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實習報告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多篇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多篇

【第1篇】土木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範文

實習目的:

1.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聯繫現場實際,驗證和拓寬視野,培養和實際工作能力。

2.瞭解三大岩石的形成過程,產生時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等。

3.學習運用羅盤儀測岩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4.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聯繫。

實習內容:

根據教學安排,學校爲我們路橋專業安排了爲期1天的臥虎山水庫地質實習。主要學習羅盤的使用及對各種地質構造的認識。

1.排除干擾,專心聽。

2.要做到五勤:勤敲打,勤觀察,勤測量,勤記錄,勤追蹤。

3.熟練操作羅盤。對地質羅盤,要求瞭解其結構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4.積極參加現場討論和及時整理野外記錄。

【第2篇】工程地質實習報告模板範文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模板範文

第一部分 序言

一 、實習地區的地理位置

本次實習地區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天府鎮,其地理座標爲東經106°28′-106°31′,北緯29°50′-29°50′。 實習地區爲天府鎮及周邊地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

以下爲天府鎮的地圖和衛星地圖。

重慶市北碚區天府鎮地圖簡介

二、自然地理狀況

天府地區的地表形態爲山地類型的低山區,海拔高度爲400至750米左右,最高爲後峯山,海拔773米,北高南低。該地區山峯林立、溝谷交錯,山和谷的方向大致爲北東-南西向呈脈狀分佈,具'一山二嶺兩槽'的地貌特徵。一山多與背斜核部一致。兩槽爲背斜兩翼嘉陵江組的膏溶角礫岩溶蝕所形成,北西翼代家溝-後峯巖-水嵐埡槽谷爲前槽,南東翼張家灣-三官殿-大土槽谷爲後槽。二嶺爲抗侵蝕能力強的須家河組的砂岩構成。區內基岩裸露,產狀較陡,泥薄水淺,森林稀疏。人口密集,梯田密佈,清泉暗流。兩側的上三疊統砂、泥頁岩地區,峯巒疊嶂、青松翠柏、蒼翠欲滴,組成一條迷人的畫廊。例如金劍山、北溫泉、縉雲山、金刀峽等旅遊勝地。

三、實習目的

通過此次實習使我們加深和鞏固基礎地質各門課程中所學的地理知識,尤其是沉積岩石學和構造地質學,掌握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的基本內容、方法和規範,學會收集和整理地質資料,並編制相應的地質圖件,增強我們對各種地質現象的分析能力,如褶皺、節理、斷層,肉眼初步確定各類巖性並判斷沉積環境。也可培養我們吃苦耐勞,腳踏實地,孜孜不倦,互幫互助的精神。

四、實習的任務和要求

1.瞭解實習區的人文、地理、交通、經濟等情況,區域構造位置,地層系統及主要構造特徵。掌握野外地質填圖的基本內容、步驟和方法。

2.確定地質填圖的基本地層單位。對主要地層作剖面實測,繪製導線平面圖、剖面圖、柱狀剖面圖。

3.通過對地層、斷層、構造界限定點、連線,觀察岩層產狀等進行地質填圖。編繪地形地質圖,構造剖面圖和綜合地層柱狀剖面圖。

4.瞭解實習區的沉積發展史,對施家樑東嶽廟,白廟子南岸,姚家溝瓦店子三條沉積相的觀察描述,掌握不同沉積環境下的各類相標誌特徵,沉積相分析方法和巖相古地理環境恢復方法。根據相標誌確定沉積相類型編繪沉積相綜合柱狀剖面圖和相序圖。

5.瞭解實習區的區域構造特徵,發展史及主要礦產資源情況,含油氣特徵與斷層、節理的研究方法。

6.做到'六勤',即勤敲打、勤觀察、勤測量、勤追蹤、勤記錄、勤整理。

7.編寫實習報告。

五、實習方式

老師帶隊,確定住處,安排路線,野外踏勘,現場教學,着重觀察,重點描述,逐步培養我們獨立的思維方式,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部分 地層及沉積、構造發展史

一、地層

實習區內褶皺強烈,最老地層爲下三疊統茅口組地層,最新地層爲中侏羅統上沙溪廟組。背斜軸向爲北北東-南南西向,並向南西 發生傾伏。茅口組爲背斜的核部,兩翼的地層分別爲龍潭組、長興組、飛仙關組、嘉陵江組、雷口坡組、須家河組、自流井組、沙溪廟組。茅口組、龍潭組、長興組、飛仙關組依次發生傾伏。

(一)、二疊系(p)

1.茅口組(p1m)

茅口組爲深灰色厚層,塊狀灰巖、生物灰巖、砂屑灰巖、晶粒灰 巖,具眼球狀構造,在實習區主要沿斷層零星分佈,組成背斜的核部,連續沉積在棲霞組之上。

2.龍潭組(p2l)

龍潭組爲黃褐色頁岩,灰巖,硅化白雲岩,夾有黃色中層狀砂岩,植物化石碎片多,爲我國南方重要的產煤層,與下覆茅口組呈假整合接觸。

3.長興組(p2ch):厚度約

長興組爲灰色-中灰色中-厚層狀含燧石生物灰巖,底中頂都含有燧石,中部最多,生物化石豐富,有蜓類、海百合、珊瑚等,含生物礁,裂縫有瀝青質充填,縫孔發育,爲川東地區重要的產氣層,與飛仙關假整合接觸。

(二)三疊系(t)

1.飛仙關組(t1f)

飛仙關組爲暗紫色鈣質泥岩、鈣質頁岩、泥灰岩,灰色薄-中層灰巖、鮞粒灰巖、泥灰岩,泥岩、頁岩與灰巖互層,分爲五段。與長興組整合接觸。

①飛仙關組一段(t1f1)

頂部和底部爲暗紫色泥灰岩,中部爲鈣質泥岩,夾有頁岩,灰巖透鏡體,可見球狀風化。

②飛仙關組二段(t1f2)

灰色薄-中層狀灰巖,含鮞粒、藻紋、生物碎屑、內碎屑,縫合線發育,中上部含波痕。

③飛仙關組三段(t1f3)

紫紅色鈣質頁岩,局部夾薄層狀灰巖透鏡體,生物化石豐富。

④飛仙關組四段(t1f4)

灰色薄-中層狀鮞粒灰巖、泥灰岩、介殼灰巖,中上部夾黃褐色頁岩(碳酸鹽的蓋層,爲標準層)。內碎屑(以砂屑爲主,也含礫屑)、泥質條帶發育。

⑤飛仙關組五段(t1f5)

紫紅色頁岩,中部夾黃褐色泥岩、泥灰岩。

2.嘉陵江組(t1j)

嘉陵江組爲灰色灰巖、白雲質灰巖、白雲岩、豹皮灰巖和膏溶角礫岩,岩溶發育,常形成溶洞、槽谷。可分爲四段,整合于飛仙關組之上。

① 嘉陵江組一段(t1j1)

灰色薄-中層狀灰巖和凝泥灰岩,夾有介殼灰巖,含有藻紋、泥紋、內碎屑、生物碎屑,裂縫發育,縫合線、節理髮育,中下部可見黃鐵礦,揉皺,局部有沖刷面和蟲跡現象。

② 嘉陵江組二段(t1j2)

灰色中-厚層白雲岩質灰巖、白雲岩、膏溶角礫岩,灰巖爲藻灰巖和豹皮灰巖,可見刀砍紋,在川東爲氣層。

③ 嘉陵江組三段(t1j3)

薄-中層灰巖,顏色豐富,有灰色、暗紅色、褐色、黃褐色,含有礫屑、砂屑、泥質條帶、縫合線。

④嘉陵江組三段(t1j4)

灰色膏溶角礫岩和泥晶白雲岩爲主,夾灰巖,刀砍紋發育。

3.雷口坡組(t2j)

灰色中層狀灰巖夾白雲岩、膏溶角礫岩,底爲薄層綠豆巖(火山灰沉積形成,硅質顆粒,爲標準層),與下三疊統平行不整合接觸。

4.須家河組(t3x)

須家河組爲長石石英砂岩和頁岩,含煤層。分爲六段,一、三、五頁岩爲主夾砂岩、煤層,二、四、六厚層砂岩爲主夾頁岩,頁岩一般出露在溝谷處,砂岩在凸出,與雷口坡組平行不整合接觸。

① 須家河一段(t3x1)

黃褐色頁岩,底部砂岩與頁岩互層,含有薄煤層,砂岩中可見白雲母。

② 須家河二段(t3x2)

黃灰色中層石英砂岩和長石砂岩,顆粒均勻,發育斜層理。

③ 須家河三段(t3x3)

黑灰色頁岩,夾煤層。

④ 須家河四段(t3x4)

淺黃色厚中-細粒石英砂岩,斜層理髮育。

⑤須家河五段(t3x5)

灰黑色頁岩夾長石砂岩。

⑥ 須家河六段(t3x6)

淺灰色厚層中粒長石石英砂岩,斜層理髮育,頂部褐黃色風化殼,與上覆地層假整合接觸。

(三)侏羅系(j)

侏羅系爲一大套紅色粘土巖、碎屑岩夾碳酸鹽巖,爲潛水湖泊相沉積,與下覆地層呈假整合接觸,分五段。

1.上中統自流井組(j1-2zh)

①珍珠衝段(j1-2zh1)

紫紅色頁岩爲主夾砂岩、粉砂岩。

②東嶽廟段(j1-2zh2)

黃褐色頁岩、粉砂岩,灰色中層狀生物介殼灰巖。

③ 馬鞍山段(j1-2zh3)

紫紅色泥岩夾粉砂岩、砂岩。

④ 大安寨段(j1-2zh4)

灰色介殼灰巖與鈣質泥頁岩不等厚互層,粒序層理和斜層理髮育。

⑤ 涼高山段(j1-2zh5)

灰黃色泥岩、粉砂岩、砂岩。

2.中統沙溪廟組(j2s)

①下沙溪廟組(j2s1)

紫紅色泥岩夾砂岩。

②上沙溪廟組(j2s2)

紫色泥岩類雜色砂岩,分佈於向斜軸部一帶。

二、沉積發展史

川東地區因褶皺強烈,基本上都爲三疊系以上的地層。

1.寒武紀 :

川東地區爲海洋環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層具明顯兩分性:下統爲泥沙質和碳酸鹽沉積,化石豐富;中上統一鎂質碳酸鹽沉積爲主,化石稀少。

早寒武世川東地區爲向東傾斜的混積型緩坡,爲潮下低能碳酸鹽沉積。

中寒武世以後,揚子區古陸不斷擴大,早期的斜坡發展成鑲邊型碳酸鹽臺地。由於康滇古陸的東南部水下隆起形成半封閉海盆,氣候炎熱乾旱,海水鹽度增高,主體發育了一套化石稀少的白雲岩沉積。因陸源碎屑減少,物區爲康滇古陸,地殼沉積緩慢而持續。

2.奧陶紀:

早奧陶世海侵開始,海水不斷向西超覆,使川東地區爲淺水海洋環境,海水較寒武紀深,爲碳酸鹽爲主夾砂泥質的開闊臺地相帶。海水中生物發育,水質較渾濁,只有紅花園組和寶塔組爲清水環境沉積。奧陶紀期間,陸源物質供應總體欠充足,沉積緩慢。奧陶紀末,海平面下降,康滇古陸與滇黔桂古陸相連,形成五峯期的滯留海盆,沉積典型的筆石頁岩相。

3.志留紀:

志留紀初,受加里東運動的影響,川東地區地殼擡升爲陸,此後被海水淹沒成爲淺海,水體深,陸源物質充足,生物大量繁殖。晚志留世,再次受加里東運動的影響,擡升爲陸,長期遭受剝蝕而缺少上志留統、泥盆系、下石炭統的地層。

4.石炭紀:

中石炭世,川東地區爲海陸過渡環境,古陸因長期遭受剝蝕而缺乏陸源物質,氣候乾燥,蒸發強烈,形成了一層白雲岩。此後海水退出本區而缺失上石炭統地層,直到二疊紀才被海水淹沒接受沉積。

5.二疊紀:

早二疊世初的梁山期,本區爲海陸交互環境,氣候溫暖,植物繁茂,沉積了夾煤線的泥頁岩和鈣質泥岩。棲霞中期起,因全球氣候轉暖導致岡瓦納大陸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本區又一次成爲淺海環境,各種生物大量生長,有孔蟲、蜓類廣泛分佈,三葉蟲、筆石絕滅,陸源物質缺乏,沉積了棲霞組和茅口組的碳酸鹽巖。早二疊末晚二疊世初,發生'東吳運動',熾熱基性岩漿從四川西部斷裂帶益處,冷卻後形成暗綠色的玄武岩。火山噴發之後,海水再次侵入,形成海陸交互環境,氣候溫暖,植物繁盛,形成龍潭組煤系地層。此後海水加深擴大,康滇古陸縮小,變爲溫暖清澈的淺海,底棲生物發育,發育小型生物礁,沉積含燧石結核灰巖。

晚二疊世末期,碳酸鹽快速沉積,地殼輕微擡升露出地表。

6.三疊紀:

早、中三疊世本區一淺海碳酸鹽巖沉積爲主,晚三疊世以海陸交互相碎屑岩沉積佔優勢。 早三疊世本區爲淺水海洋,陸源物充足,沉積飛仙關相區的紫紅色鈣質泥岩、泥灰岩、灰巖。 早三疊世後期及中三疊世早期,西部古陸擡升,大巴山古陸出現,使川東地區成爲半封閉狀態而出現潮上蒸發環境,白雲岩廣佈,還有鹽類沉積

中三疊世末,受早期'印支運動',四川的構造格局發生明顯變化,發生大規模海退(即拉丁期大海退),本區上升爲陸地。其中發生了一次火山噴發,形成須家河底部的'綠豆巖'。 晚三疊世海侵開始,來自西邊的特提斯洋,使四川成爲一個巨大湖泊,氣候溫暖,植物繁茂,河流、沼澤發育。植物堆積埋藏後形成煤層。晚三疊世末期,地殼有過短暫的擡升。

7.侏羅紀

侏羅紀初期,氣候溫暖潮溼,沉積環境與晚三疊世基本一樣,湖泊沉積,植物大量繁殖,水生生物也大量發育。中侏羅紀起,氣候變暖,湖泊面積減小,地殼斷斷續續緩慢沉降,至晚

侏羅世爲紅色泥岩及砂岩夾石膏沉積,顯示乾燥氣候特徵。

侏羅紀末期,受燕山運動的影響,川東地區發生強烈的褶皺運動,形成北東-南西向的隔擋式構造。

三、構造發展史

川東高褶的前地質背景,是在淺變質岩系的基底上,經晉寧運動以後,開始蓋層沉積,古生代爲斜坡,中生代爲印支古隆起(實習區位瀘州古隆起最北低端),經喜山運動改造完成。 主要動力來自南東和北西方向的對持強大擠壓力,由於該區東爲七躍山,西爲華鎣山大斷裂的制約及基底、古隆起的影響,形成北東向線狀梳妝褶皺,背斜緊閉、向斜寬闊平緩的隔擋式構造。

觀音峽背斜天府段的構造,是受區域構造應力場的控制而形成的。該區受南東-北西方向的水平擠壓,形成不同規模,不同力學性質,不同方向的構造。背斜垂直主應力方向,走向逆斷層是在剖面剪節理基礎上形成的,平移斷層是早期平面剪節理髮育而成的,正斷層是由於地層發生傾伏,重力差異所形成。它們均具統一力場的規律。

第三部分 礦產

四川盆地爲多層系的含油氣盆地,主要的油氣層有:p1m 、p2ch 、t1f 、t1j 、t3x。黃鐵礦位於上二疊統底部的玄武質粘土巖中,規模不大。高嶺土位於上三疊統長石砂岩,價值不大。建築石材(實習區)多爲飛仙關組第四段的灰巖,作爲水泥原料。

第四部分 沉積相分析(三條單剖面)

一、觀音峽南岸(白廟子)飛仙關組下部剖面

1.前言

白廟子飛仙關組下段剖面位於觀音峽嘉陵江邊,剖面完整,各種相標誌明顯。由於江水的原因,底部未出露,被淹沒。

2.沉積特徵及環境分析

沉積特徵:

①t1f1(未見底)

16-22層:暗紫色薄-中層鈣質泥岩,局部夾灰巖透鏡體,下部層理髮育,可見波痕,上部有低角度紋層,含少量交錯層理,具生物碎屑、礫屑,韻律明顯。

23-26層:暗紫色中-厚層鈣質泥岩,中部夾微細紋層灰色灰巖並含砂屑,上部夾薄層砂屑灰巖並呈透鏡體分佈。

27-29層:暗紫色泥灰岩。下部中-厚層,夾透鏡狀砂屑灰巖,水平紋理明顯,具斜層理,局部含生物碎屑。上部爲薄層狀夾鈣質泥岩,含透鏡狀條帶灰巖,頂部紋層發育。

30-33層:暗紫色薄-中層鈣質泥岩夾薄層灰巖透鏡體,底部含藻紋,頂部含頁岩,可見藻紋。 34層:紫灰色厚層藻紋礫屑灰巖,從底至頂層理變薄,礫屑先變大再變細,排列混亂無規律,風暴沉積形成。

35-38層:下部爲暗紫色頁岩;中部爲暗紫色薄-中層泥灰岩夾灰巖透鏡體;上部薄層狀砂屑灰巖與頁岩互層,其頂部頁岩爲黃褐色,斜層理和交錯層理髮育,具波痕。

②t1f2

39-40層:灰色薄-中層狀砂屑灰巖,中下部斜層理、交錯層理髮育,局部可見丘狀層理和羽狀層理;頂部平行層理髮育,色淺粒粗,可見生物碎屑。

41-44層:灰紫色薄-中層鮞粒灰巖,下部鮞粒往上逐漸變大,中部和下部波痕相當發育,波高與波長都很大,上部夾紫紅色頁岩。

45-46層:下部爲紫紅色頁岩,含紫色藻紋層,水平層理髮育:上部爲灰色中層藻紋灰巖夾灰巖和頁岩。

【第3篇】工程地質學實習報告

實習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瞭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通過簡短的野外地址實習,鞏固學過的《工程地質》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隨地址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實地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聯繫。

3實習內容:

