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愛心人士 先進事蹟(新版多篇)

愛心人士 先進事蹟(新版多篇)

愛心人士先進事蹟材料 篇一

劉建軍是泰源果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從做小本生意到創辦茶葉加工廠,再到創辦木材加工廠,吃了無數“閉門羹”的他,事業有成不忘鄉梓,毅然回鄉創業,發展沙糖桔種植產業,當起了“果業銷售大王”,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帶領村民實現增收,用初心照亮家鄉脫貧路。

事業有成心繫家鄉

劉建軍是西林縣古障鎮周洞村黃潭屯人,是土生土長的農家子弟,有着農村人特有的直爽、樸實和一股不服輸的韌勁。以前他曾賣過雪條、茶葉、板栗,收購土特產,創辦茶葉加工廠、木材加工廠。經過多年打拼,終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樹高千尺不忘根,人若風光勿忘恩。劉建軍自己富裕起來後,總是放不下家鄉的父老鄉親。2014年,他回鄉看到村裏羣衆種植的沙糖桔沒有好的銷路,便毅然放棄在外景氣的木材生意,回到家鄉正式做起沙糖桔生意。

返鄉創業助力脫貧

返鄉創業過程中,劉建軍發現制約本土沙糖桔走出全國各地的問題,就是缺乏採後處理。爲了提高本土沙糖桔的競爭力,讓羣衆賣出更好的價格,劉建軍有了成立公司建設打蠟廠的想法。2016年11月劉建軍在西林縣委、政府的支持下,成功註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廣西西林泰源果業開發有限公司,註冊資本3000萬元,建起了水果打蠟廠,並在西林縣引進首個沙糖桔採後商品化處理系統投產使用。2017年建成了西林首個果框生產線,彌補了多年來西林縣縣域果框在果品季收嚴重不足的狀況。

目前該公司已建立起3個果品加工廠,一個注塑加工廠,10條清洗打臘包裝爲一體的綜合生產流水線,可年產350萬個果框,日選果量爲1000多噸,年產值5000萬元,年營業利潤100萬元。劉建軍的公司正常運行後,在各城市的沙糖桔推介會中成功簽約多個銷售項目,不僅加快整合了西林縣水果品牌資源,推動了本土沙糖桔“走出去”,還實現了產業成片化集聚發展,爲西林縣廣大果農增收搭上“快車”,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增收,助力脫貧攻堅。

真情扶貧帶富村民

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劉建軍在致力於辦企業的同時,積極參與扶貧工作,他認爲,既然返鄉創業,就要實實在在爲貧困羣衆脫貧找出路。

設立扶貧車間,開展就業扶貧。“扶貧先扶志,扶貧更不能養懶人,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就近就業是最有效的方式。”劉建軍說。於是,他與該縣古障鎮19位駐村扶貧幹部對接,摸清各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數,採取“公司+扶貧車間+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泰源果業開發有限公司專門設立了“扶貧車間”,每年提供300多個就業崗位,帶動貧困人口20人實現就業穩定脫貧,每人每年最低可增收2000元,最高可達10000元,平均每天務工收入在120元以上,帶動了貧困戶增收脫貧。“在泰源果業務工,離我家很近,很方便,能照顧小孩還有了穩定收入。”古障鎮央革村羅炮屯脫貧戶盧花高興的說。

