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中政治全套教案(多篇)

高中政治全套教案(多篇)

高中政治教學案例和設計 篇一

高中政治導學案例——《處理民族關係的原則》 高中政治導學案例---李月奎

(一)導入(2分鐘)

教材分析

本框是高一《政治生活》第三單元第七課內容,本課內容由三目構成,第一目:雪域高原的歷史性跨越,第二目: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第三目: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我們該做什麼,能做什麼。本課內容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政治生活》第三單元《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通過對三項政治制度的分析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政治文明的建設和發展程度,本課時內容《處理民族關係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是學生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學好本課時內容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民族區域自治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並在實踐中能夠自覺地落實到行動中

學情分析

這屆高一的學生有強烈的自主學習探究的慾望,有很好的合作意識,他們有着豐富的生活經驗,對社會中發生的重大問題比較敏感並且比較感興趣,。但是政治生活模塊部分知識離學生的現實生活有點遠,高一的學生政治生活的知識還比較欠缺,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學習過程中有些理論問題較難解釋他們所接觸的實踐問題,很多學生往往產生困惑。因此本課在教學設計中儘可能做到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聯繫當前發生的社會熱點問題來設計和展開課堂教學,將生活主題和學科知識較好地結合。

(二)自學與討論結合(15分鐘)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祖國。

2、理解我國新型的民族關係,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及相互關係。

(二)能力目標

1、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原則,堅持了從實際出發,適合我國國情。讓學生嘗試用歷史的、辨證的眼光觀察、評價問題,提高學生的比較、鑑別能力。

2、引導學生利用已有歷史、地理知識,深入學習本課。培養學生善於將不同學科知識綜合起來,不斷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尊重不同民族風俗習慣,與不同民族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的觀念。

(三)議(6分鐘)

小組充分討論

教學重點和難點

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及相互關係。

(四)講(10分鐘)

(一)學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歸類總結,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展示目標

(二)精講點撥。

1、我國民族概況和新型民族關係的建立(板書)

新中國成立後,剷除了民族壓迫和剝削的階級根源,逐步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

2、處理民族關係的原則。(板書)

(1)處理民族關係的原則(板書)

一、民族平等----含義、地位

二、民族團結----含義、重要性

三、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因、作用

(2)三大原則之間的關係(板書)

深入分析:民族不平等→民族不團結→民族衝突→戰爭→社會動盪國家分裂→經濟社會停滯甚至衰退。 三項原則互相聯繫、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五)練(10分鐘)

題型:易-中--難,兼顧好-中--差

一、選擇題 2010年,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延邊州或延邊)成立60週年。據此回答1~2題。 1.爲幫助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快速發展,吉林省在項目建設和財政支出上加大支持力度,落實國家“興邊富民”政策,重視發展朝鮮族的民族文化教育,延邊州呈現出民族團結和睦、社會和諧發展的局面。這說明 ①各民族共同繁榮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②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扶持是推動民族地區發展的根本動力 ③我國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作爲推動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 ④各民族共同繁榮爲民族平

等和民族團結提供了物質保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以來,延邊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近幾年,延邊州gdp年均增長16%,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54.8%,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6.6%,全州呈現出經濟發展、政治安定、文化繁榮、社會進步、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的良好局面。這充分說明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①爲各民族共同繁榮提供了制度依據 ②有利於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權利的實現 ③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 ④有利於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0年7月9日,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召開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視頻會,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學習領會中央關於做好民族工作、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要求,在全社會廣泛、深入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我國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是因爲民族團結是 ①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誌之一 ②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 ③社會穩定的前提和國家統一的基礎 ④實現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問答題 7.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對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了一系列戰略部署,決定設立喀什經濟特區,並由上海、廣東、山東等省市對口支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會議上強調,“要舉全國之力,把新疆這塊偉大祖國的寶地建設得更加美好”。 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回答:黨和政府爲什麼要推動新疆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六)反思總結(2分鐘)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在我國堅持用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來處理民族關係。作爲當代青年,我們要把鞏固和發展新型民族關係付諸行動。 本節課在學習方式上採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整個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問題都是學生自己分析、自己解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始終以“平等者的首席”身份出現,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本節課較好地把握了重點知識: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抓住了本課的核心知識,提高了教學的實效性。本節課所設案例有的來自社會中的熱點問題,有的來自高中學生的實際,極易引起學生共鳴。本課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基本得以落實,課堂氛圍較爲輕鬆。本節課也暴露出新課程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知識目標淡化的“度”該如何操作,心中無數。探究無限,時間有限;本節課雖然在多處採用讓學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在調動學生學習情趣、營造互動式課堂氛圍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有些探究僅停留在表面上,且學生的參與面不是很廣。