昌樂火山口

昌樂火山口,距今1800萬年是新生代第三紀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圓錐形,石頭呈紅褐色,氣勢極爲壯觀,數萬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頂,直插雲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內充填的玄武岩栓,經過200多萬年的長期風化剝蝕,被剝露出地面,巖栓柱狀節理髮育,呈輻射狀,向上收斂,向下散開,形象地記錄了當時火山噴發的自然景觀,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據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考證認定,該火山口爲第三紀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約1800多萬年,它的發現,對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學研究都有很大參考介值。一色的紅褐圓棱柱石,豎指蒼天,凡經開鑿者皆顯露出明顯的噴發紋理,表明其成因於火山噴發,近百平方公里內的幾十座山包構成了蔚爲壯觀的遠古火山羣。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山東省臨朐縣城東約22公里處,面積約13平方公里。地質公園地處魯中隆起區中的臨朐凹陷,公園內總體由兩個次級小盆地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圍均爲由玄武岩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較大。爲季節性河流。地質公園以聞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環境的火山地貌爲特色。

公園內各種地質遺蹟豐富,一是第三紀中新世時期距今1800萬年山旺瑪珥湖沉積岩層(科學上劃分爲山旺組地層---硅藻土),沉積厚度25米左右,具有標準的層型剖面,現已成爲國際上中新世生物建階的重要依據。由於層薄如紙,稍加風化即層層翹起,宛若書頁,被古人形象地比喻爲'萬卷書'。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層層型剖面所處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組玄武岩、第三紀中新世時期湖相沉積岩(山旺組)、第四紀黃土和晚期的火山岩浸入等地質現象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時期(距今xx萬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錐、熔岩流動特徵等各種火山地質現象,如黃山、堯山、擦馬山、靈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岩區的理想場所。特別是擦馬山玄武岩柱狀節理,直徑近於80cm,規模宏大,氣勢壯觀。堯山西側,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臺地,經長時間風化剝蝕,形成了自然景觀,人們稱之爲'石樓'。

山旺組地層中的化石,形成於距今1800萬年的第三紀中新世時期。目前已發現的動、植物化石有10幾個門類700多種,其中大部分是已絕滅的物種。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類。動物化石有昆蟲、魚、兩棲、爬行、鳥及哺乳動物。特別是山旺山東鳥、齊魯泰山鳥等鳥類化石的發現,填補了中新世時期的空白,山旺成爲我國鳥化石豐富的產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鹿類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產地。新發現的帶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的,在國際學術界引起了轟動。植物化石枝葉最多,花、果實和種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於中新世山旺組硅藻土層中(距今約1千4百萬年),其種類之多、保存之完整爲世界罕見,目前已發現的化石有十幾個門類600多種。動物化石包括昆蟲、魚、蜘蛛、兩棲、爬行、鳥及哺乳動物。昆蟲化石翅脈清晰,保存完整,有的還保留絢麗的色彩,已研究鑑定的有11目46科100屬182種。山旺鳥類化石是我國迄今爲止發現完整鳥化石最豐富的產地,三角遠古鹿化石和東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該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標本。植物化石有苔蘚、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類。除100種藻類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屬143種。它們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態、古氣候、動植物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被中外專家譽爲研究中新世的“綜合實驗室”。

山東地下大峽谷

高峽深澗,鬼斧神工。飛瀑流泉,濺玉噴珠。天賦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驚險刺激。管軌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東地下大峽谷位於沂水縣城西南8公里龍崗山下,是一座風貌奇特的溶洞王國,洞體長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長洞,中國特大型著名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發育而成,形成於約0.65億年至2.3億年前。

特點:

一氣勢雄偉壯麗,峽谷深切近百米、兩壁如削、寬處百餘米、窄處僅可容身,成具體而微之地下三峽。洞內有一河、九泉、九宮、十二瀑、十二峽等景觀100餘處,構成了一幅氣勢恢宏的洞中峽谷雄奇畫卷,令人歎爲觀止。

【第4篇】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範文

一、實習基本要求

1 能夠根據所學的知識,識別沉積岩和岩漿岩,識別簡單的構造現象,能對一般的工程地質問題進行分析和評價,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 對實習中所見到的各種現象要現場做好原始記錄。

3 每天結束實習後,要及時總結,做好實習日記。

4 實習結束後,按要求認真編寫實習報告。

二、工程地質實習的性質與目的

本次實習是工程地質學課程的野外認識實習。工程地質實習的目的在於通過實習使學生具備分析、解決在實際工程中出現的簡單條件下的地質問題的能力。使我們瞭解工程建設中的工程地質現象和問題,以及這些現象和問題對工程建築設計、施工和使用個階段的影響,並能合理利用自然地質條件;瞭解各種工程地質勘測要求和方法,佈置勘察任務,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解決設計和施工中的問題。老師在課堂上已經向我們介紹了很多有關地質的知識,但這些知識是平面的、抽象的,我們還需要理論結合實踐,親自去觀察這些現象,通過實踐,知識才變得具體了,鮮活了。

三、本實習基本內容

1 常見岩石類型、巖體結構類型及工程地質特徵。

岩石類型的鑑別:首先根據野外岩石的產狀判斷岩石屬於的大類(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然後再從岩石的顏色、礦物成分、含量等具體確定岩石的具體名稱,注意使用一些輔助工具來幫助鑑別岩石,如:放大鏡、小刀、稀鹽酸等。觀察時,首先要用地質錘敲開岩石的新鮮面再進行其它工作,否則其風化表面會使觀察產生錯誤的認識。 用小刀可以區分硬度爲6級上下的礦物,如方解石和石英。如遇石膏和滑石,指甲刻劃即可識別。礦物之間相互刻劃可判斷他們相對硬度大小。一般放大鏡可將岩石中細小的礦物顆粒放大10倍,能夠觀察其成分,結構等。用稀hcl可以區別方解石與其它礦物。實地觀察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岩石的顏色。對岩石顏色的描述十分重要。一般地說,岩漿岩和變質岩的顏色往往與其暗色礦物(如橄欖石,輝石,角閃石,黑雲母等,它們都是含有fe2+的硅酸鹽礦物)含量有關。含量愈高,顏色愈深。岩漿岩從超基性岩至酸性巖顏色逐漸變淺,就是暗色礦物含量漸少,而長石,石英等淺色礦物含量漸高的緣故。因此在觀察岩漿岩,變質岩的過程中,對顏色的正確描述有助於岩石類型的識別。而沉積岩中,深色岩層系因其富含有機質所致,如淮南地區石炭,二疊系含煤岩層多爲灰,深灰色。它們往往代表還原,溼潤條件下的產物。而常見於岩漿岩,變質岩中的暗色礦物極易風化分解,難以出現在沉積岩中。紅色沉積岩層多含有fe3+,是氧化,乾燥條件下的產物,如淮南地區上二疊統石千峯組的紅色砂岩,這就可以解釋爲什麼晚二疊世後淮南地區再也沒有煤的形成。接下來利用手中的工具觀察岩石的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現象。沉積岩中,還要注意古生物化石的觀察。野外岩石在縱向上,橫向上會發生變化。觀察時應注意上,下,左,右追索一下,觀察它們的變化。這樣才能全面認識岩石及其組合特徵。

岩石的結構類型識別:注意觀察巖體中結構面(裂隙面、斷層面、岩層層面等)發育的情況,包括髮育方位、密度、延伸情況、充填。由此確定巖體是屬於如下哪一類型:a 整體塊狀結構 b 層狀結構 c 碎裂結構 d 散體結構。2 常見堆積物類型及其工程地質特徵。

首先觀察堆積物所處的位置特徵,然後結合堆積物的組成,顆粒大小、顆粒表面特徵、和下伏基岩的關係等判斷是屬於那種堆積物(殘積物、洪積物、沖積物、坡積物等)

3 常見地質構造類型(斷層、裂隙、褶皺)

(1)結合地形地質圖,注意觀察岩層的產狀,會利用羅盤測量地層的產狀三要素。

(2)會利用羅盤,皮尺等工具研究裂隙發育情況,能夠繪製節理玫瑰花圖,並分析節理的發育情況(程度、方向)

(3)根據指導教師的指導,觀察斷層兩側地層產狀的變化,地層移動方向,斷層面的特徵,並由此判斷斷層的性質(張性、壓性、扭性)

(4)結合地形地質圖,觀察地層彎曲變化情況、核部地層、兩翼地層、樞紐產狀,軸面產狀。有此判斷褶皺的類型:水平褶皺、傾伏褶皺,直立褶皺、歪斜褶皺、倒轉褶皺。

4 常見地貌類型及場地工程地質特徵

根據指導教師的指導,觀察地貌類型(河流地貌、山嶺地貌、岩溶地貌等);根據場地平整情況,岩石的分佈以及工程性質,土的類型以及分佈情況,場地周圍地形複雜程度等初步判斷場地的工程地質複雜程度。

5 常見不良工程地質現象

(1)河流的側蝕作用 注意觀察側蝕方向和建築物位置的關係。

(2)滑坡 注意觀察滑坡附近地形特徵,滑坡體的物質組成及其形態特徵,滑坡周界和滑坡壁特徵。

(3)崩塌 注意觀察山坡上危巖的發育情況,山腳處巖堆的分佈範圍。

(4)岩溶 注意觀察和描述岩溶的形態特徵,岩溶發育和巖性、地質構造、地形、氣候的關係;岩溶發育和土木工程的關係。

(5)對各種類型堆積物(殘積物、沖積物、洪積物、坡積物等)的描述主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a 觀察堆積物所處的位置和形態特徵。

b 觀察堆積物的物質組成,顆粒均勻性,顆粒表面特徵。

c 給出堆積物成因類型。

d 初步對所觀察堆積物的工程性質給出評加。

四、實習具體內容

實習區主要位於淮南市境內,恰好在我國南北地理,地質分界線上。其地質特徵雖屬華北類型,但又有其特殊地方。因煤炭資源豐富,更由於早期三胚層動物化石—“淮南蟲”的發現而蜚聲海內外,引起國內外地質界的重視。因而地質研究程度較高,資料也很豐富,爲認識實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我們第一天的實習地點是淮南的洞山。洞山遊園是舜耕山脈的重要組成部分。舜耕山因上古賢君大舜在此耕耘而得名。山脈橫亙在市區,東西走向。峯谷蜿蜒逶迤,景區秀麗,動植物資源豐富,是市民觀光、休閒、健身的重要場所。

我們參觀了建設中的洞山隧道工程。該隧道是我省第一條市內城市隧道,其雙幅全長1823米,單洞隧道洞內淨寬14。5米,隧道斷面設計包括了2條2x3。75米機動車道、1條1x2。5米非機動車道及2米人行道、2米檢修道,隧道內設計縱坡2。2%。建成後的隧道既可滿足機動車、非機動車通行,又可滿足行人的需要。另據資料,該隧道在設計過程中綜合考慮了各種城市管線,配備了功能齊全的通風、照明、監控及消防系統。建成後的洞山隧道將成爲淮南市的一個新的城市景觀。該隧道的總投資估算約1。32億元。

根據帶隊指導老師介紹,這個工程採用了兩端共同掘進的施工方法,但兩端的施工進度卻大不一樣,其原因主要是山南的岩石較爲堅固,力學性能良好,因此施工時可以大膽施工,施工進度較快,而山北的岩石較鬆散,在開掘施工的同時必須爲其安全問題多多考慮,因此工程進度受到了影響。

在山上我們認識了白雲岩。在野外,用小刀和稀鹽酸很容易認識和區別它們。石灰岩主要礦物爲方解石,但其結構組分也可分爲兩部分:泥晶基質與顆粒。特殊情況下還有生物形成的架狀結構,如淮南地區的疊層石灰岩。碳酸鹽巖中的顆粒不是岩石風化的產物,而是沉積過程中由於機械的, 化學的或生物作用形成的,如粒屑, 鮞粒,生物屑,藻團等。顆粒含量50%以上者可定爲顆粒石灰岩,如:竹葉狀(礫石)石灰岩,鮞粒石灰岩,生物碎屑石灰岩。一般顆粒含量高,沉積時水體能量高。泥晶含量50%以上者稱泥晶。石灰岩,反映較爲平靜的水體環境。例:中寒武統張夏組鮞粒石灰岩的描述灰色,厚層狀;主要礦物成分爲方解石,滴稀鹽酸劇烈起泡;鮞粒結構。鮞粒圓球狀,大小均勻,一般粒徑1mm左右,含量60%;顆粒中含生物碎屑,主要爲三葉蟲,軟體動物,約佔10%;亮晶方解石膠結,含量30%。水動力強,無泥晶基質。定名:亮晶鮞粒石灰岩白雲岩由白雲石組成,它們主要爲白雲石交代石灰岩而成,故多爲晶粒結構,放大鏡下能觀察得很清楚。若沉積時交代,則形成於乾燥氣候下,與鹽類共生,故少見生物化石。碳酸鹽巖易與水作用,表面溶蝕溝槽十分發育。特別是白雲岩風化面上的“刀砍”狀構造常是白雲岩的重要識別標誌,其成因系白雲岩在構造作用下破裂,在地下水作用下沿裂隙沉澱方解石,表面上方解石較白雲石易風化,形成“刀砍”狀。在地下,碳酸鹽巖是重要的含水層。

我們還了解了沉積岩。沉積岩一望無際的層狀分佈是最易辨認的。單個岩層厚度大小不一也是沉積岩應描述的特徵:巨厚層 >;2m,厚層 2—0。5m,中層 0。5—0。1m,薄層 0。1—0。01m,頁薄層 2mm,粗砂 2—0。5mm,中砂 0。5—0。25mm,細砂 0。25—0。1mm,粉砂 0。1—0。01mm。中厚層;碎屑礦物成分主要爲石英,含量75%以上,次要成分爲長石,岩屑, 炭屑等,共佔15%;粒屑大小在0 。8—0。 3mm 之間 ,含量共佔70%以上,主要爲中粒碎屑;碎屑多爲次棱角——次圓狀,分選中等;膠結物主要爲泥質,孔隙式膠結爲主,次爲接觸式;基質含量少,主要爲泥質,粉砂。單斜層理髮育,上部見波狀層理。向上爲細砂, 粉砂岩,粉砂岩中可見植物碎屑化石。定名:中粒石英砂岩。在野外,碎屑岩常形成山脊或突兀地面,抗風化能力較強,表面無水溶蝕痕跡,除鈣質膠結者外,滴酸無反應。更重要的是經常使用手中的放大鏡,從結構的觀察中很容易與其它巖類區別。

我們還測量了岩層產狀,它是描述岩層空間展布狀態,分析岩層形變和研究構造的重要數據。首先選定一個較平整的岩層面。注意選定時一定要前後左右觀察一下岩層層面的位置,不要將節理面或風化面當成層面。將羅盤打開成面狀,將長邊緊貼岩層面並保持水平,代表一個水平面,讀出磁針(南,北針均可)指向的刻度盤數據,就代表水平面與岩層面交線的方向,亦即岩層走向。將羅盤折起,短邊緊貼岩層面,保持羅盤水平,北針所指數據即岩層傾向。將羅盤長邊沿垂直走向方向上緊帖岩層,旋轉羅盤底部手柄,讓垂直水準器氣泡居中,讀出白色短線標誌所指度數即岩層傾角。

一般情況在對走向不做特別要求時,岩層產狀數據只需量出傾向和傾角。

我們的第二站是淮南的羅山。羅山下半部的土壤呈棕紅色,上部呈土黃色。在這裏我們除了看到昨天的白雲岩、砂岩和泥岩外,還了解了風化作用的影響。羅山南側山餘家村北小山崗上,有一個完整的風化剖面自上而下:土壤層:灰褐色,植被茂盛,厚5—25cm。淋濾層:棕褐色,主要由粘土礦物組成;富含fe3+ ,板結成塊狀,垂直節理髮育,厚10—50cm。半風化層:土黃色,暗色礦物已風化,岩石結構尚保存,但已疏鬆。基岩層:深灰色,爲上太古界霍邱羣角閃斜長片麻岩。基岩由角閃石和斜長石組成,風化過程中在h2o,o2,co2等作用下,礦物被分解, k+,na+,ca2+,mg2+等被淋濾,al3+,fe3+不活躍組分殘留原地,分別形成粘土礦物和氧化物。如地處熱帶—亞熱帶雨林氣候帶,粘土礦物。鐵的氧化物會進一步被水解,形成鋁土礦,褐鐵礦等礦產,是提煉鋁,鐵等金屬的重要原料。淮南地處溫帶,這種情況較難出現。沉積岩除了粘土巖,其它巖類都或多或少含有粘土礦物,它們風化後,也會殘餘大量的粘土礦物。八公山,舜耕山的岩石縫隙中,凹地裏都可以見到它們。

風化作用可以形成許多有用礦產,但更重要的是它爲人類提供了寶貴的土壤資源,形成人類賴以生存的耕地。但這是一個漫長的地質歷程。1cm厚的粘土層的形成可能需要成千上萬年,但一陣風,一場洪水就讓它們消失。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是世界的1/4,人口增加,水土流失,荒漠化還在使它不斷減少。究其原因,還是人類過度開發,生態環境日益惡化所致。保護環境,保護耕地,已是刻不容緩,否則,我們的子孫後代將何以爲生 地層中的古風化面常常當作不整合或假整合的標誌,它們代表岩層由沉積轉變爲風化侵蝕的過程,造成了地層缺失和不連續,多被解釋爲地殼上升的結果。如淮南地區奧陶系馬家溝組和上石炭統太原組之間的鋁土巖和褐鐵礦層,就是中奧陶世後華北地區整體上升,經歷了志留紀,泥盆紀,早石炭世的長期侵蝕風化的產物,直到晚石炭世纔開始接受沉積,形成石炭二疊系含煤地層。山餘家霍邱羣與上覆上元古界八公山組之間的不整合面上也有含鐵的古風化面。