提供技術培訓,推進智力幫扶。隨着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劉建軍發現很多貧困羣衆缺乏技能、觀念滯後、農業生產技術落後,無法通過就業順利脫貧。爲開展好智力幫扶,公司按期邀請專家或委派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向果農講解、傳授沙糖桔種植技術。每年公司邀請專家定點在古障鎮、普合鄉、那勞鎮等鄉鎮開展現場講解沙糖桔管理技術培訓15次,委派技術人員對貧困戶進行一對一的技術培訓60次,實現“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讓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資源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劉建軍的公司以市場爲導向,在該縣古障鎮採取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使小面積散戶種植基地轉化成區域性的產業化經營集中基地,加入公司經營模式的周邊農戶2000多戶,其中含建檔立卡貧困戶80戶,解決了周邊小戶果農在果品上市時“儲存難、談價難、銷售難”的問題,實現了“產—供—銷”一條龍服務。截至2020年底,帶動農村合作社10個,每年銷售農產品3萬噸,實現工業產值5000萬元,周邊果農人均年收入增加2500多元。創建廣西西林久輝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吸納西林縣普合苗族鄉7個村村民合作社成爲公司股東,7個村佔有公司28.3%的股份,惠及的農戶共50多戶,其中貧困戶6戶,貧困人口26人,2020年向7個村集體分紅共15萬元,向貧困戶分紅3萬元。針對因老弱病殘致貧的貧困戶,需要有人居家護理等無法到“扶貧車間”就業的情況,劉建軍與駐村幹部、貧困戶進行了詳細的調查與研究,通過貧困戶以果園入股,公司對果園採取產出保底兜售的統一經營管理形式,確保貧困戶產業能收盡收,做到收入利益的最大化。

扶貧濟困,樹好口碑。劉建軍每年均拿出一定的資金用於資助、慰問有特殊困難的貧困戶。2019年,劉建軍向那佐苗族鄉垌硝村捐贈有機化肥1噸及5000株三月李果樹苗;

共向古障鎮、普合鄉、那勞鎮等鄉鎮的6戶貧困戶捐贈價值1.6萬元的雞鴨幼仔及飼料;

向古障鎮同樂村捐贈5000元扶貧物資。2020年,爲西林縣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贈4240元,爲古障鎮央革村勒德屯重陽節活動捐贈8000元,向西林民族高中助學活動捐贈5000元。

在劉建軍的帶領下,泰源果業開發有限公司主營“桂泰源宏”品牌等果品及農特產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產量逐年遞增,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成爲西林縣首家上規的果品企業,也是西林縣最大的果框生產、果品打臘、包裝與銷售公司。2017年、2018年西林泰源果業榮獲西林縣“脫貧攻堅優秀企業”獎,2018年被評爲百色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9年榮獲廣西“萬企包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獎,2020年被評爲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17年劉建軍榮獲“廣西柑桔行業風雲榜年度經紀人”“西林縣優秀經紀人一等獎”,2018年,被評爲西林縣“果業銷售大王”,2019年被百色市評爲“扶貧愛心人士”。

心繫家鄉,熱愛家鄉。面對衆多榮譽,劉建軍不驕不躁,他坦然道:“誠信經營、合法盈利、發展壯大企業,我將繼續帶領更多的家鄉羣衆實現增收致富,爲建設幸福家園,助推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愛心人士先進事蹟材料 篇二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是一名教師,我深知師愛,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橋樑,也是一條基本的教育原則。何況我是一名班主任,學校領導和家長把孩子託付給了我,我就應該愛他們。自我參加工作以來,我就發現大多數孩子父母不在身邊,他們更需要老師的特別關愛;我們地處偏遠的青州最北側,我們的孩子地處農村,家庭條件特別困難,所以多年以來,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特別注意關注那些父母不在身邊、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

20xx年我接手了一個新的班級發現班上有一個男孩,他特別懂事,刻苦學習,從不放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但眉宇之間總是流露一絲落寞、自卑、無奈之情,經過了解知道了這個孩子是個孤兒,跟隨爺爺奶奶生活。想到他小小年紀,回家後既要幹家務活又要寫作業,我憐由心生,下午我經常把他留下來,燒好飯菜,和他一起吃飯聊天,給他輔導功課,雖然我的家裏生活並不富裕。但是隻要一想到孩子和我的女兒一般大,卻不能享受父母的關照,我就覺得關心照顧他是我的責任,因爲我是他的老師。

