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多篇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多篇

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 篇一

這一學期即將過去,但在當四二班副班主任的過程中,特別是在與班主任劉老師的交流和合作的過程中,讓我更加深入地瞭解了班級情況,而且也讓我學會了很多管理班級的方法和技巧。在這一學期的副班主任工作中,我除了協助班主任一起管理班級做好班級常規工作外,還幫他們佈置班級,訓練“三跳”。

此外我還積極配合班主任做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時的反映班裏的學生思想情況,副班主任工作也讓我深切地體會到看問題決不能看表面,也不能聽信片面之詞,要等全面瞭解清楚情況之後才能下結論。記得有一次,一個學生告訴我說班幹部要他罰站,我一聽很生氣,覺得班幹部濫用職權,準備對班幹部進行教育,後來我詢問了情況後才知道是他影響其他學生學習了,班幹部說了他幾次他都不聽,沒辦法他才這麼處理的。我差點對這位“嚴格執法”的“好乾部”進行了錯誤的批評。爲此我感到深深地自責,同時也一再告誡自己要吸取教訓,不能憑片面之詞妄下定論。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很講究藝術性的工作,對學生的批評也好表揚也好一定要公平,不但要讓他們心服口服,而且在教育時還要講究一種教育機智,而這對於我這個沒有班主任經驗的教師而言顯然是有很大難度的,幸而副班主任工作讓我從中積累了一點經學生的心靈是非常纖細敏感的,你對他們好,他們也對你好,你對他們付出了多少,他們也會以相同的感情來回報。

在與他們一次次的接觸中,雖然曾爲他們的調皮搗蛋而深深地傷過腦筋,但更多的是被他們的純真和善良深深地感動。做副班主任工作有時的確也很累,也很煩,但是不做這個工作也許我還不能在短時間內深切地感受到學生的可愛和教育工作的偉大。總之,我對副班主任工作最深的一點感觸是,只要用心去做,副班主任工作同樣精彩。

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 篇二

我國已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人類社會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那麼,作爲現代教育如何發掘每一個孩子蘊藏着的無限的潛在創造力而使他們成爲創造之人呢?作爲教師應注意選擇好每一個創造之地,把握好每一個創造之時來造就一個創造之人。國小思品課是實施國小德育的主渠道,在國小德育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努力改革思品教學,實施創造教育是大勢之趨、刻不容緩。於是我在重視繼承思品課傳統的同時,注意了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區別,進行了思品課中實施創造教育的教改實驗的探索。

一、抓綱務本,按時代要求,扣學科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內容。

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不同之一在於教育目標的不同。國小思品課是讓國小生比較系統地進行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門課程。

本學科以五愛爲基本內容,着重培養道德情感,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指導行爲,使學生初步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較之以傳統的思品教育來說,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注重能力這本身就突出了思品課教學既重視知識積累,強調知識結構,還體現了其強調培養能力、強調教師要重視據大綱要求,扣教材本身,從思品教育的整體性、階段性等多角度全面統一考慮教學目標,從而在思品教學中實施創造教育。

例如:低段教材《今日事今日畢》要重視啓發學生從生動形象、圖文並茂的動物們在山羊老師處學習的不同態度及結果的故事中懂得今天的事今做的道理,從而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中段《什麼是勇敢》要透過文字、結合圖畫的理解,教會學生分析懂得勇敢與逞強的區別,激勵學生向真正的勇敢的人學習。高段《給小燕的回信》則應讓學生在古今中外衆多感人至深的尊師故事中去體驗,激發情感的共鳴,從而深切體會到老師的崇高而偉大,他們應受到全社會的尊重。由於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制訂好每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五愛的思想情感和小主人的責任感得以激發,學生樂於學習這門課程,體現了學生變機械接受、機械模仿式的學習爲接受與發現有機統一的創造性的學習。

二、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創造志趣和創造能力。

第多斯惠說過:一個不好的教師是奉送真理,而一個好的教師則是教人發現真理。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不同之一還表現在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不同之上。實踐證明:樹立全面的教學任務觀,滲透創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學活動結構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養國小生創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⒈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節。