高中政治教師實用教案 篇二

教學重點:國際關係的決定因素,和平問題和發展問題

教學難點: 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國際關係

教學方法:講解法 事實說明法

教學過程:

(一)國際關係

1、定義: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係。其中,最主要的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

(1)國際關係是指超越國家界限的各種行爲主體之間的相互關係,它包括國家與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係。一國範圍內的任何關係都不屬國際關係。

(2)在這些國際關係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即各國政府間的關係)是最主要的,因爲國家是國際社會的最基本成員,國家之間的關係是其它一切國家關係的基礎。

2、內容: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關係

3、形式:共處與競爭、合作與衝突、屈服與對抗、和平與戰爭等。其中,競爭、合作和衝突是其基本形式

4、決定: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

(1)國家利益是一國制定和確定對外政策及其目標的基本依據,是決定國際關係的基本因素。

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制定與推行本國對外政策的基本依據,是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任何國家總是根據自身的利益而行動的。每個國家的對外政策,首先是爲了維護本國的獨立和安全,其次是爲了謀求和保護本國經濟利益,各國政府爲了實現上述的目標,都要制定相應的、具體的外交政策。因此,國家利益是國際社會中各主權國家相互交往、合作與衝突的基本前提與緣由。

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構成了國際合作的基礎。而利益不同則是引起國家間磨擦的根源。在當代開放的世界裏,主權國家的利益在相互交往過程中,在某些領域和方面出現了交叉性和共存性,相互間利益共同之處在不斷地增加,因而合作的機會越來越多。同時,就整個國際社會而言,也還存在着國際社會的利益。因此,一個主權國家追求其國家利益並不完全是以損害他國的國家利益爲提前的。相反,一個國家在謀求自身的國家利益的同時,也可以惠及他國,做到互惠互利。所以,在當前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也可以基於共同的利益進行國際合作。

(2)國家力量是決定國際關係的重要因素。

國家力量也可稱爲綜合國力,它是指主權國家生存和發展所擁有的全部實力及國際影響力的合力。

各個主權國家的力量也處在不斷變化之中。一方面,這是由各國的國家力量因素的變動引起的。另一方面,由於國際環境的變化,引起國家力量主導因素的變動,也使國家力量隨之發生變化。

構成國家力量的因素並不是同等重要的,其中,有些因素佔據主導地位。但是,佔據主導地位的力量因素卻不是恆定的。在國際政治生活的不同發展階段上,由於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引起了國家力量的主導因素的變化,人們評估國家力量的主要標準從以前的國家人口的數量過渡到軍事實力再到現在的經濟與科技力量。

5、趨勢:由緊張趨向緩和,由對抗轉向對話

(二)主權國家

1、地位:國際社會的最基本成員,國際關係的主要參加者

2、構成:人口、領土、政權、主權(最重要因素)

3、權利: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

4、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外交,和平解決國家爭端。

(三)國際法

1、定義:各國公認的調整國家關係的有約束的原則、規則和制度的總稱。簡言之,國際法就是調整國家之間關係的法律。

2、產生:國家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交往發展的必然結果。

3、制定:各國在相互交往中通過協議方式制定

4、作用:

