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中秋節葡萄園之旅作文

第1篇:中秋節葡萄園之旅作文

中秋節葡萄園之旅作文

中秋節葡萄園之旅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秋節葡萄園之旅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爲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八月爲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爲仲秋,因此民間稱爲中秋,又因爲這一天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又稱團圓節。在這一天,我們去了葡萄王國。開車來到葡萄王國的停車場就看見了一條綠樹如茵的小路,走在小路上感覺非常的涼爽,還有人坐在椅子上休息、乘涼。穿過這條小路就到了品嚐區。

我們先品嚐了葡萄和玉米汁,然後又品嚐了香甜的葡萄酒。再穿過一道門就到了採摘葡萄的大棚。在大棚裏,葡萄架上掛滿了紫珍珠般的`紫葡萄和綠水晶似的小蜜蜂葡萄。二姑說:“能被太陽照到的和果粒飽滿的葡萄最好。”於是我們就找了起來,找來找去,終於找到了一串既能被太陽照到又果粒飽滿的葡萄。於是我拿起了剪子剪了下來……經過了辛勤的勞動,我的小籃子終於裝滿了葡萄。今天我不但高興,而且體會到了農民伯伯耕種的辛苦。

第2篇:中秋節葡萄園之旅作文

本站的中秋節葡萄園之旅作文範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作文素材

希望之旅

“讓我們把戰爭帶給亞洲,把財富帶回希臘”。這是希臘最著名的雄辯家的雄心。

古希臘馬其頓國亞歷山大大帝在遠征波斯國前夕,把自己的所有地產收入、奴隸和畜羣分贈給了別人。行前,一位大將迷惑地問道:“請問陛下,您把財產分光,給自己留下什麼?”

“希望”。亞歷山大說:“我把希望留給自己,它將給我無窮的財富!”

將士們被亞歷山大的雄心所激勵,他們決心隨他到東方去掠奪更多的財富。

◎大作家雨果曾說:“腳不能到達的地方,眼睛可以到達;眼睛不能到達的地方,精神可以飛到。”而這精神即希望。

生活於現實之中而沒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亞歷山大正是憑着滿懷的希望和毅力,一舉殲滅波斯帝國,從而建立了那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希望是世間萬物的主宰;而希望的燈一旦熄滅,生活剎那間就將變成一片黑暗。

“幸運的不是始終去做你所希望做的事,而是始終希望達到你所做的事情的目的.” ——林 肯

◎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和期待是人生的動力源泉。堂吉訶德儘管讓人感覺到有點迂腐,行爲不切實際,沉溺於幻想,顯得滑稽可笑,但是,他的身上卻有一種最可寶貴的精神,那就是理想主義和英雄情結。正是因爲有理想,有希望,平淡瑣碎的現實才顯出了光耀:粗蠢醜陋的村姑在他的眼裏是高貴美麗的公主,平靜安詳的家鄉也成了他冒險的樂園。他的人生夠潦倒落魄的了,一杆破槍,一張爛盾牌,一匹瘦馬,一隻獵兔狗,他卻要憑此走天涯,鏟盡人間不平事。他的可貴就在這裏,希望做某件事,並充滿熱情地努力去做,一往無前,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他。 森林大火中的逃生

一位記者採訪一個因撲救森林大火而犧牲的勇士家屬。勇士親人說大火是從山崗上撲下來的,他看到火勢不妙,就從山崗上逃下來,足足跑了100多米,被濃煙嗆暈了,如果再堅持三五分鐘,他就有可能生存。

但是當記者和一個林業局的朋友說起時,朋友聽了認爲是瞎扯。人的奔跑速度比大火趁風蔓延的速度要慢得多,加上叢林羈絆及高溫、氧氣稀薄,生存機會渺茫。

朋友認爲勇士沒有生產可能,除非面對大火,屏住呼吸,衝進火中——因爲只有大火的背面纔是安全的。

◎拒絕躲避,直迎挑戰。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身處險境,所有人最先想到的就是逃,離危險越遠越好。但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一定是遠離,而是跨越,反其道而行,直面問題,擊碎它。

◎面對危險忌諱的是自亂陣腳。也許能夠泰然處之的人不多,但保有起碼的清醒的頭腦,能夠分析問題,想辦法解決是必須的。有一個登山隊途中遇到亂石滾下,石頭雖然不大,但只有一個生還者。他說石頭滾下時所有人都是閉起眼睛聽天由命,只有他睜開眼睛擡起頭看來石的方向拼命躲避才得以生還,所以面對危險採取主動權纔是保全自己的辦法。

一則平常的數學等式。

有這樣一道數學題:90%*90%*90%*90%*90%=?結果是59%.

