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本人通過視頻深入學習了劉自成老師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解讀,體會如下。

總體方案第四點提出改革學生評價,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樹立科學成才觀念。堅持以德爲先、能力爲重、全面發展,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堅決改變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做法,創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完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切實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鬥精神、增強綜合素質。可以看出,此次學生評價改革旨在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此也希望新時代教學評價改革早日落地,生根發芽,培育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發展離不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價值觀的底色。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突出教育本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注重教育價值融合,既強調人才的全面發展,又突顯教育的社會價值,明確“四個服務”,確立了新時代教育發展基調。其中,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取向,人民中心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立場,全面發展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標尺。

評價與價值不可分割。教育評價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判斷,教育價值是評價的目標和結果。教育價值觀爲教育評價提供尺度,教育評價的維度、內容、方法、標準和手段都充分體現着教育價值觀的尺度,引導人們教育行爲的價值選擇與追求。教育評價是教育價值觀導向功能的延伸,教育評價通過價值引導,調整和匡正人們錯誤的教育需求與價值觀念,保障和實現教育價值觀對人們教育行爲的指導作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通篇滲透着教育價值觀的立場、尺度,反映了教育事業發展的價值追求,爲弘揚新時代教育價值觀提供了機制、行爲、思想和環境保障。

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系統性。教育評價是反映教育實踐成效的完整系統。只有進行教育評價的系統性改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和頑瘴痼疾,從總體上匡正人們的教育價值觀,實現教育行爲與人才培養目標的統一。  

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科學性。科學的教育評價一定反映教育本質,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體現正確的教育價值觀。

方案針對不同主體和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教育特點,分層分類創新和改革教育評價的內容、方法、手段和標準,形成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規範人們的教育行爲,祛除教育中的浮躁之弊,保障人才培養規格與質量、人才選拔與使用符合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要求。

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價值性。任何教育評價都包含着某種價值立場和尺度,促使全黨全社會端正教育思想觀念、轉變價值觀念,確立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統一思想,規範教育價值創造的實踐過程。方案強調,堅持立德樹人,牢記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旨在引導確立科學的育人目標,確保教育正確發展方向,針對不同主體的實踐特點,分別建立了“科學履行職責”“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等五種教育評價尺度,促使主體行爲迴歸教育本質,形成巨大教育合力,共同創造新時代的教育價值。

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社會性。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石。教育與社會之間的互動方式,影響着教育評價結果的社會效應和效益,影響着教育評價發展性導向的實現和整個教育的價值追求。方案提出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目的是確保黨委和政府科學履行職責,營造有利於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健康生態;提出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爲導向的人才選用機制,目的是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改變用人單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費”的選人用人現狀,

方案充分體現了新時代我國教育的正確價值觀和科學的教育發展理念,遵循了教育發展規律和教育改革邏輯,必將有利於加快構建具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凝聚新的合力、打開新的局面,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1

教育發展離不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價值觀的底色。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突出教育本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注重教育價值融合,既強調人才的全面發展,又突顯教育的社會價值,明確“四個服務”,確立了新時代教育發展基調。其中,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取向,人民中心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立場,全面發展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標尺。

毋庸贅言,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成就是顯著的,但也不必諱言,我國當下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問題,其中一個突出表現就是以“五唯”爲代表的功利化傾向。“五唯”在教育實踐中有多種表現。一些學校、家長、學生過於強調智育、重視分數,“分數至上”“分分計較”,還不同程度存在着“刷題”、超前學習、過度教育等現象。有的學校和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升學率,“一本率”“北清率”甚至成爲評價教育部門、評價學校、評價教師的硬指標。選用人才重學歷輕能力,“學歷高消費”“名校效應”“學歷歧視”還在一定範圍存在。高等學校中還存在教師重科研輕教學,片面追求人才“帽子”、論文發表的數量和級別,以及論文抄襲、數據造假等現象。“五唯”問題嚴重偏離了新時代教育價值觀,背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目標和方向。

評價與價值不可分割。教育評價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判斷,教育價值是評價的目標和結果。教育價值觀爲教育評價提供尺度,教育評價的維度、內容、方法、標準和手段都充分體現着教育價值觀的尺度,引導人們教育行爲的價值選擇與追求。教育評價是教育價值觀導向功能的延伸,教育評價通過價值引導,調整和匡正人們錯誤的教育需求與價值觀念,保障和實現教育價值觀對人們教育行爲的指導作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通篇滲透着教育價值觀的立場、尺度,反映了教育事業發展的價值追求,爲弘揚新時代教育價值觀提供了機制、行爲、思想和環境保障。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系統性。教育評價是反映教育實踐成效的完整系統。只有進行教育評價的系統性改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和頑瘴痼疾,從總體上匡正人們的教育價值觀,實現教育行爲與人才培養目標的統一。《總體方案》堅持統籌兼顧原則,強調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對教育評價改革進行了深度謀劃、系統設計、全面佈局,涉及教育實踐的全環節、全主體、全要素、全類別以及各年級學生學習情況的全過程,進一步完善教育評價機制和制度,爲各級各類教育和主體落實新時代教育價值觀提供機制保障,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的總體方向和目標。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科學性。科學的教育評價一定反映教育本質,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體現正確的教育價值觀。

《總體方案》針對不同主體和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教育特點,分層分類創新和改革教育評價的內容、方法、手段和標準,形成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規範人們的教育行爲,祛除教育中的浮躁之弊,保障人才培養規格與質量、人才選拔與使用符合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要求。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價值性。任何教育評價都包含着某種價值立場和尺度,促使全黨全社會端正教育思想觀念、轉變價值觀念,確立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統一思想,規範教育價值創造的實踐過程。《總體方案》強調,堅持立德樹人,牢記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旨在引導確立科學的育人目標,確保教育正確發展方向,針對不同主體的實踐特點,分別建立了“科學履行職責”“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等五種教育評價尺度,促使主體行爲迴歸教育本質,形成巨大教育合力,共同創造新時代的教育價值。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社會性。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石。教育與社會之間的互動方式,影響着教育評價結果的社會效應和效益,影響着教育評價發展性導向的實現和整個教育的價值追求。《總體方案》提出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目的是確保黨委和政府科學履行職責,營造有利於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健康生態;

提出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爲導向的人才選用機制,目的是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改變用人單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費”的選人用人現狀,

優化評價結果產生的社會效應,實現教育與社會互動的良性循環,共同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

《總體方案》充分體現了新時代我國教育的正確價值觀和科學的教育發展理念,遵循了教育發展規律和教育改革邏輯,必將有利於加快構建具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凝聚新的合力、打開新的局面,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讀起來深受教益。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2

教育發展離不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價值觀的底色。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突出教育本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注重教育價值融合,既強調人才的全面發展,又突顯教育的社會價值,明確“四個服務”,確立了新時代教育發展基調。其中,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取向,人民中心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立場,全面發展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標尺。

毋庸贅言,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成就是顯著的,但也不必諱言,我國當下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問題,其中一個突出表現就是以“五唯”爲代表的功利化傾向。“五唯”在教育實踐中有多種表現。一些學校、家長、學生過於強調智育、重視分數,“分數至上”“分分計較”,還不同程度存在着“刷題”、超前學習、過度教育等現象。有的學校和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升學率,“一本率”“北清率”甚至成爲評價教育部門、評價學校、評價教師的硬指標。選用人才重學歷輕能力,“學歷高消費”“名校效應”“學歷歧視”還在一定範圍存在。高等學校中還存在教師重科研輕教學,片面追求人才“帽子”、論文發表的數量和級別,以及論文抄襲、數據造假等現象。“五唯”問題嚴重偏離了新時代教育價值觀,背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目標和方向。

評價與價值不可分割。教育評價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判斷,教育價值是評價的目標和結果。教育價值觀爲教育評價提供尺度,教育評價的維度、內容、方法、標準和手段都充分體現着教育價值觀的尺度,引導人們教育行爲的價值選擇與追求。教育評價是教育價值觀導向功能的延伸,教育評價通過價值引導,調整和匡正人們錯誤的教育需求與價值觀念,保障和實現教育價值觀對人們教育行爲的指導作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通篇滲透着教育價值觀的立場、尺度,反映了教育事業發展的價值追求,爲弘揚新時代教育價值觀提供了機制、行爲、思想和環境保障。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系統性。教育評價是反映教育實踐成效的完整系統。只有進行教育評價的系統性改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和頑瘴痼疾,從總體上匡正人們的教育價值觀,實現教育行爲與人才培養目標的統一。《總體方案》堅持統籌兼顧原則,強調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對教育評價改革進行了深度謀劃、系統設計、全面佈局,涉及教育實踐的全環節、全主體、全要素、全類別以及各年級學生學習情況的全過程,進一步完善教育評價機制和制度,爲各級各類教育和主體落實新時代教育價值觀提供機制保障,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的總體方向和目標。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科學性。科學的教育評價一定反映教育本質,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體現正確的教育價值觀。

《總體方案》針對不同主體和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教育特點,分層分類創新和改革教育評價的內容、方法、手段和標準,形成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規範人們的教育行爲,祛除教育中的浮躁之弊,保障人才培養規格與質量、人才選拔與使用符合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要求。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價值性。任何教育評價都包含着某種價值立場和尺度,促使全黨全社會端正教育思想觀念、轉變價值觀念,確立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統一思想,規範教育價值創造的實踐過程。《總體方案》強調,堅持立德樹人,牢記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旨在引導確立科學的育人目標,確保教育正確發展方向,針對不同主體的實踐特點,分別建立了“科學履行職責”“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等五種教育評價尺度,促使主體行爲迴歸教育本質,形成巨大教育合力,共同創造新時代的教育價值。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社會性。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石。教育與社會之間的互動方式,影響着教育評價結果的社會效應和效益,影響着教育評價發展性導向的實現和整個教育的價值追求。《總體方案》提出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目的是確保黨委和政府科學履行職責,營造有利於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健康生態;提出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爲導向的人才選用機制,目的是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改變用人單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費”的選人用人現狀,