爲此我和班上的這個學生結對,成爲他的愛心媽媽。每每看到他在日記上流露出的對父母的思念,我的內心就酸楚不已,我知道他渴望和同齡人一樣享受父母的關愛,而教師的愛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是播撒在學生心田的種子,所以做爲老師,我要盡我所能,幫助他。抽空給他帶點牛奶,買點書籍,思想浮躁的時候經常找他談心,學習困難的時候幫他尋找學習方法,解決困難,當他犯錯時也像媽媽那樣既關愛又嚴格,並且發動同學們去關心愛護他。雖然我做的還很不夠,但我相信善良的孩子知道老師對他是真心的。

自從我踏上三尺講臺開始,我就知道我從事的事業必須根植於愛,離開了愛,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雖然我還沒有到達名師教學的高度,也沒有古今中外教育家思想的深度,但我知道教師的愛在舉手投足間,清風無言花自開。作爲老師,應該把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學生,像冰心所說的那樣:“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

愛心人士先進事蹟材料 篇三

邢鋪初級中學王玥在家裏,我尊敬長輩,孝順父母。在每天的日程計劃裏,我都會列上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媽媽眼裏,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平時常幫媽媽洗衣做飯,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媽媽做事時,我總愛在一旁觀看,並試着做那麼一兩下,以至於我很小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做飯了;常年有病的外婆不能做多勞累的事情,我會幫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我還和奶奶聊天。打掃衛生、收拾房間是我週末的必修課,我還挺節約的呢!襪子破了都不捨得扔,縫幾下繼續穿,製衣留下的碎布頭,我都要收集起來,以備以後使用。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我對自己的一慣要求。因此我家庭裏充滿歡笑、和諧。我熱愛學習,勤思考、愛鑽研、求知慾強,各門功課都努力學好。課前,我能認真做好各門功課的預習,課堂上認認真真地聽講,積極思考和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遵守課堂紀律,踊躍發言。課後,能按時保質保量完成老師佈置的各科作業。認真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還閱讀了大量課外讀物。正是由於養成了良好的看書習慣,促進了寫作水平的提高,使得我的作文多次被老師當作範文評讀。我總是把班集體的榮譽看得高於一切,日常生活中,爲學校爲班級服務彷彿使命般印在了我心中。從我做起,是我的格言,嚴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全心全意爲同學是我的信念,我經常爲班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融入了學校,融入了班級。我樂於助人,經常主動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一遍一遍耐心地給他們講解題目的思路,直到他們聽懂爲止。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我認真負責,凡是學校、老師交給的任務,我總是一絲不苟地完成。作爲班幹部,嚴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起帶頭作用,協助老師認真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我在班裏成立了“幫困小組”,成績優秀的學生與學習困難同學建立“一幫一”對子,大家都以我爲學習榜樣,你追我趕,班級學習成績提高很快。

我熱衷於慈善公益事業,經常參加這一類的活動,我省吃儉用;從來捨不得亂花一分錢,總是把積蓄很久的零用錢捐給那些因貧困而失學的孩子;上次,得知學校一個同學得了重病,學校發出捐款倡議後,我急忙拿出自己的壓歲錢捐給了她,希望她早日走出疾病的陰影;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我積極響應學校的“愛心募捐行動”,立即拿出了自己平日裏的零花錢,並且動員家人爲災區募捐;班上有同學生病掉課了,我上課記兩本筆記,作業也不忘那兩份,只要有不懂的就去問老師,生怕有一點沒弄清楚,把他(她)教錯了,平時我都沒怎麼複習自己的功課,只要一有空就去幫他(她)補習,雖然有時被班上一些的同學誤解,在我背後指指點點,說三道四,但我從沒把它放在心上,依然幫助他人。因爲,我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曾經得到過別人的幫助,所以現在我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幫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一路走來,我不斷充實着自己,邁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今年初,我被評爲壽縣三好學生。

