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河北省的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河北省的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河北省的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範文一:點燃完美之燈

是誰,在積灰已久的答案上,爲你拂去歲月的塵埃?是誰,在死氣沉沉的海面上,爲你掀起振奮的波瀾?是誰,在幽暗昏惑的深夜裏,爲你指引前進的方向?

是完美的燈盞,在一個缺憾葬送人生的旅程中查漏補遺,陪伴我們踽踽獨行。

完美,當如修船工順手修復的船底的小小的“漏洞”,信手自然的舉動,將生活演繹得風生水起;完美,當如船主洞曉真相後的登門“致謝”,感懷生命的巨大饋贈,將人生揮灑得淋漓盡致。

可曾是那樣的他,一生立一志,一世作一書。他從小習醫,立志懸壺濟世;他從來執着,親手採藥煎藥。古人留下的醫書雖經典實用,但其中的缺漏和錯誤卻讓他怵目驚心。於是,書房裏飄蕩他執着的身影,險峯上留下他喘息的聲音。他跋山涉水、不辭艱辛,他服下奇藥、無所畏懼,爲的只是點亮人性的完美燈盞,照亮醫學的神聖殿堂。終於,李時珍用八百多種藥物,上千萬字的筆記,三十一年的時間,用他捨生忘死的堅持,一生一志的前程,直面危險的勇敢,創作出醫學史上的傳奇,將他人性的完美放得如此巨大,大得足以普照人間。

可曾是那樣的她,乒乓球賽上颯爽英姿,將中國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可面對國際化的社會,匱乏的知識只能變成前進的阻力。於是,卸下鮮花與掌聲的她化身學子穿梭於清華的學堂。從一個個字母學起,堅持不懈;向缺點發起強攻,力求完美。被教授稱爲“最勤奮的學生”,她謙虛迴避;面對用腦過度而掉落的長髮,她吞淚隱忍。完美的實現需要艱苦的修煉,她卻咬牙挺了過來。於是,在國際化的體壇,我們見到了一個不樣的鄧亞萍,完成了從乒壇一姐到優秀學者的完美蛻變。

蘇菲說過:“人生的意義絕不在於一個小小的缺憾,卻一定需要用克服這些小小的缺憾的過程來鍛造並藉此加以最深刻的闡釋”一個馬蹄鐵可能毀掉一個國家,一個小缺點就可能葬送人生。求完美的過程固然荊棘遍地,但我們借夢想和執念打造的青春,必得蹚過這條洶涌湍急的河流在如夢光陰中與完美華麗地邂逅。

勿以善小而不爲。點燃完美的燈盞,讓漫漫人生路光明滿天。

河北省的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範文二:美麗之花開在分外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船主讓漆工給船塗漆。漆工塗好船後,順便將漏洞補好了。其實,船主只是讓漆工塗漆,並沒有讓他補漏洞,修補漏洞純粹是漆工的分外之事。可就是這“順便”的分外之舉,卻挽救了船主幾個孩子的生命。

可別小看這“順便”的分外之舉,生活的美麗,社會的和諧,很大程度上就需要這些分外之舉呀!

前段時間,黑龍江佳木斯市出現了一位“最美女教師”——張麗莉老師。張老師之所以最美,原因就是她做出了她職責範圍的分外之舉。2012年5月8日晚,正當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一羣學生準備過馬路時,一輛客車突然失控衝了過來,與前方停在路邊的另一輛客車追尾相撞,被撞客車猛力衝向正要過馬路的學生。危險瞬間,本可以逃生的女教師張麗莉,奮不顧身去救學生,自己被捲入車輪下,雙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至今仍然躺在病牀上。誰都知道,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沒有法律規定教師必須捨身去救學生。張老師的偉大之舉,純粹是分外之舉。就是這美麗的分外之舉,挽救了學生,譜寫了一曲美麗的教師之歌。

無獨有偶,2011年7月一位媽媽被網友譽爲最美媽媽,她就是吳菊萍。2011年7月2日下午1點半,在杭州濱江區的一個社區內,一個2歲女童突然從10樓墜落,在樓下的吳菊萍奮不顧身地衝過去用左臂接住了孩子,小女孩得救了,可吳菊萍卻身受重傷。