優化評價結果產生的社會效應,實現教育與社會互動的良性循環,共同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

《總體方案》充分體現了新時代我國教育的正確價值觀和科學的教育發展理念,遵循了教育發展規律和教育改革邏輯,必將有利於加快構建具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凝聚新的合力、打開新的局面,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3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對教育評價進行了系統的指導,包括評價主體、學校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和用人評價,應該說立體系統的調整了教育評價,通過結果核定和運用引領過程,直接針對當前教育的急需、針對教育教學諸多因素和環節的不足,不僅點出了目前教育如何糾偏也明確了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思路,需要全體教育從業者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這也是教育從業者能力提升和個人成長的必修課必經之路。

《方案》體現了黨管一切的價值引領。方案中在管理體系中對黨管一切進行了貫徹落實,明確了黨對教育工作全面領導,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這不僅是管理體系的明確,也是對教育價值的明確,就是要講黨的思想、黨的理念在教育中落地生根、在教育中綻放結果,讓教育真正的爲黨和國家的發展事業服務,不僅培養能力更要加強思政,讓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成爲學生的本能,學生的終身核心素養。

《方案》體現了學校辦學觀的價值引領。方案中明確了破除唯分數、唯升學的評價傾向,讓學校不再追求功利的、短視的辦學價值觀。將“人”的成長放回學校的主要任務,學校要從目中只有分沒有人變成有人、有內涵、有文化氛圍,真正的將文化、將書香、將生活作爲評價衡量一所學校的指標,讓功利的學校迴歸生活、迴歸快樂、迴歸真實,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也有利於破解教育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

《方案》體現了教師職業追求和個人成長的價值引領。方案中將師德師風放在了評價教師的第一標準,將教學、將育人作爲評價教師的重要標準,迴歸教研、論文等作爲提升教學、育人的自然總結,而不是爲了研究而研究、爲了論文而論文。讓教師將教書育人作爲自己的職業追求,作爲自我提升的方向與目標,讓教師真正的成爲教師、真正的成爲師者應該具有的樣子,潛心教書育人,向主業發展、向培養人的價值體現發展。

《方案》體現了學生成長髮展的價值引領。方案中對學生的評價進行了細化和明確,不再是單純以分數對學生進行評價,將德育作爲第一要求,說明了我們就是要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養信念堅定、價值正確的人。方案中還單獨設置了段落分別對學生的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評價進行了說明,非常明確的要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不僅僅關注分數,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生終生髮展的關鍵因素都進行評價,體現了對學生髮展方向的價值引領。

《方案》充分展現了評價導向性價值。評價的定性認定僅僅是評價的最直接、最顯性的作用,但評價的影響力則主要在於過程的引領與導向。方案中開篇明確,本次評價改革的出發點就在於糾偏、在於對學校、教師、學生過程的引領,真正體現評價的導向性和引領性。以“輸入”引領“輸出”手段的應用,從設計上不僅是爲了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的“評”,更重要的是爲了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的“做”。針對過往通常將應試教育歸咎於大學聯考“指揮棒”,從根本上將“指揮棒”調整,通過將單一考試評價轉變爲綜合素質評價,引導學校從應試教育真正的轉變爲素質教育、轉變爲針對“核心素養”的立德樹人。

方案對於評價的運用,不僅解決了教育整體的評價問題,也對教育系統內部科學評價進行了示範。學校教育本身就是階段性教育,不具備爲人的發展定性的功能,尤其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終身學習已經成爲個人成長的基本要求,因此學校更應該是學生成長階段的引領,學生走出校門的那一刻,學校無權爲學生打任何標籤,因爲學生邁出校門還存在着諸多可能,一定會有進一步的大幅發展。學校的評價不應是簡單的“評”,更要關注學生的發展,要通過動態的視角來看待學生的發展階段。所以如何更加科學的進行評價、立足發展進行評價、立足基礎工作進行評價,纔是評價的作用所在,纔是評價的目的和意義。方案的提出,爲基層如何應用評價做出了示範,做出了引領。所以無論是評價學校、還是學校評價教師、學生都應該立足於引導教師、學生如何更好的發展,而不是簡單的一評了之。督導關鍵不在於督,而在於導,導才更能體現工作的意義,纔對於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也才能夠讓評價環節也成爲教育教學的一個因素,而不是獨立於教育教學的“第三方”。

方案的執行計劃,充滿智慧和堅定。方案明確了執行計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完成,形成一個新的評價體系發展態勢,讓評價改革結合實際逐步完成,但總體目標是明確的。學校、教師和學生包括家庭、社會都有充分的理解時間、都有充足的消化吸收時間,給予理解和消化的時間和過程,就能夠讓每個人都能夠從認識上逐漸的進步,並能夠通過不斷感受新的評價標準而體會到新標準的優勢,進而能夠更加準確的理解新評價的思路、新評價的發展方向,讓新評價方案首先入心入腦,進而更加積極的貫徹落實新評價方案,讓新評價方案更徹底的落地生根,也讓新評價方案更加有效的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形成新方案作用發揮的長效機制。

《方案》的出臺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教育的要求,是對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具體落實思路之一。是黨和國家對教育工作的精準施策,引領教育迴歸“人”的教育,關注人的發展。需要全體教育從業者乃至家庭、社會認真學習仔細領會。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此次教育評價改革,通過五“破”五“立”教育評價“指揮棒”全面轉向。

1、改革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評價

破:短視行爲和功利化傾向

立:科學履行職責的體制機制

2、改革學校評價

破: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爲

立:立德樹人落實機制

3、改革教師評價

破: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行爲

立:潛心教學、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

4、改革學生評價

破:以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不科學做法

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要求

5、改革用人評價

破:文憑學歷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觀

立:以品德和能力爲導向的人才使用機制

此次國家的教育評價改革是切合實際、貼近民生、解決頑瘴痼疾的重要舉措。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每天與學生們朝夕相處,切身地體會到目前教育評價機制存在弊端。例如唯成績論,評價一所學校教學質量、教師教學水平、學生好差就看學生的成績。爲提高成績,學生夙興夜寐,還要利用假期補課,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全部用來“學習”。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涌現出一批成績優異的學生,但同時也淘汰掉了一批學生,而這些學生實際上承受了更大的壓力,甚至很多出現心理問題。上述正是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爲的真實寫照,偏離了立德樹人的總目標。

《總體方案》第四點提出改革學生評價,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樹立科學成才觀念。堅持以德爲先、能力爲重、全面發展,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堅決改變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做法,創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完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切實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鬥精神、增強綜合素質。可以看出,此次學生評價改革旨在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此也希望新時代教學評價改革早日落地,生根發芽,培育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4

教育發展離不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價值觀的底色。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突出教育本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注重教育價值融合,既強調人才的全面發展,又突顯教育的社會價值,明確“四個服務”,確立了新時代教育發展基調。其中,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取向,人民中心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立場,全面發展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標尺。

毋庸贅言,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成就是顯著的,但也不必諱言,我國當下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問題,其中一個突出表現就是以“五唯”爲代表的功利化傾向。“五唯”在教育實踐中有多種表現。一些學校、家長、學生過於強調智育、重視分數,“分數至上”“分分計較”,還不同程度存在着“刷題”、超前學習、過度教育等現象。有的學校和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升學率,“一本率”“北清率”甚至成爲評價教育部門、評價學校、評價教師的硬指標。選用人才重學歷輕能力,“學歷高消費”“名校效應”“學歷歧視”還在一定範圍存在。高等學校中還存在教師重科研輕教學,片面追求人才“帽子”、論文發表的數量和級別,以及論文抄襲、數據造假等現象。“五唯”問題嚴重偏離了新時代教育價值觀,背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目標和方向。

評價與價值不可分割。教育評價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判斷,教育價值是評價的目標和結果。教育價值觀爲教育評價提供尺度,教育評價的維度、內容、方法、標準和手段都充分體現着教育價值觀的尺度,引導人們教育行爲的價值選擇與追求。教育評價是教育價值觀導向功能的延伸,教育評價通過價值引導,調整和匡正人們錯誤的教育需求與價值觀念,保障和實現教育價值觀對人們教育行爲的指導作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通篇滲透着教育價值觀的立場、尺度,反映了教育事業發展的價值追求,爲弘揚新時代教育價值觀提供了機制、行爲、思想和環境保障。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系統性。教育評價是反映教育實踐成效的完整系統。只有進行教育評價的系統性改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和頑瘴痼疾,從總體上匡正人們的教育價值觀,實現教育行爲與人才培養目標的統一。《總體方案》堅持統籌兼顧原則,強調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對教育評價改革進行了深度謀劃、系統設計、全面佈局,涉及教育實踐的全環節、全主體、全要素、全類別以及各年級學生學習情況的全過程,進一步完善教育評價機制和制度,爲各級各類教育和主體落實新時代教育價值觀提供機制保障,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的總體方向和目標。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科學性。科學的教育評價一定反映教育本質,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體現正確的教育價值觀。

