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寫端午節的作文(多篇)

寫端午節的作文(多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一

當糉子的葉子又香了的時候,這個世界到處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端午節誰爲自己說話,傳聞千古是屈原”。端午節是一個深刻而悠久的傳統節日,體現了中國五千年的文明。這時,孩子們會在胳膊上繫上彩色的繩子,帶着漂亮的香包和父母一起去郊遊。

對於北方人來說,端午節是郊遊的好時機。此時的果園、草原、路旁、田野,生機盎然,滿眼綠意,滿山綠,爲這個節日增添了色彩。自古以來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習俗,人們不禁陶醉於山河之樂。

今年,我和父母去了叔叔的果園。綠色出現在我的眼睛裏,我可以隱約看到一兩種深淺不同的紅色。我走進去,發現是一顆迷人的櫻桃。小巧玲瓏掛在枝頭的時候很可愛。摘下來洗了洗,全部放進嘴裏,不禁感受到端午節的甜蜜。

然後,我們去了泰乃家,在那裏吃了好吃的糉子。糉子裏的果香穿梭在脣齒間,黏軟的口感令人陶醉。此時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偉大的詩人屈原,他曾吟誦“路漫漫修遠忙,吾將上下求索”。

屈原投汨羅江後,人們怕河裏的魚吃了他的屍體,就回家帶飯糰扔到河裏,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身體。後來吃糉子成了習俗。自古以來就有“糉子葉飄十里,酒伴傈僳族”的詩句,也印證了端午節的悠久歷史。原來端午節很強。

根據資料,香囊也叫香囊或錢包,裏面的香料通常是由白朮、白芷等植物的根粉碎混合而成。這時,孩子們會展示和玩他們最喜歡的香包和朋友。淡淡的香味在風中盪漾,讓人陶醉。原來端午節很香。

香包中還包含一個春風、兩滴夏雨、三片秋葉和四片冬雪,構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禮盒;父母和老人用五顏六色的絲帶和九分真誠和熱情無限地愛着他們的子孫。

“輕煙雨幽幽,輕月上西樓,輕魚游水,輕蝶落繡球,輕胭脂輕酒,輕酒化解輕愁,輕思贈友。”牽着親人的手,圍坐一桌,感受端午的滋味。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 篇二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糉子。前一天早上,媽媽和奶奶把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糉子葉,準備開始包糉子。我從來沒包過糉子,於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包糉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媽媽說:“行,包糉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摺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儘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着媽媽做,把糉子葉疊成一個漏斗。然後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滿。

如果喜歡吃紅糉子,可以在裏面放一兩顆小紅棗。“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後將餘下的糉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糉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糉子葉把糉子裹緊。最後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糉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着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糉子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糉子裹緊時,裏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後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包好了一個糉子。

儘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下一步,開始煮糉子了。先把糉子整齊地擺在鍋裏,把鍋簾壓在糉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後把水順着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鐘,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

了端午節這天早上,媽媽給我係上了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後第一場雨時才能扔掉。

媽媽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徵着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裏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上忙完這些以後,今天的主角――糉子,終於登場了!白白的糉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寫端午節的作文 篇三

“七年級糕,八年級糉,九年級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來。

五味草

家鄉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繞,田野肥沃。一片鬱鬱蔥蔥的枇杷樹邊,有着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野村落,這就是我的家鄉,也是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每年端午節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起上山去採艾草,並配上石榴葉、梔子花等合爲“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說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着到山上來,採下大片的艾草,也採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說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說我們總是拿着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糉子和賽龍舟

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可以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糉子呢?

包糉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糉葉,用水少泡着,洗乾淨碼好。糉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後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着蒸籠轉,等待糉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唸書才知道,包糉子的習俗和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羣衆爲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糉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於是,爲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來有了更爲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裏沒有賽龍舟,但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豔隨風飄揚,小夥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着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端午節的作文 篇四

有一首歌謠這樣唱“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桃兒紅,杏兒黃。糉子香,包五糧。剝個糉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這兒劃舟,那兒劃舟,龍舟下水喜洋洋”。唱的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又是一年五月五,全國各地的人民都在熱烈慶祝端午節。要問端午節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那便是每年的這個時候,媽媽都會在家裏做很多香甜的糉子。看媽媽包糉子,那可真叫一種享受。只見她左手拿起一片糉葉,迅速地捲成漏斗狀,右手抓一把泡好的糯米塞進糉葉,再用糉葉緊緊裹住糯米,最後用線把糉子固定紮緊。不大一會兒功夫,碧綠的糉葉、雪白的糯米,搖身一變就成了一個飽滿的糉子。我望着排成一排的糉子,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接下來便是煮糉子了,開水咕嘟咕嘟冒泡後,把糉子下鍋煮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吃了。糉子出鍋之後,剝開一層又一層的糉葉,露出一角棕色的糯米,咬上一口,淡淡的糉香便在嘴裏漾開。

