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大學聯考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技巧

大學聯考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技巧

技巧一、審題時應關注五點

①審題幹。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70分)。告訴你是材料類命題,滿分70分。文章不少於800字。

②審材料。材料式命題的材料大體可以歸爲三類,寓言類(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詩、漫畫等賦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類(包括名人之名言、領導之名言等以說理爲目的的警言類文字)、新聞類(包括新聞事件、社會現象等現實生活的表述性文字)。

③審導思。這些文字引導你思考的方向。如“有網友說:這個事件,最值得我們反思的是當代青年人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心。”“請就青年人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展開思考,”“認真閱讀材料,把握含意。”

④審題核。題核,指命題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確題目或話題,如“請就青年人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展開思考”、“你支持那個觀點?請認真思考”。退一步要寫明“感想、感悟、聯想、啓示”等指導立意取向的文字。

⑤審要求。如“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技巧二、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原則

1.整體性原則:審題要有全局意識,要從材料的整體着眼,不能糾纏局部的細節,否則很有可能出現偏題跑題現象。

2.多向性原則:材料所蘊涵的觀點並不是唯一的,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結論,因此,要學會多角度審視材料。

3.篩選性原則:因爲我們從材料中獲得的觀點具有多樣性,因此,在動筆前對所得到的觀點還要適當的篩選。篩選的原則:①服從材料的整體;②觀點可能比較新穎;③有話可說。

技巧三、寫作訓練

(一)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趴在魚缸裏曬太陽的烏龜對剛被捕撈起來的鰣魚說:“哎,你馬上就要成爲盤中佳餚,再也不能像我一樣呼吸自由的空氣了。”鰣魚奄奄一息:“雖然我的生命短暫,但我至少領略過江海的遼遠;你的生命再長,卻從未欣賞過魚缸外的山色湖光。”烏龜悠閒地踱了幾步,笑着:“連生命都沒有了,還拿什麼去見識外面的世界?”

這個寓言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全面理解材料,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標題,自選文體(詩歌除外)作文;不少於800字;不得套作、抄襲。

【立意分析】這則材料可採用多角度立意法,1.鰣魚的角度:生命短暫,但充實,有意義;2.烏龜的角度:生命的可貴;生命的價值;3.整體分析:要正確認識自己。

【例文】

短暫的生命,多彩的人生

有人說:“生命像花,美麗而且鮮豔。”

有人說:“生命像草,平凡而且脆弱。”

可我認爲,人的生命雖然短暫,可同樣要活的有意義。人生在世,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平平安安;不求舉世聞名,但求無愧生命;不求人人稱頌;但求無愧於心。

人活一生,要活的有價值,正如保爾·柯察金所說:“人最寶貴的生命,生命屬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應碌碌無爲而羞恥。”這何嘗不是人生的目標,生命的宗旨呢?

可我們捫心自問,我們做到這些了嗎,當我們年老的時候,回首往事,我們又做到了什麼?我們不但要活的快樂,而且要活的有意義將灰色的生命,變成有紅、橙、黃、綠、青、藍、紫的七彩人生,我們要利用有限的生命,來使自己不枉人生。當我們看到老人無助地在街心行走,當盲人毫不知情地走在汽車前方,當小弟弟、小妹妹在鐵軌上玩時,我們又在做什麼?當我們站在烈士墓前,當我們經過戰爭遺址時,當我們看到英雄捨己救人後,卻死在壞人手裏,我們的心,那個人們口中的良心又在哪裏?

具報道,一些黑網吧在利益的驅使下,想方設法勾住學生的“魂”,非但不制止青少年學生無限制地上網,反而爲學生提供盒飯、麪包、飲料,甚至讓學生泡在網上,夜不歸宿。新疆一少年春節不回家,竟留宿網吧22天!有的學生假期的大半時間都在網吧度過,一個學生把春節得的1000多壓歲錢全都壓給了網吧,那這些網吧的老闆他們的心又在哪裏?

人活在世,只要無愧於心,無愧於世,無愧於家國天下,那,便是七彩的人生!

