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二物理教學教案(精品多篇)

高二物理教學教案(精品多篇)

教科版高二物理教案 篇一

本學期我擔任高二兩個班的物理教學工作,在教學過程中兢兢業業,以學生爲本,因材施教,取得良好效果,現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1、教學內容和方法

本學學期的教學內容是高中物理選修3-23-5,內容多、知識點多,但對這兩本書的知識點的要求和高一必修的兩本書有較大不同,知識點多但對知識點的應用的要求並不高。結合課程標準,在教學過程調整了教學方法,重難點突出,有一些要求記憶的規律和公式強調學生掌握,使學生學習效率更高。

2、作業的佈置和批改情況

除了佈置課本上的作業,也經常佈置優化設計上的題給學生做,但是優化設計上的後面都有答案,爲減少學生作業抄襲的不良習慣,首先有選擇性地佈置難度不太大的題目,並鼓勵學生獨立完成後再對答案,並要求學生獨自完成後用紅筆改正,對不理解的題目作記號,學生作業交上後,可以看出抄襲的現象減少了很多,這樣做取得較好的效果;在批改時,做到全批全改,並對學生的作業有一定的評價。

3、培優扶差工作

在所教的二個班中各挑選三10個左右物理成績較好的學生,在適當時間對他們進行培優,培優的內容是當前所教的內容,但適當加深一點,經常做、講一些與當前教學內容所相關的大學聯考題,取得較好

效果;輔差方面,通過小測檢查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沒過關的同學另找時間對他們進行補缺補漏,再進行檢測,直到他們掌握了知識。

4、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學一段時期後,要進行教學反思。我每個班隨機找15名學生進行研討。讓他們總結一下前一段學習中自己最成功的地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有哪些,老師應該繼續提倡哪些,應該避免哪些,你對教學中有哪寫建議,有很多學生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人也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並逐步改進來適應學生。

5、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

物理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培養能力需要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能只靠機械地灌輸,也不能急於求成,需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嚴謹的學習作風。準確理解並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是培養能力的基礎。課堂練習和作業中,力求做題規範化。重視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應用,逐步學會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提高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科版高二物理教案 篇二

一、力: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1、力的國際單位是牛頓,用N表示;

2、力的圖示:用一條帶箭頭的有向線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的示意圖:用一個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質可分爲: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場力、磁場力、核力等等;

(1)重力:由於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萬有引力而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

(B)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垂直於水平面向下)

(C)測量重力的儀器是彈簧秤;

(D)重心是物體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點,只有具有規則幾何外形、質量分佈均勻的物體其重心纔是其幾何中心;

(2)彈力:發生形變的物體爲了恢復形變而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的作用力;

(A)產生彈力的條件:二物體接觸、且有形變;施力物體發生形變產生彈力;

(B)彈力包括:支持力、壓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接觸面並指向被支持或被壓的物體;拉力的方向總是沿着繩子的收縮方向;

(D)在彈性限度內彈力跟形變量成正比;F=Kx

(3)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時,受到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

(A)產生磨擦力的條件:物體接觸、表面粗糙、有擠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有彈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間就一定有彈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C)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壓力的大小不一定等於物體的重力;

(D)靜摩擦力的大小等於使物體發生相對運動趨勢的外力;

(4)合力、分力:如果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則這個力叫那幾個力的合力,那幾個力叫這個力的分力;

(A)合力與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與分力之間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用兩條表示力的線段爲臨邊作平行四邊形,則這兩邊所夾的對角線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於或等於二分力之差,小於或等於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時,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進行分解;或把力沿物體運動(或運動趨勢)方向、及其垂直方向進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二、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動量、衝量

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時間、速率、功、功率、路程、電流、磁通量、能量

三、物體處於平衡狀態(靜止、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條件:物體所受合外力等於零;

1、在三個共點力作用下的物體處於平衡狀態者任意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等大反向;

2、在N個共點力作用下物體處於`平衡狀態,則任意第N個力與(N—1)個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在任意兩個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爲零。

高二物理教案 篇三

知識目標:

1、瞭解萬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過程。

2、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含義並會推導萬有引力定律。

3、知道任何物體間都存在着萬有引力,且遵守相同的規律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研究問題時,抓住主要矛盾,簡化問題,建立理想模型的處理問題的能力。

2、訓練學生透過現象(行星的運動)看本質(受萬有引力的作用)的判斷、推理能力

德育目標:

1、通過牛頓在前人的基礎上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思考過程,說明科學研究的長期性,連續性及艱鉅性,滲透科學發現的方_育。

2、培養學生的猜想、歸納、聯想、直覺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月——地檢驗的推倒過程

教學難點:

任何兩個物體間都存在萬有引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太陽對行星的引力是行星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這個力使行星不能飛離太陽;地面上的物體被拋出後總要落到地面上;是什麼使得物體離不開地球呢?是否是由於地球對物體的引力造成的呢?

