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信息技術應用實踐總結多篇

信息技術應用實踐總結多篇

信息技術應用實踐總結篇1

我是一名國小教師,很慶幸區教育部門爲我們提供這次培訓學習的機會,得到名師傳授的教學經驗和技術指點。從教以來,我接觸教育技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教學中總存在許多困惑,利用這次培訓正好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雖然學習很緊張只有六天的時間,但過得很充實,受益非淺,讓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術應用的多樣性,在學習體驗中感悟了現代教育理念與運用信息技術支持教學創新的魅力。這與以往的培訓相比,本次培訓具備很大的不同之處。

這一堂堂授課雖然還略顯生澀,但也雛形頗具,使我深受啓發,並理清了自己的收穫:

1、接受了教育技術這個新的專業術語。

以前每每談到教育技術能力就想到信息技術,其實教育是一半科學一半藝術,現代教育技術首先致力於以科學觀來考察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設計教學策略,力求發揮教學系統的整體功能,通過優化教學過程來獲得儘可能理想的教學效益。

2、深入領會了解了教育過程的各個環節。

以前我們的教學更多的是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技術、輕思想等。通過這次培訓,使我體會到,要真正上好一堂課,課前的思考、準備及課後評價、反思與課堂上的組織、教學等環節同等重要。

3、學習領會了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環境。

在這裏,我是作爲一個學生的角色在課堂裏感受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對比自己的學生如插秧苗式的傳統教學模式,有了更多合理利用身邊的教育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致的思考。

4、矯正了一些有偏差的想法。

以前學校教師每當喊更新教育教學方法時,都會以條件有限爲藉口。現在我更清晰地知道教育技術除了利用信息技術外,只要合理、科學地使用教育技術,同樣通過傳統的媒體也能上出一堂高質量的課。

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使我們受益匪淺,其感觸非一言能盡。在以後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

信息技術應用實踐總結篇2

一、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內涵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在已有的課程學習活動中結合使用信息技術,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它是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學科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的內涵是要求在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把以計算機及網絡爲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豐富的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並將這些工具全面地運用到各學科教學過程中,使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組合、重構,相互融合,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從而促進傳統的以教師爲中心的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的根本改革,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標。

1、培養學生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識與能力,爲學生打好全面、紮實的信息文化基礎,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文化。新一輪課程改革中開設的信息技術課就是對學生興趣和意識的培養。學生智力的開發,就是培養學生獲取各種信息,最後內化爲知識的能力,這種知識的獲取方法,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們必須從被動接受轉換到主動探究的學習主體上來。信息時代的到來要求學習者有更高的素質,在知識量不斷增加、知識更新不斷加速的今天,原先那種“知識積累”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爲改變這一現狀,只有開設信息技術課,將信息技術作爲學習和工作乃至社會交往的工具。其辦法就是讓教師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學”。這就必然會使信息技術與個學科融爲一體,即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2、培養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單純地講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注意的是爲學生升學深造打基礎。存在着“高分低能”的問題。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教學,學生必須在課堂上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及計算機網絡,對學習中提出的問題產生好奇和疑義,對難題刻苦鑽研,對解決問題後的自信表現出求知慾、好奇心,表現出克服困難、自覺學習的堅強意志。這樣,學生既學到了知識,更培養了能力,提高了素質。

3、培養學生掌握信息時代的學習方式。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倡學習方式的改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人類的學習方式也產生了深刻的變革作用,學習者將從傳統的接受式轉變爲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學習者必須學會利用資源進行學習。如上自然教材《日食和月食》一課時,學生有的根本沒有見過這兩種自然現象,很難去想象是怎麼一回事。但是,運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通過錄像、剪輯、課件製作等手段,把整個日食、月食的過程製成一個完整的動畫,讓學生親眼目睹一次日食、月食的形成過程,這時候再來對學生講解書本上的知識概念,學生就容易理解多了。信息技術的介入,彌補了觀察教學中的缺陷和不足,爲學生的學習提高了豐富而卓越的學習資源,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信息時代,知識量巨增,知識成爲社會生產力、經濟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知識的更新率加快,陳舊率加大,有效期縮短。另外,知識的高度綜合性和各學科間相互滲透,出現更多的新興學科、交叉學科,由此帶給人們難以想象的社會生活、經驗生活、政治生活和人類一切領域內深刻而廣泛的衝擊和影響。在這種科學技術、社會結構發生劇變的環境下,人們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變得很重要。因此,我們教師在學科教學中,要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培養出一批批多技能、高素質的新型人才。