(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覺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覺得自己在上面。”

要求:①選準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立意分析】

寫作指導:表層含義: “向上看”即仰視或擡頭,“向下看”即俯視或低頭;“在下面”即位置在下面,“在上面”即位置在上面。

深層含義:“向上看”可以理解爲“目標遠大”“積極的人生態度”,“在下面”可以理解爲“看到不足和差距”,從而有一種向上的動力。“向上看”也可以理解爲“目標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在下面”可以理解爲“很渺小”,從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深層含義:“向下看”可以理解爲“關注那些生活艱難卻不失信心和勇氣的人們”,“在上面”可以理解爲“自己還是幸福的”,從而獲得信心和勇氣。

“向下看”可以理解爲“只看到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在上面”也可以理解爲“自負、高高在上”,從而止步不前。

其次選擇角度,鮮明立意。

可以選擇第一句立意,可以選擇第二句立意,也可以二者兼之立意,最後,要注意文題有寫議論文的明確要求。

(三)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揚長避短”有三層解釋:第一層解釋,發揮自己的長處,迴避自己的短處;第二層解釋,宣揚別人的長處,迴避別人的短處;第三層解釋,善於學習使自己擅長的技能更長,避開自己的短處。這三層解釋包含了應用、交流和學習等方面的道理。

請根據以上材料,選取其中一層解釋,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例文】

揚長避短,成就人生

當今社會無論我們做任何事,在辛勤付出的同時,更需要對客觀事實的瞭解,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樣才能更好地發展自我,實現人生的價值。

兔子是短跑冠軍不會游泳,這是由它先天條件決定的,即使再努力地學習也不會成功。兔子發展短跑的特長,不去學習游泳,打洞之類的薄弱項目,才能在優勢項目中立於不敗之地。否則,游泳沒學會卻把短跑給忘了,那又該怎麼辦?

所以說,發揚長處,避開短處,纔是成功的硬道理。

聰明的人懂得揚長避短。從《三國演義》到《雍正王朝》再到《長征》,唐國強在觀衆心目中的分量越來越重。今年,憑藉在《長征》中的出色表演,唐國強得到了“美菱杯”觀衆最喜愛的中央電視臺黃金時間電視劇演員金獎,使

他的演藝事業達到了又一個頂峯。 有觀衆問唐國強有沒有信心演好《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張大民,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自己演不了,並說還有一些角色也演不好,比如說魯智深等。因爲每個演員由於外型、氣質等天生的原因,都有一定的侷限性,雖然大家都在嘗試突破自己,但不是任何角色都能夠勝任,聰明的人懂得去揚長避短。

在團隊合作中懂得揚長避短。在現代的許多公司和企業中,都流傳着這樣一個“長板和短板”的理論。在一個公司中肯定會有地域優勢、市場優勢、技術優勢、資金優勢、管理優勢等諸多優勢中的其一或全部,這就是“優勢”,也就是所謂的“長板”。不具備的就算“短板”。

每個公司都是“長板”和“短板”的組合,只有將“長板”和“短板”互補,發揮“長板”的優勢,彌補“短板”的不足,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由此可見,揚長避短是成功的一項重要因素。

的確,縱古觀今,揚長避短成就人生的人和事比比皆是。春秋時期,田忌通過用下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下等馬,上等馬對中等馬的方式來彌補自身馬匹的不足,從而贏得勝利;我國著名的文學家錢仲書,雖然年輕的時候數學不及格,但是清華大學還是破格錄取之,終在文學方面成爲一代大師;抗戰時期,中國中央放棄走蘇聯紅軍“城市包圍農村”的老路,毅然決定發揮自身優勢“以農村包圍城市”,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一位名人曾經說過:“人必須悅納自己,揚長避短,不斷前進”。一個成功的人,他一定懂得發揚自己的長處,來彌補自身的不足。他能夠發掘自身才能的最佳生長點,揚長避短,腳踏實地朝着人生的最高目標邁進。

【思路點撥】抓住材料中的重要信息點,從信息點中找到立意點,明確文體。第一步,讀懂材料,明確材料的中心內容;第二,關注材料中人物的關鍵詞,明確立意的範圍;第三,選擇文體,擬寫作文。

(四)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星巴克的老闆舒爾茨有次去英國出差,在倫敦最繁華金貴的地方,看見在很多名牌店的中間夾着一個非常小的店鋪,在賣最便宜的奶酪。他很好奇的走了進去,見一鬍子拉碴的老人在整理奶酪,他問:“老先生,這裏是寸金之地,您賣奶酪的錢夠付房租嗎?”