若真是這樣,物體離地面越遠,其受到地球的引力就應該越小,可是地面上的物體距地面很遠時受到地球的引力似乎沒有明顯減小。如果物體延伸到月球那裏,物體也會像月球那樣圍繞地球運動。地球對月球的引力,地球對地面上的物體的引力,太陽對行星的引力,是同一種力。你是這樣認爲的嗎?

(二)新課教學:

一。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找出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思路)

假想,理論推導,實驗檢驗

(1)牛頓對引力的思考

牛頓看到了蘋果落地發現了萬有引力,這只是一種傳說。但是,他對天體和地球的引力確實作過深入的思考。牛頓經過長期觀察研究,產生如下的假想:太陽、行星以及離我們很遠的恆星,不管彼此相距多遠,都是互相吸引着,其引力隨距離的增大而減小,地球和其他行星繞太陽轉,就是靠劂的引力維持。同樣,地球不僅吸引地面上和表面附近的物體,而且也可以吸引很遠的物體(如月亮),其引力也是隨距離的增大而減弱。牛頓進一步猜想,宇宙間任何物體間都存在吸引力,這些力具有相同的本質,遵循同樣的力學規律,其大小都與兩者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2)牛頓對定律的推導

首先,要證明太陽的引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牛頓憑着他對於數學和物理學證明的驚人創造才能,大膽地將自己從地面上物體運動中總結出來的運動定律,應用到天體的運動上,結合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從理論上推導出太陽對行星的引力F與距離r的平方成反比,還證明引力跟太陽質量M和行星質量m的乘積成正比,牛頓再研究了衛星的運動,結論是:

它們間的引力也是與行星和衛星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兩者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3)。牛頓對定律的檢驗

以上結論是否正確,還需經過實驗檢驗。牛頓根據觀測結果,憑藉理想實驗巧妙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牛頓設想,某物體在地球表面時,其重力加速度爲g,若將它放到月球軌道上,讓它繞地球運動時,其向心加速度爲a。如果物體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F1,和在月球軌道上運行時受到的作用力F2,都是來自地球的吸引力,其大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那麼,a和g之間應有如下關係:

已知月心和地心的距離r月地是地球半徑r地的60倍,得。

從動力學角度得出的這一結果,與前面用運動學公式算出的數據完全一致,

牛頓證實了關於地球和物體間、各天體之間的引力都屬於同一種性質力,都遵循同樣的力學規律的假想是正確的。牛頓把這種引力規律做了合理的推廣,在1687年發表了萬有引力定律。可以用下表來表達牛頓推證萬有引力定律的思路。

(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看書,教師引導總結)

(1)什麼是萬有引力?並舉出實例。

(2)萬有引力定律怎樣反映物體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其數學表達式如何?

(3)萬有引力定律的適用條件是什麼?

二。萬有引力定律

1、內容: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互相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這兩個物體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連線。

2、公式:

3、各物理量的含義及單位:

F爲兩個物體間的引力,單位:N.

m1、m2分別表示兩個物體的質量,單位:kg

r爲它們間的距離,單位:m

G爲萬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單位:N·m2/kg2.

4、萬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①萬有引力F是因爲相互作用的物體有質量而產生的引力,與國中學習的電荷間的引力、磁極間的引力不同。

強調說明:

A.萬有引力的普遍性。萬有引力不僅存在於星球間,任何客觀存在的有質量的物體間都存在這種相互吸引的力。

B.萬有引力的相互性。兩個物體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對相互作用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C.萬有引力的宏觀性。在通常情況下,萬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質量巨大的星球間或天體與天體附近的物體間,它的存在纔有實際的物理意義。

D.萬有引力的獨立性。兩物體間的萬有引力只與它們本身的質量有關,而與所在空間的性質無關,也與周圍有無其他物體無關。

②r爲兩個物體間距離:

A、若物體可以視爲質點,r是兩個質點間的距離。

B、若是規則形狀的均勻物體相距較近,則應把r理解爲它們的幾何中心的距離。

C、若物體不能視爲質點,則可把每一個物體視爲若干個質點的集合,然後按萬有引力定律求出各質點間的引力,再按矢量法求它們的合力。

③G爲萬有引力常量,在數值上等於質量都是1kg的兩物體相距1m時的相互作用的引力

隨堂練習:

1、探究:叫兩名學生上講臺做兩個遊戲:一個是兩人靠攏後離開三次以上,二個是叫兩人設法跳起來停在空中看是否能做到。然後設問:既然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間都有萬有引力,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各自之間或人與物體之間,爲什麼都對這種作用沒有任何感覺呢?

