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作文精品多篇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作文精品多篇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作文500字 篇一

今天,我興奮極了,因爲,我期盼已久的端午節到來了!小孩子們都說:“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一大早,媽媽帶着我去花店,買來了一束艾草,接着,又帶我去了菜市場,買來了包糉子的料,有:綠油油的棕葉,甜甜的棗子,粘粘的糯米和新鮮的豬肉。買來了包糉子的料,我和媽媽準備回家包糉子嘍!

到了家裏,媽媽拿來了一個包糉子的板,教我怎麼包糉子。首先,把一團糯米放到棕葉上,說着,拿出了一片綠油油的棕葉,把粘乎乎的糯米放了上去。接着,把棗子放進了糯米中,在把棕葉包起來,

用一根絲線在糉子上打了一個結,一個胖鼓鼓的糉子就完成了。我學得很認真,所以,不一會兒,滿滿一盤的糉子就包好啦!媽媽把糉子一個個放進鍋裏煮,過了70分鐘,糉子煮好了,當媽媽把糉子拿出來時,

一股清香撲鼻而來,當全家一起吃糉子時,我開心的笑了。

接着,媽媽帶着我去看了賽龍舟,賽龍舟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旁邊人山人海。只見,湖上有有四條龍舟,每條龍舟上的人都精神抖擻,只聽發令員一發令,頭上的人打鼓,尾部的人敲鑼,龍舟像

離玄的箭一樣衝了出去,第二條龍舟暫時領先,第一條龍舟的人不服氣,拼命的往前劃,最後,第一條龍舟獲勝了,圍觀的人歡呼起來,我喜歡端午節!希望明年的端午節快點到來,這樣,我又可以和媽媽一起

包糉子,看激動人心的賽龍舟了。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作文500字 篇二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它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爲了紀念才華橫溢的愛國詩人屈原的。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如插艾枝,菖蒲。賽龍舟,掛荷包,拴五彩線,吃糉子是最常見的活動了。說到這兒,不得不說一說傳說中這個感人的故事。楚國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每天爲楚王出謀劃策,深受楚王的信任。一些小人在楚王面前誣陷屈原,楚王信以爲真,把屈原趕出了楚國。屈原傷心欲絕,自投汩羅江自盡。當地人民得知這個消息,便駕舟去救屈原,最終一無所獲,因此有了賽龍舟的風俗,後來人們爲了保護屈原的屍體不被魚蝦吃掉,就往江裏投糉子,後來就有了吃糉子的風俗。

說到吃糉子,我家端午節最熱鬧了。每年端午節外婆都會到市上買來新鮮的糉葉,同時把準備好的糯米洗乾淨,在準備好綠豆等材料作餡,一切準備好之後,外婆就開始帶領大家包糉子啦!外婆每次都先拿兩張糉葉,摺疊圍攏起來,做成一個窩,中間小心翼翼的放進準備好的糯米和綠豆,包出棱角,最後用細長的棕葉把它拴起來,一個個有模有樣的糉寶寶就誕生了。外婆把糉子放進鍋裏開始蒸,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外婆把糉子端起來,滿屋子糉香四溢,我迫不及待的拿了個糉子,津津有味的吃起來,那感覺真是回味無窮!

我們吃的自己包的糉子,感到我今天又多了一個收穫,這真是一個開心的端午節呀!

端午節的由來及風俗的作文700字 篇三

記得那是去年的端午節吧。一大早,爺爺買了菜回來,哼着小曲兒走進院子裏,扯着大嗓門叫:“遙遙,快點下樓,看爺爺買了什麼!”我趴在窗臺上,看見爺爺樂呵呵地站在院子裏,手裏拎着一袋蜜棗、一袋糯米和一束嫩綠的大糉葉。我猛地想起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便興奮地跑下樓。

廚房裏,奶奶已經繫好了圍裙,開始忙活了。我纏着奶奶,硬是要學包糉子,奶奶拗不過我,只好答應了。

只見奶奶拿起一片糉葉,用手輕輕一卷,便成了一個精緻的“圓錐”。我學着奶奶的樣子依樣畫葫蘆。我拿起糉葉,輕輕地一捲,可怎麼也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個會漏米的大“漏斗”。奶奶在一旁指點:“一隻手把糉葉的一端捏緊,另一隻手往裏卷,下面捏得緊一點,上面鬆一點。”在奶奶的指點下,我終於笨手笨腳地勉強卷好了糉葉。

接着,奶奶用勺子舀了一勺糯米,倒進卷好的糉葉裏,就像給飢餓的孩子填飽肚子,然後放上了一顆大大的蜜棗,接着在上面蓋了一勺糯米。我躍躍欲試,舀了一勺糯米,倒進剛剛卷好的“圓錐”裏,剛要放蜜棗,可誰知我一不小心,手一鬆,“圓錐”變回了“漏斗”。好傢伙!米粒兒“沙沙”地都溜走了。