①確立辨明國際問題是非曲折的標準和法律依據。

②規定國際社會的基本行爲準則,減少國際糾紛。

③在國際交往過程中建立各種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以便明確國際責任。

(四)國際組織

1、定義:若干國家或社會團體爲特定目的,通過條約或協議建立的有一定規章制度的團體。

2、分類:

按不同標準分有政治性和專業性;世界性和區域性;政府間和非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3、作用:

①發展國家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交流與合作的紐帶;

②協調國際政治、經濟關係,調節國際關係爭端主要力量;

③爭取世界和平與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

4、聯合國

(1)成立時間: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日)

(2)宗旨原則:

①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②原則:各會員國主權平等,履行規定的義務,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禁止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集體協作,確保非會員國遵循上述原則,不干涉任何國家內政。

(3)主要機構:

①聯合國大會(審議機構)

②安理會(維和機構)

③經濟與社會理事會

④託管理事會

⑤國際法院(司法機構)

⑥祕書處(行政機構)

(4)主要作用

①維護世界和平、緩解國際緊張局勢解決地區衝突

②協調國際關係,促進各國社會和經濟發展

(5)中國與聯合國

①地位:創始國之一、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②關係:中國對聯合國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從聯合國及有關組織得到有益的支持。

(五)當今世界主題

1、和平問題

(1)定義: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

(2)原因:和平是主流

①飽嘗戰亂之苦的世界各國人民渴望和平反對戰爭

②核戰爭的毀滅性後果,使某些大國不得不考慮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貿然發動戰爭

③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家之間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國際上各種力量相互制約

(3)問題:世界不穩定

①傳統安全威脅與非傳統威脅的因素相互交織,恐怖主義危害上升;

②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

③民族、宗教矛盾和邊界、領土爭端導致的局部衝突此起彼伏。

2、發展問題

①定義:

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政治試題《高三複習教案。§第46講 當今世界的主題、國際關係、國際組織和國際競爭_政治試題》。也稱南北問題

②趨勢:

從數量增長轉爲質量提高,更加重視知識經濟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③問題:

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發展中國家面臨發展經濟的艱鉅任務。

3、關係:

兩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發展需要和平,和平離不開發展,在和平中求發展,以發展促進和平,這是人類社會走向美好未來的重要保證。

(六)國際競爭

1、實質: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爲基礎的綜合國力較量

關於綜合國力:

①定義:

一個主權國家生存和發展所擁有的全部實力及國際影響力的合力

②構成:政治力、經濟力、科技力、國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資源力等七個方面

2、要求:發展科學技術和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

針對練習:

2004年4月,伊拉克武裝分子綁架了多名中國公民。事發後,中國指示我外交部門全力營救;中國駐伊使館使盡渾身解數,通過多種渠道,終於使人質安全獲釋。5月,巴基斯坦發生一起造成十幾名中國援巴建設人員傷亡的恐怖襲擊事件。我駐巴使館官員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全面介入救護及善後工作。

1、材料表明(D)

A、戰爭與衝突依然是世界的主題

B、打擊恐怖主義已經成爲我國的主要問題

C、_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D、當今世界局部的衝突與恐怖主義依然存在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王英凡強調,和平解決爭端以促進國際和平與安全,是安理會的重要職責。歷史證明,武力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爭端和矛盾。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意識到,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難以營造持久和平與安全。以對話與合作爲主要特徵的新安全觀正在逐漸成爲當今時代的潮流之一,而和平解決爭端,正是這種新安全觀的具體體現。 根據材料回答2—4題

2、關於安理會的論述正確的是:(B)

A、安理會是聯合國全體會員國組成的審議機構

B、安理會是有權採取行動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

C、安理會是負責聯合國經濟和社會方面活動的機構

D、安理會是爲了解決國際爭端而設立的司法機構

3、聯合國的原則有:(A)

① 各會員國主權平等②履行規定的義務③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④維護國際的和平與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新安全觀來源於(D)

A、舊安全觀 B、國家的意識 C、人民的意識 D、物質世界

5、90年代以來,隨着世界各國經濟交往的增多,某些西方國家通過間諜活動,竊取別國經濟和科技情報的事件頻繁發生。這表明( D )