愛心人士先進事蹟材料 篇四

“甘作春蠶吐絲盡,願化紅燭照人寰”,這是人們對教師無私奉獻精神的讚美。工作二十年來,彭老師一直將其視爲人生追求的至真至美境界,苦學不倦,勤耕不輟,用無悔的信念和辛勤的汗水去實現人生的理想與價值。

彭老師愛崗敬業,爲人師表,與大家和睦相處,團結協作,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服從安排,以大局爲重,以學校利益爲重,不計較個人得失,盡心盡職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作爲一名工會委員,彭老師積極認真地與工會主席探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並出謀劃策;熱心的爲老師們送上香甜的課間餐;真誠地做老師們的貼心好友。

作爲戰鬥在國小教育最前列的班主任,彭老師先後帶過八個班。面對個性差異、特點不同的班級,彭老師注重以人爲本,精心雕琢孩子的心靈、努力開發孩子的潛能、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在和諧的氛圍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彭老師以勤奮學習、深入思索、腳踏實地的工作,培養了一個又一個區先進班集體,她也一次次榮獲“區優秀輔導員”、“區青年崗位能手”、“芙蓉區在線作文網一級指導教師”、“區教育科研課題實驗先進工作者”、“先進教育工作者”,“長沙市優秀班主任骨幹教師”“芙蓉區十佳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在她從事班主任的二十年裏,以愛作舟,在教育的海里探索前行……

一、帶你建設我們共同的家

火星是一個打工子弟佔20%的學校。部分來自農村的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基礎知識差、自控力差,紀律渙散。彭老師知道,爲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讓孩子得到最好的成長,這纔是真正負責真正的愛。因此彭老師從培養學生良好聽課習慣入手,課上進行趣味教學,儘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好學生的紀律。利用夕會課、思品課學習學校規章制度,並根據班上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班級管理的制度。在課後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爲,根據學生的表現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漸養成認真聽課、認真作業、下課好好休息、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彭老師的每一個學生都會銘記這樣一句話:“我的形象代表我家形象,我以我家爲榮,我家以我爲榮;我的形象代表班級形象,我以我班爲榮,我班以我爲榮;我的形象代表學校形象,我以我校爲榮,我校以我爲榮!”

爲了讓這個家更美,彭老師多次親手佈置了班級班刊、作業展覽園地,給學生營造了一個溫馨的學習環境。還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項活動,如集體舞比賽、獻愛心等一系列的班隊活動,涌現了一批思維活躍,責任感強,有獨立見解和組織才能的優秀班幹部,創建了一個個文明守紀、團結互助,勤學上進,凝聚力較強的班集體。在彭老師的努力下,所帶班在各項活動中均獲得到較好的成績,彭老師所帶的“三一”中隊被評爲“先進班集體”,所出中隊板報多次受到表揚,在集體舞比賽、跳繩比賽都獲得佳績。獲得學校藝術班級、“好書伴我成長”優秀班級。2009年5月,彭老師所帶的“四一”中隊榮獲芙蓉區先進集體光榮稱號。2010年5月她所帶的“五一”中隊獲得芙蓉區長生比賽一等獎;獲得芙蓉區“唱響未來”合唱比賽一等獎。2010年6月,她所帶的“五一”中隊榮獲芙蓉區先進集體和長沙市先進集體光榮稱號。

二、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夏丐尊先生有一句話:沒有愛的教育就像池塘裏沒有水一樣,不成其爲池塘。沒有愛,沒有情感,就沒有教育!十九年來,彭老師不但爲孩子播下知識的種子,更以自己完備的人格,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成爲學生效仿的榜樣、推崇的模範,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與教育智慧播下愛的種子,在多彩的百花園中,用慈愛、智慧澆灌每一朵小花。