老人看着他說:“先買十英鎊的奶酪,我再回答你。”舒爾茨於是買了十幾英鎊的奶酪。

“年輕人,你走出我店門向外看看,”老頭說,“這街上所有你看見的豪華店鋪基本上都是我們家的地產。我們家很多代人都賣奶酪,賺了錢就買些店鋪。我和我兒子現在還是賣奶酪,因爲我們喜歡賣奶酪。”

請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選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明確,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立意分析】這個故事敘述的是一個勵志的故事:倫敦土豪賣奶酪,憑藉這簡單的工作贏得了億萬家產。從“我們喜歡賣奶酪”工作來看,人生可以從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來立意;從我們家很多代人都賣奶酪來看,人生要學會堅持。

【例文】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剛剛走進社會,生活尚無保障的年輕人做不到;在商海搏殺,被生意困擾的商人做不到;在工作崗位上爲養家餬口拼命工作的老百姓也做不到;身負一官半職的各級各類領導就更不用說了。那麼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做到如此瀟灑呢?我認爲是活到一定境界,對自己的需求十分了解的人才會有此魄力。

有這麼一個故事:兩個老朋友在公園裏散步,一個是州長,一個是億萬富翁。州長向老朋友抱怨說他被政務攪得心煩意亂,經常失眠,並慨嘆當初要是他當作家的理想不被生活改變,該有多好。而億萬富翁則向老朋友訴說金錢使他失去了自由,並對當年一個人坐在海邊看潮漲潮落、晚霞翻飛的愜意念念不忘。這時他們看到大哲學家羅爾帶着孫女在草地上放風箏的愉快場景,異口同聲道:“他們真幸福!”於是,州長和億萬富翁走上前求教羅爾:“幸福是如何獲得的?”羅爾看了看他們說:“做你喜歡做的事!”說完,又放起了他的風箏。

原來,爲自己而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竟然是成功的階梯和內在動力;喜歡,也是幸福的源泉。有一次記者問愛因斯坦“你的成功是否是因爲你的天賦”時,愛因斯坦風趣地說:“有天賦的人很多,而成功與否關鍵看你對從事的事業的熱愛與勤奮。”熱愛者,喜歡的另一種表達而已。你可能貧窮也可能富有,你可能平凡也可能偉大,你可能失敗也可能成功,而所有這些都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換句話說,不管你是腰纏萬貫還是勉強餬口,不管你是達官顯貴還是一介草民,只要你找準了自己的位置,只要你所做的是你所喜歡的,你就會全身心地投入,你就會體悟到其中的樂趣,從而不僅會使你走向成功,還會使你獲得幸福。

人生苦短,來去匆匆,我們要想在短暫的生命之旅中有意義地存活,就必須淡泊名利,忘卻世俗,腳踏實地地去做你喜歡做的事,爲喜歡而活着。如果上班時間不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那就八小時以外去做。你可以看書、運動、聽音樂、寫博客,甚至做家務,織毛衣,閒聊天,都可以作爲一種消遣,只要你喜歡做,能按自己的心意而行,就可讓身心徹底的放鬆,有助於解除疲勞,有助於心情平靜而舒暢,從而體會生活的豐富多彩和快樂充實。做你想做的事,說你想說的話。不要隨波逐流、不要害怕吃苦、不要一味地去依賴他人的幫助或饋贈,而應當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真實地面對自己,尊重內心的感受,衝破世俗的羅網,衝破內心的矛盾,勇敢地做一次選擇,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有勇氣和魄力、有意識和毅力的人,才能從生活的沼澤地中走出來。只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你纔會改變現狀。

人各有所好。有的人喜歡喝茶,有的人喜歡品酒;有的人喜歡蝸居,有的人喜歡旅遊;有的人喜歡當官,有的人喜歡當老百姓……每個人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性格習慣也會有所不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是讓心放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是讓身休息;而身心愉悅就不感覺累。譬如,你喜歡擁抱大自然,登山遠望時,你就會欣賞到大山的美景,就會聞到風中的花香;你喜歡聽音樂,在欣賞一段美妙的旋律時,你就會感受到音符躍動,就會領會到音韻的神奇,甚至陶醉在其中;你喜歡文學,但你讀到一篇能產生共鳴的文章時,你就會發現文字的美妙,就會試着用文字去抒發情感和心聲;喜歡養花,喜歡散步,喜歡下棋,喜歡打球,喜歡K歌……道理都是一樣的。

人活一世不容易,活出一個真我,讓自己活的更瀟灑,更自在,更快樂,纔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你想清楚了嗎?

(五)閱讀下面這首詩,根據要求作文。

你沒有理由沮喪/爲了你是秋日/彷徨/你也沒有理由驕矜/爲了你是春天/把頭仰/秋色不如春光美/春光也不比秋色強

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與感悟,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除詩歌外),題目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含意作文。

【例文】

陽光

雖然遠方的燕子還沒有飛來,雖然北風的呼嘯仍舊淒厲,但是陽光終會來的,春天終會來的,因爲那是上帝給予每個人的恩賜。朋友,不要再爲生命中有太多的空白而抱怨命運的不公,不要在溫暖的陽光下固執地堅守內心的陰暗。快樂吧!因爲快樂的生命充滿陽光!快樂的生命纔有奇蹟!

