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清明節的隨筆作文【精品多篇】

清明節的隨筆作文【精品多篇】

清明隨筆作文 篇一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裏,大家都要踏青掃墓。今年的清明節是中國第一個法定放假的清明節,這表明國家對繼承古代風俗越來越重視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的天氣比較陰沉,我們拿着精心準備的祭品,去南山公墓祭拜我們的祖輩,那裏長眠着媽媽的外公外婆,爸爸的爺爺奶奶和我的爺爺。

今天的南山公墓格外熱鬧,許多人扶老攜幼,帶着鮮花,祭品,蠟燭等物品來掃墓。有在墓前祭拜的,有放聲大哭的,甚至有些不懂事的小孩子在跑來跑去地玩耍。

我們去了爺爺的墓,用隨身攜帶的抹布把墓擦得乾乾淨淨,然後又拿出水果、點心、菜餚和酒。我們獻上一束鮮花,點燃蠟燭和香,然後雙手合十低頭默哀,深深懷念已經因病去世的爺爺。這時,我的腦海裏浮現出他的音容笑貌。

爺爺個子高高的,但卻很瘦,他動作飛快,又能烹調出一手好菜。

爺爺很喜歡我,退休後經常帶我玩,我印象最深的是爺爺騎自行車帶我去玩。爺爺的自行車與衆不同,車子和他人一樣又高又大,爸爸媽媽的自行車都是後座帶我的,而爺爺的“坦克車”給我安裝了一個坐在前面的座椅。

在白堤上,我特別喜歡爺爺用自行車帶我去過斷橋。當自行車下坡時,我都會哈哈大笑,並央求爺爺再來一次。爺爺總是笑着說:“好的好的”。後來爺爺病倒了,他說等他病好了再帶着我去白堤玩,但爺爺在與病魔鬥爭後還是不≤≥幸去世了。我再也沒能和爺爺去白堤衝坡了。

五年時光一晃而過,我長大了,自己也會去衝坡了,但是我還是懷念爺爺帶我去衝坡的美好感受。古人曰:“子欲孝,而親不待。”所以,我心裏懷念逝去的親人,便要對親人和爸爸媽媽獻上一片孝心。

清明節隨筆 篇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中國傳統節日,凝結着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成爲了維繫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清明節的文化內涵在於飲水思源,在於對“過去”的懷念與感謝,在於對“未來”的責任與展望。“一年之際在於春”,清明象徵着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開始,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和美好的憧憬。

自古以來,清明祭祀不僅是一種習俗,更是一種文化精神的傳承。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中國人都會採用各種形式悼念自己的親人。今年的清明節,我區東片三鎮大學生村官去桐鄉革命烈士紀念館緬懷先烈,見證了古樸淡雅的祭祀過程,讓我們年輕一代對“綠色清明”有了一個深刻的理解。

我們在烈士紀念碑前,集體敬獻了花圈,默默哀悼了三分鐘,最後在紀念碑附近環繞一週。無數革命烈士拋頭顱、撒熱血,最後留給他們的是一座永恆的豐碑,永遠佇立在廣大人民的心中。我們在紀念館中,瞻仰了烈士身前用過的日常物品,每一件都是那麼自然、淳樸,折射出烈士們的高貴精神。

2013年的我區“清明節”羣衆文化活動主要以祭奠祖先、緬懷先賢、追憶先烈,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爲活動主線,通過祭掃、文化活動、體育活動、講座展覽、踏青綠化等開展一系列羣衆文化活動。通過獻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樹,講一段故事,播一段音樂等健康時尚方式寄託哀思。告別祭祀陋習,祭祀日不要墓地燒紙、燒香、燃放鞭炮、野外用明火。桐鄉區實行錯峯祭祀,安排免費接送班車,科學合理安排節日祭祀時間

事實上,每年都有許多上班族不能掃墓祭拜先人。在清明這一特殊的日子裏,翻翻先人的筆錄,甚至是捧着先人的遺照遺物睹物思人遙祭先人,這也是緬懷先人的一種方式和途徑,方便快捷,甚至更動情更感人。

在互聯網時代,對於那些沒空去掃墓的人來說,網絡空間也可成爲他們悼念先人的重要方式。網上掃墓環保節儉,沒有時空的限制,因而受到衆多桐鄉區民的歡迎。

清明節作爲我國特有的祭祀日,我們在緬懷先祖的親情之旅中,應樹立科學文明的祭祖風尚,遠離那些烏煙瘴氣的封建迷信活動,儘量做到文明祭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才能打造出“綠色清明節”。

