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端午作文高二(實用34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34篇《端午作文高二》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端午作文高二》相關的範文。

端午作文高二(實用34篇)

篇1:端午作文高二800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今天,我就來講一下端午節吧!

端午,又稱爲端陽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等。但是,要說大家最熟悉的,還是端午節這個名字呢!有的人甚至聽都沒聽說過這些別稱。

要說能代表端午節的,當然無過於吃糉子了。端午節這天,大家有的自己做,有的上街買,在端午節,幾乎沒人不吃糉子。當然了,作爲吃貨,我怎能不吃呢?

每到端午節,我們家還舉行吃糉子比賽!買上兩袋糉子,下令開吃,我們就一起狼吞虎嚥,但是最後獲勝的往往不是我……

我還聽過一個關於糉子來歷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向皇帝提了利國利民的建議,但是那昏庸的皇帝並沒有採納,他很憤,就投河自盡了。人們爲了紀念他,做了一個透明棺材,放進了水池裏。爲了能給屈原貢一些貢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竹筒糉子一一扔進水池裏。過了幾天,人們才發現水池裏有魚,那些糉子都被魚吃掉了。人們很生氣。這時,有一個人叫道:“大傢伙,魚最怕菱角,可以用乾淨的草葉去包糯米,做成菱角的!”以後,人們將包好的糉子扔進水池,魚一看到糯米糉子,以爲是菱角,就不敢吃了。久而久之,人們就把它叫成“糉子”了。

再來講一講賽龍舟的來歷吧!當時,人們因爲捨不得屈原死去,就都乘着小船,來打撈屈原。他們爭先恐後,但是當追到洞庭湖時,卻不見了蹤影。此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舉行划龍舟慶祝。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這個風俗,吳國、越國等等都最先採納。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也曾經主持過友誼賽呢!一直到現在,臺灣也仍舊在保持着每年五月初五賽龍舟的端午節習俗。

此外,端午節還有掛艾葉的習慣:在端午節,家家門前都會有許多艾葉放在門口,有些心靈手巧的.人,還會做荷包哩!將一塊布剪出各種各樣的形狀,在裏面塞滿艾葉,小朋友們最喜歡佩戴了!據說,佩戴荷包還可以僻邪驅瘴呢!。用菖蒲作劍,插在門楣裏,還有驅魔祛鬼的神奇效果呢!

端午節的習俗可真多呀!

篇2:端午作文高二800字

端午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節,在民間,它的風俗之重不亞於任何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人們遊山玩水的大好時光,久居市井的人們紛紛走出戶外,涌上郊外的山頭,盡情享受怡然自得的大自然恩寵,久而久之形成了百姓蒼生心理上得到放縱的寄託。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在每年的夏曆五月五日,相傳是紀念徇節汨羅江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中國的詩人又將這一天定爲詩人節。百姓懷念屈子,倒不是從《楚辭》、《離騷》中讀到了特殊的意味,而是欽佩他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高風亮節,欣賞他勇於犧牲奉獻的無畏品質。民衆只會記住造福蒼生的先驅者,並把樸素的情懷化爲自己能夠接受的表達方式,至於那些魚肉鄉鄰的惡少,就算在生之年風光發跡,極盡無所不能的奢華,幾十年短暫的塵囂一過,便會失去在人們心中最輕淺的記憶。端午節的習俗最先在湖南省的汨羅江岸興起,據說人們爲了不讓水族侵擾屈老先生的遺體,擂鼓劃舟驅趕惡魚,並用糯米做成的美味食品去飼餵魚蝦,祈求讓他們心中的英靈長此安息,漸漸地,吃糉子賽龍舟的風俗隨同屈子不羈的桀傲精神傳遍了全國。楚國時期一段迴腸蕩氣的故事在人們心中活了兩千多年,相比之下,縱然是帝王將相,“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忘卻都會是黯淡的悲憫。

一種時尚流傳久了就會夾雜與之無關的內容,後來有人又將端午這一節日補充進神農嘗百草的典故,於是在端午節這一天,“百草皆可入藥”的訛傳又蔚然成風,進山的人們無止境地索取各種不知名的藥草,用來醫治奇形怪狀的頑疾。這是一種缺乏科學性的愚蠢,儘管始作俑者的出發點未必都是想害人,但在一個民衆相對矇昧的國度,盲從歷來都是貽害蒼生的罪魁禍手,更何況人間尚有禍國殃民的異端邪說,值得每一個清醒的意識去時刻警惕。

到了端午節人們就匆匆進山,有的甚至從天一見亮徑直游到天黑,民間稱作“遊百病”,意爲端陽一遊,百病消頓。運動能增強人體抵禦疾病的機能,這是人所共識的真理,但如果閒坐久了,僅靠一天的劇烈運動,想必會是適得其反的事。再加上不良飲食和酗酒,疾病究竟離我們又有多遠?人生確實有很多時候是在花了開銷引來痛苦。不過,適度地游上一遊倒是件很愜意的事,平素慵懶慣了,找個理由放曠一番,實在是找不到更合適的籍口了。

我每年的端午節這一天都還是爭取到郊外走走,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恩賜,並對屈原不朽的靈魂作一次潛心的瞻禮。爲大衆謀福利是我永生的追求,憂國憂民其實也就是一種主人公的態度,在我從小吟誦的“位卑未敢忘憂國”裏,那種公德意識一樣具有強勁的牽引力,教我不泯、向善、追求,並把才能和智慧回饋於社會,反哺給滋養我成長的生命之根,我想這也是屈原用慘烈來寫就的精神實質了。端午節,這個道德與良知對撞而生的歷史清音,永遠激勵着每一顆樂於忘我奉獻的心靈,從虛妄走進完美和充實。

篇3:端午作文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可以叫端陽節。據說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在聽到自己的國家將要滅亡的消息後,跳進了河裏。