彭老師所教的班中有一個“特別”的孩子,她叫林鴿。說她特別,是因爲她需要藉助助聽器才能勉強聽清楚別人說話。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彭老師的目光總是追尋着她的身影。爲了讓她能聽清楚老師講課,彭老師把她的座位固定在第一排;爲了讓她能儘快交到朋友,彭老師拉着她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

這一切,孩子們看在眼裏,記在心上。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也正是在一言一行中得以傳播,教育的力量也就自然而然地“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孩子們在感受愛的過程中學會了發揚愛、傳遞愛!他們成爲了林鴿親密的夥伴。儘管林鴿聽力嚴重缺失,但是在集體中感受到的溫暖與友愛使她擁有着與其他孩子一樣的活潑與聰慧,也有着懂事與堅強。

幾年裏,彭老師上課總是站在林格的視線之內,儘量讓她看清自己的口型,其實她是在與林鴿搭建心靈之橋啊!當林鴿每一次的聽寫和試卷上的分數都是九十五分以上時,彭老師被這個精靈般的孩子感動着,同時孩子的父母也被彭老師感動着。

其實,多年來,彭老師何止關心林鴿這樣一個孩子呢?在彭老師眼裏,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老師無私的愛。

愛心人士先進事蹟材料 篇五

三尺講臺,一顆愛心,放飛希望,樂此不疲。這就是劉xx老師從師近二十年來的真實寫照,也是他的執着追求。

立身煉志正師德

教師身上社會賦予很多耀眼的光環,作爲一名教師,在領受這些美麗光環的同時,更應該去恪盡職守,努力適應時代的發展,去爲這些光環增輝添彩。劉xx老師深知這一點,無論在哪一崗位,他都努力做到了身正爲範,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師德的高尚。他常說:我的肩上有一副擔子,一頭擔着義務,一頭擔當責任。我靠履行義務領份薪水養家,責任卻讓我明確使命,催我奮進,亮麗我的人生。

他還說:“我的兩個心房,一個裝的是良心,一個裝的是愛心。我捫心自問時,問的是良心;我傾情付出時,灑的是愛心。”

二十年來,他一直擔任班主任,做過級部主任,年級備課組長,變的是崗位,不變的是他的愛心。他始終在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同時,用愛心去點亮學生的心燈,用愛心去演繹師愛、父愛。他的數學課,最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他的課,作業最少,他要求學生每天都要做好。有時他把愛心轉化爲對學生的尊重,有時他把愛心體現在對學生的嚴,體現在對學生習慣的培養上。他的課,學生沒有坐姿不正的,沒有不思考的,沒有遲到的……他的課,學生愛上!

矢志不渝鑄師魂

走進嶄新的二十一中,“心擁智慧、明德識理”的校訓,使劉xx老師進一步認識到新學校教師的使命和責任。“市級骨幹教師”、“區優秀教師”、“區優秀班主任”,帶着光環,帶着責任,他更忙了,更累了,可他從沒因此心裏放下學生。每次聽課或外出開會,他的學生都會受益,新的教法和理念,讓他的學生興奮並快樂着。每次活動反思後的經驗總結,他的學生總是在他從“經驗——再實踐”時,體驗到更多成功的喜悅。因爲他是學生心中最有趣、最好的“朋友老師”,他也因學生心底的這一稱呼而自豪。

隨着校本教研的深化,他不斷創新學校校本研訓方式,積極倡導網絡教研。精心撰寫教學案例、教學反思和教育教學論文,和同行真誠交流,不斷提高,實現了網絡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從而爲該校教師的成長和發展夯實了基礎。

付出總有回報,名譽催人奮進,作爲一名教師,劉老師覺得自己始終要踐行爲人之道,從師之道。特別在實施教師績效考覈的今天,他覺得教師更要講敬業和奉獻。他是這樣想的,也正是這樣做的。堅守着三尺講臺,辛勤耕耘、開拓創新、默默奉獻。他相信他的未來不是夢,因爲,在他的心中,學生永遠是天使,他就是爲天使修補翅膀的人。

