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作業研究報告多篇

作業研究報告多篇

【第1篇】《國小數學作業設計多樣化的研究與探索》課題述職報告

一、課題說明

我們發現目前國小數學在作業設計與佈置方面存在很多單一、守舊、呆板等問題,基於以上情況,我們認爲有必要對國小數學作業設計進行改革,所以我們提出了《國小數學作業設計多樣化的研究與探索》這一課題,因而本課題研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課題充分借鑑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結合本校實際,通過研究,試圖改變目前傳統的作業形式,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設計新型作業,以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同時,研究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學生作業設計評價標準,以使教師佈置作業更具科學性,也爲教學管理者提供一個評價教師佈置作業的標尺。這對改變目前教師在佈置作業時隨意性現象具有重要的意義。圍繞課題先期進行的工作與研究,如對國內外相關資料進行蒐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資料,對當前課外作業設計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組織課題組學習等,既是課題得以立項的基礎,又是課題研究深入的保證。這使得本課題的研究有着較爲堅實的基礎和保障。我們認爲,本課題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標具體、研究方法適切,各項準備工作充分,具備了課題開題的條件,一致同意開題。同時課題組的全體成員緊扣課題研究目標、抓實研究過程,注重資料積累,豐富研究內涵,不斷提高課題研究的科學性、規範性和創新性,力爭在國小作業的設計與評價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學校鮮明的特色。

通過這一課題主要想解決以下主要問題:讓作業設計多樣化,比如採用設置作業超市、數學圖畫、數學手抄報、數學小製作、數學日記、數學小遊戲、數學童話、數學故事、數學實踐活動、數學成長記錄等方式,讓作業成爲學生學習、發現、創造、遊戲的樂園,使他們充分地張揚個性,實現學習的自主性,力求解決當前作業佈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統一性”、形式的“單調性”、完成的“強迫性”、內容的“隨意性”、習題的“呆板性”問題,使作業突出體現多樣化,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均衡發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該課題的研究目標是:

1.以建構主義理論爲指導,以《數學課程標準》爲依據,順應國小生的心理與年齡特點,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形式,比如:書面作業、操作作業、實踐作業、數學圖畫、數學卡片、數學日記、數學手抄報、數學故事等,努力提高學生素質。

2.通過多樣化的作業設計和探索,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數學,掌握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數學方法與技能、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通過研究,提煉經驗,探索規律,爲廣大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國小數學作業多樣化的設計。

二、具體工作

1.多次召開課題組會議,調查瞭解課題研究的實施情況,不斷討論研究的主要內容,總結課題研究中的得與失,討論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課題研究計劃,撰寫專題總結,完成課題階段性總結。

2.發動課題組成員蒐集理論資料,進行理論培訓和學習,並寫出理論學習心得體會,爲課題研究做好鋪墊。對研究方案進行分析與再修改,爲後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3.根據教師個人的理論學習和學生的意願,切實做好作業設計多樣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佈置學生感興趣的作業,設計學生喜歡的超市型作業、操作型作業、實踐型作業、調查型作業、圖案型作業、日記型作業、數學手抄報、數學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員多思考、多總結,真正讓作業設計成爲學生喜歡數學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績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該項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學生在學習興趣、主動性、自主性等指標上有明顯的提高。作業形式與內容的改革以後,學生自己主動做作業不讓家長督促的佔80%,以前只有50%的學生做得到。

2.學生學習負擔有所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絕對負擔都有一定程度的減輕。在作業改革以前,有58%的學生家長反映作業量對自己的孩子來說比較多,現在只有22%的學生家長反映學生作業量比較多。90%的家長反映學生做完作業後仍有時間自由支配。在這段時間裏60%的學生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3.學生家長的支持率高。認爲學生作業的改革有必要的佔50%,很有必要的佔37%。在對作業改革的建議中普遍反映,“自從作業形式和內容改變以來,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學生自主選擇作業的形式很好,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做作業,做到因材施教”;“有創意,有助於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生素質的提高”。同時,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見,如“應做的作業還是要佈置做”;“教師佈置的作業較少,應該再增加一些作業”;“學生自我設計作業的形式不錯,有利於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但對能力較差的學生較難掌握,老師需給予建議和指導”;“除了語文學科以外,其他學科能否也進行作業改革,使學校教學工作整體向前推進,學生也便於把握”等等。還有一些家長對作業改革能否適應會考的要求表示了擔憂。學生家長的意見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業改革在操作過程中尚需完善和改進之處,這與我們嘗試改革以來暴露的一些問題相一致。

經過深入冷靜地分析,發現改革初期我們更多地關注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性的培養,放權給學生,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但對學生作業質量的內涵提高不夠。爲此,我想在今後的研究中,除繼續發揚前一階段的優勢外,應針對暴露的問題進行調整。主要策略有:一教師加強指導,加強與其他學科教師的合作;二強化學生學習彙報,讓學生表現自己,形成良好的合作和競爭學習氣氛;三加大學生自主發展的幅度,教師應加強作業開放性的研究,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四加強作業設計內容的應用性開發,形成作業設計的新概念——貼近生活,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學校所學知識的價值。

4.課題組成員不斷積極探討,經過研究,使我們瞭解了學生喜歡的作業類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我們今後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確的方向,更加有利於國小數學作業設計多樣化的研究與探索。

(1)以理論學習爲起點,爲作業設計多樣化打好基礎。

我們積極組織課題組研究成員進行理論學習與交流,構建新型作業設計模式,並不斷總結作業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研究的好做法,從而在不斷修正中前進。

(2)積極探索作業設計多樣化的有效途徑。

多樣化的作業設計,給學生創設了富有挑戰性,激勵性的氛圍,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學習內容,提高了學習效率。

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電教室,微機室等多個功能室,形象、直觀甚至動畫式的課堂作業牢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3)以校本教研爲先導,提升教師研究能力。

隨着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教學中,出現了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如果教師僅憑過去的教學經驗已經很難應付,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作用也越來越大。我們組織儘可能多的教師積極到外校學習,參與到教研活動當中去,取長補短。

5.初步構建多樣化設計作業的模式。

初步構建多樣化設計作業的模式,使學生興趣更加濃厚,與新課程教學理念相互融合,互爲促進。

6.學生的作業形式逐漸豐富,探究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

教師不像原來那樣漫無目的地不知作業了,而更多地是給學生提供現實的活動場景和研究的空間,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體現了“活動性”。以前的實踐活動與綜合應用內容,都是老師當作自學內容一帶而過,甚至從來不去涉及的,通過課題研究老師們意識到了這類作業的重要性,不僅不去省略,反而留出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去探究、去思考、去總結,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了自己的成就感。

