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科技興國議論文作文(精品多篇)

科技興國議論文作文(精品多篇)

科技興國,爭做棟樑 篇一

生在中國,吾之榮幸。

中國:一個經濟實力強大的大國,一個14萬萬同胞的人口大國,一個有着960萬平方千米土地面積的大國。

最令我驕傲和自豪的,中國是一個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的科技大國。我國在科研技術方面發展迅速:

……

2010年1月17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第三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標誌着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衛星組網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2011年1月24日——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單機容量最大水輪發電機組在向家壩電站進入正式安裝階段。標誌着我國大型水輪機組安裝技術首次跨入半徑偏差1毫米範圍。

2012年6月24日,神州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作文飛行器實現手控交會對接,這是中國載人航天首次手控交會對接成功,標誌着中國全面掌握了交會對接技術。

2013年1月26日,中國自主發展的運-20大型運輸機首次試飛取得圓滿成功。

……

一年又一年,而今的中國真正實現了科技強國、科技興國。“落後就要捱打”,曾經落後沒少捱打,沒少受辱。但我們中華民族卻從未低頭,正如魯迅所寫:“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新時代的中國,“脊樑”的隊伍不斷髮展壯大。在繁榮昌盛的祖國榮光中,我深感歷史的重任就在我們這一代中學生身上,我們也將是祖國未來的棟樑。

生在中國,吾之榮幸!

祖**親,願您永遠繁榮昌盛!

關於科技興國的演講稿 篇二

2019年12月27日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成功,我有幸觀看了這激動人心的升空過程。從2017年這隻暱稱“胖五”的火箭第一次發射失利,到如今的順利發射,我一路跟隨,一路見證了新時代中國的航天壯舉,也在這一路感受到新時代高中生、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

航天壯舉的背後,是新時代共和國國力的全面提升,是新時代發展理念的不斷與時俱進。

發射成功後,直播鏡頭切到文昌基地的測發大廳時,我看見大廳的屏幕上寫着這樣一句話:“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這句話出自日本動漫《銀河英雄傳說》,在原作中是一句基於戰略意圖的口號,而“胖五”的發射團隊用這句話來表達對科研和未來的展望,包含着一種農耕民族原本很少有的理想主義開拓精神以及劍指太空的豪情。從嫦娥探月到蛟龍深潛,從屠呦呦因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到FAST在貴州竣工啓用,從首次實現全光量子中繼器的驗證到山東艦在海南三亞的入列,無一不是這樣的開拓理念與萬丈豪情一步步激勵科研人員們爲新時代的國力建設添磚加瓦。

航天壯舉的背後,是無數科研人員們的不懈奮鬥與辛勤付出。

從1970年“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的一飛沖天,到2008年載人飛船“神州七號”的太空漫步,從2017年“墨子號”的在軌交付使用,到2019年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二次發射,中國人征服寰宇、遨遊天際的每一步,都凝聚和揮灑了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汗水。關山萬千重,山高人爲峯。作爲新時代高中生,我對這些壯舉背後的一位位付出者心懷敬佩,他們有着篳路藍縷的拼勁,有報效祖國的赤忱、有隱姓埋名的堅守,更有歲月無改的深情,是他們在這新徵程上,不管亂雲飛渡、風吹浪打,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堅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把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向前推進。

航天壯舉的未來,是新時代高中生、新時代青年只爭朝夕、接續奮鬥的責任與擔當。

黑格爾有言:“一個民族要有仰望星空的人,這個民族纔有希望。”而當我們新時代高中生眺望更遼闊的星空時,不應忘記,我們腳下已抵達之處,是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曾傾盡所有爲之奮鬥的詩與遠方。因此,在這直播鏡頭的歡呼聲中,我們新時代高中生更應懂得壯舉之下的責任與擔當。正處於青春韶華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我們的努力向他們獻出最真摯的敬意。躬逢盛世,這是屬於我們的時與勢;萬里路遙,這是賦予我們的擔與責。

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今天,我目睹了長征五號發射成功這一航天壯舉;今後,我作爲新時代高中生,將更加明確自己身上的責任與擔當,不負青春韶華,不辱祖國使命!

關於科技興國的演講稿 篇三

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劃破暗沉夜色直上雲霄,轟鳴如有雷霆萬鈞之力。指揮室裏沸騰着一片歡呼,直播間前我無法按捺激動的心情。遙想當初的東方紅一號到如今的嫦娥月背軟着陸,歲月波瀾,江河浩蕩,中國如今的科技發展勢如破竹。砥礪在科技的路上,我看見中國正在開拓無邊的未來!

二十一世紀以來科技的成就如江潮紛涌而出,折射着如今我國實力的拔地參天。

不只是今天的嫦娥四號,神州飛天,蛟龍入海,青蒿素塵盡光生,FAST探祕九霄,量子網絡路線開闢,5G迎來商用,我們欣喜於科研力量的持續攀升,國之重器的吟嘯聲震寰宇。今天的中國,以科技強國爲志,至於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奔馳在街頭巷尾的新能源汽車、勁舞於戈壁的風葉刀片、抑或是指尖輕點急速送達的高鐵外賣、雲端的服務與共享經濟,無不隱約透露出中國的科技迸發的汩汩智慧,預示着人民的美好生活,國家的無可限量的明天。科技鑄就強國,我爲這一片奮發向上的泱泱國土自豪。

中國的巨大嬗變無科學家不可達。他們的選擇塑造着民族精神,揮灑着家國情懷的光輝。

指揮室裏歡呼的科研工作者的面龐,讓我想起在國史節目《國家記憶》裏,在那一座座豐碑前的荒蕪的時代錢學森含笑對着鏡頭道:“我說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中國人比他們矮一截?”事實證明中華兒女扛住了七十多年的風霜,在江河浩蕩裏凝成科技的利刃,成就了一番偉業。兩彈一星的研究人員選擇隱姓埋名,在戈壁灘的狂風飛沙裏求索;南仁東選擇不辭辛勞,踏過貴州大大小小數百個窩函;屠呦呦選擇冷板凳,多年試驗青蒿素獻禮中醫與世界人民。“黃色的樹林裏分出兩條路,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他們選擇了國家,選擇了孤獨,選擇披荊斬棘,選擇苦心孤詣,選擇了殫精竭慮瀝膽披肝。科學家們的精神品格激盪着國魂,塑造着新時期的歷經滌盪的民族精神。他們的光芒撒到了我們的身上,在歷史的經緯裏,在歲月的甬道中熠熠生輝。

在暗潮涌動、風雲變幻的今天,作爲青年人,我輩也應該向前輩看齊,培養民族使命感,致力科學、創造美好。

時代在召喚,我們理應鼓足勇氣接受歷練、打磨才華,擁抱科技,切莫畏葸不前。魯迅曾讚美青年人“遇見深林,可以闢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就如同曹原堅定學術理想,爲超導材料燃燒青春,就如徐穎,獻身於“北斗”科研事業,在爲大衆科普的道路上盡展風采。互聯網思想家葛洛龐帝曾向我們表示“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凡益之道,與時偕行。敢於開拓創新,敢於探索科技的妙諦玄幽,敢於接過時代的接力棒,那麼萬衆將託舉起一個屹立不倒的中國,功成也必定有我。

今夜註定不是那溫和的寂靜的良夜。“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直衝雲霄的探測器、胸中激起的澎湃萬里浪,願我們青年人大膽砥礪前行在科學的長路,爲民族開拓光輝燦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