我們的第三站是茅仙洞和韭山洞。茅仙洞風光綺麗,令人心曠神怡,被道家奉爲“清虛仙境”。西漢時茅氏三兄弟在此建觀修道,以後是否成仙不得而知。有一點是真實的,是淮河的地質作用造就了這如畫的風景。隨着侵蝕作用的繼續,河道會逐漸北移,茅仙洞會慢慢消失,如此發展下去,也許幾十萬年以後,茅仙洞與二道河之間的山體會被侵蝕殆盡,夷爲平地,或者形成一個“牛軛湖”,而河道則會“去彎取直”,河水在茅仙洞的位置向東北在八公山鎮附近流向二道河。那時,八公山的大部分將不復存在。河流既是如畫山水的“雕塑師”,又是移山填海的“大力士”。淮河河牀內沉積物主要是沙,主要由石英碎屑組成,其次爲長石,白雲母,岩屑,生物介殼碎片等。分選較好,磨圓程度較高,大小一般在0.2—0.05mm左右,多爲細砂 。河漫灘主要爲粉砂和粘土。地史中的河流沉積由河牀沉積及河漫灘沉積組成,碎屑沉積物自下而上由粗變細,形成完整的沉積系列。在河湖密佈或河流入海處,河流淤積形成大量肥沃的土地,森林植被茂盛,是煤形成的有利場所。河流地質作用是陸地上最重要的地質作用之一,通過其侵蝕,搬運和沉積作用不斷改造地表形態,形成各種礦產,孕育着人類文明。茅仙洞附近,位於河流凹岸的八公山由於快速的側蝕作用形成了懸崖峭壁。繞過八公山,河流進入淮北平原,這裏地勢平坦,河道變寬,河水流速減緩,泥沙攜帶能力降低,沉積作用增強,特別是流經八公山侵蝕,搬運的大量泥沙在此淤積,逐漸形成河心灘,導致河流分叉,形成所謂的“二道河”。河流淤積的土地肥沃,適合農作物生長,因而建立了“二道河”農場,每年向國家提供了大量商品糧。

韭山洞位於淮南市東南鳳陽縣宋集鄉境內韭菜山。韭山洞爲石灰岩溶洞,形成於寒武紀,溶洞全長1400餘米,其鐘乳石,乳筍及岩溶造型千姿百態,五嶽齊天更爲佳境。韭山以盛產野韭而聞名,又以羣山連綿別名九山。山腹有溶洞,因山名韭山洞(九山洞)。四面崖石犬東交錯,洞內寬窄不一,洞頂有的高達數十米,石幔重重。行程左轉右拐,有時可見洞中藏洞,各種鐘乳石、石筍等千姿百態,任人比擬測思。韭山洞是鳳陽不可不去的景點,韭山以盛產野韭而聞名,又以羣山連綿別名九山。山腹有溶洞,因山名韭山洞(九山洞)。四面崖石犬東交錯,洞內寬窄不一,洞頂有的高達數十米,石幔重重。行程左轉右拐,有時可見洞中藏洞,各種鐘乳石、石筍等千姿百態,任人比擬測思。區內出露下寒武統地層,爲一單斜構造,岩層產狀一般爲180°∠20°。其原爲隱於淮北平原下淮南復向斜北翼東延部分。因受北北東向武店正斷層的影響,西部上盤下降,隱於淮北平原新生代鬆散層下,東部下盤上升得以出露。據測算,此斷層垂直落差在1500米以上。岩溶發生於毛莊組,灰巖與頁岩互層,節理密集,爲地下水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溶洞全長近1500米,初始時岩溶順着石灰岩層發育,隨着溶洞擴大,下伏頁岩層亦被沖蝕,上覆岩層發生重力垮塌,導致溶洞規模進一步擴大,形成“囊括五嶽” ,“峽谷幽深”等壯麗景觀。洞穴延伸受岩層和節理控制,高低起伏,蜿蜒曲折,瞬息萬變,猶如一個巨大的迷宮。地下水的沉積作用形成的石鐘乳,石筍,石簾,石幔更因其奇特造型引出許多美麗的神話與傳說,讓人浮想聯翩。進入洞中,遠離塵世的喧囂,猶如到了夢幻般的人間仙境,讓人真切體驗到融入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將來,當我們享受富裕的物質生活的同時,應該有一個怎樣的生存環境 這也許是一個有益的啓示。地下水的地質作用會繼續,溶洞會不斷擴大,最後導致地面塌陷,溶洞消失。但新一輪的侵蝕又會開始,形成新洞穴。只要其它條件不變,這個過程就會永遠進行下去,直到有一天將山體夷平。溶洞是人類最早的“家”,許多古人類化石就是在洞穴堆積中發現的。淮南地區山區多爲碳酸鹽巖,岩溶發育,如上窯東洞山的溶洞,舜耕山洞山的溶洞規模都不小。這裏緊靠淮河,有充足的水源,應是古人類繁衍生息的理想地方。中國古人類學者曾將其列爲古人類化石發掘的重點地區,但無所獲,這些珍貴的地質遺產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

五、實習體會

通過這次習,進一步加固和加深課堂多學過的理論知識,培養出用工程地質觀點分析實際問題和觀察能力,在實習中,觀察分析褶皺、斷裂特徵,學回了辨認分析河流地質作用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明確了地質的地位以及與工程建設緊密結合的治學思想。地質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野外地質教學是地質教學中的重要環節。 地質認識實習就是引導讓一年前對地質學還一無所知的我們運用在課堂上了解的地質學理論和方法去認識地球,即從地質學的角度認識我們過去熟悉的山,水,土,石,從而觀察瞭解過去或現代的地質作用及其產物。學習一些野外的基本工作和方法,初步地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爲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運用學過的礦物岩石的知識和方法,在不斷的實踐中積累經驗,就會認識越來越多的礦物和岩石,識別能力會愈來愈強。

此外,地質實習還對我們的意志有所磨練,雖然有烈日當頭,有雨打風吹,但是我們還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勝利地完成了實習的各項工作。這期間我們曾經汗如雨注,下雨時,雨水浸透了衣服和鞋子,最後一天,有不少同學有暈車的現象,但是,堅持就是勝利,我們克服了重重困難,沒有一個人退縮。

【第5篇】工程地質工作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是實習教學的重要考覈方式,也是學生整理實習成果、教師檢驗實習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有工程地質工作實習報告,歡迎參閱。

工程地質工作實習報告範文1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我們對工程地質與土力學有了深刻的認識與瞭解,掌握了關於工程地質與土力學中的基本知識,但是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情況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爲了更好點的認識地質現象,加深對其瞭解,我們08級土木工程專業在六月三號在劉傳孝老師的帶領下開始我們的地質實習。

一、地質實習的目的

1、學會對岩石的肉眼判別

2、瞭解饅頭山沉積岩的每一層的岩石組成及其顏色、厚度等

3、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4、用地質羅盤測量實地測量岩層的產狀(走向、傾向、傾角)

5、掌握褶皺的基本知識和判斷背斜、向斜的能力

6、現場認識斷層、滑坡、岩層,背斜、向斜等地質現象

二、地質實習的過程

我們的實習分爲兩天(六月三、四號),六月三號實習地點是長清張夏鎮滿壽山和靈巖寺, 實習項目是滿壽山的岩層構成和滑坡、斷層現象,六月四號的實習地點是蘇莊,實習項目是背斜構造和地質羅盤的實習,六月四號下午我們結束地質實習,返回學校。

三、實習的內容

1、認識滿壽山的岩層

饅頭山,海拔408米,位於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當地老百姓習慣稱此山爲“饃饃山”、“滿壽山”,或者高雅的稱爲'曼壽山'。20xx年,饅頭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爲世界第三地質名山,當年又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蹟保護區。饅頭組主要由紫紅色、黃綠色等雜色頁岩及泥質、白雲質灰巖組成。底部不整合於泰山雜巖的肉紅色片麻狀花崗岩之上。下部灰巖中含磁石結核和條帶,上部頁岩中具微細水平層理,中部頁岩含有三葉蟲化石~中華萊德利基蟲。厚度119米。

在開始實習前,劉老師將此次實習分爲三組-饅頭組(十層)、毛莊組(六層)、徐莊組(五層)。

一、饅頭組

第一層是由頁岩組成,厚約兩米,岩層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灰色,風化程度非常的嚴重,裂隙發育大,我們在工程中應儘量避開

第二層是由石灰岩組成,該層岩石深入山體,厚約四米,岩石呈灰綠色,此處的裂隙極有可能發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應注意勘探。

第三層是頁岩,厚約八米,岩石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褐色

第四層是由頁岩組成,厚約十三米,顏色顯紫色

第五層是由石灰岩組成,厚度約六米,顏色呈現土黃色,裂隙發育輕微,有利於工程實施,

第六層是由頁岩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呈現黃綠色。

第七層是由石灰岩組成,厚度約兩米,顏色呈現綠色,空隙發育,石灰岩表面覆蓋物爲填充在裂隙中的雜質。

第八層爲頁岩,厚度約七米,顏色爲紫紅色風化程度比較大

第九層爲石灰岩,厚度約兩米,顏色爲灰白色,縱向裂隙發育比較大,但是橫向裂隙發育小,前度較高。

第十層是由頁岩組成,厚度約五米,顏色呈鮮紅色,由於該層位於山頂,所以此處岩石風化嚴重。

二、毛莊組

第一層是由頁岩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爲紫紅色,頁岩中含有云母

第二層是由頁岩組成,厚度約爲十三米,顏色呈現紫紅色

第三層是由頁岩組成,厚度約爲四米,顏色爲紫紅色,由於該處地勢高以及各種外力因素,使得該岩層水土流失嚴重,表面基本無植被覆蓋

第四層:灰色鮞狀石灰岩,厚零點八米。

第五層:灰色石灰岩,厚零點二米。

第六層:灰色鮞狀石灰岩,厚零點三米。

二、徐莊組

由於徐莊組地勢陡峭,我們不能繼續前行,所以未能近距離觀察徐莊組的岩層組成。

2、認識滑坡與斷層

下午我們到達靈巖寺附近,開始下午的實習,主要是認識滑坡,斷層以及一塊花崗岩。

首先老師將我們帶到實習地點,指着遠處的山體讓我們找出斷層的上盤,下盤,斷層線,斷層面以及滑坡體,然後詳細講解了該處滑坡和短層,在山路的一邊同學們邊聽邊記,最後老師帶我們去看了一塊花崗頒巖,三號的實習結束,

3、認識蘇莊斷層

六月四號,我們開始了第二天實習,首先是一處斷層,這處斷層比昨天的更有價值與意義,因爲該處斷層斷距小,我們能看的很清楚上盤,下盤等,而且該處斷層低。加深了對斷層的認識。

4、地質羅盤的實習及背斜的判定

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藉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觀察點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岩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以及測定火成岩的各種構造要素,礦體的產狀。

岩層走向是岩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岩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後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爲岩層之走向。岩層傾向——是指岩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恆與岩層走向垂直。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着層面並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爲岩層的傾向。

背斜是褶皺的一種,爲岩層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皺,經風化,剝蝕後露出地面的底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老地層在中間,新地層在兩側,另外褶皺也包括向斜,其爲岩層向下彎曲的槽型褶皺,經風化、剝蝕後,露出地面的地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新地層在中間,老地層在兩側。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連接、相間排列,常是多個連續出現。正常情況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皺的兩種基本形式。

褶皺要素:褶皺要素是指褶皺的各個組成部分,主要有:核、翼、轉折端、樞紐、軸跡、脊線和槽線、褶軸。

結束斷層的實習,我們繼續登山,開始褶曲的認識與實習,首先,老師將我們帶到一個牙口讓我們判斷一下該處是向斜還是背斜,同學都說是向斜,老師說過一會就知道答案了,咱們慢慢的揭露它,然後我們在劉老師的指導下對地質羅盤進行了實習,同學們分組測量,我所測得岩石產狀如下:走向ne35,傾向ne360,傾角45 。

在結束了羅盤的實習,我們繼續上行,在途中老師不時停下給我們講解背斜與向斜的判定方法,我們從中知道背斜與向斜不能簡單通過直觀的感覺來判斷,就像這個山他就是一個背斜構造,雖然在途中非常像向斜,當我們走到最後一個山頭的時候,結果就出來了,這就是一個背斜構造,是由於地質運動的時候,兩側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緩,所直觀看上去容易造成錯誤判斷。

在看完了,這個背斜構造後, 我們的實習全部結束,下午返校。

四、實習的結論

1、我們在實習過程中學到了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縮小了書本與實際的差距

2、學會了地質羅盤的使用,測得岩層產狀,

3、掌握了背斜與向斜的基本判定

4、對斷層與滑坡等地質現象有了進一步認識,理論聯繫實際。

5、瞭解了饅頭山的岩層構造,對沉積岩有了更深的認識。

工程地質工作實習報告範文2

1.實習概況:

20xx年10月,我們土木工程專業進行了工程地質實習,工程地質實習是整個工程地質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課程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對基本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並鞏固和深化課程理論,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爲畢業以後的設計、施工中應用有關地質資料打下一定的基礎。

2 實習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瞭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通過簡短的野外地址實習,鞏固學過的《工程地質》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隨地址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實地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聯繫。

3實習內容:

昌樂火山口

昌樂火山口,距今1800萬年是新生代第三紀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圓錐形,石頭呈紅褐色,氣勢極爲壯觀,數萬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頂,直插雲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內充填的玄武岩栓,經過200多萬年的長期風化剝蝕,被剝露出地面,巖栓柱狀節理髮育,呈輻射狀,向上收斂,向下散開,形象地記錄了當時火山噴發的自然景觀,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據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考證認定,該火山口爲第三紀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約1800多萬年,它的發現,對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學研究都有很大參考介值。一色的紅褐圓棱柱石,豎指蒼天,凡經開鑿者皆顯露出明顯的噴發紋理,表明其成因於火山噴發,近百平方公里內的幾十座山包構成了蔚爲壯觀的遠古火山羣。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山東省臨朐縣城東約22公里處,面積約13平方公里。地質公園地處魯中隆起區中的臨朐凹陷,公園內總體由兩個次級小盆地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圍均爲由玄武岩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較大。爲季節性河流。地質公園以聞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環境的火山地貌爲特色。

公園內各種地質遺蹟豐富,一是第三紀中新世時期距今1800萬年山旺瑪珥湖沉積岩層(科學上劃分爲山旺組地層---硅藻土),沉積厚度25米左右,具有標準的層型剖面,現已成爲國際上中新世生物建階的重要依據。由於層薄如紙,稍加風化即層層翹起,宛若書頁,被古人形象地比喻爲'萬卷書'。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層層型剖面所處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組玄武岩、第三紀中新世時期湖相沉積岩(山旺組)、第四紀黃土和晚期的火山岩浸入等地質現象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時期(距今xx萬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錐、熔岩流動特徵等各種火山地質現象,如黃山、堯山、擦馬山、靈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岩區的理想場所。特別是擦馬山玄武岩柱狀節理,直徑近於80cm,規模宏大,氣勢壯觀。堯山西側,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臺地,經長時間風化剝蝕,形成了自然景觀,人們稱之爲'石樓'。

山旺組地層中的化石,形成於距今1800萬年的第三紀中新世時期。目前已發現的動、植物化石有10幾個門類700多種,其中大部分是已絕滅的物種。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類。動物化石有昆蟲、魚、兩棲、爬行、鳥及哺乳動物。特別是山旺山東鳥、齊魯泰山鳥等鳥類化石的發現,填補了中新世時期的空白,山旺成爲我國鳥化石豐富的產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鹿類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產地。新發現的帶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的,在國際學術界引起了轟動。植物化石枝葉最多,花、果實和種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於中新世山旺組硅藻土層中(距今約1千4百萬年),其種類之多、保存之完整爲世界罕見,目前已發現的化石有十幾個門類600多種。動物化石包括昆蟲、魚、蜘蛛、兩棲、爬行、鳥及哺乳動物。昆蟲化石翅脈清晰,保存完整,有的還保留絢麗的色彩,已研究鑑定的有11目46科100屬182種。山旺鳥類化石是我國迄今爲止發現完整鳥化石最豐富的產地,三角遠古鹿化石和東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該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標本。植物化石有苔蘚、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類。除100種藻類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屬143種。它們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態、古氣候、動植物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被中外專家譽爲研究中新世的“綜合實驗室”。

山東地下大峽谷

高峽深澗,鬼斧神工。飛瀑流泉,濺玉噴珠。天賦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驚險刺激。管軌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東地下大峽谷位於沂水縣城西南8公里龍崗山下,是一座風貌奇特的溶洞王國,洞體長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長洞,中國特大型著名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發育而成,形成於約0.65億年至2.3億年前。

特點:

一氣勢雄偉壯麗,峽谷深切近百米、兩壁如削、寬處百餘米、窄處僅可容身,成具體而微之地下三峽。洞內有一河、九泉、九宮、十二瀑、十二峽等景觀100餘處,構成了一幅氣勢恢宏的洞中峽谷雄奇畫卷,令人歎爲觀止。二 地下暗河漫長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長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壯觀,在我國北方溶洞內實屬罕見。

三 利用暗河水勢開發的1000米漂流項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記錄總部認證爲“中國最長的溶洞漂流”項目。漂流道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溶洞內的幽深莫測,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揚頓挫的特點。將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驚險刺激演繹的淋漓盡致。

4 實習總結:

短短一天野外實習很快結束了,不過我們從中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在實習過程中能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理解。增加我們對工程地質學這門課程新的認識。實際觀察到各種地理特徵。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地質學的瞭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地質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知識從感性認訓昇華到了理性認識,從抽象變得具體起來,我學習到了很多書上沒有的東西,瞭解了工程地質對實際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在這裏深深的感謝老師在的認真指導。 在實習中學會了一定的觀察地質地貌的方法要領和細節。例如,出外實習要對考察對象做一定的瞭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內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細節,充分認識到地質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艱苦性,激發了我們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質地貌的興趣。同時,懂得和組成員合作的重要性。這些都將對我們日後的學習乃至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

工程地質工作實習報告範文3

蓮花山的構造位置處於加里東運動以來的深斷裂帶上,形成於中生代燕山運動造山期,爲一典型的褶皺山系。蓮花山山脈向東北經豐順、梅縣、大埔進入福建的華安南靖一帶;向西南:至海豐、惠東寶安各縣分別於大亞灣、深圳灣如南海,又復出於萬山羣島、高欄列島。廣東境內長約500km,寬20至40km,局部60km。深大斷裂爲一條強烈擠壓破碎帶,共有120多條斷層組成,分東西兩斷層束,向東南有13條主幹斷層,向西有14條主幹斷層。此帶動力熱力變質作用強烈(屬低中壓型變質),可尋找到鉛、鋅、銅、鎢、錫等礦藏。是重要的導巖構造,中酸性岩漿發生多次裂隙式多間歇性噴發,深斷裂內,巖體達100多個。爲內生金屬礦牀成礦帶。