爲了紀念屈原,人們吃糉子,賽龍舟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那時候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午飯,吃完午飯就出去看龍舟。龍舟上的老人,有的擊鼓,有的划船,都想奪得第一名,使得岸邊更加熱鬧。你擠我摸我,我們終於擠在前面看龍舟了。看到他們一起工作,爭分奪秒,我們都歡呼起來,大喊大叫。最後,在觀衆的鼓勵下,2號龍舟獲得了第一名。

端午節後,我期待着明年端午節的到來。

篇4:端午作文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後各地人民的習俗都一樣。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吃糉子,喝雄黃酒,戴香囊……

端午節那天早上,雖然不用上學,但還是早早起牀,和媽媽一起去金葉市場買糉子。海利生食品店人很多,服務員阿姨太多了。媽媽站了很久纔買了兩袋糉子。我們買了一些菜,去看望我們的祖父母。

這些天,奶奶身體不好,爺爺在掃地。我媽看到她,趕緊拿了一桶水,拿起毛巾幫爺爺擦地板和陽臺。我也幫媽媽換水,幫奶奶洗菜。奶奶一直說:“年輕固然好,老了就不行了!”我也安慰奶奶:“奶奶,以後我會經常來看你和爺爺的。”奶奶的臉上充滿了喜悅。就這樣,我在奶奶家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篇5:端午作文

端午節的這個假期,對我來說,真的很快樂的。

早上一醒來,媽媽就給我係五色繩(就是五種顏色的繩子編在一起),在端午節系五色繩,聽媽媽說是我們這裏的一個習俗,五彩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相傳民間喜歡用五彩線系在兒童手腕上(男左女右),俗稱“長命線”,以祈求壓邪避毒,長命百歲,可以保佑孩子們平安健康。嘿嘿,媽媽連我的腳上都給繫上了五色繩啦。等端午節後的第一場雨後,剪下來扔到河裏去,可以帶走所有的黴運及煩惱,這樣一年都會開開心心的啦。媽媽還告訴我端午節的來歷,讓我知道了我們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

吃過早飯,我們一起去爬五蓮山,天那麼熱,還有很多外地的客人來爬山啊。我和哥哥不想去山頂了,就在山下玩盪鞦韆,結果一不小心掉到地上了,屁股摔得可疼啦,嘿嘿!

這個端午節,我真開心啊!

篇6:端午作文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咸和甜。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它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我們悼念屈原的日子,那麼,屈原是誰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有七個國家,其中秦國實力最雄厚,有一天秦國要攻打楚國,楚國賢臣屈原得知後,迅速稟告了楚王,並獻計保衛國家,可楚王並不在意反而責罵了屈原,雖然後來屈原又努力了幾次,但都無功而返。最後一次屈原返回家中時看到老百姓正在辛苦耕耘着,艱難生活着,想到自己不能爲百姓分憂解難,萬念俱灰之下投進了汨羅江。

屈原不僅是賢臣,還是一位有愛國情懷、學識淵博的詩人,所以他深受老百姓的愛戴,在得知屈原投江後,人們爲了不讓江裏的魚蝦吃掉他的身體,也爲了屈原的靈魂在江裏不會餓着,百姓們紛紛把家裏好吃的東西投進江裏,還爲了東西不被魚蝦吃掉,把吃的包成糉子投入江中。

所以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就是爲了悼念屈原。那麼,糉子要怎麼包呢?每年我都跟着媽媽包糉子,所以我很熟練。首先,我們要準備糉葉、糯米、五花肉、乾貝、蝦仁、雞蛋、料酒、蠔油等材料。這些材料準備好以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加工這些材料了。

第一步將五花肉放入碗中,再放入蠔油和料酒,然後進行攪拌,最後蓋上一層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醃製三個小時,最好隔夜再拿出來,這樣會更入味。第二步將香菇切成條狀,乾貝切成絲,然後一起放入鍋裏翻炒,翻炒過程中加入香油、醬油、五香粉等配料會更香。第三步開始包糉子,首先將糉葉折成立體三角形,先鋪上一層糯米,然後把醃製好的五花肉放進去,再放入炒好的蘑菇、乾貝和雞蛋,最後再蓋上一層糯米,用力壓幾下,蓋上糉葉,完全包裹之後用蘆葦草纏繞幾圈打結完成。一定要把糉子包緊,這樣可以防止糉子裏的配料掉出來。第四步也是最後一步了,那就是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半小時到一小時。糉子熟了以後取出來後可以六個一組,用剩餘的蘆葦草捆綁成一串串,掛在門窗上,想吃時解下一個來,方便又好吃。

糉子剛出鍋的時候,那誘人的香味真的讓人流口水。每次家裏的糉子出鍋,我總是第一個吃的。今年的端午節,媽媽說她還準備包甜糉,真的太期待了!你們知道嗎,糉子不僅可以包成菱形,還可以包成長方形,三角形……各種各樣的形狀,高顏值好口感。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糉子的香味永遠留在我心中,這種味道讓我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也讓我懂得身爲中國人要有一顆愛國心,我期待每一年端午節的到來。

篇7:端午作文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在這一天大家都選擇包端午糉來紀念偉大的詩人,我也不例外。

今天我們回老家過端午節,峽山佳樂家在端午節這一天會有包糉子比賽。我就跟媽媽說,我要去參加包糉子比賽。於是媽媽就通過服務檯給我報了名。在距離包糉子比賽,還有兩個小時的時候,我就和媽媽迫不及待的趕到了佳樂家。我們首先在佳樂家轉了一圈兒,購買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伴隨着營業員阿姨的一聲包糉子比賽開始了。我們一家人就直奔比賽現場。營業員阿姨宣佈了比賽原則,每人只有五分鐘的時間,誰包的最多而且漂亮的獲勝。一聲“開始了”,我在媽媽的幫助下飛快地包起了糉子。這時我的心情既緊張又高興。五分鐘過的真快呀,一會兒功夫就到了,數了一下一共包了七個糉子,在我旁邊的一位奶奶包了20多個。很明顯,她是第一名。包糉子結束之後,營業員阿姨說大家可以將自己包好的糉子帶回家,比賽結束第一名的另有獎品贈送,於是我就將我包好的糉子帶回。