《總體方案》針對不同主體和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教育特點,分層分類創新和改革教育評價的內容、方法、手段和標準,形成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規範人們的教育行爲,祛除教育中的浮躁之弊,保障人才培養規格與質量、人才選拔與使用符合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要求。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價值性。任何教育評價都包含着某種價值立場和尺度,促使全黨全社會端正教育思想觀念、轉變價值觀念,確立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統一思想,規範教育價值創造的實踐過程。《總體方案》強調,堅持立德樹人,牢記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旨在引導確立科學的育人目標,確保教育正確發展方向,針對不同主體的實踐特點,分別建立了“科學履行職責”“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等五種教育評價尺度,促使主體行爲迴歸教育本質,形成巨大教育合力,共同創造新時代的教育價值。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社會性。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石。教育與社會之間的互動方式,影響着教育評價結果的社會效應和效益,影響着教育評價發展性導向的實現和整個教育的價值追求。《總體方案》提出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目的是確保黨委和政府科學履行職責,營造有利於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健康生態;

提出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爲導向的人才選用機制,目的是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改變用人單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費”的選人用人現狀,

優化評價結果產生的社會效應,實現教育與社會互動的良性循環,共同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

《總體方案》充分體現了新時代我國教育的正確價值觀和科學的教育發展理念,遵循了教育發展規律和教育改革邏輯,必將有利於加快構建具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凝聚新的合力、打開新的局面,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讀起來深受教益。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5

教育發展離不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價值觀的底色。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突出教育本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注重教育價值融合,既強調人才的全面發展,又突顯教育的社會價值,明確“四個服務”,確立了新時代教育發展基調。其中,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取向,人民中心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立場,全面發展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標尺。

毋庸贅言,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成就是顯著的,但也不必諱言,我國當下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問題,其中一個突出表現就是以“五唯”爲代表的功利化傾向。“五唯”在教育實踐中有多種表現。一些學校、家長、學生過於強調智育、重視分數,“分數至上”“分分計較”,還不同程度存在着“刷題”、超前學習、過度教育等現象。有的學校和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升學率,“一本率”“北清率”甚至成爲評價教育部門、評價學校、評價教師的硬指標。選用人才重學歷輕能力,“學歷高消費”“名校效應”“學歷歧視”還在一定範圍存在。高等學校中還存在教師重科研輕教學,片面追求人才“帽子”、論文發表的數量和級別,以及論文抄襲、數據造假等現象。“五唯”問題嚴重偏離了新時代教育價值觀,背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目標和方向。

評價與價值不可分割。教育評價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判斷,教育價值是評價的目標和結果。教育價值觀爲教育評價提供尺度,教育評價的維度、內容、方法、標準和手段都充分體現着教育價值觀的尺度,引導人們教育行爲的價值選擇與追求。教育評價是教育價值觀導向功能的延伸,教育評價通過價值引導,調整和匡正人們錯誤的教育需求與價值觀念,保障和實現教育價值觀對人們教育行爲的指導作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通篇滲透着教育價值觀的立場、尺度,反映了教育事業發展的價值追求,爲弘揚新時代教育價值觀提供了機制、行爲、思想和環境保障。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系統性。教育評價是反映教育實踐成效的完整系統。只有進行教育評價的系統性改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和頑瘴痼疾,從總體上匡正人們的教育價值觀,實現教育行爲與人才培養目標的統一。《總體方案》堅持統籌兼顧原則,強調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對教育評價改革進行了深度謀劃、系統設計、全面佈局,涉及教育實踐的全環節、全主體、全要素、全類別以及各年級學生學習情況的全過程,進一步完善教育評價機制和制度,爲各級各類教育和主體落實新時代教育價值觀提供機制保障,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的總體方向和目標。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科學性。科學的教育評價一定反映教育本質,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體現正確的教育價值觀。

《總體方案》針對不同主體和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教育特點,分層分類創新和改革教育評價的內容、方法、手段和標準,形成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規範人們的教育行爲,祛除教育中的浮躁之弊,保障人才培養規格與質量、人才選拔與使用符合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要求。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價值性。任何教育評價都包含着某種價值立場和尺度,促使全黨全社會端正教育思想觀念、轉變價值觀念,確立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統一思想,規範教育價值創造的實踐過程。《總體方案》強調,堅持立德樹人,牢記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旨在引導確立科學的育人目標,確保教育正確發展方向,針對不同主體的實踐特點,分別建立了“科學履行職責”“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等五種教育評價尺度,促使主體行爲迴歸教育本質,形成巨大教育合力,共同創造新時代的教育價值。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社會性。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石。教育與社會之間的互動方式,影響着教育評價結果的社會效應和效益,影響着教育評價發展性導向的實現和整個教育的價值追求。《總體方案》提出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目的是確保黨委和政府科學履行職責,營造有利於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健康生態;提出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爲導向的人才選用機制,目的是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改變用人單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費”的選人用人現狀,優化評價結果產生的社會效應,實現教育與社會互動的良性循環,共同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

《總體方案》充分體現了新時代我國教育的正確價值觀和科學的教育發展理念,遵循了教育發展規律和教育改革邏輯,必將有利於加快構建具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凝聚新的合力、打開新的局面,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6

課餘時間我們英語辦公室一起學習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對教育評價改革有了新的體會。

《總體方案》對於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破除“五唯”頑瘴痼疾,引導全黨全社會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人才成長觀、選人用人觀具有重大意義,必將有利於推動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而作爲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是踐行者,要跟從國家大方向,從小事着手,從每一節課着手。

我也贊同《方案》中的這一點。學習的成果,是一個多重努力的參與過程,也是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其中,有情商、智商、志商、語商等多因素的融入並決定,分數只是多因素融合後的一種結果。浮出水面的是可以直觀到的智商的結果——分數,然而潛存在水下的是不容易發現的共同培育着智商的情商、志商、語商等一系列素養。

說實話,長期的循環工作已經讓我退去了剛上班的熱情。然而增值評價這一項正好激活教師生機。增值評價強調的是學生進步的增幅,而不是單調、機械的數字;強調的是學生較之原有學業的增值分,而不是孤立靜態、固化凝止的數量符號。

增值評分法的引入,給我們洞開了考察教師教學力的一扇新視窗。畢竟,我們對考試成績的分析,太執着於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低分率、最高分、最低分等傳統數據鏈的一成不變的固化分析上。而引入增值評價的積極作用在於拓展教學評價的多渠道,消解了評價的種種遮蔽,敞亮了評價之眼的洞察深度。

其一,評價的目的不僅僅是甄別和選拔,更是爲了改進教師的教育教學之方法,激發教育教學活力和積極性。其二,最大限度地釋放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完滿享受學習的高峯體驗。其三,真正有助於教育公平的落實,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創新活力的迸發和科學化發展。從發展的意義看,增值評價確實擁有可以期待的遠景,有待教育評價界的切實努力。

作爲一名上班10多年的教師,我們要趁着增值評價的改革,再次充滿激情,把追求理想、塑造心靈、傳承知識當作人生的最大樂趣。教師有了愛,才能點亮學生的心靈,也纔能有不斷創新、進取的原動力。身爲教師,更要不斷地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只有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關鍵是要勤於學、精於教。同時,教師要有仁愛之心,讀懂學生和用愛盡責是兩大重點,自覺的把教書育人作爲一個“用生命去感動生命、用生命去激活生命、用生命滋潤生命”的過程。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7

在此次黨章黨史主題教育中,各支部爲大家分享了很多黨章黨史的知識和優秀黨員的感人事蹟,我們第六黨支部則由樊眀民同志爲大家講述了兩個關於我黨領導人樸素、廉政的故事。一個是延安時期毛主席去馬列學院做報告,在半路上遇到了學院派來接他的教育處長鄧力羣等人後,主席以一段頗爲幽默的話讓大家受了一次生動的教育,“我們要用延安作風打敗西安作風”,不僅起到了告誡大家不要沾染官僚習氣的作用,還深刻的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機智幽默、寬容大度的風采。另一個故事發生的時間離我們較近,也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故事名爲《記海南省東方市市委書記黃成模》。

黃成模,一名海南省在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發現的好乾部、好書記。從部隊到地方,從普通幹部到高級領導,黃成模始終如一。他實幹、愛民、廉政,成爲了黨政領導幹部學習的榜樣。生活和工作上,黃成模以“不從原單位帶幹部到東方市;不把自己的親屬安排到領導崗位;不插手工程項目;逢年過節不收禮,只收工作好建議”爲原則,上任後不久,黃成模發現東方市存在“老闆推薦幹部,幹部插手工程,公款吃喝盛行”三股歪風,於是立即有針對性地主持制定了《提拔任用領導幹部徵求紀委意見的規定》、《黨政領導班子重大決策議事規則》等18個規章制度,並在全省率先推行了任免黨政主要領導幹部表決制、會任免幹部票決制等規章制度,創造了選賢用能、嚴格規範領導幹部從政行爲的良好環境。對於插手工程項目、公款吃喝的幹部,黃成模堅決要求“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經過一段時間的徹底整頓,黃成模帶領黨委同志徹底剎住了這三股歪風。“對人民的感情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工作水平和修養。爲人民造福是我的人生目標和最高追求。”

這是黃成模的價值觀和政績觀。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黃成模一到東方市,就向全市羣衆公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和辦公室電話,歡迎羣衆有事直接找他,還宣佈絕不設祕書擋駕。黃成模同志在擔任縣市領導職務的10多年間,以飽滿的革命熱情和忘我的工作幹勁,模範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創造性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定不移地落實科學發展觀。他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創造了顯著的工作業績,贏得了廣大幹部羣衆的普遍讚譽。黃成模同志是新時幽默、寬容大度的風采。另一個故事發生的時間離我們較近,也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故事名爲《記海南省東方市市委書記黃成模》。黃成模,一名海南省在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發現的好乾部、好書記。從部隊到地方,從普通幹部到高級領導,黃成模始終如一。

