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講話致辭 > 代表發言

在支部百年黨史學習會上的發言

在支部百年黨史學習會上的發言

在支部百年黨史學習會上的發言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全國上下將以前所未有的隆重儀式慶祝黨的生日。誕生百年而依然存在的政黨在世界政治史上並不少見,但誕生百年而依然壯大、執政72年還依然強盛的政黨,在世界歷史上則並不多見,作爲共產黨來說則更是如此。

對比中國共產黨,蘇聯共產黨的命運讓人感慨。蘇聯共產黨曾經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社會主義國家政黨,但蘇共並沒有延續下去,從1917年4月24日成立到1991年11月6日蘇聯解體後解散,蘇共的存在時間爲74年。這74年中,蘇聯經歷了一個從生到死的輪迴——從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到反法西斯大國,從社會主義陣營的“帶頭大哥”到帝國,再從帝國轉向崩潰和解體。“冷戰”的歷史背景是重要的外在原因,蘇聯自身的問題則是更重要的內部原因。

同爲社會主義國家,中國選擇並走過了一條不同的道路,並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發展結果。在發展道路選擇上,中國與蘇聯最大的不同在於,從上個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中國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告別了不正確的過去——中國選擇了追求吃飽穿暖、改善民生,告別了以“文化大革命”爲代表的政治內鬥;中國選擇了改革開放,積極參與全球化,告別了狹隘閉塞和固步自封;中國選擇了擁抱市場經濟,告別了效率低下的計劃體制;中國選擇了以開放心態學習先進的文化、科學技術與知識,告別了夜郎自大的閉關鎖國;中國選擇了尊重常識和實事求是,告別了凡事上綱上線的政治浮誇。

中國之所以能選擇不同的道路,給十多億中國人帶來不同的命運,源於以鄧小平爲代表的核心領導層的睿智選擇,也是作爲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選擇,更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勇於改錯、勇於學習、勇於自我改革的特點,從而使這個黨保持了生命力和韌性。最重要的是,在中國選擇改革開放的道路時,把改善民生作爲發展的初心。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過去所說:“我們黨近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鬥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爲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正是由於始終堅守這個初心和使命,我們黨才能在極端困境中發展壯大,才能在瀕臨絕境中突出重圍,才能在困頓逆境中毅然奮起”。如果“忘記初心和使命,我們黨就會改變性質、改變顏色,就會失去人民、失去未來。”

回頭看中國過去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歷史,可以認爲,改革開放就是當代中國發展所依賴的“初心”,是實現“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這一終極目標的正確道路。從改革和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們現在談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記改革開放。過去四十多年的發展歷程顯示,中國得以從一個貧窮落後的計劃經濟國家,發展爲全球經濟規模第二的經濟大國,正是得益於堅持改革開放。在我們看來,改革開放不僅使中國在追求“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的路上前進了一大步,也使中國共產黨創造出了新的成績。對比蘇聯共產黨的命運,我們可以說,中國共產黨選擇了改革開放,在某種程度上也成就了中國共產黨自身——它使得執政黨與中國國家和人民的發展緊密相連,持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既然走對了路,未來的中國要繼續發展,就應該繼續堅持改革開放——這既是中國尋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初心”,也是今後中國發展的航向。有人說,中國當前和今後發展的國際環境與過去不同,四十多年前的美蘇“冷戰”背景下,西方世界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是歡迎和開放的,而今的西方世界則帶着新“冷戰”眼光,不同的是,這一次針對的主要目標是中國。但在我們看來,即使如此,中國仍然要堅持改革開放的戰略,中國過去改變命運的發展得益於全球化,未來的發展和復興之路仍然繫於全球化。不論是“國內大循環”還是“國內國際雙循環”,都是與改革開放這一大方略是一致的。

在新的地緣政治時代,在已經取得顯著發展成就的基礎上,中國需要警惕一種傾向,即中國可以不再改革開放,甚至認爲中國可以關起門來自己搞發展。這種看法很容易在國際地緣政治環境不好的時候影響和干預決策,甚至影響中國的政策。我們應該意識到,現在的發展成就正是過去改革開放的結果,如果不再堅持改革開放,未來中國的發展將面臨不再開放帶來的損失。6月27日去世的中國體制改革“老兵”高尚全,在晚年就曾擔心:“如果年輕人對封閉僵化的老路沒有足夠的警惕,甚至把它當作解決前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的辦法,中國的改革事業就會遭受重大的挫折甚至走回頭路”。

因此,中國共產黨的百年發展,既有歷經苦難輝煌的建國之路,又有改革開放之後的發展騰飛之路。中國未來的發展與命運,依然在很大程度上繫於中國是否堅持改革開放這一“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