剛要走到佳樂家門口,就聽見廣播說:“一會兒在門前廣場會有做蛋糕比賽”。於是我就讓我媽給我報了名。比賽的時間大約在十點半左右,這次比賽的全是小朋友,大約有20多個人。我們在蛋糕師的指導下做蛋糕,每人發了一個蛋糕胚、奶油、還有切好的水果。就這樣,我們跟着蛋糕師一步一步的做起了蛋糕,做蛋糕可真是個細活呀,一個小小的蛋糕,竟然做了40多分鐘。看見自己勝利的果實,心裏格外高興。做完蛋糕之後,蛋糕師要求讓我們一起合影,然後對我們小朋友頒發獎勵。每人獎勵雪糕一支,我們太高興了。

一上午的時間很快就結束了,奶奶給我們打來了電話,讓我們回家吃飯。於是我跟爸爸媽媽帶着勝利的果實:糉子、蛋糕,愉快的回到家中,結束了一上午的比賽,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篇8:端午作文

今天是端午節。今天是紀念屈原的日子,一定要吃糉子呦!

我現在已經聞到糉子的香味了!

我衝進廚房,到鍋旁一看:鍋中熱氣嫋嫋,幾個被棕葉包得牢牢的糉子浸泡在水裏。哇!

好多糉子啊!

我叫到。刷好牙再來吃吧。媽媽對我說。我以風(不對!應該是光)的速度刷好牙,坐在餐桌旁,等待着美味的大餐。

沒過幾分鐘,一碗香噴噴的糉子立即出現在我的眼前。這些糉子的口味樣樣齊全:有肉餡的、赤豆餡的、蛋黃餡的等等。我最愛吃的當然是大肉糉啦,我選起一個,急忙扯下外面包着的糉葉趕緊吃。

當我咬下第一口時,我又一次品嚐到了那鮮美的味道。美味的糯米再加上好吃的肉,簡直勝過山珍海味。在品嚐美味糉子的同時,我想到糉子的由來。

公元前340年,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入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代代相傳。現在,我一邊吃着糉子,一邊問着媽媽關於屈原的故事,過着快樂的端午節。

篇9:端午作文

舒城人爲了讓日子過得和和美美,他們寄希望於做糯米飯。糯米飯做得好,就象徵着日子好。到了端午這天,我見過媽媽親手做過糯米飯。做這種飯是很有講究的。爲了不煮成稀飯,做糯米飯的水應該比做米飯的水少30%。 將水和糯米配好後不要立刻開電飯煲,要等糯米嗆一下水,等吸水20分鐘均勻後再通電。對於細粒長糯米,等待10分鐘後再加電煮飯。對於粗粒短糯米,等待20分鐘小時後再開電飯煲。電飯煲跳閘後,等待10分鐘再開鍋吃糯米飯。

小時候我問媽媽:“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她說因爲糯米比較結實,不長飯,因此加的水比做米飯要少三分之一左右。這個時候如果立刻上電做飯,可能會受水不勻,無法煮熟糯米飯。因爲水比較少,在沸騰的情況下水分揮發比較快,很快就會跳閘,導致糯米飯煮不熟。有時下面糊了,上面可能還是夾生的。因此,要根據糯米粒的大小讓糯米在水中泡足夠時間,讓水在常溫下進入糯米粒內部。等這個過程完成後,再加電煮飯,就可以煮熟糯米飯。由於水比較少,糯米飯是一粒粒亮晶晶的,特別好看,很香,也很誘人,又有胃口。飯好,心情好,圖個吉利,一家人團團圓圓吃一頓飯,親親熱熱熱過一個節,其樂融融,和和美美,覺得這樣的端午節才熱鬧,才完美,纔算美滿。

我們重溫歷史,可以看到,祖國各地那麼多的端午傳說,端午習俗,端午文化,其核心無非就是兩方面,一方是紀念屈原,歌頌愛國精神;人們永遠地懷念屈原這是與他的高尚人格是分不開的。兩千多年以來,他的作品引起人們的普遍共鳴,他的精神引起世代敬仰。正是這兩者的結合,成就了偉大的屈原,成了端午節永久紀念的一座豐碑!

另一面,在很大程度上,人們通過這個傳統的節日,寄託的是一種精神,傳遞着的是一種習俗文化。人們過這個節日,圖的是吉祥,送的是平安,共建的是和諧,傳遞的是溫馨,洋溢着的是濃濃的鄉情、親情。爲了家庭的和睦,爲了親人的幸福,人們都特別注重這個習俗。彼此間也是通過一次次的交往,讓親戚更親,讓感情更濃,讓生活更美好,讓日子過得更加火紅!

篇10:端午作文

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節有非常多名字。比如:端陽節、賽詩節、重五節等等。

端午節有非常多風俗,像吃糉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說到糉子,我可是非常喜歡。我見到的糉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糉,一種是竹筒糉。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裏又香又甜,好吃得非常!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後,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糉子,引開魚蝦。

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糉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篇11:端午作文

屈原,千百年來,人們用包糉子,賽龍舟,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紀念他。可是,我卻並不覺得他像人們想象得那麼完美,可以說,我對他很不滿意。人們,正是因爲他的才學,他的許多對國家有益的意見而紀念他,可我,卻不能忘記他的一個致命的缺點。

當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鬱鬱寡歡,纔去跳江,使得他鬱鬱而終。雖說,他是爲自己抱憾,爲自己的才華無人應答而自盡,但是,我想問一句,他這種行爲正確嗎?“跳江”,這是一種正確的反抗方法嗎?縱使他一心爲國,才華橫溢,可的缺陷便是--他懦怯!也許你會說,既然他那麼一心一意爲了國家,大膽地提出了那麼多建議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說他無膽量?