一堂課總離不開開課、行課、結束三大環節。結合思品課明理、激情、導行的要求,我通常在思品課中安排新課引入、學文明理、指導行爲、總結談話四大環節。在教學中又注意了在課堂教學環節設置中激情激趣,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水到渠成,指導行爲,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具體地說,即是:

:以景入情,引入課堂。

教學中通過採用配樂、角色朗讀、質疑、謎語、兒歌、啓發談話等生動的形式,達到課伊始,趣即生的效果。例如《講信用》一課中,我在開始設置了一請故事大王來講故事的情節,學生情緒高漲。可急轉直下,故事大王失約未來,師生一陣失望。就在這一起一伏的情感體驗中,學生已初步感知到了不講信用給別人帶來的不快,爲後面的學習鋪下了感情基礎。

:以情載理,情理交融。

思品課本身感情色彩重,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促進學生情感內化,才能使其真正明理、導行、啓迪良知。教學中我總是注意把握好學文明理這一重頭戲,以激情作爲載體,緊扣教材,突出學科性,講究準確性,力求趣味性,注重實效性,絲絲如扣進行分析,以情載理,情理交融。提高教學質量。例如《不隱瞞錯誤》一課中,對於李芳錯誤這一部分,我緊緊抓住其心情變化爲線索,帶領學生分析理清了他犯錯誤的思想基礎,緊接着扣住李芳的內心活動要學生設身處地體驗李芳的內心情感及思想活動,最後瀉染李芳承認錯誤後受到大家的讚揚的情景。學生邊分析、邊體會,最終發出了承認錯誤是一件了不起的光彩的事的結論,真可謂水到渠成,至今還今學生記憶猶新。

:以情導行,深化情感。

思品課中學文是手段,激情是載體,導行纔是目的。如何把握好導行這一落腳點至關重要。在教學中除了考慮課堂情感的延續處,感情的內化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不容忽視。因此,我總是順勢而爲,重視導行與學文的有機銜接,充分重視每個具體事例(包括想和做練習)的情景性,層次性以及與學生生活的聯繫來調動學生情感,重視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讓學生置身於情景中去思考、解決問題並形成能力。例如《在不隱瞞錯誤》教學中,學生對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有一定認識後,我考慮補充瞭如何對待同學錯誤的練習,同樣把它設置在文中李芳同的班上,利用前面鋪墊的情感因素,使學生全面掌握了怎樣才能做到不隱瞞錯誤這一正確觀點。

:表達激勵,結束全文。

對全文的總結既是一堂完整好課的需要,更是思品課學生道德觀念確認的需要。化龍點睛的結束語不僅能深化學生的認識,而且能因勢利導,表達教師的激勵、期待和良好祝願,它同時是指導行爲的有效方式。在《講信用》一文結束時,我回扣開題,讓學生再資助分析故事大王的錯誤,概述鞏固了觀點,提出希望。我的結束是這樣的:

師:老師希望你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從小做講信用的好孩子,長大成爲言而有信的好公民,好嗎?

生:好!

師:你們答應老師就該怎樣做?

生:講信用!(指:課題板書)

師:好!老師相信你們。

三言二語,言簡意咳,既是希望,更是對學生的鼓勵和信任。激勵是創造的靈魂,這樣的課堂結束語才具有其深層次的力度。

⒉重視發散思維的訓練。

在創造性思維的大家庭中,發散思維可謂是天之驕子,因爲人們大部創造性設想都是通過發散思維得到的。在思品教學中,注意抓綱務本,從教育的角度出發,處理好文內、文外的聯想分析,是訓練學生髮散思維的有機結合點。例如《不隱瞞錯誤》一課中,在處理教材李芳回到家裏,心情亂極了一節時,教師提出了請同學們幫李芳分析一下,此時她可能面臨着哪幾種選擇,後果怎樣?一石激直千層浪,學生興趣高漲,展開了思維的翅膀,這爲後文李芳作出唯一正確的選擇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⒊爲學生提供創造大舞臺。