7.教師對習題的處理能力及作業設計水平均有了一個較大的提高。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發現,教師有了自己的主導思想,照搬習題、按部就班的少了,隨之而來的是對習題的創造性運用和作業形式多樣化的設計。都能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有效的改編或重組。有了作業設計多樣化的的支撐,教師設計作業心裏有底了。

四、存在的突出問題

1.課題借鑑的理論書籍太少,學校只有一本,只有依靠上網蒐集資料進行理論學習,影響了課題的深入開展。

2.缺乏指導力度。課題研究要想出成果,除了個體的努力外,還要靠指導。目前來說,我們還沒有很好的找到突破口,缺乏理論和專家的指導,沒有大的進展和突破。

3.課題管理不到位,教師精力投入不足。

部分成員課題研究的主動性不足,研究不夠深入,不夠重視平時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對課題研究的精力投入不足是研究的一大問題。在課題研究方面,思路不夠清晰,積極主動性不強。

4.過程研究材料的總結、整理不夠及時。

在作業設計上的一些行爲顯得非常粗糙和隨意性,落實的力度就不夠。再加上不善於總結提煉,一學期下來,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徒勞的,沒有進行分析和反思,就難以在下一階段有意識地去改變。只有不斷地發揚成功的做法,修正不足和問題,我們的課題研究才能不斷深入,不斷獲得新成果。

雖然有時進行課題研究總結,可以說總結資料也十分豐富,但過程性的研究資料卻相對不足。雖然多次要求按時上報過程研究資料,但效果卻不很理想。即使能按時報來的資料,參考、推廣價值也不高,純粹爲完成任務。 五、採取措施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將採取下列改進措施促使課題順利完成,在國小數學作業的設計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學校鮮明的特色。

1.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進一步明確分工,落實達成的措施,並定期彙報,保證課題順利有序開展,獲得預期成果。

2.投入資金購買有關課題方面的書籍,組織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

3.邀請有關專家對課題進行理論方面的輔導。進一步加大對課題的管理、指導力度。及時收集課題研究資料,總結研究成果,爲結題做準備。一是定期上報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材料。小論文、總結、經驗體會等均可。二是學期末課題組要進行專項總結,把一學期來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經驗、存在的問題,進行細緻地分析、研究,形成書面材料。三是定期舉辦課題研究交流、展示活動,及時總結成功的做法,交流、推廣經驗,以此促進本校國小數學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六、反思及展望

課題研究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在取得了一些可喜進步的同時,我們也深刻地反思着:課題研究堅決不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要體現在行動上,需要每一位教師的積極參與,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有高水平的專業指導是保障,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大膽實踐是核心,領導羣體的高度重視是關鍵。

對課題研究的展望:作爲一所普通國小,我們的研究成果應該有着一定的輻射性,我們將對今後的國小數學作業設計多樣化的研究與探索更加規範化,合理化,更加充分地調動參與課題研究教師的積極性,推動教研課題研究逐步深化。我們也誠懇地希望得到各級領導、專家的大力支持,繼續深入進行對國小數學作業設計多樣化的研究與探索的實踐研究,爭取能夠取得較大的成果,順利完成這項研究工作。

回顧過去的工作,我們雖然取得了點滴成績,但我們清醒地意識到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絕不會沉浸在暫時的喜悅之中,我們的全體研究成員將繼續努力拼搏,紮紮實實研究和推進課題的研究,去不斷迎接新的挑戰,力爭讓作業設計多樣化成爲學生喜歡數學的真正理由。

【第2篇】《作業有效性研究》課題問卷調查報告

《作業有效性研究》課題問卷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11月

調查地點:xx初級中學

調查對象:隨機抽取的xx縣xx初級中學七年級30人、八年級30人、九年級30人,共90名學生以及10名語文教師

調查方法:抽樣問卷調查

調查人:荊小苗 辛超凡

調查分工:辛超凡發放調查問卷, 荊小苗收集、整理、分析數據並撰寫調查報告

爲了更好地瞭解國中學生以及教師文言文教學及學習現狀,擬了兩份調查問卷。緊張而有序的問卷統計工作已經結束,現報告如下:

一、調查目的:

1、瞭解國中學生文言文學習現狀。

2、瞭解國中教師文言文教學現狀。

3、提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爲《文言文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尋找方法併爲我們的小課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方向。

二、調查對象:

隨機抽取的xx縣xx初級中學90名學生以及10名語文教師,共收回學生問卷90份,教師問卷10分。

三、調查形式:

本次調查採用無記名問卷調查形式,調查以班級爲單位,隨機抽樣,課題組將90份學生問卷和10份教師問卷,印發給xx縣xx初級中學七年級30份、八年級30份、九年級30份,教師10份,現收回有效學生問卷90份、教師問卷10份。利用週一下午班會時間統一進行(11月5日),相關數據由人工進行統計整理,數據結果供課題組所有老師和學生參考。

四、調查內容說明:

本次調查問卷共分爲學生卷和教師卷兩大部分,其中學生卷16個選擇題,教師卷18個選擇題。

五、調查結果分析

(一)學生調查問卷情況:

1、81%的同學喜歡文言文,12.2%的同學無所謂喜歡也無所謂不喜歡,6.8%的同學不喜歡文言文。

2、不喜歡文言文的主要因爲它難以理解,也有一小部分同學認爲它讀起來拗口,還有的同學是因爲背誦任務繁重。

3、85%的同學喜歡文言文的原因是它可以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70%的同學認爲它可以陶冶性情,10%的同學是因爲它可以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8%的同學認爲它可以讓我們把話說得簡練些,只有3%的同學喜歡它的原因是可以應付考試。

4、92%的同學喜歡和同學進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40%的同學喜歡藉助註釋和工具書進行自學,15%的同學喜歡朗讀和背誦的學習方式,絕大部分學生都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

5、90%學生的老師平時採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70%的教師採用反覆誦讀的學習方式。

6、10%的同學認爲自己的語文老師上文言文很有趣,83.6%的學生認爲語文老師上文言文有趣,只有6.4%的同學認爲語文老師上的文言文無趣。

7、60%的語文老師上文言文時會向外拓展,36.7%的語文老師有時會向外拓展,只有3.3%的語文老師從來也不向課外拓展。

8、71.2%的同學認爲文言文的學習經常會給自己帶來思想啓發,28%的同學認爲有時會給自己帶來啓發,但仍有0.8%的同學認爲從來沒有給自己帶來思想啓發。

9、28.2%的學生在平時寫作中經常引用古詩文,71.8%的學生平時寫作中有時會引用古詩詞。

10、78%的學生喜歡教師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插入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音頻、視頻、圖像資料,11.2%的學生對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插入與課文有關的音頻、視頻、圖像資料等持一般態度,仍有0.8%的學生不喜歡。