可是,懦怯,不在於他對於國家興旺的勇敢,而在於他對於種種打擊後的放棄。跳江代表着他對一切都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已拋入九霄雲外,他面對這個世界,只有逃避,那麼,他的頭腦、才華、忠誠,又有何用?他的這一舉動,真是讓人失望無比,一個人,如果對待事情只有絕望,沒有任何的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偉業?跌倒1次要從第2次爬來,跌倒2次要從第3次爬起來……

跌倒100次要從101次爬起來。屈原雖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終沒能堅持下來,他沒有堅信着自己總有一天不會再“跌倒”,會如山一般屹立,他乾脆不再“爬起”了,就是這樣,他失敗了。僅僅留下了那樣一篇《離騷》,絕唱千古,書寫着他一生的遺憾。

雖然人們一直讚揚着他,但是,我讚揚他的忠心爲國,也鄙夷他的放棄懦怯。

篇12:端午作文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首歌謠,眼前浮現的,是香噴噴的糉子,碧綠的艾葉,還有一隻只喜氣洋洋的龍舟。

又到端午節了,這是一個紀念先人的節日,是爲了紀念屈原的日子。我早早的起了牀,捧起了一支艾葉,輕輕的放到了門前。據說,這樣可以辟邪。但我覺得,它只是人們心中的一種託付罷了。

坐在桌前,剝開碧綠的棕葉,一股清香迎面撲來,是糯米的清香,是豆沙的香甜。趁熱咬上一口,一種無法比喻的香糯在嘴裏蔓延開來。吃到嘴裏,才發現,原來,在糯米里,早就融進了棕葉的清香,可謂畫龍點睛之筆。聞着艾葉的清香,讓糯米在嘴裏慢慢融化,這種情調,只有在端午才能體會到吧。

接着,上網,搜索關於划龍舟的視頻,竟搜到了幾萬個,看着龍舟在水上競賽,我的心裏就充滿了感慨:“倘若屈原看到了這個情景,是否會感到十分欣慰呢?他會知道,因爲他的壯舉,在幾千年後,他的子孫會這樣懷念他嗎?不,不會的。人死如燈滅,百年之後,試問有哪個人可以永存世上,不死不滅呢?”答案是:沒有。沒有一個人能逃脫生老病死。想到這裏,我的心中就充滿了悲哀,百年時間,只是瞬間。百年之後,我也要步入墳墓了。端午啊,你竟勾起了我的無限悲哀!

但不管怎樣,這是上天的安排,每個人都是這樣,在歲月中慢慢衰老。與其在哀愁中等待死亡還不如坦然面對,在有生之年做出讓後輩敬仰的事,即使身死,也死而無憾了。

篇13:端午作文

端午節吃糉子是傳統的習俗,還記得去年端午節的早上,爸爸準備了很多包糉子的材料,我很納悶地問爸爸:“爲什麼端午節要包糉子吃?”爸爸說:“今天我給你普及一下端午文化。”於是,我豎起兩隻耳朵聽爸爸講端午節的文化。

爸爸說,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爲“端陽節”“重五節”“天中節”等。端午節吃糉子是爲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習俗。講到屈原,爸爸變得嚴肅起來,我也聽得很投入。爸爸一邊包着糉子一邊說,屈原是楚國人,是戰國時期的詩人,政治家。他爲了振興楚國大業不畏權勢,受到當時貴族的排斥,最終楚國被秦軍攻破,屈原不忍看到國家滅亡而跳下汨羅江自盡身亡。聽到這裏,我的心情越來越沉重,好像高大的屈原詩人已經站在我的面前……耳邊聽見爸爸還在講,傳說楚國人因不捨得賢臣屈原投江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屈原蹤影。之後人民每年五月初划龍舟以紀念他,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聽完爸爸講的這個故事,我也想包一個甜蜜五香糯米糉子來表示我對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偉大詩人屈原的紀念。

篇14:端午作文

6月7日,這一天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因爲這一天不但是端午節而且還是大學聯考的日子。這應該是高中生最緊張的日子。

今天,也是我開心的一天,那是因爲我表妹回來了,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學生,她也正好農曆比我小一歲。

其實我今天吃早飯的時候,她就給我打了一個電話,她就說:“佳佳姐姐我今天回來給你帶了一個禮物,那就是我自己做的文具盒,可好了。”我當時就回了一句:“真的嗎?我好愛你呀!”就這樣,我們今天早上差不多把8點的時候就見面了,我一見她就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他就把那個禮物送給我了。後來我們中午就在一起吃飯了,我媽說:“我去買回來的時候,我在糉子在裏面加了一個一個硬幣,只有一個,誰要是吃到了,誰就是“糉子幸運之神”,媽媽這句話讓我們有了一個吃糉子的動力,就這樣我們開始比賽了,我吃到最後一個的時候我竟然吃到了有一個硬幣的,就這樣我媽和她媽說:“佳佳姐姐成爲今年的“棕子幸運之神”我們掌聲鼓勵。”我那是小的嘴巴都合不攏嘴了,我當時心想:耶,我竟然是“棕子幸運之神”我怎麼會有這麼幸運呢?我自己好棒呀!

就這樣慢慢的到了下午,我們就要分開了,我好捨不得呀!但是我又想到了,但是明天我們還可以見面呀!

我們最後都說,再見,明天見。

篇15:端午作文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每年小姨都會包許多好吃的。甜的大蜜棗糉子給我們吃,尤其是我和媽媽最愛吃。還可以和長輩。妹妹們一起聚在外婆家吃飯,熱熱鬧鬧的度過端午節!而今年卻沒有那麼熱鬧了;因爲舅舅和小姨們出去賺錢了,姨丈也帶着妹妹也出去玩了,只有我們一家三口和外公外婆了。顯得十分冷清。

今天一大早,我本已爲媽媽會包蜜棗糉給我吃,誰知媽媽卻在忙着做家務。中午,爸爸煮了一桌好飯好菜,叫外公和外婆過來吃飯,但是沒有洋溢着一點兒歡快的氣氛!下午,媽媽爲了不再讓節日過得一點意思也沒有,便帶我和外婆一起去外面逛逛。我們去了菜市場,卻沒有看到半個糉葉的影子,去買糉子卻沒有蜜棗的,我有些失望,媽媽安慰我說:“下次看見有賣蜜棗糉子的決定買給你吃!”聽了這話我的心情這纔好了一點。媽媽逛完了服裝店又帶我們去了閤家福超市去,路途中還給我們買了一些好吃的。從超市裏出來後,我們已是滿載而歸。

回到家,我因爲很想舅舅和小姨,還有四歲的小妹妹,所以便上網和他們一起視頻聊天,小姨笑着對我說明年端午節一定包很多的蜜棗糉子給我吃,讓我吃個夠。雖然今年我們沒能在一起過端午節,但是還可以在網上和他們相見,也是很開心的。舅舅和小姨還跟我約好,明年端午節一定回來過節呢!