善於發掘環境中的有利因素,不斷取得最進的支撐點,是創造活動取得成功的藝術。和諧、寬鬆、信息暢通、恰如其分的獎勵,尤其是富於挑戰的環境,對創造最爲有利。基於這樣的考慮,結合我校中高段學生的實際能力,在教學中,我注意把導行這一環節作爲學生喜歡的辯析討論會的形式出現,一改過去教師把持課堂爲學生積極參與組織課堂。

由小主持人帶領同學們運用觀點、分析解決問題,形成能力。而作爲小主持人,本身的榮譽、鍛鍊的機會、競爭的動力,都促使學生盡其所能,在教師的點撥下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特別是討論會中的創造天地欄目,學生自由地通過朗誦、表演、討論等形式展示自己對本課觀點的理解和運用。實踐證明,這是必要的。,且是可行的,真可謂一舉多得,在思品課創造教育的實施上邁出了勇敢的一步。

在思品課中實施創造教育這一小小的實驗課題是在學校培養創造志趣和能力爲特色的國小教育整改實驗成果大樹上結出的一朵小花,實驗還處於探索階段。我願爲這朵小花越開越豔而辛勤耕耘……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 篇三

本學期我擔任20級高一(5)班班主任,在學校政教處和高一年級組的正確領導和關懷指導下,在班級各位任課老師和全班學生的大力支持下,我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本學期的班級管理工作。

一個學期馬上就要過去了,回首本學期的班主任工作,真是充滿了挑戰、辛酸與充實。一個學期的不懈探索和辛勤付出,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同時仍存在着一些問題;其中既有收穫的喜悅,也有不足與遺憾。現就本學期的班主任工作總結如下:

我們5班共有學生54人,男生23人,女生31人,住校生28人,走讀生26人。總體來說,開學以來,班級發展態勢良好,課堂氛圍良好,自習課紀律較好,班級凝聚力得以加強,班級各項管理也有序進行。

本期德育工作重點:一方面是抓學生常規,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學習生活習慣;另一方面與學生談心,瞭解學生的家庭背景,走進學生內心,與他們形成良好的師生關係。

班級德育工作方面,首先樹立正氣,建設和諧向上的班級氛圍。其次建設小組,集學習,行爲習慣和生活等三個方面推動小組的成長。小組獎勵制度,小組加減分制度和小組懲罰制度。最後班級管理需要規範和團隊。建立班委會和班委監督委員會,共同管理班級事務。具體分爲以下幾個方面:

一、抓學生常規,培養學生良好行爲習慣

(一)學習常規

主要強調自習課紀律,學生剛進入赤水一中,不太適應一中的晚自習管理模式,尤其是要求學生自習課不能講話,保持教室安靜。因此,一方面用班級管理制度約束,紀律委員和值周小組進行紀律的自主管理;另一方面,班主任進行明察暗訪,時常關注學生上自習和其他課堂的紀律和狀態。

(二)操行常規

這是高一整個工作的重心,主要在高一新生入學時強調校牌佩戴和出勤,重點是幫助學生儘快適應一中的管理模式,每一天的課程如何安排,寢室制度如何等等。一方面,班上安排班委檢查同學的校牌佩戴以及文明禮儀情況,及時提出整改;另一方面,班主任經常進教室明查暗訪,對班級情況也進行自查。目前來看,學生這些方面做得較好。

二、建立了強有力的班委會,確立了一套較爲完備的管理模式

通過民主和任命兩種形式,選拔出一批有能力的班委,對班級事務進行自主管理,制定了合理有效的班級規範,其主要包括考評方式,考評結果應用,獎懲制度等。另外,成立了班級監督委員會,每週評選星級班委,確保班委有效開展工作。

這一學期,我們通過多次班幹部會議、室長會議、小組組長會議, 我們制定了一系列班級規章制度,如《操行分管理制度》,《班幹部工作職責》,《小組組長職責》,《值日生守則》等;對班幹部提出了“以身作則,積極主動,學習爭先”的三條原則,班幹部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開學後和半期後我們進行了兩次班幹部競爭上崗,和一次評優活動,這些措施,都有力的加強了班幹部的隊伍建設。