他實幹、愛民、廉政,成爲了黨政領導幹部學習的榜樣。生活和工作上,黃成模以“不從原單位帶幹部到東方市;不把自己的親屬安排到領導崗位;不插手工程項目;逢年過節不收禮,只收工作好建議”爲原則,上任後不久,黃成模發現東方市存在“老闆推薦幹部,幹部插手工程,公款吃喝盛行”三股歪風,於是立即有針對性地主持制定了《提拔任用領導幹部徵求紀委意見的規定》、《黨政領導班子重大決策議事規則》等18個規章制度,並在全省率先推行了任免黨政主要領導幹部表決制、會任免幹部票決制等規章制度,創造了選賢用能、嚴格規範領導幹部從政行爲的良好環境。對於插手工程項目、公款吃喝的幹部,黃成模堅決要求“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經過一段時間的徹底整頓,黃成模帶領黨委同志徹底剎住了這三股歪風。“對人民的感情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工作水平和修養。爲人民造福是我的人生目標和最高追求。”這是黃成模的價值觀和政績觀。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黃成模一到東方市,就向全市羣衆公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和辦公室電話,歡迎羣衆有事直接找他,還宣佈絕不設祕書擋駕。黃成模同志在擔任縣市領導職務的10多年間,以飽滿的革命熱情和忘我的工作幹勁,模範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創造性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定不移地落實科學發展觀。他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創造了顯著的工作業績,贏得了廣大幹部羣衆的普遍讚譽。黃成模同志是新時期領導幹部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先進典型,是共產黨員永葆先進性的優秀代表。

在我黨漫漫歷史長河中,還有許多如黃成模同志一樣兢兢業業、積極奮戰在各戰線上的優秀黨員,他們的艱苦奉獻爲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也使我更加堅定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爲共產主義奉獻一生的信念。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將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學習,認真工作,爲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穩定及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8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泉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高度重視,在第一時間組織全體督學學習了該文件。反思了這幾年來參與的督導評估工作,我對《意見》中“加強學校的督導、加強和改進教育評估監測、改進督導方式方法”等運行機制方面的改革深有體會,下面結合工作實際,就我市在推動泉州市示範幼兒園評估工作方面的做法淺談自己的三點體會。

2010年以來,國家、省分別頒佈了多項保障學前教育發展的政策法規,學前教育發展迎來了春天,泉州市學前教育事業同樣蓬勃發展,僅幼兒園的數量由2010年的1050所增加至2019年的1610所,“入園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但是學前教育仍是基礎教育的短板,特別是辦好學前教育,更好地實現幼有所育,努力迴應人民羣衆“上好學”的新期盼,成爲新時代學前教育的新命題。爲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和適應教育新發展,泉州市多措並舉、主動推進本地學前教育的發展,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致力本土的學前教育發展性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擴大優質資源的發改面,建立更加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體制,我市申報了省級教育科學“十三五”課題《基於新時代學前教育發展的“示範園評估”泉州模式構建研究》,並做了初步的嘗試和探索。

一、把握正確方向,彰顯“泉州模式”新思路

“十二五”以來,教育部頒發了《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修訂了《幼兒園工作規程》,指明學前教育的發展要回歸到教育的原點,主要以兒童的發展爲本。泉州市以提升學前教育保教質量爲導向,促進幼兒發展爲主旨,構建“示範園評估”泉州模式的評估思路。

一是樹立正確理念。示範園評估“泉州模式”的實施目標是實現幼兒園的自我反思成長,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通過查閱教育教學計劃、瞭解作息安排、觀察遊戲的組織策略等形式,以及在衛生保健、環境安全等後勤保障方面的評估過程中,促進幼兒園和教師轉變教育行爲和方式,引導家長和社會逐步樹立正確的育兒觀,真正實現以幼兒爲本的學前教育核心價值。

二是堅持科學導向。“十三五”以來,示範園評估“泉州模式”既是提升質量的重要抓手,又是覈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等級收費的重要指標。因此各級各類幼兒園通過評估和自我完善的過程,將評估作爲提升幼兒園品質的重要途徑。各級教育部門將各級示範幼兒園的評估納入績效考覈指標,這些舉措確保了示範園評估“泉州模式”頂層設計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建立更加優質普惠的學前教育體制。

三是促進持續發展。2008年以來,福建省教育廳對示範園的評估採取了動態管理的模式,幼兒園被確認爲示範園後,並不是終身享有這項榮譽,而是採取了省級抽查、市級評估的方式,不斷深化和鞏固示範園的創建成果,促進示範園可持續發展。泉州市2012年開始在示範園的複評工作中先行先試,以開放作爲複評的手段,建立行政主導、教研協同的各級示範性幼兒園教育教學開放制度。

二、創新評價指標,解讀“泉州模式”新內涵

泉州市評估工作是2009年參照福建省的評估辦法和評估標準制定的,經過十幾年的風雨,該標準已經無法順應新時代對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的新要求,我市對原有的評估指標進行調整和補充,探索各級示範園創建的流程、指標以及標準說明,便於評估工作得以客觀、高效開展。

一是融進科學理念。2010年國務院頒佈《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以來,社會各界開始關注學前教育機構的質量問題,也成爲幼兒園舉辦者自身發展的需求。因此我市對評估標準的評估要素覈對,與時俱進地融進新理念、新思想,增加新時期學前教育過程中的新內容、新情況,力求讓示範園評估“泉州模式”的評估體系與新時代的學前教育發展形勢接軌。

二是推行減負評估。爲切實減輕申報園所在創建迎評過程中的負擔,不斷豐富示範園評估“泉州模式”的內涵,推行減負評估,力求評估內容人本化,評估手段多樣性,評估指標可操作性,評估方法創新性。在評估指標中增加了評估辦法和目錄索引,評估專家赴申報園所進行現場評估中,申報園不再按評估標準提供檔案資料,而是側重實地評估的現場,根據評估辦法的要求提供目錄索引,評估專家直接到園所的檔案室、教師辦公室、各功能室進行查閱,逐步實現評估工作簡化程序,從而使評估工作規範化、信息化,真正達到爲基層減負的目標。

三是聚焦評估實效。針對評估要素寬泛、操作性不強的問題,在評估指標中我市增加了具體要求,進一步明確創建過程要“怎麼做”,讓評估工作更有實效性。我們倡導示範園評估“泉州模式”的評估過程,是以評估現場和幼兒表現爲主旨,通過環境和活動看教師和幼兒,再通過師幼表現和園長彙報看幼兒園管理,提出針對性指導意見,引導幼兒園不斷改進和提升,從而真正促使幼兒全面發展。

三、夯實評價過程,建立“泉州模式”新流程

到2020年,我市學前教育事業發展有項重要的指標:各級示範性幼兒園在園幼兒比例將提高到40%。爲擴大優質資源的覆蓋面,我市充分注重“兩手抓”:一手擴數量。2018年起,泉州市對當年創建省、市、縣示範幼兒園分別給予20萬、15萬、10萬進行獎勵,永春縣、晉江市、臺商區等縣(市、區)財政對民辦園創建各級示範幼兒園給予獎勵資金,以資金獎勵的方式鼓勵幼兒園積極創建各級示範園;一手抓質量。關注創建過程,注重前期覈查和落實改進的程序,由原來的“創建→申報→評估→確認”流程,在縣級提交申請報告後,增加了市級行政前期覈查,拉手園幫扶指導,審覈整改情況等過程,紮實推進創建工作。

一是前期覈查指導。泉州市遵循以評促建的原則,更多在於扶持提升促發展,不斷推動各地加強對幼兒園的規範管理。申報幼兒園所屬地的教育行政部門審覈後,提交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市級會實地初步覈查幼兒園的自評和所屬地教育行政部門的評定結果,對幼兒園的辦園條件、人員配備、班生數額、財政投入、安全防護等方面進行覈查,確認申報資格。督促幼兒園所在轄區政府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創建支持,積極爲示範園的建設和發展創建提供必要的條件。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教研員、高校專家、園長和骨幹教師進行實地指導,幫助幼兒園梳理辦園成效,提升保教質量。

二是拉手幫扶推進。爲每所申報園量身定製,指定一所省級示範園或市直幼兒園作爲拉手幫扶的單位,拉手幫扶園採取派駐骨幹教師的形式,常態化開展跟班學習、送教下鄉、拉手教研等活動。針對幼兒園管理、一日活動的保教環節進行多次的業務指導,有效推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梳理提煉成本園的特色課程,總結出獨特、先進、穩定的辦園經驗。同時申報園的成員到拉手園進行跟班學習,通過邊實踐、邊學習、互幫互學的形式,逐步提升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爲申評創建示範性幼兒園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注重後期整改。更多關注評估的過程,是開展評估創建的真正目的。注重幼兒園的後期整改是提升保教質量的關鍵,使幼兒園充分認識到接受評估不僅限於任務,更重要的是通過評估對幼兒園自身成長產生的價值。在市級實地評估後,要求幼兒園針對評估過程中專家提出的建議,根據實際情況分析癥結所在,確立整改目標,促進幼兒園自我反思、自我調整、自我完善。市級行政部門、教研部門、拉手幫扶園對申報園提供的整改方案,以“回頭看”的形式指導其制定確實可行的改進措施,防止整改步驟浮於表面,樹立質量意識,促進幼兒園內涵發展。