篇16:端午作文

農曆的5月初5是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相信人們對這個節日是再也熟悉不過的了。端午節的習俗是祭屈原、吃糉子、賽龍舟。這個賽龍舟說實話我真沒看過,至於這個吃糉子嘛,嘻嘻,我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哦!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的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筒糉”。我沒有親自包過,但是有一句俗語說“沒吃過豬肉但見過豬跑”嘛,我正好反過來,我是吃過豬肉沒見過豬跑,我吃過糉子。

今晚我回到姥姥家過端午節,看着桌子上放着的糉子,不禁饞了起來。糉葉和糯米摻雜在一起的徐徐幽香撲鼻而來,讓我彷彿有些穿回到古代“獨坐幽篁裏”的感覺,又有些坐在竹林間,望着糉子,聞着它的幽香,卻又無法品嚐的感覺。我想到這裏頓時就從古代穿回到了現實,咦?我爲什麼不吃啊?“還在那裏傻看着幹嘛呀!”姥姥說道,“快來吃糉子!”聽到姥姥的話後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衝去洗了手,緊接着又以這般速度衝回了餐桌。

我毫不遲疑的拿起裏一個最大的糉子,將纏繞在上面的線一圈一圈的,輕輕的拿了下來。又找到一片糉葉的開端緩緩地,儘量讓裏面的瓤保持原形的剝了下來。

這時只見一粒粒晶瑩剔透、白嫩至極的糯米粒,驚喜般的出現在我的視線範圍之中。聞到這香美的糉子,我的食慾大發起來。

用雙手將糉子遞到我的嘴邊,緩慢的張開嘴巴,輕輕咬了它的一處棱角。我深深的感覺到它的甜美順滑和入口即化的美妙感覺。我再一次的將它遞入口中,細細地品嚐着它那讓人陶醉的滋味。

就這樣一整個糉子就在我美妙的感覺中消失了,它的那種說不清摸不透的感覺,真是耐人回味。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紀念我國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他的那種崇高的愛國精神是值得每個國人所學習的。

晚飯後我坐在院子中享受着糉葉的清香和徐徐的晚風,一整個晚上就在這充滿着歡樂而又不失中國傳統的氣氛中度過了。

篇17:端午作文

端午節的時間,我和媽媽早餐吃的是糉子,是隔壁奶奶給我們的。糉子是大棗和葡萄乾的,甜甜的。下午我們去了小姨家,到小姨家小姨送給我了一個禮物是水杯,水杯蓋子是粉色的,上面還有一個大花朵,杯子很特殊,中間細兩邊粗,我非常喜歡我的這個冷水杯。

晚上我們一起去徐家彙吃飯,那個餐廳人特別的多,我們排隊竟然前面還有60個號,等了一會,實在是太慢了,我們就換了家餐廳。菜做的很好,我們吃的很開心。今天過節真是熱鬧。

篇18:端午作文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糉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國小三年級作文《作文 端午節》。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爲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暑假看什麼書呢?請看看推薦的書籍

篇19:端午作文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端午節,我就會唱起這首兒歌。

說起端午節,還真有學不完的知識。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等。

在端陽節,許多習俗都與“五”字有關。比如:小孩子要戴五色長命縷:用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編在一起,系在小孩的脖頸,手腕,足踝上;家家戶戶都要插“五端”:艾葉,菖蒲,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在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以及雄黃酒等等......

還有許多習俗,與“五”字沒有多大關係。例如:端午節這天,人們要把家打掃得乾乾淨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殺死毒蟲,防止害蟲繁殖......

端午節的活動多種多樣,主要活動有:賽龍舟,吃糉子等。這些活動都與端午節的傳說有關。

相傳屈原是楚國一個愛國大臣。在秦國攻六國時,屈原提議與齊國並肩作戰,對付秦國。可是,這一建議遭到許多大臣的反對。爲此,他被流放到遙遠的地方。後來,楚國越來越衰敗,屈原實在看不下去了,抱着一顆悲壯的心投河自盡。老百姓爲了打撈屈原的遺體,划船來到河中央。大家還往河裏投入各種食物,餵飽魚蛟蟹。後來,人們怕扔進江裏的飯糰被蛟龍吃了,就給外面包上葉子,纏上彩線。再以後,這就發展成了現在的糉子。

原來,每個節日都有着獨特的風格,獨特的傳說。我們要在玩中學習,伴隨着端午節的神奇,快快樂樂學知識!

篇20:端午作文

今日是端午節,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紀念屈原!