二、信息技術和學科課程整合的方式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關鍵,是如何有效應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來更好地達到課程學習的目標,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因此,要培養學生學會把信息技術作爲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討論、解決問題和構建知識的認知工具,其具體表現形式爲:

1、信息技術作爲一種演示工具。在現代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可以使用現成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或多媒體素材庫,選擇其中合適的內容穿插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也可以利用一些多媒體制作工具,綜合利用各種教學素材,製作自己的教學多媒體課件,清楚地說明講解的結構,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難以理解或較抽象的內容來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這樣,通過信息技術的演示功能,提高了教育教學效率。

2、信息技術作爲教學輔導工具。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目前市場有大量的練習型軟件和計算機輔助測驗軟件,讓學生在練習和測驗中鞏固、熟練所學的知識,決定下一步學習的方向,實現了個別輔導式教學。這樣,也就實現了教師職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題、模擬、測試、評定等。

3、信息技術作爲交流工具。這是指將信息技術以輔助教學交流的方式引入教學,主要完成與外界信息交流的作用。教師通過互聯網可以從外界相互交流、探討教學方法,獲取教育教學信息。學生也可以採用同樣的方式從外界獲取許多新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4、信息技術作爲提供資源環境的工具。用信息技術提供資源環境就是要突破書本是知識主要來源的限制,用各種相關資源來豐富封閉的、孤立的課堂教學,擴充教學知識量,使學生不再只是學習課本上的內容,而是能開闊思路,接觸到百家思想,拓寬了知識面。如自然教材《太陽系》一課,在學習完成太陽系的組成後,可以讓學生在網上的資源庫中,自由查找自己感興趣的行星資料。這樣,通過在網上查閱資料,學生獲取了比書本上更豐富的信息。

5、信息技術作爲情境探究和發現學習的工具。根據一定的課程學習內容,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將需要呈現的學習內容加工、處理成具有一定情境的學習資源,再讓學習者在這些情境中進行探究、發現,有助於加強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如通過信息技術創設的虛擬實驗環境,讓學生在虛擬實驗環境中實際操作、觀察現象、讀取數據、科學分析,培養科學研究的態度和能力,掌握科學探索的方法與途徑。

總之,在美術教學中信息技術能夠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美術作品,瞭解美術作品的內涵,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

信息技術應用實踐總結篇3

一、領導重視、周密安排、團結協作,共同做好培訓工作爲認真完成好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任務,學校高度重視,將培訓工作做爲一項大事來抓,並根據教師信息素養及各校設備的實際狀況開展培訓工作。

通過培訓,要求所有參培教師能較熟練的使用計算機,並能運用學得的知識,製作電子演講稿、簡單的課件、個人主頁,並學會運用網絡資源爲教育教學服務。

二、教師反映良好全體學員對此次培訓也一致反映很好,認爲此次培訓雖然大家累了一點,但非常值得,不僅充分感受到作爲一名教師對學好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實實在在學到了不少信息技術知識,對指導今後的教育改革與教育實踐有着重要的意義。

三、突出重點,抓住難點,精講多練,培訓效果突出此次培訓工作時間緊、內容多,在學習信息技術理論的基礎上提高了對實踐操作能力培養的要求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小結5篇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小結5篇。

“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多練”,通過教學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深入瞭解,統一步調,全面開展信息技術培訓。

從統一規範的開關機講起,加強了windows操作系統認識與操作,直至網絡瀏覽、下載信息、收發email和主頁建立傳載等等,沒有疏忽對任何一個學員的要求,尤其是嚴格出勤考覈,以確保培訓學時和質量。

在培訓期內,所有學員都順利通過了單元測試,成功的註冊了email和個人主頁地址,並進行了有效傳載,切實地掌握培訓的主要內容

2、課間指導,課後研討,及時改進教學方法。

以前我們長說,“要給學生一勺水,自身先有一桶水”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小結5篇作文。

然而二十一世紀的教師卻應該是:“要給學生一勺鮮活水,自身須要常流水”。

爲此,每天課後,我們都要針對講課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商討,尋求解決辦法,調整教學計劃,第二天及時改進授課方法。