三、建立了一套完備的監督機構——團委

團委除對班幹部的工作進行配合和監督之外,還安排普通同學值日,按學號的順序,人人輪流。如果說班幹部的建立使得“事事有人做”,那團委這一設置則使“人人有事做”,相當於我們班的“人大”與“政協”。也可以這樣說,在我們高一5班學生當家做主人,民主參與班級管理的格局已經形成。

四、建設小組,增強了班級向上的氛圍

小組組成考慮三個條件:學習成績,男女搭配,住校走讀。全班每組六人,組成九個小組,每個小組確立了名稱、目標、公約等,目前小組成員的學習習慣、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三者結合,進行考評,以促進整個班級的發展。

五、加強寢室管理,關注學生的成長

全班住校生總共有28人,其中分散在六個寢室,所以我們班級的分散寢室較多,這就增大了管理難度,主要工作在於一方面加強與室長的聯繫,及時瞭解學生的動態;另一方面,每週至少走寢室一次,細心瞭解他們的入住情況,思想變化,以及及時處理一些問題,比如學習壓力和不適應問題。另外,住校生手機管理,要求星期天晚上統一交班主任處,星期六下午返還,如有違者一律沒收。

六、加強與科任老師、學生家長的多渠道聯繫

管理好一個班級,光有班主任是萬萬不行的,必須是班主任、科任教師、學生、學生家長的通力合作,才能將一個班級建設得更好。所以,我時常與科任老師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平時一發生什麼問題就及時聯繫家長,瞭解學生放假回家後的表現,做到學校和家庭共同管理,積極做好合力教育工作。

班級工作很細瑣,也很實在。我只能就以上幾個方面作簡要的小結。由於我們班級採取的是學生民主管理模式,作爲班主任的我,主要是引導和協助學生管理好班級。把每個學生當作自己的助手,愛、尊重、理解、接納、信任、全面關心自己的每一個學生,是我開展班級工作的基本原則。

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 篇四

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始終遵循"五育並舉,德育爲首"的原則,做好德育工作。地理學科具有極其豐富的德育教學內容,德育教育又是

搞好教學工作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學風的關鍵。現將德育工作總結如下:

一、結合國情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本學期地理教學的主要內容爲中國地理,蘊涵着豐富的愛國主義素材。如遼闊的疆域,旖旎的風光,多彩的民族風情,使學生體會到社會主義祖國繁榮富強,蒸蒸日上。教學中,用美的語言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並通過介紹科學家熱愛祖國的事蹟,介紹我國地理上的科學技術貢獻,介紹我國現代的科學技術成就。講述祖國建設的發展前景及其對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進而豪情滿懷,樹立遠大志向,好好學習,爲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二、結合本地實際,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

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的地理知識,瞭解家鄉的地理環境和地理特點,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來闡述地理知識,認識其存在的差異,同時培養學生探究,求實的科學精神,使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結合鄉土實際和特色,教育學生熱愛家鄉,立志建設家鄉。併爲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奠定基礎。

三、培養科學態度地理學是一門社會科學。

地理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有重要作用。以身作則,培養學生尊重事實,嚴肅認真,按科學規律辦事的態度。鼓勵學生從實際出發,獨立思考,積極參與各種科學活動。

四,培養刻苦的學習精神,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

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是需要動腦,動手,並克服一定困難才能達到的。特別需要讀圖分析,有的學生有畏難情緒。因此,刻苦學習的精神不僅對學生當前學好地理是必要的,對他們今後的成長也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在教學中經常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培養刻苦學習的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地理的習慣,對學生的學習很重要,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勤有思考,勇於實踐的習慣,發現問題與提出問題的習慣,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習慣,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習慣。

五,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

教育學生正確對待我國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進一步養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依法規範自身行爲和影響他人,並以力所能及的實際行動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和能源。將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觀教育滲透在教學過程中。