A、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綜合國力的較量

B、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同追求國家利益是對立的

C、霸權注意依然存在

D、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

6、在54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中,一些國家試圖把南聯盟的軍事行動作爲先例,宣揚“人權高於主權”,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外長則在發言中明確表示反對上述觀點。這是因爲( C )

①一國主權是該國人民享有人權的前提

②人權問題就是主權問題

③尊重國家主權是聯合國的基本原則之一

④宣揚“人權高於主權”是強權政治的表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2002年1月1日作爲歐洲聯盟統一貨幣的歐元正式流通,這將對世界金融的整個格局產生重要影響。據此回答5—6題。歐洲聯盟是( B )

A、歐洲地區的非政府間國際組織

B、歐洲地區的政治經濟一體化組織

C、世界上的政府間區域經濟合作組織

D、世界的國際政治組織

8、在歐盟國家中,實現共和制的有( A )

A、意大利、德國、芬蘭

B、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

C、法國、德國、瑞典

D、法國、荷蘭、比利時

9、2003年3月20日,美國等國家繞開聯合國,發動了對伊拉克戰爭。政府發表聲明,強烈呼籲有關國家停止軍事行動,主張在聯合國框架內政治解決伊拉克問題。請運用政治常識的有關知識,簡要回答政府爲什麼要採取這一立場?

(1)獨立自主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場。我國政府從國家利益出發,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折,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

(2)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對外政策的首要目標。我國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主張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

(3)聯合國是當今代表性最廣、影響力、規模的世界性國際組織。在維護世界和平、解決地區衝突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解決伊拉克問題上,應該發揮聯合國的主導作用。

10、材料:2003年,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政府在外交上的三件大事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第一,4月2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中國-東盟領導人關於非典問題的特別會議。中國作爲抗擊非典的積極參與者,與東盟國家一道商討防治非典的辦法,贏得了與會各國的讚許。第二,6月1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在法國埃維昂舉行的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議,並發表題爲《推動全面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講話。第三,8月27~29日,朝鮮半島核問題首次六方會談成功地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外交第一次穿梭外交取得的成果。通過會談,各方坐上了談判桌,走上了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道路,受到國際輿論的廣泛讚揚北京六方會談的成功舉行說明與會各方對中國的信任。在促使朝鮮半島核問題走上和平解決道路方面,中國發揮了應有的重要作用。

(1)中國爲什麼要促使朝鮮半島核問題走上和平解決道路?

(2)材料是說明了我國新一屆領導人奉行何種外交政策,這又是如何體現的。

答案:(1)首先,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人類的共同願望,朝鮮半島需要和平,中國需要和平,亞洲需要和平,世界需要和平。20世紀,世界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人類歷打了幾千年的仗,這兩次世界大戰是最爲慘烈、沉重的,給世界人民的教訓也是最深刻的。其次,聯合國成員國應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在人類進入21世紀的今天,要和平,不要戰爭已成爲國際社會的共同呼聲。人類需要維護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基本原則。再則,國家利益影響國家外交政策和外交活動,和平解決爭端符合各方利益,符合朝鮮半島有關國家和周邊國家的利益。

(2)溫家寶出席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中國-東盟領導人關於非典問題的特別會議傳達了“與鄰爲善,與鄰爲伴,共同發展”的信息,體現了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我國對外關係的基本立足點;在朝核問題上中國的努力和胡錦濤出席在法國埃維昂舉行的南北領導人

非正式對話會議,並發表題爲《推動全面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講話,體現了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這三件大事都共同體現了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遠醞夤叵檔幕本準則;加強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往,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11、材料: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沈國放日前在德國阿登納基金會國際研討會上,做關於“未來世界秩序中聯合國安理會的作用”議題的主旨發言時指出,安理會不是橡皮圖章,也不是一件宮廷擺設,應當避免在安理會搞實用主義。指出:中國古人就有“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說法。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挑戰,安理會也應與時俱進。安理會改革必須體現國際關係的現狀,優先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同時應增加其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其工作效率。改革是一個複雜漸進的過程,能做到的,應立即做起來。有難度的,應實事求是,逐步解決。

(1)材料體現了哪些哲學道理?

