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2022年全國精品共產黨員先進事蹟素材【多篇】

2022年全國精品共產黨員先進事蹟素材【多篇】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蹟2:於海俊 篇一

於海俊:生命在林海定格

6月19日,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根河林業局副局長於海俊,在撲救森林雷電火災過程中,不幸因公殉職,年僅56歲。

於海俊1987年從內蒙古林學院畢業後,就來到內蒙古大興安嶺工作。是什麼讓他三十二年如一日紮根於茫茫林海,始終牢記當年的初心,至死不渝?

休克時手裏仍緊攥着GPS定位儀

][

今年6月19日下午,內蒙古大興安嶺根河林業局轄內的上央格氣林場47溝附近發現煙點。煙點即是火情,火情就是命令。於海俊迅速帶領60名專業撲火隊員緊急奔赴起火點。3個小時後,他們到達火場。經過2個多小時的奮力撲救,火場勝利實現合圍,外圍明火被撲滅。

臨近21時,天已黑透,燃盡的草木灰四處飛散,一些倒木、站杆上還有殘留的星火。於海俊要求大家在最短時間內徹底清理火場,確保不發生復燃、受災面積不再擴大。清理過程中,一根長約10米、直徑約爲32釐米的過火站杆被風颳倒,砸中了於海俊。

當隊員們將站杆鋸斷後挪開,於海俊的一隻眼鏡鏡片被砸碎,人處於休克狀態。此時,他的手裏仍緊緊攥着GPS定位儀。經過一個小時的顛簸,於海俊終於被送到山下的急救車。但他沒挺過這個夜晚,19日23時30分,因公殉職。

於海俊犧牲後,同事們找到了他多年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裏面詳細記錄了他參與撲救的每一場火災。在扉頁上,他寫道:本記錄本,經過煙燻、火燎、油漬、塵埋、汗浸、水淹、雨澆等多道工序,得以保存,實屬幸事……除了這本珍貴的撲火記錄,他留下的還有當晚沒吃完的半包餅乾和半瓶水。

自從來到根河林業局工作,於海俊曾屢次帶隊成功撲火,不止一次展現了極強的責任心和過硬的專業素質:2017年5月2日,畢拉河林業局北大河林場的火災,是他嚴令隊員們轉移到河邊宿營,才避免了後半夜因大風驟起火向突變,原宿營地被大火吞噬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2018年6月22日,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烏瑪林業局伊木河林場發生火災,出發救火時,他的腳就被嚴重砸傷,但他忍着疼痛,帶隊爬山、過河,帶頭撲火作戰……

翻看這名老黨員的檔案,23歲那年,他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在我童年時代,常聽大人們講那些共產黨員先烈的英雄事蹟,他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深深激勵着我。我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要爲實現偉大的共產主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

在於海俊犧牲的前一天,根河林業局黨委召開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研討會。會後,於海俊寫下心得體會:“作爲林業人,必須把改善林區生態環境質量作爲義不容辭的責任,堅決承擔起建設美麗根河的歷史使命,堅持最重的擔子自己先挑、最硬的骨頭自己先啃。”這是於海俊交給黨組織的最後一份思想彙報

調任根河林業局之前,於海俊曾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調查規劃院工作。他經常揹着帳篷、給養和工具,爬高山、穿密林、蹚河道、走沼澤……年復一年,帶領森林外業調查大隊深入北部原始林區,出色地完成了北部原始林區防火工程基礎設施勘察設計任務。

國家啓動一期“天保”工程的時候,於海俊作爲設計項目負責人,幾乎走遍了林區的每個角落,他帶領團隊準確覈定了各林業局公益林、商品林的建設規模,爲上級決策和工程建設單位施工提供了詳實的基礎依據。

多年來,於海俊負責並參加的林業工程規劃設計、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生態環境工程設計和測繪項目共有100餘項,其中完成“天保”工程設計32項,8個項目獲評全國和省部級優秀科技成果獎,主編或參編完成論文、著作10餘篇(部),他還先後獲得過“內蒙古自治區優秀科技工作者”等近20項榮譽。

沒有一個親人沾了他的“光”

根河林業局距離於海俊過去工作生活的牙克石市200多公里,到根河林業局工作的8年裏,於海俊和妻子劉文慶見面次數有限。

劉文慶回憶,和於海俊從相識、相戀到結婚生子,共處30多年的時光中,聽到最多的話是“在忙”。6月19日下午,劉文慶像往常一樣,給丈夫打電話。電話一端的於海俊說,“我忙着呢,着火了,馬上上山,不聊了……”就匆匆掛斷了電話。誰知,這竟成了夫妻二人的訣別。

