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結對幫扶幹部先進個人事蹟材料

做好幫扶人,上交滿意答卷

結對幫扶幹部先進個人事蹟材料

***,男,侗族,1995年*月出生,中共黨員,***村結對幫扶幹部,自工作以來,憑着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憑着對貧困戶的一片愛心、熱心,勤奮努力、任勞任怨地做好本職工作,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地爲貧困戶辦實事,被貧困戶稱之爲“貼心人”。

腳踏實地做本職工作

***是***村1組***、***、***的結對幫扶人。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作爲結對幫扶幹部,走訪貧困戶、貧困戶信息採集、扶貧手冊及各種表格的填寫、一戶一檔軟件資料的收集整理和錄入等等。在2019年的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就沒有了雙休日,也沒有了正常的上下班時間,辦公室就成了他的“家”,貧困戶就成人他的“親人”,忙碌的工作使他無法顧及自己的家人,家裏父母經常打電話給他問寒問暖,他總是用這邊離家太遠了、路又不好爲藉口不回家。2019年自上班到過年春節纔回家一次,回家過完大年三十,又接到疫情防控的緊急通知,於是大年八年級又毅然離鄉,他說“大年八年級正是寨上男女老少歡呼慶祝的時候,自己一個人開車走出寨子,心裏挺不是滋味......”但他是一名黨員,他時刻記住黨員要有先鋒模範作用、隨時準備爲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詞,這是他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激情,讓他始終以一種樂觀的態度,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日常工作和扶貧工作中。

爲了深入瞭解貧困戶家庭情況,他不分節假日還是雙休日,不分炎炎烈日還是寒冬臘月,到貧困戶家中調查走訪,每到一戶,都坐下來和他們談心,仔細詢問貧困戶的收入和支出情況,詳細瞭解貧困家庭生產生活情況、勞動力技能狀況、子女就學和最期盼解決的問題。和他們相處的時間長了,所有貧困戶情況他是一清二楚,爲貧困戶的信息採集提供了真實詳細的資料;爲了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不斷地向他們宣傳產業扶貧補貼政策,鼓勵他們創業、動員他們就業。有時候貧困戶白天上山務農,經常不在家,他就利用晚上時間去他們家。

真心爲民辦實事

貧困戶們見到了他,都把他當貼心人,有什麼困難、需求和想法都和他談、找他辦。當***第一次到俾翁村1組***家的時候,他看到***家裏雜物亂堆亂放、***臉上到處是傷疤,他立馬尋找所因,因爲***妻子銀芝花患有精神病,每當發病時總會去抓、撓夏文華,問其爲什麼不送去醫院,夏文華更是垂頭喪氣,說家裏幾個兒子都不想管這個家,帶媳婦來看到家裏這個情況也不好看,於是就留兩個老人在家,之前也送去過黎平精神病醫院,但因爲各種原因沒有收留,後來準備去榕江精神病醫院,但又太遠,所以遲遲沒有去。吳相宏聽到這些,也感到很棘手,畢竟自己剛參加工作,初到異鄉又生疏,但他還是答應了幫助夏文華。首先他先通過自己的努力聯繫到了黎平精神病醫院,說明了情況,在經得醫院的同意後馬上通知夏文華的小兒子夏萬浩回家,在和夏萬浩一起努力下,終於把夏文華妻子銀芝花

送到了黎平縣精神病醫院。回到家,終於看到夏文華臉上出現了一絲微笑,感覺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本作兒子做的事你全給做了,你就是我的貼心好兒子”夏文華老人望着吳相宏淚眼盈眶的說。夏文華患有高血壓慢性病(腦梗死),每個月都需要到黎平拿藥,於是吳相宏每次有空都會去俾翁村接其到德化鄉里坐班車,碰到剛好自己也上黎平的時候,也會主動帶上夏文華。現在夏文華成了自己的親人,夏萬浩成了自己的微信好友、更是自己無話不說的好兄弟,大兒子夏萬靈今年從廣東回到家裏時,主動聯繫了***,一句句感動、一聲聲感謝,多次邀請***到其家裏“擺門子”,在2020年7月份的脫貧攻堅普查期間夏文華一家更是給普查組交上了滿意的答卷。每談到這些,***嘴角總是微微一笑。

不斷夯實“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

***是一個因爲努力讀書才走出大山的同志,他深知“扶貧先扶智”、作爲農村的孩子只要讀書纔是擺脫貧困的最好選擇。俾翁村1組夏文明是其幫扶戶,一家六口人,夏文明夫妻兩口、兩位老人、一兒一女。得知夏文明夫婦常年在山西太原務工,家裏的老人、孩子就成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的情況。***首先到夏文明家裏對老人、小孩子做了思想工作,跟夏明文其父夏錦順說“您老兩口就安心在家裏幫忙照顧孩子,文明不在家,以後你們有什麼需要、有什麼緊急情況隨時都要記得聯繫我這個小吳”,看到夏淼淼、夏萬源兩個小朋友時,他總會去查看他們兩的作業本、翻翻他們的書包,當起了他們的臨時“家教”,鼓勵他們要努力讀書,成大後要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並經常打電話給夏文明,鼓勵其安心在外面上班,跟他報家裏的平安,說明了就業脫貧的重要性。通過努力,夏文明夫婦每年基本都能在外務工10個月左右,平均每人每月3000左右,一年下來也有5、6萬元,加上家裏的種植業補貼每年1650元、夏景成的養老金93元/月、夏景成的組長工資300元/月,夏文明一家的人均收入遠遠超出了國家脫貧的標準線。在普查期間,夏文明的父親夏景成在異地搬遷又寬、又亮的房子裏與普查組的交流中口口聲聲都是滿意度的體現。

俾翁村1組夏錦順也是***的幫扶戶之一,思想比較活躍、想法比較多,也是村裏工作比較棘手的一戶,特別是搬遷這塊,有時候不想上去住、有時候又想退房。當吳相宏聽到這一消息後,馬上到夏錦順家吃一頓“連心飯”,跟夏錦順說到“伯伯,搬遷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你家有文現、文棋、文福三個兒子,

他們都有打拼創業的想法,他們以後肯定不會再在俾翁村呆一輩子,你要安心搬到黎平去住,不爲自己也爲孩子着想,先給他們在黎平找一個立腳點,一旦錯過了這個機會就得自己花幾十萬到黎平買商品房了......”每一句的相勸都讓夏錦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經過多次的上門相勸、電話隨訪,夏錦順終於安心到黎平居住。夏錦順到黎平住一段時間後,盡然萌發了創業萌芽,打電話給***說到“我在黎平可是找到了創業項目,我沒有太多文化,但我吃得苦、還有力氣,我準備到高屯那邊租他們荒的田地來搞大棚蔬菜,在我們城北搬遷點搞一個蔬菜銷售點,等做大起來了再開分店,開到龍形、千秋塝、乾涼亭......”***在電話一頭開心的聽着夏錦順規劃着自己的未來。

“道雖通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爲不成”,作爲一普通的結對幫扶幹部,心繫羣衆的情懷和默默奉獻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着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也以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期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