一大早,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往菜市場趕去,回來的時候手上提着大袋小袋。我問奶奶這是準備做什麼,奶奶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食餅筒啦!”出於好奇,我就站在旁邊觀看起了奶奶做食餅筒的過程。 奶奶先把粉和上水,然後不停的攪均勻,三五分鐘就成了一個麪糰。揪出一小團的麪糰糊在平底鍋上,就成了一張薄薄的餅皮。餅皮好了之後,接下來當然是做餅筒的餡料了。首先,奶奶從籃子裏拿出了好幾個雞蛋打在一起,然後就象做餅皮一樣把蛋糊成圓形的,然後放在案板上把蛋切成了長細的條。接下來就是炒麪和土豆絲了。奶奶的手藝特別好,在炒麪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媽媽看見我這麼喜歡,把每個菜都留了一點出來,我吃了個飽肚。就這樣, 奶奶做完這個菜後又開始忙活別的菜,直到中午才吵完所有的菜。

11點半的時候,奶奶終於開始做食餅筒了,從每一盆菜裏都拿出了一點菜來放在餅皮上,把餅皮撐得飽脹飽脹的。奶奶做了很多個,我和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吃,一下子就解決掉了四五個。

我最喜歡過節日了,既能放假還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我很喜歡吃食餅筒,央求奶奶晚上還繼續做給我吃,奶奶說晚上還有糉子等着大家一起吃呢。 今日不僅嚐到了美味的食餅筒,還知道了食餅筒的製作方法。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篇21:端午作文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風俗就是吃糉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的母親。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糉子。母親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糉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母親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糉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糉子包完後,母親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母親包的糉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糉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糉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糉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着槳,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吃糉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風俗共同編織了一個快快樂樂的端午節。

篇22:端午作文

“糉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這是詩人陸游寫的關於端午節的詩句。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

在嘉興,端午節有衆多的習俗:家家戶戶掛門前艾草,希望一年無災無禍;老人給小孩做香囊,驅蚊辟邪;還有一年一度的南湖賽龍舟,那場面十分激烈。

而在那天,對於我這個“吃貨”來說,最喜歡的就是包糉子、吃糉子。每次奶奶總會先準備箬葉、糯米、鮮肉、細線。她先把兩片葉子疊起來,弄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後往裏面加入一半的糯米和兩塊鮮肉,最後把米加滿,蓋上箬葉,一個精巧的糉子就包完了。這樣看着奶奶這麼熟練的技法,我也決定試一試。我學着拿起兩片碧綠色、長條狀的箬葉,用手把箬葉折成漏斗狀,但這兩片葉子卻像兩個頑皮的孩子,怎麼都不聽話。我只好用手指拼命地捏住,快速地把糯米倒進去,糯米發出了“沙沙”的響聲,好像在勸說這兩片箬葉,又趕忙放了兩塊誘人的肉,然後把糯米迅速加滿。最後,我用力地把展開的箬葉嚴嚴實實地包好,再小心翼翼地用細繩來了個“五花大綁”,不讓一粒糯米“逃”出來。看着這個樣子雖然不好看,但是親手包的糉子,我的心裏別提有多自豪了!

把包好的糉子放到鍋裏煮一下,美味的糉子就出鍋了。吃着美味的糉子,我不解地問奶奶:“奶奶,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奶奶告訴我:“端午節包糉子是老百姓爲了紀念投汨羅江的屈原,希望不讓江中的魚兒打擾到屈原。這個習俗一直流傳到現在。”“哦!原來習俗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呢!”我這才恍然大悟。

端午節,實在是太有趣!既可以掛艾草、做香囊、賽龍舟,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糉子,更顯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

篇23:端午作文

今天是端午節,可是早晨就開始下起了傾盆大雨。哪裏也去不了,只能待在家裏,等爸爸做好吃的。

中午快到了,爸爸買回來了很多菜,我洗菜,爸爸炒菜。第一道菜,宮庭排骨炒好了,我嚐了一下香噴噴的,感覺很有嚼勁。第二道菜,剁椒魚頭蒸好了,我又嚐了一下,感覺有好濃的鮮嫩辣味。第三道菜,福壽全雞悶出來,我又嚐了一下,感覺雞肉很滑嫩又清香可口。第四道菜,紅燒牛肉爸爸是用爆炒法做的。我又嚐了一下,感覺牛肉很細膩滑潤。上菜了,我一手拿着根雞腿,另一手拿筷子,咬了一大口雞腿又吃了一下剁椒魚頭,啊,真好吃!我大口大口地吃,一根雞腿很快就被我吃完了。我滿嘴是油膩,這真是美味極了。晚上,我們還是吃中午剩下的這些菜,媽媽只是去熱了一下。

端午節真好!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讓我大吃特吃,嚐出了菜的奧妙,也嚐了中國傳統節日的快樂!但遺嘆的是天不作美,雨無情的一直下到晚上。

篇24:端午作文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古到今有許多關於端午節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節,我家門上都會掛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媽媽買的,門口飄着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這是爲什麼,去問媽媽:“媽媽,爲什麼要掛菖蒲和艾草呢?”媽媽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有許多的傳說,其中有說這一天是個惡日,有各種蚊蟲妖邪出現。艾草是用來除蟲的,它的香味能驅趕蚊蟲,菖蒲是用來避邪的,意寓着健康平安。而且乾的艾草葉用來給你們洗澡可以保護皮膚哦。”聽了媽媽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是好東西呀。

在端午節的`這一天,我家的菜會特別豐富,媽媽總會按照外婆家的風俗,給我找與“黃”字有關的菜:紅燒黃魚,涼拌黃瓜,蒸鹹蛋黃……而爸爸也會親自下廚燒一盤大肉,裏面有整個雞蛋和大蒜。不管我們愛不愛吃,爸爸都要求我和弟弟每一樣都吃一點。要是在老家過節,奶奶還會給我們的脖子上和手上綁上由幾種顏色組成的綵線。

現在有許多國家都過起了端午節,韓國已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了端午節。希望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篇25:端午作文

古時候,人們不喜歡五月,稱五月是“毒月”、“惡月”。民間把未滿週歲的孩子帶到外婆家過端午節,意思是躲起來,以免遇到什麼災禍,還有在端午節的時候,用大紅紙剪出“五毒”的圖案,貼在窗戶上和門上,可以驅趕各種毒蟲。五毒就是蜈蚣、蠍子、壁虎、蜘蛛、毒蛇。

我家這次端午節長假去了懷柔,可是早上有點霧,它掩蓋了我出遊的心情,到了懷柔霧散了,溫暖的陽光開始灑向大地,雖然,我們在懷柔玩的很開心,可是我還是不高興,因爲那裏的天是那樣的藍,而北京的天是灰色的,這讓我意識到地球也是有生命的。