總之,在這個學期的教學實踐中,我更加體會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積極用良好的思想道德武裝學生的頭腦並結合地理教育的實際加以運用。在以後的教學中,這項工作還要長抓不懈,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 篇五

蘇霍姆林斯基說:“從我手裏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並不是無可挑剔的模範生,而是別具特點,與衆不同的孩子。”教育的這種反差效應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可塑性”。作爲一名班主任,不能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應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批評或表揚都要深淺有度,積極尋找突破口,因材施教。也許就是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就能在不經意間與學生建立良好的親和關係,達到心靈的溝通,獲得學生的信任,從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面對學生所犯的錯誤,要在嚴愛中把握好批評的藝術與方法,儘可能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捕捉學生“閃光點”,對“問題”生來說,他們的心靈深處同樣蘊藏着進取奮發的心理需要。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動地等待“問題生”的“閃光點”的出現,而應主動地抓住或創設條件,誘發他們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哪怕只是閃電般的那麼一瞬間,也往往是“問題生”轉化的最佳時機。

首先、嚴字當頭、愛字爲首。

批評時要積極肯定學生的優點;裁決時“糊塗”些,營造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

班主任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正在成長中的個體,任何一次過火的指責、無意的歧視,都會給學生的成長帶來心理陰影。尤其是對個別學習成績差、行爲表現散漫的後進生,一怒之下甚至會例數學生的許多缺點,新帳舊帳一起算,將學生批個一無是處,心灰意冷。其實班主任更應關心和愛護他們,對他們不嫌棄、不歧視,不疏遠。在處理班級事情時,面對後進生,應謹慎對待,不能簡單粗野地呵斥和指責,也不能過早地“蓋棺定論”,應以誠相見,循循善誘,和他們交朋友,促膝談心,消除他們心中的隔閡,讓學生對老師敞開心扉,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批評和教育,自覺地去轉變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者的任務在於發現每個受教育者身上一切美好的東西。鼓勵他們獨立工作,進行創造,獲取成功。”批評要積極肯定學生的優點,對學生要多表揚,少批評;短板理論告訴我們一個桶能裝水的量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對犯了錯誤甚至是很嚴重錯誤的同學耐心的做工作裁決時“糊塗”些,營造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

班裏一名父母離異的女同學,從小一直跟着母親生活,生活很貧困。特殊的成長環境加之家長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致使她性格很怪癖,不善於交際,同學關係不好,因小事經常與老師、同學發火。有時甚至故意給班幹部出難題,在不喜歡的課上惡作劇。一次竟與班裏一位女生因一點小事鬧得不可開交。我多次找她談話,做思想工作,從小事着手關心她,用事實說明學會寬容的重要性,並對她體育訓練積極、肯於吃、積極參加勞動等優點予以肯定。有時候我故意“糊塗”地安排一些好事給她做,把一些管理班級的事情交給她,幫助她重樹信心,給她創造充分發揮自己特長和潛能的鍛鍊機會,引導她學會與人相處,鼓勵她融入集體,並要求班幹部不計前嫌主動幫助她、關心她、團結她,使她終於有了轉變,樹立了生活的信心,逐步融入了集體。誠然,教育學生善於發現自身優勢與長處,更應該教育他們看到自身的不足,方能揚長避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其次、水火相容、嚴愛相濟。,

批評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面對犯錯誤的同學,批評時“糊塗”些,爲學生的自尊心設計一把保護傘。

嚴格管理學生是每位班主任必須重視的問題。只有從嚴要求、從嚴管理,纔會形成好的班風,但需注意嚴而不兇,愛而不溺,嚴愛相濟,在愛中求嚴,在嚴中見愛。尤其是批評的語言要有一定的藝術性,注意時間,場合,教師應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關心

的語氣去幫助教育學生。有一天,我班的張悅同學大課間大聲喧譁,又不聽值日學生幹部的制止,反而反脣相譏,值日干部要將這位學生拉到講臺前站着,結果兩人鬧彆扭,當我來到教室,聽見裏面吵吵鬧鬧,推開門一看,只見兩個男生正在吵架,思想彙報專題大有兵戎相見之勢。吵了起來我當時非常生氣,本想衝過去嚴厲批評他們一頓,但理智告訴我,這時他們正在氣頭上,萬一弄不好,他們同我頂上了,那可下不了臺。於是,我咳了一聲,同學們見了我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