於海俊回家探親、妻子去根河看望於海俊,都是乘坐綠皮火車,單程就得花很長時間。劉文慶珍藏着兩人往來於根河和牙克石的所有火車票,本想等到於海俊退休後,把這些火車票編成一本紀念冊。

今年是於海俊的母親去世三週年,原本定好回家給母親上墳的於海俊,後來給弟弟打了個電話:“林區乾旱少雨,防火形勢嚴峻,回不去了……”當年,爲了供成績優異的於海俊上大學,弟弟、妹妹只好相繼輟學在家務農。於海俊一畢業就一頭扎進了大森林,家裏親人沒有一個沾了他的“光”。

至今,夫妻倆還住在僅60多平方米的房子裏,裝修極其簡樸。於海俊的辦公室裏,辦公椅扶手磨破了一個大洞,辦公桌上還放着一個很舊的白瓷杯子。於海俊在根河住的宿舍,冰箱裏只有方便麪和吃剩下一半的凍饅頭。

於海俊因公殉職,組織上多次到家裏看望家屬。每次,妻子劉文慶都語氣堅定地說:“我們一家人都是共產黨員,我們能夠理解海俊所做的一切。”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蹟4:盧永根 篇二

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2017年3月21日,華南農業大學收到了建校以來最大的一筆個人捐款:8809446元。

捐款人是一位已經患病的老人。

當時,老人在病牀上和老伴聊起了家中的積蓄存款,老人只說了一個字:“捐。”

他的老伴也心領神會的答了一句:“好。”

就這樣,兩位老人來到了銀行,把家中十多個存摺中的存款全都轉入了華南農業大學的賬戶,轉賬的業務整整持續了一個多小時。

除此錢之外,兩位老人還早早簽署了遺體捐獻卡,希望身後可以爲醫學做一點貢獻。

這位老人就是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著名作物遺傳學家盧永根。

1930年,盧永根在香港出生了,當時他家的生活條件特別好,有汽車、有電話,用現在的話說算得上一個“富二代”了。

但這樣的生活很快就被戰爭打破了,11歲那年,香港淪陷。

他從香港來到廣州的鄉下避難,之後他收到了父親託人捎來的兩句家訓——身勞苦學;既買鋤頭又買書,田可耕兮書可讀,半爲儒者半爲農。

親眼見到戰爭煙火的盧永根說:“因爲侵華戰爭的現實教育了我,我要爲祖國復興效力!”

1949年,盧永根回到香港辭別了父母兄妹,進入嶺南大學農學院學習。幾年後,嶺南大學與中山大學兩校農學院合併爲華南農學院,盧永根成爲了華南農學院的首批學生

大學畢業後,盧永根留校任教,開始了自己的學術之路。

他不僅成功劃分中國水稻光溫生態型和氣候生態型的品種分型,還帶領研究團隊開展水稻質核互作雄性不育性基因分析,提出了“特異親和基”概念,首次構建出3箇中國原生野生稻種粗線期核型。

在這樣的學術成就下,盧永根開始在國際上嶄露頭角。

後來,他以公派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留學。當時,盧永根在美國的親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美國的實驗室也向他拋來了橄欖枝,但他都一一謝絕了。

他的親人朋友都說,盧永根瘋了,就這樣拒絕了高薪和優越的生活。

而盧永根用了法國著名學者巴斯德的一句名言來回應: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後來他還公開發表了一篇文章,上面寫到:“真正愛國的青年科學家都應紮根祖國。外國實驗室再先進,也不過是替人家幹活。”

回國後,盧永根擔任了院長,發現華南農大出現人才斷層,職稱評定論資排輩的陳規陋習讓青年學者們晉升無望。

他開始進行大刀破斧的改革,讓一批年輕的人得以破格晉升,除此之外,他還開始一封封的給在國外的學者們寫信,邀請他們回國效力。

在他的努力下,劉耀光、溫思美、彭新湘等一批人才來到了華南農大。

爲了讓劉耀光安心科研,他還破例爲他建了一座專門實驗室。

有一天,盧永根聽說廣東佛岡一座山的山頂有野生水稻,他便興奮的要前往尋找。

因爲在此之前,盧永根爲了找尋攜帶重要基因、可以改良水稻品種的野生稻他已經走了好幾個地方了。

這次有了新的線索,他自然不會放過。

但在佛岡的山上根本沒有路,全部都是半人高的雜草和荊棘,走到半山腰的時候,盧永根已經體力不支了。

當時,他的學生們都說,讓老師休息,年輕人上去就可以了,但他依舊堅持上山,一手拄拐、一手扶樹,一步一挪,氣喘吁吁。

到了山頂後,盧永根感嘆說:“這片野生稻太好了,我們沒白爬上來!”