以前我只知道端午節要吃糉子,卻不知道其中的緣由。今年的端午節,我總算明白了。媽媽告訴我,傳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屈原憂國憂民,深受人民愛戴。但卻遭人陷害被趕出都城,流放在外。他在流放期間還是創作了很多不朽的詩篇,比如《離騷》、《天問》、《九歌》等等。後來,秦軍攻破了楚國。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卻無能爲力,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抱石投汨羅江以殉國,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後,人們懷念他、崇敬他。每到端午節人們便把食物用葦葉包起來,投入江中,作爲敬獻給他的祭品。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糉子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雖然這個傳說有些神化,但是千百年來屈原一直被人們祭奠,他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廣爲傳誦,着實令人景仰。

又到端午,又聞糉香,又祭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 篇五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端午的清晨在小孩子們歡快清亮的曲調中到來,脆生生的歌聲喚醒了寧靜祥和的村莊。

外婆踏著一地細碎的露珠,在清涼的晨風中喚我起牀。起初我捨不得柔軟的被窩,但端午的香氣已從廚房飄出,瞌睡便隨着這芳香散去了。

最先跑出來的端午的香,便是糉葉的)(香。修長的葉片暈染了一片青綠,散發着艾草的清香。外婆將幾片糉葉鋪開放在鐵盆裏,再澆一壺滾燙的熱水。絲絲縷縷的清香被嫋嫋水霧攜着,彌散在小院上空,樹梢的鳥兒似乎都被香氣吸引,忘記了歌唱,探頭探腦地向院裏窺視。

外婆再將那一顆顆雪白透亮的糯米放入淘籮,糯米們你擠我我擠你,歡快地“咯咯”笑着,在清水中愜意地游來游去。

我最着迷的是外婆包糉子的過程。外婆將三片糉葉錯落着搭好,輕輕抹平,然後,變魔術一般,雙手隨意一彎,便折出一個小小的漏斗來。再將那鼓鼓囊囊的糯米添一些在尖角里,捏幾顆紅棗蓋在米上,最後把另一撮米壓在紅棗上。外婆不會讓紅棗露出米外,這樣,紅棗香香甜甜的汁液全部浸在米中,不放糖,卻更加甜蜜。外婆緊緊捏着盛滿餡兒的糉葉,將糉葉往下一折,隨手拽過繩緊緊纏兩圈,便將糉葉裹住,最後打上一個精巧的結,一個精緻的三角糉子就製作完工啦。我趕緊接過糉子,滿心滿眼的喜歡。

糉子在鍋裏咕嘟咕嘟地唱着歌,應和着端午的歌謠,香氣從廚房中爭先恐後地跑出,和在窗外扒望的我撞了個滿懷。我不住地吸着鼻子,吞嚥着口水,恨不得把香氣全部吃進肚子裏。外婆看我這饞樣,笑道:“不急,外婆的糉子啊,越煮越香。”

終於,糉子出鍋了,我顧不得燙,一把拉開繩子,三片糉葉便應勢而開,露出裏面微黃透亮的糉子。我迫不及待咬下一大口,脣齒間立即溢滿了端午的氣息,這是葉的清香,米的軟糯,棗的甜蜜,更是幾千年來人們對自己身邊親人們喜樂安康的祝願。

端午節的作文 篇六

今天,老師帶我們去了“老家印象”農莊舉行端午節活動。我們玩得非常開心。

到了農莊,老師首先給我們介紹了端午節的一些知識。接着,老師就給我們示範怎樣包糉子。聽完老師的講解,我們都迫不及待地來到一樓,開始我們期待已久的包糉子活動。

來到一樓大廳,大廳裏早已擺好了幾張大圓桌,每一組一張圓桌,桌上擺好了包糉子所需要的材料。老師說:“在相同的時間內,哪一組包的糉子多哪一組就是冠軍。”比賽開始啦,我按照老師講解時的方法:先將兩片糉葉平行放在一起,中間一小部分重疊,然後把第三片糉葉倒過來放在兩片糉葉的中間,再轉兩圈,形成一個圓錐形筒。這個轉的動作我怎麼也學不會,都弄壞了好幾片糉葉。我越來越沒有耐心,臉漲得通紅,心裏想:“可惡!老師示範時明明很簡單,可爲什麼一到我手裏就這麼難?老天爺啊!你是故意整我吧!”最後沒辦法,我還是無奈地請求媽媽。媽媽手把手地耐心教我怎麼把糉葉轉成圓錐形筒。我終於學會了。於是,我趕忙進行下一步:往圓錐形筒裏裝食材,。我舀了大把糯米,又舀了些紅豆和綠豆。媽媽看見了,趕忙說:“你不要把食料放多了,這樣糉葉會被脹破的。”我趕忙倒出一些食料。然後,我用筷子把食料戳緊,最後把糉子封口,用繩子綁緊。第一個糉子就這樣大功告成了。當我還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時,我才發現別的組已經包了好多個了。於是,我們組鼓足幹勁,最終取得了勝利,我們開心得不得了。

接下來,我們又在戶外進行了幾場遊戲:“南水北調”、拔河、蘿蔔蹲。最後我們進行了燒烤,我吃得滿嘴是油,吃着我自己燒烤的食物,我感覺味道特美,這也許是因爲自己勞動的成果。我還勝利地完成了“護蛋行動”,並得到了獎勵。

最後,我領着七個糉子,一個完好的雞蛋,作爲獎勵的幾十個水果帖滿載而歸。我非常開心,但最重要的是:我懂得了做事情要有耐心,要有愛心,要學會照顧他人,體諒父母。今天真是收穫頗豐啊!