由此可見,教師批評得當,方法適宜,能夠多爲學生考慮,批評的效果會比嚴厲的訓斥好。老師批評不當,刺傷學生自尊心、學生必定對老師產生對抗情緒和逆反心理。本學期班裏的幾位男生在上音樂課打撲克,我當時當衆嚴厲批評他們,結果這幾位男生好一段時間感覺自己沒“面子”,經常鬧情緒,以抄襲作業、

值日敷衍了事等來表示對受約束的不滿。後來,我冷靜的反思自己的工作,常言說得好:“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班主任工作中我們何嘗不把忠言變的順耳,讓學生聽得進去,應該會更利於行吧。於是我換位思考他們爲什麼會這樣做,試着理解他們,擠時間坐下來找他們談心,表態時“糊塗”些,不在公開場合揭露學生的傷疤,給自己也給同學留下回旋的餘地,放下老師的架子,像朋友一樣聆聽他們的傾訴,傾聽他們的心聲,結果如此溝通並冷處理後,這四位同學有了很大的轉變,師生關係也由緊張變得融洽起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再次、嚴爲心聲,愛是雨露。

嚴愛適時、適度;批評時“糊塗”些,批評學生應持有愛心,批評方式應因人而異。

國中生正處於青春叛逆期,他們中的個別同學故意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加之缺少良好家教,有時難免給班級扣分抹黑。老師此時一定十分生氣。與其你去大聲的訓斥他們,不如找他們談話,讓他們自己找出自身不足,違紀的根源所在,千萬不能因爲他們給班級扣了分,而對他們厭惡、歧視甚至惡語相譏,那樣做的結果只會導致:師生間的矛盾將會僵化,學生也會我行我素,破罐破摔。蘇霍姆林斯基說:“要成爲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教師只有傾注全部愛心才能感化學生。在我的班裏有一位走讀生,其學習和行爲都存在嚴重問題,他一入學就有點的想法,故意表現出對什麼都滿不在乎,家長也對他不抱任何希望,只求他混個畢業證。我清楚這樣的學生內心很痛苦、很無奈,實際上他內心深處更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在一個寒冬的早晨,他遲到了,他想,這下可要被狠狠批評一頓了。出乎他意料,我並沒有疾言厲色地責問他,而是假裝糊塗,和顏悅色地關心他,是不是昨晚沒睡好。當我瞭解到他的鬧鐘壞了,他連臉都沒有洗就趕到了學校之後,我受到很大震動,心情久久難以平靜。我暗示他不該遲到,但又表揚他有較強的自理能力,課間幫他買了個鬧鐘,鼓勵他學會自理、凡事早行動。他深受感動,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進步很大。但是,學生的進步難免是有反覆的,雖然這位同學仍有違紀現象,但我從中深深地體會到:“這樣的學生就像體弱的樹苗,更需要我們班主任給予更多的陽光,更多的呵護、更多的關愛,不斷教育,耐心細緻地做工作。用自己的愛心、耐心和恆心去喚醒一個孩子的上進心”,從而促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不斷進步。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科曾經有這樣一句話:“用放大鏡看學生優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批評學生的最終目的,是爲了讓學生有所悔悟,並在短期內改正錯誤。批評的目的能否達到,取決於班主任的批評方式。針對不同性格,不同脾氣,不同思想的學生應因人而異。嚴愛適度,批評學生應權衡利弊得失。對於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應循循善誘,對於脾氣暴躁,自我意識強的學生,教師應用“交流式”的批評,批評時糊塗些。例如我班一位性格內向的女同學,一次期會考試前被某科老師嚴厲批評,她一氣之下,該學科的卷子只寫了名字,以不答試題來宣泄心中的不滿,以此來報復老師。原因是老師得罪了她。第二天,我並沒有去找她談話,我把“惜”字寫在黑板上,我對同學們說:“對於“惜”這個字我想談談個人的想法。“惜”的左邊是個‘心’右邊是個‘昔’,‘昔’的上面是,象是草,中間是‘一’表示‘地平線’,底下一個‘日’放在一起,則成爲:太陽落到地平線的小草下面,意思是‘晚了’!用的左邊是個‘心’,想想右邊的‘晚了’就是“惜”。已經晚了的時候,我們‘惋惜’。怕它晚的時候我們‘珍惜’。而後,我又對學生說:“我希望大家在一起的時候,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幸福,同時也要珍惜身邊的夥伴、朋友、親人的生命以及和他們的緣分。我希望大家多珍惜少惋惜,一身邊的一切。課後她主動地來找我談心,說出了許多心裏話,也和任課老師“握手言和”了。看來老師在批評學生時應對症下藥,把握好批評的分寸,嚴愛適度,恰到好處的適度批評,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接受對他的批評,引導其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理解別人,認識顧全大局的重要性,認識自己的問題所在,並激發其不斷完善自己的內動力。我們千萬不要認爲學生幼稚無知,就隨意地踐踏學生的人格和自尊。愛心,是通往學生心靈的橋樑;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是照亮學生未來的燈燭。