11、大部分學生的教師給他們佈置文言文作業的形式是背誦課文、抄寫課文、註釋及譯文,很少有教師給他們佈置課後題。

12、絕大部分學生翻譯文言文的方法是藉助註釋和工具書小組合作翻譯,少部分同學直接抄教輔。

13、80.3%的同學上文言文時經常記筆記,19.3%的同學上課時偶爾記筆記,但仍有0.6%的同學上文言文時從不記筆記。

14、40%的家長經常檢查自己孩子的文言文背誦情況,20%的同學家長偶爾會檢查,仍有40%同學的家長從不檢查孩子文言文的背誦情況。

15、86.3%的學生認爲學習課內文言文對自己的考試幫助很大,13.7%的學生認爲有一點幫助。

16、95.6%的同學認爲自己的文言文底子一般,4.4%的同學認爲自己文言文底子差,沒有一個同學認爲自己文言文底子好。

(二)教師調查問卷情況

1、85.8%的教師認爲自己所帶學生文言文基礎較差。

2、95.8%的教師認爲目前教材文言文的課下注釋對課文理解幫助較大。

3、78.3%的教師所帶學生在作文中從不用文言文素材,只有10.3%的學生偶爾會用。

4、在學校的公開課活動中很少有教師選擇文言文教學。

5、45.2%的教師認爲學生僅藉助課文註釋能讀懂教材中文言文。6、68.3%的教師認爲新課改對促進文言文教學作用較大,但仍有20.1%的教師認爲有點作用,但仍有教師認爲沒有作用。

7、85.3%的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8、大部分教師認爲文言文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用較大。

9、絕大部分教師認爲學習文言文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陶冶性情,可以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10、89.5%教師認爲學生會背誦課文,會翻譯課文,掌握名句名段,掌握考點就算是學好了文言文。

11、文言文作業佈置方面:98.2%的教師常給學生布置課後習題,98.6%的教師常讓學生背誦抄寫課文,20.8%的教師會讓學生寫讀後感 ,38.5%的教師會讓學生改寫課文,90.8%的教師會讓學生寫積累筆記,還有97.6%的教師會讓學生做課外資料。

12、35.4%的教師認爲自己學生在做課外文言文習題時存在的主要困難是不認識生僻字,96.5%的教師認爲自己學生存在的最大困難是文言詞語積累不夠,不能夠了解文章大意,理解不了文章主旨。

13、93.4%的教師認爲文言文教學重點是作者及背景介紹,瞭解大意,積累名句,分析主題思想,分析寫作特色,89.8%的教師認爲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方法是教學的重點。

14、97.5%的教師認爲把所學文言文知識轉化爲能力的途徑是用白話文講故事,在寫作中引用文言文素材,78.8%的教師認爲是用課內所學知識技能來閱讀課外文言文。

15、98.7%的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常用的工具書是《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和教師用書。

16、87.6%的教師上課用電子白板、展臺、電視、投影儀、電腦等上課。

17、92.3%的教師認爲自己學生考試中文言文失分最多的是句子翻譯。

18、98.7%的教師認爲學生的教輔資料對文言文學習幫助較大。

(三)問卷小結

從學生卷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學生對學習文言文沒有自信,認爲自己的底子一般,但他們大多數仍喜歡學習文言文,爲它可以增加自己的語言積累、陶冶性情,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爲它可以傳承中華文化,還能讓自己把話說簡練些,極少數同學是因爲它可以應付考試。一小部分同學不喜歡文言文,他們不喜歡文言文主要是因爲它難以理解,也有一小部分同學認爲它讀起來拗口、背誦任務繁重,現在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較強,他們喜歡運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學習文言文,或是運用工具書自學,大多數學生認爲自己的語文老師上文言文很有趣,也很喜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運用現代多媒體資源,能夠向課外拓展,學習文言文可以讓自己的思想得到啓發,對自己的寫作也有一定地幫助,許多同學在平時的寫作中會引用古詩文,增加文章的美感和厚度,

從教師卷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教師認爲自己所帶學生的文言文底子較差,自己教學方法不夠多元化,雖能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但有些流於形式,學生文言文教學還是過多依賴於教師,作業佈置多樣性也不夠,不能較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不能很好地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學生能力。

【第3篇】在國小數學中做好“作業講評”的實踐研究調查報告

在國小數學中做好作業講評的實踐研究調查報告

本次調查我共分發時間40份,收到40份。具體情況如下:

第1題:你的數學成績怎麼樣?

20%的學生回答優秀,30%的學生回答良好,

50%學生回答一般。

說明:學生的數學成績不理想,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濃厚,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第2題:你覺得數學有用嗎?

30%的學生回答有,20%的學生回答沒有,

50%學生回答有時候有。

說明:數學知識在學生的生活中運用的不廣泛,學生缺乏觀察力和實踐能力。

第3題:你的錯誤習題情況如何?

50%的學生回答經常有,40%的學生回答有時候有,

10%學生回答基本沒有。

說明:學生做錯題的次數是非常多的,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完題以後,要認真檢查,在驗算一遍。

第4題:你認爲自己的錯題主要原因是什麼?

90%的學生回答粗心,5%的學生回答審題性錯誤,

5%學生回答概念性錯誤。

說明:國小生的學習習慣比較差,做題粗心大意,不認真審題,不用心檢查。

第5題:你能自發地多次閱讀題目嗎?

58%的學生回答能,42%的學生回答有時候能。

說明: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上我們確實要下大力氣去抓。

第6題: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你能積極主動找同學、老師解決嗎?

92%的學生回答能,8%的學生回答不能。

說明: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我們要在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上

下功夫。

7、第7題:老師在講評作業時,你記錄嗎?

10%有記錄習慣,的學生都回答:幫助很大,

90%的學生沒有記錄的習慣。

說明:學生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不知道蒐集自己做錯的題,進行分析和研究,爲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8題:你認爲自己錯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學生甲計算錯誤

學生乙對知識沒有理解

學生丙對公式和計算法則沒有記住

學生丁不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第9題:在避免錯誤這方面,你有什麼好主意?