3、提供素材,拓寬培訓知識面,充分體現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電腦培訓不同於其他學科培訓,更注重於實際操作,培訓中爲了使學員們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我們收集準備了大量教學素材:word文稿、excel表格、ppt課件、flash動畫以及網頁製作的圖片、影片、聲音等等,

4、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促進培訓質量整體上臺階。

隨着培訓工作的深入開展,參培教師的年齡越來越大,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越來越差,按照原來的教學方法很難完成培訓任務,針對學員年齡越來越大的實際狀況,我們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動了不少腦筋,妥善的解決了這些問題。

一是加強合作,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信息技術應用實踐總結篇4

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

本課程開發的基本理念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研究性學習;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習信息技術;把研究目標定位在:探討如何在信息技術平臺下,以研究性學習爲基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途徑和方法。綜合實踐活動由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大板塊構成。而作爲重要部分的信息技術教育這塊,現將我校開展的情況總結如下:由於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教育必然要作爲當前綜合實踐活動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對我校國中生進行信息技術教育,主要是進行使用大衆信息技術工具的一般訓練,進行人文、倫理、道德和法制教育。要改變過去那種把信息技術教育侷限在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層面的弊端,由原來的“專業教育”取向,轉變爲“大衆文化教育”取向,把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放在突出的位置,以迴應21世紀信息社會對培養創新人才的要求。

一、首先確立分階段目標:

七年級、着重培養學生科學的問題意識,增強學生的綜合、整體認識能力,以人文精神與科學態度,從社會生活的現實與未來中發現、提出問題,抓住題的本質,判斷問題的價值。使學生逐步形成善於置疑、樂於探究、用於實踐勤於求知、積極向上的精神。八年級、着重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培養學生收集、分析、綜合信息,具有初步設計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包括實驗設計方案〉,構建知識模型,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九年級、着重培養學生的思辨力與批判性反思,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學會科學的思維和條件的方法。爲學生研究問題思維模式上的創新意識打下一定的基礎,爲學生研究的發展方向奠定初步的基礎。

二、確立實施策略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

主要形式強調讓學生親身經歷,動手去做,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獲得對於實際的真實感受。這種內心感受是學生形成認識、轉化行爲能力的原動力。也使他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健康發展的基礎。在實施過程中,讓學生親自參與科學探究的活動,體驗科學活動的艱辛與愉悅,讓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去感知各種人和事,獲得豐富的人生經歷和體驗,立足社會培養人才的需要。身經歷、深入探究:

(一)自主發展,提供空間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要重視學生的觀點和行爲,鼓勵學生自主選擇,獨立創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確定活動內容及方式,讓學生自主活動,自主學習,教師是學生的學習促進者、合作者。

(二)探索發現、拓展提升3在國中綜合實踐活動中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索與發現。在探索研究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圍繞某一主題或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來展開。

教師的主要任務不是給出現成的答案,而是爲學生的探索發現提供機會幫助,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和調查,解決實際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簡便方法和技巧。

(三)交往合作、融於社會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把教學過程視爲一種交往、合作的過程。是師生在社會中進行多邊的、多向的、多方面的人際交往和互相作用的過程。強調把學習活動和社會結合起來,把學術的目的和社會的目的、個人的目的和羣體的目的協調起來,這種交往不限於課堂,而是要走進社會進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交流,這種交流也不限於師與生,生生交往。一項研究課題,一次社會實踐活動,考察與調查,需要多人合作,多組配合多方面人員的參與才能順利完成。這種交往合作不僅有助於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智力的發展,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有利於學生人格健全,正確評價認識自己,懂得尊重理解他人,學會與他人合作溝通,自主合作探究,形成民主素養和團隊精神,使學生人格臻於完善。

三、採取科學學習方法我校採取了傳統的學習形式:

半開放式。全年級或全班確定一個共同的研究學習主題,然後由學生提出在該主題下自己感興趣的題目,將這些題目交大家討論並調整,確定一批可供開展合作研究的題目。由研究興趣相近的學生自願組成合作學習小組,實施研究。它有利於將學生的關注目光引向當今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引導他們研究、探索科學與社會發展的熱點問題。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的四大塊不是並列的,也不是相互割裂的,“研究性學習”作爲一種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方式,將貫穿於綜合實踐活動的始終,在實際的環境教育中,往往融合了以上四方面,同時,以環境教育爲主的綜合實踐活動還包括班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節、藝術節)、學生同伴間的交往活動、學生個體或羣體的心理健康活動等,以上活動互相補充,互相支持,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以環境教育爲主的綜合實踐活動。而且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儘量克服兩種傾向即教師的包辦代替、教師的放任自流。我相信在學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定會開展得越來越好。