寫端午節的作文 篇七

吃糉子、包糉子、掛艾草都是端午節的習俗。

早上起來看見我旁邊放着一些艾草,我覺得很奇怪,就跑去問母親:“母親我旁邊怎麼有艾草呀?”母親說:“傻孩子,這些艾草是讓你幫忙掛到門上去了,我現在太忙沒辦法去掛艾草,何況我還要包糉子呢,所以讓你去掛艾草。”母親一說完,我就去掛艾草了。

掛完了艾草,我就開始看電視了,看到一半,我們到了糉子的香味,母親說道:“糉子來了快來吃吧!”

我嚐了一下,啊!真甜。果然還是母親的糉子最好吃。

這一天我過得真開心!

端午節的作文 篇八

離端午節越來越近了。街上有陣陣糉子。

我和媽媽準備了糯米,糉子葉和線,開始做糉子。我目不轉睛地看着,只看到媽媽把一片蘆葦葉捲成漏斗狀,然後往裏面加入紅豆糯米,再把蘆葦葉包成三角形,最後用線紮好。看着媽媽做的餃子,我莫名其妙地問媽媽:“爲什麼端午節要吃餃子?”母親耐心地告訴我:“端午節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當時的著名詩人屈原主張養才賦民,豐富了,主張聯合反秦,遭到了貴族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貪財擅離職守,被趕出首都,流放到袁和湖南流域。後來,秦軍攻破京都,楚國滅亡。屈原看到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又不忍拋棄祖國。在

陰曆5月5日這天,他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真是太可惜了!聽完媽媽講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嘆息道。

媽媽繼續說道: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個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媽媽停下手中的活,擡頭問我:你看見過賽龍舟吧。我們去年在新津看見過啊我不解地問。其實,賽龍舟也與端午節有關。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哦,是這樣的。想不到一個節日還有這麼多的故事,我恍然大悟道,想不到我們經常過的節日,竟然有這麼多的文化。

吃着香噴噴的糉子,我深深感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我發誓要好好學習中國文化,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端午節的作文 篇九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大家都很快樂,到處都有人爲過節在購買糯米、紅棗及各色的豆子,臉上洋溢着節日的微笑。但我知道今天是他---國內偉大的詩人屈原投江的日子,端午節是紀念楚國直臣屈原的,是他投江的日子,大家應該表示悲痛纔對呀。這使我想起了一句話: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爲歡。或許,事情已經很久遠了,這種悲傷早已消失,留下來的只是紀念。

我最崇拜屈原了。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稱名正則,字靈均。出自楚國貴族,初輔佐懷王,做過佐徒,三閭大夫,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改革政治,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因此,遭到貴族子蘭,大臣勒尚和鄭袖讒害去職。

楚懷王死後,頃襄王繼位,屈原又遭到令尹子蘭和上官大夫勒尚的陷害,被放逐到湖南沅、湘流域,但他始終熱愛祖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了楚國的郢都。楚國的危亡和百姓的痛苦,屈原痛不欲生。他既無力挽救楚國的生死存亡,又深感自身政治理想的破滅,大約就在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投汩江身亡。當地老百姓聞訊,曾紛紛划船去救並把糉子加入江中,免得魚鱉去吃屈原的屍體。這就是五月初五吃糉子賽龍舟的來歷。

屈原一生的政治生涯是悲痛的,但他卻留下了許多優秀的詩篇,如《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以他的代表作《離騷》爲例:這首詩共373句,2490字,是國內古典文學中最長的抒情詩。《離騷》辭藻華美,想像豐富,文采絢爛,氣魄雄偉,也是一篇照耀千古的浪漫主義傑作。

屈原在國內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聲譽,對後世的影響也很大。李白在《江上》中說:屈平詞賦懸日月。這代表後人對他的作品的景仰。

今年的端午節對於每個中國人都是一個不一般的日子,大家切身領會到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意義。今天,大家讚美屈原的愛國主義,弘揚屈原精神,但大家不會憂慮,由於大家相信明天的中國將會愈加強大、愈加興盛富強!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 篇十

今天是端午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我想端午節應該是每個地方都有吧,可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這下我可明白了。

我與奶奶來到大街上,四處都會傳來熱情喊聲。聽“賣糉子啦!甜,鹹,香噴噴哦!”但最令我注意是小孩子了,他們脖頸,手腕或足裸上都繫着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奶奶說,那是長命縷。

奶奶從大街上買了些艾草與蒜頭,中午12點,就拿出去放在太陽下曬,說是可以避邪。

晚上,一家人吃着飯菜,當然少不了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糉子,雄黃酒,還有一道菜叫黃龍出海,媽媽說:"今天是龍紀念日,所以要燒這道菜。"電視機裏,小朋友們正在做遊戲,瞧他們頭上畫着"王"字,身上還佩戴着五色香囊。

端午節可真是有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