學生甲圈出重點字

學生乙認真讀題,仔細檢查

學生丙用手指着每一個字,仔細地讀

我個人認爲:

一、學生過於粗心產生的錯誤分析。

要培養學生做後必查,查後必思的良好習慣。教師應注意自己在課堂上的規範,明確作業書寫的要求,平時作業批改中多注意一些細節,既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結題過程和書寫習慣。

二、學生審題性錯誤分析。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培養學生認真審題、靜心思考的良好習慣,並教給學生方法分析,正向思維和反向思維的方法。教師在教學時側重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特別是在關鍵的字詞下做適當的記號,從而對整個題意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

三、注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每一節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書寫規範、作業細心、注意檢查、注意力集中、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小組合作學習、認真審題、分析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等,這樣一學期下來學生的學習習慣已經養成,學生感到學習很輕鬆,從中體會到了樂趣,學生就會越學越愛學。

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並將數學知識運用於數學,數學來自生活,並應用與生活,生活中離不開數學。

當然學生因爲年齡小,對問題的認識還不是很全面,這份問卷只能讓我們瞭解大概的信息,更具體的問題還需要通過觀察和訪談實錄得以印證。

【第4篇】國小高年級語文作業趣味性實踐研究報告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目前,新課程理念的落實如火如荼。課堂教學有了很大改觀,課堂上教師充滿激情,師生互動、充滿探究和研究的氛圍。這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新課改方向。

但在作業設計上,教師的觀念依然陳舊,認爲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教師投入到作業設計上的精力和智慧微乎其微。對於作業設計,教師常常隨意爲之,不進行什麼設計,只拿一些現成的習題敷衍了事;即使進行設計,也直指應試的大門。設計出來的作業,大都機械重複,毫無趣味,不但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反而加重學生的學業負擔,令學生望“業”生畏,甚至有“作業恐懼症”,苦不勘言。從而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厭學、厭語文。這一切無可辯駁地說明,作業問題正成爲新課改最薄弱的一個環節,是新課改的一個瓶頸。再不對語文作業進行革新,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必將事倍功半。

二、課題界定及理論價值

(1)課題界定:

趣味性:是指能夠引起人們感情共鳴,富有人情味和生活情趣的事實,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語文作業趣味性:本課題研究的“語文作業趣味性”是指在國小高年級語文作業改變傳統、枯燥的作業形式,豐富作業的內容使學生感興趣,具有濃郁的人文關懷,能引起學生愉悅的情感,願意接受或主動作業的羣體效應。 (2)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2) 理論價值

首先,就心理學而言,興趣是一個人探究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積極態度,是一個人對一定事物發生注意的傾向。興趣是“在實踐中發生、發展起來的主觀意識活動,是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從事某種活動和追求真理的一種精神力量。”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學習的強大動力和內在力量,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是開發智力的鑰匙。興趣能使個體的整個心理活動積極起來,處於最佳狀態,順利接受各種信息。興趣的衰減或喪失,將使語文教學事倍功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尤其要善於捕捉課堂教學中的點滴小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心理學認爲興趣是人力求認識、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裏傾向。它在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等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興趣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內容,當一個人對學習有興趣時,就會覺得學習內容豐富多彩,心情愉快,充滿熱情。相反,如果一個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他的學習就會變得枯燥無味,會產生厭學心裏。

第三,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重視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因此,我們在設計語文作業時應考慮作業的人文性、有趣性。

本課題對於推動我校語文閱讀教學以及語文作業的趣味性具有現實性和指導性,有助於在不斷改進教學的同時,更加有效地發揮語文作業在使學生獲得母語知識,形成一定的語文素養,以及促進學生喜歡語文,喜歡閱讀,提高作業質量,激發學生樂於傾訴、善於寫作具有極強的實際意義。

三、課題研究意義:

在《表現與存在》一書中指出:“語文教育的終極意義指向言語表達與存在。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是使人‘活’着——所謂的生活着,而且是使人成爲言語的人、精神人,讓人變得充實、美麗。”《關於提高農村國小高年級語文作業趣味性的實踐研究》正是給孩子提供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環境。

語文作業趣味性作業的研究,不但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給學生留有自主選擇的空間,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自由支配,充分地張揚個性,實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自覺探究者和發現者。實現學生言語生命的發展,讓作業成爲學生言語生命成長的愉快經歷

四、課題研究內容與目標

研究內容:

1、改變作業形式

改變單一的、重複的、機械的抄寫作業或“拿來”的練習,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有目標的作業設計。

2、豐富作業內容

課內外結合,重視實踐,在活動中進行口語訓練,在活動中理解語言、積累語言並樂於表達。

3、嘗試多種評價

改變原有的教師評價,嘗試自我評價,同伴互評,班組長評價等等方式激勵學生享受作業樂趣。

4、拓展語文學習的空間

“語文的外延等同於生活的外延。”語文作業的趣味性倡導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走向自然,去感受鮮活的語文信息,養成語文的綜合能力。

5、促進個性和諧發展

語文作業的趣味性注重讓學生在作業中釋放自我潛能,體驗在實踐中獲的滿足、愉悅與自信,獲得個性的和諧發展。

研究目標:

通過對語文趣味性作業設計的研究,使語文作業更加趣味化、創新化。探索出適合於學生情趣的趣味性語文作業,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合理、有效地完成了語文作業,以求達到良好的課後鞏固的效果;學生在本課題的實踐中可以提高自己對做語文作業的興趣,提高自己學習語文效率,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培養高年級學生的勤於閱讀、樂於寫作的精神。

五、課題研究過程

1、準備階段(08.11—08.12)深入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教育學》、《心理學》等,對一些相關的研究進行了解和把握,同時對核心概念作初步界定;進行課題申報,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及具體的課題研究計劃。

2、實施階段(09.1—09.11)理論學習並進行教學實踐、資料整理、反饋改進採用行動研究法進行更細緻、更深入的操作,並根據實施情況,及時調整策略。

3、總結階段(09.12—XX.1)案例蒐集、研究資料、課題總結、撰寫論文在佔有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研究成果,撰寫研究論文,爲第二輪課題的繼續深入研究提供理論準備。

六、課題研究方法:

本課題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操作觀察法、經驗總結法、行動研究法,反思研究法等,在實踐總結的過程中,使用歸納總結法,使研究過程更具有時效性和精確性。