篇26:端午作文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每當到了端午時節,大街小巷就成了快樂的海洋。端午節也是我最愛的節日:好吃的糉子,激烈的龍舟競賽,有着中藥味兒的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還有 雄黃酒、帶香囊¨¨¨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淚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

晚上母親和父親帶我一起去外婆家過節,這時,香噴噴的糉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糉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說:“ 外婆,我來幫您嚐嚐糉子熟不熟 ”外婆笑眯眯的說:“看你這隻小饞貓,好!外婆 給你先來一個。”我把糉葉撥開,看到了糯米糉子,聞一聞,哇!真香啊!真讓人流口水,不能光看不吃呀,我馬上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外婆說:“現在的糉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糉,水晶糉,肉糉,鹹肉糉……”聽 着聽着,口水早就已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這真是個快樂的端午節。

篇27:端午作文

我期盼已久的端午節馬上又要來到了,在這個節日裏的小朋友們格外歡快活潑。這是我記憶最深刻的節日。

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聽媽媽說:“這是我國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有四五千年的歷史。這個節日有許多風俗,比如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等,這個節日還與“五”字連在一起,每年的這一天,媽媽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我的脖子、手腕和足踝上,這“五線”成爲長命縷,這亮麗的色彩,增添了節日歡樂的氣氛,也象徵着小朋友們的健康成長。

爸爸趁天還沒有亮,就忙着去田裏拔了一些艾蒿掛在門上和屋檐下,說:“可以避邪。”

奶奶也早已起牀,包好了各種各樣的糉子,有肉的、板栗的、紅棗的、赤豆的,然後將包好的糉子煮熟,擺在飯桌上,我每人分了一小盤白糖,我們全家人吃着香噴噴熱氣騰騰的糉子,別提心裏有多高興多快樂了!

篇28:端午作文

楊成奎

說起賽龍舟我想大家都是耳聞目睹過的,你聽鑼鼓聲聲,鞭炮齊鳴,划龍舟比賽就快開始了。

小河兩旁人山人海圍滿了觀衆,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論誰輸誰贏。龍舟爭先恐後的劃了出來,3輛龍子實力不分上下,選手們整齊的划着船槳“一二一,一二一”站在船頭的是一個身材魁梧的漢子,他拿着手上的鼓錘鏗鏘有力地敲着,鼓爲自己鼓舞士氣。

岸上的觀察們目不轉睛地盯着,一邊心急如焚地喊着加油,小河上選手們不一樂乎的划着,他們聽着觀衆們強烈的耐喊聲,頓時變得充滿了信心,更加邁力的划着,鑼鼓聲變得越來越響,船槳划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河水被攪得洶涌澎湃飛濺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河水兇猛地向河岸拍擊,選手們越戰越勇。就在難解難分之時,藍隊,使勁往前划着,最後一舉拿下冠軍,其他兩隊雖然輸了但他們並沒有氣餒,而是用樂觀向上的心態向藍對慶賀。這時鞭炮齊鳴,人聲沸騰爲冠軍頒獎的,時候到了歡呼聲吶喊聲,鞭炮聲是是這次龍舟大賽上最富有動力的的交響曲。

河水平靜了下來鑼鼓與鞭炮消失影去。剛纔熱鬧的氣氛漸漸變淡,隆重的龍舟大賽拉下了圍幕。

評:開頭直奔主題,“鑼鼓聲聲,鞭炮齊鳴”不見其景,先聞其聲,營造出熱鬧喜慶的氣氛,第三段更是把賽龍舟的場面推向高潮,熱鬧的歡呼聲吶喊聲似乎還回蕩在我們的耳畔,結尾自然、簡潔令人回味無窮。

篇29:端午作文

6月16日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騎摩托車到離城很遠的山上踏青。一路順風順水,景色宜人。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剛到了半山腰,好好地摩托車後輪胎突然癟了。我們只好推着泄了氣的摩托車打道回府。

因爲這裏離市區很遠,所以在短時間內沒有地方修理。摩托車本來就比較重,再加上沒有氣,大大的增加了它的重量,推着非常吃力。我在後面推,爸爸在前面推,過了不大一會兒,我們兩個就氣喘吁吁、汗流滿面;媽媽不但一直給我們鼓勁,而且還積極的尋找修理點。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因爲我自己也盡了一份力量,全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嘛!

經過一番拼搏和努力,我們足足走了5公里,但還是沒有到達目的地;向當地村民一打聽,說再往前走半小時會有一個修車的地方,到那裏就會有希望了。雖然我們已經筋疲力盡,但一聽到這話,我還是信心百倍的推了起來;在這半小時裏,可能是我這一生中最漫長的30分鐘,路上我竭盡全力的向前走,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堅持就是勝利。終於,在我和爸爸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走完了這段艱難的旅程。

這次特殊的旅行,讓我真正的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相信這次旅行會讓我終身難忘,我想今後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束手無策了。

篇30:端午作文

端午節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到媽媽在門外忙上忙下的。出去一看,原來媽媽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着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香噴噴的糉子。這時,我纔想起今天是端午節。看着煮的綠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糉子,口水都垂涎三尺了呢。幾分鐘,兩個雞蛋和一個糉子就沒影兒了。

在我的家裏頭,每個人都會包糉子。媽媽告訴我:“燁,長大了,要學會包糉子哩!來,我來教你包餃子。”我一聽到這個好消息,一蹦三尺高。“要先去市場買包糉子的材料。”我便穿好衣服上市場了。去市場買糉葉、五花肉、糯米,繩子。媽媽先把糯米、五花肉,繩子洗乾淨,然後把五花肉切成小塊,再把糉葉和繩子煮一煮,這樣才能使糉葉和繩子變成柔軟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來。

“先把長長的糉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媽媽對我說。我想想,這不是很簡單嗎?便開始動手了。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媽媽親切地對我說。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可是還是做不好。沒辦法,媽媽無奈的搖了搖頭,走過來手把手的叫我,一個還算像樣的糉子在我手上誕生了。

我終於吃上自己包的糉子啦!突然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樂!耶,我終於會包糉子啦!