◎從小到大,無數次應對過各種考試的我們都知道,60分是及格線,100分貌似比較難,而90分是一個可以引經爲豪的分數了。工作中也是如此,很多人認爲:“把工作做到60%太危險, 1

會被公司炒魷魚,做到100%太辛苦,也太不現實,把工作做到90%就很不錯了。”這種說法似乎很有道理,但工作的過程是由一個一個細微的環節串聯而成的,每一個環節都以上一個環節爲基礎,環環相扣的一系列過程結束後,看起來“很不錯”的90分最終帶來的結果可能是59分——一個不及格的分數。

嚴謹是一種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體現着實事求是的精神,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嚴謹,切不可當成兒戲,嚴謹的人總是以高標準要求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行動稍有疏忽或是存在細微的差錯,科學更需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如果你不能嚴謹對待每個環節,不能對每一個環節及時反饋和修正,不致力於每一個環節的完美,而是想當然地認爲“結果不會有太大問題”,那麼,最終的結局可能就是這個環節你做到了90%,下一個環節還是90%,在5個環節之後,你的工作成績就不是平均值90%,而是59%。

90%*90%*90%*90%*90%=59%,這個簡單的數學等式之外的意義就是-----在執行過程中要嚴謹,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巴黎聖母院》的誕生

1830年,法國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簽訂合約,半年內交出一部作品。爲了確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寫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鎖在櫃子裏,把鑰匙丟進了小湖。就這樣,由於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徹底斷了外出會友和遊玩的念頭,一頭鑽進寫作裏,除了吃飯與睡覺,從不離開書桌,結果作品提前兩週脫稿。這部僅用了5個月時間完成的作品,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文學鉅著《巴黎聖母院》。 ◎堅定信念,保持恆心。行百里半九十,在離目標只有一步之遙時,選擇了放棄,與成功失之交臂的人,不在少數。 ◎沒有後路,纔有出路。許多的人會輕言放棄,那是因爲他們知道自己還留有後路,隨時可以退出。雨果選擇放棄出外遊樂,甚至將鑰匙扔入湖中,這和破釜沉舟是一個道理,先斷了後路,才能一路前行。 ◎不受外界干擾。對比《遊褒禪山記》中,聽從他人之言而放棄前行,退出山洞的詩人來說,雨果的不受玩樂干擾專心著書顯然是他取得成功的一大因素。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雨果自知自己會受外界影響,先將自己外出玩樂的可能消除了,而後安心寫作。這種自知之明,是總想着亡羊補牢的人所欠缺的。

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峯。——[英]狄更斯

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俄]車爾尼雪夫斯基

球王貝利的回答

世界球王貝利喜得貴子,有記者賀道:“看他長得多壯,今後會成爲像你一樣的體育明星。”貝利不假思索地答道:“他有可能成爲一名優秀的體育運動員,但決不會有我這樣的成就,因爲他現在就很富有,缺乏先天競爭意識,而我小的時候卻是非常貧窮。”

◎貧困是一筆財富。窮則思變,要革命,要奮發圖強。說它是財富,是因爲越是貧困越激勵人奮發上進,改變生存環境,自然產生“人十之,已百之”的上進心,有志氣者“窮且益堅,不墮青雲之志”,封建社會就有“寒門生貴子,白層出公卿”的說法。飢寒交迫可以使人意志消沉,也可使人成就偉業,就看你如何對待,如何利用,逆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喪失擺脫逆境的信心和鬥志。逆境又是生活大方而富有的饋贈,它隨着年代的推移而自然增殖,時間越久,利潤越高。

西方一位哲人說得好:願意的人,命運跟着走;不願意的人,命運拖着走。歷經磨難的人適應性很強,知難而進,不畏艱險,能應付各種突如其來的事變,摩頂放踵,披荊斬棘,百折不撓,“雖九死其猶未悔”,直至成功。從這個意義上看,貧困何嘗不是一種財富和生活的饋贈呢?

然而,並非說富裕是壞事,優越的物質條件是成就事業的基礎與重要因素,關鍵是如何對待,如何利用。富貴本身不是壞事,但“富貴易淫”卻是人之常情,人富貴了,飽暖安逸之時常常易陷於聲色犬馬、紙醉金迷之中,養尊處優,甚而至於花天酒地,生活作風糜爛。由此看來,富貴豈不成了壞事?孟子諄諄告誡人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就是這個意思。

◎范仲淹兩歲喪父,隨母改嫁,幼時讀書連稠一點的粥都難以吃到;司馬光亦出身寒門;明代大學士宋濂家中一貧如洗;蘇聯作家高爾基曾經是個流浪兒;荷蘭畫家梵高也曾是兩袖清風,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濟的人;丹麥童話家安徒生出身於縫鞋匠家庭,衣不蔽體;居里夫人剛滿十歲就去打工,供姐姐讀書......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能受天磨真好漢,不經磨難的人很難成爲真正的人,更難當大任,由此看來,幼時貧困何嘗不是一筆價值連城的、可觀的財富呢?