七、課題研究的條件

1、本人專科畢業,35歲,國小高級教師。曾參與江蘇省中國小教學研究課題——《國小科學教育主體化、開放式行動研究》研究,該課題已經與XX年7月結題。參與了是此課題組主要成員之一,XX年6月被評爲縣“教研先進個人”。有着豐富的理論經驗和教學實踐能力,有多篇論文獲市、省、國家級獎,

2、參考的主要文獻:

(1)、國家教育部制訂的《語文課程標準》;

(2)、李吉林《情境教學法》;

(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個建議》

八、研究成果:

1、通過研究,提高了對語文作業設計的認識,提升了對趣味性語文作業設計的能力。

2、整理、編排出一套《學生語文趣味性作業優秀選集》

3、撰寫相關論文:拓寬閱讀空間,培養閱讀情趣淺談。

4、撰寫《關於提高農村國小高年級語文作業趣味性的實踐研究》研究報告。

【第5篇】關於中學英語課外作業設計優化研究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的背景與目的

溫故可以知新,適當的作業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新知識。中學生的作業量一直是困擾着老師和教育事業從事者的問題。教育部在從98年以來,一直提倡要給學生減負,其要求具體表現爲減少作業量,給孩子們更多的活動空間與實踐機會。然而在我們單一的考試評價體制中,老師、家長怕孩子記不住,反覆給孩子增加課外作業,孩子的負擔是越來越重。人教版新教材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課外作業是這個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教師必須更新觀念,重新認識和思考作業設計的意義和作用。

二、調查的時間、地點、方法、對象及範圍

20xx年11月我對七年級3、4班73名學生採用問卷方式進行了調查,主要通過調查想了解中學生對英語課外作業的一些看法。所回答的10個問題均以選擇題形式出現,不記名。絕大部分同學都認真完成了答卷,隨後我們進行了統計分析,結論應當非常客觀、真實。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從家長方面來看,大部分農村家長不能輔導孩子。教師的負擔很重,它需要教師科學的、有效率的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2.從作業態度上來看,相當一部分同學表現爲消極應付。認爲是給家長或老師作完了作業。做完作業只是完成任務。所以沒有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四、結論與反思

從對該問卷調查的結果與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現在的國中生作業存在着量大、偏難、形式單一等問題;

2、教師在對作業的設計、佈置等教學環節上,需作出很多調整;

3、很多學生對作業抱着應付的態度。

作業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本次調查的結果說明要改變目前這種現狀,要求教師在佈置作業時應該追求創新,多佈置實踐性強、趣味性強的作業。在佈置作業時充分考慮到整合課本知識,摒棄機械的訓練,真正讓學生在輕鬆的作業中得到樂趣,從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6篇】《國小數學作業設計多樣化的研究與探索》課題述職報告範文

一、課題說明

我們發現目前國小數學在作業設計與佈置方面存在很多單一、守舊、呆板等問題,基於以上情況,我們認爲有必要對國小數學作業設計進行改革,所以我們提出了《國小數學作業設計多樣化的研究與探索》這一課題,因而本課題研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課題充分借鑑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結合本校實際,通過研究,試圖改變目前傳統的作業形式,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設計新型作業,以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同時,研究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學生作業設計評價標準,以使教師佈置作業更具科學性,也爲教學管理者提供一個評價教師佈置作業的標尺。這對改變目前教師在佈置作業時隨意性現象具有重要的意義。圍繞課題先期進行的工作與研究,如對國內外相關資料進行蒐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資料,對當前課外作業設計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組織課題組學習等,既是課題得以立項的基礎,又是課題研究深入的保證。這使得本課題的研究有着較爲堅實的基礎和保障。我們認爲,本課題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標具體、研究方法適切,各項準備工作充分,具備了課題開題的條件,一致同意開題。同時課題組的全體成員緊扣課題研究目標、抓實研究過程,注重資料積累,豐富研究內涵,不斷提高課題研究的科學性、規範性和創新性,力爭在國小作業的設計與評價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學校鮮明的特色。

通過這一課題主要想解決以下主要問題:讓作業設計多樣化,比如採用設置作業超市、數學圖畫、數學手抄報、數學小製作、數學日記、數學小遊戲、數學童話、數學故事、數學實踐活動、數學成長記錄等方式,讓作業成爲學生學習、發現、創造、遊戲的樂園,使他們充分地張揚個性,實現學習的自主性,力求解決當前作業佈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統一性”、形式的“單調性”、完成的“強迫性”、內容的“隨意性”、習題的“呆板性”問題,使作業突出體現多樣化,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均衡發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該課題的研究目標是:

1.以建構主義理論爲指導,以《數學課程標準》爲依據,順應國小生的心理與年齡特點,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形式,比如:書面作業、操作作業、實踐作業、數學圖畫、數學卡片、數學日記、數學手抄報、數學故事等,努力提高學生素質。

2.通過多樣化的作業設計和探索,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數學,掌握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數學方法與技能、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通過研究,提煉經驗,探索規律,爲廣大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國小數學作業多樣化的設計。

二、具體工作

1.多次召開課題組會議,調查瞭解課題研究的實施情況,不斷討論研究的主要內容,總結課題研究中的得與失,討論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課題研究計劃,撰寫專題總結,完成課題階段性總結。

2.發動課題組成員蒐集理論資料,進行理論培訓和學習,並寫出理論學習心得體會,爲課題研究做好鋪墊。對研究方案進行分析與再修改,爲後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3.根據教師個人的理論學習和學生的意願,切實做好作業設計多樣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佈置學生感興趣的作業,設計學生喜歡的超市型作業、操作型作業、實踐型作業、調查型作業、圖案型作業、日記型作業、數學手抄報、數學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員多思考、多總結,真正讓作業設計成爲學生喜歡數學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績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該項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學生在學習興趣、主動性、自主性等指標上有明顯的提高。作業形式與內容的改革以後,學生自己主動做作業不讓家長督促的佔80%,以前只有50%的學生做得到。

2.學生學習負擔有所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絕對負擔都有一定程度的減輕。在作業改革以前,有58%的學生家長反映作業量對自己的孩子來說比較多,現在只有22%的學生家長反映學生作業量比較多。90%的家長反映學生做完作業後仍有時間自由支配。在這段時間裏60%的學生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3.學生家長的支持率高。認爲學生作業的改革有必要的佔50%,很有必要的佔37%。在對作業改革的建議中普遍反映,“自從作業形式和內容改變以來,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學生自主選擇作業的形式很好,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做作業,做到因材施教”;“有創意,有助於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生素質的提高”。同時,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見,如“應做的作業還是要佈置做”;“教師佈置的作業較少,應該再增加一些作業”;“學生自我設計作業的形式不錯,有利於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但對能力較差的學生較難掌握,老師需給予建議和指導”;“除了語文學科以外,其他學科能否也進行作業改革,使學校教學工作整體向前推進,學生也便於把握”等等。還有一些家長對作業改革能否適應會考的要求表示了擔憂。