開展示範園評估是教育督導職能中評估監測的重要項目。通過評估創建,指導幼兒園不斷規範辦園行爲,提高育人質量。“泉州模式”評估體系的建構正是一場基於質量評價的學前教育發展道路探索,一段基於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質量的追尋。截至2020年春季,泉州市創建與評估了級示範幼兒園391所,其中省級50所,市級63所,縣級278所。《意見》的頒佈,必將進一步引導泉州市學前教育在評估理念的領先性、管理指導的專業性、動態發展的科學性、評價體系的嚴密性、示範輻射的常規性等方面縱深發展。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9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對教育評價進行了系統的指導,包括評價主體、學校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和用人評價,應該說立體系統的調整了教育評價,通過結果核定和運用引領過程,直接針對當前教育的急需、針對教育教學諸多因素和環節的不足,不僅點出了目前教育如何糾偏也明確了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思路,需要全體教育從業者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這也是教育從業者能力提升和個人成長的必修課必經之路。

《方案》體現了黨管一切的價值引領。方案中在管理體系中對黨管一切進行了貫徹落實,明確了黨對教育工作全面領導,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這不僅是管理體系的明確,也是對教育價值的明確,就是要講黨的思想、黨的理念在教育中落地生根、在教育中綻放結果,讓教育真正的爲黨和國家的發展事業服務,不僅培養能力更要加強思政,讓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成爲學生的本能,學生的終身核心素養。

《方案》體現了學校辦學觀的價值引領。方案中明確了破除唯分數、唯升學的評價傾向,讓學校不再追求功利的、短視的辦學價值觀。將“人”的成長放回學校的主要任務,學校要從目中只有分沒有人變成有人、有內涵、有文化氛圍,真正的將文化、將書香、將生活作爲評價衡量一所學校的指標,讓功利的學校迴歸生活、迴歸快樂、迴歸真實,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也有利於破解教育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

《方案》體現了教師職業追求和個人成長的價值引領。方案中將師德師風放在了評價教師的第一標準,將教學、將育人作爲評價教師的重要標準,迴歸教研、論文等作爲提升教學、育人的自然總結,而不是爲了研究而研究、爲了論文而論文。讓教師將教書育人作爲自己的職業追求,作爲自我提升的方向與目標,讓教師真正的成爲教師、真正的成爲師者應該具有的樣子,潛心教書育人,向主業發展、向培養人的價值體現發展。

《方案》體現了學生成長髮展的價值引領。方案中對學生的評價進行了細化和明確,不再是單純以分數對學生進行評價,將德育作爲第一要求,說明了我們就是要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養信念堅定、價值正確的人。方案中還單獨設置了段落分別對學生的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評價進行了說明,非常明確的要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不僅僅關注分數,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生終生髮展的關鍵因素都進行評價,體現了對學生髮展方向的價值引領。

《方案》充分展現了評價導向性價值。評價的定性認定僅僅是評價的最直接、最顯性的作用,但評價的影響力則主要在於過程的引領與導向。方案中開篇明確,本次評價改革的出發點就在於糾偏、在於對學校、教師、學生過程的引領,真正體現評價的導向性和引領性。以“輸入”引領“輸出”手段的應用,從設計上不僅是爲了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的“評”,更重要的是爲了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的“做”。針對過往通常將應試教育歸咎於大學聯考“指揮棒”,從根本上將“指揮棒”調整,通過將單一考試評價轉變爲綜合素質評價,引導學校從應試教育真正的轉變爲素質教育、轉變爲針對“核心素養”的立德樹人。

方案對於評價的運用,不僅解決了教育整體的評價問題,也對教育系統內部科學評價進行了示範。學校教育本身就是階段性教育,不具備爲人的發展定性的功能,尤其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終身學習已經成爲個人成長的基本要求,因此學校更應該是學生成長階段的引領,學生走出校門的那一刻,學校無權爲學生打任何標籤,因爲學生邁出校門還存在着諸多可能,一定會有進一步的大幅發展。學校的評價不應是簡單的“評”,更要關注學生的發展,要通過動態的視角來看待學生的發展階段。所以如何更加科學的進行評價、立足發展進行評價、立足基礎工作進行評價,纔是評價的作用所在,纔是評價的目的和意義。方案的提出,爲基層如何應用評價做出了示範,做出了引領。所以無論是評價學校、還是學校評價教師、學生都應該立足於引導教師、學生如何更好的發展,而不是簡單的一評了之。督導關鍵不在於督,而在於導,導才更能體現工作的意義,纔對於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也才能夠讓評價環節也成爲教育教學的一個因素,而不是獨立於教育教學的“第三方”。

方案的執行計劃,充滿智慧和堅定。方案明確了執行計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完成,形成一個新的評價體系發展態勢,讓評價改革結合實際逐步完成,但總體目標是明確的。學校、教師和學生包括家庭、社會都有充分的理解時間、都有充足的消化吸收時間,給予理解和消化的時間和過程,就能夠讓每個人都能夠從認識上逐漸的進步,並能夠通過不斷感受新的評價標準而體會到新標準的優勢,進而能夠更加準確的理解新評價的思路、新評價的發展方向,讓新評價方案首先入心入腦,進而更加積極的貫徹落實新評價方案,讓新評價方案更徹底的落地生根,也讓新評價方案更加有效的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形成新方案作用發揮的長效機制。

《方案》的出臺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教育的要求,是對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具體落實思路之一。是黨和國家對教育工作的精準施策,引領教育迴歸“人”的教育,關注人的發展。需要全體教育從業者乃至家庭、社會認真學習仔細領會。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此次教育評價改革,通過五“破”五“立”教育評價“指揮棒”全面轉向。

1、改革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評價

破:短視行爲和功利化傾向

立:科學履行職責的體制機制

2、改革學校評價

破: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爲

立:立德樹人落實機制

3、改革教師評價

破: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行爲

立:潛心教學、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

4、改革學生評價

破:以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不科學做法

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要求

5、改革用人評價

破:文憑學歷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觀

立:以品德和能力爲導向的人才使用機制

此次國家的教育評價改革是切合實際、貼近民生、解決頑瘴痼疾的重要舉措。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每天與學生們朝夕相處,切身地體會到目前教育評價機制存在弊端。例如唯成績論,評價一所學校教學質量、教師教學水平、學生好差就看學生的成績。爲提高成績,學生夙興夜寐,還要利用假期補課,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全部用來“學習”。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涌現出一批成績優異的學生,但同時也淘汰掉了一批學生,而這些學生實際上承受了更大的壓力,甚至很多出現心理問題。上述正是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爲的真實寫照,偏離了立德樹人的總目標。

《總體方案》第四點提出改革學生評價,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樹立科學成才觀念。堅持以德爲先、能力爲重、全面發展,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堅決改變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做法,創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完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切實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鬥精神、增強綜合素質。可以看出,此次學生評價改革旨在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此也希望新時代教學評價改革早日落地,生根發芽,培育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10

通過一段時間閱讀有關黨的歷史,讓我受益匪淺。讀完這飽含深刻意義的黨歷史,知道黨的思想是博大精深、實踐是永無止境的,其次就是要更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多方面充實自己,然後全身心投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爲黨服務。經過黨史學習,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了黨,以及明確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即永遠跟黨走的決心。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人民共和國。在建國以後,黨領導各族人民繼續前進,戰勝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威脅、顛覆、破壞和武裝挑釁,維護了中國的獨立和安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同志倡導下,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相結合,逐步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開創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十四屆三中全會以後,以******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中,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又作出了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決定。這充分證明我們的黨與時俱進。

建國初期我們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改革開放、不斷髮展的今天,我們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和諧發展的中國;面對滾滾前行的歷史車輪,我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沒有共產黨就不會有未來屹立於世界強國之列的中國和中華民族。尊重歷史、立足眼前、放眼未來,只有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學習黨史使我明白當前我們的任務是擁黨、立志、向黨。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應當擁護黨,努力學習、工作,爲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與一切反黨反人民的行爲做鬥爭。在高度文明的現代社會,一切都在迅速發展,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奮鬥目標,併爲實現目標而積極努力。作爲新時期的青年,我們應當肩負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任,這就要求我們要有過硬的本領,同時要有堅定的立場和正確的思想認識。我們平時不僅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而且要加強身體素質的鍛鍊,使自己成爲一個文武兼備之才。同時,我們應該積極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社會注意榮辱觀,用先進的理論和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也必須堅持,認真學習,善於運用鄧小平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嚴守黨紀國法,堅決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另外,我們還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的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糾正自己的錯誤,端正自己的行爲,明確自己的目標。最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將我們的社會建設成爲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心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作爲一名預備黨員,就應該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看待名利、權力和地位,勤奮、努力的學習,努力地培養自己創新精神,要甘於奉獻,不斷加強黨性鍛鍊,保持共產黨員本色。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11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自公佈以來,就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極大關注,特別是教師,認真學習並準確理解《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精髓,不僅有助於推進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更會明白自己擔負的神聖職責。

近日,再次閱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讓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

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作爲教師,要始終明確教書育人的初心。在2018年9月10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主席曾以“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兩個大計高度概括了教育在新時代的重要地位,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重要講話,體現了總書記對教育工作“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深謀遠慮和高瞻遠矚,對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有着深遠意義。因此,作爲一線教師,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就是要在思想上、行動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爲國育才的思想,把學生培養成國家的有用之才。