(2)在未來的世界秩序中安理會應該發揮哪些作用?

答案:(1)物質決定意識,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中國古人就有“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說法。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挑戰,安理會也應與時俱進。安理會改革必須體現國際關係的現狀”就體現了這一哲學觀點;“優先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同時應增加其工作的透明度,”體現了堅持重點論與兩點論的統一;“改革是一個複雜漸進的過程,能做到的,應立即做起來。有難度的,應實事求是,逐步解決。”這體現了量變與質變的關係,要重視量的積累,不失時機地促成質的飛躍;同時也體現了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2)第一,安理會是多邊合作的主要場所。第二,安理會是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的重要場合。 第三,安理會是履行和平解決爭端的核心機構。安理會既倡導和平解決爭端,部署維持和平行動,又能在特殊形勢下采取應急強制性干預手段,它是維護國際關係穩定的有力工具。 第四,安理會是推動國際關係法制化的重要渠道。

12、材料1:2003年6月27日,在“全國非核家國“會議上正式宣佈臺灣將於2004年3月20日大選日或之前舉行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諮詢性公投,此舉引起中國人民包括臺灣同胞的堅決反對。

材料2:2003年9月17日,第58屆聯大總務委員會作出決定拒絕將崗比亞等少數國家提出的所謂“臺灣在聯合國代表權問題“提案列入本屆聯大議程,從而再次挫敗臺灣_分裂中國的圖謀。

材料3:2003年12月8日,溫家寶總理訪美時指出,堅決反對臺灣_任何分裂中國的言行,美國總統布什表示美國恪守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堅持一箇中國的原則,反對任何旨在單方面改變臺灣現狀的決定。

(1)從政治常識的角度分析上述三則材料體現的道理?

(2)近年來,中美關係一波三折,但總體看正在走向成熟和務實,體現了什麼哲學道理?

答案:(1)材料1涉及到的臺灣要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是違反國際法的。世界衛生組織是世界性、政府間的專門性國際組織,其成員都是主權國家,而臺灣只是中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不具有主權實體性質,所以臺灣無權加入世界衛生組織。臺灣_推動所謂的“公報”及妄圖加入世界衛生組織

高中政治全套教案 篇三

一、教材分析

1.對教學目標的理解

【知識目標】瞭解我國國家性質和人民的範疇,懂得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區別,知道公民權利受法律確認,理解我國公民權利得以實現的法律保障體制的主要內容。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養學生對人民、公民、我國國體等概念的理解、辨別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牢固樹立人民是我國國家的主人的觀念,增強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和作爲國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使學生樹立認真學法、守法,依法_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2.對教學重難點的認識

【教學重點】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國公民權利的法律保障體制。

【教學難點】公民和人民的區別與聯繫。

二、學生分析

1.針對的問題:

國家性質、公民、人民、公民基本權利及其保障體制等概念和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平時雖有所接觸,但非常有限,往往是一知半解,特別是從法律角度的理解更是非常缺乏,另外,國中生是弱勢羣體,又缺乏法律知識,當權利受到侵害時,不知道如何去保護。有的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了,但顧慮到對方是成年人,甚至是家長和老師,所以只好忍氣吞聲,用法律_的意識比較淡漠。

2.學生的需要

作爲當代中學生了解自己國家的國家性質、能區分公民與人民的不同,樹立起公民權利受法律保障等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是一個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常識。

三、綜合設計思路

1.情境激發入新課

播放開國大典上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視頻片段。(附錄2)

引導思考回答:聽到_這鏗鏘有力的聲音,全國人民在歡呼雀躍,從心底感謝_,感謝共產黨,爲什麼?