【第7篇】《國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研究》調查問卷報告

《國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研究》調查問卷報告

(一)調查目的

1、瞭解學生對數學分層作業佈置的認識、看法、意見,並對教學進行全面的回顧和深刻的反思。

2、因材施教,更制定出更適合學生的分層作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二)調查對象和過程

研究採取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取我校不同班級的學生100名,作爲本次調查的樣本。採取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我校國中生進行調查,答卷時間爲10分鐘左右。儘管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100名學生的樣本容量有些少,但反映出來的問題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調查問卷統計結果如下:在國中隨機抽了100名學生調查,統計學生各項人數所佔總體百分比如下:

1、你認爲數學老師佈置的作業()a、很簡單 b、一般 c、有點難 d、太難 a、11% b、58% c、23% d、3%

2、認爲數學老師佈置的作業量()a、較少 b、合適 c、有點多 d、太多 a、7% b、93% c、0 d、2%

你覺得數學作業有分層的必要嗎?()a、必要b、沒必要 c、無所謂 a、96% b、3% c、0

4、你認爲數學分層作業最好應分爲幾個層次?( )

a、不用分層b、兩個層次 c、三個層次d、四個或更多層次

a、15% b、19% c、61% d、5%

5、如果數學作業分成a(基礎鞏固型)、b(能力提升型)、c(拓展探究型)三個等級,你認爲a、b、c三種題型的題量所佔比例應爲( )

a、3:5:2b、4:5:1c、5:4:1d、6:3:1

a、45% b、16% c、28% d、10%

6、如果數學作業分成a(基礎鞏固型)、b(能力提升型)、c(拓展探究型)三個等級,你通常選擇做哪些等級的的題目( )可以多選 a、a級b、b級c、c級

7、你喜歡哪種選擇分層作業的方式( )

a、完全由我們自主選擇b、老師適當建議,我們自主選擇

c、由老師根據成績的優劣幫我們選擇d、無所謂

a、6% b、32% c、54% d、8%

8、你完成數學分層作業的時間是( )

a、45分鐘內b、45-60分鐘c、60-75分鐘 c、75分鐘以上

a、28% b、49% c、21% d、1%

9、分層作業後,你能按時上交作業嗎?( )

a、能b、基本能c、經常不交

a、57% b、42% c、1%

10、你不能按時完成的原因是( )

a、沒有時間做b、太難了,不會做c、太簡單了,不想做d、我從來都按時完成作業

a、10% b、37% c、3% d、49%

11、你喜歡那種程度的作業?( )

a、難,要深入思考的 b、中等,稍微思考的c、容易,不要思考的

a、77% b、19% c、4%

12、在碰到較難的拓展探究型作業時,你會選擇( )

a、一個人解決b、請教同學或老師c、抄襲d、放棄

a、13% b、75% c、3% d、9%

13、你對教師分層佈置作業的意見是( )可以多選

a、只利於優秀學生的發展b、造成學生之間學習任務的不公平

c、增加教師的負擔,但有利於中等成績以下的學生鞏固所學內容

d、有利於學習困難的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a、4% b、6% c、11% d、75%

14、你同意老師針對不同的同學佈置不同的作業嗎?( )

a、同意b、不同意c、無所謂

a、64% b、18% c、18%

15、分層作業後,你覺得對自己在數學學習上( )

a、沒有影響b、有一定點的影響 c、影響較大 d、影響很大

a、18% b、58% c、20% d、4%

(四)問卷分析如下:

1.學生對數學作業現況的態度

大部分的學生能積極應對教師佈置的作業,對學習的熱情較高,但也有個別的學生對學習的意識很淡薄有困難,據瞭解,學生害怕寫作業或只喜歡某些課程作業的根本原因,是與教師佈置的作業是否適合自己而決定。

2、學生對分層作業的認識情況

學生認識到分層作業佈置對自己的學習幫助大,大部分學生願意積極的配合,贊同分3個層次,基礎鞏固型、能力提升型、拓展探究型,通過分層作業模式減輕了課業負擔和學生學習的壓力。

3、分層作業佈置學生願意接受的方式及完成作業的情況

學生大部分選擇了由老師根據成績的優劣幫他們選擇佈置,樂於接受老師的分層作業,並能按時上交,完成作業的時間大部分都集中在45-60之間,認爲通過分層作業模式減輕了課業負擔和學習的壓力。在遇到困難時他們大部分選擇請教同學和老師。

4、分層作業對學生學習數學的影響

學生通過完成適合自己的分層作業時,嘗試到了成功的機會,並有所收穫,讓優生吃得飽,差生吃得了,再也不會坐到那發呆,學生的參與度高。提高了學習效率。

總之,分層作業克服了一刀切教學的缺點,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都有所發展,讓學生充分體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第8篇】xxxx年《國小數學作業設計多樣化的研究與探索》課題述職報告範文

一、課題說明

我們發現目前國小數學在作業設計與佈置方面存在很多單一、守舊、呆板等問題,基於以上情況,我們認爲有必要對國小數學作業設計進行改革,所以我們提出了《國小數學作業設計多樣化的研究與探索》這一課題,因而本課題研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課題充分借鑑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結合本校實際,通過研究,試圖改變目前傳統的作業形式,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設計新型作業,以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同時,研究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學生作業設計評價標準,以使教師佈置作業更具科學性,也爲教學管理者提供一個評價教師佈置作業的標尺。這對改變目前教師在佈置作業時隨意性現象具有重要的意義。圍繞課題先期進行的工作與研究,如對國內外相關資料進行蒐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資料,對當前課外作業設計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組織課題組學習等,既是課題得以立項的基礎,又是課題研究深入的保證。這使得本課題的研究有着較爲堅實的基礎和保障。我們認爲,本課題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標具體、研究方法適切,各項準備工作充分,具備了課題開題的條件,一致同意開題。同時課題組的全體成員緊扣課題研究目標、抓實研究過程,注重資料積累,豐富研究內涵,不斷提高課題研究的科學性、規範性和創新性,力爭在國小作業的設計與評價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學校鮮明的特色。