清明隨筆作文 篇三

爭奇鬥豔,萬物復甦,百花齊放的春天到了,清明節也隨着春天到來,掃墓祭祖,紀念先人也是家家戶戶該做的事情。

星期日,春光明媚,溫暖無比,我和大人們興高采烈地帶着祭品和一串紅豔豔的鞭炮去連綿起伏的山上掃墓。

汽車行了很久,終於到了小山。我迫不及待地打開車門,直奔山上。一陣微風拂過臉龐,真是愜意啊!哇塞!山上掃墓的人不少啊!而且山上的墓密密麻麻數不勝數,像天上那繁星一樣多。而且上面還刻着一些精緻的繁體字。山上的那些人,有的在進行着掃墓,規規矩矩的,有的在進行中好像少什麼東西,翻山倒櫃地找着東西;還有的人掃墓完畢,帶着舒暢的心情回來嘍。

後來,我和大人們費了很多精力,終於從衆多墓中找到了太太爺爺的墓。大人們立刻“分工”起來。爸爸拿掃把把旁邊一些零零碎碎的垃圾和枯樹葉小心翼翼地掃乾淨;媽媽就是帶好弟弟,不讓弟弟走失;爺爺卻在參觀着每一座墓;奶奶提前把一些祭品和蠟燭、紙錢準備好;我呢,任務是最重的,到處收集枯草,等會兒要和紙錢一起燒。不過一會兒,分工到此結束。我想,哈!工作效率還蠻高的。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時候——祭祀。奶奶不慌不忙地,先把祭品擺放到墓的中央,然後點燃了一對蠟燭,最後再點燃幾根香,接下來,我們一家人站在中間的位置,面對着墓,也面對着長眠的太太爺爺,有禮貌地拜拜了三次,磕頭了三次,也說了一些祝福語、說了一些令太太爺爺開心的話。最後,也是進行了拜拜和磕頭,祝福太太爺爺在天國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祭拜過後,一陣鞭炮齊鳴。頓時,濃煙滾滾,喜氣洋洋,祭掃正式結束,我們也心花怒放地回了家。

祭掃不僅是我最喜歡的活動,在我的印象裏也是那麼的快樂,美好!

清明隨筆作文 篇四

又是清明,又是如絲細雨。似乎幾千年來從未更替的氣流交換如期帶來了一場滲着寒意卻又充滿暖的希望的細雨。假期裏並無許多事情可做,祭祖事宜早已完畢,家中諸事也都有長輩張羅,不甘於宅起來的我披起雨衣出了家門。

出了樓道,風雨寒意一起席捲過來,一個激靈帶走了我懶洋洋的倦意。小路,小山,小河,往昔明瞭的一切似乎都在蒼茫的天地間化作了一片。我已然忘記了自己的初衷,默默地遊逛着,漂流着,不知不覺的靈魂也已經化進了天地。

人生短短三萬天,如夢似幻,每個人都好似一柄刻刀,在這個似乎無窮大卻又無窮小的世界裏勾勒着各種痕跡。每一道都那麼的漫不經心那麼的隨心所欲,每一道卻又在歷史規律這隻大手之下顯得那麼的張弛有度,那麼的井然有序。

抖一抖雨水,回過神來想到自己,我不過是天地棋局的一小卒罷了,我應該如何作爲才能讓自己百年光陰不至於白白耗盡呢。大概就是盡力的去影響和改變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裏的人。我的一生或許不會留名青史,但是我的所作所爲不論是善的還是惡的都會留下哪怕是及其細微的印記。

不如歸去,抖去私心雜念,捻起路邊的一片柳葉,一朵落花,情與意都回歸身體,回家的路上,彷彿聽見了號角與金鼓,透過雨霧,小山的後邊,光芒仿若就在眼前。明天,新的征程,新的人生,依舊由我自己主宰!

清明隨筆作文 篇五

星期四,是一個令我難忘又感動的日子,有的同學可能會問,這有什麼特殊的?只是一個平凡而並不特殊的星期四罷了!但我並不覺得,因爲我們去掃墓了,在這一下午,天氣是溫暖的,我的心也是溫暖的。

下午,我們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步行來到了烈士陵園,一開始,同學們七嘴八舌的,可是漸漸的同學們的笑聲、說話聲越來越少了,“到了,看烈士紀念碑”!老師說,接着同學們的興致又高了起來,雖然不少人又想開始說話,但人人都知道,進了莊嚴的陵園不能說話,要肅靜的。

進了陵園,我們看到的雖然還是以前的陵園,但是這裏的許多松樹,經過了風吹雨打,沒有人打理,依然長的這麼直,這麼高,這麼綠,這就像是烈士的精神!爲國犧牲,永垂不朽!是啊,多麼強勁的8個大字,在太陽的照射下更是閃閃發光。