那一年,盧永根71歲。

就是這樣的一步一個腳印,盧永根研究團隊共選育出作物新品種33個,在華南地區累計推廣面積1000多萬畝,新增產值15億多元。

年紀大了後,盧永根的身體變得不大好了。

但他一直不同意學校派專車接送他上下班,固執的堅持一個人揹着包走路去學校。

80多歲的時候,他還經常和老伴揹着雙肩包擠公交、地鐵,即便是想要回老家看看,他也是從校門口轉好幾趟公交,再去趕着坐長途客車回去。

人們都說,像盧永根這麼“窮”的人太少了。

夫妻倆雖都是教授,卻只有一間5樓的小房子,到了80多歲,老兩口還整天爬上爬下。

學生們到老師的屋子裏一看,更傻眼了,因爲居然沒有一點點現代氣息。

沒有像樣的電器,只有用暗的檯燈、發黃的白色電話座機、還有十幾年的收音機,幾把竹子凳子都是用鐵絲綁了又綁,就連牀都是最古老的那種鐵架牀。

他經常說,“牀已經很好了,我們剛結婚時,4個條凳架上板子,就是牀。”

“這些東西沒有用光用爛,還能用,物還沒有盡其用。”

人們還發現,在老師的相冊裏,他的一件綠毛衣更是從中年穿到了老年。

學生們回憶,在盧永根住院前,一到中午就能看到他拎着一個鐵飯盒走到食堂,和學生一起排隊,打上兩份飯。

他在食堂吃完後,再將剩下的一份飯帶回家給老伴。

在吃飯的時候,盧永根看到學生們如果剩下來很多的飯菜,總是忍不住上前提醒:“多少株水稻才能出一碗米飯?”

後來,學生們也習慣了這位老爺爺的善意提醒,並在學校的官微下寫到:

“經常看到盧永根院士從農學院緩緩步行到莘園飯堂跟我們學生一起排隊打飯,然後在飯堂大廳找個不起眼的位置坐下來吃,他很喜歡吃魚,每次都把打的飯菜吃得很乾淨。”

但就是這樣“摳”的人,盧永根一出手就是100萬。

在2015年,盧永根跟老伴回到了老家,他直接把祖上留下的兩個價值100多萬元的商鋪,捐給了當地的國小。

他鼓勵孩子們努力讀書,“國家強大了,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才更有地位!”

一年後,盧永根查出了癌症,住進了醫院。

但他節省的性格又一次的帶到了醫院,在治療過程中如果有比較貴的檢查或者價格較貴的新藥,他和老伴就會委婉的提醒醫生,能不做就不做,不要給別人增加負擔。

有一天,盧永根的老伴問他:“老盧啊,你身後,儲蓄怎麼處理?”

盧永根只說了一個字,“捐。”

她的老伴也回答了一個“好。”

她說,“我也是準備捐的。”

就這樣,達成共識的兩位老人,從醫院出發,顫顫巍巍的走到了銀行,打開了一個黑色舊挎包,裏面有十多張存摺。

老人開始吃力地在一張張憑證上簽字,一次次輸入密碼,最終把8809446.44元全部捐給了華南農大。

這是學校建校108年來,收到的最大一筆個人捐款。

而這筆錢,在學校成立了“盧永根·徐雪賓教育基金”,用於扶持農業教育事業。

盧永根說:“不把教育搞起來,國家強大是不可能的。”

捐完錢後,老兩口又決定辦理遺體捐獻手續,在遺體捐獻卡上面寫着:

“我是一名捐獻遺體的志願者,我願在身後將遺體無償地捐獻給醫學科研和醫學教育事業,爲振興祖國醫學事業而奉獻。”

2019年8月12日,89歲的盧永根走了。

有人發現,這位老人在筆記本上寫到:多幹一點;少拿一點;腰板硬一點;說話響一點。

在感動中國頒獎禮上,這位“布衣院士”的獲獎詞是:

“種得桃李滿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

是春風,是春蠶,更化作護花的春泥。

熱愛祖國,你要把自己燃燒。

稻穀有根,深紮在泥土。

你也有根,紮根在人們心裏!”