“五破五立”不應極端化。在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過程中,最讓老師們關注的是打破“五唯”觀念,即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細細深究,所謂的“五破五立”就是要克服短視、功利思想,建立科學履行職責的體制機制;克服重分數輕素質,建立立德樹人的落實機制;克服重科研經費重教書輕育人的思想,建立健全潛心教學全心全意育人的制度;克服以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不科學做法,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要求;克服文憑學歷至上等不合理育人觀,注重以品德和能力爲導向的人才使用機制。學習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教師對於“五破五立”片面的言論,其實,在我看來,打破“五唯”,並不是堅決摒棄,而是以此爲據,克服以往人才觀片面的價值取向,更多的關注“人”的全面發展,把“人”的綜合素質真正提升起來——德育爲首,同時關注分數、核心素養、學生終身發展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老師們唯有明確了這一點,我們的教育教學纔會更有指向性,纔不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讓學校辦學觀價值更科學合理。李鎮西說:“我想辦沒有特色的學校。”我覺得這是很多懂教育的人的心聲。現在,很多學校的功利化太強,都在努力打造所謂的“特色”。但就其“特色”的本質而言,無非是在學校管理、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文化傳統等方面轉換了一個“名稱”而已,其本身的內涵價值與推廣性並不是很強。有許多學者也說:一個學校的特色不是刻意打造出來的,應該是一個學校長期發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斷積累,完善,昇華,是日積月累,是源於實踐的。是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對學校的辦學觀價值提出了更科學合理的要求。學校,就是要把堅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爲辦學的目標。所謂的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註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科學合理的辦學觀,就是堅持把人的成長作爲學校的主要任務,作爲學校辦學觀的價值取向與引領,不再追求功利、短視的辦學價值觀,不再過分等地追求所謂的“特色”,而是將文化、書香、生活等作爲衡量學校的考覈指標,讓學校真正成爲爲國育才的溫暖聖地。

改革,是爲了做得更好。作爲教育者,一定要研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準確領會其精髓實質,這對於我們今後的工作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12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明確提出“推進高校分類評價,引導不同類型高校科學定位”,“探索建立應用型本科評價標準,突出培養相應專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方案的發佈爲深化新時代應用型本科教育改革指明瞭方向,吹響了深化應用型本科教育評價改革的號角。當然,教育評價問題不僅僅是教育發展問題,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應用型本科教育評價更是新生事物,涉及不同領域、不同主體、不同對象,實踐操作難度很大,必須破立並舉,方可久久爲功。

首先,要堅決破除應用型辦學的認識誤區,明晰應用型本科教育的評價對象。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以人才培養定位爲基礎,我國高等教育總體上可分爲研究型、應用型和職業技能型三大類型”,應用型本科學校“主要從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本科以上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並從事社會發展與科技應用等方面的研究”。顯然,應用型本科高校主要任務是培養本科以上層次應用型人才,創新型人才和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並不是應用型本科辦學的初衷,其本科生培養應占較大比重,研究生的培養也應以專業學位爲主,其畢業生的主要去向應該是紮根地方而不是升學或出國留學,一些堅持學術導向或以創新型人才培養爲己任的本科高校不能歸屬

爲應用型高校。應用型本科教育評價宜採取學校自評和專家評估相結合的原則,按學校類別依次展開,評價對象首先應該是列入教育部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的普通本科高校,其次是通過合格評估的新建本科院校,最後纔是獨立學院和其他應用型本科高校。

其次,要堅決破除教育評價功利化傾向,堅持地方性、行業性、應用性的評價導向。要堅決克服“五唯”的頑瘴痼疾,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針對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突出問題和需求側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現實要求,引導高校從治理結構、專業體系、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師資結構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系統性的改革。針對學校評價,要堅決破除重規模輕內涵、重學術輕應用等傾向,樹立堅持紮根地方、服務行業、崇尚應用的辦學導向,突出企業工程師爲本科生上課、“雙師型”教師佔比、應用型課程、應用型專業、來自企業的學位論文(畢業設計)、產教融合項目(平臺)、應用性研究和成果、畢業生地方就業佔比等;針對教師評價,要堅決破除重學歷輕能力、重科研輕教學、重校內輕校外等現象,樹立潛心教學、服務地方、全心育人的評價導向,突出師德師風、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應用研究、成果轉化、社會服務、學生指導等;針對學生評價,要堅決改變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做法,創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突出學術誠信、學習過程、知識應用、綜合素養、社會實踐等。

然後,要堅決破除評價模式和評價工具的簡單化、模式化和僵硬化,堅持定性和定量、局部和整體、個性和共性相結合的評價原則。近年來,我國教育管理信息化取得了較大發展,建立了陽光大學聯考信息平臺、學籍學歷信息管理平臺、高等教育質量監測國家數據平臺等一大批高質量的教育信息管理平臺,在推動高等教育公平公正、促進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必須看到,我國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一方面,信息化平臺氾濫的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另一方面,信息化平臺的使用過程中出現了評價模式的簡單化、模式化和僵硬化等現象,違背了科學評價的基本原則。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僅僅通過某個階段或某個時點的少量數據、少量個體和幾個方面等進行評價肯定是不客觀和不公正的。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必須堅持定性和定量、局部和整體、個性和共性相結合的原則,必須學生、家長、教師以及社會等多方參與,不斷與時俱進、推陳出新,這就必須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不斷完善數據平臺,不斷創新評價工具。

最後,要堅決破除評價考覈與結果應用“兩張皮”現象,構建政府、學校、社會等多元參與的應用型本科教育閉環評價體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從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突出問題入手,堅決糾正多頭評價、重複評價和片面評價,努力構建政府、學校、社會等多元參與,全過程、全方位、多維度的應用型本科教育閉環評價體系。要堅決扭轉

“唯名校”“唯學歷”“唯稱號”的用人導向,充分發揮評價的指揮棒作用,進一步完善評價結果運用,可以將評價結果與財政經費投入、績效分配、合格評估、招生指標、專業認證、專業碩士和專業博士學位點申請等掛鉤,綜合發揮評價結果的調控和導向作用。同時,也要堅決摒棄一些錯誤做法,不要把人才稱號和數量作爲應用型本科高校承擔科研項目、職稱評聘、評優評獎、學位點申報的限制性條件;不要將學科科研平臺數量、SCI論文數量與應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項目、經費分配、評優評先等掛鉤;不要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作爲用人選人的限制性條件;不要通過任何形式以合格率、畢業率、升學率爲標準獎勵教師和學生;不要將論文數、項目數、課題經費等科研量化指標與績效工資分配、獎勵掛鉤等等。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13

5月16日,楊米澗鎮機關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幹部開展"學黨章黨史做一名講政治有信念的合格黨員"專題討論會。會議由鎮黨委書記白玉鵬主持。

會上,鎮黨委副書記思幼林首先宣讀了我鎮《關於做好近期黨建及兩學一做有關工作的通知》,就如何開展近期全鎮黨建工作作了周密的安排,要求:1、創新宣傳載體,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着力營造“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濃厚輿論氛圍;2、認真學習貫徹在安徽調研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各村黨支部要採取集中學習、個人自學、黨支部討論等方式,組織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領會;3、各支部組織開展學黨章黨史做一名講政治有信念的合格黨員專題討論引導黨員學習黨的歷史,學習革命先輩和身邊先進典型,從中汲取養分。

之後就“兩學一做”開展以來機關黨支部成員個人學習情況進行彙報討論,分別由白玉鵬、思幼林以及三名黨員幹部分別向黨組織彙報了近期集體學習和個人學習所取得收穫。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14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公報高瞻遠矚,繼往開來,不但承繼了35年來改革開放的歷史邏輯,又有新的視角和立意。尤其是公報上將教育領域的改革,描述爲“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三個“最”完全體現了黨對教育事業發展的關懷,表明了對民生問題的持續關注,更加明確了教育徹底改革創新的鮮明態度。公報中在教育領域的改革敘述中,首次使用了“綜合改革”的字眼,這實際上是拓展了教育改革的範疇。這不僅意味着基礎教育、義務教育要強化履行政府的法定義務,還意味着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將向更加註重教育規律,注重創新的模式轉變。

在學習中,我深刻

體會到作爲一名教師,在工作中要緊緊圍繞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圍繞“教育改革”主線,自覺參與,積極創新,立足本職,恪盡職守,聯繫教學實際,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要認識到教育的責任重大,任重道遠,必須在工作崗位上認認真真施教,踏踏實實育人,積極參加課程改革,做到求真務實。

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用素質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新,充實提高自己。作爲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師德,爲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到淨化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去引導學生,進行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做到文明執教,育人爲本。要尊重和關愛學生,言傳身教,爲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領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幫助學生成長爲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2.教育牽繫着民族興衰和國家存亡,教育牽繫着學生的未來。

因此教師平時要克服急躁情緒,從細微處入手,從點滴做起,用賞識的眼光看學生,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對待待優生要有耐心,不要歧視他們,注意發現他們的優點,予以表揚,鼓勵他們樹立自信心,開啓他們沉重的心扉,給他們創造展示自我的平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人,有着對學生無私的愛心,精心營造和優化育人環境,積極爲他們的騰飛創造條件。

3.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注重自身師德形象。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學生一定要充滿愛心,無論任何時候,都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師最偉大人格魅力的體現。育人不能僅僅憑熱情和幹勁,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師的舉止言行,就是學生學習的楷

模。作爲一名教師,一生要淡泊名利,甘爲人梯,把自己畢生精力獻給黨的教育事業。用我們的智慧和能力爲年輕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創造一些體驗,多賦予一些憧憬,讓我們的生命在發現和喚醒生命的潛能中發出光和熱。