鄭板橋臨終教子

清代著名書畫家鄭板橋,晚年得子,不勝歡喜。但他對兒子從不溺愛。他在彌留之際,叫兒子親手做幾個饅頭給他吃。當兒子做好饅頭端到牀前,鄭板橋已經嚥氣了。兒子悲痛欲絕,突然看到茶几上有一張父親的字條,上面寫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業自己幹,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漢。”這是鄭板橋給兒子上的最後一課了。

◎人只有靠自己的實力爭取回來的東西纔會覺得有意義,有價值。正所謂:“求人不如求己。”自己的事業自己幹,別人是幫不了你什麼大忙的。

◎世界上有很多成功事例告訴我們,那些名人都是靠自己去努力的,靠自己堅韌的意志去堅持的。貝多芬就是其中這樣的一個人,他自己的耳朵聾了,但他不怨天不怨地不怨人,而是以積極的心態努力進取,靠自己堅強的意志力去完成了自己所要乾的東西。終於成就了自己一番事業。

◎一切事情都應該靠自己努力。自己不努力,一味依靠別人,依賴別人,就會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受人氣,這是婦孺皆知的,中國有句古語“受人者常畏人,予人者常驕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另一種是自己不能獨立,三國時蜀國後主劉禪,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生命的從容姿態

俄國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後,一些重要人物被流放到西伯利亞。但這些囚徒並不因此放棄自己的理想,依然密謀起事,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瞿秋白臨刑,在草地上坐下,微笑着說:“此處甚好!”那是一種人生信念的通透;阿基米德在刀斧臨頸時大叫:“等一下,這個公式還有另一種解法。”那是遠遠高於生命的對科學的摯愛;嵇康臨行前操琴一曲《廣陵散》,那是另一番隊世俗高昂的輕蔑,是最後與雲天的對話。

◎在走向人生的最後一刻,這些人都是從容的,他們的一生無論長短,都是做好最後準備才離世的。比較完滿的人生,無非就是歷盡滄桑,從容地與這最後一刻相逢。

◎從容施一種人生態度,一種精神氣質,是先天稟賦加上後天歷練而達到的一種境界。 ◎從容原本可以離我們很近,它是看不見的財富,需要我們時時刻刻地去攢積,去感動。當我們以自己的敏感之心,充滿希望之靈,去毫微畢現地感受,並且堅信世界美好的時候,我們必

定會擁有積極、寧靜與從容的生活。

三個抄寫員

黎錦熙(1890-1978)是我國著名的國學大師。民國頭十年他在湖南辦報,當時幫他抄寫文稿的有三個人。第一個抄寫員沉默寡言,只是老老實實地抄寫文稿,錯字、別字也照抄不誤,後來這個人一直默默無聞。第二個抄寫員則非常認真,對每份文稿都先進行認真仔細地檢查然後才抄寫。遇到錯字、病句都要改正過來。後來,這個抄寫員寫了一首歌詞,經聶耳譜曲後命名爲《義勇軍進行曲》,他就是田漢。第三個抄寫員則與衆不同,他也仔細看每份文稿,但他只抄與自己意見相符的文稿,對那些意見不同的文稿則隨手扔掉,一句話也不抄。後來,這個人建立了以《義勇軍進行曲》爲國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就是毛澤東。

◎人生路上不能一味地追隨前人的腳步,而拋棄了自己的思想,對於任何事都要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如果總是按着別人的思想,走別人的路,那樣只能活在別人的影子中,自己的能力不能得到任何提升。當一個人對待事物都有自己的一番見解時,才能做出自己的事,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

◎對待任何事情都要有嚴謹的態度,並非所有權威都是對的,有時權威也有瑕疵,甚至是謬誤,我們要能發現,並加以改正。或者認爲有與自己觀點不同的地方要勇於提出,不能一味地接受。