具體計算:地面上兩個50kg的質點,相距1m遠時它們間的萬有引力多大?已知地球的質量約爲6.0×1024kg,地球半徑爲6.4×106m,則這個物體和地球之間的萬有引力又是多大?(F1=1.6675×10-7N,F2=493N)

(學生計算後回答)

本題點評:由此可見通常物體間的萬有引力極小,一般不易感覺到。而物體與天體間的萬有引力(如人與地球)就不能忽略了。

2、要使兩物體間萬有引力減小到原來的1/4,可採用的方法是()

A.使兩物體的質量各減少一半,距離保持不變

B.使兩物體間距離增至原來的2倍,質量不變

C.使其中一個物體質量減爲原來的1/4,距離不變

D.使兩物體質量及它們之間的距離都減爲原來的1/4

答案:ABC

3、設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爲,物體在距離地心4R(R是地球的半徑)處,由於地球的作用而產生的加速度爲g,則爲()

A.1B1/9C.1/4D.1/16

提示:兩處的加速度各由何力而產生?滿足何規律?

答案:D

三。引力恆量的測定

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卻沒有給出引力恆量的數值。由於一般物體間的引力非常小,用實驗測定極其困難。直到一百多年之後,才由英國的卡文迪許用精巧的扭秤測出。

(1)用扭秤測定引力恆量的方法

卡文迪許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將不易觀察的微小變化量,轉化爲容易觀察的顯著變化量,再根據顯著變化量與微小量的關係,算出微小變化量。

問:卡文迪許扭秤實驗中如何實現這一轉化?

測引力(極小)轉化爲測引力矩,再轉化爲測石英絲扭轉角度,最後轉化爲光點在刻度尺上移動的距離(較大)。根據預先求出的石英絲扭轉力矩跟扭轉角度的關係,可以證明出扭轉力矩,進而求得引力,確定引力恆量的值。

卡文迪許在測定引力恆量的同時,也證明了萬有引力定律的正確性。

(四)、小結

本節課重點學習了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表達式、理解以及簡單的應用重點理解定律的普遍性、普適性,對萬有引力的性質有深層的認識

對萬有引力定律的理解應注意以下幾點:

(1)萬有引力的普遍性。它存在於宇宙中任何有質量的物體之間,不管它們之間是否還有其他作用力。

(2)萬有引力恆量的普適性。它是一個僅和m、r、F單位選擇有關,而與物體性質無關的恆量。

(3)兩物體間的引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萬有力定律只適用於質點和質量分佈均勻球體間的相互作用。

課後習題

課本71頁:2、3

板書

萬有引力定律

1、萬有引力定律的推導:

2、萬有引力定律

①內容: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這兩個物體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

②公式:

G是引力常量,r爲它們間的距離

③各物理量的含義及單位:

④萬有引力定律發現的重要意義:

3、引力恆量的測定

4、萬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①萬有引力F是因爲相互作用的物體有質量而產生的引力,與國中學習的電荷間的引力、磁極間的引力不同。

強調說明:

A.萬有引力的普遍性。萬有引力不僅存在於星球間,任何客觀存在的有質量的物體間都存在這種相互吸引的力。

B.萬有引力的相互性。兩個物體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對相互作用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C.萬有引力的宏觀性。在通常情況下,萬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質量巨大的星球間或天體與天體附近的物體間,它的存在纔有實際的物理意義。

D.萬有引力的獨立性。兩物體間的萬有引力只與它們本身的質量有關,而與所在空間的性質無關,也與周圍有無其他物體無關。

②r爲兩個物體間距離:

A、若物體可以視爲質點,r是兩個質點間的距離。

B、若是規則形狀的均勻物體相距較近,則應把r理解爲它們的幾何中心的距離。

C、若物體不能視爲質點,則可把每一個物體視爲若干個質點的集合,然後按萬有引力定律求出各質點間的引力,再按矢量法求它們的合力。

③G爲萬有引力常量,在數值上等於質量都是1kg的兩物體相距1m時的相互作用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