4.堅持以人爲本、不斷學習、勇於創新的教育改革實踐,關注細節、追求和諧的教育價值觀,確保教育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這是我們應盡的職責。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在工作崗位上高標準,嚴要求,認真履職,注重實效。每天備好上好每一節課,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潛力,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5、緊跟全國課改的新形勢,積極參加課程改革,深入開展探究式教學的實踐,在以導學稿爲載體的探究式教學改革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量,做改革的先鋒者。

在工作中認真學習教育改革理論,用素質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新。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爲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路線,更深入更全面的教育改革的春天即將到來,讓我們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去迎接教育改革新時代的曙光吧!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15

2020年12月15日,遂川縣揚芬中學葉付勇校長要求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並要求大家結合工作實際寫出心得體會文章。通過學習,使我深刻認識到:“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方向”。

《總體方案》第四點提出改革學生評價,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樹立科學成才觀念,堅持以德爲先、能力爲重、全面發展,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堅持改變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做法,創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完善綜合性素質評價體系,切實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鬥精神,增強綜合素質。可以看出,此次學生評價改革,旨在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以前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方法,“唯分數論”很盛行。學生考得好壞,直接關係到教師職稱考覈,評優評先,選調進城。教育主管部門每學期一次的期末考試,都會將各校考試成績打印出來,教師們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本班考試成績與全縣兄弟學校做比較。有的學校也會用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來決定績效工資的發放。有的教師,爲了讓學生考好一點,就拼命的佈置作業,大搞“題海戰術”。有的學生爲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半夜三更都還沒有休息。有的學校,老師規定學生課間活動的時間爲兩分鐘,每餐吃飯的時間爲十分鐘。有的學校要求教師作業全批全改,老師改不完,就叫學生改,有的還叫家長改。

減輕學生負擔,減輕教師壓力,喊了多年,但成效甚微。君不見,學生的書包越來越重,資料越來越多。有的學校,一門學科就有四五套資料,學生即使不休息,也做不完這些資料。有的資料,學生動都沒動,就拿去賣廢紙了。

值得欣慰的是,教育主管部門已經發現了這些問題,並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教育部規定,對於教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現象,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遂川縣教體局大力開展大課間活動,明確規定每天要有一至二節的時間用於開展各種藝術社團活動。通過一系列活動,充分釋放了學生壓力,陶冶了學生情操,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我們相信: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精心謀劃,有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一定會早日落地,生根發芽,國家一定能夠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16

爲深入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切實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我校於近日組織召開了行政會與教職工大會,分別在行政會與教職工大會上傳達並學習了文件精神。

xx月xx日,xxx校長在行政會上傳達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並就方案中的背景、目標、重點任務作了詳細的傳達。陳校長要求全體行政認真學習方案,結合實際工作,堅持師德師風爲第一標準,努力做好各項工作,營造新背景新時期下的校園良好教育環境。

xx月xx日,xxx校長在全校教職工大會上傳達《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爲全體教職工講解了方案的出臺背景,目標與重點任務,特別強調了”師德師風“、”突出教育教學業績“與”一線學生工作“,希望全體教職工進一步樹立教書育人的信心,認真踐行師德師風要求,規範教育教學行爲,做好本職工作,爭做一名好教師。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17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自公佈以來,就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極大關注,特別是教師,認真學習並準確理解《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精髓,不僅有助於推進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更會明白自己擔負的神聖職責。

近日,再次閱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讓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

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作爲教師,要始終明確教書育人的初心。在2018年9月10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主席曾以“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兩個大計高度概括了教育在新時代的重要地位,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重要講話,體現了總書記對教育工作“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深謀遠慮和高瞻遠矚,對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有着深遠意義。因此,作爲一線教師,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就是要在思想上、行動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爲國育才的思想,把學生培養成國家的有用之才。

“五破五立”不應極端化。在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過程中,最讓老師們關注的是打破“五唯”觀念,即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細細深究,所謂的“五破五立”就是要克服短視、功利思想,建立科學履行職責的體制機制;克服重分數輕素質,建立立德樹人的落實機制;克服重科研經費重教書輕育人的思想,建立健全潛心教學全心全意育人的制度;克服以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不科學做法,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要求;克服文憑學歷至上等不合理育人觀,注重以品德和能力爲導向的人才使用機制。學習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教師對於“五破五立”片面的言論,其實,在我看來,打破“五唯”,並不是堅決摒棄,而是以此爲據,克服以往人才觀片面的價值取向,更多的關注“人”的全面發展,把“人”的綜合素質真正提升起來——德育爲首,同時關注分數、核心素養、學生終身發展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老師們唯有明確了這一點,我們的教育教學纔會更有指向性,纔不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讓學校辦學觀價值更科學合理。李鎮西說:“我想辦沒有特色的學校。”我覺得這是很多懂教育的人的心聲。現在,很多學校的功利化太強,都在努力打造所謂的“特色”。但就其“特色”的本質而言,無非是在學校管理、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文化傳統等方面轉換了一個“名稱”而已,其本身的內涵價值與推廣性並不是很強。有許多學者也說:一個學校的特色不是刻意打造出來的,應該是一個學校長期發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斷積累,完善,昇華,是日積月累,是源於實踐的。是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對學校的辦學觀價值提出了更科學合理的要求。學校,就是要把堅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爲辦學的目標。所謂的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註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科學合理的辦學觀,就是堅持把人的成長作爲學校的主要任務,作爲學校辦學觀的價值取向與引領,不再追求功利、短視的辦學價值觀,不再過分等地追求所謂的“特色”,而是將文化、書香、生活等作爲衡量學校的考覈指標,讓學校真正成爲爲國育才的溫暖聖地。

改革,是爲了做得更好。作爲教育者,一定要研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準確領會其精髓實質,這對於我們今後的工作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18

在全面總結“十三五”規劃、科學制定“十四五”規劃的關鍵節點,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就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改革目標、重點任務和組織實施等方面進行系統安排和明確部署。這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指引下,新中國教育評價的一次重大突破與創新,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必將對進入新時代的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在此對《總體方案》進行歸納梳理,供學習貫徹參考。

一、方案中的關鍵點及引領方向《總體方案》明確提出了“五個堅持”的基本原則,即:立德樹人、問題導向、科學有效、統籌兼顧、中國特色。這五個堅持,遵循教育規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始終圍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樣一個教育根本目標。

《總體方案》突出了樹立更加科學的教育評價觀。通過建立更加有效的教育評價制度,堅決改變簡單以考分排名評老師、以考試成績評學生、以升學率評學校的導向和做法,旨在建立充滿活力、

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的教育體制機制,爲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總體方案》突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通過設計更加科學的教育評價制度引領新時代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把立德修身、健身強體、崇尚勞動、涵養人文和審美等融合到每一個學生髮展成長之中,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建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長效機制,旨在引導教育事業始終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方向前進,培養真正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總體方案》突出了全黨全社會對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作用。《總體方案》明確規定了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正確履行教育職責,牢固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理念,堅決克服領導工作中的短視行爲、功利化傾向;要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率先破除唯名校、唯學歷是舉的導向,改變用人單位選才用才過分注重高學歷、高文憑現象;倡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正確的成才觀,不能僅用成績衡量孩子的成長,而是要將目光放寬到品德、智力、意志、興趣等綜合發展上,爲孩子擁有一個豐滿、出彩的人生打牢基礎。這些舉措,旨在爲科學管理教育、有力支持教育、真情關心教育、理性看待教育作出制度安排,進而爲教育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形成健康的教育生態。

二、方案爲改革政策效益的最大化做出的安排,教育改革走到今天,靠單一主體推進改革、在個別環節進行改革、從某個領域探索改革、以一種方式推動改革,往往相互掣肘,實踐起來很難奏效,必須整體發力、上下銜接、左右配套、相互呼應,進一步增加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以期取得改革政策效益的最大化。面對不同利益主體的多元訴求、不同層級和類型教育的各自發展規律、不同地區的教育發展條件差異等,《總體方案》作爲教育評價的頂層設計,突出了統籌兼顧推進教育改革的方法論。

《總體方案》就黨委和政府、學校、教師、學生、用人單位等各主體進行系統安排。對於如何評價各級黨委和政府科學履行教育職責,明確提出“改革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評價”,重點從“完善黨對教育工作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等方面着手,不斷提高科學履職水平。對於如何評價學校,明確提出“改革學校評價”,重點是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爲根本標準,使各級各類學校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更加完善。對於如何評價教師,明確提出把師德師風作爲第一標準,重點從“突出教育教學實績”“強化一線學生工作”“推進人才稱號迴歸學術性、榮譽性”等方面着手,更加健全廣大教師安心教學、潛心育人的評價制度。對於如何評價學生,明確提出“以德爲先、能力爲重、全面發展”的科學成才觀,重點從改進德育、體育、美育評價,加強勞動教育評價,嚴格學業標準,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等方面着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此外,《總體方案》對社會如何選人用人、家庭如何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成才觀也做出了規定。

《總體方案》對招生考試、教育教學、畢業就業等人才培養各環節進行系統安排。在招生考試環節,如對全社會高度關注的會考大學聯考問題,《總體方案》提出,要“穩步推進中大學聯考改革,構建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試內容體系”“加快完善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建設和使用辦法,逐步轉變以考試成績爲唯一標準的招生考試模式”。在教育教學環節,針對學校教育只注重知識傳授等問題,《總體方案》將學生的日常表現特別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將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作爲教育教學考覈的重要內容,並提出“探索在高等教育所有階段開設體育課程”等,明顯增加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分量和考查內容。對於學生畢業環節,《總體方案》提出嚴把“出口”關,就初高中畢業班管理、高校學位論文、學生實習實訓等作出明確規定。明顯可以看出,此次教育評價伴隨着學生學習、成長的全過程,可以說是一種全程評價、全方位評價。