通過這一課題主要想解決以下主要問題:讓作業設計多樣化,比如採用設置作業超市、數學圖畫、數學手抄報、數學小製作、數學日記、數學小遊戲、數學童話、數學故事、數學實踐活動、數學成長記錄等方式,讓作業成爲學生學習、發現、創造、遊戲的樂園,使他們充分地張揚個性,實現學習的自主性,力求解決當前作業佈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統一性”、形式的“單調性”、完成的“強迫性”、內容的“隨意性”、習題的“呆板性”問題,使作業突出體現多樣化,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均衡發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該課題的研究目標是:

1.以建構主義理論爲指導,以《數學課程標準》爲依據,順應國小生的心理與年齡特點,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形式,比如:書面作業、操作作業、實踐作業、數學圖畫、數學卡片、數學日記、數學手抄報、數學故事等,努力提高學生素質。

2.通過多樣化的作業設計和探索,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數學,掌握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數學方法與技能、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通過研究,提煉經驗,探索規律,爲廣大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國小數學作業多樣化的設計。

二、具體工作

1.多次召開課題組會議,調查瞭解課題研究的實施情況,不斷討論研究的主要內容,總結課題研究中的得與失,討論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課題研究計劃,撰寫專題總結,完成課題階段性總結。

2.發動課題組成員蒐集理論資料,進行理論培訓和學習,並寫出理論學習心得體會,爲課題研究做好鋪墊。對研究方案進行分析與再修改,爲後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3.根據教師個人的理論學習和學生的意願,切實做好作業設計多樣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佈置學生感興趣的作業,設計學生喜歡的超市型作業、操作型作業、實踐型作業、調查型作業、圖案型作業、日記型作業、數學手抄報、數學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員多思考、多總結,真正讓作業設計成爲學生喜歡數學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績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該項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學生在學習興趣、主動性、自主性等指標上有明顯的提高。作業形式與內容的改革以後,學生自己主動做作業不讓家長督促的佔80%,以前只有50%的學生做得到。

2.學生學習負擔有所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絕對負擔都有一定程度的減輕。在作業改革以前,有58%的學生家長反映作業量對自己的孩子來說比較多,現在只有22%的學生家長反映學生作業量比較多。90%的家長反映學生做完作業後仍有時間自由支配。在這段時間裏60%的學生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3.學生家長的支持率高。認爲學生作業的改革有必要的佔50%,很有必要的佔37%。在對作業改革的建議中普遍反映,“自從作業形式和內容改變以來,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學生自主選擇作業的形式很好,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做作業,做到因材施教”;“有創意,有助於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生素質的提高”。同時,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見,如“應做的作業還是要佈置做”;“教師佈置的作業較少,應該再增加一些作業”;“學生自我設計作業的形式不錯,有利於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但對能力較差的學生較難掌握,老師需給予建議和指導”;“除了語文學科以外,其他學科能否也進行作業改革,使學校教學工作整體向前推進,學生也便於把握”等等。還有一些家長對作業改革能否適應會考的要求表示了擔憂。 2 3 下一頁

學生家長的意見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業改革在操作過程中尚需完善和改進之處,這與我們嘗試改革以來暴露的一些問題相一致。

經過深入冷靜地分析,發現改革初期我們地關注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性的培養,放權給學生,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但對學生作業質量的內涵提高不夠。爲此,我想在今後的研究中,除繼續發揚前一階段的優勢外,應針對暴露的問題進行調整。主要策略有:一教師加強指導,加強與其他學科教師的合作;二強化學生學習彙報,讓學生表現自己,形成良好的合作和競爭學習氣氛;三加大學生自主發展的幅度,教師應加強作業開放性的研究,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四加強作業設計內容的應用性開發,形成作業設計的新概念——貼近生活,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學校所學知識的價值。

4.課題組成員不斷積極探討,經過研究,使我們瞭解了學生喜歡的作業類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我們今後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確的方向,更加有利於國小數學作業設計多樣化的研究與探索。

(1)以理論學習爲起點,爲作業設計多樣化打好基礎。

我們積極組織課題組研究成員進行理論學習與交流,構建新型作業設計模式,並不斷總結作業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研究的好做法,從而在不斷修正中前進。

(2)積極探索作業設計多樣化的有效途徑。

多樣化的作業設計,給學生創設了富有挑戰性,激勵性的氛圍,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學習內容,提高了學習效率。

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電教室,微機室等多個功能室,形象、直觀甚至動畫式的課堂作業牢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3)以校本教研爲先導,提升教師研究能力。

隨着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教學中,出現了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如果教師僅憑過去的教學經驗已經很難應付,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作用也越來越大。我們組織儘可能多的教師積極到外校學習,參與到教研活動當中去,取長補短。

5.初步構建多樣化設計作業的模式。

初步構建多樣化設計作業的模式,使學生興趣更加濃厚,與新課程教學理念相互融合,互爲促進。

6.學生的作業形式逐漸豐富,探究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

教師不像原來那樣漫無目的地不知作業了,而地是給學生提供現實的活動場景和研究的空間,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體現了“活動性”。以前的實踐活動與綜合應用內容,都是老師當作自學內容一帶而過,甚至從來不去涉及的,通過課題研究老師們意識到了這類作業的重要性,不僅不去省略,反而留出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去探究、去思考、去總結,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了自己的成就感。

7.教師對習題的處理能力及作業設計水平均有了一個較大的提高。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發現,教師有了自己的主導思想,照搬習題、按部就班的少了,隨之而來的是對習題的創造性運用和作業形式多樣化的設計。都能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有效的改編或重組。有了作業設計多樣化的的支撐,教師設計作業心裏有底了。

四、存在的突出問題

1.課題借鑑的理論書籍太少,學校只有一本,只有依靠上網蒐集資料進行理論學習,影響了課題的深入開展。

2.缺乏指導力度。課題研究要想出成果,除了個體的努力外,還要靠指導。目前來說,我們還沒有很好的找到突破口,缺乏理論和專家的指導,沒有大的進展和突破。

3.課題管理不到位,教師精力投入不足。

部分成員課題研究的主動性不足,研究不夠深入,不夠重視平時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對課題研究的精力投入不足是研究的一大問題。在課題研究方面,思路不夠清晰,積極主動性不強。

4.過程研究材料的總結、整理不夠及時。

在作業設計上的一些行爲顯得非常粗糙和隨意性,落實的力度就不夠。再加上不善於總結提煉,一學期下來,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徒勞的,沒有進行分析和反思,就難以在下一階段有意識地去改變。只有不斷地發揚成功的做法,修正不足和問題,我們的課題研究才能不斷深入,不斷獲得新成果。