信息技術應用實踐總結篇5

20xx年x月,在學校的安排下,我有幸參加了“20xx四川省農村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訓”。我充分利用業餘時間上網學習,看視頻,做作業,寫評語,相互交流心得體會,順利完成了網上的學習任務。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的信息技術知識得到了提高,特別是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在返崗實踐中,我將學到的信息技術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學國中七年級信息技術《計算機病毒》一課時,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把計算機的一些常見病毒發作現象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演示,讓學生清楚認識到病毒對計算機以及信息資源的破壞程度,學生認識了病毒的種類,瞭解了病毒的危害,並利用計算機病毒的特點讓學生認識到它傳播的主要路徑,來規範自己的上網行爲,牢記上網安全意識,創建綠色、安全、高效的網絡環境。另外在培訓時,我積極參加了工作坊的討論活動,學習了其他學員的好的經驗。返崗實踐中,我將培訓學到的方法應用於信息技術教學中,效果很好。

總之,返崗實踐中,我做到了學以致用,進一步鞏固了學習成果,也促進了自己的工作,收穫很大。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仍感到自己在信息技術能力方面還很不足,與教育發展的需要還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與發達城市相比,農村信息技術在教育方面的應用還顯得微不足道,差距很大;爲了讓教育教學工作更加現代化,我積極加入“新技術—四川互動教學”網絡羣,來與專家和同仁們學習交流。只有抓緊時間,認真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信息技術應用實踐總結篇6

按照學校的安排,我從20xx年11月10日開始,參加了“xx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學習,雖然是遠程培訓,但收穫頗大。在培訓中聆聽了各位專家精彩紛呈、風格各異的講座,觀看了名師嫺熟精湛的課堂實錄視頻,他們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恰到應用,讓我受益匪淺。這次培訓,提升了自己在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一、教育教學理念有了新的認識

這次培訓的是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通過這次培訓,我瞭解了信息技術引發的教育變革,讓我對信息技術有了全新的認識,讓我樹立了“信息技術爲教育教學服務”的理念,我明白了信息技術使教育教學賦予更多的內涵,信息技術的發展也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改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方式,使我的課堂更具活力,使我們的教學更具實效。

二、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有了提升

這次培訓我認真學習了必修和選修的全部課程,做筆記、做作業、與同行交流,實實在在地學到了信息技術的應用知識。在課堂上我將信息技術融合到教學之中,利用網絡資源,蒐集信息、處理信息,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死板無味,無精打采的教學氣氛。教師和多媒體、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組合成了一個合理、協調、有創造性和發展性的學習整體,從而使學生的學習不再枯燥乏味。由於其視聽結合、手眼並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遊戲的內在感染力,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最終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信息技術的應用,確實給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多媒體計算機把語言、聲音、圖象、文字、動畫、音樂等經過處理後,形成一種全新的、圖文並茂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教學信息,彌補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某些不足,對教學中重點的講解、難點的突破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同時,化抽象爲具體,更加直觀和具體地將信息傳達給學生,不僅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一起調動起來,使學生成爲主動參與、發現、探究和建構知識的主體,這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

三、課件製作水平有了提高

通過學習,掌握多媒體技術,熟悉多媒體軟件的使用,瞭解多媒體課件製作流程已成爲當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製作課件既要講究精美又要講究實用。製作課件是一個艱苦的創作過程,將課件應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於一體,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所以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學會從網上等多種途徑下載視頻、圖片、flash等資源,以及截取網頁和視頻等,並將它們整合到課件中等技術操作,從而製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行爲發生了深刻變化

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教師不是像以前那樣光是翻閱書本、備課寫教案,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即可進行教學,而是綜合應用多種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網絡查閱資料、製作課件、開展教學。 在這次的培訓學習中,通過看專家的講座、名師的課堂教學視頻,與同行的交流,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我將以此爲起點,讓“差距”成爲自身發展的原動力,不斷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我會繼續學習深化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更好的運用信息技術指導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