地層:侏羅系上統稱高基坪羣(爲陸相中酸性火山岩),該羣爲一套複雜的陸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應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積岩夾層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們土木工程專業的幾個班搭着校車到了蓮花山,上山的路比較陡,但沿途的風景不錯,一路鳥語花香,忍不住想快點下車,去好好的欣賞。終於到了山頂,下了車之後,我們就跟着老師,一邊聽着老師的講解,一邊欣賞美麗的風景名勝。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望海觀音,其規模宏大,氣勢非常壯觀。望海觀音金像高四十多米,這觀音像霞披獅海,光澤南天,據說是目前箔金銅像的世界之最。此時正恰夕陽西斜,觀音像頭頂佛光燦燦。望海觀音右側的就是觀音閣了,是仿古單體建築,三層,面闊七間開,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營造,雄偉莊重,氣勢恢宏,古色古香。於第三層閣頂高處有“蓮花禪寺”之牌匾。大殿門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們虔誠焚香禮拜,祈求福緣。

沿着石階往下走,就到了獅子巖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塊石頭,像頭雄獅,估計是由此得名吧,據說它是蓮花山的標誌之一。這塊石頭是由古代的海潮侵蝕而成的,看來千萬年前這裏是水位還是很高的,石頭的巖性爲沉積岩的棕紅色砂岩,層理構造明顯,極容易被風化。

接下來就是飛鷹古道和飛鷹崖了,飛鷹古道是人爲開鑿的隧道,隧道洞穴比較寬大,穿透整個岩層,岩層巖性爲沉積岩的棕紅色砂岩,層理構造明顯。

我們跟着老師一路走下去,獅子巖對面的就是觀音巖了,它是一塊上部向外凸出,下部向內凹陷的岩石,上面有“觀音巖”三個字,巖性也是沉積岩中的棕紅色砂岩,下面供奉的是一尊觀音像,很多善男信女在頂禮膜拜,還有求姻緣的,雖然我不信這一套,但面對着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我竟然也想去求一支籤,但最後沒有去,而是跟着老師走。接下來就是八仙岩了。八仙岩其實是一個岩石羣,板塊形狀不一,但錯落有致,巖性爲棕紅色砂岩,岩石層理構造明顯,上部有植物覆蓋,岩石上出現了水平節理,垂直節理,傾斜節理,還有波浪型節理,有的節理幾乎貫穿了整個岩石羣。很明顯是岩石受到比較大的拉應力,還有生物風化作用。

在觀賞的過程中,由於人太多,我們走散了,沒有跟上我們班那隊,而是跟錯了另外一個班的老師,我們來到了浴仙池,聽老師說,這是一個由降水和地表水在岩層低窪處積成的小水池,水池經人工處理呈橢圓形狀,在水池靠壁的一側,是一尊用白色石頭雕成的塑像,有點像天龍八部裏的神仙姐姐的雕像,那神仙姐姐在解頭上的髮簪,正準備沐浴,浴仙池有此得名。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發現水池四周的砂質岩石經過長年日曬雨林風吹,野生物生長,其風化程度強烈,部分岩石表面已經出現破碎削落,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風化成粉粒,堆積成土狀,其工程地質性質極差,這種風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築工程的基礎持力層。

我們跟着老師繼續走,走到了碧蓮池,可惜池裏已經沒有蓮花了,只有魚在游來游去,自由自在的,倒也風流快活,碧蓮池亭臺軒榭,走廊,小橋與山間岩石相映,在高高的岩石壁上留在一首詩詞“多少樓臺次第成,蓮花燕子紀朦朧。眼前無限獅洋浪,不發千秋水上名”。在蓮花池後面的岩石上豎立着一尊用白玉雕成的觀音像。

再往前走就到燕子巖了,燕子巖由兩片高高的岩石組成,兩片岩石本爲一體,經古人採石將下部鑿開,兩片岩石高聳在胡面上。燕子巖頂上還建了個觀光亭,看上去很危險,岩石上有一道傾斜節理,但這兩快岩石卻歷經千年而不倒,實在讓人歎爲觀止。與燕子巖相連的就是古採石場了,這個採石場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採石場的懸崖峭壁,奇巖異洞,似乎以鬼斧神工開鑿而成,其以“人工無意奪於天工”的石景奇觀聞名於世,是國內最具旅遊和科研價值的“人工丹霞”奇蹟。古採石場巖體水平層理構造明顯,傾斜節理尤爲突出,其寬度大長度長,採石場底下由於地勢低而形成窪地,長年積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以上是我的畢業實習報告。一天的實習就這樣結束了,原本打算把實習當遊山玩水的我卻發現有收穫,這是一個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理解和運用,從而加強我們對這門課程的瞭解,而且在實習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無法學到的東西,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看來就是這個道理。另外還要感謝老師的細心指導。通過這次野外實習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對要考察的對象要事先做一定的瞭解,事先做好準備,就不至於到時不知所措。

【第6篇】工程地質實習實習報告

爲了適應人才需求,即理論、實際結合型人才,我係組織了一次工程地質實習。

實習地點在秦皇島市北二十八公里處的石門寨地區,實習時間爲xx年7月8日至7月12日。此次實習的目的是掌握岩石基本類型及特徵。認識岩溶地形,瞭解滑坡、崩塌等重力地質作用和現象的形態特徵等等。

一、實習基地交通位置及自然經濟概況

石門寨地區位於秦皇島市北二十八公里,屬河北省撫寧縣石門寨地區,區內有公路,與秦皇島相通,從秦皇島市去北戴河,海濱、山海關等,又有公共汽車往返行使,所以交通極爲方便。

工作區坐落在柳江盆地,爲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區,北、東、西三面爲陡峻的高山所包圍。貫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區的最主要的水系,它流向東南,在山海關以南入渤海,盆地內最高的山峯爲老君頂,海拔493.7m。南部大石河河谷內的南刁部落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岩分佈區是本山區山高陡峻的部分。一般都在海拔200到500米左右。

本區年降水量爲400---1000毫米,多集中於七、八月份,可爲全年降水量對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這個時期內。

二、地質概況

本區地層屬華北型,除較普遍缺失中上奧陶統至下石炭統,下中三疊統,白堊系、第三系外,就華北型地層而言,該區地層出露較全,化石較豐富。各單位地層劃分標誌清楚,地層特徵具一定代表性,全區範圍內所出露的地層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羣,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奧陶統、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統至二疊系,中生界的上三疊至侏羅系,新生界的第四系,本區的地層順序,地層單位的劃分和各地層單位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間的接觸關係,河北省撫寧縣石門寨地區綜合地層柱狀圖

本區地層,自下至上簡述如下:

(一)元古界青白口羣

1)下馬嶺組

下馬嶺組是區內出露最老的沉積岩,地層單位不整合於綏中花崗岩r2之上,在張崖子一帶,發育良好,出露全,張崖子西剖面可作標中剖面本組厚91米,主要巖性爲雜色頁岩(包括紫紅色,蛋青色、灰黑色,黃綠色等)。下馬嶺組的層型剖面,在北京西北昌平縣境內,最早的稱爲下馬嶺頁岩,後又稱下馬嶺頁岩組等。其實下馬嶺組的巖性不都是頁岩,與本區一樣還有部分砂岩,區內本組地層有兩個韻律組成,第一韻律的底部是灰白色粗粒長石石英淨砂岩可作玻璃原料。

本組除主要在東部落近南北向分佈外,在西南部的雞冠山一帶也有分佈,其與綏中花崗岩的沉積接觸關係,在雞冠山和張崖子西一樣明顯,波痕、泥裂等現象亦易見到。

2)景兒峪組

本組主要分佈在區內的東部地區,出露的最好剖面在李莊兒溝,厚約28米,巖性由粗至細,由碎屑岩至粘土巖,至石炭酸巖,構成一個完整的韻律,與下馬嶺組整合接觸,與上覆下寒武統府君山組爲平行不整合接觸,上下界限明顯,巖性標誌石以其中上部分的粉紅色薄層狀的泥灰岩爲主要特徵,與下伏下馬嶺組的分層標誌,則以本組底部的砂岩作爲分界,此巖的特徵石顏色黃褐色和帶鐵鏽色,粒度較細,含鐵質及海綠石較多。

【第7篇】工程地質野外實習報告

學 號 090610517

姓 名 蔣健楠

指導教師 黃勇

二零一一年四月

中國 南京

提 綱

實習時間、地點、路線和目的等

二、實習區概況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等。

三、實習內容

主要是野外所看到的內容和老師講課的內容,包括地層巖性背斜、斜等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我們對工程地質這門學科有了深刻的瞭解,掌握了關於工程地質的基本知識,但是書本上的知識大都是理論上的,往往與實際狀況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爲了更好地認識地質現象,加深對其瞭解,我們09級水利水電工程專業與4月23日在黃勇老師的帶領下開始我們的工程地質實習。

工程地質實習的目的

學會對肉眼的岩石判別

瞭解湖山地區沉積岩的每一層的岩石組成及其顏色、厚度等

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用地質羅盤實地測量岩層的產狀(走向、傾向、傾角)

掌握褶皺的基本知識和判斷背斜、向斜的能力

現場認識斷層、滑坡、岩層、背斜、向斜等地質現象

工程地質實習過程

我們的實習分爲兩個階段。首先,我們到達湖山地區,觀察湖山地區的地質地貌,肉眼判別岩石,採集岩石標本,並且用地質羅盤實地測量岩石的產狀,判斷背斜和向斜;其次,我們去參觀南京地質博物館,瞭解中國石文化。當天下午三點結束工程地質實習,返回學校。

工程地質實習內容

認識湖山地區的岩層

湖山地區位於南京城東大約28公里,處於寧鎮褶皺束南帶,有三列山組成,其走向爲北向東。自南京有公共汽車通湯山鎮、湖山地區,交通便利。於早在一百多年前,日本的小野田家族就對湖山地區進行了研究。而國內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也對此作過研究。在湖山地區所觀察到的岩石主要以沉積岩爲主,還有少量的侵入岩。這裏地層出露齊全而清楚,易於觀察,在寧鎮地區是少有的。志留系高家邊組、墳頭組出露較好,茅山組很不發育,僅零星可見。五通組、孤峯組發育良好,剖面切割得清楚。龍潭組中下部的頁岩與砂岩暴露,易於觀察。青龍羣在棒錘山西端便道旁下部地層剖面十分清晰。

在開始實習時,老師給我們介紹以下內容:

一、志留系

1、高家邊組(s1g)

主要由土黃色頁岩(質感滑膩,易折斷)及泥岩組成,厚度大於293.5米;據資料,高家邊組含有多種筆石。高家邊組與上伏五峯組的接觸關係可能爲整合接觸。

2、墳頭組(s2+3f )

主要由土黃色中層-厚層砂岩構成,有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等;夾有少量土黃色薄層粉砂岩、泥岩和頁岩;厚度120m;據資料,墳頭組含有王冠蟲等化石。墳頭組與下伏高家邊組爲整合接觸 。

3、茅山組(s3m)

主要由紫色粉砂岩組成,夾粉砂岩等;厚度約爲20餘米,呈斜層理構造。茅山組與下伏墳頭組爲整合接觸。

二、泥盆系

五通組(d3w)

底部爲中厚層底礫岩、下部爲厚層灰白色石英砂岩夾厚層粉砂岩,上部爲砂岩及粉砂岩,頂部爲中厚層石英砂岩,有層間構造,如印模構造等,有風化現象,可見節理構造,成巖破碎,沒有錯位,粘土高嶺土化;厚約150米;據資料,有斜方薄皮木、亞鱗木及楔葉木等化石,但是沒有觀察到。與下伏茅山組爲假整合接觸。

三、石炭系

1、金陵組(c1j)

爲灰黑色爲生物屑灰巖,有笛管珊瑚和假烏拉珊瑚的化石;據資料,還有始分喙石燕及金陵穹房貝等化石;厚度約爲6米。金陵組與下伏五通組爲假整合接觸

2、高驪山組(c1g)

雜色頁岩,砂岩,有重力負荷現象,出現撓曲;厚約46米;據資料,有腕足類化石碎片。與下伏金陵組爲假整合接觸。

3、和州組(c1h)

爲白雲質泥質灰巖,含少量生物碎屑;厚度約5米。據資料,本層產袁氏珊瑚、巨長身貝等化石。與高驪山組爲假整合接觸。

4、老虎洞組(c1l)

爲灰白色白雲岩,有紫紅色的燧石結核,質密堅硬,風化的表面有刀砍狀溶溝。厚度約12米。據資料,產不規則石柱珊瑚等化石。

5、黃龍組(c2h)

黃龍組底部爲5米的巨晶灰巖。主體是灰白色略帶微紅色的生物微晶灰巖,產紡錘蜓。厚度約爲55米。黃龍組與下伏老虎洞組爲平行不整合接觸。

沉積岩

一、實習區內沉積岩的主要類型及巖性特點。

1.碎屑岩類

石英砂岩:石英呈粒狀,粒徑爲1~2毫米,白雲母呈白色片狀,平躺在岩層層面上。磨得很圓,大小均一,表面光澤暗淡。

五通組底礫岩:礫石有紅色的石英砂岩,黑色的硅質岩及紅色的頁岩。

2.碳酸鹽巖類

微晶生物灰巖:金陵組灰黑色微晶生物灰巖中生物屑,結晶顆粒小,上青龍組底部出現瘤狀灰巖。

白雲岩:質密堅硬,風化的表面有刀砍狀溶溝,有紅色燧石結核,主要由白雲石礦物組成。

3.硅質岩類

硅質岩:是由硅質構成的岩石,具有色深,性脆易碎、堅硬,風化強者較輕的特點。主要可見:

層狀產出的硅質岩:產於孤峯組和大隆組,黑色.

具頁理的硅質頁岩:也產於孤峯組和大隆組,灰黑色.

呈透鏡體狀的硅質岩:分佈於老虎洞組、棲霞組,前者呈紫紅色,後者呈黑色。

4.粘土巖類

硬度低,用指甲能刻劃。

泥岩:呈不具頁理的塊狀、層狀,緻密和固結程度較高者。顏色一般較淺,性較堅硬,遇水不易變軟,可塑性差。 主要分佈於下青龍組下部,高家邊組也有少量泥岩。

頁岩:粘土巖的一種。成分複雜,除粘土礦物,還含有許多碎屑礦物。具頁狀或薄片狀層理。用硬物擊打易裂成碎片。主要分佈於高家邊組、高驪山組和下青龍組下部,顏色多樣,包含紫色、黑色、灰色、綠色等。

二、沉積構造的形成及地質意義

沉積構造是指沉積岩形成時所生成的岩石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空間分佈和排列形式。

1.斜層理

層紋傾斜,可判斷古流向、確定岩層的頂和,在墳頭組和龍潭組出現。

2.縫合線

縫合線是岩石中呈鋸齒狀起伏的曲線。總的展布方向與層面平行。規模較大的縫合線代表沉積作用的短暫停頓或間斷,規模較小的縫合線是沉積物固結過程中在上覆沉積物的壓力下,由富含co2的淤泥水沿層面循環時溶解兩側物質所致。主要見於白雲岩及石灰岩,有時也出現在砂岩中。可以用縫合線來較準確地確定岩層產狀。黃龍組、船山組中可見。

隨後我開始用地質羅盤對滑坡開始測量,並且採集岩石標本。

在湖山地區實地測量完以後,我們一行人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南京地質博物館,領略中 國石文化。

地質博物館分爲新館和舊館兩部分,首先我們先參觀了舊館。舊館羅列了許多地質科學家曾使用過的勘測工具,各種文物上都有些歲月的痕跡。還有地質工作人員的蠟像,偉大科學家李四光等教授的塑像,感觸頗多。

來到二樓和三樓,博物館陳列的各種各樣的石頭,有靈壁石,太湖石,黃鐵礦,赤鐵礦,人造石……見過的,沒見過的,真讓人眼花繚亂,歎爲觀止。還有各種地貌地形的模型,形象逼真。

參觀完舊館,我們向新館進發。

新館是生命的進化史,其中作用現代化的技術,讓置身於科幻的世界。

進入新館,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巨大的恐龍骨骼化石,頭腦中猛然出現了侏羅紀時代的畫面,這些巨型動物在地球統治了兩億年之久,真讓人難以想象,然而卻在六千多萬年前神祕滅絕了,這也成爲迄今爲止人們爭論不休的問題,有人認爲是氣候的變化,有人認爲是小行星撞擊了地球……衆說紛紜。

新館還陳列了各種其它史前動物,如劍齒虎,猛瑪象等等。

然而最惹人關注的就是人類進化過程了,從類人猿到直立人,人類一直在不斷的進化中。人類的出現,無疑是宇宙中最偉大的傑作!

參觀完南京地質博物館,下午三點,我們集合返校,結束了工程地質實習。

實習的結論

1、我們在實習過程中學到了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縮小了書本與實際的差距

2、學會了地質羅盤的使用,測得岩層產狀,

3、掌握了背斜與向斜的基本判定

4、對斷層與滑坡等地質現象有了進一步認識,理論聯繫實際。

5、瞭解了湖山地區的岩層構造,對沉積岩有了更深的認識.