愛心人士先進事蹟材料 篇六

xx公益愛心社是在xx省慈善協會指導下,由網友自發組建的愛心團體,他們以網絡爲紐帶,以奉獻愛心爲宗旨,是自願爲社會義務服務、非盈利性的愛心團體,目的是爲了讓弱勢羣體感受到社會的關愛。服務隊以遵紀守法、嚴格自律爲自主管理方式,本着謹慎務實的原則,

着力激發人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一片愛心,是志願者將心存的善念轉化爲實際行動,去關注社會弱勢羣體及社會公益事業,傳播人文關懷精神和對自身社會價值的認知,增強個人對國家和民族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感。

公益愛心社成立三年來,歷盡千辛萬苦、酸甜苦辣,自籌活動經費獻愛心。當初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志願者用原本出租的房屋奉獻出來免費使用;隊伍無服裝、標牌、文具、表格,也是自願者自掏腰包購買,其中滋味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感受到。

三年來,我們服務隊做出了令人驚喜的成績。值得一提的是:陝南特大洪災募集物資28萬多元,志願者不避酷暑,每天頂着太陽募集物資,冒着酷暑爲衣服消毒、晾曬、整理、打包。欣慰的是,社會上很多愛心人支持我們的工作,有的捐錢,有的捐物,真正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優越性。我們的愛心行動也得到了石泉縣紅十字會會長的高度評價。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我們在三原縣東周兒童村的送溫暖活動也開展得很出色。爲了讓孩子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體驗到人間的真情,我們隊除了給了孩子們精神上的撫慰,還給予物質上的幫扶。先後送去了服裝、生活用品、體育用品等。兒童村對公益愛心社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在陝西省慈善協會主辦的“扮靚西安,迎接世園會”志願服務月活動中,我們的志願者工作認真負責,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公益愛心社還舉辦了“重陽節商洛敬老院送溫暖”、資助藍田縣貧困生、募款幫助患白血病大學生陶翠紅等等活動。三年中活動六十多次,募集物資、資金50多萬元。志願者們羣策羣力,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尤其是公益愛心社的管理員,每次活動他們身先士卒,細心調查並策劃活動,帶頭實施擬定方案、帶頭捐獻和動員愛心企業家募集,因而受到隊員們的尊敬和擁護。

因爲有了志願者們的不斷參與,“陝西公益愛心社”纔不斷髮展、壯大,生機勃勃。我們抱定決心,只要社會需要志願者,我們就一定會竭盡所能,爲國排憂、爲民解難。爲實現“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獻出弱勢羣體所需要的一切。

愛心人士先進事蹟材料 篇七

蘇惠琴,女,回族,44歲,平涼市崆峒區柳湖鎮涇灘四社農民,2007-2013年在平涼市崆峒區武家園小區物業部爲出納,後任物業部主任,在單位上班期間,時常利用假期參與公益活動。2013年7月,由於岷縣發生地震,她和丈夫馬有生救災之後,選擇了做專職公益人之路,並和丈夫成立了平涼衆益農村社區發展協會,蘇惠琴任祕書長之職。

作爲公益人,蘇惠琴嚴格要求自己,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投身公益事業中,以農村弱勢羣體利益爲重,不重個人得失,用熱情和奉獻的精神彰顯一個公益人的使命感,主要事蹟如下:

一、發揮專職公益人的模範性

作爲一名專職公益人、一名志願者,首先要做到帶頭幹,再苦不退縮,她和丈夫參與了2013年7.22岷縣地震救援,隨後蘇惠琴參與岷縣壹樂園兒童服務站工作,在災區一呆就是半年,在艱苦的條件下每天往返於災區的重災點學校,給孩子們帶去歡樂,讓災區孩子走出因災心靈受到傷害的陰影,而丈夫而在平涼市走鄉串戶,扶困助弱,發展志願者,運營平涼衆益農村社區發展協會;2016年7.19河北特大洪災救援工作,身爲一名女同志,在河北災區的酷暑中做災情評估,發放救災物資等工作,她從不言苦,在河北的半個月,帶領一隊志願者深入受災一線發放物資,寬慰受災羣衆,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最忙碌的時候一天只吃一頓飯。在平涼衆益在當地的項目中,蘇惠琴也是帶頭走訪貧困山區的村落學校,貧困山區成爲她的主要工作地,一年有一半時間在山區渡過的。