盧永根,他值得被記住。

優秀共產黨員個人事蹟 篇三

男,__歲,___年畢業在鄭西客運專線見習,一年後任技術員,到___年,主要施工任務爲蒼龍澗特大橋,呂家崖隧道施工,___年到目前,在大西大西鐵路四項目部二工區擔任技術負責人。主要施工任務爲跨汾河特大橋施工。

作爲一名黨員,同志始終以優秀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處處發揮黨員先進模範作用,恪盡職守,無私奉獻,愛崗敬業,任勞任怨,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言行詮釋了黨員的先進性。

一、譜寫忠誠,一腔熱血永無悔

同志能夠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思想先進,工作積極,上進心強。對工作無限忠誠,能夠專心投入、勇創一流。平時善於鑽研業務,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工作有魄力,有膽識,能獨當一面,敢於創新,成效顯著,在工作期間獲得諸多榮譽,被大家公認爲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優秀年輕幹部。他常說:沒有_,沒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就沒有我的今天。這就是他懷着感恩之情,無怨無悔做人做事的動力所在。

二、開拓進取,以身作則勇擔當

___年,__歲的應聘到鄭西客運專線實習,工作剛滿一年就被委任爲技術員;___年已開始承擔蒼龍澗特大橋,呂家崖隧道施工任務。一路走來,每一次的升遷或者調動都意味着越來越重的責任,艱難前行中,不斷以自己的行動詮釋着敢爲人先、挑戰自我的意義。

他積極參與到每一次的施工任務中,衝鋒在前,確保了每一次的任務能夠的順利實施;他作爲技術員戰嚴寒,鑽果園、走泥路,在冰天雪地裏踏遍了施工場的每一寸土地,連續作戰__個月,出色完成了上級交代的各項任務。___年擔任大西大西鐵路四項目部二工區技術負責人以來,他爲了在跨汾河特大橋施工中,抓工期,趕進度,使工程順利完工,儘快目標任務,他堅持吃住在工地,工作幾乎是不分晝夜,由於長期辛勞,他人更是消瘦了一大圈,但他卻從未離開自己喜愛的工作崗位。正是在這樣的精神鼓舞下,全體同志上下齊心,使工程建設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任務,創造了大橋施工建設上的奇蹟。

三、樸實無華,兩袖清風存正氣

作爲一名黨員,作爲重點建設項目工程建設管理的技術負責人,他始終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切實抓好自身的黨風廉政建設,認真學習領會和自覺執行黨風廉政建設和反_工作目標責任制、《黨員領導幹部貫徹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行爲準則》,嚴格要求自身行爲。同時,他積極做好對部門員工的廉潔教育,保證了自身和部門無任何違紀現象的發生,維護了黨在羣衆中的良好形象。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不馳於空想,不鶩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做事,則功業可就。”這是李大釗的一句格言,也恰是同志對待工作和生活的真實寫照。

他以不屈不撓的意志,精益求精的態度,忘我奉獻的行動,精彩詮釋着優秀黨員的精神,這精神照亮了天藍、水清、樹綠、花香的華夏古都。他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保持了一名黨員的優秀本色,譜寫了一曲建築工作者的壯麗讚歌。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蹟 篇四

周永開,男,漢族,四川巴中人,1928年3月出生,1945年8月參加工作,同年同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原達縣地委副書記,1991年6月離休。周永開同志一輩子聽黨話、跟黨走,始終如一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黨是一生的追隨”的座右銘。他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解放前冒着生命危險從事川北地區黨的地下工作,新中國成立後,無論是在崗還是離休以後,幾十年如一日苦幹實幹,爲推動地方發展、脫貧攻堅、改善民生和生態建設默默奉獻,是百姓心中的“周老革命”。他履職盡責、敢於擔當,推動當地林業工作成爲全國先進;勇於同腐敗行爲作鬥爭,頂着壓力查辦案件。他堅守“人可以離休但共產黨員永不會離休”的承諾,帶領黨員羣衆護林造林,在當地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他把羣衆當親人,十餘年捐資助學、扶貧濟困,幫助和帶動革命老區人民脫貧致富。他淡泊名利,弘揚優良家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爲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