新加坡曾抱怨上帝給了埃及金字塔、給了中國長城,給了日本富士山,而自己卻一無所獲。後來他們發現原來上帝給了他們充足的陽光。有了陽光,就有了溫暖,有了光明和希望。有了陽光就有了整個春天!

上帝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即使他給你的只是一束微弱的陽光,那也是一份特別的禮物,因爲樂觀的人會在陽光的指引下努力的創造,讓生命開出一朵不敗的花!

冰島位於寒冷的北大西洋,約13%的土地都被冰雪覆蓋,同時又是世界上活火山最多的國家之一,堪稱“水深火熱”;冬天更是每天有20小時的黑暗,可謂“暗無天日”。就是在這樣的人間禁地,竟然生活着一羣快樂而勇敢的冰島人。據美國蓋洛甫組織調查顯示:冰島的人均壽命居世界之首,死亡率居世界之末。有近90%的人滿意自己的生活。

試問,上帝給了冰島人什麼?除了“水深火熱、暗無天日”以外,恐怕就是那少得可憐的陽光了吧!但是冰島人卻從不怨天尤人,更沒有舉家搬遷,而是選擇快樂的接受上帝的恩賜。寒冷也好,溫暖也罷,他們都用心中的陽光映紅了冰島,燃燒了自己的生命!

汪國真說:“你沒有理由沮喪,爲了你是秋日,而彷徨;你也沒有理由驕矜,爲了你是春天,把頭仰。秋色不比春光美,春光也不比秋色強。”學會珍愛自己,學會享受陽光。也許上帝給予別人的是金錢、美貌、地位,不要嫉妒,更不要失去生活的勇氣。因爲金錢、美貌、地位總有一天會消逝,而只有上帝給你的陽光,給你的希望,纔是永恆的珍寶。

上帝給予了唐·吉訶德一個瘋顛的軀殼,而他卻把與大風車搏鬥的身影留在了歷史的天空;上帝給了阿Q一個苦難的生活,而他卻把“精神勝利法”發揚光大;上帝給了歐也妮·葛朗臺萬桶金幣,但他卻把喪失人性的吝嗇獻給了魔鬼;上帝給了希特勒至高的權力,但他卻遭人千古唾棄……

即使你是一個非常平凡的人,沒有非凡的本領,沒有驚人的力量,沒有超衆的智慧,沒有傳奇的經歷,沒有鉅額的財富……你仍有理由珍愛自己,享受陽光。因爲在生命的天空中每個人都是一顆燦爛的星星。

擁有一顆充滿陽光的心,就擁有了上帝給予的巨大的寶藏!

(六)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越是忙碌,就越會有閒暇。(海斯利特)

我空閒的時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時候。(西塞羅)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立意分析】材料分別爲英國文藝評論家、散文作家海斯利特和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的格言,兩句話都是緊扣“忙”與“閒”兩個要素,闡述了對立統一的關係。

按百度百科中的解釋:“忙”最重要的義項是事情多,沒空閒;“閒” 最重要的義項是無事,與“忙”相對。這樣看來“忙”和“閒”是兩種對立的狀態,但仔細分析一下就發現這兩種狀態往往糾纏在一起,難以截然分開,“忙裏”不是可以“偷閒”嗎?實際上海斯利特和西塞羅的話都表達了這種對立中的統一。

第一句“越是忙碌,就越會有閒暇”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隻有充分有序的忙碌後,纔會有閒暇;第二層意思是在忙碌自己喜歡的事時,即便忙碌也讓人有輕鬆暢快的閒暇之感。

第二句“我空閒的時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時候”至少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理解:第一個角度,忙於事而閒於心,即第一句的第二層意思,全神貫注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其實也是一種最好的放鬆;第二個角度,忙於事而閒于思,在忙碌中放逐了思想;第三個角度,忙於思而閒於身,思想不停地運轉而身體處於放鬆的狀態。

考生寫作時,既可以圍繞一句話來立意,也可以從兩句話的同異性入手,但應該扣住“忙”與“閒”的關係行文。如果文中既有“忙”也有“閒”,但缺少“忙”與“閒”合理的關係思考,在三類、四類中打分。

【例文】

於忙碌處覓充實

福樓拜曾說:“我每天堅持寫作,每天看日出。”我被這句話猝然絆倒了:素以勤奮著書著稱的福樓拜,自然每日忙碌,何來“每天按時看日出”的閒暇?