我並不灰心,吸取了剛纔的教訓,緊緊地捏住了“圓錐”的頂,生怕那顆調皮的米粒兒偷偷地溜出來了。接着,我在上面放了一顆大蜜棗,大蜜棗靜靜地躺在“毯子”上,像一個熟睡的孩子。我又給它蓋上了一層被子。最後,我把剩下的那端糉葉折過來。正想用繩子綁好時,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我剛騰出一隻手來準備去拿繩子時,另一隻手頓時罷了工,胖胖的糉子散了架,糯米灑了一地,我正要拿掃帚去掃,可一不留神踩到了地上的糯米,打了個滑,摔了個底朝天。給我“陪葬”的就是那一大盆被我不小心打翻了的糯米……

望着廚房裏那一片狼狽不堪的殘局,我不禁笑岔了氣……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作文600字 篇四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據說這個節日是在古代流傳下來的,當時是爲了紀念大詩人屈原,屈原因忠國愛民投河自盡了,當地的人們爲了不讓河裏的魚毀了屈原的容貌,所以大家就動手包起了糉子,再把糉子丟進河裏讓那些魚來吃糉子,而不損害屈原的身體。因此人們爲了紀念這一天都是會包美味的糉子,也有的地方賽龍舟,有的舉行糉子比賽……

端午節這天,按照我們那裏的習俗就是殺雞、包糉子、拜神。這一天早上,我們全家人都早早起來開始準備包糉子的材料,等各種準備工作做好,我們就洗好手開始包糉子了。奶奶是包糉子的高手,很多人都請奶奶到他們家幫忙包糉子呢,做完後,自然也會送幾個給奶奶。而我呢,但是最喜歡吃糉子的,一見到糉子就忍不住嘴饞起來。於是,我丟下手邊的糉葉,吃起美味的糉子。這個瘦肉拌小蔥餡的糉子是最好吃的,我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會兒就解決了好幾個糉子了。“嘻嘻……”大家都是捂着嘴巴笑了起來,我不知所措地難爲情起來了,可是自己又很疑惑,他們爲什麼都要在偷笑我呢?最後有一個人肯要告訴我原因了:“看你這個大花貓,吃得滿臉都是。”說着把紙巾給我,我一擦,結果紙巾上全是米飯粒,我也不禁笑了起來。

最後把糉子做好了,這個時候已是中午了,我們趕緊拿上雞和自己包的糉子去拜神。只見奶奶和媽媽雙手合上,跪着,嘴裏還在嘰哩咕嚕地說一大堆話,說完以後便燒起了紙錢,然後回家吃糉子去了。

這一天,我過得十分開心,因爲既有美味糉子吃,還能夠聽到古老的傳說故事——包糉子的來源。

端午節來歷和習俗的作文 篇五

我國的傳統節日衆多,比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春節,比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清明節,再比如“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中秋節……而我要說的是“糉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的端午節。

在我的家鄉,流傳着許多關於端午節的傳說。相傳古時候,有一位愛國詩人叫屈原。他滿腹詩書,但當時的國君楚懷王卻聽信讒言,不重用他,反而重用小人。屈原的滿腔抱負無法實現,在楚國被攻破時選擇了投汨羅江自殺。人們曾紛紛乘船去找屈原的屍體,驅趕江中的魚,可是沒有找到。人們怕魚兒吃他的屍體,就往竹筒裏放米之後扔進江裏,後來就演變成了端午節吃糉子。此後,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人們就會包許多糉子,翠綠的糉葉裏,包着雪白的糯米,還可以加許多佐料,如肉,蜜棗等。糉葉的清香和糯米的甜香混合在一起,讓人胃口大開,忍不住多吃幾個糉子。吃糉子就成爲了端午節的一大習俗。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端午前幾天,大村小鎮都會準備好龍舟,安排好划龍舟和敲鼓的人員,然後在湖邊練習。端午節當天,太陽高照,湖邊人山人海,圍欄邊也是人堆人,讓人擔心起圍欄的承受能力。終於,在衆人期盼的目光中,比賽開始了,鼓手有節奏地敲擊鼓面,划船的人動作整齊劃一,龍舟爭先恐後地衝向終點,這盛大的場面,壯觀極了!

端午節時人們還會在門上掛艾草,祈求一家人身體健康,吉祥幸福。艾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草藥,揮發出特殊香氣,不光可以驅蚊蟲,還有溫經、祛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等作用。除此之外,人們還會在牆邊噴灑雄黃酒驅毒,還會把洗乾淨的藥草捆綁成一大把,放在鍋裏跟雞蛋一起煮,用煮出來的水洗澡,防止生病。

這些豐富多彩的習俗都是家鄉人過端午的特色,它們就是端午節的象徵。當然人們也不會忘了在心中悼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