張桂梅,女,滿族,黑龍江牡丹江人,1957年6月出生,1975年12月參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雲南省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院長。張桂梅同志把全部身心投入到邊疆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和兒童福利事業,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是華坪兒童之家130多個孤兒的“媽媽”。她堅持用紅色文化引領教育,培養學生不畏艱辛、吃苦耐勞的品格,引導學生銘記黨恩、回報社會。她堅持每週開展1次理論學習、重溫1次入黨誓詞的組織生活,發揮黨員在學校各項工作中的先鋒模範作用。她常年堅持家訪,行程11萬多公里,覆蓋學生1300多名,爲學校留住了學生,爲學生留住了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她吃穿用非常簡樸,對自己近乎“摳門”,卻把工資、獎金捐出來,用在教學和學生身上。她以堅韌執着的拼搏和無私奉獻的大愛,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於海俊,男,漢族,內蒙古翁牛特旗人,1963年11月出生,198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7月參加工作,內蒙古自治區原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根河林業局副局長、林業工程正高級工程師。2019年6月19日,在撲救上央格氣林場山火時不幸壯烈犧牲,年僅55歲。於海俊同志是新時代林業戰線職工的優秀代表,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大興安嶺林區近70年來黨員羣衆敢於鬥爭、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爲守護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在大興安嶺林區默默堅守32年。他精通業務、勤勉務實,參與編制多項國家級林業行業標準,參與完成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等項目100餘項,創造性地提出“補植補造”概念及森林經營措施,推動構建“一體兩翼”森林資源監管新格局,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廉潔奉公、謙和質樸,深得幹部職工信任和愛戴。

李夏,男,漢族,安徽黃山人,1986年7月出生,2007年9月參加工作,201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績溪縣荊州鄉原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縣監委派出荊州鄉原監察專員。2019年8月10日,在抗擊“利奇馬”超強颱風搶險救援時英勇犧牲,年僅33歲。李夏同志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紮根奉獻皖南山區,多次放棄到縣直機關工作機會,甘於在最艱苦、最偏遠的鄉鎮基層奮鬥青春,勇於在抗洪搶險等急難險重任務中衝鋒在前。他心繫羣衆、一心爲民,服務羣衆隨叫隨到,當地羣衆都知道“有事情、找李夏”,貧困戶稱讚他“比自己孩子還要親”。他恪盡職守、認真負責,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從事紀檢監察工作,敢於較真碰硬。他爲人樸實、有情有義,愛親人、愛家庭,總是盡心盡力幫助他人,用高尚品行感染和溫暖着身邊每一個人。

盧永根,男,漢族,1930年12月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廣州市,1947年12月參加工作,194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2019年8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9歲。盧永根同志是我國著名農業科學家、作物遺傳學家。他對黨、對祖國無限熱愛,毅然放棄香港的優渥生活,把畢生精力都獻給祖國的農業科學和教育事業。他學高德馨、治學嚴謹,滿腔熱情投身水稻遺傳育種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他廉潔奉公、甘爲人梯,擔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12年間,大刀闊斧推動改革,不拘一格選人用人,從不爲自己和親人謀取特殊照顧,深受師生的崇敬愛戴。他一生恭儉、淡泊名利,將一輩子省吃儉用攢下的880餘萬元全部捐獻給學校,並在去世後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學科研事業,用模範行動踐行了“把一切獻給黨和祖國”的初心誓言,彰顯了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

張小娟,女,藏族,甘肅舟曲人,1985年4月出生,2008年9月參加工作,2010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甘肅省舟曲縣扶貧開發辦公室原副主任。2019年10月7日,在完成舟曲鄉村脫貧攻堅抽樣調查工作返程途中因交通事故不幸殉職,年僅34歲。張小娟同志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成長起來的優秀共產黨員,是在脫貧攻堅一線不懈奮鬥的優秀青年幹部。她忠誠於黨、執着奉獻,捨棄在大城市生活的機會,積極投身家鄉災後重建和脫貧攻堅事業。她敢於擔當、務實勤勉,專業本領強、業務水平高,無論在鄉鎮工作還是分工負責全縣脫貧攻堅有關工作,都是政策數據的“活字典”,推動工作落實的“排頭兵”,成爲當地扶貧事業“離不開的人”,爲舟曲全縣脫貧摘帽作出重要貢獻。她舍小家顧大家,爲山區羣衆脫貧致富奔走,無暇照顧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卻成爲百姓心中牽掛的“乖女兒”。