教師小結:新中國的成立宣告,倍受壓迫剝削的中國人民翻身解放,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新中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導入新課。

2.暢所欲言話主人

(1)討論交流:你感受到或你瞭解到有哪些事物或事例可以體現出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2)觀察硬幣上的國徽:理解國徽的內涵。由此引申出我國的國家性質和人民範疇這一知識。

3.人民公民我來辨

設問:你是人民的一員,但你同樣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那麼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嗎?

在學生閱讀教材及教材漫畫、討論回答的基礎上,請學生每人畫一幅體現公民與人民關係的圖示。

4.公民權利誰賦予

設問: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那麼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是誰賦予的呢?

學生回答——憲法和法律。引導學生用憲法中的條文來印證自己的回答。

總結出公民權利、公民的基本權利兩個概念。強調公民權利是憲法和法律確認和賦予的。

5.公民權利誰保障之“你猜我猜誰是保護神”

課堂活動:猜一猜誰是保護神?

出示與未成年人保_、刑法、消費者權益保_、婚姻法等所保障權利相關的法制漫畫四幅。學生分析與漫畫反映權利相關的的法律保護神是誰。

總結並引導學生理解立法保障的含義。

6.公民權利誰保障之“你說我說話_”

課堂活動:列舉自己或他人合法權利受到侵害後是如何_的案例。

在學生舉例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並明確維護合法權利最有力的武器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總結引導學生理解司法保障的含義。強調憲法是權利保障體制的核心。

7.總結昇華“法鬥士”

播放Flash“法鬥士”,引導學生討論回答Flash所反映的道理。

總結昇華: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法律是保障人民權利的法寶,是我們_的利劍。當你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勇敢地拿起這把利劍,你便是一位“法鬥士”。

四、教學中存在的疑問

教材中出現的很多知識均較抽象,八年級學生還較難接受,如人民_專政、人民和公民的區別等。另外教材在闡述“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時,P5最後一段由“人民”引入到“公民”感覺比較生硬和突然。教學時如何處理比較自然是一個問題。

高中政治優秀教學設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課屬於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與哲學》第十二課第一框題,分爲兩目:人的價值;價值觀的導向作用。第一目在介紹價值的基本含義的基礎上明確人的價值在於創造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評價一個人的價值主要看他的貢獻。第二目主要介紹價值觀的基本含義以及價值觀的導向作用。通過本課的學習有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也爲最後一框題《實現人生價值》的學習提供理論依據。

2、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人的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理解價值觀的導向作用這兩個問題對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具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所以,這兩個問題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鑑於當前思想多元化,各種不良文化對中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所以本課的難點問題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尋找正確的價值觀就是尋找人生的真諦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確定本課時的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瞭解價值、價值觀的含義

②理解:人的價值是什麼,如何評價人的價值;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認識和分析事物價值的能力,正確認識和評價人的價值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樹立起在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中實現人生價值的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增強爲人民服務的精神,自覺爲社會創造價值。

三、教法和學法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學習實際,我計劃採取一下的教法和學法

教法:情景探究教學法、課堂討論法,啓發式教學法等等。

學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

四、教學流程:

整體思路:

(1)展示故事,情境導入

(2)講述明星成龍的先進事蹟,感悟人生的真正價值所在。

(3)蒐集地震中正反兩方面的素材,對比鍾南山和犯罪分子事例,感悟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4)感悟先進人物的事蹟,樹立奉獻意識。

分步思路:

(一)導入新課:圖片展示小故事,颶風洪水中救人

一位平民被困在洪水浸泡的樹上已經六七個小時。救援隊接到任務後馬上派出直升機和救援人員。風疾水猛,還有樹枝叉的阻撓。直升機上繩索吊下的救援人員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甚至一度直升機也面臨着墜毀危險。但是,他們依然行動。經過艱難萬險,救援終於取得成功。

這件事情過後,在社會中引起了很大的爭論。

問:用幾個人的生命和直升機墜毀的危險作爲代價去救援一個人,是否值得。

(設置學生探究活動,展開討論,學生代表回答)