【第8篇】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實習報告

目的與要求: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是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教學地質實習,使學生掌握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的基礎知識:包括三大岩石類及其主要礦物的肉眼鑑定,學會分析野外常見的各種地質現象及岩石的鑑別,結合水利工程,分析和評價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爲今後學習其他專業課打下基礎。

實習內容:(實習期間各階段基本內容)

1.石佛寺水庫。具體內容:初步瞭解水庫在解決洪水災害、改善生態環境和全流域的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中起到的作用。

2.瀋陽市森林公園。具體內容:地質構造的野外識別;實習區域內的岩石及礦物的肉眼鑑定及標本的採集;瞭解各種層面構造(波痕,雨痕,泥裂等);觀察沉積岩的層理構造;岩石的風化及岩石不同風化程度的風化帶的觀察;認識丘陵地帶地貌。

3.棋盤山水庫。具體內容:水庫壩址與壩型選擇的工程地質條件。1.明確水庫的構成,瞭解水庫的整體情況;2.壩址與壩型選擇的工程地質條件;3.庫區選擇的工程地質條件

4.土壩的防滲措施5.瞭解護岸的類型等。

實習內 容

(包括日期和每天的具體實習內容、心得、體會和收穫等)

XX年6月25日 星期六 石佛寺水庫今天是進入實習的第一天,天氣十分的晴朗。我們在老師的安排下,早上七點半準時出發,於大約九點達到石佛寺水庫庫區。

當汽車行駛在一條通往水庫控制中心的長約7公里沿河大壩上的時候,遠遠地就能看見一條白色的護坡。

懷着對水庫的大壩的強烈的好奇心,下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那個橫跨於遼河之上的攔河大壩上的基礎設施,觀看泄洪閘門,以及泄洪道的構造。

接下來便是石佛寺水庫的高局長給我們講解了有關水庫的一些相關知識,使我們對石佛寺水庫有了而更進一步的認識。

石佛寺水庫工程是遼河干流上唯一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國內流域幹流上大型的平原水庫,控制流域面積爲 164786平方公里,工程壩型爲均質土壩,樞紐爲二等工程,永久性建築物爲二級。其主要功能是擔負遼河干流中下游的防洪任務。工程的建設使遼河中下游地區防洪標準由 30年一遇提高到1XX年一遇,遠期滿足“北水南調”工程反調節水庫的要求。主要建築物由42.7km長的主副壩和泄洪閘16孔總寬248.5米、淨寬 200m的泄洪閘組成,水庫最大庫容1.85億m3,跨越瀋陽和鐵嶺。

石佛寺水庫的設計目標就是: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也爲地區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它的出現,不僅能提供向瀋陽市日供水20萬噸的能力,同時也在解決遼河的洪水災害、改善遼河的生態環境和全流域的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將起到極爲關鍵的作用。

聽完高局長的介紹後,我們在他的帶領下,也很榮幸的參觀了水庫的調度控制中心。

在控制中心,高局長告訴我們,石佛寺水庫的調水控制中心控制着整個水庫的調水情況,泄洪閘的閘門起落控制系統有兩套控制系統。它可以由位於閘門上方的手動控制器控制,也可以由控制中心發出信號進行控制,這兩套系統都能精確地控制閘門被拉起的高度,從而控制水流向下游的流量。而閘門採用的是雙層閘門,只有當下層的閘門被提起到一定的高度後才能同時提起上面的閘門,這樣的設計不僅降低了攔河大壩的整體高度,節約了建設成本,而且也使得壩基更加的牢固,大大的提高了最大蓄水位。通過安裝在不同地方的攝像機傳回的圖像可以完整的反映水庫的水位情況以及是否外滲的情況,確保整個水庫的正常運行。同時我也知道了水庫之所以選擇在是佛是這樣的平原地區,主要考慮因素有地形地貌、以及對經濟產生影響等因素考慮,最終選址在石佛寺,並以地名命名此水庫。

大概在上午十一點的時候結束了我們愉快而又充實的實習日程。

XX年6月26日 星期日 瀋陽森林公園經過昨天對石佛寺水庫的初步實習,我們班以更加飽滿的熱情與激情在八點準時出發前往位於瀋陽市東北郊新城子區馬剛鄉境內,南距瀋陽市中心40公里的瀋陽森林公園。經過一個半小時到達目的地。小憩一會後,便開始了我們此行的實習之旅,儘管天着小雨,可絲毫沒有影響我們這次實習的積極的熱情。

我們的實習是從登上開始的,老師沿途給我們講解途中遇到的各種岩石的性質以及它的形成條件。老師給我們首先介紹的就是沉積岩,沉積岩是暴露在地殼表層的岩石(岩漿岩、變質岩、沉積岩)在地球發展過程中遭受各種外力的破壞,破壞產物在原地或者經過搬運沉積下來,再經過複雜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而今天我們看到的主要是頁岩。其次我們還看到了一些層理構造,例如沉積岩上面的波痕、泥恨、雨痕等。形成的這樣的岩石,一般都比較堅硬,適合做水壩的壩基,是大壩壩址的較好選擇,但是在這樣的岩石上建壩的時候,必須考慮到裂縫出現對水庫的影響,從而需要考慮水庫的滲漏問題。

經老師的詳細介紹,我們進一步的瞭解了泥裂和波痕及雨痕。泥裂又稱乾裂、龜裂紋,是指泥質沉積物或灰泥沉積物,暴露乾涸、收縮而產生的裂隙,在層面上呈多角形或網狀龜裂紋。波痕是由風、流水和波浪作用在層面上留下的一種波狀起伏痕跡。波痕是典型的沉積構造之一。雨痕則是雨滴打擊未固結的細粒沉積物表面所留下的痕跡,。但比較少見。這些特徵反映了沉積岩的生成條件和形成環境的特殊性,同時也是我們研究古地理地貌的標誌。

在半山腰的時候,我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遠眺,感受到了典型的丘陵地帶地貌特徵。

接下來老師還帶領我們認識了斷層。在頂峯,在這裏盡覽山下風景之餘,我們很清晰的看到了斷層,斷層就是破裂面兩側的巖塊有明顯的相對位移的一種斷裂構造。

完成此次的實習任務之後,我們自由活動盡覽一切森林公園的美景,下午2點左右,我們帶着疲憊卻又充實的滿足感踏上了回學校的路途。

XX年6月27日 星期一 瀋陽市棋盤山水庫今天是實習的最後一天,絲毫沒有感受到同學們這兩天的實習的疲憊,反而越發的精神。像習慣一樣,我們八點整準時從學校出發,前往新的目的地:瀋陽市東北部距瀋陽市中心約 20 公里的棋盤山水庫。

今天老師主要給我們講解了關於棋盤山水庫的選址以及大壩特點。通過老師的講解,我明白了棋盤山水庫東西長3.63公里,南北寬容 1.5公里,面積爲5.04平方公里,正常蓄水量爲三千萬立方米,大壩壩頂正常水位達94.5米,庫區平均水深達六米以上。同時它是一座山區水庫,因此對於壩址的選址需要相當的嚴格,既要考慮壩基滲漏問題,又要考慮地形地貌特徵以及周邊岩石的結構與構造 。同時,,棋盤山水庫採用的是土石壩結構,不能夠堰頂過水。因此,對於攔河大壩選址也相當的重要,適當的選址可以大量的減少工程造價。而護岸則要採取加固保護措施,增加防浪牆。

後來老師又給我們講解了關於褶皺的形成。褶皺是組成地殼的岩石受構造應力的強烈作用,使岩層形成一系列彎曲而未喪失其連續性的構造。

學習之餘便是對棋盤山風景的無限享受。我們於下午大約2點順利返回學校,預示着我們的三天實習也告一段落。

不得不感嘆實習結束的如此之快,他給了我們一次實地考察地形地貌以及接近大自然的機會,讓我們更好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提高了我們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不但讓我們有了鞏固所學知識的機會,同時也增加了同學的交流,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實習報告:(應包括各實習項目名稱、方法手段、材料設備、技術路線、結果、討論等) 一.石佛寺水庫我們主要通過到水庫的一些重要位置觀察和老師的講解來進行實習的。另外老師還帶我們到水庫調度室,觀看這裏的工作人員對水庫的信息實時監控過程。我們也和老師和工作人員進行一些交流,瞭解水庫的整體情況。 通過以上的實習過程,在這裏我瞭解到了水庫的一些概念和基本作用。水庫,一般的解釋爲“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築物,可以利用來灌溉、發電、防洪和養魚。”它是指在山溝或河流的狹口處建造攔河壩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庫建成後,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發電、養魚等作用。有時天然湖泊也稱爲水庫(天然水庫)。水庫規模通常按庫容大小劃分。 石佛寺水庫,在遼寧省瀋陽市沈北新區 ,是遼河干流上唯一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國內流域幹流上大型的平原水庫。主要建築物由42.7km長的主副壩和淨寬200m的泄洪閘組成,水庫總庫容1.85億m3。 二.森林公園 1.岩石岩石是天然產出的具穩定外型的礦物或玻璃集合體,按照一定的方式結合而成。是構成地殼和上地幔的物質基礎。按成因分爲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其中岩漿岩是由高溫熔融的岩漿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稱火成岩或噴出巖;沉積岩是在地表條件下由風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產物經水、空氣和冰川等外力的搬運、沉積和成巖固結而形成的岩石;變質岩是由先成的岩漿岩、沉積岩或變質岩,由於其所處地質環境的改變經變質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通過觀察我發現不同的岩石可以分別用來做不同的用途例如: 1)、大理岩:大理岩的巖面質感細緻,常用來作爲劈面或地板。由於大理岩是由石灰岩變質而成,主要成分爲碳酸鈣,因此也是製造水泥的原料。大理岩材質軟而細緻,是很好的雕塑石材,許多有名的雕像都是由大理岩做成的,如著名的維納斯像。其它如牆面或擺飾,也常是由大理石加工琢磨而成,如花瓶、菸灰缸、桌子等家用品。

2)、花崗岩:本土的花崗岩只有在金門纔看得到,因此金門的老房子幾乎都是用花崗岩做成的。臺灣的寺廟所用的花崗岩,是來自福建,多用於寺廟裏的龍柱、地磚、石獅。

3)、板岩:因其容易裂成薄板狀,且在山區極易取得,幫原住民至今仍使用板劇場作爲建材,築成石板屋或圍牆。

4)、礫岩;有些礫岩含有鵝卵石及砂,而且膠結不良,容易將它們分散開來,例如:臺灣西部第四紀的頭嵙山層中就是這種礫岩,其中卵石和砂都是建材。

5)、石灰岩:臺灣最常見的石灰岩是由珊瑚形成的,通稱爲兩天礁石灰岩。在澎湖,兩天礁石俗稱【石】,居民用以作爲圍牆建材,以遮蔽強烈的東北季風,保護農作物。

6)、泥岩:由於其主要成分是黏土,自古就被作爲磚瓦、陶器的原料。

2.層理

①.平行層理:在強水動力條件下形成的相互平行的、水平或近水平的、由中粗砂岩、礫岩組成的層理,一般認爲是在水流能力比形成大型交錯層理更強的高流態條件下的平坦底牀上形成的,其特點是顆粒粗,伴生剝離線理,與大型交錯層理共生。形成環境主要爲河流、海灘、濁流等環境。

②. 遞變層理:也稱粒序層理,以粒度遞變爲特徵的沉積單位。遞變層內除了粒度遞變之外,一般無任何層理;其底部與下伏岩層總是突變接觸,單個遞變層的厚度變化大,一般爲幾釐米-幾十釐米。常見於濁流環境中,在潮坪、河灘、三角洲、陸棚等亦可見零星分佈。

③. 沉積環境:一個發生沉積作用的、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徵的地貌單元,並以此與相鄰的地區相區別。

3.可提煉的金屬礦物

①、金礦:含金的岩石經過風化和侵蝕作用,金會被分離出來而成自然金,因爲金比泥沙重得多,容易沉積下來,經過淘洗,就成爲黃金。

②、黃銅礦:黃銅礦是提煉銅最主要的礦物。

③、方鉛礦:方鉛礦呈現鉛灰色,有立方體的解理,是最重要的含鉛礦物。

④、赤鐵礦:赤鐵礦外觀顏色呈現鐵灰色或紅褐色,是最重要的含鐵礦物。

⑤、磁鐵礦:磁鐵礦屬含鐵礦物,具有磁性,吸附含鐵物質。

4.珍貴的寶石礦物若具有堅硬、稀有、耐久、透明且顏色美麗的特點,即常被用來作爲裝飾品,一般稱爲寶石,以下是常見的寶石簡介:

1)、鑽石:即俗稱的金剛石,有許多種顏色,如淡黃、褐、白、藍、綠、紅等,其中以無色透明的價值最高。

2)、剛玉:剛玉也有許多不同的顏色,如:紅色的剛玉俗名紅寶石,藍色的剛玉叫做藍寶石。其化學成分爲三氧化二鋁

3)、蛋白石:一般爲無色或白色,有些具有特殊的暈彩。

4)、水晶:純石英單晶稱爲水晶,水晶內因含不同雜質而呈現不同顏色,如:黃水晶、紫水晶等。石英的纖維狀顯微晶聚合體稱爲玉髓;石英的粒狀顯微晶聚合體稱爲燧石,這兩種是臺東縣重要的玉石。

5).做爲顏料有些礦物具有特別的顏色,右用來作成顏料,如藍色的藍銅礦物,綠色的孔雀石,紅色的辰砂。

6).其他用途

①石英:石英是製造玻璃及半導體的主要原料,如:苗栗縣汶水溪的上福基砂岩中的石英砂即爲製造玻璃的主要材料。

② 方解石:方解石存在於大理岩及石灰岩中,是製造水泥的主要原料。

③白雲母:白雲母因不導電、不導熱且具有高熔點的特性,因此經常被用來作爲電熱器中絕緣體的材料。

④石墨:硬度低,且具有油脂光澤,條痕爲黑色,常用於製造鉛筆芯,此外石墨還可以做成潤滑劑、電極、坩堝等。

⑤硫磺:火山地區的溫泉中即含有黃色的硫磺。

⑥石膏:石膏一般用於固定骨折受傷處,或做成塑像,也用於建築工業。

⑦磷灰石:用於製造農業用磷肥。

⑧蛇紋石:含有鎂的成分,可用於鍊鋼工業上。

⑨滑石:硬度低,有滑膩感;通常被研磨成粉末,以製造顏料、爽身粉、去污粉、化妝品等

三.棋盤山水庫棋盤山水庫是攔截蒲河水所修的人工湖。蒲河是發源於鐵嶺東南部的想見山,在遼中縣南匯人渾河入海、全長410華里,是瀋陽第四大河流。 東西長3.63公里,南北寬容1.5公里,面積爲5.04平方公里,正常蓄水量爲三千萬立方米,大壩壩頂正常水位達94.5米,庫區平均水深達六米以上。

棋盤山水庫主要起到“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作用,除了可以用來灌溉、發電、防洪和養魚的作用之外,也可以起到作爲旅遊景點用來帶動經濟的發展。

實習總結:(要重點寫出在專業意識、職業技術技能、思想素質等方面的提高)

通過本次野外地質實習,加深了我對三大類岩石的認識和不同岩石的一些區別,對一些地質現象作了初步的瞭解,掌握了水利水電工程對不同地質的處理方法,進一步加強了對課本知識的認識。對沿途地貌的觀察使我對地區的地形有了一定的瞭解,增加了感性認識,擴大了視野,提高了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地質博物館的觀察中,進一步加深了對千變萬化的大自然的認識,增長了見識,充實了知識。在老師對一些工程在經常遇到的問題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我以後參加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使我更加熱愛水利水電這個行業,增強了對國家電力事業作貢獻的決心。

【第9篇】畢業生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範文

1、實習概況

20xx年xx月,我們土木工程專業進行了工程地質實習,工程地質實習是整個工程地質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課程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對基本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並鞏固和深化課程理論,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爲畢業以後的設計、施工中應用有關地質資料打下一定的基礎。

2、實習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瞭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通過簡短的野外地址實習,鞏固學過的《工程地質》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隨地址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實地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聯繫。

3、實習內容:

(1)昌樂火山口

昌樂火山口,距今1800萬年是新生代第三紀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圓錐形,石頭呈紅褐色,氣勢極爲壯觀,數萬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頂,直插雲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內充填的玄武岩栓,經過200多萬年的長期風化剝蝕,被剝露出地面,巖栓柱狀節理髮育,呈輻射狀,向上收斂,向下散開,形象地記錄了當時火山噴發的自然景觀,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據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考證認定,該火山口爲第三紀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約1800多萬年,它的發現,對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學研究都有很大參考介值。一色的紅褐圓棱柱石,豎指蒼天,凡經開鑿者皆顯露出明顯的噴發紋理,表明其成因於火山噴發,近百平方公里內的幾十座山包構成了蔚爲壯觀的遠古火山羣。

(2)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山東省臨朐縣城東約22公里處,面積約13平方公里。地質公園地處魯中隆起區中的臨朐凹陷,公園內總體由兩個次級小盆地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圍均爲由玄武岩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較大。爲季節性河流。地質公園以聞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環境的火山地貌爲特色。

公園內各種地質遺蹟豐富,一是第三紀中新世時期距今1800萬年山旺瑪珥湖沉積岩層,沉積厚度25米左右,具有標準的層型剖面,現已成爲國際上中新世生物建階的重要依據。由於層薄如紙,稍加風化即層層翹起,宛若書頁,被古人形象地比喻爲萬卷書。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層層型剖面所處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組玄武岩、第三紀中新世時期湖相沉積岩(山旺組)、第四紀黃土和晚期的火山岩浸入等地質現象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時期(距今xx萬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錐、熔岩流動特徵等各種火山地質現象,如黃山、堯山、擦馬山、靈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岩區的理想場所。特別是擦馬山玄武岩柱狀節理,直徑近於80cm,規模宏大,氣勢壯觀。堯山西側,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臺地,經長時間風化剝蝕,形成了自然景觀,人們稱之爲石樓。

山旺組地層中的化石,形成於距今1800萬年的第三紀中新世時期。目前已發現的動、植物化石有10幾個門類700多種,其中大部分是已絕滅的物種。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類。動物化石有昆蟲、魚、兩棲、爬行、鳥及哺乳動物。特別是山旺山東鳥、齊魯泰山鳥等鳥類化石的發現,填補了中新世時期的空白,山旺成爲我國鳥化石豐富的產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鹿類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產地。新發現的帶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的,在國際學術界引起了轟動。植物化石枝葉最多,花、果實和種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於中新世山旺組硅藻土層中,其種類之多、保存之完整爲世界罕見,目前已發現的化石有十幾個門類600多種。動物化石包括昆蟲、魚、蜘蛛、兩棲、爬行、鳥及哺乳動物。昆蟲化石翅脈清晰,保存完整,有的還保留絢麗的色彩,已研究鑑定的有11目46科100屬182種。山旺鳥類化石是我國迄今爲止發現完整鳥化石最豐富的產地,三角遠古鹿化石和東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該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標本。植物化石有苔蘚、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類。除100種藻類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屬143種。它們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態、古氣候、動植物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被中外專家譽爲研究中新世的“綜合實驗室”。