加思來提·麻合蘇提,男,烏孜別克族,新疆烏魯木齊人,1962年10月出生,1984年10月參加工作,199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紀委原副書記、監委原副主任。2020年3月26日,因病醫治無效逝世,年僅57歲。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堅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堅定站在反分裂鬥爭一線,旗幟鮮明跟黨走。他政治立場堅定,對黨無限忠誠,在查辦違反反分裂鬥爭紀律案件中,毫不畏懼,一查到底,堅決剷除隱藏在黨員、幹部隊伍中的兩面人。他對工作恪盡職守、矢志奉獻,32年堅守審查調查第一線,帶領隊伍屢破重大疑難案件,一直戰鬥到生命最後一刻。他對羣衆滿腔熱情,在駐村工作期間走村入戶,跟老百姓一起拉家常、幹農活,想方設法爲羣衆紓困解憂。他對同事肝膽相照、傾囊相授,自己廉潔自律,對家人嚴格要求,是一名高尚的、純粹的、心中有大愛的共產黨員。

周永開等7名同志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先進楷模,是忠實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光輝榜樣。黨中央號召,全國各條戰線的黨員、幹部都要向他們學習。要像他們那樣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始終把黨和人民事業放在心中,挺起崇高的精神脊樑,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矢志不渝爲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要像他們那樣牢記宗旨、心繫羣衆,始終保持鮮明的人民立場,急羣衆之所急,幫羣衆之所需,真心實意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與人民羣衆心心相印、同甘共苦;要像他們那樣苦幹實幹、擔當奉獻,砥礪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意志,激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知重負重、攻堅克難,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豁得出、頂得上,在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中衝鋒在前、建功立業;要像他們那樣嚴於律己、坦蕩無私,自覺踐行共產黨人價值觀,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各級黨組織要把學習周永開等7名同志先進事蹟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學習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典型事蹟結合起來,作爲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重要內容,採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學習宣傳。要引導廣大黨員、幹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引,以先進模範爲鏡,向先進典型看齊,將初心融進靈魂,把使命扛在肩上,時刻保持警醒,不斷振奮精神,敢字爲先、幹字當頭,只爭朝夕、頑強奮鬥,匯聚起新徵程上重整行裝再出發的磅礴力量,共同書寫中華民族千秋偉業。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蹟6:張桂梅 篇五

他一身工裝打扮,除了質樸和莊重,和別的同志相比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然而他以所爲家,默默奉獻,他__,是一個以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嚮往誇進黨組織大門的、熱血沸騰的青年員工。

__同志曾是__工廠的一名生產、技術骨幹,他熱愛集體、關心企業,有較強的崗位調適能力和應變能力,自從來到___企業,他在新的崗位上繼承和發揚修試工廠的“素質高、能力強、作風硬、不斷開拓進取”的優良傳統,努力實踐“三型二化一強發展戰略,打造學習型企業,樹立求真務實工作作風”的目標。

__配網是電力系統與用戶直接相連的重要環節,__地區線路運行環境較爲複雜,它的安全運行水平直接影響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爲了較快地進入角色,熟悉所在職業崗位的工作流程,掌握電力設備、線路的運行狀況,及時發現和消除缺陷,預防事故,保證安全運行,他努力學習配電線路、電網運行的業務知識和環網櫃、配電櫃、重合器、分段器、斷路器、負荷開關等配電線路的主設備,無論三九嚴寒,還是三伏酷暑,都堅持風雨無阻的對線路和電氣設備進行定期的巡視檢查,多次發現事故隱患,以踏實、認真的工作態度,嚴、細、實、恆的工作作風和敬業精神,贏得了大家的好評和信任。

在取得成績的背後,凝聚着他多少辛勤的汗水。__雖然自身學歷不高,但他工作踏實,刻苦鑽研,堅持不懈地學習電力知識,憑着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苦幹加巧幹,把安全生產擺在首位,多年來未發生過一起安全事故;他還利用業餘時間讀書、看報,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有多篇信息在報紙上發表。