雖然有時進行課題研究總結,可以說總結資料也十分豐富,但過程性的研究資料卻相對不足。雖然多次要求按時上報過程研究資料,但效果卻不很理想。即使能按時報來的資料,參考、推廣價值也不高,純粹爲完成任務。 1 3 下一頁

五、採取措施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將採取下列改進措施促使課題順利完成,在國小數學作業的設計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學校鮮明的特色。

1.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進一步明確分工,落實達成的措施,並定期彙報,保證課題順利有序開展,獲得預期成果。

2.投入資金購買有關課題方面的書籍,組織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

3.邀請有關專家對課題進行理論方面的輔導。進一步加大對課題的管理、指導力度。及時收集課題研究資料,總結研究成果,爲結題做準備。一是定期上報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材料。小論文、總結、經驗體會等均可。二是學期末課題組要進行專項總結,把一學期來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經驗、存在的問題,進行細緻地分析、研究,形成書面材料。三是定期舉辦課題研究交流、展示活動,及時總結成功的做法,交流、推廣經驗,以此促進本校國小數學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六、反思及展望

課題研究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在取得了一些可喜進步的同時,我們也深刻地反思着:課題研究堅決不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要體現在行動上,需要每一位教師的積極參與,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有高水平的專業指導是保障,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大膽實踐是核心,領導羣體的高度重視是關鍵。

對課題研究的展望:作爲一所普通國小,我們的研究成果應該有着一定的輻射性,我們將對今後的國小數學作業設計多樣化的研究與探索更加規範化,合理化,更加充分地調動參與課題研究教師的積極性,推動教研課題研究逐步深化。我們也誠懇地希望得到各級領導、專家的大力支持,繼續深入進行對國小數學作業設計多樣化的研究與探索的實踐研究,爭取能夠取得較大的成果,順利完成這項研究工作。

回顧過去的工作,我們雖然取得了點滴成績,但我們清醒地意識到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絕不會沉浸在暫時的喜悅之中,我們的全體研究成員將繼續努力拼搏,紮紮實實研究和推進課題的研究,去不斷迎接新的挑戰,力爭讓作業設計多樣化成爲學生喜歡數學的真正理由。 1 2

【第9篇】《國小數學作業設計多樣化的研究與探索》課題述職報告範文

一、課題說明

我們發現目前國小數學在作業設計與佈置方面存在很多單一、守舊、呆板等問題,基於以上情況,我們認爲有必要對國小數學作業設計進行改革,所以我們提出了《國小數學作業設計多樣化的研究與探索》這一課題,因而本課題研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課題充分借鑑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結合本校實際,通過研究,試圖改變目前傳統的作業形式,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設計新型作業,以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同時,研究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學生作業設計評價標準,以使教師佈置作業更具科學性,也爲教學管理者提供一個評價教師佈置作業的標尺。這對改變目前教師在佈置作業時隨意性現象具有重要的意義。圍繞課題先期進行的工作與研究,如對國內外相關資料進行蒐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資料,對當前課外作業設計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組織課題組學習等,既是課題得以立項的基礎,又是課題研究深入的保證。這使得本課題的研究有着較爲堅實的基礎和保障。我們認爲,本課題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標具體、研究方法適切,各項準備工作充分,具備了課題開題的條件,一致同意開題。同時課題組的全體成員緊扣課題研究目標、抓實研究過程,注重資料積累,豐富研究內涵,不斷提高課題研究的科學性、規範性和創新性,力爭在國小作業的設計與評價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學校鮮明的特色。

通過這一課題主要想解決以下主要問題:讓作業設計多樣化,比如採用設置作業超市、數學圖畫、數學手抄報、數學小製作、數學日記、數學小遊戲、數學童話、數學故事、數學實踐活動、數學成長記錄等方式,讓作業成爲學生學習、發現、創造、遊戲的樂園,使他們充分地張揚個性,實現學習的自主性,力求解決當前作業佈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統一性”、形式的“單調性”、完成的“強迫性”、內容的“隨意性”、習題的“呆板性”問題,使作業突出體現多樣化,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均衡發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該課題的研究目標是:

1.以建構主義理論爲指導,以《數學課程標準》爲依據,順應國小生的心理與年齡特點,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形式,比如:書面作業、操作作業、實踐作業、數學圖畫、數學卡片、數學日記、數學手抄報、數學故事等,努力提高學生素質。

2.通過多樣化的作業設計和探索,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數學,掌握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數學方法與技能、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通過研究,提煉經驗,探索規律,爲廣大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國小數學作業多樣化的設計。

二、具體工作

1.多次召開課題組會議,調查瞭解課題研究的實施情況,不斷討論研究的主要內容,總結課題研究中的得與失,討論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課題研究計劃,撰寫專題總結,完成課題階段性總結。

2.發動課題組成員蒐集理論資料,進行理論培訓和學習,並寫出理論學習心得體會,爲課題研究做好鋪墊。對研究方案進行分析與再修改,爲後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3.根據教師個人的理論學習和學生的意願,切實做好作業設計多樣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佈置學生感興趣的作業,設計學生喜歡的超市型作業、操作型作業、實踐型作業、調查型作業、圖案型作業、日記型作業、數學手抄報、數學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員多思考、多總結,真正讓作業設計成爲學生喜歡數學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績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該項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學生在學習興趣、主動性、自主性等指標上有明顯的提高。作業形式與內容的改革以後,學生自己主動做作業不讓家長督促的佔80%,以前只有50%的學生做得到。

2.學生學習負擔有所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絕對負擔都有一定程度的減輕。在作業改革以前,有58%的學生家長反映作業量對自己的孩子來說比較多,現在只有22%的學生家長反映學生作業量比較多。90%的家長反映學生做完作業後仍有時間自由支配。在這段時間裏60%的學生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3.學生家長的支持率高。認爲學生作業的改革有必要的佔50%,很有必要的佔37%。在對作業改革的建議中普遍反映,“自從作業形式和內容改變以來,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學生自主選擇作業的形式很好,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做作業,做到因材施教”;“有創意,有助於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生素質的提高”。同時,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見,如“應做的作業還是要佈置做”;“教師佈置的作業較少,應該再增加一些作業”;“學生自我設計作業的形式不錯,有利於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但對能力較差的學生較難掌握,老師需給予建議和指導”;“除了語文學科以外,其他學科能否也進行作業改革,使學校教學工作整體向前推進,學生也便於把握”等等。還有一些家長對作業改革能否適應會考的要求表示了擔憂。共3頁,當前第1頁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