高峽深澗,鬼斧神工。飛瀑流泉,濺玉噴珠。天賦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驚險刺激。管軌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東地下大峽谷位於沂水縣城西南8公里龍崗山下,是一座風貌奇特的溶洞王國,洞體長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長洞,中國特大型著名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發育而成,形成於約0.65億年至2.3億年前。

特點:

一、氣勢雄偉壯麗,峽谷深切近百米、兩壁如削、寬處百餘米、窄處僅可容身,成具體而微之地下三峽。洞內有一河、九泉、九宮、十二瀑、十二峽等景觀100餘處,構成了一幅氣勢恢宏的洞中峽谷雄奇畫卷,令人歎爲觀止。

二、地下暗河漫長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長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壯觀,在我國北方溶洞內實屬罕見。

三、利用暗河水勢開發的1000米漂流項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記錄總部認證爲“中國最長的溶洞漂流”項目。漂流道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溶洞內的幽深莫測,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揚頓挫的特點。將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驚險刺激演繹的淋漓盡致。

4、實習總結:

短短一天野外實習很快結束了,不過我們從中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在實習過程中能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理解。增加我們對工程地質學這門課程新的認識。實際觀察到各種地理特徵。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地質學的瞭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地質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知識從感性認訓昇華到了理性認識,從抽象變得具體起來,我學習到了很多書上沒有的東西,瞭解了工程地質對實際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在這裏深深的感謝老師在的認真指導。在實習中學會了一定的觀察地質地貌的方法要領和細節。例如,出外實習要對考察對象做一定的瞭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內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細節,充分認識到地質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艱苦性,激發了我們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質地貌的興趣。同時,懂得和組成員合作的重要性。這些都將對我們日後的學習乃至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10篇】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範文5000字範文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我們對工程地質與土力學有了深刻的認識與瞭解,掌握了關於工程地質與土力學中的基本知識,但是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情況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爲了更好點的認識地質現象,加深對其瞭解,我們20xx級土木工程專業在六月三號在劉傳孝老師的帶領下開始我們的地質實習。

一、地質實習的目的

1、學會對岩石的肉眼判別

2、瞭解饅頭山沉積岩的每一層的岩石組成及其顏色、厚度等

3、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4、用地質羅盤測量實地測量岩層的產狀(走向、傾向、傾角)

5、掌握褶皺的基本知識和判斷背斜、向斜的能力

6、現場認識斷層、滑坡、岩層,背斜、向斜等地質現象

二、地質實習的過程

我們的實習分爲兩天(六月三、四號),六月三號實習地點是長清張夏鎮滿壽山和靈巖寺, 實習項目是滿壽山的岩層構成和滑坡、斷層現象,六月四號的實習地點是蘇莊,實習項目是背斜構造和地質羅盤的實習,六月四號下午我們結束地質實習,返回學校。

三、實習的內容

1、認識滿壽山的岩層

饅頭山,海拔408米,位於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當地老百姓習慣稱此山爲“饃饃山”、“滿壽山”,或者高雅的稱爲'曼壽山'。2003年,饅頭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爲世界第三地質名山,當年又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蹟保護區。饅頭組主要由紫紅色、黃綠色等雜色頁岩及泥質、白雲質灰巖組成。底部不整合於泰山雜巖的肉紅色片麻狀花崗岩之上。下部灰巖中含磁石結核和條帶,上部頁岩中具微細水平層理,中部頁岩含有三葉蟲化石~中華萊德利基蟲。厚度119米。

在開始實習前,劉老師將此次實習分爲三組-饅頭組(十層)、毛莊組(六層)、徐莊組(五層)。

一、饅頭組

第一層是由頁岩組成,厚約兩米,岩層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灰色,風化程度非常的嚴重,裂隙發育大,我們在工程中應儘量避開

第二層是由石灰岩組成,該層岩石深入山體,厚約四米,岩石呈灰綠色,此處的裂隙極有可能發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應注意勘探。

第三層是頁岩,厚約八米,岩石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褐色

第四層是由頁岩組成,厚約十三米,顏色顯紫色

第五層是由石灰岩組成,厚度約六米,顏色呈現土黃色,裂隙發育輕微,有利於工程實施,

第六層是由頁岩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呈現黃綠色。

第七層是由石灰岩組成,厚度約兩米,顏色呈現綠色,空隙發育,石灰岩表面覆蓋物爲填充在裂隙中的雜質。

第八層爲頁岩,厚度約七米,顏色爲紫紅色風化程度比較大

第九層爲石灰岩,厚度約兩米,顏色爲灰白色,縱向裂隙發育比較大,但是橫向裂隙發育小,前度較高。

第十層是由頁岩組成,厚度約五米,顏色呈鮮紅色,由於該層位於山頂,所以此處岩石風化嚴重。

二、毛莊組

第一層是由頁岩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爲紫紅色,頁岩中含有云母

第二層是由頁岩組成,厚度約爲十三米,顏色呈現紫紅色

第三層是由頁岩組成,厚度約爲四米,顏色爲紫紅色,由於該處地勢高以及各種外力因素,使得該岩層水土流失嚴重,表面基本無植被覆蓋

第四層:灰色鮞狀石灰岩,厚零點八米。

第五層:灰色石灰岩,厚零點二米。

第六層:灰色鮞狀石灰岩,厚零點三米。

二、徐莊組

由於徐莊組地勢陡峭,我們不能繼續前行,所以未能近距離觀察徐莊組的岩層組成。

2、認識滑坡與斷層

下午我們到達靈巖寺附近,開始下午的實習,主要是認識滑坡,斷層以及一塊花崗岩。

首先老師將我們帶到實習地點,指着遠處的山體讓我們找出斷層的上盤,下盤,斷層線,斷層面以及滑坡體,然後詳細講解了該處滑坡和短層,在山路的一邊同學們邊聽邊記,最後老師帶我們去看了一塊花崗頒巖,三號的實習結束,

3、認識蘇莊斷層

六月四號,我們開始了第二天實習,首先是一處斷層,這處斷層比昨天的更有價值與意義,因爲該處斷層斷距小,我們能看的很清楚上盤,下盤等,而且該處斷層低。加深了對斷層的認識。

4、地質羅盤的實習及背斜的判定

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藉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觀察點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岩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以及測定火成岩的各種構造要素,礦體的產狀。

岩層走向是岩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岩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後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爲岩層之走向。岩層傾向——是指岩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恆與岩層走向垂直。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着層面並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爲岩層的傾向。

背斜是褶皺的一種,爲岩層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皺,經風化,剝蝕後露出地面的底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老地層在中間,新地層在兩側,另外褶皺也包括向斜,其爲岩層向下彎曲的槽型褶皺,經風化、剝蝕後,露出地面的地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新地層在中間,老地層在兩側。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連接、相間排列,常是多個連續出現。正常情況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皺的兩種基本形式。

褶皺要素:褶皺要素是指褶皺的各個組成部分,主要有:核、翼、轉折端、樞紐、軸跡、脊線和槽線、褶軸。

結束斷層的實習,我們繼續登山,開始褶曲的認識與實習,首先,老師將我們帶到一個牙口讓我們判斷一下該處是向斜還是背斜,同學都說是向斜,老師說過一會就知道答案了,咱們慢慢的揭露它,然後我們在劉老師的指導下對地質羅盤進行了實習,同學們分組測量,我所測得岩石產狀如下:走向ne35,傾向ne360,傾角45 。

在結束了羅盤的實習,我們繼續上行,在途中老師不時停下給我們講解背斜與向斜的判定方法,我們從中知道背斜與向斜不能簡單通過直觀的感覺來判斷,就像這個山他就是一個背斜構造,雖然在途中非常像向斜,當我們走到最後一個山頭的時候,結果就出來了,這就是一個背斜構造,是由於地質運動的時候,兩側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緩,所直觀看上去容易造成錯誤判斷。

在看完了,這個背斜構造後, 我們的實習全部結束,下午返校。

四、實習的結論

1、我們在實習過程中學到了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縮小了書本與實際的差距

2、學會了地質羅盤的使用,測得岩層產狀

3、掌握了背斜與向斜的基本判定

4、對斷層與滑坡等地質現象有了進一步認識,理論聯繫實際。

5、瞭解了饅頭山的岩層構造,對沉積岩有了更深的認識。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第11篇】最新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工程地質學是一門研究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相互作用的科學。工程地質學探討工程地質勘察的手段及方法,如工程地質測繪與調查、勘探、室內實驗、現場測試等;調查研究岩土體的工程地質性質,地質構造,地貌等工程地質條件及其發展變化規律;分析研究與工程有關的工程地質問題,並結合工程的具體特點及要求,進行岩土工程分析評價,爲基礎工程、整治工程、土方工程提出設計方案。而做好這些,不僅需要我們精確掌握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我們能夠鑑別各種礦物及岩石的物理特徵和工程性質,更需要到實際的環境中觀察比對,把課本講的和實際看到遇到的相聯繫起來,本次實習就是本着這樣的目的進行的。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2001年12月10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批准建立,位於天津薊縣北部山區,京、津、唐腹心地帶,交通方便,面積342平方公里。園內保存着大量的極其珍貴的地質遺蹟和地質景觀,尤其是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它系統記錄了距今18億年至8億年間的地質歷史和事件,以地層齊全、出露連續、保存完好、構造簡單、化石豐富、頂底界線清楚、岩石變質淺而聞名於中外地質學界。園內峽谷幽深、空氣清新、自然風光秀麗、地質科學奧妙,是休閒度假、旅遊攬勝和科學考察的勝地。 我們所參觀的兩個景區是: ☆中上元古界地質自然保護區 ☆府君山地質構造遺蹟景區

一、地質實習的目的

1、學會對岩石的肉眼判別,通過觀察辨別出岩石的種類 結構 礦物組成 顏色 以及特性 2、瞭解岩層產狀及其形成過程和發展情況,分析沿途所見的岩石的性質以及該地區的地質發展演變簡史 3、學會野外觀察地質現象和分析評價工程地質問題的初步能力。通過實習,掌握工程地質的基本知識,瞭解常見的工程地質問題。爲學習後續課程、從事專業工作、擴大知識面和進行科學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實習時間:5月20日 星期二

三、實習地點:

1、土木工程學院樓(室內)

2、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室外)府君山地質構造遺蹟景區。

四、實習活動:首先,我們看到的是高於莊組地層,其主要岩石爲頁岩和白雲岩,還認識了瘤狀結構、岩層產狀、錳方硼石礦等。 瘤狀構造瘤狀構造 岩層中出現如瘤的團塊,以半球形,糖餅狀形態的透鏡狀岩石爲主,其物質成分與上下岩層略有區分。以含瀝青質,泥質白雲岩爲主。由於沉積時水動力及靜壓力等因素改變而成,在高於莊組中,上部出現較多。

高於莊組地層:高於莊組原稱“高於莊灰巖”,屬中元古代長城系頂部,分佈於中國冀北一帶,最初命名地點在天津薊縣高於莊,故名。淺海相碳酸鹽沉積。主要爲灰色、黑色白雲岩,含燧石團塊或條帶,底部燧石條帶尤多,且呈網狀。本組特點:下部含疊層石豐富,中部普遍含錳較高,上部含各種形狀的結核,頂部多含鈣質和瀝青質。厚405—1963米。重要的疊層石分子有:錐疊層石及微古生物霧迷山粗麪球形藻。在冀北一帶,下部常夾有含錳頁岩(菱錳礦)。

傾斜頁岩,走向東西,傾向南,傾角50°,組成部分主要爲多頁岩、白雲岩。頁岩是由黏土經脫水固結而形成,大部分有明顯的薄層理,能沿層理分成薄片,這種特徵也稱頁理,風化後多成碎片狀或泥土狀。根據混入物的成分或岩石的 顏色可分爲:鈣質頁岩、鐵質頁岩、硅質頁岩、黑色頁岩及碳質頁岩。錳方硼石礦 錳方硼石是一種很少見的無水氯硼酸鹽礦物。形態一般爲不規則粒狀, 集合體呈變鮞狀、變豆狀, 光澤爲油脂 - 玻璃光澤; 無解理、裂紋發育;貝殼狀 - 不平坦狀斷口; 白色或灰白色, 硬度 7。

薊縣錳方硼石礦牀的形成具有二元結構: 即下部是火山岩 ( 大紅峪組鉀質粗面岩) , 上部爲含硼的蒸發巖。由於大紅峪組海底火山活動頻繁, 延續時間長, 致使熔岩分佈廣泛, 並以含硼爲特徵,火山活動後的汽水溶液中硼的富集, 導致海水中含有大量硼物質,爲硼礦牀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質。

對高於莊組的劃分從下而上分爲官地亞組、桑樹庵亞組。桑樹庵亞組爲含錳方硼石亞組。主要巖性爲含錳白雲質粉砂岩和厚層灰白色、淡紅色微粒含灰白雲岩, 中上部爲厚層至塊層狀微粒含灰白雲岩, 略含錳, 風化面呈白色或褐色, 斷口呈貝殼狀, 層理平直, 層面上有波痕, 常成陡崖。下部爲主要含砂層含錳白 雲質粉砂岩和砂質白雲岩, 多風化爲黑褐色, 易受剝離成薄片, 俗稱“含錳頁岩”。高於莊組之官地亞組, 即錳硼礦層之下疊層石發育, 形態常爲錐狀或柱狀。兩個亞組之間是整合過渡關係。

塊莖狀高於莊層疊石:疊層石是前寒武紀未變質的碳酸鹽沉積中最常見的一種“準化石”,是原核生物所建造的有機沉積結構。由於藍藻等低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所引起的週期性礦物沉澱、沉積物的捕獲和膠結作用,從而形成了疊層狀的生物沉積構造。因縱剖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或錐形疊層狀。由塊莖體或少數粗短的次圓柱體(柱體形態主要受基本層形態的控制,同時受環境影響。根據柱體自上而下直徑的變化,柱體形態可以分爲兩種基本類型。由塊莖狀或少數粗短的次圓柱體組成,柱體間通常爲碎屑白雲岩所充填。基本層層平緩到凸起較高的穹形,帶狀,地質年齡約爲15億年。

藻席或藻屑 在碳酸鹽巖地層中常見到能反映有機生物的的藻架結構或藻席結構。它們通常由亮、暗紋層交疊佈置而成,如果早期(準同生)被硅化,有時還可以保存藻絲體化石。通常形成紋層狀碳酸鹽巖,有時則形成典型疊層石,在形成過程中若藻架結構的沉積物若遭沖刷二再次沉積則會形成藻屑構造。此處遺蹟尤爲重要,因爲世界上的其他的中上元古界地貌中,沒有發現含有藻席和藻屑構造的遺蹟。

大紅峪組和高於莊組分界 此兩組地層在此處屬於平行不整合的接觸關係高於莊組底部爲一層石英狀砂岩,層面有波痕,砂岩之下爲大紅峪組,含錐層燧石白雲岩,其錐頂處切,表示受到了侵蝕的作用,代表了一次沉積間斷,地質年齡約爲16億年。

大紅峪組 氣孔構造和杏仁構造

岩漿岩噴出時,壓力降低,氣體揮發析出,聚集成氣泡開向表面浮動,同時又隨岩漿浮動。當岩漿凝固時,氣泡的孔壁固化,內部的氣體或散失或凝爲液體大部分流失,只保留空洞,即爲氣孔構造。若這些氣孔被後期礦物所充填,即爲杏仁構造。根據氣孔構造和杏仁構造可以判斷和恢復當時岩漿的流動。

火山角礫岩:火山爆發時,隨着深部岩漿的噴出,由於通道附近圍巖的加入,加上噴發強度及諸多因素,可形成火山熔岩、火山角礫岩、火山凝灰岩等。大紅峪組的火上角礫岩十分發育,分佈廣泛,角礪成分由白雲岩、玄武岩、碎石等組成。角礪大者稱爲角礪集塊巖。

斷層:巖體在構造應力作用下發生破裂,沿破裂面兩側的巖體發生顯著的位移或失去連續性和完整性而形成的一種構造形跡。斷層幾乎在地殼上處處都有,特別是在山脈強烈變形的岩石中。此處兩層堅硬的石英砂岩沿着溝被錯開,它位於斷層面上盤。斷層會出現很多危害,斷層快速活動形成地震。地震災害主要表現爲地表破裂、崩塌、滑坡、砂土液化等。斷層緩慢活動造成地表變形。最典型的斷層緩慢活動(斷層蠕滑)的例子是美國西部的聖安德烈斯斷層。而在我國,斷層緩慢活動造成地表變形現象中最常見的爲地裂縫。雖然地裂縫的成因複雜,但其與構造的相關性不可忽視。

之後我們來到了大紅峪組與團山子組的分界處。此兩個地層單元界線爲整合過渡關係,以大紅峪組底部厚度較大的石英岩爲界線,其下爲團山子組頂部夾薄層砂岩的含粉砂白雲岩。團山子組系高振西等原稱的“串嶺溝頁岩”上部的碳酸鹽巖系。1957年地質部221隊在河北省龐家堡鐵礦區命名爲“龐家堡灰巖”。1960年河北省地質局區域地質測量大隊在薊縣團山子村一帶的相當層位也見到相似的碳酸鹽巖地層,遂建議改稱爲團山子組,1964年被《薊縣震旦系現場學術討論會》接受,沿用至今。

波痕 波痕是淺海、河湖的一種小型地形特徵,由尖波峯、圓波谷,坡度對稱組成連綿波浪狀。 波痕是沉積環境分析的重要標誌,是典型的沉積構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質(陸源砂、碳酸鹽砂)在波浪、水流或風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狀起伏的痕跡,如沙漠中的沙丘、海灘的沙坡等。一個波痕由一個波脊和一個波谷組成,同一種波痕一般成組出現。 出現於岩層的頂面.並可在上覆岩層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來決定岩層的頂面和底面。