時下人們生活的疲勞與困惑與此問是緣起同一的:“因爲終日忙碌,失去了生命的閒暇。”他們這麼報怨着。殊不知,當我們開始抱怨起“忙碌”,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閒暇”的可能。

私以爲,“忙碌”與“閒暇”並非有對立的概念之分,而只是個人的心態之別。正如海斯利特和西塞羅所言,“忙碌”與“閒暇”是相伴而來的。也許,這個“忙碌”所指的,是充實。

生命的充實,正來源於人的心態。所謂的“忙碌”,在有些人看來,是生命的折磨與壓榨,這樣,其人當然會有暴戾之氣,即使偶遇“日出”想必也是感慨一句:“忙碌的一天又開始了”吧?而絕不會真正如福樓拜把日出視作風景與感動。

於是,生命便只剩下流汗與“忙碌”的苦難。

我想,昆德拉“此處”與“彼處”的概念是極契合“忙碌”與“空閒”的,這裏蘊藏的深意也是生命的出路。因爲“生活在別處”與人們對“空閒”的追求是一致的,太多焦慮不安的人往往是把“彼處”作爲對“此處”的否定。然而,昆德拉的本意並非如此,沒有“此處”的存在,是無法尋到彼處的,一味把“忙碌”當成痛苦,“空閒”也便成爲天方夜譚。兩者本是生命的兩種風景、兩種狀態、兩種美,割捨了任何一種,都會是缺失甚至是缺憾。惟有正視,平靜地對待所謂的“忙碌”,將它演繹爲“充實”與“滿足”,纔有可能在生命中找到“閒暇”,並感悟它,享受它,感謝它!

我們的心需要慢下來,不再被生活的瑣瑣屑屑牽着走,不再焦躁着趕路,不再抱怨生活。慢下來,也許無法改變所有,但至少,我們改變了自己的心態,不再緊張與困惑。

我想,海斯利特的話也許應該改爲:“越是能感受忙碌給人們帶來的充實,就越會有閒暇。”如此這樣,從今天開始,好好去品味屬於自己的“忙碌”,品味這充實的點點滴滴,偷得閒暇處,也不會因爲空閒的短暫而患得患失,而是真正地感受歲月,感受風景,感受愛。

生命本是忙碌,我卻用它來尋找充實和感動。

(七)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頭禪是:“注意了,留一條縫隙。”木工講究疏密有致,粘合貼切,該疏則疏,不然易散落。時下,許多人家裝修房子,常常出現木地板開裂,或擠壓拱起的現象,這就是太“豐滿”的緣故。高明的裝修師傅則懂得恰到好處地留一條縫隙,給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間,便可避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對於以上內容,你有何感悟和體驗?請據此寫一篇不少於7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寫記敘文或議論文;②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③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立意分析】這是一篇材料作文。寫作時,此題可實寫,也可虛寫,因爲“縫隙”不單可以實指裂開或自然露出的狹長的空處,還可比喻一種可供迴旋、可供調節的“餘地”或“空間”。“留一道縫隙”,關鍵在於一個“留”字。應該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縫隙”?(現象)現實生活中,做人處事以及其他許多方面都應“留一道縫隙”。爲什麼要“留一道縫隙”?(意義)以此可以留足空間,避免出現問題。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縫隙”?(方法)如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包容。“留下一道縫隙”應該注意什麼?(告誡)該疏則疏,恰到好處。如此一問,思路定然豁然開朗。材料中要求“豐滿”,裝修反而會失敗;留一道縫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聯想到:做人和處事,如果時時處處追求“豐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緊張,就會裂變。同樣,一個人把所有行爲都目的化,就會把自己的理想擠壓得變形。留一道縫隙,給自己,給他人,可給社會留一個可供吻合的人際空間。

1.藝術創作上追求含蓄,留給別人想象的空間,反而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歐·亨利式的結尾”“冰山原則”“留白”等;

2.處理生活中的摩擦時,給別人留下縫隙。對別人寬容也是對自己寬容,爲自己留後路;

3.朋友、夫婦之間留縫隙,是尊重和愛的表現;

4.給持不同見解者留縫隙,可形成思想的兼容;

5.保護環境:有限度地開發自然資源,給後代留下發展的縫隙(空間);

【例文】

給孩子留條“縫隙”

在周圍,時常能耳聞目睹現在的獨生子女大多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他們得到長輩的溺愛後,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並且出現了很多違背大人意願的行爲,使做家長的滿腹苦楚。

就這個問題,筆者看到“青年博覽”裏有一篇文章,現摘錄以下:

曾祖父是一名好木匠。晚年的他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工,他有一句口頭禪是:“注意:留一條縫隙。”木工活講究疏密有致,粘合貼切,該密則密,不然易散落。時下,有許多人家裝修房子,常常出現木地板開裂,或擠壓拱起的現象,這就是太“美滿”的緣故。高明的裝修師傅則懂得恰到好處地留足吻合的空間,便可避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看到上面的這段文字。我聯想到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是木匠的原理可以借鑑嗎?