篇31:端午作文

我的故鄉是河南,但我從小就在德清這片土地上生長,這裏記載着我美好的童年。德清是我的第二個故鄉,這裏的習俗我也有所瞭解,接下來,我給你講講端午節的習俗吧!

在端午節這天,你走在德清的大街上,會發現有些人在自家的門檐上掛着一些像大蒜似的綠色植物。你一定會問了:“沒事幹嘛在門檐上掛大蒜呢?”呵呵,這可不是大蒜,而是艾草。一些老人說,在端午節這天掛艾草,可以驅邪。迎面走來了一個小孩子,你一眼就會發現小孩子的臂膀上掛着香囊,據說可以保小孩子平安。

你來到我家,會發現我們全家人都在包糉子。糉子的品種多種多樣,按形狀分,有三角糉,斧頭糉,抱兒糉等;按餡料分,有豆沙糉,八寶糉,蛋黃糉,肉糉等,口味不同,各具特色。你知道糉子怎麼包嗎?首先把新鮮而有綠油油的糉葉洗得乾乾淨淨,然後,用左手託着糉葉,右手輕輕地舀起糯米,並加上一些蜜棗或豆沙等,包起來用繩子捆緊,最後把美味的糉子煮上幾小時,熟透了就可以吃了。

端午節這天我們還要賽龍舟呢。你知道我們端午節這天爲什麼要賽龍舟呢?相傳起源於戰國時期,楚國人屈原被奸人所害,滿含冤屈投入汨羅江自殺。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仍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你看,你看,江上那裏人聲鼎沸,肯定是在賽龍舟了。一艘艘龍舟在江上飛快地遊着,像射出的箭一樣向前衝。龍舟上的人精神抖擻,奮力地划槳,敲鼓的人用力的敲鼓,岸上的人都在爲他們加油。那簡直是鑼鼓喧天,響徹雲霄,熱鬧非凡。在端午節時我們還要吃“五黃”,所謂“五黃”,就是指鹹蛋,黃鱔,黃酒,黃魚,黃瓜,聽說吃這些可以驅邪。

這些就是我的第二故鄉----德清的習俗,不知你們家鄉的習俗是什麼樣的?記得要告訴我哦!

篇32:端午作文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今年的端午節有什麼事情?讓我們大家想一想吧。

我記得端午節那天,我和媽媽一起吃糉子,吃完糉子後我們去叫大姑,大姑和我們一起去接奶奶,奶奶給了我一個雞蛋,吃完雞蛋三大爺給我和大姑一人一袋子牛肉乾,然後我們就一起去東二環拔艾草,艾草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它能驅蚊、做藥、洗腳還有把艾草插在門上可以避邪。我們一起拔了兩大袋,我也收穫了很多,我撿了兩個很漂亮的石頭,我還摘了一朵滿天星和幾朵小野花,中午我們吃的面片,下午我們又去拔苦菜,我拔的都把腳紮了,下午媽媽給我吃苦菜,那味道好像吃了藥一樣苦。

今天我們全家的收穫真不小,我喜歡端午節,因爲端午節很快樂。

篇33:端午作文

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也是我期盼已久的端午,端午到了,就代表炎熱的夏天也即將到來了,我們班舉行了別開生面的鬥蛋比賽,真是有趣極了!

上課鈴剛剛響,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早就已經準備好的蛋,開始比賽了!只見大家都三五成羣地分好組,擁擠的人羣中間露出了一個個樂開了花的笑臉。瞧!他們禁不住食物的“誘惑”已經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用帶來的一個蛋頂破了五個蛋呢!心裏高興極了。可是最後居然輸給了倪娜娜帶來的鹹鴨蛋,真是哭笑不得呀!正在這時候不知從哪兒冒出來一句:“既然蛋殼都碎了,那就吃了吧!不吃給我吃吧!”她這一句話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再向那邊看,周老師已經開始教大家編織蛋套了。我也安靜的坐下來看。只要仔細聽,認真看,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呢!

我和楊曉紅一起,開始編織蛋套。唉,看是看會了,實踐起來還是有點小麻煩,不是這根線太緊,就是那根線太鬆,我們倆一絲不苟地琢磨了半天,終於有點會了有句話說得對“實踐出真知”,不試試怎麼知道你做不好這件事呢?事實證明,只要堅持不懈,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難,因爲“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這次的“端午鬥蛋”真是趣味十足。既收穫了快樂,也學會了本領,更明白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篇34:端午作文

去年的端午,是在學校過的,而今年的端午恰好是放暑假的第一天,又不上學還能美餐一頓,悠哉美哉?

一大早,爸爸和媽媽帶着我到老家過端午節。下了車,放眼望去,奶奶家的門上早已插上了艾草,聽媽媽說,這樣做可以避災驅邪。瞧,門口也站滿了人,說說笑笑,好不熱鬧!原來他們是在打餈粑,只見大伯右手握着錘頭,左手掂着錘尾,舉過肩頭,一上一下喊着號子努力地捶打着,餈粑也黏黏的貼在木棒上,像掛起來的一根根絲線,我們小孩子圍在周圍,隨着木棒的一起一落,也叫着笑着, 看到糯粑粑的餈粑,口水滴答。我們正準備下手時,爸爸發言了:“知道今天爲什麼要吃餈粑嗎?答對才能吃喲。”

這可難倒了我了,我就裝作沒聽見,等待爸爸解釋。爸爸告訴我說是爲了紀念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真沒想到一種食物也有故事。我一邊品味着故事一邊上前去‘扯餈粑糰子’吃,看着那顆顆米粒變成了白花花的餈粑,又被我們扯成一綹一綹的送進嘴巴里,好不愜意!二伯二嬸看我們吃得開心,專愛逗我們城裏小孩玩,知道我們不懂,就忽悠我們,說把手在火邊烤烤再去扯餈粑糰子更好吃,可想而知——又燙又粘!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我家鄉的端午節還有很多的習俗,如“取草帽”、吃茶葉蛋。盪鞦韆……端午節真有意思。

標籤:端午 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