二、注重實幹,業績突出

平涼衆益成立四年期間,爲幫扶平涼貧困地區學校、社區,根據需求,蘇惠琴積極向基金會、其他公益機構、愛心企業申請物資及支持類項目近20多個,蘇惠琴作爲項目負責人,每個項目從申請到執行、總結、財務審覈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從不走形式,走過場,讓每個項目的實施到位,落地有聲,由於優秀的執行能力和完善的項目管理經驗,得到資助方的認可,使更多的優秀項目落地平涼,使平涼地區的部分學校、社區、兒童現狀得到改善,近四年來,她申請的項目有壹基金溫暖包、淨水計劃、兒童平安小課堂、多功能運動場、留守兒童服務站、農村學校音樂教室援建、圖書室援建、甘肅福彩留守兒童關愛、電教室援建、鴻基金愛的揹包、幫扶孤寡老人、環境保護等項目及配套物資價值超過600萬元,項目受益人達3萬人次。

三、甘於奉獻,忘我工作

蘇惠琴在公益路上的四年,忠於職守、愛崗敬業、不畏艱難、腳踏實地、甘於奉獻,心牽平涼貧困農村社區、學校,白天奔波在農村社區,晚上伏案撰寫資料,她的時間表裏沒有節假日和公休日,節假日基本都是外出向其他優秀的公益組織學習和參加各類的培訓,旨在提高自己能力,更好的服務於平涼地區的弱勢羣體,正常工作日在農村社區、農村學校實施各類公益項目。2014年在婆婆去世剛十天,她奔赴岷縣災區執行壹樂園兒童服務站項目,一去就是幾個月,她也有家,上有老下有小,爲了工作時常舍小家顧大家,她也很幸運,無論多忙,孃家婆家都支持她、理解她,而她對於公益事業的執着感動了身邊的人,也帶動了一羣人加入公益的行列。

四、作風嚴謹,清正廉潔

蘇惠琴作風優良,爲人正直,所有公益項目在選址和執行過程中,不偏不倚,與當地政府職能部門協調,讓項目真正落實到有需求的社區或學校。無論在工作或生活中,嚴格律己,以身作則,爲志願者們作出表率,做到辦理不推諉,遇難不迴避,不損壞集體利益,清正廉潔。

有人這樣問她,你這麼忙究竟得到了什麼?她說這是實現我們人生的價值,做志願者的最高目標就是實現自我價值,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看到項目受助人臉上幸福的笑容,對她來說是最好的回饋。有時候忙的不可開交時,她的朋友說:你選擇你承受,是的,當初執着的選擇時她就沒有後悔過自己的選擇,選擇公益這條路,一路前行,不忘初心。

2016年5月,由平涼市崆峒區柳湖鎮推薦,蘇惠琴被崆峒區評選爲第四期“崆峒好人”榮譽稱號,2017年度首屆平涼市文明家庭、2018年度首屆崆峒區文明家庭,平涼日報在2017年4月23日發表題爲《這對夫妻只願山裏孩子有書讀》,報道她和丈夫幾年來四處奔波援建圖書室30多個,2017年度柳湖鎮政府拍攝微電影《我的公益夢》,以她的真實事蹟爲題材反映一個公益人堅持不易的感人事蹟,她執着於公益事業的事蹟在部分基金會、公益組織、甘肅公益界的訂閱號中爭相報道和學習,被稱爲關注當地農村社區的一匹“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