安全第一”是電力生產的永恆主題,__同志在工作中具有執行規章制度認真、工作程序規範的良好習慣,工作中嚴格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爲主”的安全生產方針,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的各項管理制度及安全標準,強化安全管理。明確安全職責,真正做到把安全生產放在首位,工作後總結安全生產學習知識,增強安全知識和業務知識,在__企業“___”安全知識競賽中與選手團結協作,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他在全局員工中樹立了一個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良好形象,接連受到上級的表揚。在榮譽面前,他沒有沾沾自喜、安於現狀,而是以一種不驕不躁、腳踏實地的先進青年形象示人,與班組人員打成一片,在艱苦的電力生產線上摸打滾爬,默默無聞地爲電力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蹟3:張小娟 篇六

在扶貧路上不慎墜江、因公殉職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張小娟,被全國婦聯追授“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追授“全國脫貧攻堅模範”稱號。

今年10月7日,張小娟在完成曲告納鎮上大年村脫貧攻堅縣級抽樣調查工作後,返程途中所乘車輛不慎墜江,因公殉職。張小娟的生命令人惋惜地定格在34歲,卻兌現了“將全部時間都交給脫貧攻堅”的錚錚誓言。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以詩人艾青的這句詩,來形容張小娟的人生選擇,再恰當不過。她從小在舟曲一個普通藏族家庭長大,2003年以全縣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民族大學,畢業後以高級管理人才身份落戶北京。然而,2008年,當她得知舟曲因汶川特大地震而受災嚴重,一個月後就回到家鄉,投身基層工作。義無反顧放棄大城市優越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正是源於張小娟內心對家鄉的眷戀與牽掛。

“將來有能力了,這些恩情我一定會還的。”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張小娟對故鄉的一片深情,化爲改變故鄉貧困面貌的擔當作爲。面對他人的不解,張小娟說:“回到家鄉,儘自己的力量讓它更美,不是很好嗎?”有人或許會說,脫貧攻堅不缺她一個。但張小娟卻認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從2008年起,張小娟歷任駐村幹部、副鄉長、鄉紀委書記、縣扶貧辦副主任,常年不辭辛苦,奔波於脫貧攻堅一線,以實際行動將紮實的脫貧成績單寫在了她熱愛的熱土上,也把新時代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留在了貧困羣衆的心裏。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張小娟從鄉鎮調到縣扶貧辦任職之日起,跑遍舟曲200多個自然村以掌握真實的貧困狀況,短短兩三年,她成了全縣扶貧情況的“移動數據庫”和“活字典”,用心用情耐心細緻地做好扶貧工作。張小娟這樣“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的行動派,時刻牢記組織的要求和羣衆的期待、用心幫老百姓排憂解難的奮鬥者,正是許許多多紮根基層、默默奉獻的優秀幹部的代表。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蹟5:李夏 篇七

建起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

1974年10月,17歲的張桂梅跟隨姐姐從家鄉黑龍江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45年來,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貧困山區。

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雙亡、無兒無女的張桂梅黯然神傷,她決定離開傷心之地,調入麗江市華坪縣。她放棄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教學任務。

一年後,不幸再次降臨。1997年4月,她查出患有子宮肌瘤,且肌瘤已經有5個月胎兒那麼大,需要立即住院治療。

張桂梅忍着疼痛繼續站在講臺上,她不願意因爲自己而影響學生們會考。直到7月會考結束,她才住進醫院。打開她的腹腔,醫生們倒吸了口冷氣:腹腔內的器官全都移了位,腸子已經粘連在後壁上了,取出的腫瘤有兩公斤多。

2001年,張桂梅兼任新建的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的院長。第一天,兒童之家收了36個孩子,最小的兩歲,最大的12歲。此後,張桂梅除了上課,還要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顧這些幼小的孤兒。

兒童之家的工作,讓她萌生了創辦一所學校、讓貧困山區女孩免費接受高中教育的想法。經她到處遊說,這一善舉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華坪縣委、政府協調出土地,省、市黨委政府劃撥了100萬元的辦學經費。

2008年8月,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在華坪建成。11年來,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連續10年大學聯考綜合上線率100%,1645名貧困女孩從這裏走進大學。

12萬公里家訪路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難,是張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區條件艱苦,再加上張桂梅對工作要求嚴格,很多年輕教師難以適應。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師中有9名辭職,教學工作近乎癱瘓。

焦慮、沮喪的情緒包圍了張桂梅。在留下來的8名教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張桂梅把6名黨員教師集中起來,重溫了入黨誓詞,誦讀了《爲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師眼裏泛起淚花,他們被張桂梅的無私打動,他們要和張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辦好,把大山裏的女孩送入大學。