教育孩子,也是需要:“注意:留一條縫隙。”如果你家長的“叨嘮”太完美了,對孩子這也放心不下,那也放心不下,吃喝等日常生活照料得無微不至,就會出現孩子的種種不可理喻的怪現象。比如,有的家長爲孩子的粗心毛病大傷腦筋,早晨,總要提醒他們書本帶了?鑰匙放入口袋中了等等。然後,家長抱怨,孩子這樣大了爲何改不了這個毛病?在我看來,孩子的丟三拉四習性,根源在你家長,因爲孩子想到我媽媽或爸爸總是會提醒我、會給我安排妥當,他就會在心裏產生對待這件事習以爲常,自己不在乎了。這就叫做條件反射,大家說對嗎?

再來說說我兒子小時候的一事。他上學騎自行車,以前都是我爲他輪胎打氣,因爲看他人小力氣小。過幾天就會操心把他的自行車檢查一番,看看是否輪胎有氣,車子有什麼不適等。一次,我出差了半月,就沒有人在乎他的車子了,想到媽媽從來不會顧問他的車子,想着只有依靠自己了。他就自己學會了爲他的“交通工具”作簡單的維護,比如打氣等。有一年的冬季,一個下雨的早晨,他騎車經過車來人往的小橋,突然迎面來了個三輪車伕,在避讓途中,他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放學回家他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我騎車摔跤了,還好沒有傷着身子。可是不幸的是,正巧碰到一個水坑,裏面的毛線褲、棉毛褲、連短褲也溼了。當時,快要早自習,我只有咬咬牙騎到學校,然後穿了一天的溼褲子。”從那天起,他學會了堅強,還懂得了騎車要小心。後來上學路上從來沒有發生過摔跤等事件。這就是叫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吧。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應當放手讓他們摔一跤,這也是成長途中身體裏必需灌輸的“營養品”。

有一種“愛”其實是害。爲了孩子能健康成長,在將來獨自步入人生的考場時,能輕而易舉地面對征途中永遠無法料及的莫測風雲。朋友:請注意,不要走入“愛”的誤區,現在就該放手“留一條縫隙”給孩子吧。

(八)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商人的兒子大學畢業了。一天,商人問兒子:“一斤芝麻多少錢?”“7元。”兒子答。“一斤黃糖呢?”“頂多3元。”“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黃糖值多少錢?”“正好10元呀。”“只有10元嗎?”“7加3不是等於10嗎?”“但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黃糖可以做成芝麻糖,這樣,芝麻糖就可以賣到20元了。”商人告訴兒子,生活給你一斤芝麻,不只是一斤芝麻,生活給你一斤黃糖,也不只是一斤黃糖,它們的延伸值,就全靠你的智慧去創造了。用好人生的加法,對於人生的成功,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請以“用好人生的加法”爲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擬題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選文體,且文體特徵鮮明。

【立意分析】這則材料意在告誡我們: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條件,用心用智慧去經營、創新,挖掘潛在的價值。一言以蔽之,用有限的條件創造無盡的價值。只要緊扣“人生的加法”,來闡發議論,分析說理即可。

【例文】

做好加法,收穫人生

上帝是公平的,他給每個人發了一斤芝麻和一斤黃糖,上帝是不公平的,他讓人類中一些睿智的人掌握了加法的藝術,用芝麻加黃糖,熬製了一鍋風味獨特的芝麻糖。其實上帝賜予我們的不止芝麻和黃糖,生而爲人,我們要學會把衆人皆有的賞賜巧妙相加,收穫一個絢麗而富足的人生。

做好工作和健康的加法,你就能收穫事業的永恆。高效的工作往往被視爲與追求強健的身體相矛盾,實則不然。統計學家馬寅初先生一生坎坷,文革中受盡迫害,但他仍然堅持鍛鍊,勤奮工作,終年90餘歲,爲祖國做出巨大貢獻。與之相反,藝術大師米開朗琪羅終日廢寢忘食,連睡眠都無法保證,在40幾歲就已經垂垂老矣。可以設想,倘若後者也能將健康與工作理智相加,必將爲人類創造更多藝術財富。所以做好工作與健康的加法,我們才能登上事業顛峯。

做好事業與家庭的加法,你就能享受真正的幸福。做爲有感情的動物,情感生活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營養。家庭的溫暖能夠撫慰我們疲勞的身心,讓我們以更飽滿的激情去迎接挑戰。航天英雄楊力偉一有空就爲家人燒菜做飯,科苑奇葩居里夫人像對待科研一樣認真照顧女兒的生活,韓國影星車仁表每週要拿出三天陪兒子踢足球……這些事業有成者之所以讓我們尊敬,和他們對待家庭的認真負責密不可分。所以做好家庭與事業的加法,我們才能盡享生活的快樂。