《總體方案》對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終身教育等各領域進行系統安排。這主要是集中體現在對各級各類學校的評價上。什麼樣的學校是人們心目中的好學校、滿意的學校?這裏就有一個科學評價標準制定和全面評價要素選取的問題,以更加充分發揮好教育評價這根指揮棒的正導向作用。《總體方案》從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出發分別作出安排。對幼兒園,重點評價的是科學保教、規範辦園、安全衛生、隊伍建設以及克服國小化傾向等情況。對中國小,重點評價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保障學生平等權益、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營造和諧育人環境、建設現代學校制度以及學業負擔、社會滿意度情況。對職業學校,重點評價的是德技並修、產教融合、服務區域和行業等方面的情況。對高等學校,重點推進分類評價,引導不同層次和類型的高校科學定位,辦出特色和水平;對社會廣泛關注的“雙一流”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要制定“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辦法,突出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服務國家需求,引導相關高校爭創世界一流。

《總體方案》對結果評價、過程評價、增值評價和綜合評價等各方式進行系統安排。《總體方案》中的很多具體政策措施都是這四種評價方式的具體化。比如如何評價一個學生,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相同的人,人應該是千人千面,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自己。但長期以來,我們評價學生習慣用“分數”這一把尺子,重智輕德、重分數輕能力,將學生成長與發展窄化爲分數,所謂“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這就使得學生穿梭於補習班、埋頭於刷考題,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個性發展在分數的約束下被大大削弱,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這與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黨的教育方針是背道而馳的。當前社會上對教育的詬病,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因爲“分數至上”的評價標準造成的。爲解決這一問題,《總體方案》採取的是“組合拳”思路:既有對學生結果的評價,也有對學生學習過程、成長過程的評價,同時還有綜合素質的評價,一系列多元評價措施,將有力地促進每個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

三、方案對教育評價的實踐提出的要求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使命,每個時代也有每個時代的問題。努力解決時代存在的教育問題,完成時代賦予的教育使命,是包括教育戰線在內的全黨全社會的重大任務。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黨育人,爲國育才,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總體方案》服務和服從於這一重大使命,對教育評價政策、措施、辦法做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與時俱進地深化了教育評價實踐。這些制度性安排,順應時代要求,適應中國國情,因應教育規律,迴應人民盼望,務實、可行、接地氣,讓我們既看到了黨中央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的勇氣與決心,也感受到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的策略與智慧,同時也體會到推進教育評價改革實事求是的務實作風和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

這些制度安排有的是重申與強調。例如完善黨對教育工作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嚴禁公佈、宣傳、炒作中大學聯考“狀元”和升學率,落實中國小教師家訪制度,落實教授上課制度等。

有的是優化與調整。例如對各級各類學校的評價,根據不同學段的學校定位,進一步優化了評價要素。如對高校教師考覈,就把參與教研活動,編寫教材、案例,指導學生畢業設計、就業、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社團活動、競賽展演等情況計入工作量,進一步引導高校教師強化育人功能。

有的是探索與創新。例如在如何評價一位教師是否上好每一節課、關愛每一個學生方面,《總體方案》吸收了有關地方經驗,在中國小提出“探索建立中國小教師教學述評制度,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每個學生進行學業述評,述評情況納入教師考覈內容”。在現代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總體方案》提出“創新評價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探索開展學生各年級學習情況全過程縱向評價、德智體美勞全要素橫向評價”。可以預見,這些創新性制度安排必將爲教育評價的豐富和完善發揮獨特的作用。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19

教育發展離不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價值觀的底色。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突出教育本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注重教育價值融合,既強調人才的全面發展,又突顯教育的社會價值,明確“四個服務”,確立了新時代教育發展基調。其中,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取向,人民中心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立場,全面發展是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根本標尺。

毋庸贅言,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成就是顯著的,但也不必諱言,我國當下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問題,其中一個突出表現就是以“五唯”爲代表的功利化傾向。“五唯”在教育實踐中有多種表現。一些學校、家長、學生過於強調智育、重視分數,“分數至上”“分分計較”,還不同程度存在着“刷題”、超前學習、過度教育等現象。有的學校和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升學率,“一本率”“北清率”甚至成爲評價教育部門、評價學校、評價教師的硬指標。選用人才重學歷輕能力,“學歷高消費”“名校效應”“學歷歧視”還在一定範圍存在。高等學校中還存在教師重科研輕教學,片面追求人才“帽子”、論文發表的數量和級別,以及論文抄襲、數據造假等現象。“五唯”問題嚴重偏離了新時代教育價值觀,背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目標和方向。

評價與價值不可分割。教育評價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判斷,教育價值是評價的目標和結果。教育價值觀爲教育評價提供尺度,教育評價的維度、內容、方法、標準和手段都充分體現着教育價值觀的尺度,引導人們教育行爲的價值選擇與追求。教育評價是教育價值觀導向功能的延伸,教育評價通過價值引導,調整和匡正人們錯誤的教育需求與價值觀念,保障和實現教育價值觀對人們教育行爲的指導作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通篇滲透着教育價值觀的立場、尺度,反映了教育事業發展的價值追求,爲弘揚新時代教育價值觀提供了機制、行爲、思想和環境保障。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系統性。教育評價是反映教育實踐成效的完整系統。只有進行教育評價的系統性改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和頑瘴痼疾,從總體上匡正人們的教育價值觀,實現教育行爲與人才培養目標的統一。《總體方案》堅持統籌兼顧原則,強調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對教育評價改革進行了深度謀劃、系統設計、全面佈局,涉及教育實踐的全環節、全主體、全要素、全類別以及各年級學生學習情況的全過程,進一步完善教育評價機制和制度,爲各級各類教育和主體落實新時代教育價值觀提供機制保障,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的總體方向和目標。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科學性。科學的教育評價一定反映教育本質,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體現正確的教育價值觀。

《總體方案》針對不同主體和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教育特點,分層分類創新和改革教育評價的內容、方法、手段和標準,形成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規範人們的教育行爲,祛除教育中的浮躁之弊,保障人才培養規格與質量、人才選拔與使用符合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的要求。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價值性。任何教育評價都包含着某種價值立場和尺度,促使全黨全社會端正教育思想觀念、轉變價值觀念,確立新時代教育價值觀,統一思想,規範教育價值創造的實踐過程。《總體方案》強調,堅持立德樹人,牢記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旨在引導確立科學的育人目標,確保教育正確發展方向,針對不同主體的實踐特點,分別建立了“科學履行職責”“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等五種教育評價尺度,促使主體行爲迴歸教育本質,形成巨大教育合力,共同創造新時代的教育價值。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社會性。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石。教育與社會之間的互動方式,影響着教育評價結果的社會效應和效益,影響着教育評價發展性導向的實現和整個教育的價值追求。《總體方案》提出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目的是確保黨委和政府科學履行職責,營造有利於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健康生態;

提出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爲導向的人才選用機制,目的是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改變用人單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費”的選人用人現狀,

優化評價結果產生的社會效應,實現教育與社會互動的良性循環,共同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

《總體方案》充分體現了新時代我國教育的正確價值觀和科學的教育發展理念,遵循了教育發展規律和教育改革邏輯,必將有利於加快構建具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凝聚新的合力、打開新的局面,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篇20

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上進行了集中論述,明確提出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強調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要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對學校、教師、學生、教育工作的評價體系要改,堅決改變簡單以考分排名評老師、以考試成績評學生、以升學率評學校的導向和做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要率先破除唯名校、唯學歷是舉的導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爲導向的人才使用機制,給全社會帶個好頭,擔起育人的社會責任。

堅持以立德樹人爲主線,以破“五唯”爲導向,以五類主體爲抓手,着力做到政策系統集成、舉措破立結合、改革協同推進。

以立德樹人爲主線,就是着眼於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記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爲主線,貫穿於教育評價改革各項任務始終,引導確立科學的育人目標,確保教育正確發展方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以破“五唯”爲導向,就是從黨中央關心、羣衆關切、社會關注的問題入手,緊扣破除“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立足基本國情,堅持積極、穩慎、務實,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既大力破除不科學、不合理的教育評價做法和導向,又着力建立科學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評價制度和機制。

以五類主體爲抓手,就是立足全局,堅持整體謀劃、系統推進,針對黨委和政府、學校、教師、學生、社會不同主體,充分考慮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不同教育領域和大中小幼不同學段特點,分類分層研究教育評價改革思路、提出改革措施、明確實施路徑,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改革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評價。“破”的是短視行爲和功利化傾向,“立”的是科學履行職責的體制機制,相應提出完善黨對教育工作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

改革學校評價。“破”的是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爲,“立”的是立德樹人落實機制,相應提出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爲根本標準。

改革教師評價。“破”的是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行爲,“立”的是潛心教學、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相應提出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爲第一標準。

改革學生評價。“破”的是以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不科學做法,“立”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要求,相應提出樹立科學成才觀念。

改革用人評價。“破”的是文憑學歷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觀,“立”的是以品德和能力爲導向的人才使用機制。

改進中國小校評價,提出義務教育學校重點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保障學生平等權益、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營造和諧育人環境、建設現代學校制度以及學業負擔、社會滿意度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