◎細節中發現個性,細節看出命運。第一個抄寫員只會照搬照套,連錯誤也一概謄錄,其個性的死板機械不言而喻;第二個抄寫員尊重原作,但對錯字、錯句卻能加以改正,其個性的善加變通而又具有對他人的尊重的態度也很清晰;第三位抄寫員則自覺地將不符合自己的意見屏蔽,凡事以我爲中心,普天之下惟我爲大,則似乎又太有張揚自我之嫌,先不說這種做法是否對原作者的不尊重,就是如西哲所說的“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我堅決維護你發表意見的權利”這種寬容的胸懷似乎也比較欠缺。

海鷗喬納森的嘗試

美國作家理查德·巴赫有一本書叫《海鷗喬納森》,書中主人翁喬納森是一隻海鷗,海鷗是羣居禽類,對飛行高度有一定的侷限性,但主人翁一直有個念頭,想突破飛翔高度和距離去體會那自由的空氣,但它在不斷嘗試中卻聽到同伴一直呼喊它回來的聲音,每嘗試一次它就要付出飢餓的代價和體力透支的折磨。在不斷的挫折中它的信念並沒有被打倒,終於有一天喬納森突破了極限,遇到了另一股它從未體會到的氣流,支撐着它翱翔在從沒有海鷗能體會的天空以及自由的空氣中??

◎什麼事?——一隻叫喬納森的海鷗練習飛翔,突破侷限,飛到了它的族羣不曾體會的天空,享受了自由的空氣。他的行爲受到他的同類的反對與阻撓。爲什麼要飛翔?——不滿足於世俗的命運,不希望像其他的海鷗一樣,整天爲覓食而忙碌,生活的天地狹小低矮,想飛得更高,飛得更遠,想經歷它和它的族羣都不曾經歷的生活和境界。結果如何?——到達了高遠的天空,享受了自由的空氣,過程怎樣?——歷盡磨難和挫折,拒絕同伴的呼喚,勇敢的嘗試,不懈的堅持,想要飛出去,飛到新的天地的信念始終不變。不甘平庸,不願只是活着,心懷高遠的夢想,併爲夢想而努力,充滿勇氣地去探索未知的生活,海鷗喬納森是人類永無止境的進取精神的象徵,展現了人類不願屈服於物質的禁錮與世俗的束縛的高貴的品格。

關於快與慢的思考

◎速度快比速度慢就一定能是件好事嗎?

速度能搶來效益、時間,金錢,可對於想過悠閒日子的人來說,速度並無意義。朝聖者用腳步丈量的虔誠你不能用高鐵的速度代替,等待過程的幸福最怕的就是沒了過程,一個手指一點就發的短信情話,其價值永遠比不上走了幾個月才送到手的情書。

如今我們生存的方式完全是競爭似的拼搏了,速度自然有了實際的效應,可速度終究不是目的。如果大家都慢下來,慢得像北宋首都那樣的生活方式有什麼不好?茶坊、酒肆、廟宇鱗次櫛比,街市行人川流不息,商店中有珠寶香料、綾羅綢緞等專門經營,形形色色,熱鬧繽紛。一個看城門的小卒也可以穿絲鞋,生活水平超過當時黑暗的中世紀歐洲貴族。那時的北宋文化昌盛、藝術繁榮。宋太祖趙匡胤雖爲“一介武夫”,卻十分重視文化藝術,很懂得文治的意義和文化的重要。由於物質生活富裕,宋朝人生活悠閒安逸,熱衷於追求精神生活。那時最快的速度就是快馬加鞭,時速也不過60公里,跑上二里地也就沒了速度。可沒速度的宋朝不比現代人的生存更安逸、幸福得多嗎?

將腳步放慢一點,我們才能盡情領略漫天的星斗;將腳步放慢一點,我們才能潛心閱讀經典中的智慧;將腳步放慢一點,我們才能聽到別人的心聲;將腳步放慢一點,我們才能和自我的靈魂對白。“對於現代人,尤其是對那些整天處於致命焦慮的芸芸衆生來說,以安詳作爲生命的方向,纔是每天疲於奔命的人們儘快擺脫焦慮的救贖之路。”

◎契訶夫只活了四十四歲,但契訶夫用一杆鵝毛管筆寫了那麼多的劇本與小說,他是戲劇大師,是小說大師。我百思不解,從前的人爲什麼那麼早就已成材?他們在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出頭時,就已經在事業上登峯造極。徐志摩只活了三十五歲,但無論是個人生活還是事業,都已轟轟烈烈。而如今,船也快了,車也快了,通訊工具也發達了,連用鋼筆寫字都嫌慢而爭先恐後地改用了電腦(配臵正越來越高),但我們在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出頭時又做出了些什麼?都行將就木了,也還是沒有什麼大名堂。人類彷彿越來越衰老、越鈍化,生長得越來越遲緩了。

標籤:中秋節 葡萄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