泥裂 當未固結的沉積物露出水面時,會受到暴曬而乾涸,併發生收縮和裂開,這時所形成的裂縫成爲泥裂。泥裂的裂片多爲多角形,裂縫上寬下窄、大致與層面垂直,其中常充填有上覆沉積物的成分,泥裂多見於湖或海洋的濱岸地帶或者河漫灘沉積環境中。

最後是格魯納疊層石。格魯納疊層石爲一種柱狀疊層石,其柱體部分多由硅泥質組成,常彼此間密集共生,柱體橫斷面爲次圓形到橢圓形。基本層呈薄而平緩的穹形,向上有不同程度的突起變化,地質年齡約爲16.8億年。

國家地質公園的野外實習就到此結束,來到石碑處我們合影留念。吃過午飯,我們向着另一個目的地---府君山公園出發。

來到府君山公園,看到由地層運動形成的山峯我們感嘆不已,在攀爬的過程中,飛來峯帶給我們的震撼最大。府君山組屬於早寒武世地層。巖性穩定,見於中國冀北及冀西北尚義---平泉深斷裂以南的山區。主要爲厚至巨厚層豹。底部普遍有砂礫岩或角礫層巖,平行不整合或超覆於青白口系各組之上,一般厚數十米。我們看到了逆掩斷層形成的景象。斷層面平緩彎曲。上部霧迷山組燧石條帶狀白雲崗(12億年)逆掩於府君山組角礫狀巖(5.6億年)之上。斷層是岩層或巖體中的一個或一組破裂面,沿破裂面兩側的岩層或巖體發生有顯著的位移。斷層的位移量有小有大,小者僅幾釐米,大者可達數公里乃至數十公里。斷層是巖塊間的一種不連續面,巖塊在平行於不連續面的方向上發生相對位移。 我們還看到了岩石兩億年的跨越,井兒峪組疊層狀泥晶灰巖(8億年)與府君山組角礫狀灰巖(5.6億年)之間,有一套紫紅色黃白色相間含礫砂頁岩,它是古風化殼面上的沉積物,中間缺失2.4億年的地層。 最後我們看到了飛來峯地貌。在逆掩斷層或輾掩構造中,常見老岩層覆蓋在新岩層上,這樣的老岩層稱推覆體。當推覆體遭受強烈剝蝕,周圍地區露出原來的新岩層,而殘留一部分老岩層,孤零零地蓋在新岩層上,叫飛來峯。

到此爲止,我們結束了一天的野外實習任務。通過這次實習,讓我更加深入的瞭解了地質學的含義。短短的一天,讓我對野外地質工作有了一個初步的直觀印象,對它的方式方法有了一個最直接的瞭解。並且直接影響了我的學習觀念,將實踐的成分注入了思想中,必將對我今後的學習習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寫實習報告的時候,我又將那一天的經歷回憶了一遍,並總結出有意義的結論,讓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我相信在我以後的歷練中,這次實習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 室內實習

一、實習目的及任務:鞏固和加深第二章關於岩石和礦物的理論知識,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教學效果;瞭解不同礦物的分類、形態、顏色、解理、硬度和鑑別方法;學會分析不同的岩石,清楚不同分類岩石的形成原因及構成和結構;爲後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實習時間:5月22日

三、實習地點:土木工程學院樓 岩土標本室

四、實驗內容:

1)礦物的肉眼鑑定方法 (1).礦物的形態。包括礦物單體和礦物集合體 (2) .礦物的主要物理性質。 a)顏色:礦物的顏色是礦物對不同波長可見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應,是最明顯、最直觀的物理性質。 b)光澤:是礦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金剛光澤、玻璃光澤等等 (3)硬度。礦物抵抗刻劃、研磨的能力稱爲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劃來大概瞭解礦物的硬度。小刀爲6~6.5,指甲爲2~2.5 (4).解理和斷口。礦物受外力打擊後,嚴格按一定方向裂開成光滑平面的性質爲解理。 2)礦物的鑑定步驟 ( 1).首先應先找到礦物的新鮮面,只有礦物的新鮮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礦物的化學成分和特徵 ( 2).其次觀察、鑑別礦物的形態和物理性質 ( 3).最後,根據觀察到的礦物的物理性質,結合常見造岩礦物的特徵,對礦物進行命名。

一、六種礦物的鑑定過程

1. 正長石 首先找到正長石的新鮮面,然後觀察他的形狀,短柱狀、板狀,顏色是肉紅色(可以確定爲正長石),在日光燈下或陽光下,有微弱的反光成玻璃光澤,先用指甲刻劃,刻劃不動說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劃,和小刀硬度差不多,所以爲6,觀察解理面有兩向完全解理,近似正交

2. 橄欖石 首先找到該礦物的新鮮面,然後觀察它的形狀,粒狀,顏色爲淡黃綠色至黑綠色,在陽光下觀察,有玻璃光澤,用指甲刻劃,劃不動,所以硬度在2以上,在觀察解理面時無解理,貝殼狀斷口。由顏色、硬度、形態可知該礦物爲橄欖石。

3. 白雲石 首先找到該礦物的新鮮面,然後觀察它的形狀,粒狀,顏色爲灰白色,在陽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爲玻璃光澤,用指甲刻劃,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爲2~3之間,在觀察解理面時有三組完全解理面,斜交呈菱面體。綜上所述可確定爲白雲石。

4. 滑石 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鮮面,然後觀察他的形狀,片狀、塊狀,顏色白色、淡黃色、淺灰色,在日光燈下或在陽光下,反射光亮不明顯,成蠟狀光澤,用指甲刻劃就能刻劃的動,所以硬度比2 要小,即爲1(可確定爲滑石),在觀察解理面只有一組即完全解理面。可確定爲滑石。還有就是在實驗室中,用手摸滑石會感覺有點滑。

5. 石榴子石 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鮮面,然後觀察他的形狀,粒狀、菱形十二面體、二十四面體,顏色爲棕、棕紅色,在日光燈下或陽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澤,用指甲刻劃,刻劃不動說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劃,也刻劃不動說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欖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實驗室),最後觀察解理面,發現無解理面、不規則斷口。可確定爲石榴子石。

6. 方解石 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鮮面,然後觀察他的形狀,塊狀、粒狀、菱面體,顏色爲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燈下或在陽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澤,用小刀刻劃,能刻劃的動,說明硬度比6小,再用指甲刻劃,刻劃不動,說明比2大,最後觀察解理面有三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體(有方解石和白雲石),綜上所述可確定爲方解石。

二、三大類岩石各描述兩種岩石的鑑別過程

三大類岩石的總體的步驟是:先觀察構造,再觀察結構,最後觀察成分。

(一) 岩漿岩 1. 流紋岩先觀察他的構造,岩石中不同顏色的條紋、拉長了的氣孔, 以及長方形礦物按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紋狀構造,很明顯發現他是最典型的流紋構造,可知道他是噴出巖。再觀察他的結構,顯而易見是斑狀結構。顏色爲肉紅色(正長石)、灰白色(石英),可知其礦物成分爲長石和石英組成。

2. 正長巖先觀察他的構造,礦物在岩石中分佈比較均勻,無定向排列,爲塊狀結構,可知爲深成岩。再觀察他的結構,岩石全部由結晶礦物所組成,爲全晶質結構。顏色多成肉紅色、淺灰色,可知其主要礦物成分爲正長石,其次爲黑雲母和角閃石。

(二) 沉積岩 1. 碎屑岩鑑定碎屑岩時着重觀察其岩石結構與主要礦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結構,抓住這一特徵,就不會與其它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細觀察碎屑顆粒大小:粒徑大於2毫米的礫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0.005毫米的是粉砂岩。粉砂岩顆粒肉眼難以分辨,用手指研磨有輕微砂感。對於礫岩,還應注意觀察其顆粒形狀,顆粒外形呈棱角狀的是角礫岩,由磨圓較好的礫石膠結成的稱爲礫岩。 其次,看碎屑岩的礦物成分。礫岩類的碎屑成分複雜,分選較差,顆粒較大,一般不參與命名;砂岩,主要成分有石英、長石和一些岩石碎屑 2. 化學巖及生物化學巖最常見的是由碳酸鹽組成的岩石,以石灰岩和白雲岩最爲廣泛。 石灰岩顏色呈深灰色、淺灰色多成緻密狀,用指甲可以刻劃動,所以硬度較小,解理面無解理,在常溫下滴加稀鹽酸劇烈起泡初步斷定爲石灰岩。 白雲岩顏色呈淺灰色、灰白色,呈隱晶質結構用指甲可以刻劃動,硬度較小比灰巖略大,觀察解理面爲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紋,即交叉成45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紋,在常溫下滴加稀鹽酸不起泡,但加熱或研磨成粉末後則起泡。

(三) 變質岩 1. 片麻岩具有清楚的帶狀,麻巖的顆粒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長石。片麻岩上的條狀是由岩石中不同比例的礦物分佈形成的,比如深色條帶中含有鎂鐵質礦物,淺色條帶中含有長石、石英物質多。另外,顆粒大小也可產生條帶狀。認爲他們是變質沉積岩,根據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鋁礦物的長英質片麻岩與比較均勻的、含黑雲母和角閃石的灰色片麻岩,呈互層狀共生。認爲他的主要是英雲閃長巖、奧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巖等深成侵入體經變質和變形作用形成。 2. 大理岩各種大理岩除純白色外,有的還具有美麗的顏色和花紋,常見的顏色有淺灰、淺紅、淺黃、綠色、褐色、黑色等,產生不同顏色和花紋的主要原因是大理岩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礦物和雜 質。大理石具有粒狀變晶結構,粒度一般爲中、細粒,有時爲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雲石顆粒之間成緊密鑲嵌結構。大理石的構造多爲塊狀構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條帶、條紋、斑點或斑塊等構造。

實習總結

經過這次的實習,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加深了對書本上老師所講內容的認識,讓我對三大類岩石和造岩礦物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使我意識到學到的都是死的,只有通過實踐才能使知識變活,還有就是在實習中,老師通過實物講解,使我明白了許多在課堂上不懂的地方。所以我覺得這次實習時間有點短,學校應該多組織些這樣的實習,把時間延長些,這樣就能更好的學習工程地質。

【第12篇】工程地質認識實習報告

一、前言

通過這六天的實習,加深了我對工程地質這門課的認識,讓我從書本中走了出來,親眼見到了真實的地質現象,瞭解了斷層、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質現象,親自觀察了和體驗了各種岩石的分佈和形態,讓我從本質上對三大岩石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實習讓我們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來抽象的概念,使知識具體化,印象更深刻。實習豐富了我們的學習生活,爲我們以後的工作和學習都有一定的幫助,同時實習的過程激發了我在將來學習的熱情。所以,實習對我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我們對這次實習也做了縝密的部署:

1.時間:5月4日—5月9日

2.地點:河北省秦皇島市柳江盆地國家地質公園

3.路線:

1).秦皇島市石門寨鎮

2).秦皇島市祖山東門

3).秦皇島市北戴河區鴿子窩公園海灘

4.目的:

1).使理論聯繫實際,加深和鞏固課堂知識,提高在野外識別各種地質現象的能力同時增加感性認識,擴大視野,培養提高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鑑別和觀察常見的岩石,礦物特徵及工程性質;

3).瞭解三大岩石的形成過程,產生年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以及流水的地質作用對岩石的影響和沖刷成河谷的過程;

4).學習運用羅盤儀器測岩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二、實習地區概況

1.柳江盆地地質概況

柳江盆地爲我們在秦皇島地區野外地質實習的主要區域。它位於秦皇島市區北側,其中心距秦皇島市28km,屬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管轄。

區內有縱貫南北的公路及地方窄鐵路與秦皇島市區相通,交通極爲方便。 該盆地爲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區,其北、東、西三面爲陡峻的高山所包圍。貫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區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東南,出盆地後在山海關的南側入渤海。盆地內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爲老君頂,海拔493.7m。 本區年降水量爲400—1000mm,其中70%集中於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這個時期。

2祖山國家地質公園概況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地質公園和國家級稀有植物及瀕危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西北部。京沈高速秦皇島西出口沿秦青公路北行12公里即到,距秦皇島市區23公里。屬原始森林峽谷型自然風景區。因燕山以東、渤海以北諸峯均以它的分支延綿而成,故名“祖山”。1996年開發至今,形成五大景區,100餘處自然景點,是淮河以北少有的南派山水。

祖山原始森林峽谷總面積118平方公里,主峯(天女峯)海拔1428米,區內千米以上高峯20多座,植被覆蓋率96%以上。象形奇石、雲海、日出、古洞、原始叢林、溪流、飛瀑、奇花、高山天然草原、樹掛構成景區十大景觀。祖山原始森林峽谷是侏羅紀至白堊紀末地殼運動而成。在長期風化剝蝕和流水衝擊下,形成了多處絕壁幽谷和造型地貌。

祖山,山勢跌宕,峯巒陡峻,因渤海以北、燕山以東諸峯都是由她的分支盤撥而成,故以“羣山之祖”名之。她立峭巖作脊樑,以瀑流注血脈,搽嬌花飾容顏,披蔥蘢爲秀髮。景區內山勢陡峻,溪水跌宕,可謂立峭巖作脊樑、注瀑布爲血脈、披茂林作秀髮,裁白雲作霓裳,集雄奇嫵媚於一體。峯奇水異,洞幽石美,林豐草茂,歷史淵源,是觀光旅遊、避暑度假、科普考察的絕好場所。

3.鴿子窩公園海灘概況

鴿子窩公園又稱鷹角公園。由於地層斷裂所形成的臨海懸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鷹屹立,故名鷹角石。該石高20餘米,過去常有成羣的鴿子或朝暮相聚或窩於石縫之中,因此得名鴿子窩。鴿子窩公園是觀賞海上日出的最佳之處,每逢夏日清晨,這裏雲集數萬名遊客觀賞“紅日浴海”的奇景。

三、實習內容

1.柳江盆地保護區石門寨西門180米處

該處岩石以沉積岩居多,由地質構造形成。亦有石灰岩,主要成分爲碳酸鈣,經長期風化作用,裸露在外表的部分呈深灰色,岩層 爲中厚型,中間夾有薄的灰巖。灰巖呈竹葉狀,較破碎,屬碎屑結構,這些碎屑物質經膠結後形成灰巖。此處岩石約5億年前形成,屬下奧陶世紀,粘土礦物發黃,岩石經強烈的構造運動,由水平變爲傾斜,產生背斜現象,並有正斷層出現。用地質羅盤測該處岩石的產狀,走向爲北偏東10°,傾向爲北偏東100°,傾角爲30°。

由此處向西約200米處岩石出露於地表,經驗證爲砂岩,其結構爲碎屑結構,此處不整合現象明顯,由砂岩和灰巖組成,屬沉積接觸,砂岩約2億年前形成,灰巖約5億年前形成,由於形成年代不同,說明爲不整合。此現象說明秦皇島地區至今至少經歷了2次地殼運動,因爲3億年間隔形成的不整合面應在海平面下形成,至少經歷2個循環,而該處岩石現在又出露在地表。在不整合面上有礦物,是地質學家發現地下礦物的依據。不整合面處強度差,不適合在此面上施工。

2).砂鍋店東北200米處

該處爲石灰窯產石場,觀察此處岩石,岩溶現象明顯,有溶溝、石芽、天生橋等。其原因是地殼運動擡升到潛水地表以下,潛水地表共同作用形成的岩溶現象,因岩石中有裂縫,有空間且水有徑流通道。岩溶現象是因爲水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岩石經長期化學反應,使岩石具有可溶性。該處向西北走約100米處,發現大面積的岩石間侵入接觸現象,石灰岩中夾有岩漿岩,說明此處經歷過火山噴發。該處亦發現有巖牆,較長,寬約3-4米,其走向爲南北方向320°,由花崗岩、長石、石英、雲母組成。靠近地表的岩石經長期風化,產物爲第四紀土,岩石中還發現有巖洞。此處向東南方向約200米處,有大量石灰岩形成的岩層,呈單斜,基本走向爲南偏北。在砂鍋店東等地,發現石英斑岩,它是花崗斑岩的又一種變種,具隱基斑狀結構,石英斑晶特多,普遍具有熔蝕現象。此處也有閃長玢岩,呈巖牆狀產出,具隱基斑狀結構,斑晶主要是斜長石,有時含角閃石較多,有的基質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見球粒結構和流線結構等。

2. 秦皇島市祖山東門

祖山爲早白堊紀形成,爲響山岩基的一部分,此處沉積岩中有破碎帶,火山爆發時岩漿從中冒出,冷凝成岩漿岩。祖山佔地217平方公里,平面形段呈橢圓形,長軸長25公里,短軸長15公里,南北方向,岩石中以花崗岩居多,佔65%左右,爲中粗粒,成分主要是成肉紅色的正長石,又稱甲長石。石英其次,佔20%-25%左右,透明發亮。此外,還有云母、斜長石。斜長石呈灰白色,由於長石含量不同,雲母顏色也不盡相同,雲母佔整個岩石的5%-10%。較黑的岩石中,雲母含量不超過5%。在此處觀察,長石顆粒大小在1釐米左右,晶體顆粒,爲結晶結構。山體構造爲原生結理構造,山體中有裂縫,都爲豎直方向,有原生孔洞,又稱之爲晶洞構造,而形狀不規則的孔隙是水晶的成長地。此處地貌陡峭,險峻,構造爲原生結理,由於長期的風化作用及地表水的侵蝕作用,岩石部分豎直掉落,形成深谷奇峯。此處岩石傾角較大,巖體破碎。山體中有河流,稱爲石河,發源於祖山響山山脈,山上有明長城,由元朝徐達修建,1967年,戚繼光重修,基本走向爲南北方向,直達青龍。祖山最高峯爲響山,海拔爲1421米。

3. 秦皇島市北戴河區鴿子窩公園海灘

此處濱臨渤海,爲海洋環境。海洋環境按地理位置分爲濱海、淺海、半深海和深海。低潮時裸露於海岸帶的部分,稱爲濱海。濱海又分爲後濱帶、前濱帶、外濱帶。後濱帶爲平均海潮線,常年裸露在外;前濱帶爲平均海潮線到中濱線處;外濱線爲中濱線以外的部分。海岸線到海底深約200處的部分,稱爲淺海,此處陽光充足,有機物含量多,是海洋生物的理想棲息地。深海處動物少。