做好道德和名利的加法,你就能體驗到真正的富足感。一旦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放棄了道德,縱然盛名在手,鈔票在囊,內心也會無比空虛。當瓊斯拱手歸還奧運金牌,當花兒樂隊被暴料抄襲,當紅極一時的少年作家被請上法庭。我們看到了那些昔日神采飛揚的臉是何等黯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旦脫離了這個“道”字,我們就解不出任何人生的難題。所以做好道德和名利的加法,我們才能俯仰無愧於天地。

做好人生的加法,我們才能收穫事業之永恆,生活之幸福,人生之富足。才能讓我們的人生美麗如曹雪芹的詩句“開不盡春柳春花滿畫樓”。

(九)閱讀下面一則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一個遊客去波羅的海海濱度假,找到一處房屋,打算同房東——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簽下租房合同。老人勸他不妨先試住幾天,看究竟合適不合適,再作決定。

遊客住下後感到很滿意。到第5天,將要籤合同時,卻發生了一點意外:一個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電話告訴了老人,老人說:“不要緊,你又不是故意的,我過來籤合同時再拿一個來。”遊客把碎玻璃和屋裏的其他垃圾打掃了。不久,老人來了,進屋後就問:“玻璃杯碎片呢?”遊客回答說,己裝進垃圾袋,放到門外了。老人趕緊出門,打開垃圾袋看過後,臉色凝重地對遊客說:“對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粗給你了。”

然後,老人仔細地將玻璃碎片一一撿了出來,放入另一個垃圾袋,寫上:“玻璃碎片,危險!”

要求: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②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③不少於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立意分析】

關愛與責任:遊客打算租房,老人勸他“不妨先試住幾天,看究竟合適不合適再做決定”。老人的提議展示了爲他人考慮的一種人文情懷,也體現了一種關愛從點滴開始的素養,更蘊含了消費時代的道德價值觀念。

善良與寬容:當遊客忐忑不安地打電話告訴老人,他打碎了一個精美的玻璃杯時,老人則說:“不要緊,你又不是故意的,我過來籤合同時再拿一個來。”老人寬慰的話語不僅撫慰了遊客的心,也揭示了他的善良。這個世界上善良的情懷會讓人永遠記住。

盡職與原則:老人進屋後,首先詢問遊客:“玻璃杯碎片呢?”當得知遊客已把碎片和別的垃圾一起裝進垃圾袋放到門外了,老人拒絕把房屋租給遊客。然後,老人仔細地將玻璃碎片一一撿了出來,放入另一個垃圾袋,寫上:“玻璃碎片,危險!”這個細節、這個舉動,不僅將老人的盡職行爲、原則風範、敬業做派表現得淋漓盡致,也蘊涵了一種生態環保的擔荷意識。

【例文】

心容諸子 堅守責任

人創造了社會,所以什麼樣的社會取決於人。有人說這個社會需要相互間的關愛,有人說是信任支撐這個時代,但我覺得要將視角縮小到個人,我們便會發現個人的責任之於時代猶如靈魂之於人類,不可或缺。堅守責任,讓生命變得厚重。

20世紀初,美國的弗蘭克開辦了一家銀行,卻不幸遭到搶劫導致破產,但他決定帶着妻子和女兒償還那筆天文數字的債務。我想義務是一個無形的圓,圓之外的偉大便是責任結出的果實。弗蘭克的決定出於他強烈的責任心,雖然法律並不要求他償還,但他認爲在道德上應該給儲戶們一個交代。從弗蘭克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良知、責任和偉大。

撫今追昔,無論是歷史故人,還是當今社會的普通人,他們之中總有一些在無聲地堅守着責任。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表達“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報國志向,他將民族利益與國家命運放在首位;莫泊桑筆下的馬蒂爾德爲了償還丟失的珍珠項鍊,節衣縮食辛苦工作整整十年,買了新的項鍊還給朋友;大連公交車司機黃志全在駕駛途中突發心臟病,生命的最後一分鐘將發動機熄火,拉上手剎,確保車輛和乘客的安全,從那以後每個大連人都記住了他的名字。責任是一份信念,是一種氣魄,更是一種品質。責任來自心靈的抉擇,在得失、利弊、榮辱等一切人生的天平面前我們會傾向哪邊?是選擇堅守抑或放棄?