看了一座座陵墓,我想了許多許多,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就不會有幸福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過得非常好,烈士們安息吧!走到無名烈士墓前,我的心更熱了,他們不知道是誰,也不曾有許多人來看望他們,想到這,我不由自主把手中的小白花獻給那些無名烈士,爲國犧牲,你們死的光榮,死的壯烈。

後面是紀念堂,紀念堂門口有一副對聯,禦寇殺敵英雄事蹟千秋頌,拋頭撒血烈士芳名萬古傳。進了紀念堂,裏面記載着那些日寇可惡的行爲,竟然使用槍殺酷刑等行爲,來嚴刑逼供,哼!真想把這些日寇從圖片上拽下來,破口大罵一頓……

在返回的過程中,有的同學明明很累,可他一直堅持着,你扶我,我扶你……

難道你不感動嗎?現在的社會,純潔而又高尚的友誼真是處處都有。

清明隨筆作文500字 篇六

在我的記憶中,清明似乎只是掃墓。但僅僅的掃墓,卻給了我對鄉下的懷念,以及對親人,先人的留念。

在清明節那天早上,我們一家按照幾十年來不變的習慣,開車來到十幾公里外住在宜山的爺爺的家。我又走上了走過十多年的樓梯,一切都沒變化,我卻意外地發現在這一年內,三樓樓梯扶手上的油漆又往上刷了十釐米,但除此之外什麼也沒變。

到了四樓了,敲開爺爺家的門,我便馬上到座位上看起電視。爸爸問我向爺爺打過招呼了沒,我仍是按照十幾年來的習慣,厚臉皮地說“沒有”。

在爺爺家吃完飯,便來到了奶奶的墓前,宜山的鐵龍山公墓。我依稀地記得奶奶的墓在從上往下數第三排,是很高的。小時候我總是氣喘吁吁地一步一步地“爬”到那兒,總也跟不上親戚們。但現在我可以兩階地跑着,不到半分鐘便到了,因爲我比以往大了許多,但爺爺卻已經走不動了,他無力地被大伯扶着,虛弱地一階一階地走。這幾年來,公墓還是一樣,但人變了,有的長大,而有的老了,我不由得感到悲哀。

其實真正掃墓的時間很短,我們擺了一圈黃紙在墓前,說是向土地公租個位置,也點了一堆火,燒完紙錢,點了一長串鞭炮,便離開了。小時候我以爲掃墓是一種複雜的儀式,在離開時,還問媽媽:“爲什麼這麼快就走了,奶奶不是還沒出來嗎?”卻使這句話成爲我們家族的“千古經典”,但我現在不會說這種話了,即使說也是因爲開個玩笑。

有句話說:人生能有幾清明。每掃墓時,景,物沒變,人卻變了。

清明掃墓,給了我無盡的鄉愁。

清明節隨筆 篇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的這首《清明》在這清明佳節即將來臨之際,讀起來更讓人深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古代的風俗中,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家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而今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是無比複雜的。偏偏又趕上春雨紛紛,衣衫盡溼,又平添了一層愁緒。本來,這佳節行路之人,已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處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急行,心境更是加倍悽迷紛亂了。

這雨,不僅是紛紛細雨,此更爲天哭!這“雨紛紛”,不僅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淒涼而又美麗的境界,更形容了那位雨中行路者的悲哀之情。形容春雨,也就是爲了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佳文裏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前兩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寫作者心頭的想法:到哪兒找一個小酒家吧。尋到一個小酒家,一來歇歇腳、遮遮雨;二來解解春寒,散散積在心頭的愁緒。

“遙”,卻並不遠。這一指,使我們如同看到,隱約紅杏梢頭,分明一個酒帘。若真的遙遠,難以產生聯繫;倘若近在眼前,又失去了無盡含蓄的趣味,它妙就妙在這不遠不近之間。

詩只寫到“杏花村”便戛然而止,只剩下:行人如何歡喜,怎樣加把勁兒,快馬加鞭地趕上前去……這些,作者都省略不寫,只給後人給讀者,留下一片思索的空間,以及一片遐想的餘地……

在這清明節中,最普遍的活動是去掃墓、踏青。掃墓,表示的是對先人、烈士的那種惦念的強烈感情,使他們——那些爲新中國的建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能在地下安然長眠,從而表達一種對其的敬仰與愛戴;踏青,可能是一種多年的習俗吧,可它不是單純地去郊遊玩耍,它表現了一種去除黴運的含義。

清明時節,無論大街小巷,都瀰漫着悲傷的氣味,再加上絲絲春雨,人們心頭又平添了一層愁緒。

清明,雖說是色彩明豔的節日,可又包含着那麼一絲淒涼,一絲悲傷,不禁讓人淚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