此處岩石又遠古火山噴發而形成,以岩漿岩爲主,岩石受海洋水動力作用,常見有海浪作用、潮汐作用和洋流作用,使此處形成有特色的海蝕地貌,有海蝕崖,海蝕柱,海蝕拱橋和海蝕平臺等,形成原因有沖蝕作用,磨蝕作用等,使岩石破碎。

岩漿岩受風化作用等變成高嶺土、偉晶岩。偉晶岩顆粒大,和花崗岩成分相差不大,由正長石、斜長石、雲母、石英等組成。岩石被多組結晶切割。

四、結束語

通過本次實習我認識到:本區地層出露較全。從中生代地層開始,除缺失寒武系、奧陶系、三疊系、侏羅系、第三系以外,其他地層均出露完好。所形成的岩石類型多樣,包括岩漿岩類,沉積岩類以及變質岩類。本區的岩漿活動從方式上有深成侵入,淺成侵入,噴出等。所見巖類有基性巖類和酸性巖類。從變質作用和變質岩方面,本區的變質作用主要爲區域變質作用。主要變質岩有千枚巖,大理岩以及板岩。在構造方面,本區分佈有四大褶皺,另外還有七個斷層。兩個大斷層幾乎將此區分爲三部分。區域發展方面,本區經歷了多次構造運動,形成了四個構造層。總體說來本區構造運動較強。

經過6天的實習,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通過老師的講解,使我學會了很多課內學不到的東西,包括:如何通過一塊石頭的色澤,去判斷其類別、其形成年代;如何去辨別3大岩石;如何去測量岩石的走向等等;總之,通過實習後我更好地掌握了《工程地質學》這門學科,更好地掌握了所學知識。

【第13篇】10月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實習報告

目的與要求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是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教學地質實習,使學生掌握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的基礎知識:包括三大岩石類及其主要礦物的肉眼鑑定,學會分析野外常見的各種地質現象及岩石的鑑別,結合水利工程,分析和評價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爲今後學習其他專業課打下基礎。

實習內容:(實習期間各階段基本內容)

石佛寺水庫。具體內容:初步瞭解水庫在解決洪水災害、改善生態環境和全流域的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中起到的作用。

2.瀋陽市森林公園。具體內容:地質構造的野外識別;實習區域內的岩石及礦物的肉眼鑑定及標本的採集;瞭解各種層面構造(波痕,雨痕,泥裂等);觀察沉積岩的層理構造;岩石的風化及岩石不同風化程度的風化帶的觀察;認識丘陵地帶地貌。

3.棋盤山水庫。具體內容:水庫壩址與壩型選擇的工程地質條件。1.明確水庫的構成,瞭解水庫的整體情況;2.壩址與壩型選擇的工程地質條件;3.庫區選擇的工程地質條件

4.土壩的防滲措施5.瞭解護岸的類型等。

實習內 容

(包括日期和每天的具體實習內容、心得、體會和收穫等)

xx年6月25日 星期六 石佛寺水庫今天是進入實習的第一天,天氣十分的晴朗。我們在老師的安排下,早上七點半準時出發,於大約九點達到石佛寺水庫庫區。

當汽車行駛在一條通往水庫控制中心的長約7公里沿河大壩上的時候,遠遠地就能看見一條白色的護坡。

懷着對水庫的大壩的強烈的好奇心,下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那個橫跨於遼河之上的攔河大壩上的基礎設施,觀看泄洪閘門,以及泄洪道的構造。

接下來便是石佛寺水庫的高局長給我們講解了有關水庫的一些相關知識,使我們對石佛寺水庫有了而更進一步的認識。

石佛寺水庫工程是遼河干流上唯一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國內流域幹流上大型的平原水庫,控制流域面積爲 164786平方公里,工程壩型爲均質土壩,樞紐爲二等工程,永久性建築物爲二級。其主要功能是擔負遼河干流中下游的防洪任務。工程的建設使遼河中下游地區防洪標準由 30年一遇提高到1xx年一遇,遠期滿足“北水南調”工程反調節水庫的要求。主要建築物由42.7km長的主副壩和泄洪閘16孔總寬248.5米、淨寬 200m的泄洪閘組成,水庫最大庫容1.85億m3,跨越瀋陽和鐵嶺。

石佛寺水庫的設計目標就是: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也爲地區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它的出現,不僅能提供向瀋陽市日供水20萬噸的能力,同時也在解決遼河的洪水災害、改善遼河的生態環境和全流域的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將起到極爲關鍵的作用。

聽完高局長的介紹後,我們在他的帶領下,也很榮幸的參觀了水庫的調度控制中心。

在控制中心,高局長告訴我們,石佛寺水庫的調水控制中心控制着整個水庫的調水情況,泄洪閘的閘門起落控制系統有兩套控制系統。它可以由位於閘門上方的手動控制器控制,也可以由控制中心發出信號進行控制,這兩套系統都能精確地控制閘門被拉起的高度,從而控制水流向下游的流量。而閘門採用的是雙層閘門,只有當下層的閘門被提起到一定的高度後才能同時提起上面的閘門,這樣的設計不僅降低了攔河大壩的整體高度,節約了建設成本,而且也使得壩基更加的牢固,大大的提高了最大蓄水位。通過安裝在不同地方的攝像機傳回的圖像可以完整的反映水庫的水位情況以及是否外滲的情況,確保整個水庫的正常運行。同時我也知道了水庫之所以選擇在是佛是這樣的平原地區,主要考慮因素有地形地貌、以及對經濟產生影響等因素考慮,最終選址在石佛寺,並以地名命名此水庫。

【第14篇】工程學院學生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

1.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2.學會對工程地質的基本判別方法

3.學會用地質羅盤測量岩層的產狀

4.瞭解岩石種類及物理性質和岩石標本

二:實習儀器

地質羅盤鐵錘

三: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岩層產狀測量,是地質調查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質羅盤直接在岩層的層面上測量的。

測量走向時,使羅盤的長邊緊貼層面,將羅盤放平,水準泡擊中,讀指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層的走向。

測量傾向時,將羅盤的短邊緊貼層面,水準泡居中,讀指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層的傾向。因爲岩層的傾向只有一個,所以在測量岩層的傾向時,要注意將羅盤的北端朝向岩層的傾斜方向。

測量傾角時,需將羅盤橫着豎起來,使長邊與岩層的走向垂直,緊貼層面,等傾斜器上的水準泡居中後,讀懸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層的傾角。

四:實習的內容和過程

12月11日上午十點,統一學習使用地質羅盤的,下午1點半去往金牛山進行地質勘探,12日早上到倉山校區觀看岩石標本。

1.金牛山的簡介

金牛山位於福州鼓樓區北側閩江鄉新建村,海拔163米,一路上山就可以看到滑坡,崩塌,斷層及不均勻沉降對山體與道路的影響,例如馬刀樹,公路裂縫等。

2.測定岩層產狀

確定山體旁兩顆很明顯的大樹爲盆架,記做樹1和樹2.測定圖中的斷層位置爲對樹1的位置爲n308e,對樹2的位置爲n279e,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可知道是正斷層。

根據要確定位置測得的岩層的產狀爲:n330e,n247e,<50

3.斷層岩石(樣品)結構及成分的分析

1).結構金牛山的岩石大部分都是岩漿岩,而且都是粗粒結構和中粒結構

2)構造金牛山的樣品分析看可知道該岩石是塊狀構造,礦物在岩石中分佈雜亂無章,2.不顯層次,呈緻密塊狀,富含花崗岩及花崗斑岩等系列淺成巖的構造。

3).成分從樣品看岩石是淺色的,那就可能是花崗岩或正長巖的酸性或偏酸性的岩石。但從全晶質中粒和粗粒結構,塊狀構造,就可以判斷是淺層巖。

4.斷層地理環境情況

金牛山地質相對複雜,在上山途中發現了很多滑坡斷層及不均勻沉降等地質現象。僅大家用於觀測的一面山體,比較大的斷層就達7處之多。金牛山斷層現象千姿百態,產狀各不相同,並帶有多出滑坡現象產生,是因爲金牛山主要由岩漿岩構成,岩漿岩分化後,風化殼表層間的滑動引起的風化殼滑坡。

5.岩石標本的賞識

實驗室中,陳列了大量的岩石標本,可以分爲礦物光澤標本,礦物斷口標本,礦物硬度標本,礦物解理標本,礦物比色標本,礦物形態標本等類型。

理論的學習,已經讓我們對這些岩石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經過這次的標本參觀,使我們對岩石有了更深的瞭解,讓我們開拓了視野。

6.實習總結

兩天的實習非常短暫,但我們的收穫是重大的,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學到了地質羅盤的使用及利用地質羅盤測量岩石的產狀,對真實的地質現象有了一定了解。從標本室裏我們更認識了許多未見過的岩石,擴大了我們的視野,充實了我們對大自然的認識。實習結束了,而我們對實際動手的渴求依然很強烈。

【第15篇】大學生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1、(10月20號星期一)

時間已經是秋天,天氣還是挺熱,作爲實習的第一天,首先進行的是實習前的動員,老師簡要但清楚的交代了實習的內容。下午,在老師的組織下,我們集體觀看了一些影視資料,瞭解了很多不良地質現象,如地震,山體滑坡,泥石流等,還觀看了幾種有代表性的地貌,如喀斯特地貌等作爲課本知識的補充,使我們不用外出就瞭解了各種地質現象發生的原因,經過和後果,還了解了一些預防這些地質現象發生的措施和方法,使我們增強了對地質現象的認識。還有觀看了常見的造岩礦物,岩石的產狀,結構和構造,瞭解它們的工程地質特徵,雖然影片不是很清晰,大多是七八十年代拍的,但看完之後還是增進了我們的工程地質專業知識。

2、(10月21號 星期二)

今天天氣晴朗,在觀看完影片資料,使我們對地質現象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之後,開始學習閱讀工程地質圖。爲使我們能瞭解不同傾斜程度(水平、傾斜、直立)地層、褶皺構造和斷層在地質圖上的特徵,老師詳細講解了水平岩層、傾斜岩層、直立岩層、褶皺構造、斷層在地質圖上的特徵。但是人太多,都圍在老師身邊,老師講話的聲音又不是很多,所以聽的不是很清楚,結合實習指導書的內容和聽到的一部分,大致還是學會了從地質圖上閱讀各種地質現象,分析地質現象的分度規律,還掌握了對褶皺、斷層、不整合構造和岩漿岩侵入活動地區地質圖的分析方法,從有地質構造圖的地質圖上繪製示意地質剖面圖的方法,根據地質圖分析區域地質發展史的方法。

爲了在野外實習時不至於手足無措,我認真的閱讀了實習指導書,還仔細的看了老師給的課件,初步瞭解了在工程建設中地質勘察之重要以及工程地質勘察中的各種方法和步驟,比較全面的瞭解到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的內容。

3、(10月22號 星期三)

在選址階段,收集了區域地質、地形地貌、地震、建築材料等資料後,爲了解場地的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質、地下水作用以及不良地質現象,必須進行野外的實地勘探,所以安排了這次蓮花山實地勘探。

久聞蓮花山的風景名勝,今日終於有機會一睹它的“廬山真面目”。廣州番禺蓮花山旅遊風景區,位於番禺區珠江口獅子河畔,距離廣州市區約30公里,是一個融古代粗獷與現代秀美於一身的風景旅遊區。2002年時,蓮花山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爲4a級景區。蓮花山山青水秀,人傑地靈,共分爲:蓮花塔景區、蓮花城景區、觀音勝境區以及石景區四大景區。爲首的石景區爲西漢始創的古採石場遺址,懸崖峭壁,奇巖異洞,鬼斧神工,以“人工無意奪天工”的石景奇觀聞名,是國內僅見的“人工丹霞”奇蹟,蓮花山古採石場開採時間自西漢初年一直延續至清代道光年間,西漢南越王墓石料即採自蓮花山。由大小40餘座丘陵組成,面積30餘萬平方米。蓮花山古採石場以切割式鑿巖法開採,遺留的採石面平均高度爲25米,最高處達40米,最深處在地面下13米。採石場至今仍保留着古代採石時留下的石柱、石板及大量未能運走的石料;建於明朝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的蓮花塔,則是蓮花塔景區的代表。蓮花塔又名文昌塔,素有“省會華表”之稱。駐足於塔上,四面秀麗景色可盡收眼底;始建於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的蓮花城,原爲清政府在珠江口設防之用。歷史的滄桑點點凝結在古意十足的城池之間,令人回首百餘年前的那段往事;觀音勝境之內,蓮花朵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再配以金身的望海觀音像,果然氣魄非凡,令人如入“淨土”,頓生敬畏之感。

蓮花山的構造位置和地層簡介

蓮花山的構造位置處於加里東運動以來的深斷裂帶上,形成於中生代燕山運動造山期,爲一典型的褶皺山系。蓮花山山脈向東北經豐順、梅縣、大埔進入福建的華安南靖一帶;向西南:至海豐、惠東寶安各縣分別於大亞灣、深圳灣如南海,又復出於萬山羣島、高欄列島。廣東境內長約500km,寬20至40km,局部60km。深大斷裂爲一條強烈擠壓破碎帶,共有120多條斷層組成,分東西兩斷層束,向東南有13條主幹斷層,向西有14條主幹斷層。此帶動力熱力變質作用強烈(屬低中壓型變質),可尋找到鉛、鋅、銅、鎢、錫等礦藏。是重要的導巖構造,中酸性岩漿發生多次裂隙式多間歇性噴發,深斷裂內,巖體達100多個。爲內生金屬礦牀成礦帶。

地層:侏羅系上統稱高基坪羣(爲陸相中酸性火山岩),該羣爲一套複雜的陸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應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積岩夾層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們土木工程專業的幾個班搭着校車到了蓮花山,上山的路比較陡,但沿途的風景不錯,一路鳥語花香,忍不住想快點下車,去好好的欣賞。終於到了山頂,下了車之後,我們就跟着老師,一邊聽着老師的講解,一邊欣賞美麗的風景名勝。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望海觀音,其規模宏大,氣勢非常壯觀。望海觀音金像高四十多米,這觀音像霞披獅海,光澤南天,據說是目前箔金銅像的世界之最。此時正恰夕陽西斜,觀音像頭頂佛光燦燦。望海觀音右側的就是觀音閣了,是仿古單體建築,三層,面闊七間開,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營造,雄偉莊重,氣勢恢宏,古色古香。於第三層閣頂高處有“蓮花禪寺”之牌匾。大殿門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們虔誠焚香禮拜,祈求福緣。

沿着石階往下走,就到了獅子巖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塊石頭,像頭雄獅,估計是由此得名吧,據說它是蓮花山的標誌之一。這塊石頭是由古代的海潮侵蝕而成的,看來千萬年前這裏是水位還是很高的,石頭的巖性爲沉積岩的棕紅色砂岩,層理構造明顯,極容易被風化。

接下來就是飛鷹古道和飛鷹崖了,飛鷹古道是人爲開鑿的隧道,隧道洞穴比較寬大,穿透整個岩層,岩層巖性爲沉積岩的棕紅色砂岩,層理構造明顯。

我們跟着老師一路走下去,獅子巖對面的就是觀音巖了,它是一塊上部向外凸出,下部向內凹陷的岩石,上面有“觀音巖”三個字,巖性也是沉積岩中的棕紅色砂岩,下面供奉的是一尊觀音像,很多善男信女在頂禮膜拜,還有求姻緣的,雖然我不信這一套,但面對着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我竟然也想去求一支籤,但最後沒有去,而是跟着老師走。接下來就是八仙岩了。八仙岩其實是一個岩石羣,板塊形狀不一,但錯落有致,巖性爲棕紅色砂岩,岩石層理構造明顯,上部有植物覆蓋,岩石上出現了水平節理,垂直節理,傾斜節理,還有波浪型節理,有的節理幾乎貫穿了整個岩石羣。很明顯是岩石受到比較大的拉應力,還有生物風化作用。

在觀賞的過程中,由於人太多,我們走散了,沒有跟上我們班那隊,而是跟錯了另外一個班的老師,我們來到了浴仙池,聽老師說,這是一個由降水和地表水在岩層低窪處積成的小水池,水池經人工處理呈橢圓形狀,在水池靠壁的一側,是一尊用白色石頭雕成的塑像,有點像天龍八部裏的神仙姐姐的雕像,那神仙姐姐在解頭上的髮簪,正準備沐浴,浴仙池有此得名。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發現水池四周的砂質岩石經過長年日曬雨林風吹,野生物生長,其風化程度強烈,部分岩石表面已經出現破碎削落,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風化成粉粒,堆積成土狀,其工程地質性質極差,這種風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築工程的基礎持力層。

我們跟着老師繼續走,走到了碧蓮池,可惜池裏已經沒有蓮花了,只有魚在游來游去,自由自在的,倒也風流快活,碧蓮池亭臺軒榭,走廊,小橋與山間岩石相映,在高高的岩石壁上留在一首詩詞“多少樓臺次第成,蓮花燕子紀朦朧。眼前無限獅洋浪,不發千秋水上名”。在蓮花池後面的岩石上豎立着一尊用白玉雕成的觀音像。

再往前走就到燕子巖了,燕子巖由兩片高高的岩石組成,兩片岩石本爲一體,經古人採石將下部鑿開,兩片岩石高聳在胡面上。燕子巖頂上還建了個觀光亭,看上去很危險,岩石上有一道傾斜節理,但這兩塊岩石卻歷經千年而不倒,實在讓人歎爲觀止。與燕子巖相連的就是古採石場了,這個採石場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採石場的懸崖峭壁,奇巖異洞,似乎以鬼斧神工開鑿而成,其以“人工無意奪於天工”的石景奇觀聞名於世,是國內最具旅遊和科研價值的“人工丹霞”奇蹟。古採石場巖體水平層理構造明顯,傾斜節理尤爲突出,其寬度大長度長,採石場底下由於地勢低而形成窪地,長年積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一天的實習就這樣結束了,原本打算把實習當遊山玩水的我卻發現有收穫,這是一個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理解和運用,從而加強我們對這門課程的瞭解,而且在實習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無法學到的東西,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看來就是這個道理。另外還要感謝老師的細心指導。通過這次野外實習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對要考察的對象要事先做一定的瞭解,事先做好準備,就不至於到時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