俗話說:“嚴是愛,鬆是害”、“嚴師出高徒”,嚴的前提是“尊重”,真心愛護自已的教育對象,就必然要嚴格要求,沒有原則的愛是偏愛、溺愛,過分的嚴厲又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要求要適度,要合乎情理,是學生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嚴格要求學生應以充分尊重學生爲基礎。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此有深刻的論斷:“只有教師關心人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而言,就在於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已的尊嚴感。”心理學的測量表明:“一個小孩從出生之日起,便開始具有了多種潛意識,其中包括受人尊重的本能。”這些都說明了尊重學生的重要性。勿庸質疑,作爲班主任對學生的嚴格管理是必要的,但若在批評教育時諷刺、挖苦、奚落甚至辱罵、體罰,這與嚴格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批評應當是善意的,特別是對屢犯錯誤的同學,應進行細緻恰當的批評,春雨潤物細無聲!

批評的藝術應是:“嚴格與善良、嚴格與尊重、嚴格與理解、嚴格與關愛”的有機結合。學生對教師的批評感受到的不僅是合乎情理的嚴格,而且是充滿人情味的關切。只有做到這些纔會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育人效果。在美國教育哲學家諾丁斯的關懷德育論中諾丁斯引出了關懷的兩種基本含義:1、關懷與責任感相似,如果一個人操心某事或感到自己應該爲之做點什麼,她就是在關懷這件事;2、如果一個人對某人有期望或關注,她就是在關懷這個人。所有的教育行爲、過程與方法都應具有道德性,即關懷性,否則不成其爲教育。而馬斯洛的“需要理論學說”也告訴我們:人在人生的各個時期都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接納、尊重和認同,關懷他人和被他人關懷都是人的基本需要。由此我認識到,待進生其實也有被需要、被關懷、被理解、被尊重、被認同的需要,只是因爲長期以來一直被老師和家長輕易地否定、批評,導致待進生產生“破罐子破摔”“死豬不怕開水燙”的不負責任的糟糕想法,這種不利局面的產生可以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應負一定責任。

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即是理性的研究者更是感性的實踐者。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身爲“一班之主”的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更大。人們常說:什麼樣的班主任帶什麼樣的學生,這話不無道理。常言說得好: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教育學生又何嘗不是這樣,面對性格各異、個性鮮明、可塑性強、一個個活生生的中學生,班主任工作中切記:凡事要本着對學生的一生負責的態度,教育批評學生要尊重學生、“在嚴愛中把握好批評的方法與藝術”。這是每一個熱愛班級管理者值得探究的問題。“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育雖無痕,卻有着驚人的力量;潤物雖無聲,但能“於無聲處聽驚雷”。我們每位德育工作者都要通過喚醒、引導、鼓舞等手段來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信其道乃受其教”,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