救自己的孩子,是任何一個媽媽的分內之事。可是,吳菊萍不一樣,她在最危急的時刻,不惜個人安危去挽救別人的孩子。這是多麼偉大的分外之舉呀!就是這美麗的分外之舉,挽救了別人的孩子,譜寫了一曲美麗的媽媽之歌。

可是,生活中不乏這樣的鏡頭,明明是自己的分內之事,卻以種種理由當作了分外之舉。大家還記得2008年汶川地震時候的一位老師吧。這位老師在地震來臨後,奮不顧“人”地率先逃跑。他就是因此迅速竄紅網絡的範美忠,後被網友譏諷爲“範跑跑”。危險來臨那一刻,“範跑跑”也做了“分外之事”,他是把指揮學生有序避難的分內之責當作了不關自己的分外之舉呀!

現實生活中,之所以我們感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程度越來越低,社會風氣日漸趨下。很大程度上就是我們很少去做那些分外之舉了,總覺得那些事情和自己無關。其實,只要我們在盡到分內之責的同時稍微地多做一些有益的分外之舉,就像那位漆工;那麼我們的社會就會和諧許多,美麗許多。要知道,美麗之花常常開在分外呀。

河北省的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範文三:滴水之因當涌泉相報

我們生活在當下。

這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我們賺的錢更多了,人情味卻更少了;我們的交通工具更先進了,公交車上站着的老人卻更多了;我們登上月球探索太空,卻不願伸手幫助對面的鄰居;我們的股市價格一路狂升,價值觀卻成倍地下降;我們的社會都知道“此仇不報非君子”,卻怎麼也流行不起來“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而社會上數不勝數的忘恩負義之人,仇視一切事物之徒,更加深了社會道德危機。人們的心越來越狹隘,只懂索取,不懂回報之人,彷彿充斥着整個社會。

記得做一篇練習時讀到的一個故事:一對老夫婦遇到一位趕着回家過聖誕節的年輕人。年輕人買不到車票,在大雪紛飛的夜晚,無法回家。老夫婦在邀他共度聖誕節遭推辭之後,竟主動將自己的車借給了年輕人。這樣的舉動令人震驚,令人感動,但接下來的事卻讓人心寒:這年輕人再也沒有回來,杳無音信。

一位著名作家在談到社會道德時也曾說到他自己的親身經歷,他在一次散步時撿到一個錢包,打電話找到失主時,失主無感謝之詞,竟要求他送還到失主家中。

我們感嘆叢飛節衣縮食爲貧困學生,卻也憤慨他在重病之時無人援助,我們感嘆雷鋒無私地爲人民服務的精神,卻也無奈現在有些中國小生不知“雷鋒”何物!

當整個社會呈現出一種暖昧的姿態時,我們應該需要一種有質感的態度來面對社會道德危機。

這便是: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一位即將不久於人世的老人,將自己的兒女喚到跟前,一一敘說了何人何時幫助過自己,教導子孫們報答人家。雖然老人一生坎坷,遭受不少人的陷害,但他自始至終未提一句,只把感謝留給後入。這是我見過一個老人留給世界最好的禮物。他讓人明白了感激的力量,回報的感動。

一位女士用自己430元的稿費,隨意地捐給了西北一位素未謀面的小女孩,但這位女孩卻把她的恩德深深記在心裏,即便在貧困的條件下,仍堅持給她信,雖然這位女士已經快忘了這件事。小姑娘的善良、知恩卻讓人欣慰。

我們感嘆華農大小李的愛心,更受到那位四年級的女生的感動;我們感嘆大批青年出國深造,更感嘆他們回國報效的高尚。

西方一位哲人說過:“別人愛我我愛別人,這是小愛;我愛別人,別人愛我,纔是大愛。”所以____有一句名言:施比受有福!

無論東西方,無論古今,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都是我們的準則,促使我的社會變得有思想、有內涵,遙望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