留住了教師,還要留住學生。家訪成了張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學生的家在偏遠山區,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達,但張桂梅要求自己“要親自到每一個學生的家裏去看看”。

與張桂梅多次同去的華坪縣電視臺記者王秀麗,對家訪的路心有餘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發抖,甚至覺得鞋底會被腳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車休息時,我連車都不敢下,害怕自己會不小心跌下山崖。”

張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鄉政府工作人員的摩托車上山,“不敢低頭,摩托車稍微歪一點,就會跌下懸崖粉身碎骨”。11年來,張桂梅在大山裏走了近12萬公里,對1345名學生進行了家訪。家訪途中,她摔斷過肋骨、發過高燒、迷過路,還曾因身體虛弱暈倒在路上。

爲了把兒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順利辦下去,張桂梅不得不四處籌款,但這條路同樣艱難。

一次,張桂梅到昆明某企業尋求幫助,未等她把話說完,企業領導就叫保安趕她走。張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來追咬,小腦萎縮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腳上鮮血直流。無助的張桂梅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還有一次,她在街頭募捐,被人認爲是騙子,有人還朝她臉上吐口水。離開人羣后,疲憊、傷心、無助的她坐在街頭靠着牆睡了過去,醒來時已是萬家燈火。

後來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邀請她到北京錄製了一期節目,這期節目爲她募到了100多萬元。

然而,沒人知道,她纔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電話,哥哥想在彌留之際見見離家幾十年的妹妹。張桂梅思前想後,最終決定去錄製節目。她怕錯過時間人家就不讓她上節目了,她怕不上節目就會失去籌款的機會。等她錄完節目,哥哥已經過世。

“我一直就在她們身邊”

無論在民族中學還是後來的女子高中,教學質量一直是張桂梅最看重的事。

在民族中學時,曾經有一個班令老師們頭疼,張桂梅卻主動要求擔任班主任。她進山找回那些不讀書的學生,爲看住那些晚上總想跑出去的學生,她把行李搬進男生宿舍,和32名男生住在一起。男生們漸漸接受了張桂梅,感覺“就像在家裏,和媽媽住在一起”。但是,男生們不知道,他們粗重的鼾聲、夢話和腳臭,常常讓張桂梅睡不好覺。她甚至從下午開始就不敢喝水,擔心晚上起夜時學生趁機溜出去。

在女子高中,張桂梅在宿舍裏鋪了兩張牀,一張自己睡,一張留給需要特別關心的學生。爲了隨時關照學生,她睡覺不脫衣服。有個和張桂梅住在一起的學生,始終不肯和她多說話。這期間,張桂梅在食堂打飯時,摔了一跤,肋骨斷了三根。她沒有住院就又回了學校。每天早晨仍然5點起牀,但要靠學生抱起來;夜裏很晚睡下,還要忍着疼痛和學生聊會兒天。3個月後,這名學生抱着張老師大哭起來,說一定不會辜負張老師。

如今,張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腫塊,頭上還有骨瘤,她的肺出現了問題,嘴脣經常沒有知覺,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牀,喊吃飯,喊跑步,喊睡覺……“我要讓孩子們知道,我一直就在她們身邊。”張桂梅說。

爲給學生解饞,張桂梅每個月輪流帶着學生出去“加餐”。直到有一次,張桂梅去付賬時,學生髮現她翻遍了所有的包才湊足了錢。學生們這才知道,張老師每頓飯只捨得吃兩角錢一份的小菜,每天的生活費僅3元。

她至今還在用一部老式諾基亞,手機裏存着學生和家長的電話,“聽說智能手機容易壞,怕換手機後這些電話號碼會丟失”。

她的衣服很土,有些是別人買給她的。她去參加黨的十七大前,華坪縣委給她7000元置裝費,讓她買套西服去北京開會。她卻用這筆錢爲學校買了臺電腦。

她把獲得的3萬多元獎金,捐給了災區;5000元的勞模獎金,一次性交了黨費;30萬元的“興滇人才獎”獎金,捐給了華坪縣丁王民族國小;昆明市總工會千叮嚀萬囑咐撥給她治病的兩萬元,她也捐了;她甚至還想預支自己的喪葬費,把這些錢用在山區孩子們身上。

她把自己的十七大黨代表證、五一勞動獎章、奧運火炬和畢生的榮譽證書,全部捐給了縣檔案館。她說:“我的一切都是黨和人民給的,我奉獻給黨和人民的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