我們無法想象一個人人喪失責任感的社會,那將如萬物脫離秩序而黑暗無邊的夜。如果車洪才老人無法堅持完成國家交與的編寫《阿富汗語詞典》的任務,那這本用時三十年的詞典何日才能問世呢?“國家忘了我,我沒忘國家的任務。”車老擁有令人肅然起敬的執着。爲堅守責任,車老投注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心血和精力,在三十餘年堅持的背後,是老人熾熱堅毅的心,懷抱國家,懷抱浩然。

爲他人考慮,爲社會盡責,爲國家奮鬥,這使我們每個人的肩上擔負着許多責任。然而,責任並不是親切可愛的字眼,選擇承載它往往需要付出,需要勇氣,也需要堅持。

我們無數次被生命詢問,而只能用自己的生命回答,只有以自己的心去回答。生命不是萬古不朽的樹木,不是奔騰不息的急流,應當是心容諸子的海洋,安靜而勇敢地堅守責任。

(十)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有人在飛機上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同樣是30歲到45歲年紀的旅客,頭等艙的旅客往往是在看書,公務艙的旅客大多看雜誌或用筆記本電腦辦公,經濟艙的旅客則看報紙、看電影、玩遊戲和聊天的比較多。在機場,貴賓廳裏面的人們大多在閱讀,而普通艙候機區的人全在玩手機。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響了行爲,還是行爲影響了位置?

要求:①選準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徵鮮明。

【立意分析】

就這道作文題的“立意”看,主要有三種情況:

1.行爲影響了位置:意思是一個人的行爲可以影響、改變甚至決定他的位置、成就、社會評價等等。

2.位置影響了行爲:意思是當一個人身處其位、身處其境時,會影響他做事的方式及行爲,正如“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3.從辯證的角度考慮,位置與行爲具有相互影響。

立意屬於以上三種情況之一的都是切合題意的較佳立意;如果所寫內容只涉及“行爲”或“位置” 的一個方面,卻沒有涉及“行爲”“位置”的關係的,屬於基本合題;如果所寫內容與材料毫無關係另起爐竈的,則屬於跑題。

【例文】

行爲與位置,相互影響

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種現象,在機場貴賓廳裏面的人大多都在閱讀,而在普通艙侯機區的人全在玩手機。這種現象不免引起人們的思考,人的行爲與位置是怎樣的一種關係?

首先,說位置影響了行爲。在安靜的圖書館裏沒有一個人說話,就連翻書聲都很輕,大家都在閱讀,圖書館裏鴉雀無聲。我相信在這種環境下剛剛進入圖書館的人也會閉上嘴巴,輕聲慢步的走進來找他想看的書。在這種比較好的環境下,很少有人願意讓自己成爲異類與他人不同。所以,哪怕不習慣也會讓自己融入進去眼前的環境,這說明位置影響人們的行爲。

後說,行爲也會影響位置。社會分爲不同階層,而這階層的劃分正是由我們的行爲所決定的。愛學習肯吃苦的人考上了好大學,以後就有了一份好的工作,這就意味着有了高收入。他所處的階層肯定與大學聯考落榜沒有工作的人不一樣。當初大家都是一樣的,但有的人有毅力肯學習,有的人貪玩遊戲人生。因此,不同的人生態度,不同的行爲便影響了人的不同位置,也就會有不同的人生。

統而言之,行爲與位置是互相影響的。不同行爲的人有不同的位置,不同位置的人有不同的行爲。“物以類聚,人以羣分”這八個字便直白的說明了這種關係。

再說,位置行爲互相轉化。行爲與位置的關係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在一定的條件下,互相影響,互相轉化的。毛澤東年年輕時有意在鬧市中讀書,他並沒有因外界的喧囂而改變自己專注的行爲,所以當我們所處這種不良位置時,一定要堅定自己的行爲,不要爲其所變,要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連而不妖”的品性。相反,國外有一知名大學的一位教授,其人學識淵博,在學術上取得較好的成就,但他經常辱罵學生,上課時常遲到或者接聽電話。最終也被該校辭退。這說明在良好位置上的人並不一定就會擁有好的行爲。我們不要因爲位置的優越而忘了自己的身份,因而得意忘形。

所以,我們要規範自身的行爲,嚴格要求自己,不甘沉淪,心中有信念有信仰,併爲實現目標努力拼搏,增加正能量,積極向上,讓自己孌得更加優秀。

朋友,如果你現在身處一個好的位置,請你更加嚴格地規範自己的行爲,讓你變得更加優秀吧。即使有缺點和毛病,也不可怕,從現在就開始改變自己,爲自己提升到一個優秀的位置,那裏有更多的更優秀的人才,用正能量感染着你,帶你一同進步。