動政府不會允許將我的遺體運回華沙,就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去。”

篇14:名人的事蹟

他堅決反對那種“瞞和騙的文學”,呼籲“取下假面,真誠地、深入地、大膽地看取人生並寫出他的血肉來”。最能體現出魯迅這種精神實質的,是他對中國國民性中痼疾的揭示。從來沒有哪一個作家或思想家,像魯迅如此執著、如此嚴厲、如此深刻地批判過中國人的精神弱點。而魯迅則將此貫穿自己一生的思考和寫作中。

魯迅先生根本思想就是“人的覺醒”,“民權的覺醒”。因爲,“如果人民的腦子不從封建文化的束縛之下解放出來,人民不獲得人的知識,人的思想,無論什麼改革,無論那改革得到怎樣的勝利,也將是表面的,形式的,換湯不換藥的。”

置身於內憂外患的歷史條件下,魯迅將“立人”作爲中國變革的出發點,“人立而後凡事舉”,只有發揚民魂,培養有明白的理性和深沉的勇氣的國民,中國才能進步。他認爲正是精神的萎靡,造成了人性的墮落。而新的國民性格,應該是沉着、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有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

正是爲了“造成一個使新生命得能誕生的機運”,魯迅甘願充當了“掃蕩一切舊物”的馬前卒,也因此招致了來自身前身後甚至身邊的明槍暗箭。但“爲了大衆和民族的未來”,他義無反顧。

戰士或革命者的魯迅,始終站在中國精神文化戰線的最前沿,向着腐朽落後衝鋒陷陣。也正是在這種血與火的考驗和嚴峻的鬥爭中,他成爲“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引領了“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魯迅精神不僅在下一個百年有其不可磨滅的價值,在下一個千年裏也將愈加顯現其理性的光芒”——這就是經典的價值,這纔是思想的力量。

篇15:名人的事蹟

日積月累,成就必大

革命導師馬克思爲了寫《資本論》,讀了1500多本書。在書中,他引用了十幾個學科和數百位作者的觀點,並留下了100多篇讀書筆記。列寧在《列寧全集》中引用了他讀過的16000多本書。在研究帝國主義專題時,他在148本書、49種期刊上閱讀了232篇文章,寫了60多萬字的筆記。

篇16:名人的事蹟

大利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曾在佛羅倫薩雕刻了一尊石像,當他看到這尊凝聚了自己所有功力的作品時,他也爲自己感到驕傲。作品預展時,佛羅倫薩市民萬人空巷,對他的創作歎爲觀止。

最後連佛羅倫薩市長也來參觀了,衆多權貴圍在雕像前竊竊私語,等待市長髮表意見。

市長傲慢地朝雕像看了幾眼,問:“作者來了嗎?”

米開朗基羅被人請到市長面前,市長說:“雕石匠,我覺得這個石像的鼻子低了點,影響了整個雕像的藝術氛圍。”

米開朗基羅聽罷說:“尊敬的市長,我會按照你的要求加高石像的鼻子。”

說完,米開朗基羅讓助手取出工具,提着石粉對石像的鼻子進行加工。米開朗基羅在石像的鼻子上抹着石粉。抹了一會兒,他來到市長面前,說:“尊敬的市長,我已經按照你的要求加高了石像的鼻子,你看現在還行嗎?”

市長看了看點點頭說:“雕石匠,現在好多了,這纔是完美的藝術。”

市長走後,米開朗基羅的助手百思不解,問:“你只是在石像的鼻子上抹了三把石粉,石像的鼻子根本沒有加高。”米開朗基羅說:“可是,市長認爲高了。”

據說那尊石像還矗立在佛羅倫薩的街頭,知道那尊石像來歷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句諺語:權貴的虛榮就是石像鼻子上的三把石粉。

標籤:事蹟材料 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