老師總結:不論是同學們持哪一種觀點,其實都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那麼究竟什麼是價值觀?價值觀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影響?今天我們就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板書:價值與價值觀

(二)開始新課

第一目、人的價值,其邏輯順序是價值的基本含義———人的價值的內涵———人的價值的評價標準。

探究活動1、關於價值的基本含義的教學:探究活動1圖片展示今年8月8日颱風莫拉克襲擊臺灣造成特大水災、大陸在第一時間捐助錢、食物、板房以及兩岸三地的演藝明星義演賑災。

設置探究問題:

①這些物資和演藝明星的義演對災區人民有什麼樣的價值;

②哲學上的價值與具體事務的價值有什麼關係?

學生回答,總結概括出具體事物的價值與哲學價值的區別和哲學價值的含義。

板書:

1、價值的含義、區分哲學價值與具體事物的價值

設計依據:以最新的熱點材料切入,容易引起學生興趣,通過探究問題,激發學生思維

2、關於人的價值和人的價值的評價標準,這一部分是本框的重點。本部分的教學通過情境設置和合作探究來突出這一重點。

探究活動2:圖片展示8月17日兩岸三地的演藝明星義演賑災,介紹影星成龍爲賑災晚會負擔所有開支(420萬新臺幣)。有數據表明,成龍前後共捐慈善款8億3千萬左右。在中國共捐建了75所學校。

播放視頻:訪問成龍,汶川大地震後第一個到達災區的成龍說,公益慈善事業有起點,但沒有終點,要一直做下去,直到不能做爲止。在成龍的電影中,主題都在宣傳正義和善良,同時他又不斷的宣傳中國化的東西,又爲社會創造了大量的精神財富。早在2003年,成龍就當選感動中國人物,推薦委員們對成龍的評價是:成龍在好萊塢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中國傳統文化中英雄的概念,然而最打動人心的是成龍的公益心;成龍在國際演藝界爲中國爭了光,他熱心公益,不忘回饋社會,這是難能可貴的。

設置探究問題:

①物的價值和人的價值一樣嗎?

②從成龍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人的價值是什麼?

③如何評價人的價值?(學生合作探究,回答問題)

設計目的:通過學生熟悉的明星的事例設置情景,容易引起共鳴,通過討論和合作探究問題,自然得出結論:人的價值的兩個方面是貢獻和索取,對一個人的價值評價主要是看他的貢獻。

板書:人的價值的兩個方面是貢獻和索取,對一個人的價值評價主要是看他的貢獻。

第二目、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其邏輯順序是價值觀的含義———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價值觀導向作用的兩方面的表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意義。

本目題主要設想,通過學生課前蒐集資料和課上探究活動,鍛鍊其動手能力,同時使學生認識價值觀的基本含義和價值觀對人們行爲的導向作用的表現,並初步認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意義。

探究活動3:課前把全班分爲2組,蒐集汶川地震中災區正反兩方面人物的表現,然後每組出一名代表上講臺展示,說明蒐集理由並做簡單評價。

設置探究問題:事例中的同學和老師的活動受什麼觀念的支配?是什麼使這些同學和老師在危難之中作出了這樣的選擇?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蒐集材料和課上的合作探究,理解價值觀的含義和對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導向作用。

板書:

1、價值觀的含義

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對認識和改造世界

3、對於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作用,

探究活動4:圖片展示科學家鍾南山在抗擊非典和甲型流感方面的事蹟和最近原赤峯市市長徐國元受賄審判案。

設置探究問題:上述圖片體現了價值觀的什麼作用。

學生髮言,教師點撥。得出結論: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嚮導。

板書: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

教師小結:價值觀是作爲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重大的反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嚮導,我們要向先進人物學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努力奉獻,回饋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那麼什麼是正確的價值觀?我們倡導的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就是正確的價值觀。

(三)課堂總結。通過“我的收穫”環節的設置,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回顧本課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知識,談談自己本課的收穫,引導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同時在思想認識上得到昇華。

(四)迴歸生活、運用本課所學知識,結合案例,撰寫小論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是尋找人生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