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一年級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一年級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一年級關於端午節的作文(一)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我很喜歡包糉子了,我家的人都會包一種“鹹棕子: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裏面放有配料,鹹的糉子就是鹹肉啊,燒雞,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糉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糉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我媽媽端鹹肉糉子,我迫不及帶的拿鹹肉糉,子,我打開了我自己做的鹹肉糉,我自己吃了我自己做的鹹肉糉子,我哥我姐都吃自己做的鹹肉糉子,我們全家去看龍舟,看他們努力的力量了。

我最喜歡端午節!

一年級關於端午節的作文(二)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去渭南遊樂場玩。我們玩了碰碰車、摩天輪、海盜船、撈魚、跳跳牀。其中最刺激的就是海盜船。海盜船長得像一個彎彎的月亮,我和爸爸繫上安全帶,坐在上面。海盜船盪來盪去,速度越來越快,也越蕩越高,我的心也隨之越跳越快,緊緊糾在了一起。可是爸爸一點也不覺得害怕,慢慢的我的心也平靜了下來。今天我玩的很高興。

一年級關於端午節的作文(三)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午節,午日節五月等;端午是中國漢族人民記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篙草艾葉薰倉木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我們家鄉有一種這樣的傳統。端午節要用艾葉拿去洗乾淨,之後把它掛在房間門口和大門上是爲了驅蚊。把艾葉放在門口的話就一個夏天都不用點蚊香了,在我的家鄉那裏的農民婆婆們都可以把它掛在門口,家家戶戶都有掛。

還有我們端午節的時候我們的爺爺奶奶都用糉葉把紅豆,糯米包在了一起,包的很結實。一個個糉子放入鍋中。大約要過30多分鐘纔有那種人口即香的味道。

哇!終於煮好了,奶奶用手帕沾了點水放在簸箕的兩邊端了起來香噴噴的糉子就這樣好了。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這樣的傳統呀。如果有的話就快來分享吧,讓我們一起說說怎樣過的端午節吧。

這真是一個多姿多彩的端午節呀。

一年級關於端午節的作文(四)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源自一個傳說。

在古時候,有位名叫屈原的人,他在國家衰敗之時,想爲國家出力,卻懷才不遇,憤而跳江。他當官時,爲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百姓念及他,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就用糉葉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希望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屍體。因此,五月初五這天,人們就吃糉子悼念屈原。

如今,吃糉子已經成爲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糉子下鍋不久,就有一股若有若無的香氣在空中飄蕩,讓人神清氣爽。糉子煮好了,將其剝開,不用刻意的擺盤,只需將糉子隨意放在盤子上,綠油油的糉葉拖着晶瑩剔透的嫩白色糉身,米粒色澤飽滿,透着光芒,每一粒都是橢圓,一個個挨挨擠擠,卻又各不相粘,讓人垂涎欲滴。幾顆紅棗像寶石一樣點綴其間,令人食慾大增,又像一件精細的藝術品。這難道不是大師之傑作嗎?

片刻,糉子特有的香氣便吸引着你的味蕾,那是糉葉的清香、糯米淡淡的香甜和紅棗的甜香。撒上一勺白糖,放入口中,滑滑嫩嫩的糉子嚼勁十足,那味道在舌尖上回蕩,忍不住細細品味。

這一個個民俗文化,是五千年華夏文明中一顆顆明珠,我們要讓它傳承下去。

一年級關於端午節的作文(五)

今天下午放學回家,一進門便聞到一陣濃郁的清香。我問奶奶什麼東西這麼香?奶奶說是在包糉子,因爲馬上就要過端午節了。說完便和我講起了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奶奶對我說:“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不是都叫‘端午’的,有的地方稱爲女兒節,有的地方稱爲重五節……”在這一天要賽龍舟和吃糉子,這些都是爲了紀念屈原。

“那端午有習俗嗎?”我迫不及待地問。

“當然有。”奶奶說:“端午也叫重五,所以都與‘五’有着緊緊的聯繫。比如要系五種顏色的長命繩,要插‘五端’,還要吃‘五黃’。”

“長命繩有哪五種顏色?”我好奇地問。

奶奶說:“有紅、黃、藍、白、黑。”

“那五端呢?”我追問道。

“有菖蒲、艾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那五黃呢?”

“有黃瓜、黃魚、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和雄黃酒。每個地方的五黃都根據地域的不同而略有不同”奶奶耐心地回答我提出的一個又一個問題。

我感嘆道:端午節的學問真不少!

一年級關於端午節的作文(六)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民間有着許許多多傳統節日,如:清明節、元宵節、重陽節、中秋節……在這麼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我爲什麼這麼喜歡端午節呢?就讓我先講講端午節的由來吧!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楚懷王的大臣,因受到楚懷王重用,而被小人嫉妒,在楚懷王前毀謗屈原,屈原漸漸不得重用,最後甚至將屈原流放,屈原滿懷悲憤,在寫下絕筆作《懷沙》後,投汩羅江自盡。而端午節這個節日呢,就是爲了表達楚國人民愛戴屈原的心情,而我也十分尊敬、愛戴屈原,所以,這就是我喜歡端午節的原因。

說到端午節的主要習俗,自然是賽龍舟啦!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都要划龍舟,寓意爲:用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追趕屈原,以寄託自己的哀思。

端午節也是少不了吃糉子的啦!糉子,又稱“筒糉”,其由來已久,可到了現在,爲什麼吃糉子成了端午節的主要標籤呢?是因爲當年屈原懷憤投江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划起船隻去打撈屈原,人們又拿出家裏的糉子,投進江中,說是讓魚吃飽了以後,就不會咬屈大夫的失身了。因這一舉動,吃糉子也成爲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之一。

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如:插艾草。有民諺爲“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有的人家會將艾草製成艾人或艾虎放於家中;也有的人家會將艾草直接插在門前;也有的人家會將艾草做成花環戴在頭上。艾草也有着理氣血的功能。而艾草散發的奇特芳香,也有驅蚊蟲、淨化空氣的功效。

端午節在民間過得較爲隆重,所以習俗還有不少,如:佩香囊、飲雄黃酒等等習俗,而這些習俗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所以我最喜歡的節日便是端午節。

一年級關於端午節的作文(七)

今天是端午節,我看媽媽包糉子。媽媽包的是“裹腳糉子”叫小腳糉子。媽媽先是把包糉子的葦葉洗乾淨,剪好。拿出泡好的糯米,就開始包了。先把葦葉包成個漏斗形,再把米放進去,最後用剩下的葦葉封住口用線綁緊了糉子就包好了。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拿去煮,用高壓鍋煮了25分鐘。

媽媽端出煮好的糉子一股糉子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咬了一口,真是色、香、味俱全,完美!我也要學習媽媽包糉子,包出色、香、味俱全,完美的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